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然界中動物的種類很多,大約有多少種
在自然界中動物的種類大約有150萬種,46900多種脊椎動物。包括鯉魚、黃魚等魚類動物,蛇、蜥蜴等爬行類動物,青蛙,娃娃魚等兩棲類動物,還有大家熟悉的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大約130多萬種無脊椎動物。
科學家曾經估計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有150萬,隨著科學研究的深人,這個數字已上升到3000萬~5000萬。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生活著全世界半數以上的物種。就目前而言,地球上已經被定義、命名的生物約有1000萬種左右,然而許多學者估計,全世界仍舊還有1000萬種生物未被定義、命名,甚至尚未被人發現。
(1)新動物有多少擴展閱讀
在世界各種科學雜志中,每年都報道發現千百個昆蟲新種,這就說明,我們對昆蟲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1931年時,人們一共知道有80000種蝶蛾類動物,而到1942年,人們又發現了1萬種新的。有些動物學家推測,自然界中可能還有200萬種昆蟲不為人所知。
在脊椎動物中,對魚類的研究也很不夠。1938年在南非沿岸,偶然捕捉到了一條奇怪的大魚,魚身上發出美麗的藍色光焰,漁夫們把這條魚送到了一個地方博物館,在沒有進行詳細研究的情況下,把這條魚的外皮製成了標本。
後來當專家們研究了它的標本和頭骨以後,才發現這條魚非同尋常,它不但獨立地屬於一個新科,而且屬於一個新的種屬,這一目中的魚類早被認定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經絕跡了。
Ⅱ 世界上有多少種動物
世界上大約有一千五百萬種動物!!!!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蟲可能有1000萬種,約佔地球所有生物物種的一半。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蟲種類僅100萬種,占動物界已知種類的2/3-
3/4。由此可見,世界上的昆蟲還有90%的種類我們不認識;按最保守的估計,世界上至少有300萬種昆蟲,那也還有200萬種昆蟲有待我們去發現、描述和命名。現在世界上每年大約發表1000個昆蟲新種,它們被收錄在《動物學記錄(Zoological
record)》中,所以,該雜志是從事動物分類的研究人員必須查閱的檢索工具。
在已定名的昆蟲中,鞘翅目(甲蟲)就有35萬種之多,其中象甲科最大,包括6萬多種,是哺乳動物的10倍。鱗翅目(蝶與蛾)次之,有約20萬種。膜翅目(蜂、蟻)和雙翅目(蚊、蠅)都在15萬種左右。下圖是動物界不同類群已知種的相對數量。
昆蟲不僅種類多,而且同一種昆蟲的個體數量也很多,有的個體數量大得驚人。一個螞蟻群可多達50萬個體。一棵樹可擁有10萬的蚜蟲個體。在森林裡,每平方米可有10萬頭彈尾目昆蟲。蝗蟲大發生時,個體數可達7~12億之多,總重量約1250~3000噸,群飛覆蓋面積可達500~1200公頃,可以說是遮天蓋日。
要准確說出地球上的動物有多少種,恐怕連專家也不敢保證,因為對動物的了解,也是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現,隨著對自然的不斷認識,而不斷積累的。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全國約有脊椎動物6266種,其中獸類約500種,鳥類約1258種,爬行類約376種,兩棲類約284種,魚類約3862種,約佔世界脊椎動物種類的十分之一。另有無脊椎動物5萬余種、昆蟲15萬種。
Ⅲ 現今世界上有多少種物種
世界上一共有150萬種動物。 物種的概念和動物分類的等級 「物種」(Species)或又簡單地稱為「種」,是動物分類上的基本單位。正確地理解物種的概念,在動物分類學上具有重大的意義,恩格斯說:「沒有物種的概念,整個科學便沒有了」。但是對於物種的定義,或者說對於物種的理解,迄今確還是一個在自然科學中爭論很大的問題。從歷史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林拉的看法。林拉以一切物種均由特創而成,各有其特徵,固定不變,而以模式標本的形態特徵作為物種的准繩。 第二,達爾文的看法。達爾文認為一切物種均由同宗同祖繁衍下來,而且都還在進化中,一個物種通過一系列過渡類型而轉變成另一個物種,因此物種是人為的,是為了研究方便而劃分出來的,變種是正在發育中的物種,而物種是差別更顯著的變種。 第三,近代一般學者的看法。歸納起來認為①物種由進化形成,而且仍然在發展中,但在一定階段,卻又保持了一定的穩定性,即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通過量變至一定程度時,就可發生質變,形成新物種,②種是以種群,而非以個體為其存在形式,因此在進行動物分類時,不宜只靠個別標本,而應以一系列標本為依據,從中選出模式標本。③同種的動物不僅在形態構造上彼此相似,而且在生理上相同,它們在生理上的相親合,較之形態上的近似,更是基本的,同種間可以交配,並把特徵傳於後代,不同種的動物雖然也可能用人工的方法促使其互配,但是在自然界它們並不進行雜交,縱使雜交,一般也不能產生雜種,或即使是產生雜種,但不能生育,固而並不傳種下來。 簡單地說,物種是一群在形態和生理方面彼此十分相似,或性狀間差別很微小,並有一定自然分布區的動物個體;凡種內的有性個體間能夠互配,並且產生能夠發育的個體後代;不同種的有性個體間不能夠互配和產生後代。物種是動物進化過程中,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飛躍,是自然界自然選擇的歷史產物。 如上所述,物種是動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在動物分類學上,為了將數量眾多的物種進行鑒定、研究,便建立了一個科學的系統,設立了很多的等級或階元(Category),用以表示各種動物間類似的程度和親緣關系的遠近。這些等級單位是將若干相近似的物種歸並在一起,稱為屬,又將一些相近似的屬歸並在一起,稱為科,再將若干科並為目,若干目並為綱,若干綱並為門,門是動物界最高的分類等級,這樣從上至下則為界、門、綱、目、科、屬、種,形成了一個科學的動物分類系統。有時為了更精確地表達動物間的分類地位,和相似的程度,或因各等級間范圍過大,不能完全包括其特徵關系或系統關系,有的學者將原有的等級再進一步細分,如在某一等級之前加上總(Super-)或在某一等級之後加上亞(Sub-)這一級。即為門、亞門、總綱、綱、亞綱、總目、目、亞目、總科、科、亞科、屬、亞屬、種、亞種等。以家犬及泥蚶為例,其排列如下: 界Kingdom 動物界Animalia 門Phylum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Subphylum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Class 哺乳綱Mammala 亞綱Subclass 真獸亞綱Eutheria 目0rder 食肉目Carnivora 亞目Suborder 裂腳亞目Fissipedia 科Fami1y 犬科Canidae 屬Genus 犬屬Caneis 種SpecieS 家犬Camilaris familaris 界Kingdom 動物界Animalia 門Phylum 軟體動物門Mollusca 綱Class 瓣鰓綱Lamellibranchia 目0rder 列齒目Taxodonta 總科Superfami1y 蚶總科Arcacea 科Fami1y 蚶科Arcide 屬Ascaris 蚶屬Arca 種Species 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 除上述的分類等級外,有的物種分布較廣,變異甚大,因此在物種以下,尚建立3種以下的分類單位,一般可分為: 1.亞種Subspecies 即種內個體在地理上和生殖上充分隔離後,形成的一類種群;它是一個種內的地理種群,或生理、生態種群,並具有地理分布上或生態上的不同。現今動物分類學上多以亞種作為種以下的分類等級或階元。如分布廣泛的短尾蝮蛇Agristr0d0n ha1ys brevicaus即為蝮蛇Agristrod0n halys (Pallas)的一個亞種。 2.變種Variety 通常有一定的形態特徵和地理分布,並在特徵上與原種有一定的區別,與其他變種有共同的分布區。如家雞Gallus gallus d0mesticus Brisson系由原雞Gallus galus (Linnaeus)馴化而來,可將家雞看作為原雞的一個變種。在動物分類學上多用亞種而較少用變種的名稱。 3.宗Race 是在同一物種內,一類形態特徵比較不穩定的群體,表現在個體群或個體上出現的細小變異,一般不給予拉丁學名。至於品種(Sort)是指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培育出來的類群,它在經濟上有一定的重要意義,是人工選擇的結果,而在野生動物中不應用品種一同,一般也不給予拉丁學名。如家雞有九斤黃、狼山雞、烏骨雞等品種。 此外,在科之下除分亞科外,有的還分為族Tribus、亞族Subtribus,屬以下除分亞屬外,有的還又分為組Section和系Series等單位。按照慣例,門的標准拉丁學名詞尾是一phyta,綱的詞尾是-eae,目的詞尾是一ales,科的詞尾是一dae,總科的詞尾是一oidae,業科的詞尾是一inae,因而對一些不常見的類群名稱,也可以根據詞尾來判別屬於何種分類等級,以便於查找或核對。 在上述的各分類等級中,除「種」這一分類等級外,其他較高的分類等級,在很大程度上都同時具有客觀性和主觀性兩個概念,說它們是客觀性的,因為它們是客觀存在的,是可以劃分的實體;說它們是主觀性的,因為在各等級之間的范圍和劃分,完全是由不同的動物分類學家主觀來確定的,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客觀規律,如有的分類學家定為屬的概念,到後來會被定為科,甚至定為目,而且一個等級,在不同的類群中,其含義也不是完全相等的,如鳥類的目與目之間的差異,就遠比昆蟲綱的目與目之間的差異定得為小。總之,動物的分類是一個十分復雜和困難的工作,也需要掌握很多相關學科的知識,才能作好動物的分類,使之更接近於自然。 希望本團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採納!
Ⅳ 世界上多少種動物,分別是哪幾種呢請一 一寫出來。
據動物學家統計,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
動物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身體背部都有一根由許多椎骨組成的脊柱,一般個體較大;無脊椎動物的身體沒有脊柱,多數個體很小,但種類卻很多,占整個動物種數的90%以上。例如蒼蠅、蚊子、螞蚱、蝴蝶等昆蟲都是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又可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獸類五大類群。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多的一個類群,包括海水魚和淡水魚共有25000~30000種,如鯉魚、黃花魚等。兩棲類有2000餘種,如青蛙等。爬行類有3000餘種,如蛇、龜、鱷魚等。鳥類有9000種,如鴿子、麻雀。獸類有4500多種,如馬、牛、獅子、虎等。世界上還有許多種動物還未被發現呢。
上面說的是已知的動物種類,下面的資料是關於尚未發現和認知的動物:
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蟲可能有1000萬種,約佔地球所有生物物種的一半。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蟲種類僅100萬種,占動物界已知種類的2/3-3/4。由此可見,世界上的昆蟲還有90的種類我們不認識;按最保守的估計,世界上至少有300萬種昆蟲,那也還有200萬種昆蟲有待我們去發現、描述和命名。現在世界上每年大約發表1000個昆蟲新種,它們被收錄在《動物學記錄》中,所以,該雜志是從事動物分類的研究人員必須查閱的檢索工具。
在已定名的昆蟲中,鞘翅目(甲蟲)就有35萬種之多,其中象甲科最大,包括6萬多種,是哺乳動物的10倍。鱗翅目(蝶與蛾)次之,有約20萬種。膜翅目(蜂、蟻)和雙翅目(蚊、蠅)都在15萬種左右。
昆蟲不僅種類多,而且同一種昆蟲的個體數量也很多,有的個體數量大得驚人。一個螞蟻群可多達50萬個體。一棵樹可擁有10萬的蚜蟲個體。在森林裡,每平方米可有10萬頭彈尾目昆蟲。蝗蟲大發生時,個體數可達7~12億之多,總重量約1250~3000噸,群飛覆蓋面積可達500~1200公頃,可以說是遮天蓋日。
要准確說出地球上的動物有多少種,恐怕連專家也不敢保證,因為對動物的了解,也是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現,隨著對自然的不斷認識,而不斷積累的。
古希臘的偉大學者亞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描述過450種動物;第一個動植
物分類學家林內,曾在18世紀上半葉描述過大約4000種動物;19世紀上半葉,人們知道的動
物共有48000種;19世紀末,有記載的動物已達50萬種;而目前,資料中的動物已超過100萬
種了,據分類學家的意見,這個數字仍沒有達到實際的種數。
?
在世界各種科學雜志中,每年都報道發現千百個昆蟲新種,這就說明,我們對昆蟲的認
識是遠遠不夠的。1931年時,人們一共知道有80000種蝶蛾類動物,而到1942年,人們又發
現了1萬種新的。有些動物學家推測,自然界中可能還有200萬種昆蟲不為人所知。
?
在脊椎動物中,對魚類的研究也很不夠。1938年在南非沿岸,偶然捕捉到了一條奇怪的
大魚,魚身上發出美麗的藍色光焰,漁夫們把這條魚送到了一個地方博物館,在沒有進行詳
細研究的情況下,把這條魚的外皮製成了標本,後來當專家們研究了它的標本和頭骨以後,
才發現這條魚非同尋常,它不但獨立地屬於一個新科,而且屬於一個新的種屬,這一目中的
魚類早被認定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經絕跡了。這種魚極其稀少,從發現到1954年的6年間,總共才捕到8條。
?
另外,在已研究得很清楚了的哺乳動物中,也不斷有新種發現,如小嚙齒類動物塞氏鼠的發現就是證明。因此,自然界到底有多少種動物,是一個在不斷變化的數字。
Ⅳ 世界上一共有幾種動物
據動物學家統計,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
動物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身體背部都有一根由許多椎骨組成的脊柱,一般個體較大;無脊椎動物的身體沒有脊柱,多數個體很小,但種類卻很多,占整個動物種數的90%以上。例如蒼蠅、蚊子、螞蚱、蝴蝶等昆蟲都是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又可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獸類五大類群。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多的一個類群,包括海水魚和淡水魚共有25000~30000種,如鯉魚、黃花魚等。兩棲類有2000餘種,如青蛙等。爬行類有3000餘種,如蛇、龜、鱷魚等。鳥類有9000種,如鴿子、麻雀。獸類有4500多種,如馬、牛、獅子、虎等。世界上還有許多種動物還未被發現呢。世界上大約有一千五百萬種動物!!!!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蟲可能有1000萬種,約佔地球所有生物物種的一半。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蟲種類僅100萬種,占動物界已知種類的2/3-
3/4。由此可見,世界上的昆蟲還有90%的種類我們不認識;按最保守的估計,世界上至少有300萬種昆蟲,那也還有200萬種昆蟲有待我們去發現、描述和命名。現在世界上每年大約發表1000個昆蟲新種,它們被收錄在《動物學記錄(zoological
record)》中,所以,該雜志是從事動物分類的研究人員必須查閱的檢索工具。
在已定名的昆蟲中,鞘翅目(甲蟲)就有35萬種之多,其中象甲科最大,包括6萬多種,是哺乳動物的10倍。鱗翅目(蝶與蛾)次之,有約20萬種。膜翅目(蜂、蟻)和雙翅目(蚊、蠅)都在15萬種左右。下圖是動物界不同類群已知種的相對數量。
昆蟲不僅種類多,而且同一種昆蟲的個體數量也很多,有的個體數量大得驚人。一個螞蟻群可多達50萬個體。一棵樹可擁有10萬的蚜蟲個體。在森林裡,每平方米可有10萬頭彈尾目昆蟲。蝗蟲大發生時,個體數可達7~12億之多,總重量約1250~3000噸,群飛覆蓋面積可達500~1200公頃,可以說是遮天蓋日。要准確說出地球上的動物有多少種,恐怕連專家也不敢保證,因為對動物的了解,也是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現,隨著對自然的不斷認識,而不斷積累的。古希臘的偉大學者亞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描述過450種動物;第一個動植
物分類學家林內,曾在18世紀上半葉描述過大約4000種動物;19世紀上半葉,人們知道的動
物共有48000種;19世紀末,有記載的動物已達50萬種;而目前,資料中的動物已超過100萬
種了,據分類學家的意見,這個數字仍沒有達到實際的種數。在世界各種科學雜志中,每年都報道發現千百個昆蟲新種,這就說明,我們對昆蟲的認
識是遠遠不夠的。1931年時,人們一共知道有80000種蝶蛾類動物,而到1942年,人們又發現了1萬種新的。有些動物學家推測,自然界中可能還有200萬種昆蟲不為人所知。在脊椎動物中,對魚類的研究也很不夠。1938年在南非沿岸,偶然捕捉到了一條奇怪的
大魚,魚身上發出美麗的藍色光焰,漁夫們把這條魚送到了一個地方博物館,在沒有進行詳細研究的情況下,把這條魚的外皮製成了標本,後來當專家們研究了它的標本和頭骨以後,
才發現這條魚非同尋常,它不但獨立地屬於一個新科,而且屬於一個新的種屬,這一目中的魚類早被認定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經絕跡了。這種魚極其稀少,從發現到1954年的6年間,總
共才捕到8條。
另外,在我們認為已研究得很清楚了的哺乳動物中,也不斷有新種發現,如小嚙齒類動物塞氏鼠的發現就是證明。因此,自然界到底有多少種動物,是一個在不斷變化的數字。
Ⅵ 世界上現存多少動物和滅絕了多少動物
據世界《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以及139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和20000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
描述過的昆蟲種類數目現已在780,000種以上,占已知動物種類的四分之三到五分之四.即使在對昆蟲有詳細研究的國家,也還不斷有新種發現,估計全世界每年新記載的種類約在10,000種以上.因此有人估計,棲息在地球上的昆蟲可能約有200萬種.
Ⅶ 海南發現新物種海南小姬蛙,你對這種動物了解多少
海南發現新物種海南小姬蛙,這種動物是兩棲類新物種 。
保護這些珍貴的兩棲動物,人人有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投入到這一項,利國利民的行動中來。
Ⅷ 世界上有多少種動物。
描述過的昆蟲種類數目現已在780,000種以上,占已知動物種類的四分之三到五分之四。即使在對昆蟲有詳細研究的國家,也還不斷有新種發現,估計全世界每年新記載的種類約在10,000種以上。因此有人估計,棲息在地球上的昆蟲可能約有200萬種。昆蟲因種數之多,使其成為動物界最大的綱。單是鞘翅目就有330,000種,為昆蟲綱中最大的目,其中僅象甲科就有60,000種,葉甲科稍次之。
而且每種昆蟲的個體數也極大,池塘岸邊的蚊群,蜉蝣的群飛,以及田野害蟲大發生時其數量之多,為我們所習見的景象。群飛昆蟲個體數最多的是蝗蟲,例如非洲或西南亞的沙漠蝗覆蓋面積往往達500到1,200公傾,其個體數有7至20億之多,重量可達1,250到3,000噸。甚至還有人曾估計過總重量約50,000噸的蝗群。因此昆蟲個體的總數是我們無法想做的。
昆蟲個體數之所以如此之多,主要是由於其特殊的繁殖能力。一個雌蟲所產的卵超過100個的並不罕見,有的多達1,000個。群棲性昆蟲產卵數還要大得多。最多的是非洲的幾種白蟻(大白蟻亞科)其後蟻一天就產卵15,000個以上,且持繼數年很少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