⑴ 大熊貓的生活習性、飲食習慣
生活習性
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平躺、側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團都是它們喜好的睡覺方式。在動物園裡面,飼養員每天兩次定時給它們餵食,所以大熊貓其他的時間都用來休息。
即使在睡覺的時候大熊貓看起來也很可愛。它們非常的靈活,能夠把它們笨重的身體擺成各種各樣的姿勢。最喜歡的姿勢便是腿撐在樹上,並用手遮住眼睛。
飲食習慣
大熊貓的食性是其最為奇特和有趣的習性之一,因為它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在野外自然採食的50多種植物中,竹類就佔一半以上,而且佔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歡吃的有大箭竹、華西箭竹等7種。
(1)毛竹是哪個動物身上的肉擴展閱讀
作為世界瀕危物種保護的典範,大熊貓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作為一種具有800萬年歷史的古老物種,它同時代的很多標志性物種已經不復存在,人類從它身上可以得到更多的科學認知乃至哲學思考,它不單是特定的自然物種成,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⑵ 大熊貓喜歡吃什麼食物
大熊貓喜歡吃竹筍、肉、蔬菜、水果等。大熊貓也會吃竹子中比較嬌嫩的竹莖的部分,這部分竹子口感比較清甜,也比較容易咀嚼和消化。同時它的營養價值更為豐富,能夠滿足大熊貓對熱量和能量的需求。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
大熊貓最喜歡吃竹子。可供大熊貓食用的竹類植物共有12屬60多種,而大熊貓愛吃冷箭竹、墨竹、水竹,尤其愛吃竹筍。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
大熊貓的食性是其最為奇特和有趣的習性之一,因為它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在野外自然採食的50多種植物中,竹類就佔一半以上,而且佔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歡吃的有大箭竹、華西箭竹等7種。
大熊貓雖然也具有食肉動物吃肉的潛力,但它很少捕食動物或動物的屍體,這並不是它不喜歡吃肉,而是缺少機會。因為在大熊貓的分布區里,大型的食肉獸很少,沒有多少殘屍剩首供它食用。如果它自己經常去捕捉鼠類等小動物,所得到的營養卻常常不足以抵償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貓只能偶爾吃到一點肉食,大部分時間則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維持生命,成為一輩子循規蹈距、依竹而生的動物。
大熊貓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貓食用的竹類植物共有12屬、60多種。此外,野生大熊貓還偶食一些動物屍體或其它植物。
野外大熊貓常見的食用竹種類包括:冷箭竹、八月竹、實竹子、筇竹、大葉筇竹、箬竹、少花箭竹、短錐玉山竹、北背玉山竹、峨熱竹、巴山木竹、糙花箭竹、缺苞箭竹、華桔竹等 。圈養大熊貓常用的食用竹種類有巴山木竹、刺竹、白夾竹、箬葉竹、淡竹、苦竹、闊葉箬竹、毛竹又名孟宗竹、冷箭竹、拐棍竹、矢竹、三月竹筍、方竹筍等。圈養大熊貓除了主要採食竹類外,還可獲得少量的精飼料、水果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劑。這主要是因為圈養條件下大熊貓不能完全自由採食,存在營養攝入不足或不均衡。因此,人工進行添加和補充。精飼料主要原料包括玉米、大豆、大米、小麥等。這些原料清洗後,按照一定配比,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製作成為大熊貓的食物。大熊貓的所有食物都有嚴格的選擇標准,在使用前都需要經過安全及營養檢測。只有符合要求的食物才能被最終提供給大熊貓。
⑶ 關於大熊貓的知識
1、大熊貓其實是熊科動物,且是咬合力最高的肉食性動物之一。
2、熊貓一天可以排便高達40次,幼年熊貓還會吃母親的糞便。
3、古時候的中國人害怕熊貓,將它們描述成長著黑白毛皮的食鐵獸。
4、大熊貓的食物99%都是竹子,之所以只吃竹子是因為它們沒有感受肉類鮮味的受體。
5、雌性大熊貓一年之中只有3天發情期。
6、熊貓是運動高手,愛好爬樹和游泳。
7、熊貓一生下來就是一個高度近視眼,它們只能看到幾米以內的東西,稍遠一點就很模糊。
(3)毛竹是哪個動物身上的肉擴展閱讀:
大熊貓棲息環境
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大熊貓生活的6塊狹長地帶,包括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及秦嶺等幾大山系,橫跨川、陝、甘3省的45個縣(市),棲息地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以上,種群數量約1600隻,其中80%以上分布於四川境內。
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類生長良好,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
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裡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溫低於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人為的干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布的主要因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