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杜鵑花都有哪些品種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是我國非常常見的花卉,並且在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可見杜鵑花的受歡迎程度。現在我國的江西、安徽及貴州都是一杜鵑花作為省花,而將杜鵑花定為市花的城市也多達七八個,小編就帶你認識一下杜鵑花的一些基本資料。
杜鵑花
中文學名: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別稱: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唐杜鵑
二名法:Rhododendron simsii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杜鵑花目
科:杜鵑花科
亞科:杜鵑花亞科
屬:杜鵑屬
亞屬:映山紅亞屬
種:杜鵑
命名者及年代:Planch.,1854
英文名稱:Sims Azalea
❷ 杜鵑常見品種有哪些
杜鵑花栽培品種繁多,全世界達數千個,我國現今栽培的約有200多個品種。通常分為毛鵑、夏鵑、東鵑和西鵑四大品類。毛鵑即毛白杜鵑屬春鵑類,小枝和葉片正背面上密生灰褐色茸毛,品種較少,常見品種有玉蝴蝶、紫蝴蝶、玉鈴、琉球紅等。夏鵑5~6月或7月或8月間開花,傳統品種有大紅袍、長華、銀紅和台閣型重瓣五寶綠珠等。東鵑即東洋鵑,來自日本,丹東地區引種最多,主要有新天地、雪月及一年開兩次花的四季之譽等。西鵑泛指來自歐洲的品種,最早在荷蘭、比利時育出,主要由映山紅及白花杜鵑等反復雜交育成,品種最多,花色、花型豐富艷麗,栽培較普遍,如皇冠、錦袍、春燕、四海波等。近年雜交新品種層出不窮。
❸ 杜鵑花有多少種
該屬植物約800種。
主產於中國、菲律賓、印尼等地,北美東西海岸、歐洲也有少量分布。中國約有600種,除新疆、寧夏以外,各省市、自治區幾乎都能見到野生杜鵑花的生長。貫穿雲南、西藏、四川的橫斷山脈一帶,為全世界杜鵑花屬植物的分布中心,其種類之多,是無與倫比的;在海拔1000米以上,4500米以下,無論是在溝谷、坡地,或者是在陡岩、山頭,都能見到各種杜鵑花的分布。
❹ 杜鵑有多少的種類
杜鵑花一名的由來,系春季杜鵑鳥啼鳴時,常吐血於樹枝上,色殷紅;而此時正是杜鵑花鮮紅色花朵盛開之際,因此而得名。但究競何時所提,已不易查考。至於近代植物學上的拉丁屬名系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於1753年建立的,由希臘文「Rhodon」(意為薔薇色)和「Dendron」(意為樹木)兩字合成,中文譯意為紅色樹木,即我國所通稱的杜鵑花。
杜鵑花通常分為二大類,即落葉類和常綠類。前者包括半常綠類,全世界約100多種;後者約750多種,其中又分有鱗片和無鱗片二大組。中國各地常見供觀賞的都是落葉類,也就是映山紅、白杜鵑、黃杜鵑、西鵑、錦綉杜鵑等。現在經過園藝學家的育種改良,出現了許多鮮艷悅目的園藝品種。而常綠類杜鵑至今仍埋沒山野,很少引種栽培。
杜鵑花有灌木和喬木,矮小的灌木高僅10~20厘米,成墊狀;一般高約1~5米;喬木類高約10多米;最高的像近年發現的大樹杜鵑高達25米,基徑達3米,估計樹齡在500年以上,成為亞熱帶常綠闊葉苔蘚季雨林中的上層樹種之一。
杜鵑的葉大小不一,小的長8~10毫米,喬木類葉大的一般在15~30厘米,特大的達72厘米。杜鵑花的花冠似古鍾形或漏斗形,也有筒狀或碗狀的,常成圓球狀的多花的傘形花序或總狀花序,簇生枝頂;雄蕊5~10枚,也有多達25枚的,子房上位,5~10室,偶有16室。果為蒴果,胞背開裂為5~10果瓣。種子細小,粉末狀或糠枇狀,多數。
杜鵑花喜生於空氣潔凈的山間或丘陵,特別喜好深山和高山,平原很少有杜鵑花的天然分布。其理想條件是氣候冷涼,空氣潮濕,雲霧繚繞,雨量充沛。耐嚴寒,忌酷熱。凡紅壤、黃壤、冰跡土、石礫地、砂地都能生長,喜酸性,忌鹽鹼。有喜陽光的,也有耐陰的。從寒溫帶的落葉闊葉林、針葉林、針闊混交林一直到達南方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季雨苔蘚林中,都有它們的蹤跡。西南各省區種類繁多,從低海拔到高海拔,一直到樹木線以上都能生長。矮生多枝的墊狀類杜鵑常形成純灌木林,成為高山特殊的景觀。
❺ 杜鵑花有哪些品種
全世界的杜鵑屬物種有900多種,而杜鵑的園藝品種都是由杜鵑原種(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野生資源)通過雜交或芽變不斷選育出來的後代。近一個多世紀來,世界上已有園藝品種近萬個。中國從20世紀20-30年代開始從日本歐美等國引進杜鵑進行栽培,也有少量通過雜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種,如近幾年來培育出的「復色仿西鵑」、「笑二喬」、「重瓣紫萼杜鵑」、「紫樓春」、「矮化雲錦杜鵑」、「恨天高」以及高山落葉杜鵑雜交種「紅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種。
杜鵑花分為「五大」品系:即春鵑品系、夏鵑品系、西鵑品系、東鵑品系、高山杜鵑品系。
春鵑
指先開花後發芽,四月中、下旬、五月初開花的品種,所謂春鵑首先主要是20世紀20-30年代沈淵如先生自日本引入到上海栽培的,同時當地花農通過對原種的選育及雜交形成國內特有品種。因春天開花,就定名為春鵑,也就這樣一直延續至今。
春鵑花原產中國,馬來半島及亞洲南部高山亦有分布。中國四川、雲南、貴州山區常綠杜鵑種類極為豐富,落葉杜鵑從東北到華南都有分布。天然群落分布於高山,生長在陰坡上,屬半蔭性植物。喜生於氣候涼爽、空氣濕度大、酸性土壤,也耐瘠薄,但不耐積水。
春鵑因葉多毛,故有人又叫「毛鵑」,因葉大又叫「大葉杜鵑」。它是白花杜鵑、錦綉杜鵑原種的變種和雜交種。常綠、直立、獨干或干叢生,長勢旺盛,葉長橢圓形,長約10厘米,寬3厘米左右,色深綠,4月下旬5月上旬開花,花簇生頂端,布滿枝頭,花時十分絢麗,一苞有三朵花,花大,直徑可達8厘米,花冠寬喇叭狀,多數單瓣,5裂,花筒長4-5厘米,喉部有深色點,顏色有大紅、深紅、紫紅、純白、粉色、灑錦等。花後發3-5枝或6-7枝新梢,7-8月開始形成花芽。耐寒,多為地栽,由於繁殖生長快,當時作嫁接西鵑或其它新品種的砧木用。同時在園林綠化工作中,常應用於地被色塊或造景。
夏鵑
春天先長枝發葉,5-6月初時開花,故稱夏鵑。夏鵑的主要親本據說是皋月杜鵑、五月杜鵑。
其特徵是:開張性常綠灌木,株形低矮,發枝力特強,樹冠豐滿,耐修剪,葉互生,節間短,稠密,葉長3-4厘米,闊1-2厘米,為狹披針形至倒披針形,質厚、色深、多毛,霜後葉片呈暗紅色。花期5月中旬-6月,可持續到7-8月。花冠寬喇叭狀,口徑一般大約5厘米左右,大的有7-8厘米。花型單瓣、重瓣和套瓣,花瓣變化大,有圓、光、軟硬、波浪狀和皺曲狀等。四季綠色,四季開花,有黃、紅、白、紫四色奇觀,四季栽培,美化環境。可以盆栽,也可以在蔽蔭條件下地栽。陽台栽培的夏鵑樹,應修剪整理為球形。其形秀麗美觀。庭院栽培的夏鵑樹,應剪整為傘形,其形增添樂趣美景。適宜群植於濕潤而有庇蔭的林下、岩際,園林中宜配植於樹叢、林下、溪邊、池畔及草坪邊緣;在建築物背陰面可作花籬、花叢配植。一些種類可製作盆景。
東鵑
東鵑是日本的石岩杜鵑的變種及其眾多的雜交後代,從日本引入,為與西洋杜鵑相應故稱東鵑。東鵑花期春天,有的地方將其納入春鵑。
主要特性:植株低矮、枝條細軟,無序發枝、橫枝多。葉卵形,葉片薄、毛少、嫩綠色、有光澤。花蕾生枝端3-4個,每蕾有花1-3朵,多時4-5朵,開花繁密,真是「不見枝葉只見花」。花冠漏斗狀,小型,口徑2-4厘米,筒長2-3厘米,多數花萼演變成花冠、形成內外2套,稱為雙套、夾套。花色多有紅、紫、白、粉白、嫩黃、白綠、鑲邊、灑錦等。有雄蕊5枚,也有雄蕊瓣化成高度重瓣花的。花期比毛鵑略早幾天。7-8月老葉凋落,同時花芽形成。不耐強光,可露地種植,萌發力強,極耐修剪,花、枝、葉均纖細,是庭院綠化作色塊的好材料,同時也是製作造型盆花的理想材料。
西鵑
因其花朵艷麗是深受人們歡迎的種類。尤其是比利時杜鵑,因它是由歐美雜交的園藝栽培品種,故稱西洋鵑,又稱西鵑。日本1892年引入後,西鵑品種名稱譯成日文,因此中國從日本引入的仍用日本譯名,同時中國用西鵑再進行雜交也培育出一批新的品種,因此,中國西鵑品種約有200-300種。
西鵑的主要特性是:(1)植株低矮,半張開、生長慢,常綠型;(2)枝條粗短有力,當年生枝綠色或紅色,與花色相關,紅枝多開紅色花,綠色枝條開白、粉白、桃紅色花;(3)葉片厚實,深綠色,集生枝端,葉片大小居春鵑中大葉毛鵑與東鵑之間,葉面毛少,形狀變化多。從葉尖端顏色的變化可略知花朵的顏色,如尖端白而透明,其花色為白色或其他淡色,尖端紅,花為紅色。其中四季杜鵑通過調控栽培技術,花期可提前到元旦、春節。花型大,口徑6-8厘米,最大可達10厘米以上。多數重瓣,花瓣形態及花色富於變化,觀賞價值極高。從當地多年栽培情況看,西鵑適應性、抗病性相對較差。只宜盆栽,夏季要適當遮蔭,冬季要保暖。柴橋自1984年從丹東引入的西鵑,主要是比利時杜鵑,當前主栽品種有比利時杜鵑系列種7個,西德杜鵑系列3個品種,漢堡系4個,白佳人系3個,四海波系列5個,五寶珠系列6個,王冠系列4個,共32個品種。主要代表種有:五寶(無錫:錦袍)、王冠(丹東:錦上添花)、四海波(無錫:天女舞)。是製作盆花的理想材料。
高山杜鵑
高山杜鵑,為杜鵑花科高山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
高山杜鵑的形態特徵: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株高1-3米,枝條粗壯,葉叢生枝頂,厚革質,長6-12厘米,寬2-5厘米,4-5月開花,花型以套瓣、重瓣為主,也有少量單瓣,花期1個月左右。花色有白色、粉色、淡紅、桃紅、黃色等。一般生長在海拔600-800米的山野間,適應性強,經過人工馴化、培育可望成為園林綠地中常綠觀賞植物。
辨認東鵑、毛鵑、西鵑、夏鵑的簡要方法:
一、相同點:四種杜鵑皆屬落葉杜鵑;都耐寒怕熱;要求土壤肥沃偏酸性、疏鬆通透。
二、不同點:
1.來源有異:東鵑、夏鵑屬日本杜鵑;毛鵑屬中國杜鵑;西鵑屬西洋杜鵑。
2.形狀不同:東鵑矮小,高1至2米,分枝散亂;毛鵑高大,高2至3米,生長健壯,幼枝密披棕色剛毛;西鵑矮壯,樹冠緊密;夏鵑體小,枝葉纖細,分枝稠密,樹冠豐滿、整齊。
3.葉 形:東鵑葉薄色淡,毛少有光亮;毛鵑葉大、長且粗糙多毛;西鵑葉 實深綠,毛少,葉形有光葉、尖葉、扭葉、長葉與闊葉之分;夏鵑 葉片狹小,排列緊密。
4.花:東鵑花朵最小,4月開花,著花繁密, 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毛鵑花大單瓣,寬 漏斗狀,少重瓣,花色一般為紅、紫、粉白及復色;西鵑花美為杜鵑 最,花期4至5月;夏鵑先枝後花,花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花色、 瓣同西鵑。
5.栽培與繁育:西鵑嬌嫩。扦插繁殖發根需2個月,且 成活率低,故一般用嫁接法繁育。其它三種扦插時發根很快且成活率 高,盆栽或地栽均可。
❻ 杜鵑類型與品種有哪些
我國杜鵑園藝品種有300~400個(彩圖17),其主要血統是映山紅,根據親本來源、形態特徵、特性可分:
1.毛鵑
又稱毛葉杜鵑、春鵑大葉種。本類包括錦銹杜鵑、白毛杜鵑及其變種。株體較大,發枝粗長,葉長橢圓形、多毛,生長健壯,適應性強,花大、單瓣,寬漏斗狀,少重瓣,花色有紅、紫、粉、白及復色,品種有10餘個,栽培較多的有玉蝴蝶、紫蝴蝶、琉球紅、玉玲等。
2.西鵑
最早在荷蘭、比利時育成,系皋月杜鵑、映山紅及白毛杜鵑等反復雜交選育而成。體型矮壯,樹冠緊密,發枝粗短,習性嬌嫩,怕曬怕凍。葉片濃綠色,較厚,有光澤,毛少,花期2~5月,多重瓣,少有單瓣,有皺邊,卷邊,波浪等,花色十分豐富,花直徑6~8厘米,最大可達10厘米,傳統品種有皇冠、錦袍、天女舞、四海波等。
3.東鵑
即東洋鵑,又稱春鵑小葉種。引種自日本。包括石岩杜鵑及其變種。體形矮小,高1~2米,分枝散亂,枝條纖細,葉薄色淡,毛少有光,4月開花,著花繁密,花朵最小,花徑2~4厘米,最大6厘米,單瓣或由花萼瓣花而成套筒瓣,少數重瓣,花色多種。傳統品種有雪月、新天地、碧止、日之出及春秋兩季開花的「四季之譽」。
4.夏鵑
原產印度和日本,日本稱皋月杜鵑,先發枝葉後開花,是開花最晚的種類,花期5月下旬至6月,株型較小,高1米,分枝多而密,枝中纖細,樹冠豐滿,整齊,花寬漏斗形,直徑6~8厘米,可作樁景,花色花型豐富,如長華、大紅袍、陳家銀紅、五寶綠珠、紫辰殿。
杜鵑在世界各地廣泛分布,以高海拔處最多,不同品種由於產地不同,對溫度要求差異較大,多數品種喜溫涼濕潤、怕高溫乾燥、畏寒,生長適溫12~25℃,夏季不能超過35℃,冬季不宜低於5℃,但毛鵑、夏鵑在華東地區可露地過冬,特別毛鵑可耐-12℃低溫。喜半陰、怕烈日,宜酸性土,忌鹼性土,pH在4.5~6較為適宜。因其根淺而纖弱,怕澇又怕旱,喜薄肥,怕濃肥。
❼ 全球杜鵑花有多少種
杜鵑屬是杜鵑花科中最大的家族, 約 900 多種, 廣泛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洲, 主產於東亞和東南亞。我國約產 542 種 ( 不包括種下等級) ,是世界公認的杜鵑花的故鄉, 除新疆和寧夏外,各省區均有, 但集中產於西南省區。國產 542 種中, 420 種為我國的特有種, 約占國產種總數的
77.5%。
瑞典博物學家林奈在 1753 年發表的 《植物種志》 上創建了杜鵑花屬。Sleumer 綜合了杜鵑花類群分類的依據和分類系統的概念, 在這個系統內, 屬內類群分為亞屬、組、亞組等級, 把全世界杜鵑花分成 8 個亞屬。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的庫倫等於 1980 年發表的認同分類法中, 將有鱗的 4 個亞屬合並為 1 個屬, 從而形成杜鵑花屬 5 個亞屬、8個組、58 個亞組的新系統。
我國分類學者、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方瑞徵等從研究植物區系及種類演化發展的角度, 贊同將杜鵑花屬分為 8 個亞屬、12個組、58 個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