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野外如何捉小動物

野外如何捉小動物

發布時間:2022-05-05 14:45:15

⑴ 抓小鳥方法該要怎麼抓呢

一、怎樣捕捉野鳥

玩賞鳥僅有少數幾種能在人工飼養下繁殖,而大多數鳥必須從野外捕捉,然後進行馴化。捕鳥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張網圍捕:張網圍捕法效益較高,是各地捕捉成鳥使用得最廣泛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也有其缺點,在捕捉時對鳥的損傷太大,往往鳥受到過度驚嚇而難以馴服。

2.扣捕法:扣捕法適宜用於那些領地意識強、富於進攻而又視力欠佳的鳥類,如畫眉鳥等。

3.膠粘:膠粘捕鳥的關鍵在於調制適當的膠。有人利用天然樹膠,但更多的情況是人工調制膠。

4.踏籠誘捕法:踏籠誘捕法可用來捕捉善鳴喜結群的鳥類,如大山雀、相思鳥等。

5.掏窩捕雛法:這一方法最適合於捕捉留鳥和夏候鳥,如紅嘴藍鵲、灰喜鵲、伯勞、黑卷尾、黃鸝、沼澤山雀、大山雀、金翅雀(詳情介紹)、百靈、雲雀等,均可用這一方法掏取幼鳥進行人工馴養。

6.用鳥夾捕捉:這一方法常用於捕捉旅鳥,鳥夾製作方法如同鼠夾,根據捕捉對象的大小製作相應規格的鳥夾,然後將鳥夾置於捕捉對象經常活動的地方,

用「誘鳥」或食物(如各種昆蟲)誘使它到鳥夾周圍,碰撞機關而被夾住。這一方法的缺點是捕捉數量較小,而且捕到的鳥易受傷。

但在捕捉野鳥時切忌狂捕濫捉,以防破壞鳥類資源,而應該根據鳥的習性,即可飼活度及可調教度,決定是捕成鳥還是捕雛鳥。如大山雀、綉眼鳥、相思鳥、畫眉、黃雀、朱頂雀等可捕成鳥進行馴化。而百靈、雲雀、黃鸝等,應捕雛鳥進行飼養馴化。

⑵ 野外生存小經驗。 注意:既簡潔,又到位

那麼,該具備怎樣的野外生存的常識才能應對野外生存呢?

首先,吃、穿、住、行的順序要換一下,按照吃、行、住、穿的順序說起。

萬事吃當先,在野外不能弄到吃的就不能生存。正常情況下的出行要必備幾樣工具:多功能水果刀,紙巾、毛巾和水,記住喝空的水瓶不要很快扔掉。

不管具不具備這些必要的工具都要活下去。

假如這些也沒有,那就是野獸式的野外謀生了。

吃的,在野外其實很多。比如夏季有野菜、蘑菇、鮮花、果實、河裡的魚、飛禽蛋、實在沒吃的還有飛禽幼仔,如果能弄到小動物也可。吃動物是不得已的生存方式了。有些幼蟲也可以吃---高蛋白哦!

秋季的野果會很多,冬季要少,只能吃野菜根和動物了。在野外,只有像猴子一樣的聰明和狼一樣的勇氣才能生存下去。

但是,人們首先要認識這些食物,其次要會吃這些食物,記住一條,不論是什麼食物,在野外要把食物弄熟再吃,避免把自己吃出毛病來。那不是錦上添花,是添亂啦。

取火,很重要。

如果自己沒有帶任何可以引起火災的工具,那就要學會鑽木取火、砸石取火-----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存活下來的。另外,近視眼鏡、玻璃瓶底都可以用來取火。

認識野菜是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知識,地球人都吃的野菜有蒲公英、苦菜,莧菜、榆樹葉,還有住東半球人吃的苣蔴菜、柳蒿、黃花菜、河芹等等很多,如果實在不認識野菜,不能亂吃以防中毒。

野外生存秘笈一:仔細觀察植物的葉子、枝幹、花朵、果實,哪一樣有很多被動物啃咬的痕跡,或被昆蟲食過殘缺,這個植物基本沒毒。你找到相同的植物可以吃,不要吃野獸的殘羹剩飯,或許野獸會留下毒液哦!

如果在春夏季節實在找不到可食植物,你基本不具備野外生存常識,那就找蘑菇吃吧,有些蘑菇可是有劇毒的!

野外生存秘笈二:蘑菇就像女人,長得太美可能有毒,長得太丑可能基因不好,那就找長得不美也不醜的。如果你不認識蘑菇,色彩鮮艷的基本不要碰,摸也不要摸,如果不餓的話,喜歡就遠遠地看著,餓了看也不要看,有些蘑菇散發的氣息讓周圍的空氣不良;長得很慘白的也不要吃,長得很不結實,一碰就碎的也不能吃。

北方的蘑菇很多種,白花臉、紫花臉、黃花臉,松樹蘑、柳樹蘑、柞樹蘑、榆樹蘑等等,有一條要記住,樹上的蘑菇基本都能吃,還有猴頭長在鮮活的樹上,木耳長在躺倒的枯樹上,都可以吃。還有一種在地上長的菌類,叫地衣,濕軟半透明的深綠色,也可以吃。

如果野外沒有這些,草也可以吃的,做一次「美羊羊」也能生存哦。

昆蟲類可是高蛋白哦,會吃昆蟲,敢吃昆蟲是英雄!很多昆蟲可以吃但是別吃錯了。

野外生存秘笈三:吃昆蟲的前提是要有火燒了吃,觀察過鳥吃蟲子嗎?鳥能吃的基本沒毒;有一種黑色的甲殼蟲大手指甲那麼大,黑亮黑亮的,有時生活在水中,有時飛起來上樹吃果實,還有那條綠色的肥肥的大蟲子是蠶寶寶的幼仔可以吃,有的樹上掛著個很小的圓罐罐,那裡面就有油乎乎的幼蟲,這些都是高蛋白,營養豐富,運氣好的時候,在野外可以弄到蜂蜜,注意不要被蜜蜂蟄傷了哦。

動物的獵取有點難度,它不同於植物的最大特點是會走動。

那麼最好弄的動物蛇類、鼠類和鳥類了,鳥蛋、幼鳥也可以吃。但是不主張吃幼鳥,人家來到這個世界還沒看到春天就被你吃了,是不是不人道。水邊有水鳥巢,大樹洞里有可能有鳥巢,樹枝密集的樹上,深草里都可能有鳥巢,那裡有可能有鳥蛋,不得已時可以取來吃了,餓極了可以生吃,最好燒熟了吃。別忘了對那對嘎嘎叫的鳥蛋父母說聲對不起哦,它們可能會跟蹤你很遠,也會咒罵你很久,非不得已時不要吃人家的娃娃,誰的兒女誰心疼。

還有捕魚,先要會捉到小魚、小蝦,然後再學會用小魚釣大魚。

野外生存秘笈四:捉魚蝦。清淺的河水中翻起石頭都可能捉到淡水小龍蝦,那小傢伙是倒著跑的,用手就能捉到。

在淺水處挖一個坑,在水深的方向留一個豁口,其他周邊用石頭和泥圍起來直到露出水面,坑底放上幾塊石頭,在這個水坑裡放上螞蚱昆蟲,再准備一塊大石頭,足以很快擋住那個豁口。然後到稍遠處水域游泳吧,一會這個坑裡就會有魚了。

野外生存秘笈五: 行走要有方向,野外生存必須會找方向。除了看太陽找方向,看樹墩的年輪線找方向外,最簡單的方法是看植被,乾旱地區植被茂密的方向朝北;不缺水的地區陽面草地的花多;觀察地上的石頭,長青苔的方向是北方;而不論哪裡太陽升起的地方都是東方。

野外生存秘笈六:野外生存住在哪裡,有帳篷的要把帳篷搭在背風的地方,雨季不要住在低窪處,要住在坡頂上,有風的時候要靠在樹下。有車的住在車里時要把車窗搖下至少一寸寬,別怕蚊蟲和寒冷,不能打開空調睡覺。不然會不會見到明天的太陽誰也說不好。

沒有這些條件的就要採取野人生存方式嘍。其實也很簡單,有大樹最好睡在大樹上,事先看看是否有蛇,如果有就直接打下來換到下風頭去宰殺備餐。別讓其他動物嗅到血腥,晚上來叨擾。沒有大樹可把自己半埋沙土裡休息,就是在身上揚滿沙子;或把自己放在草堆里、樹枝下邊,免得被野獸嗅到你的氣息,找你捉迷藏哦。

在哪裡休息都要在下風頭點燃火堆。順便把露水弄濕的衣服烤乾。雖然取暖很重要,但是點燃火堆更重要的是防止真的毒蛇、野獸來找你。

在離開宿營地時,一定要確保火源熄滅,半點火星都不能有,而且要等燒過的碳灰都涼了才可以離開,別忘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千萬不要製造火災。

⑶ 野外求生之旅如何捉小動物

在戶外要遵守大自然法則 LNT
不抓小動物 不破壞環境
謝謝

⑷ 在農村,抓狗婆蛇有什麼技巧沒呢

聽著「狗婆蛇」特別親切,因為這是咱廣西桂林農村地區的方言啊。

了解一下狗婆蛇

狗婆蛇長約15CM,頭尾像蛇,但生有四腳,有的地方也叫四腳蛇,上千種石龍子中的一種。雄性狗婆蛇塊頭一般會比雌的大,特別是頭大,另外雄性狗婆蛇肚皮兩側的紅色斑紋更加艷麗,符合動物界光鮮的外表更利於求偶的特徵。

到了今天,大概是因為狗婆蛇食物的短缺,農村狗婆蛇的數量越來越少,以前田埂上到處見,現在也變得稀少起來,它不咬人,吃的大部分昆蟲都是害蟲,是咱們的好朋友,如今也成了「三有動物」,受到一定的保護,大家捉來玩一下就給放了吧,千萬別傷其性命。

⑸ 怎樣在野外製作陷阱抓動物

抓斑鳩:挖一個約1.5分米的、口徑約1分米的小坑,在坑底撒上一些食物,如:大米、谷類。然後就等著吧~ 因為1.5分米這個距離斑鳩剛好夠不到,但又總是差那麼一點點,貪心的斑鳩就會一不小心掉下去或直接跳下去,當他吃完穀子才會發現他出不去了,細小的腿跳不出去,翅膀也無法張開,所以就只能等著你把它撈出來做烤斑鳩了~~(當然,除了萬不得已,還是不要去傷害這些可憐的小東西吧)

⑹ 如何在野外(花園)誘捕動物

在地面上挖個坑,埋進一隻大口玻璃瓶,瓶口和地面一樣高,瓶里放幾條活的黃粉蟲,當石龍子到瓶里吃蟲子時就會滑落其中。
用蒼蠅拍直接拍打。將其擊昏也可以捉住,只是力度要控制好,否則容易造成斷尾甚至拍死捕捉對象。
石龍子是白天活動的動物,晚上誘捕無用。

⑺ 怎麼捉到野外的貓

如果題主想說的是戶外的流浪貓,需要先投喂幾天,建立信任之後使用紙箱或者籠子引誘貓進去。如果是說純野貓,那種屬於保護動物,捕捉是違法的

⑻ WOW野外寵物怎麼捕捉

1、升到10級的時候,找獵人訓練師,他會交給你一個任務。完成這個任務就可以真正的學會訓服野獸的技能,這個任務需要執行3次。首先,用滑鼠選中目標,不用攻擊,用技能道具釋放技能,等引導結束。

⑼ 怎麼捉小鳥

看過「少年閏土」沒?雪地抓鳥!

就是把個「筐」(可以用桶等代替)用根繩子綁住的「小木棍」支起筐的一角,然後在筐底下放些鳥可以吃的「食物」然後把「長繩」拉遠點,遠遠地注視那,運氣好,等鳥一進去吃時,之後就不用說了……若運氣好就成功了!

試試可以,別常以此為樂啊,重在抓的過程和成功的喜悅,不會是為了殺它吃它吧?!

⑽ 冬季在野外如何捕捉蟾蜍

1、首先要製作一個網兜,網兜不應太大,最好網線比較結實

2、一般在農村比較濕潤的地方才會有,比如水塘邊,溝河旁邊的草叢中,一般出現最多的就是那種水塘邊,爛樹根下面

3、施網:發現蟾蜍後,如果在水裡,可以直接下網。如果在洞里,就要下想辦法把其趕出來,然後下網

4、注意安全,蟾蜍是有毒性的,比如中華大蟾蜍,其毒腺(頭部兩側,鼓起的部分)內的毒液要是弄到眼睛裡會有強烈的灼燒感。

5,蟾蜍的飼養,蟾蜍的生活能力比較強。可以從田地里挖土放在培養箱里,讓後把蟾蜍放在土裡,食物的話可以選擇小蟲子,比如麵包蟲(方便購買)。

(10)野外如何捉小動物擴展閱讀:


養殖技術

蟾蜍俗名癩蛤蟆,過去在農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隻母蟾蜍每年可產卵3000~5000粒,經過人工飼養一年後,每隻蟾蜍可達75克左右。

人工養殖蟾蜍採集中葯材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通過在稻田、水庫、池塘、菜園,荒地等場地養殖蟾蜍,以蟾治蟲,以蟲養蟾,即降低養殖成本,又達到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可謂一舉多得。


基本技術

蟾蜍種源可從野外捕獲,也可以撈取卵塊或蜊蚪進行飼養。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為蟾蜍的產卵季節。

在氣溫升至6~8℃時,蟾蜍即開始雌雄抱對,人工養殖時雌雄比例比3:1為宜,受精率可達90%以上。溫度在16℃時便可產卵。

每次產卵量大約在5000枚左右。一般呈雙行排列在管狀膠質帶內,卵帶可長達幾米,纏繞在水生植物上。人工孵化時水溫應控制在10~30℃之間,以℃為宜。並隨時注意調節水溫。

苦遇寒流或暴雨天氣,可用塑料薄膜覆蓋。經過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常成群向一個方向游動。


養殖要點

蟾蜍俗稱癩蛤蟆,是一種極有葯用價值的經濟動物。蟾蜍耳後腺分泌的白色漿液叫「蟾酥」,是一種重要的中葯材,它可以治療心力衰竭、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等。

葯市上蟾蜍價格曾達每千克2000元以上且呈繼續上升趨勢,環境污染使野生蟾蜍越來越少,蟾蜍應用范圍日益擴大,國內外廠家對蟾酥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所以人工繁養蟾蜍、採集蟾蜍是致富的好途徑。

閱讀全文

與野外如何捉小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9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