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三大濕地動物
中國三大濕地動物:天鵝、大雁、白鷺。
白鷺(英文名稱:Little Egret):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和黃嘴白鷺四種,體羽皆是全白,均習稱為「白鷺」。這4種白鷺均是中等體型(45-90厘米)的白色鷺。
與牛背鷺的區別在體型較大而纖瘦,嘴及腿黑色,趾黃色,繁殖羽純白,頸背具細長飾羽,背及胸具蓑狀羽。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小白鷺和黃嘴白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白鷺的羽毛價值高,羽衣多為白色,繁殖季節有頎長的裝飾性婚羽。習性與其他鷺類大致相似,但有些種類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
保護現狀
大白鷺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並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中,白鷺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
小白鷺是鷺類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句簡稱為白鷺,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是國際瀕危物種。
㈡ 濕地動物的分類
我國濕地鳥類資源豐富,據濕地調查統計,我國共有濕地水鳥12目32科271種,主要由鶴類、鷺類、雁鴨類 、鴴鷸類、鷗類、鸛類等組成,此外尚有少量猛禽和鳴禽,其中有許多珍稀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濕地鳥類共10目18科56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12種,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共44種。 在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中國濕地內就有31種,佔54%;全世界雁鴨類有166種,中國濕地有50種,佔30%;全世界鶴類有15種,中國記錄到9種,佔60%;此外,還有許多屬於跨國遷徙的鳥類。
濕地鳥類是濕地野生動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類群。根據居留型可分為夏候鳥、冬候鳥、留鳥和旅鳥4類。我國北方的寒溫帶和溫帶以夏候鳥和旅鳥占優勢,南方的亞熱帶和熱帶,以冬候鳥和留鳥為主。很多遷徙鳥在北方繁殖,到南方越冬。
我國大部分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海岸濕地,水溫適中,光照條件好,水生生物資源豐富,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因此魚類種類多,經濟價值高。我國魚類約有3000種,其中濕地中魚類有1000餘種,佔全國魚類種類1/3。濕地魚類由內陸濕地魚類、近海海洋魚類、河口半鹹水魚和過河口洄遊性魚類構成(國家林業局,2001)。
內陸濕地魚類種類多,有13目38科約770種(包括亞種,下同)。其中北方區以鮭科、茴魚科、狗魚科、江鱈科等耐寒性較強的魚類為主, 此外還有一些鯉科、鰍科和刺魚科的種類;西北高原區,生活著適應高原急流、耐旱耐鹽的鰍科及青海湖的裸魚;江漢平原區的鯉魚類特別豐富,是我國淡水漁業中心;華南區和西南區均以鯉科、鰍科和鯰科種類為主。沼澤濕地是多種魚類產卵和繁殖場所,如三江平原沼澤濕地是冷水性魚(如鰉魚、大馬哈魚、鱘魚)的繁殖地。
近海海洋魚類劃分3個區。黃、渤海區生活有魚類250多種,著名種類有小黃花魚、鱈魚、太平洋鯡等;東海區是我國主要淺海魚場區,生活有700多種魚類,主要大種類有帶魚、大黃花魚、小黃花魚、鯧、鰳、真鯛、海鰻等;南海區生活有魚類800種,經濟魚類主要有鯛、藍圓鰺、沙丁魚、金錢魚、金槍魚、鰹魚、旗魚、鯊魚等。
河口半鹹水魚類共有60種,過河口洄遊性魚類20-30種。 無脊椎動物甲殼類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全世界共有7500多種,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動物類群,大部分種類為海產,淡水種類不多。甲殼類不僅種類繁多,而且生態類型多樣。按生態習性大體可分為浮游甲殼類和底棲甲殼類兩大類,前者一般個體小,營浮游生活,後者常營底棲生活。分布在中國海域的甲殼類動物中,現已知的蟹類有600餘種,蝦類有300餘種,磷蝦42種。甲殼類大部分為海產種,淡水的種類雖少,但分布很廣。
㈢ 濕地有哪些生物群落
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還是重要的動植物物種完成生命過程的重要生境。例如,湖南省東洞庭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面積19×104平方千米,水生植物生長繁茂,已記錄131種水生植物,經濟魚類100餘種,有中華鱘、白鱘、白鰭豚、江豚等珍稀瀕危物種,這里也是遷徙水禽極其重要的越冬地,已記錄到鳥類120類。美國濕地面積不足其陸地面積的5%,但是美聯邦政府所列瀕危物種的43%依賴著濕地。
湖泊濕地以高等濕生植物為主要初級生產者,因而具有較高的生產力,並為消費者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餌料和優越的棲息條件。如江西省鄱陽湖有濕地植物種類38科102種,地面高程由高到低分布著蘆葦、苔草群落、毛莨和蓼子草群落以及水生植物群落;消費者有魚類21科122種,其中鯉科魚佔50%,鳥類280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動物有白頭鶴、大鴇等10種,屬二級保護的有40種。
沼澤生態系統的生產者為沼澤植物,最多的科是莎草科、禾本科,其次為毛茛科、燈心草科、杜鵑花科等約90科,包括喬木、灌木、小灌木、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及苔蘚和地衣;沼澤消費者有涉禽、游禽、兩棲、哺乳和魚類,其中有珍貴的或經濟價值高的動物,如黑龍江省扎龍和三江平原蘆葦沼澤中的世界瀕危物種丹頂鶴,三江平原沼澤中的白鶴、白枕鶴、天鵝。沼澤中的哺乳動物有水獺、麝鼠和兩棲類的花背蟾蜍、黑斑蛙等。
紅樹林生態系統主要初級生產者為紅樹科的木欖、海蓮、紅海欖、紅樹茄,還有海桑科的海桑、杯萼海桑,馬鞭草科的白骨壤,紫金牛科的桐花等;消費者有浮游動物、底棲動物、游泳動物、昆蟲以及陸生脊椎動物。紅樹林動物物種十分豐富,種類多樣性高,占優勢的海洋動物是軟體動物,如匯螺科、蜒螺科、濱螺科和牡蠣科等,以及多毛類、甲殼類和一些魚類;陸地動物包括棲息在紅樹林上、林下及林外潮灘上的鳥類、昆蟲等陸生脊椎、無脊椎動物;潮間帶動物包括紅樹林上、林下及林外湖灘生活的微型、大型底棲動物。
國際濕地公約——《拉姆薩爾公約》,是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1971年2月2日在伊朗小城拉姆薩爾簽署,為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濕地設立國家保護行動及國際合作大綱,由1975年生效至今,已有130個締約方,我國1992年加入國際濕地公約。
列入國際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即為國際重要濕地,目前全球共有1140個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總面積為9170萬公頃。
為紀念《拉姆薩爾公約》,1997年起確定每年的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以推動全球的濕地保護行動。
我國1992年加入國際濕地公約時,有黑龍江扎龍、湖南東洞庭湖等6塊濕地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後又增加香港米埔,2002年又新增14處國際重要濕地。
我國國際重要濕地(首批被列入的7塊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如下:
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
青海鳥島自然保護區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
香港米埔濕地
江西鄱陽湖自然保護區
湖南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
吉林向海自然保護區
扎龍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面積約210000公頃。區內濕地主要有湖泊、沼澤、濕草甸3種類型,蘆葦沼澤面積最大。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67科468種、魚類9科46種、鳥類48科260多種,而鶴類是本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由以丹頂鶴、白枕鶴為主。
向海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西部的通榆縣境內,面積約105467公頃,區內有3條河流、22個湖泊以及數以百計的泡沼和大面積的沼澤。保護區內現已發現鳥類253種;獸類30多種;兩棲爬行動物8種;魚類30多種;野生植物600餘種。本區內有6種鶴,其中3種在此繁殖;東方白鸛在區內營巢繁殖。該保護區以鶴類、白鸛和蒙古黃榆等為主要保護對象。
東寨港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瓊山縣,面積3337.6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以紅樹林為主的北熱帶邊緣河口港灣和海岸灘塗生態系統及越冬鳥類棲息地。東寨港有紅樹林植物26種,半紅樹林和紅樹林伴生植物40種,佔中國紅樹林植物種類的90%;該地棲息的鳥類有159種,其中列為中澳保護候鳥協定的鳥類有35種(名錄共有81種),列入中日保護候鳥協定的有75種。東寨港是許多國際性遷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和連接不同生物區界鳥類的重要環節。
青海鳥島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的青海湖,海拔3200米,面積695200公頃。青海湖及環湖地區的鳥類有162種,其中以水禽為主,主要的4種大型水鳥魚鷗約9000多隻,鸕鶿近5000隻,斑頭雁12100餘只,棕頭鷗21300多隻。此外,遷徙途經此區停歇的水禽有近20種,數量達7萬多隻。該區是黑頸鶴的棲息、繁殖區,春季約有20多隻在此棲居,少數參加繁殖。冬季有大天鵝在此越冬,數量最多時達1540多隻。此外,該區還有大量鷸類和一些猛禽的繁殖種群。
湖南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南省東北部,總面積19萬公頃。本區有維管束植物159科1186種、魚類23科114種、鳥類41科158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32種。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是候鳥重要的越冬地,每年約有1000萬只候鳥在此越冬。
鄱陽湖自然保護區位於江西省北部,面積22400公頃。該湖區受修河水系和贛江水系影響,枯水期保護區水落灘出,形成草洲河灘與9個獨立的湖泊;豐水期9個湖泊融為一體,形成鄱陽湖水一片汪洋。該地是遷徙水禽及其重要的越冬地,保護區共有鳥類近250種,其中水禽108種,主要水禽有白鶴、白鸛、小天鵝和多種雁鴨類。湖泊中有122種魚類,其中不乏商用魚類。據1998年冬觀測,有越冬候鳥近10萬只,其中白鶴1500多隻、白枕鶴1000多隻、小天鵝2000多隻、白琵鷺2000多隻、雁鴨類各3萬多隻。
米埔和後海灣國際重要濕地位於香港西北部,總面積1500公頃。濕地區內主要有魚/蝦池塘、潮間帶灘塗(包括鹹水灘塗)、紅樹林潮間帶灘塗等3種濕地類型。濕地區內高等植物約190種、魚類約40種、鳥類約280種。主要保護對象為鳥類及其棲息地。
第二批被列入的14個國際重要濕地:
黑龍江洪河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三江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興凱湖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達賚湖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鄂爾多斯自然保護區
大連斑海豹保護區
江蘇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江蘇鹽城沿海灘塗濕地
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湖南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
湖南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
廣東湛江紅樹林保護區
廣東惠東港口海龜保護區
廣西山口紅樹林保護區
上海市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位於低位沖積島嶼——崇明島東端的崇明東灘,在長江泥沙的淤積作用下,形成了大片淡水到微鹹水的沼澤地、潮溝和潮間帶灘塗。區內有眾多的農田、魚塘、蟹塘和蘆葦塘,沼生植被繁茂,底棲動物豐富,是亞太地區春秋季節候鳥遷徙極好的停歇地和驛站,也是候鳥的重要越冬地。
大連國家級斑海豹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沿岸海底地勢陡峭,坡度較大,均為基岩,水深多在5~40米,主要保護物種為斑海豹,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水生動物。
江蘇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典型黃海灘塗濕地,物種豐富多樣,具有顯著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內蒙古達賚湖自然保護區該濕地由達賚湖水系(部分)形成的集湖泊、河流、沼澤、灌叢、葦塘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濕地生態系統。具有乾旱草原區濕地的典型特徵:具有很好原始性、自然性。其作用是為牧業、漁業、城市供水和旅遊提供物質基礎;為眾多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場所。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濕地是中國大陸最南端而且是最大面積的海岸紅樹林濕地。據初步調查有紅樹植物24種、鳥類82種及豐富的淺海生物資源。退潮後露出大面積裸灘為水禽覓食和棲息的提供優良場所。
黑龍江洪河自然保護區屬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為水生、濕生和陸棲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組成的濕地生態系統及東方白鸛、丹頂鶴、白枕鶴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廣東惠東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濕地位於南中國海的大亞灣與紅海灣交界處,海水、沙灘環境質量良好,一直以來是幼龜和雌龜棲息地,也是中國大陸目前唯一的綠海龜按期成批的洄遊產卵的場所,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海龜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鄂爾多斯遺鷗自然保護區屬於歐亞草原區和亞洲荒漠區,屬生態脆弱區,主要以沙柳、烏柳為主要建群種,以芨芨草、鹼蓬、紅柳為建群種的鹽化漢灘地。保護區堅持以保護自然環境、拯救瀕危物種遺鷗,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普及科學知識為主。
黑龍江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區低窪平緩,河流縱橫,漫灘廣闊,沼澤植被發育良好,屬低沖積平原,典型內陸高寒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保留了三江平原原始永久性和季節性淡水沼澤濕地和野生生物特有遺傳基因,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廣西山口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該區內有百年樹齡紅海欖、木欖群落,生長高大連片,在中國極為罕見;還有儒艮、白海豚、文昌魚、中國鱟、馬氏珍珠貝、黑臉琵鷺、黑嘴鷗等瀕危野生動物。
湖南南洞庭湖濕地和水禽自然保護區該濕地位於長江中游平原最大的過水性淡水湖泊——洞庭湖的南部,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是白鸛、白鶴等等許多水禽的重要棲息地,經濟動、植物產量高,價值大,該濕地對長江的洪水調蓄作用極其重要。
湖南漢壽西洞庭湖(目平湖)自然保護區本濕地是整個洞庭湖濕地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亞熱帶內陸濕地的典型代表,濕地內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具有重要的保護和科研價值。
黑龍江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是許多瀕危物種的主要棲息地,是候鳥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地,是中國三江平原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
江蘇鹽城保護區(鹽城沿海灘塗濕地)該保護區,地處江淮平原,位於太平洋西海岸。582千米的海岸線,廣闊的淤泥質潮灘形成了中國沿海最大的一塊灘塗濕地,孕育著大量的生物,保證了數百萬計水禽的遷徙及丹頂鶴等瀕危物種的越冬安全。
知識點
國際濕地公約
國際濕地公約全稱為《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1971年2月2日訂於拉姆薩爾,經1982年3月12日議定書修正。各締約國承認人類同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系;考慮到濕地的調節水分循環和維持濕地特有的動植物特別是水禽棲息地的基本生態功能;相信濕地為具有巨大經濟、文化、科學及娛樂價值的資源,其損失將不可彌補;期望現在及將來阻止濕地的被逐步侵蝕及喪失;承認季節性遷徙中的水禽可能超越國界,因此應被視為國際性資源;確信遠見卓識的國內政策與協調一致國際行動相結合能夠確保對濕地及其動植物的保護。
㈣ 在濕地上生活的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有哪些
在濕地內常年棲息和出沒的鳥類有天鵝、白鸛、鵜鶘、大雁、白鷺、蒼鷹、浮鷗、銀鷗、 燕鷗、葦鶯、掠鳥等約200種.而且該濕地是西伯利亞和東北地區鳥類南遷越冬的中途站.龜鱉目、喙頭目、有鱗目(蜥蜴亞目、蛇亞目)、鱷目.龜鱉類是現存於地球上的爬行動物中最古老的一類.它幾乎與恐龍是同時代的爬行動物,它的進化極其緩慢,是陸棲、水棲以及海洋生活的爬行類.在陸地生活的龜類,四肢粗壯,爪鈍而強
㈤ 濕地動物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濕地鳥類、濕地魚類、濕地兩棲類、濕地爬行類、濕地獸類、無脊椎動物甲殼類。
據初步調查統計,我國內陸濕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我國有濕地魚類1000多種,占我國魚類種數的1/3。
在我國所有的濕地魚類中,內陸淡水特產魚類種類達410種,占我國魚類種數的14.6%。近些年,濕地的萎縮和嚴重污染,對生物物種的保護構成嚴重威脅。
濕地中動物物種量最大的是魚類和鳥類,我國重要的經濟海區和湖泊,酷漁濫捕的現象十分嚴重,不僅使重要的天然經濟魚類資源受到很大的破壞,而且嚴重影響著這些濕地的生態平衡,威脅著其它水生物種的安全。
調查顯示,我國黑龍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澤濕地消失;洪湖水生植物種類減少24種、魚類減少約50種;洪湖濕地魚類已由20世紀50年代的100多種,減少到目前的50多種。
中國濕地面積大、分布廣、類型多,資源豐富。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均有濕地分布。但是,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口與資源、環境與發展等方面的矛盾日趨尖銳。有些濕地的生產力已明顯下降,濕地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濕地保護與恢復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以上內容參考來源網路—濕地動物
㈥ 濕地有哪些獸類保護動物
我國濕地獸類有31種,隸屬於7目12科,約占我國獸類總種數的6.2%。國家重點保護種類有5目9科23種。與濕地兩棲類和爬行類不同,濕地獸類的廣布種成分較多。生活在水中或經常活動在河湖濕地岸邊;如白暨豚、江豚
、水獺、水貂等;適合潮濕多水生活條件,如麋鹿、大麝鼩、田鼠等;經常出沒濕地獸類,如川西北沼澤的獾、藏原羚,三江平原濕地的狼、黑熊、狍等。(望採納~)
㈦ 獸類動物有哪些動物
獸類動物有哪些動物
獸類動物有哪些動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可以接觸到的動物是有很多種的,不同的動物存在著不同的價值,當然動物也是有劃分的,以下來看看獸類動物有哪些動物。
1、獼猴
獼猴適應性強,容易馴養繁殖,生理上與人類較接近,常被用於進行各種醫學試驗。亂捕濫獵是獼猴致危的主要因素。
2、短尾猴
尾巴短得出奇,還沒有後腳長,僅為體長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因此又有「斷尾猴」之稱。
3、復齒鼯鼠
棲息於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在高大喬木樹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築巢,為森林動物。
4、狼
通常群體行動,由於狼會捕食羊等家畜,因此到20世紀末期前被人類大量捕殺,一些亞種如日本狼、紐芬蘭狼、佛羅里達黑狼、基奈山狼等都已經滅絕。
5、黑熊
身體粗壯。棲息於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動,善爬樹,游泳;能直立行走。視覺差,嗅覺、聽覺靈敏;食性較雜,以植物葉、芽、果實、種子為食,有時也吃昆蟲、鳥卵和小型獸類。
6、豹貓
豹貓是夜行動物,通常以嚙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除了【交】配季節外,它們一般為獨處。
7、金貓
金貓除在繁殖期成對活動外,一般獨居,夜行性,行動敏捷,善於攀爬,肉食性,【交】配期多在初春,每胎2-4仔。
獸類動物有哪些
獸類是脊椎動物門哺乳綱動物的統稱。獸類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從進化的程度來說,可分為原獸類、後獸類及真獸類。獸類均有脊柱、體表被毛、胎生、哺乳且恆溫。據統計,中國現生的獸類共有450餘種,佔世界獸類總數的10.6%,共有14目50科。
每當人們談起野獸時,很自然想到豺、狼、虎、豹這一類大型食肉動物,他們可能還沒有想到像老鼠、蝙蝠、刺蝟、鼩鼱等這些小型動物也是獸類。
這一類動物均屬於脊椎動物中的哺乳綱,都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從進化的程度來說,可分為原獸類,如鴨嘴獸、針鼴等卵生動物,它們是獸類中最原始的一類;
其次是後獸類,這一類動物雖較原獸類進化程度高些,但也屬於古老低等的一類,如有袋類動物,它們雖然是胎生,但沒有胎盤,幼獸是在母獸的育兒袋中發育成長的;最後是真獸類,它們是現生獸類中最高等的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甚至整個動物界中進化地位最高的類群。據統計,我國現生的獸類共有450餘種,佔世界獸類總數的10.6%,共有14目50科。
獸類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除供應人類肉食、毛皮和役用外,有的還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屬於食蟲目的刺蝟、鼩鼱是獸類中古老而原始的類群,是多種地下害蟲的天敵;翼手目動物是獸類中唯一能夠飛行的類群,多種蝙蝠在飛翔中捕食害蟲;屬鱗甲目的穿【山】甲全身布滿鱗甲,長著細長的舌頭,以其分泌的粘液取食螞蟻和白蟻,它們都是人類的朋友。
屬嚙齒目的各種老鼠,是獸類中種類最多的類群,除麝鼠、松鼠等一些經濟種類外,絕大部分老鼠危害農、林、牧業生產,有些種類還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的儲存宿主,在目前的科學水平上是我們控制的對象;兔形目所屬的各種野免和外形似鼠、牙齒構造像兔的鼠兔,在適應嚙咬生活以及與人類的關系方面都與嚙齒目相似,我們把它們同嚙齒目動物合稱為嚙齒動物。
靈長目的`各種猿猴都是珍貴的保護動物,其中金絲猴、台灣猴、白頭葉猴等僅見於我國;生有強大裂齒和發達犬齒的食肉動物(包括大熊貓)以及野馬、野駱駝、白唇鹿、海南坡鹿、黑鹿、羚牛、藏羚、高鼻羚羊等有蹄類,多為中、大型重要的經濟種類和珍稀保護動物,有些也是我國特產。
人稱美人魚的海牛目動物——儒艮,外形似紡錘形,前肢演變為鰭狀,後肢退化;各種鯨和海豚的身體已進化為流線型,它們的外部形態已完全適應了海洋生活。綜上所述,獸類對周圍環境有著高度的適應性,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就必須調整自身與環境的關系方能生存下去。
因此,在它的長期進化過程中,獸類幾乎占據了地球上陸地、天空、海洋所有的空間,並使它們在形態、生理、行為等方面產生了很大差異,衍生出許多特化的種類。
雞是鳥類還是獸類
雞屬於鳥類,但是分類還是屬於家禽。野雞也是鳥類,不是家禽。
雞屬於鳥綱,雉科家禽,據研究,雞的聽覺器官(內耳、外耳)對可聽聲有很好的敏感性。雞棲息地面,除耳朵外,它的腿部還具有靈敏的振動感受器,震前可能感受到地聲,出現行為異常。
雞是鳥類,卵生的,鳥類通常是帶羽、卵生的動物,有極高的新陳代謝速率,長骨多是中空的,鳥類通常是帶羽、卵生的動物,有極高的新陳代謝速率,長骨多是中空的,體表有羽毛,體溫恆定,肌胸發達,骨骼癒合、薄、中空,腦比較發達。雞鴨的有鳥類的特徵。
鳥類在動物分類上屬於一個「綱」——「鳥綱」。鳥綱動物就是我們俗稱的鳥類。雞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突胸總目-雞形目 所以雞是鳥類。
蝙蝠是鳥類還是獸類
1、蝙蝠是獸類(哺乳動物)
2、蝙蝠有900多個不同的種類,遍及世界各地。盡管它們有萬能膠,看上去 很像鳥類。但它們沒有羽毛,也不生蛋。它們是哺乳動物:雌性產下幼仔,用乳汁哺育。
3、某些種類的蝙蝠是飛行高手,它們能夠在狹窄的地方非常敏捷地轉身,蝙蝠是唯一能振翅飛翔的哺乳動物,其他像鼯鼠等能飛行的哺乳動物,只是靠翼形皮膜在空中滑行。
4、夜間, 蝙蝠靠皮波探路和捕食。它們發出人類聽不見的聲波。當這聲波遇到物體時,會像回聲一樣返加來,由此蝙蝠就能辨別出這個物體是移動的還是靜止的,以及離它有多遠。
蝙婡蝠冄是翼頭筿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
㈧ 濕地野生動物有哪些
濕地野生動物有:天鵝、白鸛、鵜鶘、大雁、白鷺等。
在我國濕地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中,受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共計20目36科98種,佔4類動物總數的13.5%。其中有獸類5目9科23種,鳥類10目18科56種,爬行類3目6科12種,兩棲類2目3科7種。
濕地生態系統有眾多種類的消費者,其中包括、蚊等昆蟲在內的無脊推動物,許多動物種類在長大之後就變為草食性。有些昆蟲在幼蟲階段棲於水底,是魚、蛙和潛鳥的食物來源。濕地鳥類是濕地的一個重要景觀,它們不僅屬於草食性動物,也屬於肉食性動物,是濕地生態食物鏈的重要環節。
在濕地中,無論是成水的還是半成水的濕地,幾乎所有的水禽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棲息地。其中最為常見的濕地動物有魚、蝦、蚌等。它們不僅僅是濕地中食肉動物的食物,也為人類提供了佳餚美味,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財富。
濕地棲息地種類(根據地形、水文和生態區域進行劃分)極多,因此人們不可能把濕地物種表輕易地列出來。洪泛平原或河邊濕地與較大水域(它們有時融合在一起)共同擁有許多動物。在亞馬遜流域,低水位時魚類生活在河道或洪泛湖內;高水位即飽和期,它們就分散到洪溢林中。
洪泛平原濕地在洪水期被河邊魚類和其他物種利用作為它們的棲息地。洪水脈沖理論強調了這一事實的生態意義。那些地表水與河流湖泊沒有聯系的濕地缺乏魚類,卻擁有移動的、分布廣泛的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尤其是飛行昆蟲的幼蟲)。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濕地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