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邯鄲市以哪個動物作標志

邯鄲市以哪個動物作標志

發布時間:2022-05-06 05:51:02

❶ 邯鄲夢指什麼動物

邯鄲夢不是指什麼動物,是一個歷史典故,出自於邯鄲黃粱夢。
成語是「黃粱美夢」、「一枕黃粱」;
唐 沉既濟 《枕中記》載: 盧生 在 邯鄲 客店中遇道士 呂翁 ,用其所授瓷枕,睡夢中歷數十年富貴榮華。 及醒,店主炊黃粱未熟。

❷ 邯鄲著名的風景

1 邯鄲概況

邯鄲市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城邑。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初期,就有邯鄲的建制,當時邯鄲已是一個人口聚居的城市。戰國時作為趙國都城歷經158年,秦統一後分別設邯鄲縣、邯鄲郡。當時的邯鄲經濟昌盛、繁榮發達,與長安、洛陽、開封、成都同稱五大都城。

2 武靈叢台

武靈叢台是古城邯鄲的象徵,位於市中心叢台公園內。叢台之名,源於當時有許多亭台建築連接壘列而成,《漢書》顏師古釋文:「連接非一,故名叢台。」。古人曾用「天橋接漢若長虹,雪洞迷離如銀海」的詩句,描繪叢台的壯觀。相傳它始建於趙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故稱武靈叢台。

3 趙王城

位於邯鄲城的西南郊,是戰國趙王的宮城所在地,總面積達505萬平方米,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戰國古城址。該城址由西城、東城、北城三部分組成,平面呈「品」字形,土城殘垣高3?/FONT>8米。東城內有南將台和北將台兩處夯土建築,相傳這是趙王點兵之處;西城內的龍台是趙王城的重要建築,台基東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王宮基址。北城為不規整方形,地面只保存了部分夯土牆址

4 響堂山石窟

中國北朝晚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鼓山南端和中段西麓,分別稱南響堂山、北響 堂山石窟,相距 7.5公里。始鑿於北朝晚期,隋、唐、明各代相繼修造。現存石窟17座,摩崖造像 450餘龕,大小造像4300餘尊。窟龕早有損壞,許多造像頭部損失,有的流落於國外。1935年北平研究院考古組和1936年中國營造學社劉敦楨及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水野清一、長廣敏雄曾先後進行調查,分別發表了《南北響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錄》、《河北古建築調查日記》和《響堂山石窟》;1957年北京大學考古實習隊進行調查實測。鼓山一帶為北齊佛教勝地,堂山石窟與北齊皇室關系密切,是北朝晚期造像最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學步橋

位於邯鄲市區北關街,原為木結構,明代萬曆年間改建為五孔石橋。橋身長32米,寬9米,高8米,兩旁的攔板和望柱上雕刻有歷史故事和獅、猴等動物圖案,雕刻精美。橋孔中心處雕有向下俯視的龍頭。古橋旁邊有一座「邯鄲學步」的石雕。

6 媧皇宮

媧皇宮,當地俗稱「奶奶頂」,是位於冀南涉縣鳳凰山(古中皇山)的一處古跡。它依山就勢,巧借天然,前人稱之為「天造地設之境」。這里不僅建築宏偉獨特,而且還較為完好地保存了國內罕見的摩崖刻經,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鄴城三台

位於鄴城遺址內的三台村,從南至北分別為金鳳台、銅雀台、冰井台,建築精美,風格獨特。

8 玉皇閣

位於峰峰礦區紙坊村,原稱玉帝四明無梁閣,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明代無梁古建築。玉皇閣始建於明代隆慶萬曆年間,清光緒二十年重修,佔地面積300平方米。全部建築均為磚瓦結構的無梁拱頂式,平面呈方形,閣內沒有一根樑柱,頂部正中藻井飾以飛龍圖案,雕工精湛,十分生動,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9 趙王陵

位於市區西北15公里處,在綿延的群山間共有五座大墓,墓冢殘高6--15米。1979年在當地發掘出了一座「將軍墓」(指台下較小的古墓),規模非常可觀,墓室長12.6米,寬9.2米,墓道長70餘米,內有殉人坑與殉馬坑。另有2座大墓位於永年縣溫窯村附近,封土最大的墓底長49米,殘高6米。目前該地被劃為趙都邯鄲的郊外森林公園。

10 趙苑旅遊區

坐落於邯鄲市區西北部,是一處集古代文化與現代科技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區。正門是群雀式建築,在門柱之間鑲嵌著一塊「和氏壁」,門內有假山、草坪、彩色噴泉、人工瀑布等。旅遊區可分為名勝遺跡區、現代游樂區、苑囿區和度假區四部分。名勝遺跡區中有插箭嶺、鑄箭爐、武靈殿、諸子百家殿、歷代帝王宮、古代兵器陳列館和成語典故園等。

11 朱山石刻

位於邯鄲市北面的永年縣合會鎮吳庄村村北約1公里處,又稱婁山石刻,是河北最早的西漢石刻之一。石刻內容記載了漢高祖劉邦之孫趙王遂與群臣在朱山飲酒應對的情景。

12 禪果寺

位於口上水庫東北四公里處,這里山勢險峻,林木蔥蘢,景色迷人。該寺始建於魏文帝黃初三年,經東魏高歡帝等多次擴建重修,現已基本被毀,僅存石佛一尊,碑石15通。

13 磁山文化遺址

位於武安市西南20公里、磁山村東南部,佔地近14萬平方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發現,把新石器仰韶文化考古年代上溯了1000多年,縮短了新、舊石器時代之間的距離,為研究原始社會提供了新的重要佐證。該遺址發現於1972,有房基、糧窖400多個,出土各種文物、遺物5000餘件,有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動物及家禽骨骼標本等。這些文物證明,早在7300多年前,先民們已經過著以原始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

14 滏陽公園

位於邯鄲市滏河大街南段,是一座大型古建築式的公園。園內以湖景為主,配以亭台樓榭,山水相間,綠樹成蔭。主要景點有東山、前後湖等

15 黑龍洞風月關

位於峰峰礦區新市區滏陽河發源地,山青水秀,風景宜人,是邯鄲市一大名勝。峭岩絕壁下,有一天然石洞,相傳這就是主宰人間旱澇的黑龍的洞府,所以名為「黑龍洞」。洞口由大石砌成,洞內曲折幽暗,深不可測。洞下有一口「黑龍泉」,水質清甜,每逢大旱之年,遠近百姓都到這里來燒香求雨,走時帶一點「黑龍泉」的水,灑在自家地里,便能早得甘霖。風月關坐落在神麋山陽一條東西長數十米的石券之上,是一組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廟院內有黑龍爺塑像,東側建有上下兩層琉璃瓦頂的崑山明月閣,閣內供有觀音菩薩像。

16 弘濟橋

位於廣府城東2.5公里處,明萬曆年間重修,俗稱東橋。該橋結構於趙州橋相似,全部用石塊砌成,堅固結實又美觀大方。橋面全長約45米,寬6米,橋面兩邊各有18根方形望柱,17塊欄板,上刻獅子、猴、鹿、麒麟、石榴、桃和武松打虎等圖案,精工細雕,形象逼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欄板中部刻有「弘濟橋」三個大字

17 黃粱夢呂仙祠

粱夢呂仙祠是河北省著名文物古跡和旅遊勝地,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位於邯鄲市北十公里處的黃粱夢鎮。黃粱夢呂仙祠是依據唐代沈既濟傳奇小說《枕中記》而建,明湯顯祖《臨川四夢》之一,始建於北宋初期,是華北地區影響較大的千年古觀。「黃粱美夢」成語故事和毛澤東詩詞「一枕黃粱再現」均出於此。景區佔地面積14000平方米,現存為明清建築風格的建築群。祠院內朱垣掩映,綠樹郁蔥,碧波盪漾,青煙飄裊,集北方道觀之幽靜和江南園林之清麗為一身。

18 回車巷

位於邯鄲市區串城街南段,全長約75米。相傳這里就是趙上卿藺相如為大將廉頗回車讓路的地方,故名。巷東口牆壁上有明萬曆十二年所立的石碑,上刻「藺相如回車巷」六個大字。旁邊有一石碑,碑文記載了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多次為廉頗回車讓路,爭取將相和好的歷史故事。

19 京娘湖

位於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這里層巒疊嶂,水深林密,是一處天然的避暑勝地。京娘湖風景區有高峽平湖,仙靈峽,宋祖峽,京娘峽,雲崖寄志、青峰開屏、危岩藏經等18景。京娘峽原名三層門,兩岸峭壁林立,乘舟入谷,僅可望見一線天空。雲崖寄志相傳是趙匡胤青年時題詞的所在。

20 蘭陵王墓

位於磁縣城南5公里處,是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孫高肅之墓。墓冢高大,周圍建有透花圍牆,墓地建有碑亭。蘭陵王高肅,字長恭,是北齊末期文武雙全的名將。他一生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屢建戰功。先後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大將軍、大司馬、尚書令等職。因其面貌清秀,當兩軍交戰時都要戴上一個凶惡的面具以震懾敵人。因戰功顯赫而招到當時的皇帝(其堂弟高緯)的忌恨,終被賜死。

21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位於邯鄲市陵園路中段,始建於1946年,1951年正式落成,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園。

22 舍利塔

位於武安城內,所以又名武安舍利塔。始建於宋代,雖經多次地震,仍安然矗立,可知其結構之堅固。舍利塔高38米,共13層。塔分內外兩層,通體磚砌,造形玲瓏精巧。每層塔四面都有券門,檐下有磚砌斗拱。塔心為八角形的塔柱,內外層之間留有通道,可由台級登上第九層。由於塔身逐漸縮小,到十一層為木托塔剎,塔心柱一至七層和九層留有一方室,為置佛而設。

23 聖井崗

位於邯鄲市西北10公里處,其主體建築有戲樓,山門,前殿,後殿,鍾樓,東道房,東配殿,送子奶奶廟、西道房,配殿,眼光奶奶廟等,整體布局對稱統一。「聖井」在前殿前的院子里,深丈余,井水常年清澈如鏡,且無論旱澇水量均等,故名聖井。舊時附近人民定時前來請牌求雨,應驗後再將牌送回,故而井內出土百餘塊銀、銅、鐵牌。後殿規模宏偉,是一處可與黃梁夢呂仙祠媲美的古代建築群。

24 天子冢

位於磁縣城南10公里處,因葬有燕魏帝,俗稱「天子冢」。這一處墓冢是北朝墓群中最大、最高的一座,封土高達50餘米,直徑達20餘米,園內有玉皇大殿、觀音菩薩殿、包公祠等仿古建築。此處有一奇觀:當你行走在北側的109級台階上時,會聽到 「叮叮咚咚」的聲音,如水滴一般,十分奇異。

❸ 關於邯鄲的```

本人就是邯鄲當地人,以我在市區居住十幾年的經驗推薦你去以下幾個地方:
1.龍湖公園(新建成的植物園,面積在邯鄲市算是比較大的了,特別推薦春夏季遊玩,裡面主要以各種植物和水塘噴泉為主,旁邊還有個龍湖超市)
2.趙苑(比較老的園林公園,由於最近邯鄲市正在申報園林城市,所以得到了政府投資翻新,環境也可以,就是蟲子太多了,本人吃完晚飯去散步經常被咬得人血噴頭.園內有一些古趙國遺跡如梳妝台,插箭嶺,是以前趙國的練兵場.記得小時候還在插箭嶺上挖出過古代箭頭)
3.叢台公園(市區內最大的公園,也最古老,除了趙王閱兵台和劃船較為著名外,沒啥好玩的,動物園和游樂場也在園內,裡面的animals屈指可數,游樂器具不過百萬.不大推薦去,不過要是冬天去那裡打打雪仗還是可以的)
4.滏陽公園(因滏陽河穿園而過而得名,是市區內嬌小的公園,年久失修,基本上沒什麼可玩性了)
以上是公園類,推薦去龍湖公園和趙苑,從台公園裡面人太多了,亂^
5.新世紀商業廣場(最大的商場,位於市區最繁華的人民路與中華大街交叉口有KFC)
6.康德商業區(包括康德商場,國風購物廣場,百信鞋城,樂頤電腦大廈,百腦會大廈等,是最集中的購物區,但是管理較為混亂,是老百姓買東西最常去的地方也有KFC)
7.萬達商場(獨立的大型商場,位於中華路北段,店內有KFC)
8.邯山商場(老字型大小商場,較為獨立)
9.櫻花超市(邯鄲地區的較大規模超市旁邊挨著美食林,是個食品商場)
這就是商場了
10.專賣店有很多,電子類商品專賣點集中在和平路東段,服裝鞋帽類在中華路中段和人民路中段,其他的就不大集中了
11.最繁華的街就是和平路和中華大街了……
說了這么多,樓主多給點分吧???!!!
再補充下市區外的景點吧……邯鄲精品線路推薦:
A:紅色之旅
接團,游覽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乘車赴革命老區涉縣,游覽129師司令部舊址,媧皇宮。
B:古趙文化游
接團,游覽叢台公園、邯鄲市博物館,黃粱夢呂仙祠,趙苑。
C:成語典故游
接團,游覽黃粱夢呂仙祠、學步橋、回車巷、趙王城遺址。
D:佛教文化游
接團,游覽大乘玉佛寺、南北響堂山石窟。
E:楊、武氏太極故鄉游
接團,游覽永年廣府古城、楊露禪,武禹襄故居,切磋太極拳。
F:太行風情游
接團,游覽媧皇宮、古武當山、京娘湖、長壽村、朝陽溝,
G:曹魏及北朝文化游
接團,游覽鄴城三台(曹操修建的銅雀台、金鳳舊址既鄴城舊址)蘭陵王墓、天子冢。
H:磁州古窯陶瓷文化游
接團,游覽峰官窯遺址、手工陶瓷作坊、淘藝展覽館等。
接待說明
A:我社可根據組團社要求,對線路重新編排調整。
B:邯鄲地處交通要道,京、津、晉、魯、豫樞紐地帶,建議組團社自帶車為宜。
我社願以最優質的服務、最優惠的價格感謝新、老朋友!
一、門票
媧皇宮:30元 武靈從台、七仙祠4元 129師司令部舊址:30元 南響堂山石窟:15元
北響堂山石窟:25元 曹操銅雀台金鳳台:10元 邯鄲市博物館:10元 朝陽溝:30元
黃粱夢呂仙祠:20元 京娘湖:30元 長壽村:20元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2元
蘭陵王墓:10元 楊露禪,武禹襄故居、永年廣府古城:20元 古武當山:20元

❹ 邯鄲的地理環境

《漢書》記載,「邯鄲南據大河(古黃河),北有燕、代,楚雖勝秦,必不敢制趙,若不勝秦,必重趙,趙承秦、楚之弊,可以得志於天下。」可見邯鄲地理位置之重要。
邯鄲位於晉冀魯豫四省要沖、京津冀城市群和環渤海經濟區腹心,在四省交界區是唯一的特大城市,與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四個省會的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與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離均在450公里以內。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為中國三大經濟圈所環繞,地處京津冀經濟區內,東進與長三角經濟圈相接,南下可與珠三角經濟圈聯系。 邯鄲市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高差懸殊,地貌類型復雜多樣。以京廣鐵路為界,西部為中、低山丘陵地貌,東部為華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對高差1866米,總坡降為11.8‰。
邯鄲市自西向東大致可分為五級階梯:西北部中山區、西部低山區、中部低山丘陵區、中部盆地區、東部沖積平原。 鄲市轄區內的河流均屬於海河流域。共有較大河流及支流20多條,其中主要行洪河流有漳河、衛河、衛運河、滏陽河、老沙河、老漳河等平原排水河。
邯鄲市現有萬畝以上灌區19處,有效灌溉面積362.75萬畝,佔全市有效灌溉面積的45.5%,其中有全國特大型灌區一處:邯鄲市漳滏河灌區,大型灌區三處:邯鄲市躍峰灌區、磁縣躍峰灌區、魏縣軍留灌區,中型灌區15處:漳南、漳西、漳北、青塔、口上、車谷、賈庄、太平渠、岔河嘴、窯廠、衛西、陳村、引滏、滏源、富民等。現有農用機井98700眼,其中深井8484眼,井灌面積670萬畝。建成中小型蓄水閘151座,其中中型21座,總蓄水能力3950萬立方米。全市有效灌溉面積849.24萬畝,保澆面積579萬畝 邯鄲蘊藏有種類繁多的礦產資源,是中國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的鐵礦石產區。擁有豐富的「兩黑」——煤、鐵資源,煤炭和鐵礦石儲量分別達到40億噸和4.8億噸,被譽為現代鋼城、煤都。 鐵礦集中在武安和涉縣,武安是全國四大富鐵礦基地之一。 煤炭集中在峰峰礦區。
其中煤炭儲量豐富,煤種齊全,煤質較好;鐵礦品位高、有害雜質少、可選性好。此外還有較為豐富的非金屬礦資源如鋁礬土、耐火土、硫鐵礦、含鉀砂頁岩、碳石等四十種以上礦藏。各種礦產地200處。 邯鄲境內自然植被類型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草甸、沼澤植被、水生植被6種類型。邯鄲市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草叢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區的溝谷和荒坡,草甸植被則遍布全境。亞熱帶樹種漆樹在西部山區有著廣泛分布。領春木和太行花為邯鄲市特有的植物物種。邯鄲栽培植物資源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稻穀、棉花、花生等,是中國主要的糧棉、禽蛋、蔬菜生產基地。
邯鄲市野生動物主要為陸棲脊椎動物。鳥類有麻雀、鴿、喜鵲、燕子、貓頭鷹、雕、雉雞、石雞、烏鴉、鵪鶉、啄木鳥、布穀鳥、畫眉、黃鸝等;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鰱魚、泥鰍、青魚等;爬行類有龜、鱉、壁虎等。

❺ 邯鄲在那

【綜合概況】
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和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國務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和市區人口超百萬的特大城市。邯鄲市位於河北省南端,地處東經114°03'~40',北緯36°20'~44'之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轄4區、1市、14縣,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19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884.1萬。

【地形地貌】
邯鄲市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高差懸殊,地貌類型復雜多樣。以京廣鐵路為界,西部為中、低山丘陵地貌,東部為華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對高差1866米,總坡降為11.8‰。全市自西向東大致可分為五級階梯:西北部中山區、西部低山區、中部低山丘陵區、中部盆地區、東部沖積平原。
【氣候環境】
邯鄲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多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2.3℃,極端最低氣溫-19℃,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26.9℃,極端最高氣溫42.5℃,全年無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時。
【植物資源】
邯鄲境內自然植被類型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草甸、沼澤植被、水生植被6種類型。邯鄲市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草叢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區的溝谷和荒坡,草甸植被則遍布全境;沼澤植被和水生殖被主要分布在東部滯水窪地。亞熱帶樹種漆樹在西部山區有著廣泛分布。領春木和太行花為邯鄲市特有的植物物種。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植物分121科1146種,其中栽培植物達150種。 邯鄲栽培植物資源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稻穀、棉花、花生等,是全國生要的糧棉、禽蛋、蔬菜生產基地,主要土特產品有核桃、柿子、花椒、鴨梨、大蒜、辣椒等。
【動物資源】
邯鄲市野生動物主要為陸棲脊椎動物,其中馬類較多,兩棲類、爬行類和獸類較少。較大的獸類幾近絕跡;哺乳類有豹、狼、狐、獾、狸、野兔、黃鼠狼、刺蝟、水貂等;鳥類有麻雀、鴿、喜鵲、燕子、貓頭鷹、雕、雉雞、石雞、烏鴉、鵪鶉、啄木鳥、布穀鳥、畫眉、黃鸝等;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鰱魚、泥鰍、青魚等;爬行類有龜、鱉、壁虎等。
【礦產資源】
邯鄲蘊藏有種類繁多的礦產資源,是全國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的鐵礦石產區,擁有豐富的「兩黑」——煤、鐵資源,煤炭和鐵礦石儲量分別達到40億噸和4.8億噸,被譽為現代「鋼城」、「煤都」。其中煤炭儲量豐富,煤種齊全,煤質較好;鐵礦品位高、有害雜質少、可選性好。此外還有較為豐富的非金屬礦資源如鋁礬土、耐火土、硫鐵礦、含鉀砂頁岩、碳石等四十種以上礦藏。各種礦產地200處。
【交通運輸】
邯鄲區位交通條件優越,居晉冀魯豫四省要沖和中原經濟區腹心,在四省交界區是唯一的特大城市,與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四個省會城市的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與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離均在500公里以內。邯鄲是全國179個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之一,交通便利,縱穿中國南北的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國道與橫貫祖國大陸東西的長治——邯鄲——濟南——青島鐵路、青蘭高速公路和309國道交匯於邯鄲,境內形成了「五縱五橫」的干線公路網路,邯鄲國際機場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干線機場,已經通航上海、重慶,即將通航深圳、青島、秦皇島等更多航線。在四省交界區域中,只有邯鄲具備鐵路交叉、國道交匯、高速縱橫過境和航空港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條件。 2006年全市貨物運輸總量11649.2萬噸,比上年增長9.2%。其中:鐵路2482.2萬噸,增長7.7%;公路9167萬噸,增長9.6%。旅客運輸總量12453.1萬人,比上年增長4.0%。其中:鐵路546.1萬人,增長24.4%;公路11907萬人,增長3.4%。 截止2006年底,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到126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5公里、一級公路503公里、二級公路1003公里,公路密度達到105.3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省名列第四。全市營業性載貨車輛達到28661輛,客運車輛達到2616輛。主城區公共汽車線路達到106條,共有公共汽車運營車輛1279輛,客運計程車運營車輛4261輛。全年公共交通共運送乘客1.2億人次(不含計程車)。鐵路、公路交通為經濟社會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交通的承載和輻射能力大大增強,人們的出行舒服方便,物資和信息流通更加快捷,相對四省交界區域內的城市而言,邯鄲的交通優勢已初步顯現。 按照全省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和把邯鄲建設成為「四省交界區域經濟中心」、「全省實施『東出西聯』戰略重要節點」要求,邯鄲市努力構築公路、鐵路、航空立體化大交通體系,為區域經濟中心建設提供強大交通支撐。逐步建設形成「三縱(大廣高速邯鄲段、石安高速邯鄲段和遠景規劃的邢峰高速公路)兩橫(青蘭高速公路邯鄲段和遠景規劃的邯大高速公路)一環(環城高速)五射線(以主城區為中心的五條高速公路射線)」為主框架的高速公路網,京廣、長治-邯鄲-濟南-青島、邯黃鐵路網,邯鄲機場航空網立體大交通,從而實現對外與經濟發展強省有航班相通,與沿海港口有鐵路相接,與周邊城市有高速公路相連,對內構築起以市區為中心的1小時交通經濟圈,達到縣縣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油公路,極大提升邯鄲「四省交界區域經濟中心」地位,為建設沿海經濟強省作出積極貢獻。
【歷史沿革】
「邯鄲」之名,最早出現於古本《竹書紀年》。邯鄲地名之由來,現一般以《漢書·地理志》中三國時魏國人張晏的注釋為源:「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意思是說,邯鄲的地名源於邯鄲山,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單,是山脈的盡頭,邯山至此而盡,因此得名邯鄲,因為城廓從邑,故單旁加邑( 阝)而成為邯鄲。邯鄲二字作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 傳說上古時期人類始祖女媧就在邯鄲古中皇山摶土造人、煉石補天。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里繁衍、休養生息,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新紀元。 邯鄲的城邑,肇起於商殷。在商代早期建都於邢(今邢台),後遷都於殷(今安陽)的數百年間,邯鄲均為畿輔之地。古本《竹書紀年》中,就有商末殷紂王在邯鄲建「離宮別館」的記載。至遲在殷紂王時期邯鄲一名就已經出現,證實邯鄲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歷史。 邯鄲之域在西周時屬於衛國,春秋時為晉地,當時邯鄲已是聞名遐邇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發達的著名城邑。晉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晉國正卿趙鞅(趙簡子)已將邯鄲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從此,邯鄲便成了趙氏的世襲領地。戰國時,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將趙都自中牟(今河南鶴壁西)遷徙到邯鄲,邯鄲作為趙國的都城,歷經八代王侯,延續了158年的繁華。特別是一代英主趙武靈王,開改革之先河,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富國強兵,國勢大盛,雄踞戰國七強之列,使趙國成為可與強秦抗衡的國家之一。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軍破邯鄲,趙王遷降秦,邯鄲屬秦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滅趙國。次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邯鄲是邯鄲郡的首府。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立張耳為趙王,都城仍設邯鄲。九年,劉邦封其愛子如意為趙王,並重建邯鄲宮城,富麗堂皇溫明殿即建於此時。一直到西漢後期,邯鄲城有「富冠海內,天下名都」之稱,是除國都長安之外,與洛陽、臨淄、成都、宛(南陽)齊享全國五大都會盛名,從戰國到東漢,邯鄲興盛長達500年之久。 東漢末葉,豪強並起,割據混戰,邯鄲罹難兵燹災禍,開始走向衰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國公,於鄴城建都。在經濟上實施屯田安民,大興水利,營建魏都,開修道路。魏都的營建,以中軸為對稱法則著稱於世,並修建了銅雀、金鳳、冰井三台。西晉左思所作《魏都賦》,正是描寫鄴城此時的繁華景象。鄴城的興起導致黃河以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南移,邯鄲此時淪為一般的縣城,隸屬於魏郡。三國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邯鄲屬廣平郡,東晉後又改屬魏郡。代之而勃興的魏都鄴城繼而先後為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國都,前後歷時364年,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隋唐時,邯鄲先後歸屬或復轄為洺州、磁州、武安郡和紫州,衰落而成蕞爾小縣。曾盛極一時的鄴城亦被焚為廢墟,城毀人遷,一蹶不振。而邯鄲東部的大名卻在唐五代時悄然興起。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作為魏州首府的大名已發展成為黃河以北較大區域的中心城市。公元758年大名建為魏博鎮,後稱魏州大名府。五代時,在大名設天雄軍節度使。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大名)登上了皇帝寶座,史稱後唐庄宗。 宋王朝建立後,宋太宗將天下分為十五路,邯鄲縣屬河北路磁州,而大名為河北路治所(省府)。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建大名為陪都,稱北京。大名至館陶一帶,是宋遼交兵的古戰場,這里曾演繹過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到金朝時,大名曾為藩國大齊的都城,公元1130年劉豫在此稱帝。至元朝,這里仍為大名路總管府治,依然是邯鄲東部的繁華重鎮。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l368年),在全國設置十三省,邯鄲縣屬北直隸省廣平府。清朝因襲明制稱直隸省,邯鄲縣仍屬廣平府管轄。明清時期邯鄲一帶的政治、經濟中心是在廣平府城(今永年老城)。民國初,廢廣平府,邯鄲縣屬直隸省冀南道,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邯鄲縣直歸省轄。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邯鄲是晉冀魯豫根據地的中心地帶。劉伯承、鄧小平率八路軍129師轉戰千里太行,創建了以邯鄲為中心的晉冀魯豫解放區,從此奠定了邯鄲作為晉冀魯豫四省接壤區域中心城市的基礎。1945年10月5日邯鄲城獲得解放。從此這座飽經滄桑、歷盡三千年盛衰榮辱的古城終於秋風蕭瑟換了人間。邯鄲解放後,邯鄲縣城始建為邯鄲市,直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政府設在邯鄲市)。1949年3月,撤消邯鄲市,降為邯鄲鎮,同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設立了邯鄲專區,邯鄲鎮劃歸河北省邯鄲專區管轄。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邯鄲鎮仍為邯鄲專區專署駐地。1952年12月22日,邯鄲鎮復升為邯鄲市。1954年改省轄市。1956年峰峰市並入邯鄲市。1983年邯鄲縣並人邯鄲市。1984年改為省轄市。1986年武安縣(後改市)劃歸邯鄲市。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消邯鄲地區,實行地市合並,將邯鄲地區所轄各縣劃歸邯鄲市管轄,稱邯鄲市。
【歷史文化】
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里繁衍、休養生息。在邯鄲悠久歷史的進程中,孕育並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我們後代子孫的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綿綿8000餘年的歷史鑄造成了邯鄲十大文化脈系。
趙文化
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趙文化,其基本內涵為開放、進取、包容,展現出趙國在逐鹿中原時所表現出的改革創新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源頭之一,是華夏文化與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匯、融合和升華的結晶,具有中原華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構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區諸民族沖突與融合的過程。她豐厚博深、魅力四射、光彩照人,是邯鄲地域文化中的代表。趙文化濫觴於舂秋,興旺於戰國,延續至兩漢,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至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韻。這里產生了發達的冶鐵、制銅、制陶等手工業,形成了繁榮的城市商業貿易,孕育了荀子、公孫龍、慎到等一代學術大師,涌現出趙武靈王、廉頗、藺相如、趙奢、魏徵等一批慷慨悲歌的英雉人物。它與燕文化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北方文化的概貌。趙文化其主流內涵是「開拓進取,競爭圖強,兼收並蓄,改革創新」,貫穿其中的以人為本、廣攬賢才、團結向上、忠勇報國等思想,對於我們今天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我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表現出人類利用自然、與自然相融合的奮斗精神,因最早發現在武安的磁山遺址而命名。經科學測定,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1976年開始考古發掘,出土陶、石、骨、蚌器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動植物標本,還發現了炭化的粟約10萬余斤,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還是中國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的發現地。農作物「粟」(穀子)、家雞和胡桃(核桃)三大發現,不僅反映了磁山先民在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過程中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並改寫了我國乃至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以陶質平底盂、鳥頭形支腳為特點的生活用具,以石制斧、鏟、磨盤、磨棒為特點的農耕和脫粒工具,以長方形坑穴為特點的糧食窖穴,以陶、石器「組合物」為特點的祭祀遺跡等,構成了磁山文化獨特而豐富的內涵。磁山文化被譽為「中華瑰寶」,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突破。
女媧文化
在涉縣的古中皇山上坐落的媧皇宮,傳說是華夏始祖女媧氏「煉石補滅,摶土造人」的地方。媧皇宮因此而得名。因女媧摶土造人,又是人類的創造者,故被世人尊稱為「華夏祖廟」。媧皇宮建造在懸崖峭壁上,閣樓高懸,構造奇巧,被稱為河北古建築十大奇觀之一。從媧皇宮開鑿的石窟和摩崖刻經考察,它始建於北齊天保年間,距今已有1450餘年,後經歷代相繼擴修,逐漸形成今日規模。相傳農歷三月十五日為女媧的誕生之日,每當此時舉辦媧皇廟會,來自周邊數省的遊客雲集此地祭祀女媧。千百年以來,流傳在這里的民風民俗,民間信仰和神話傳說形成了豐富的神秘文化,在中原大地遠近聞名。 以媧皇宮為代表的女媧文化,展現了女蝸在洪荒之世,與自然抗爭、改造自然、造福蒼生的不屈精神,表現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涉縣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
曹魏建安文化
位於臨漳縣西南的古鄴城遺址是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中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在東漢未年至隋統一的400年問,為北方著名的古都,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相繼在此建都。戰國時期西門豹治鄴而顯名於世,東漢末年孕育出了文學史上璀璨的「建安文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曹操,在鄴城聚集了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為主體的「鄴下文人集團」,辭賦慷慨,談詩論文,開一代風格剛健,情調激越之文風,留下了大量的詞賦文論作品,在中國文化寶庫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地處黃河之北的鄴城,散布在漳河之濱的百餘座東魏北齊皇陵和眾多的寺廟遺址,書寫著它曾經的輝煌。銅雀三台和鄴城的建築格局,對隋唐長安都城、元大都(北京城)、日本奈良城乃至後世的都城建築都產生過重大影響。以鄴城為依託的建安文化,是建安文學的搖籃,民族融合的結晶,中國文化史的奇現。
北齊石窟文化
以響堂山石窟和媧皇宮石窟為代表的北齊石窟文化,是中國佛教雕刻藝術的寶藏,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摩崖刻經群,代表著北朝時期佛教發展的最高成就。 響堂山石窟是北齊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國雲崗、龍門、敦煌、麥積山四大名窟之後的全國第五大石窟群。也是北齊佛教雕刻藝術的寶藏。它始建於北齊,經隋、唐、宋、明歷代開鑿續修,共有大小洞窟十六座,造像4300多尊。它一方面是中西方文化互相融匯過程的歷史體現,另一方面是南北方文化相互滲透的歷史見證,是中國佛教雕塑藝術漢化過程中承上啟下,融匯貫通的重要環節。媧皇宮石窟現存北齊佛教刻經六部,共計約l 3萬字,是國內摩崖刻經保存文字最多最完整的一處,是研究中國佛教史和校勘中國佛教史籍的重要實物資料,也是北朝書法藝術的精品。
夢文化
以「一枕黃粱」名夢和黃粱夢呂仙祠古建築群為代表的夢文化,蘊含著極為深厚的中國哲學思想,表現出中華民族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執著追求。產生於唐代的黃粱美夢傳奇故事,就發生在邯鄲的黃粱夢鎮。從古到今,黃粱一夢以及由此演繹、發展而形成的「夢文化」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典藏中,留下了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絢麗畫卷。黃粱夢的美妙故事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國外也是聲名遠播,甚至於登上了日本小學的教課書。夢文化涵蓋歷史、心理、生理、民俗、宗教、文藝等領域,具有神秘的特性。依據唐傳奇《枕中記》而建的千年古觀「黃梁夢呂仙祠」,建築規模宏偉,內有中國「名夢館」,是研究中國「夢文化」的集大成之地,也是中國「夢文化」唯一的載體,它對中國小說、戲劇、詩文的創作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黃粱夢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夢文化的代表和重要組成部分。邯鄲因此被海內外人士譽為「美夢之鄉」。
磁州窯文化
磁縣、峰峰礦區的西部地區,是綿延的太行山余脈,這里蘊藏著大量的高嶺土,是製作陶瓷的天然原料。從北齊時就已開始燒造瓷器,並逐漸形成了漳河流域的觀台和滏陽河流域的彭城兩大窯場。宋元時期逐漸發展成為北方最大的民間瓷窯,從此薪火相傳,綿延千年。其造型優美,裝飾手法豐富,色彩對比強烈,題材廣泛,技藝高超,瓷器產品在藝術上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它所創造的白地黑花的裝飾藝術,集詩、書、畫於一體,獨具濃郁的鄉土氣息,代表了古代北方民窯的最高水平。古來就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進斗金」之說。 磁州窯以粗獷、豪放、瀟灑的藝術風格而獨樹一幟,創造了宋金元時期民間瓷藝的最高成就,體現出民間工藝強大的生命力。磁州窯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藝術中部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廣府太極文化
燦爛的東方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太極文化。清朝道光年間,在中國邯鄲的永年縣廣府城,誕生了一代太極宗師楊露禪和武禹襄,使永年縣成為中國太極拳兩大流派—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的中興發祥之地。在此後的一百多年中,楊式和武式太極拳廣為傳播,尤其是楊式太極拳開武術健身之先河,使太極拳易於習練,成為強身健體的體育項目。太極拳作為祖國傳統的文化藝術瑰寶,就是從這里走遍全國、走向世界,成為億萬民眾熱愛的體育健身運動。太極拳以集武術、醫術、導引術為一體的科學的人體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國專家、學者及愛好者的重視和喜愛,廣府的太極拳文化已成為中國的國粹而載入史冊。被國家授予「世界太極拳夏令營基地」、「太極拳研究中心」、「太極拳之鄉」、「太極拳聖地」。 如今,以楊露彈和武禹襄為代表的廣府太極文化,已成為河北乃至中國向世界傳播健康和友誼的紐帶。
成語典故文化
邯鄲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廣袤地域的輝煌歷史、深厚豐腴的文化積淀為邯鄲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和歷史故事,經過千百年的披沙揀金,凝聚成了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據不完全統計,由邯鄲歷史和相關史書中所滋生、蘊積、提煉出的具有邯鄲地方特色或與邯鄲有密切關系的成語典故達1500條之多,如「胡服騎射」、「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等,它們以言簡意賅、精闢神妙、富於哲理、寓於情趣、耐人尋味而成為中國漢語言藝術中的一枝奇葩。邯鄲的成語典故,集中原與邊塞之風韻、蘊文化與哲理之內涵,在華夏歷史文化長廊中獨樹一幟,堪稱國之瑰寶。這些成語典故中,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也有500條之多。另外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位於邯鄲市趙苑景區內的「成語典故苑」,佔地102畝,以園林為載體,以發生在邯鄲的成語典故為內容,以碑刻、浮雕、繪畫、自然山石象形喻義等多種藝術手法為表現形式,將發生在邯鄲的成語典故再現世人面前。它以古喻今,鞭策鼓勵後人,是中國唯一的以成語典故為主題的文化園林。 2005年10月26日,經中國文聯批准,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邯鄲市舉行命名頒牌儀式,授予邯鄲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稱號。成語典故文化已成為邯鄲市十大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邊區革命文化
邯鄲在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中心。劉伯承、鄧小平及其領導的八路軍129師以太行山為戰場,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展現出邊區人民的浩然正氣和民族之魂。劉、鄧首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在這里指揮大小戰役3100多次,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不朽的功勛,形成了光彪史冊的革命軍事文化。從這塊紅色土地上走出的300餘位將帥,成為新中國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中堅力量。 《人民日報》、《人民畫報》在邯鄲創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華北新華廣播電台在邯鄲開播。在抗戰中創建於邯鄲的《人山報》影響深遠,邊區革命文藝活動和創作演藝隊伍在這里培養、成長、壯大,催生出了如火如荼的邊區大眾文化。現代最早的紀念性建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和涉縣的「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及「陳列館」名列了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主要旅遊資源】
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1.楊式太極拳(永年縣) 2.磁州窯燒制技藝(峰峰礦區) 3.女媧祭典(涉縣) 4.河北鼓吹樂(永年縣) 5.武安平調落子(武安市) 6.皮影戲(邯鄲市) 7.儺戲(武安市) AAAA級的旅遊區:涉縣媧皇宮,叢台區叢台公園、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武安朝陽溝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磁山文化遺址、趙邯鄲故城、戰國趙王陵墓群、鄴城遺址、磁縣北朝墓群、媧皇宮及石刻、129師司令部舊址、磁州窯遺址、響堂山石窟、永年石北口遺址、永年弘濟橋、永年城、磁縣講武城遺址、大名府故城、大名五禮記碑、峰峰玉皇閣、涉縣成湯廟山門及戲樓、武安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軍區舊址

邯鄲所有景點: 媧皇宮 129師司令部舊址 響堂山石窟 黃梁夢呂仙祠 永年古城 武靈叢台 趙王城 學步橋 天子冢 大乘玉佛寺 九峰山森林公園 朝陽溝 京娘湖 鄴城三台 弘濟橋 回車巷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武華山 長壽村 舍利塔 邯鄲學院 玉皇閣 趙王陵 趙苑旅遊區 朱山石刻 禪果寺 磁山文化遺址 滏陽公園 黑龍洞風月關 蘭陵王墓 聖井崗 河北工程大學 華北科技學院 武當山 萬壽山 東山文化公園 邯鄲銅雀台 邯鄲博物館

【哪些成語源於邯鄲】
很多,素有「成語之都」美稱。
主要有:負荊請罪、完璧歸趙、價值連城、將相和、刎頸之交、圍魏救趙、破釜沉舟、梅開二度、毛遂自薦、紙上談兵、不射之射、邯鄲學步、胡服騎射、銅雀春深、寧可玉碎,不願瓦全、絕妙好詞、黃粱一夢、冬日之日、夏日之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奉公守法、奇貨可居、南轅北轍、河伯娶妻、挾天子以令諸侯、下筆成章、路不拾遺、詩文判狀 、紙上談兵、竊符救趙 、步履蹣跚.

影視作品

廣府太極傳奇
中國首部講述太極拳發展起源的30集大型電視連續劇《廣府太極傳奇》正在太極之鄉——邯鄲永年廣府古城熱拍,該片由黃聖依、楊子、譚耀文、羅家英、曹榮等著名演員領銜主演,另外還有李穎、秦麗、姚中華、張鈞涵等諸多影視明星加盟演出這部大型歷史傳奇劇。投資商是邯鄲本土的知名企業家—杜尚軍

【邯鄲發展的新里程碑】
2007年8月8日,備受邯鄲人民關注的邯鄲機場正式通航。圓了幾代邯鄲人飛起來的夢想。這一天,作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載入了邯鄲史冊。歷經艱辛,終於夢圓。機場從論證、設計、立項,到重新啟動,直至竣工、通航,凝結著歷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心血和汗水,凝結著全市各界人民的熱切期盼,凝結著全市880萬人民建設區域經濟中心、實現邯鄲偉大復興之夢想。邯鄲機場總投資1.95億元,飛行區按4D級規劃,3C級建設,跑道長2200米,寬45米,可滿足波音737、空客320等中型客機的起降。機場年旅客吞吐量最多可達50萬人次,可滿足未來30年機場客運需要。目前,邯鄲機場已開通上海、重慶、海南、廣州、大連、杭州航線六條航線。

❻ 邯鄲地區有什麼鳥類

邯鄲市野生動物主要為陸棲脊椎動物,其中馬類較多,兩棲類、爬行類和獸類較少.較大的獸類幾近絕跡;
鳥類有麻雀、鴿、喜鵲、燕子、貓頭鷹、雕、雉雞、石雞、烏鴉、鵪鶉、啄木鳥、布穀鳥、畫眉、黃鸝等;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鰱魚、泥鰍、青魚等;爬行類有龜、鱉、壁虎等.
哺乳類有豹、狼、狐、獾、狸、野兔、黃鼠狼、刺蝟、水貂等;

❼ 邯鄲園博園動物園有什麼動物

動物種類:鱷魚、鴕鳥、獅子、羊駝、平頭哥、海豹、斑馬以及兩棲動物等。

❽ 邯鄲的歷史文化,旅遊景點介紹

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里繁衍、休養生息。在邯鄲悠久歷史的進程中,孕育並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我們後代子孫的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綿綿8000餘年的歷史鑄造成了邯鄲十大文化脈系:磁山文化、趙文化、女媧文化、北齊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廣府太極文化、夢文化、磁州窯文化、成語典故文化、邊區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脈系,內涵博大精深,風格豐富多彩。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我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磁山文化博物館。

趙文化:
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趙文化,其基本內涵為開放、進取、包容,展現出趙國在逐鹿中原時所表現出的改革創新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源頭之一,是華夏文化與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匯、融合和升華的結晶,具有中原華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構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區諸民族沖突與融合的過程。
重要景點:學步橋,回車巷,叢台,趙苑等。

女媧文化:
媧皇宮,女媧煉石補天處,始建於北齊、全國規模最宏大的祭祀女媧古跡,被譽為「華夏祖廟」。現正在申遺,今年「首屆中國女媧文化節」將於9月16日至18日舉辦。值得期待!

北齊石窟文化:
響堂山石窟是北齊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國雲崗、龍門、敦煌、麥積山四大名窟之後的全國第五大石窟群。

建安文化:
位於臨漳縣西南的古鄴城遺址是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中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有銅雀三台。

廣府太極文化:
清朝道光年間,在中國邯鄲的永年縣廣府城,誕生了一代太極宗師楊露禪和武禹襄,使永年縣成為中國太極拳兩大流派—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的中興發祥之地。永年被命名為「中國太極拳之鄉」。在廣府古城,太極盛行,可以拜訪有太極先人故居。

夢文化:
以「一枕黃粱」名夢和黃粱夢呂仙祠古建築群為代表的夢文化,蘊含著極為深厚的中國哲學思想,表現出中華民族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執著追求。產生於唐代的黃粱美夢傳奇故事,就發生在邯鄲的黃粱夢鎮。景點「黃梁夢」。

磁州窯文化:
古來就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進斗金」之說。

成語典故文化:
由邯鄲歷史和相關史書中所滋生、蘊積、提煉出的具有邯鄲地方特色或與邯鄲有密切關系的成語典故達1500條之多,如「胡服騎射」、「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等,2005年10月26日,經中國文聯批准,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邯鄲市舉行命名頒牌儀式,授予邯鄲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稱號。

邊區革命文化:
邯鄲在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中心。劉伯承、鄧小平及其領導的八路軍129師以太行山為戰場,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展現出邊區人民的浩然正氣和民族之魂。現代最早的紀念性建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和涉縣的「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及「陳列館」名列了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一句話,邯鄲是值得一看的,另外如果看自然景觀的話,京娘湖(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至此),北武當等太行景觀,很美,邯鄲還是馬姓的發源地,在紫山每年都有世界馬姓認祖活動,歷史文化很濃厚!

❾ 邯鄲動物園有什麼動物

邯鄲動物園有非洲獅、澳大利亞袋鼠,以及東北虎、長頸鹿、亞洲象、斑馬等世界各地代表性珍稀動物。
邯鄲佛山野生動物園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總投資5億元、佔地千餘畝,2018年12月30日正式建成開業。園內有丹頂鶴、東北虎、白孔雀、黃金蟒等100餘種2000多隻(頭)稀有珍貴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園不僅是邯鄲市首家綜合性城市野生動物園,也是冀南地區面積最大、動物品種最全的主打「野生」主題的動物園。
邯鄲佛山野生動物園是一座具有娛樂休閑、動物知識普及、植物科普觀賞、野生動物保護的四大職能兼具的綜合性動物園。也是石家莊以南、鄭州以北、濟南以西、太原以東面積最大、動物品種最全、環境最優美的動物園。二期工程也在施工之中,投入使用後園區動物將增至200餘種3000多隻(頭),可以在「透明」通道內與放養的野獸、大型食草類動物在不同區域親密接觸。

❿ 河北邯鄲有什麼名勝古跡

1、趙邯鄲故城

趙邯鄲故城又稱趙邯鄲故城遺址,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國都邯鄲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區及其西南郊。是戰國後期黃河以北人口眾多、商業繁榮的最著名的大都會之一。

自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趙敬候從晉陽遷都邯鄲,至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趙國為秦所破,邯鄲作為趙國國都歷經八代王侯,延續時間長達158年。漢代為趙王劉如意的都城。漢以後逐步衰廢。

2、響堂山石窟

響堂山石窟又稱響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鄲市峰峰礦區。屬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響堂山石窟最初開鑿於北齊時代(公元500—577年),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

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營鑿在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鼓山最優質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們在山洞裡擊掌甩袖,都能發出宏亮的回聲,故名「響堂」。

它是河北省現已發現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四星級森林公園。2012年11月份,響堂山風景名勝區晉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3、磁山遺址

磁山遺址又稱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東約1公里處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東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中國最初發現的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距今約10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磁山遺址出土的家雞骨骸是已知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家雞骨骸,比原來認為的世界最早飼養家雞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考古學上定名為「磁山文化」,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鄴城遺址

鄴城遺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的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遺址,由南北二城構成。鄴北城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後營建的國都,曹丕代漢移都洛陽後,以此為北都。

5、媧皇宮及石刻

媧皇宮位於河北邯鄲涉縣,是中國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媧氏的古代建築,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往返鄴城至晉陽所建的又一離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A級景區。

媧皇宮始建於北齊,是神話傳說中女媧氏 「 煉石補天,摶土造人 」 的地方,初開三石室,雕數尊神像。後經歷代修葺、續建組成。

媧皇宮依山就勢,巧借天然,人稱之為「天造地設之境」。這里不僅建築宏偉獨特,而且還較為完好地保存了國內罕見的摩崖刻經,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北齊石窟 3 個,北齊摩崖刻經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於一體,是中國最大的奉祀中華始祖女媧的古代建築群,自古就有 「 蓬壺仙境 」 之美譽。

閱讀全文

與邯鄲市以哪個動物作標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