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動物結核菌素開啟多久失效

動物結核菌素開啟多久失效

發布時間:2022-05-05 10:11:16

1. 我得了肺結核,應該注意什麼事項。

結核病也叫癆病,是青年人容易發生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15歲到35歲的青少年是結核病的發病高峰年齡。因此青年人更應該注意預防。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多數患者是通過呼吸道感染的。結核桿菌的潮濕陰暗的環境中可以生存幾個月。當患有活動期肺結構的病人吐痰後,結構菌就可隨幹了的痰跡飛散到四周,隨時都可以感染健康人。人體對結構病普遍容易感。除毛發外幾乎全身所有組織都可以感染結核病。如腸結核、骨結核、淋巴結核等。由於結核病主要是經呼吸道進行傳播,因此肺結核的感染率比其他器官高,占人體結構病的首位。患結核病後,病人可有低燒、盜汗、疲乏無力、乾咳或痰中帶血絲,顏面潮紅,身體消瘦等症。如不及時徹底的冶療,會使病情轉化為慢性,甚至引起中毒症狀,造成病人死亡。
結核菌屬於放線菌目分支桿菌科分支桿菌屬。該菌生長緩慢,人工培養最快要經2--4周才能在培養基表面看到菌落生長;抗結核治療後菌活力衰退,培養時需6--8周甚至20周後才出現菌落。塗片染色具有抗酸性,即對苯胺染料、特別是石炭酸復紅具有獨特親合力,一經染色,再用酸性酒精沖洗無法使之脫色,故又稱之為抗酸桿菌。結核菌分五個類型,即人型、牛型、鳥型、鼠型和冷血動物型。其中對人致病的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感染較少見,鳥型菌感染更少見。
◆1882年德國科學家科赫氏發現結核桿菌。 ◆1982年紀念科赫氏發現結核菌100周年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共同倡議將3月24日作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痰塗片陽性的肺結核排菌病人。 ◆肺結核病的主要全身症狀有疲乏,食慾不振,低熱,婦女月經不調,植物神經紊亂等,少數急性發展的肺結核可出現高熱等急性發病症狀。 ◆「不合理化療」:未堅持規律化療(即間斷及中斷化療);未完成規定療程(即提前終止治療);化療方案不合理。
被稱為「白色瘟疫」的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重點。1882年證實本病的病原體是結核菌,結束了數千年來人類對結核病認識的愚昧狀態。1895年發現X射線,並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包括肺部疾病,成為診斷結核病的有力工具。1944年應用鏈黴素進行抗結核治療獲得成功,隨後異煙肼、利福平等有效抗結核葯相繼問世,使結核病的治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在普遍接種疫苗和應用抗結核葯物進行治療的情況下,結核病的蔓延曾一度得到控制,其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下降,人們甚至曾經預言,結核病肆虐人間的日子可能為期不遠了。但現在的實際情況並不象人們預想的那麼樂觀,結核病已經悄無聲息地重新在人群中蔓延,形成危險性很大的「管涌」,人類對結核病的防線可能會毀於一旦。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93年向全球發出了警告。從目前情況看,結核病流行愈演愈烈,大有泛濫之勢。從1993年到1996年的4年間,全世界結核病感染人數每年以13%的速度遞增;據WHO1998年世界衛生報告,1997年因結核病死亡的人數達290萬,預計1998年將超過這一數字。在當今世界上每1秒鍾就有1人新感染結核病,WHO全球結核規劃(GTB)主任估計,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從現在起到2020年將有10億人成為結核病的新感染者,其中2億人為重症患者,7000萬人將死於結核病。結核病對青少年的危害最大,據統計,在全世界結核病造成的青少年死亡比其它任何一種傳染病都多,甚至比艾滋病、瘧疾引起的死亡人數的總和還多,其中每年有近17萬兒童因結核病夭折。WHO對20多個結核病重災國家進行了比較分析,其最新報告指出,上述國家中有16個國家在結核病防治方面停滯不前,這些國家是俄羅斯、泰國、巴西、南非、伊朗、墨西哥、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阿富汗、衣索比亞、印度、緬甸、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蘇丹和烏干達,其患者人數佔全球患者總數的一半,而發病率還在不斷升高,使全球控制結核病的努力蒙上了一層陰影。
我國結核病感染人數也到達5億以上。西部、鄉村地區結核病感染率是城市人口的3-10倍。隨著民工潮和人員流動速度的增加,我國的結核病發病率飛快增長。
導致結核病卷土重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尋找各種流行因素的時候,不能不對結核菌的耐葯問題給予格外的關注。結核病經過正規治療(包括合理的葯物種類、劑量與療程)完全可以治癒,但不少患者不按規定用葯甚至過早停葯,導致結核菌變異,使其對1種或多種抗結核葯物產生耐葯性,據估計,目前全世界可能有5000萬結核患者對抗結核葯物有耐葯性。從公共衛生角度看,不完全不充分的抗結核治療和對其監督不力,比完全不治療後果更嚴重。這些人不但自己成為難治病例,還將耐葯菌傳播給他人,被耐葯菌感染的新患者用現在的葯物無法治癒。
北京傳染病醫院2000年的統計數字,有1/3就診病人已經產生耐葯菌株。
糖尿病等疾病使人體免疫能力下降,造成易感。老年人的體質下降也使他們成為結核病的易感人群。老年人感染結核病的可能性是兒童的30倍。
另外,結核與艾滋病共同形成了一種新的致死模式,從而加速著疾病進程。到本世紀末,約有15%的結核患者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發病,因為艾滋病病毒可摧毀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對結核菌的抵抗力降低,特別容易患結核病(發病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高30倍),全世界3000多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約1/3患有結核病。而對於艾滋病患者來說,結核病是其主要死因,在不少地區占其死亡總數的1/3,在非洲和亞洲佔40%。總之,結核病再度流行的形勢異常嚴峻,新的應戰迫在眉睫。WHO指出,只要結核還活躍在地球的一些地區,任何國家都難以高枕無憂;只要人們忽視結核病,結核病就會四處蔓延,人類則將自食其果。WHO呼籲所有國家、社會各界關注這一問題,迅速採取行動,以便盡快、全面地控制結核病的新流行。

結核病分5型,即:(1)Ⅰ型:原發型肺結核,包括原發綜合症及胸內淋巴結結核。多見於兒童。(2)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包括急性、亞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症狀大多較嚴重,受累臟器較多。(3)Ⅲ型:繼發型肺結核,包括成人肺結核的全部,即浸潤型肺結核、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乾酪性肺炎、結核球及結核空洞等。是肺結核中的主要類型。(4)Ⅳ型:結核性胸膜炎,又分乾性胸膜炎、滲出性胸膜炎及結核性膿胸3類。(5)Ⅴ型:肺外結核,指骨結核、腸結核、皮膚結核病、結核性腦膜炎等。
※新的結核病分類法取消了肺結核進展期、好轉期、穩定期的概念;突出了痰結核菌檢查的作用,指出痰結核菌檢查是確定傳染性以及診斷、治療的主要指標;要求在診斷結核病時註明初治與復治,以便於制定化療方案;非活動性結核病變如肺部鈣化灶不再列入結核病分類之中,新增加了Ⅴ型肺外結核。
肺結核的基本病理變化包括: 1、滲出型病變見於抵抗力低下或感染大量結核菌者,病灶含融合性軟結節或結核性肺炎,乾酪壞死很常見,如治療不及時可形成各種類型的肺結核病。 2、增生型病變(硬結節)見於感染結核菌少、抵抗力較強者,病灶可形成星狀結節,或玻璃化、鈣化,由膠原纖維包裹而趨於穩定。 3、粟粒結核見於免疫功能低下者(兒童和老年人多見),大量結核菌在體內播散,以波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核性腦膜炎最嚴重。 4、乾酪液化及空洞形成宿主抵抗力低,潛伏菌活躍,頑固菌激活,乾酪病灶軟變液化,形成空洞。 5、包裹乾酪鈣化結節 X線普查中最易於發現的病

結核菌素反應:OT與PPD
OT:即舊結核菌素(舊結素),其活性成分是結核蛋白,含雜質較多,可能發生非特異性反應。 PPD:為結核桿菌的純蛋白衍化物,含雜質較少,但仍有可能發生非特異性反應。國際標准製品有PPD-S和PPD-RT23。結素反應測驗法:常用皮內注射法,尚有皮上劃痕法、多刺法、高壓噴射器注射法等。結素反應判斷法:結素可引起局部、病灶及全身性反應,結素實驗以局部反應為觀察指標。在健康人群中作普查,一般用5TU、72小時(局部反應48-96小時達高峰)的局部硬結直徑為依據,凡直徑小於或等於4毫米為無反應,5-10毫米為陽性反應(+),11-20毫米為中等陽性反應(++),大於20毫米或有水泡和組織壞死為強陽性反應(+++)。
結核病(TB)是一種發展緩慢、能導致長期健康不良及死亡的疾病。其病原體是結核桿菌,經空氣(呼吸道)傳播。結核菌通常以肺臟為侵襲目標,但也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如腦、腎臟、骨骼、腸道等。初期感染通常持續數月,隨後大多數或所有細菌不是被消滅,就是被發炎區四周的一個纖維囊封閉包圍。在多數情況下,這種感染就到此為止(也有時候機體無法阻止感染進展)。然而,細菌雖然被封閉包圍,但並沒有被消滅,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細菌還會再度活躍起來。結核病的第二階段通常被稱為「癆病」,它最常影響的器官是肺。結核病初期常無明顯症狀,或者只是出現類似感冒的不適感。多數人也許永遠不會發覺自己曾罹患過結核病。如果結核菌感染進入第二階段,就可能有輕度發熱、夜汗、體重減輕、無名疲乏及其它症狀出現。肺結核病是最常見的結核病,會出現乾咳,以後可咯出帶血帶膿的痰液,有時發生氣促、胸痛等。如果其它器官受到累及,該器官受感染的症狀會逐漸變得明顯起來。 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通常是患者抵抗力異常低下),初期結核病擴散得極快,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這種情形目前只發生於年齡非常小的或老年的患者,即使治療成功,受影響的器官也會遭到嚴重損害。 對結核病要提高警覺。如果體重減輕,感到全身不適,或是發熱、持續咳嗽,應該及時就診,作必要的檢查,如唾液采樣化驗、X光照像等。 結核病患者平時的注意事項包括:(1)定時、足量、按療程服用醫生處方的葯物,注意休息與營養; (2)在獲得成功治療之後,至少兩年之內接受定期險查,以確定結核病並未復發。
幼兒結核病
結核病以其生長的部位不同而名稱有異,最常見者為肺結核。如果病灶位於腸子就叫腸結核,病灶位於大腦就叫腦結核,基本上都是由結核細菌感染後所導致的。
結核病在國內已大幅降低,但卻是「不絕如縷」,因為較不常見,故醫事人員對此病的經驗逐漸退化,而兒童結核病的病情又與成人不盡相同,因此不易及早診斷,至今仍為醫療上容易發生的盲點之一。
兒童結核病的診斷非常不易,尤其如果侵犯到肺部以外的器官則更是,因為幼兒不論取血液、取痰液及做各種檢查項目皆不容易達成目的。
兒童結核病發病較快,進展迅速,而且兒童耐力有限極易發生並發症,若不及時治療可在短期內漫延至全身各器官而惡化。兒童有那些狀況時要想到結核病呢?
1.淺表淋巴結(即頸部、腋窩下、上大腿內側面)腫大,不痛。
2.持續二周不明發燒。
3.體弱瘦小,經常感冒咳嗽及肺炎。
4.乳幼兒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
5.反復性腹痛。
6.皮膚反復慢性潰瘍。
7.急性感染病後又發燒持續不退。
8.無痛性的血尿。
結核菌素反應近期轉陽性反應。結核病是屬於慢性反應,小兒初次受感染至結核菌素反應測試顯示陽性,約需三~八周,一般為六周。
兒童結核病感染源多來自有密切接觸的家人、保母、或育嬰中心人員,故凡上述人員皆應定期接受身體檢查,若發現有結核病,尤其是開放性肺結核病,最好施行嚴格的隔離措施。國人隨地吐痰的惡習也必須杜絕!
春季及麻疹流行後,結核腦膜炎病例會增加,六個月到五歲的小孩更需要注意。因此,為人父母者要提高警覺,以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結核病的基本病變
結核菌侵入人體後引起炎症反應,結核菌與人體抵抗力之間的較量互有消長,可使病變過程十分復雜,但其基本病變主要有滲出、變質和增生三種性質。
(一)滲出為主的病變表現為充血、水腫和白細胞浸潤。早期滲出性病灶中有中性粒細胞,以後逐漸為單核細胞(吞噬細胞)所代替。在大單核細胞內常可見到吞入的結核菌。滲出性病變往往出現在結核炎症的早期或病灶發生惡化時,有時亦見於漿膜結核。病情好轉時,滲出性病變可以完全消散吸收。
(二)增生為主的病變開始時可有一短暫的滲出階段。當大單核細胞吞噬並消化了結核菌後,菌的磷脂成分使大單核細胞形態變大而扁平,類似上皮細胞。稱為「類上皮細胞」。類上皮細胞相聚成團,中央可有多核巨細胞(Langhan細胞)出現。它們能將結核菌抗原的信息傳遞給淋巴細胞,在其外圍常有較多的淋巴細胞聚集,形成典型的結核結節,為結核病特徵性的病變,「結核」由此得名。結核結節中不易找到結核菌。增生為主的病變往往發生在菌量較少、人體細胞介導免疫占優勢的情況下。
(三)變質為主的病變常發生在滲出或增生性病變的基礎上。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或菌量過多,變態反應過於強烈時,上述滲出性病變和結核結節連同原有的組織結構一起壞死。這是一種徹底的組織凝固性壞死。巨體標本的壞死區呈灰白略帶黃色,質松而脆,狀似乾酪,故名乾酪樣壞死。鏡檢可見一片凝固的、染成伊紅色的、無結構的壞死組織。
上述三種病變可同時存在於一個肺部病灶中,但往往有一種病變是主要的。例如滲出性病變和增生性病變的中央常可出現少量乾酪樣壞死;而變質為主的病變,常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滲出和結核結節的形成。
二、結核病變的轉歸
乾酪樣壞死病灶中結核菌大量繁殖可引起液化,有人認為是中性粒細胞和大單核細胞浸潤的結果。液化的乾酪樣壞死物部分被吸收,部分由支氣管排出後形成空洞,亦可在肺內造成支氣管播散。當人體免疫力增強和在抗結核葯物治療下,病灶可以逐漸癒合。滲出性病灶可以通過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作用而吸收消散,甚至不留瘢痕。病灶在癒合過程中常伴有纖維組織增生,形成條索狀瘢痕。乾酪樣病灶也可由於失水、收縮和鈣鹽沉著,形成鈣化灶而癒合。
三、結核病灶的播散
人體初次感染結核菌時,結核菌被細胞吞噬,經淋巴管被帶到肺門淋巴結,少量結核菌常可進入血循環向全身播散,但並不一定伴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隱性菌血症)。壞死病灶侵蝕血管,大量結核菌進入血循環,可引起包括肺在內的全身粟粒性結核,如腦、骨、腎結核等。肺內結核菌也可沿支氣管播散到其他肺葉。當大量痰結核菌被吸入消化道,也可引起腸結核、腹膜結核等。肺結核可局部進展擴大,直接蔓延到胸膜引結核性胸膜炎。

典型肺結核起病緩漸,病程經過較長,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數患者病灶輕微,常無明顯症狀,經X線健康檢查始被發現;有些患者以突然咯血才被發現,但在病程中可追溯到輕微的毒性症狀。少數患者急劇發病,有高度毒性症狀和明顯的呼吸道症狀,經X絲檢查,往往是急性粟粒型肺結核或乾酪性肺炎。此外,臨床上還可看到一些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長期的慢性支氣管炎的症狀掩蓋了肺結核。另有一些未被發現的重症肺結核,因繼發感染而有高熱,甚至發展到敗血症或呼吸衰竭方始就診。這些說明肺結核的臨床表現多式多樣,尤其在結核病疫情得到控制、發病率低的地區,必須經常注意它的不典型表現。

2. 如何診斷與防治牛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慢性傳染病,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人的結核病主要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感染,動物的結核病主要由牛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引起,但這兩種病原菌對人和動物都可以感染。

【病因】

本病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病菌分3個類型:牛型、人型、禽型。病菌長1.5~5微米、寬0.2~0.5微米,菌體形態為兩端鈍圓、平直或稍彎曲的纖細桿菌,無芽孢和莢膜、鞭毛,沒有運動性,需氧菌,革蘭陽性。對外界抵抗力強,對乾燥和濕冷更強。對熱抵抗力差,60℃30分鍾可死亡,100℃沸水中立即死亡。一般消毒葯,如5%來蘇兒、3%~5%甲醛、70%酒精、10%漂白粉溶液等可殺滅病菌。

【流行病學】

患牛是本病的傳染源,不同類型的結核桿菌對人和畜有交叉感染性。病菌存在於鼻液、唾液、痰液、糞尿、乳汁和生殖器官的分泌物中,這些東西能污染飼料、飲用水、空氣以及周圍環境。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環境潮濕、通風不好、牛群擁擠、飼料營養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均可誘發本病的發生。

【症狀】

潛伏期一般為10~45天,呈慢性經過。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肺結核

長期乾咳,之後變為濕咳,早晨和飲水後較明顯,漸漸咳嗽加重,呼吸次數增加,且有淡黃色黏液或黏性鼻液流出。食慾下降、消瘦、貧血,產奶、產肉量減少,體表淋巴結腫大,體溫一般正常或稍高。

(2)淋巴結核

肩前、股前、腹股溝、頜下、咽及頸部等淋巴結腫大,有時可能破潰形成潰瘍。

(3)乳房結核

乳房淋巴結腫大,常在後方乳腺區發生結核,乳房腫大,有硬塊,泌乳量減少,乳汁稀薄。

(4)腸結核

多發生於犢牛,下痢與便秘交替,之後發展為頑固性下痢,糞便帶血、腥臭,消化不良,漸漸消瘦。

【病理變化】

剖檢特徵為形成結核結節,肺部及其所屬淋巴結核為首,其次為胸膜、乳房、肝和子宮、脾、腸結核等。肉眼可發現臟器有白色或黃色結節,切面呈乾酪樣壞死,有的呈鈣化,有的形成空洞。胃腸道黏膜有大小不等的結核結節或潰瘍。乳房結核,在病灶內含乾酪樣物質。

【實驗室檢查】

(1)病原學診斷

採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糞便、乳及其他分泌物樣品,作抹片或集菌處理後抹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鏡檢,並進行病原分離培養和動物接種等試驗。

(2)免疫學試驗

牛型結核分枝桿菌PPD(提純蛋白衍生物)皮內變態反應試驗(即牛提純結核菌素皮內變態反應試驗)(見GB/T 18645-2002)。

(3)結果判定

分離出結核分枝桿菌(包括牛結核分枝桿菌、結核分枝桿菌)的牛,PPD皮內變態反應試驗陽性的牛,判為結核病牛。

【防治】

應用鏈黴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鈉及利福平等葯治療本病,在初期有療效,但不能徹底根治,因此,一旦發現病牛,應立即淘汰。採取嚴格的檢疫、隔離、消毒措施,加強飼養管理,培養健康牛群。

3. 敘述結核桿菌的檢驗程序

結核桿菌與麻風桿菌是分枝桿菌屬中的主要病原菌。
結核桿菌菌體細長略帶彎曲,有分枝生長趨勢。菌體含脂量高,與其抗酸特性、抵抗力特性、致病性與免疫性等都有密切關系。該菌營養要求高,生長緩慢,形成「菜花狀」菌落。

一、結核桿菌檢驗程序
結核病人病灶中查到結核桿菌,是病原學診斷的重要依據,根據感染部位不同,可採集病人的痰、尿、糞便、腦脊液、胸腹水、胃液等,按以下程序進行檢驗。

二、結核桿菌培養特性
1. 液體培養基(蘇通氏培養基、小川培養基、血清酸性培養基等)結核桿菌生長表現:標本材料經前處理(即酸鹼處理,可液化標本,也可殺死雜菌,還可濃縮集菌)後接種液體培養基,35℃培養1-2周,由於表面生物,可在培養基表面表成污灰、乾燥、有皺褶的菌膜。
2. 固體培養基(改良羅氏培養基、丙酮酸鈉培養基等)結核桿菌生長表現:標本材料經前處理後,接種固體培養基,37℃培養2-4周,在培養基表面可形成乳白或米黃色、不透明、粗糙顆粒狀或節狀堆聚的菌落,呈現「菜花狀」。
3. 結核桿菌快速培養檢測方法:無菌手續將前處理後的材料塗片,置液體培養基中,35℃恆溫箱CO2培養箱內培養,3-5日後,每隔日取出一玻片,染色鏡檢,可快速獲得結果。

三、齊~尼(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
【原理】
結核桿菌對苯胺染料不易著色,若加溫或延長染色時間使其著色後,再用3%鹽酸酒精處理也不易脫色,再經美蘭復染,結核桿菌及其他分枝桿菌仍呈紅色,而非抗酸菌和細胞雜質等呈藍色。
【材料】
1. 結核病人痰液:採取清晨第一口粘痰,或濃縮集落菌法處理過的痰標本。
2. 抗酸染色液
3. 載物玻片、玻片夾、酒精燈、臘筆等。
【方法】
1. 無菌手續採取痰液塗片,自然乾燥,火焰固定。
2. 用臘筆將塗面局部隔開,滴加石炭酸復紅染液,酒精燈上加熱至出現蒸氣。切勿沸騰,亦不可使染液乾涸。如有乾涸的趨勢,應及時補加染液。持續染色5-8分鍾,待冷後流水漂去多餘的染液。
3. 用3%鹽酸酒精清脫色,脫至塗面無色為止,約1-3分鍾,自來水沖洗。
4. 滴加呂氏美蘭染液復雜30秒~1分鍾,水洗。自然乾燥或吸干後油鏡檢查。
【結果】
1. 結核桿菌呈現細長,略有彎曲的紅色菌體,有的可表現出分枝特徵,有的菌體表現有多數濃染顆粒。結核桿菌大多分散排列,亦可以見到有縱行條索狀排列。
2. 塗片染色能查到結核桿菌者,一般需要每毫升痰液內含菌量至少應有500個以上,甚至需達到5萬以上。故材料多進行濃縮集菌處理,以提高檢出陽性率,也造成在染色標本片觀察中,不一定每個視野都能看到結核桿菌。
3. 結核桿菌易發生變異,在陳舊培養基或臨床治療後標本材料中,結核桿菌往往菌體斷裂,或形成非抗酸性革蘭氏陽性的短桿狀、球狀顆粒,亦稱Much顆粒。
4. 標本已經高壓滅菌處理,不影響染色結果,也保證操作者的安全。

四、熒光染色法
此系用金胺熒光素染擴酸性細菌的方法,簡便易行,但不具特異性。金胺染色法有多種、現列於後表,可選擇使用,應用熒光顯微鏡檢查結果。

五、結核桿菌毒力試驗——動物試驗法

【材料】
1. 動物:體重200~250克豚鼠2隻
2. 結核桿菌培養物或結核病人檢驗材料(痰、尿、糞、腹水等材料經濃縮集菌)
3. 注射器及消毒用材料等。
【方法】
1. 選取結核菌素試驗為陰性的豚鼠兩只。
2. 吸取結核桿菌懸液或病人檢材,注入豚鼠腹股溝皮下0.1ml
3. 注射後每周定期檢查一次,觀察豚鼠腹股溝淋巴結是否腫大,局部變硬,化膿及體重減輕、體溫升高等症狀。
4. 給豚鼠作結核菌素試驗,是否出現陽性結果。
5. 6周後,將豚鼠進行解剖,觀察淋巴結是否腫大,有無乾酪性病變,肝、脾、肺等是否腫大,表面有無灰白色結節病灶,取可疑病灶進行塗片染色鏡檢和分離培養。若為陽性結果,可報告「動物接種後××天查到有結核菌感染」。如無症狀及病變者,可報告為陰性。

六、結核桿菌濃縮集菌法(以處理痰標本為例)
【材料】
結核病人24小時痰液,細口瓶,0.02%酚紅液、汽油,NaOH,無菌生理鹽水等。
【方法】
(一)漂浮法:
1. 取24小時痰液15毫升,裝入細口瓶內,加入2倍量0.5%NaOH搖勻,高壓滅菌或煮沸20—30分鍾殺菌。
2. 待冷後加入汽油2毫升(二甲苯也可以),用力振盪20—30分鍾,用生理鹽水加至液面與瓶口齊,靜置半小時。
3. 取瓶口表面油狀物塗於載物玻片上,微微加熱,干後再加,如此重復5—6次,至厚度適宜,烘乾待冷,抗酸染色,油鏡頭檢查。

(二)沉澱法:
1. 取痰液1份或2倍量4%NaOH,高壓無菌或煮沸20—30分鍾後,加入0.02%酚紅指示劑0.1毫升,劇烈振盪混勻,亦可置37℃水浴消化30分鍾。
2. 矯正PH為7.0,3000轉/分離心30分鍾,棄去上清液。
3. 取沉澱物塗片染色鏡檢。若進行分離培養和動物接種,可免去高壓滅菌或煮沸的程序。

附錄:抗酸染液的配製
1. 石炭酸復紅液:稱取鹼性復紅4克,溶於95%酒精100毫升中成飽和液。再取飽和液10毫升與5%石炭酸溶液90毫升混勻即成。
2. 3%鹽酸酒精:取濃鹽酸3毫升,95%酒 97毫升混合。
3. 呂弗勒氏鹼性美蘭液:稱取美蘭2克,溶於95%酒精100毫升中,配成飽和液,取飽和液30毫升,再加入蒸餾水100毫升及10%氫氧化鉀水溶液0.1毫升即成。

4. 肺結核治療時間及注意事項

你可到你們當地的傳染病醫院或者結核病防治所去檢查一下,如果確診你患的是肺結核,政府會免費提供抗結核的基本葯物,這些葯一般要吃6-8個月,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但一定要堅持把葯按療程吃完,才會盡快的治癒。你現在的情況不用住院,注意休息,不要太勞累(疲勞時身體的抵抗力會降低,不利於疾病的治療),盡量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平時生活中不要隨地吐痰,最好把痰吐在裝有消毒液的痰盂里,如沒有條件可把痰吐在紙上,然後把紙折起來再扔掉,在傳染期平時要帶上口罩。你的家屬也要去檢查,如果沒有患上結核病也沒有接種過卡介苗的話,應補種卡介苗,平時吃飯應和你分餐。

5. 結核菌素試驗多長時間能消

結核菌素試驗常見的反應包括局部反應與全身反應。常見的局部反應有局部紅腫、硬結、水泡、潰瘍、壞死、淋巴管炎等。依據反應的程度不同,一般在3-5天即可消退,反應強烈的,需持續一周以上才能消退。全身反應少見,個別出現的在1-2天消退。

6. 牛如何檢測結核病

診斷牛結核的有效方法是用牛型結核菌素對牛實施皮內注射法和點眼法檢疫,每次檢疫各做兩回,任何一種方法是陽性反應,即為牛結核菌素反應陽性牛。
(1)皮內注射法。不足3月齡的小牛於肩胛處,其他牛於頸部上中1/3部交界處皮內注射結核菌素,具體劑量,3月齡以下牛0.1毫升,3月齡至1歲的牛0.15毫升,1歲以上的牛0.2毫升。注射後經48~72小時觀察注射部位的反應。如果注射局部腫脹面積達35毫米×45毫米以上,或注射前的皮厚差在8毫米以上,判為結核菌素陽性反應。
(2)點眼法。將結核菌素點入牛眼內3~5滴,約0.2~0.3毫升,於3、6、9和24小時觀察反應。點眼後出現膿性眼眵,均為結核菌素陽性反應。

7. 肺結核病潛伏期多少時間

答:本病潛伏期一般為3~6周,有的可長達數月或數年。

8. 結核菌在非動物體內的自然界中繁殖快還是慢

慢。
結核菌生長緩慢,需氧,繁殖一代需15-20小時,細胞壁富脂質,保護菌體不受外界損害,並能誘發宿主組織反應。代謝旺盛的菌群致病力強,對許多抗結核葯物敏感,另有偶爾繁殖菌和細胞內生長菌,許多葯物對其作用小,可為日後復發的根源。
人體致病的結核桿菌主要是人型和牛型菌,其他抗酸菌有的雖然也致病臨床表現極似結核病,但屬於非典型分支桿菌如鳥一胞內復合群型菌、堪薩斯分支桿菌等。

9. 結核菌素試驗陰性

「血液檢測是結核菌素是陽性」這是什麼時候做?你提問的時間是十二月七日下午,七日早上做的下午沒反應,那麼現在有反應了嗎?這個試驗一般需要兩天看結果。 結核菌素試驗陽性並不代表你現在有結核病,以前得過已經治癒了的也會出現陽性。 結核菌素試驗陰性反應除提示沒有結核菌感染外,還見於以下情況:結核菌感染後需4...-8周有變態反應充分建立;在這變態反應前期,結素試驗可為陰性。但是你以前是陽性,排除這種情況。在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者,或營養不良及麻疹、百日咳等病人,結素反應也可暫時消失。如果你用了免疫抑制劑等可以考慮這種情況,如果沒用過,那麼可以認為你以前的結核病已經好了。 如果是肺部感染建議做痰塗片檢菌(抗酸桿菌)或做TBDNA定性等。

閱讀全文

與動物結核菌素開啟多久失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9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