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有哪些 在哪
麋鹿、大熊貓、華南虎、揚子鱷、滇金絲猴。
1、麋鹿
原產於我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區,以草和水生植物為食。善於交際,善於游泳,喜歡吃嫩草和水生植物。求愛發情始於6月底,持續約6周。它曾經在東亞廣泛傳播。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它在漢代晚期幾乎滅絕。
2、大熊貓
大熊貓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800萬年。它們被稱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他們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根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世界上野生大熊貓不到1600隻,屬於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主要棲息地是山區。
3、華南虎
華南虎以野豬、鹿、狍等草食動物為食。是中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已經在野外滅絕。華南虎是中國特有種,僅分布於中國。
4、揚子鱷
中國已將揚子鱷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嚴禁獵殺。為了延續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中國還在安徽和浙江省建立了中國鱷魚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揚子鱷屬爬行動物,產卵。揚子鱷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的湖泊、池塘和沼澤地。
5、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暗針葉林帶,可以從2500米移動到5000米。主食是針葉菠蘿樹的嫩葉、越冬花的芽和芽、食用植物的嫩芽和嫩葉。小猴子大多在三月到四月出生。雌猴兩年生一個孩子,妊娠期約7個月。
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猴子。僅在四川、雲南、西藏三省交界處,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脈的雲嶺山脈,瀾滄江與金沙江之間有一狹窄地帶。
⑵ 瀕臨滅絕的物種有哪些
我國瀕臨滅絕的動物:糜鹿(全世界3000頭)、華南虎(50頭)、雪豹(100-2000頭)、揚子鱷(1500隻)、白暨豚(100隻)、大熊貓(1000隻)、黑犀牛(3500頭)、指猴(9隻)、絨毛蛛猴(100隻)、滇金絲猴(1000隻)、野金絲猴(700隻)、白眉長臂猴(70隻)
藏羚羊 東北虎 朱䴉、亞洲象、白鶴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資料表明,遠古時代500年才有一種獸類滅絕。但20世紀以來,4年就有一種哺乳動物滅絕,是正常滅絕速率的125倍,而且這一趨勢還在加劇。科學家們統計,在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中,有5025種野生動物瀕臨滅絕邊緣,其中我國已達390多種,新疆在100種左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介紹說,新疆列入國家級野生動物保護品種名錄的共有115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28種,分別是獸類:紫貂、貂熊、虎、雪豹、蒙古野驢、西藏野驢、野馬、野駱駝、野氂牛、普氏原羚、高鼻羚羊、北山羊、河狸;鳥類:白鸛、黑鸛、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鷲、黑頸鶴、白鶴、大鴇、小鴇、波斑鴇;爬行類:四爪陸龜;魚類:新疆大頭魚等。
此外,新疆還有18種獸類、68種鳥類和1種昆蟲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藍鯨 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而且比地球上曾經生活的最大的恐龍還要大,是目前人們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動物中體型最大的。藍鯨一般體長為2400—3400厘米,體重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
藍鯨又叫剃刀鯨、藍長須鯨,是須鯨中的一種。它的口中沒有牙齒,卻長著許多櫛齒般的三角形的須。除了黝黑色的鯨須外,背部幾乎都是青藍色,體側鑲有白色的斑點,腹部淺灰色,上面有70—180皺褶,可以膨脹,也會收縮。
不可思意的是,藍鯨這種超大型的動物竟然就是以鱗蝦這種微小的動物為主要食料的。藍鯨要維持那巨大身軀的需要,每天吞吃的食物就很多。它的胃分成四個,第一胃為食道部分膨大而變成的,所以胃口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200萬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飢餓的感覺。當藍鯨覓食的時候,張開大嘴,吞進大量海水,而海水中的大量磷蝦也就隨著海水一起被吞進去。藍鯨閉上嘴,用舌把海水排出。由於鯨須的後側像掃帚一樣,使海水篩過流出,而磷蝦卻被攔住了。藍鯨的食物還有其他蝦類、小魚、水母、硅藻,以及各種浮游生物等。
藍鯨的身軀是如此的巨大,以致於一條舌頭就有2000千克,頭骨有3000千克,肝臟有1000千克,心臟有500千克,血液循環量達8000千克,雄獸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腸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裝下一個小孩,臟壁厚達60多厘米,雄獸的陰莖長達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驚人,所發出的功率約為1500一1700馬力,堪稱是動物世界中當之無愧的大力士。
藍鯨在冬季繁殖,雌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只產1仔。這種「海上怪物」,產出的幼仔也是大得驚人的,剛出生時體長就達6—8米,體重約為6000千克,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獸要將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它就能自己呼吸了。藍鯨乳汁中的營養十分豐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發育得很快,8個月以後,可增加到15米,體重增長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張嘴吃各種浮游生物了。到了2歲半至3歲時,體長即可超過20米。性成熟的年齡約為8一10歲,壽命一般都在50歲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歲。
這個龐然大物,力大無窮,游得也快。一頭藍鯨的拉力相當於一台中型火車頭的拉力,約1700馬力。它的游速每小時平均27千米,短時間內可達37千米。據報道,曾經有一頭藍鯨,將一條800馬力的捕鯨快艇曳行了8個多小時,平均時速9千米多,當時這條快艇是開足馬力向後退行,卻仍舊被這條藍鯨拉著向前行駛了74千米多。由此可見,藍鯨的力量多麼巨大!
據估計,20世紀初時藍鯨在海洋中還有30萬頭,但由於一些國家濫肆捕獵,數量銳減,現在估計只剩下幾千頭了。即使嚴禁捕獵得以實現,由於藍鯨在茫茫大海之中,很難同配偶相遇,繁殖後代困難,正瀕臨滅絕的命運。
你是否知道地球上動物種類正在急劇減少,一個接一個,一種接一種都消失了.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鏈而互相依存.有人問如果這世界上只剩下人類,人類還能支撐多久?請看令人憂心的近年動物滅絕記載:渡渡鳥(印度,1781),藍馬羚(南非,1799),馬里恩象龜(舌塞爾,1800),大海雀(大西洋,1844),歐洲野馬(歐洲,1876),斑驢(亞洲,1883),白臀葉猴(中國,1893),旅鴿(北美,1914),佛羅里達猴(北美,1917),卡羅萊那鸚鵡(北美,1918),中國犀牛(中國,1922),高加索野牛(歐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紅鴨(印度,1942),普氏野馬(中國,1947),袋狼(澳洲,1948),冠麻鴨(亞洲,1964),爪哇虎(印尼,1972)……也有材料談到我國頻臨滅絕的動物如:糜鹿(全世界3*!000頭),華南虎(50頭),雪豹(1*!000~2*!000頭),揚子鱷(1*!500隻),白暨豚(100隻),大熊貓(1*!000隻),黑犀牛(3*!500頭)指猴(9隻),絨毛蛛猴(100隻),滇金絲猴(1*!000隻),野金絲猴(700隻),白眉長臂猴(70隻).
1 動物有益於人類
地球上人類起源與動物起源在茫茫歷史長河中時間相隔不算太長.人類形成後依賴林果漁獵以生存和進化.後來發展了農業(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和畜牧業(第二次社會大分工),生產上去了,有剩餘價值可以剝削,於是原始社會進步到奴隸社會.
人類和動物的關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復雜.人和動物在地球食物鏈中互爭口糧又互相依存,接觸頻繁.一般按人類需要分其為6類:
1.1 食品動物(Food Animals) 供應人類豐富營養來源的肉、乳、禽、蛋、魚等.
1.2 役用動物(Labor Animals) 馬、驢、騾、駱駝等.騎、馱、拉,被譽為"不要能源」的動力,有戰略意義.
1.3 經濟動物(Economic Animals) 生產羊毛、裘皮、皮革等.如綿羊、長毛兔、海狸鼠、黃鼬、藍狐等.
1.4 實驗動物(Laboratory Animals) 以科學實驗為目的、定向培育出的特種動物,有嚴格遺傳學和生物學要求,目前以小鼠、大鼠、豚鼠、倉鼠為代表.
1.5 醫用動物(Medical Animals) 生物製品原料如血清馬、雞胚等;檢測工具如家兔;中葯原料如鹿(茸)、熊(膽)、牛(黃)、馬(寶)、虎(骨)等.
1.6 觀賞動物(寵物,Pet) 貓、狗、鸚鵡、金絲雀、金魚等.動物園、馬戲團動物皆屬之.
2 動物對人類也有有害一面
動物約有200種傳染病、80種寄生蟲病,其中半數可以感染給人.196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把這類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播的疾病定名為Zoonoses,原意是"動物源性病」,其後WHO/FAO聯合專家委員會又把它界定為"在人類與脊椎動物之間可以自由傳播的疾病」.
⑶ 瀕臨滅絕的動物都有哪些
1、大熊貓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截止2011年10月,全國圈養大熊貓數量為333隻。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發怒時危險性堪比其它熊種。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狀態下可以超過30歲。
2、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棲息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暗針葉林帶,活動范圍可從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主食松蘿針葉樹的嫩葉和越冬的花苞及葉芽苞,食植物嫩芽及幼葉。嬰猴的出生多集中3-4月,雌猴兩年生一胎,孕期約為7個月。
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物種。僅分布在中國川滇藏三省區交界處,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系的雲嶺山脈當中,瀾滄江和金沙江之間一個狹小地域 。
3、中華白海豚
中國的最早的發現紀錄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青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我國東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4、揚子鱷
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Fauvel,1879),或稱作鼉(tuó),是短吻鱷科短吻鱷屬的一種鱷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
5、北極熊
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km/h,是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
⑷ 我國瀕臨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1.白鱀豚,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游。
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鱀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鱀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
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紅色名錄)更新發布,白鱀豚未被宣布野外滅絕。
(4)瀕臨滅絕的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紅皮書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是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編寫的;詳細、全面地論述了中國瀕危動物的瀕危狀況、致危因素、保護措施等,旨在使政府部門、科學界和公眾較為清楚地了解中國的動物物種現狀,提高政府官員及公眾對中國瀕危物種的保護意識,並針對現狀制定和實施相應的保護措施。為中國物種的保護和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其採用的物種瀕危等級分為:野生絕跡、絕跡、瀕危、漸危、稀有、易危等。全書共分4卷: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及獸類。
此外,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資料庫收集了中國592個瀕危動物物種的詳細描述,包括了瀕危的魚類、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的動物。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鳥類卷。論述了中國鳥類瀕危物種的分類地位、瀕危等級、種群現狀、致危因素、現有保護措施、飼養繁殖狀況等。
參考資料
網路-瀕危動物
⑸ 世界瀕臨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世界十二大瀕臨滅絕的動物 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剛果瓜蘭巴(Garamba)國家公園擁有世界僅存的不足25隻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將可能在地球上徹底消失。 瓜蘭巴國家公園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邊境上,由於當初建園的初衷就是准備把該公園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之一,因此建造者們不遺餘力,圈起大面積的草地與樹林。瓜蘭巴國家公園擁有許多世界稀有動物,例如叢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當然,最珍貴的動物還要算那些數目不足25隻的北部白犀牛了。 北部白犀牛與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較大差異,他們曾在烏干達大量繁殖,但是由於當地政府的疏於保護而漸漸消失。在瓜蘭巴國家公園中,它們的數目曾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達到35隻,在2003年4月為30隻,其後有6隻被殺,4隻新出生,上個月,又有2隻被獵殺,同時還有近千頭大象被殺。 盡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范圍內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熱火朝天,在葉門就有專門的犀牛角市場,在那裡以犀牛角製成手柄的匕首是眾多買家和賣家關注的焦點,是身份的象徵。 2、白鰭豚: 別名白暨、白鰭豚,屬於喙豚科,學名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屬於鯨目(Cetacea),白暨豚科。 識別特點為:吻突狹長,長約300毫米。額部圓而隆起。背鰭三角形,位於身體的3/5處,有低皮膚脊與尾鰭相連。頭頂的偏左側有一個能啟閉自如的呼吸孔。尾鰭水平向,向緣凹入呈新月形。截至目前,已發現的最大雌性個體長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個體長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種群數量很小,為我國特的珍稀水生獸類,亟待加強保護。產於長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蘇段的幹流之中。喜歡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節,集群行為就更明顯。每群一般2~6頭。其活動范圍廣,但對水文條件要求較高,經常在一個固定區域停留一段時間,待水文條件發生改變後,又遷入另一地域。以魚類為食。白暨豚兩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時體長80厘米左右。 它們大約在長江生活了2500萬年,有「活化石」的美稱。由於數量奇少,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另外,1980年曾捕獲一頭雄性白鰭豚,飼養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取名「淇淇」,是世界上惟一的一頭人工飼養的白鰭豚,原希望能有雌性的個體與其配對繁殖,但所飼養的一頭雌性白暨豚,不多久就死去,至今一直未能如願,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年老去世「 。去世前,淇淇」體長2.07米,體重98.5公斤,年齡約25歲。白暨豚的保護成為我國當前瀕危野生動物搶救的大問題。 我國盡管對大熊貓的克隆研究已經起步,但對於同被列入中國三大瀕危動物之一、享有「水中大熊貓」美譽的白暨豚而言,克隆尚存在諸多技術性困難。 3、蘇門答臘虎: 生活在印尼蘇門答臘島上的蘇門答臘虎,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虎種之一。它們世代居住在島上的雨林之中。早在上世紀初,蘇門答臘虎的家族曾一度非常興旺。然而,在人類的肆意捕殺下,蘇門答臘虎的數量急劇減少。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最新的調查顯示,自1998年到2002年間,每年至少有50隻蘇門答臘虎死於偷獵者的槍下,而在一份1999年所做的統計顯示,當時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境內的蘇門答臘虎僅有400到500隻。 世界動物基金會的官員表示,印尼目前這種大規模的偷獵行為,是由於其國內市場需求所造成的。在印尼的市場上,蘇門答臘虎的虎皮就是許多不法商人謀取高額利潤的搖錢樹,一張完整的虎皮可以賣到兩千美元。 而雨林棲息地的消失,也同樣威脅著蘇門答臘虎的生存。據世界銀行的估計,按照目前的狀況,蘇門答臘島上的雨林保護區將在2005年全部消失。盡管如此,世界幾家最大的造紙商仍在以每月上千公頃的速度吞噬著蘇門答臘島上的雨林。 一邊是愈演愈烈的非法捕獵,另一邊則是日益縮小的生活空間,面對如此艱難的生存環境,怎能讓人們不為蘇門答臘虎的命運而擔心?於是,有人想起了巴厘虎和爪哇虎,這兩種已經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滅絕的亞洲虎。 蘇門答臘虎的命運已經引起了動物保護組織的高度關注。日前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貿易大會上,專家們紛紛呼籲要加大對蘇門答臘虎的保護力度,打擊非法捕獵,保護正在走向滅絕邊緣的蘇門答臘虎。畢竟蘇門答臘虎不僅是印尼的財富,也是全世界的財富。 4.僧海豹: 世界上曾有許多種海豹,它們是鰭足目海獸中最大的一個家庭。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海豹家族日漸萎縮,現在只剩下19種了。就在20世紀中期以前,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諸多島嶼上還生活著一種僧海豹。 加勒比海僧海豹要比普通海豹略大些,體長在2.6~2.8米,平均體重可達400千克。它身上沒有普通海豹那樣的斑點,為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線顏色很深,吻部短寬,額部高而圓突。僧海豹與其他海豹一樣,沒有外耳,可有很好的聽覺能力。它還有一對敏銳的眼睛,不但能看清水裡的東西,也能看清空中的物體。 僧海豹的體型比海獅海象更適宜在水中生活,如它的後肢不能曲向前方,這在水中運動十分重要。還有它的身體外表平滑,幾乎成了流線型,非常適合在水中快速游泳、潛水。敏銳的視覺和聽覺再加上水中的靈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種魚類。而一旦到了陸地上,它的動作就顯得十分笨拙、滑稽可笑了。善於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撐作用,只好緩慢的匍匐爬行。陸地上的笨拙也成了它們日後滅絕的原因之一。 在哺乳期間,僧海豹的警惕性很高,一旦發現危險,會立即將小海豹推下水去,然後自己潛水而逃。如有小海豹被擒,大海豹會不顧自己安危,搶奪小海豹。如果是人搶走小海豹,大海豹就會怒氣沖天地向人發動攻擊。可是,最終它們也沒能逃脫人類的手掌。 引幾段話: 海豹是一種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一生都在熱帶海域中生活的海豹。歷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的繁殖,由於人類的狂捕濫殺,今天僧海豹在世界其它地方已難覓其蹤,而僅僅在夏威夷群島北部生存著一個不大的群體。 與一般的喜歡生活在冷水當中的海豹不同,僧海豹喜歡熱帶溫暖的海水。在碧波盪漾的的太平洋中部,有一個碧玉般的小島,叫尼豪島,是一個牧場島,僧海豹主要是在這個島的沙灘上繁衍生息。這個島是屬於私人的,為了保護島上的環境,島的主人一般不允許科研人員上島考察,所以沒有人知道島上到底有多少僧海豹。 5、奧里諾科鱷魚: 世界上有4種因濫捕殺和受到環境污染威脅的鱷魚,其中一種是生活在委內瑞拉的奧里諾科鱷魚。它是美洲最大的鱷魚,也是委內瑞拉動物中的珍品。多年來委內瑞拉有關單位 採取各種措施保護處於瀕危的奧里諾科鱷魚,並取得了成效。 1990年由環境部和私人機構發出倡議,制定了保護奧里諾科鱷魚的計劃,通過人工保護和養殖,增加這一珍貴動物的數量。因為在自然環境中大量繁殖已不可能。這種鱷魚只生存在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原來估計只有250條。經過10年的保護工作,已繁殖和放回自然界2150條奧里諾科鱷魚,其中1400條在阿普雷州。估計一歲以上的鱷魚現在有3000條,也可能5000條。 為了保護鱷魚,有關部門在科赫德斯州和波圖格薩州建立了三個鱷魚養殖場,讓成年鱷魚在那裡繁殖,然後人工喂養一年,鱷魚長到80厘米後,在雨季開始時放回河裡。為了跟蹤觀察,技術人員在鱷魚腿上系一個環,在鱗片上作標記。保護鱷魚的活動得到了有關部門和私人企業的大力支持。喂養一條成年鱷魚每月需要15萬玻利瓦爾,它吃馬肉、魚等成本高的食物,養殖場還在食料中加入維他命,以增強鱷魚的體質。養殖場90%的預算用於購買鱷魚的食品。環境部正在尋求國際援助,以便增加資金更好地保護奧里諾科鱷魚。 在距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752千米的阿普雷州生物保護區,一名生物學家拿著幾只剛出生一天的奧里諾科鱷魚。作為保護奧里諾科鱷魚計劃的一部分,130多隻在籠中出生的一至兩歲的鱷魚被放歸大自然。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類。 非洲東南部印度洋中馬達加斯加島,有「狐猴島」之稱。島上有20多種狐猴,主要有大狐猴、小狐猴、鼠狐猴、灰狐猴、絲狐猴、絨狐猴和環尾猴等。狐猴的拉丁名意思是「鬼」。它們在熱帶森林裡神出鬼沒地活動,喜歡吵鬧。不同種之間,外形、大小和習性有著很大的區別。大狐猴是現有狐猴中的「巨人」,身長約1.2米,身軀壯碩,頭頂和背腰為白色,其餘都為黑色,黑白相間。小狐猴只有20厘米,胖乎乎的,兩隻眼睛大大的,尾巴比身軀稍短,在酷暑乾燥的季節,有夏眠的習性,此時依靠尾巴里所貯存的脂肪來維持生命。鼠狐猴身軀與老鼠差不多,外貌像鼠,有長而突出的吻部和濕潤的鼻瑞,好似狗鼻子。灰狐猴體形和身長同犭蒙猴相似,圓臉孔,嘴前端尖而突出,下頜的前齒特別大,棲居在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森林中,只有在清晨和黃昏時分,才能見到雌雄成對地在樹上活動,平時很難看到它們共同生活。狐猴比貓大些,渾身披著純白色的絲狀軟毛,一條長尾巴美麗靈活。原狐猴有蓬鬆的尾巴,頭上像圍著白圍巾,活動靈敏。 另外,加勒比海托里科海岸附近的卡約聖提阿高島和我國雲南撫仙湖孤山島以及海南陵水縣的南灣獼猴島,都是著名的獼猴島,其中尤以海南省瀕臨南海的陵水縣南灣獼猴島出名。獼猴又叫「小猢猻」「恆河猴」,毛呈灰褐色,胸部以下為橙黃色,有光澤,胸腹部和腿部為深灰色,臉部和耳朵裸露,臀部有紅色的臀胝。從海南省陵水縣的新村港乘上遊艇,只需10多分鍾,便可到南灣半島的獼猴島。獼猴島本叫南灣猴子島,南灣半島三面臨海,只有一面同陸地相連,12座大小不等的山巒綿延起伏,隔海相望,彷彿是一個孤島,因這里棲息了許多獼猴群,所以人們都叫它「獼猴島」。這里是名副其實的獼猴樂園,島的面積為9平方公里,山體長15公里,中間有一座小山峰,兩側由各50米寬的河灘把山體分成東西兩段,可見層層山巒,條條溝壑。來到旅遊區,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展現在眼前,漫山遍野的獼猴,有的在山頂上,有的在山溝里,有獨佔一個山頭的,也有兩三群分居在一個山頭。每群猴子都有「大王」和「二王」。山巒上有觀猴亭,遊人在此可以觀看獼猴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一種與在一般公園里明顯不同的野趣。獼猴有的在井邊喝水,讓人想起「猴子撈月」;有的在兩樹間飛奔蹦跳或在地上翻筋斗,使人彷彿在觀賞「孫大聖」在「花果山」的精彩表演…… 7、蘭.坎皮海龜(L. Kemp』sRidleyTurtle) 目前全世界范圍內12種最瀕危動物中唯一數目成增長趨勢的動物。需經歷11-35年成長期。 8、奧瑞納克鱷魚(OrinocoCrocodile,學名為Crocodylusintermedius) 僅有250-700隻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內瑞拉境內。 9、泰國豬鼻蝙蝠(Kittis Hog-nosed Bat) 生活在泰國北碧省瓜耶諾伊河畔石灰岩洞中的豬鼻蝙蝠,頭和身體的長度為2.9厘米,翅膀的寬為13厘米,重量為1.7克。 10、夏威夷蝸牛(genus Achatinella) 11、斯比克斯鸚鵡: 在野生狀態下,斯比克斯鸚鵡雖沒有完全滅絕但已經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尋找這種鳥的鳥類學家僅僅找到一隻倖存的雄性鳥,生活在遙遠的巴西東北部地區。目前被人俘獲的大約31隻鳥是這種鳥能夠存續下去的唯一希望。 金剛鸚鵡是一種生活在熱帶美洲的長尾大鸚鵡,羽毛色彩斑斕,但這種人見人愛的鸚鵡可能已經滅絕了,至少野生的已經不存在了。據生物學家說,有隻藍色的野生金剛鸚鵡是這一種類的最後一隻,但已有好長時間不見了,它可能已遭不測。 生物學家一直在密切地觀察這只已有19歲高齡的鸚鵡,但近兩個月來他們一直沒再見它露面,它可能已成為鷹的美餐或是被偷獵者捕捉走了。 12、微型豬(pigmyhog,學名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豬,野豬的一種,主要生活在印度東北部。60厘米長,高約25厘米,成年豬不足10公斤。曾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大量存在,現在僅印度阿桑地區的瑪納斯國家公園擁有為數不多的幾頭。其基因與家豬的基因並無太大差別。
⑹ 有哪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瀕臨滅絕的動物有: 1、爪哇犀牛 動物簡介 爪哇犀牛 爪哇犀牛(學名Rhinoceros sondaicus),屬奇蹄目犀科,與印度犀牛是近親,是世界上最罕見的哺乳動物之一(威爾士 1934)。爪哇犀牛曾在亞洲廣泛分布,目前幾近絕種。 2、加灣鼠海豚 加灣鼠海豚 加灣鼠海豚,俗稱小頭鼠海豚(Phocoena sinus),又名港口豚、太平洋鼠海豚、加灣鼠豚或海灣鼠海豚,是一種稀有的鼠海豚屬。 3、克羅斯河大猩猩 簡介 克羅斯河大猩猩 克羅斯河大猩猩(Gorilla gorilla diehli)是西部大猩猩的亞種,分布在奈及利亞及喀麥隆的熱帶雨林。 4、蘇門答臘虎 蘇門達臘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 一:亞種分化蘇門答臘虎祖先源自更新世早中期的大陸虎類,12,000 年前海平面上升,使得蘇門答臘地區與亞洲大陸隔絕。 5、婆羅洲矮象 婆羅洲矮象婆羅洲矮象是地球瀕臨滅絕的物種之一。棲息地在北婆羅洲,剩餘數量大約1500隻。婆羅洲矮象高度比亞洲大象矮20英寸(50厘米),脾性也更溫和。 6、大熊貓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或稱熊貓,屬於食肉目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熊貓生長於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是中國特有種。由於生育率低,加上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中評為瀕危物種,為中國國寶。大熊貓也是中國作為外交活動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7、北極熊 北極熊是當今陸地上最大的猛獸之一,分布於北冰洋和其他島嶼、以及亞洲美洲大陸與其相鄰的海岸。極熊是北極地區最大的食肉動物,因此也就是北極當然的主宰。如同企鵝是南極的象徵一樣,北極的代表就是北極熊了。 8、湄公河巨型鯰魚 湄公河巨型鯰魚吉尼斯世界紀錄顯示,世界最大淡水魚是出自湄公河的一條巨型鯰魚,其體重達到300公斤,長3米。而有報道說,湄公河的巨型黃貂魚可以達到500公斤,長5米。 9、黑足雪貂 簡介 名稱:黑足雪貂 學名:Mustela nigripes 英文名:Black-footed ferret 別名:黑足鼬、黑腳貂物種分類: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食肉目、鼬科、貂屬。 10、金頭猴 金頭猴金頭猴,地球瀕危動物物種之一。棲息地主要在越南,剩餘數量不足70隻。2000年這種靈長類動物被歸為保護動物。但是它仍然面臨滅頂之災,2003金頭猴數量出現了幾十年以來的第一次回升,但仍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