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新出現傳染病有多少源自動物

新出現傳染病有多少源自動物

發布時間:2022-05-07 20:19:58

A. 國家最新規定的動物的一類傳染病有哪些

國家最新關於動物一類傳染病的文件是2008年12月11日發布的《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規定一類動物疫病共17種,分別包括:

口蹄疫、豬水泡病、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非洲馬瘟、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綿狀腦病、癢病、藍舌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鯉春病毒血症、白斑綜合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三十一條發生一類動物疫病時,應當採取下列控制和撲滅措施:

(一)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立即派人到現場,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調查疫源,及時報請本級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

疫區范圍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對疫區實行封鎖。必要時,上級人民政府可以責成下級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

(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採取封鎖、隔離、撲殺、銷毀、消毒、無害化處理、緊急免疫接種等強制性措施,迅速撲滅疫病。

(三)在封鎖期間,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動物、動物產品流出疫區,禁止非疫區的易感染動物進入疫區,並根據撲滅動物疫病的需要對出入疫區的人員、運輸工具及有關物品採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1)新出現傳染病有多少源自動物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關於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的規定:

第三條本法所稱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第四條 根據動物疫病對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規定管理的動物疫病分為下列三類:

(一)一類疫病,是指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採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

(二)二類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

(三)三類疫病,是指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

前款一、二、三類動物疫病具體病種名錄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五條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

B. 什麼是新發傳染病,SARA怎樣從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

新發傳染病。印象里是指1973年後新發現的傳染病。包括一些確實是以前沒有記載的,如SARS,艾滋病等。還有些是以前有記載,但沒被人們所認識的病,如幽門螺桿菌引起的病。總數有幾十種。
至於SARA怎麼到人,是否為野生動物傳播的都未確定,正在探討中。

C. 鼠疫艾滋病禽流感啥死等傳染病都源於什麼是由什麼傳播給人類的

鼠疫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宿主包括多種嚙齒類動物,例如旱獺,鼠等;鼠疫大暴發時鼠蚤也是傳播媒介。
根據系統演化分析,艾滋病毒的來源應該是SIV,是猩猩體內的一種逆轉錄病毒,通俗來說,大概率來源於猩猩。
禽流感,顧名思義,是由禽類傳播給人類,但是是不是直接傳染給人,中間是否有什麼中間宿主還是要視具體情況分析。

D.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新發現傳染病與自然疫源的關系

七十年代以來,先後發現了三十多種新的傳染病。新發現的病原體相當部分屬於動物源性,如禽流感病、脘毒體病(含克雅病、牛海綿狀腦病、羊瘙癢症)、埃博拉出血熱、Nipah病毒性腦炎、Hendra病毒性腦炎、人歐利希氏體病、貓抓病、萊姆病等,寄生於野生動物和家畜中的病原體,通過某些途徑傳染給人。
在森林深處猴類中帶有埃博拉病毒,加彭採金者到森林深處砍伐,吃了猩猩肉,感染了埃博拉病毒而發病,死亡13人。1976年由於非洲當地的居民吃了森林裡死去的靈長類動物,引起挨博拉出血熱的流行,270人病死。又如扎伊爾有一次埃博拉出血熱暴發流行,是從在森林中燒木炭工人開始發病。瑞士一位女科學家在象牙海岸西部,解剖1隻可能是通過吸血昆蟲而傳播的死亡黑猩猩而受到感染。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支持艾滋病來源於動物。有學者認為是,在非洲的綠猴攜帶一種病毒SIV,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別是HIV—2型非常近似,由SIV傳到人類,轉變為HIV—2型,對人類毒力還不太強。再由HIV—2型進化為HIV—l型,則毒力增大,且對原宿主毒力也增加。
有不少研究結果提示SARS可能也是來源於動物,WHO專家分析了900個SARS病例,其中5%是食品商人或廚師,從事這些職業的人在普通肺炎患者中的比例小於1%。專家攻關小組在野生動物果子狸、獾、貉、猴、蝙蝠、蛇等的樣品檢到與SRAS病毒基因序列幾乎完全一致的冠狀病毒。廣東省13市SARS首發病例流行病學分析,與動物接觸機會較多的廚師發病相對集中。635名動物室場從業人員的SARS-CoV(SARS冠狀病毒)感染率高達16.7%,明顯高於對照組蔬菜從業人員的0.7%。而以經營野生畜類為主的甲市場從業人員SARS-CoV感染率高達25.6%,明顯高於兼營野生畜類的乙、丙市場的7.5%和6.8%。在甲市場主營野生動物的人員SARS-CoV感染率59.3%,明顯高於其他人員的SARS-CoV感染率20.6%-9.7%。
2003年冬季在廣州再次出現零散SARS病例,由於尚未證實人類能攜帶CoV,尋找傳染源頭的思路自然會集中到動物身上。廣東人在秋、冬季習慣食野昧,即野生動物。2002年、2003年兩年的SARS首發都在廣東,又都秋冬季,這內中可能存在聯系,加上在動物身上找到基因序列與病人身上的SARS-CoV
序列極相似的病毒。更可推斷SARS的源頭可能來自於動物。

E. 20世紀80年代後世界上新發現的哪些動物傳染病

被貓咬、舔或抓傷能致使人腋下或頸部的淋巴結腫大1到2個月,同時伴有身體不適、食慾不振、頭痛和發熱,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貓抓熱.這種寵物傳染病的致病菌是巴爾通氏體,約50%的貓帶有這種病菌.損害人類健康的不只是寵物帶有的細菌和微生物,還有它們身上的鉤蟲等寄生蟲.鉤蟲的幼蟲一旦鑽進人體皮膚,就會引起嘔吐、腹瀉、體重減輕,或者導致眼睛或內臟的損傷.
嚙齒類動物特別是老鼠和松鼠能傳播黑死病,也就是鼠疫.這種可怕的傳染病在中世紀席捲了歐洲和亞洲,至今仍存在於世界的某些地方.鼠疫是由一種細菌傳播的.這種細菌生存在叮咬過老鼠的跳蚤的腸道內,通過跳蚤的叮咬再傳播給人類.鼠疫這種致命的傳染病能使人的淋巴結腫大,導致血液和肺部感染,並引起全身出血.
金絲雀和鸚鵡等鳥類的羽毛中的角蛋白能引發過敏和氣喘.這些寵物鳥有時還會導致嚴重的感染,其中包括肺部衣原體感染.這種疾病的症狀與普通感冒相似,會出現乾咳、發熱、發抖和肌肉疼痛,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較高.
另外,被當作寵物喂養的魚類也能引起感染.一些觀賞魚身上帶有與結核菌類似的致病菌,人在清潔魚缸時如果皮膚上有傷口,很容易造成感染.
答案來自雅虎知識堂aware天 貓祝您健康!

F. 只在動物和動物之間傳播的傳染病有哪些

很多,列舉一部分,如下:
豬傳染病
豬丹毒、豬梭菌性腸炎、豬痢疾、豬支原體肺炎、豬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 、豬瘟、非洲豬瘟、豬細小病毒感染、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征、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水皰病、豬偽狂犬病、豬圓環病毒感染
家禽的傳染病
雞敗血霉形體感染、傳染性鼻炎、鴨傳染性漿膜炎、雞葡萄球菌病、綠膿桿菌感染、禽麴黴菌病 、新城疫、傳染性喉氣管炎、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禽白血病、馬立克氏病、傳染性法氏囊病 、禽呼腸孤病毒感染、禽腦脊髓炎、禽腺病毒感染、鴨瘟、鴨病毒性肝炎、小鵝瘟、番鴨細小病毒病、雞傳染性貧血、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症、多病因呼吸道病
反芻動物傳染病
氣腫疽、副結核病、傳染性角膜結膜炎、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放線菌病、無漿體病、牛瘟、惡性卡他熱、牛病毒性腹瀉一黏膜病、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牛流行熱、牛白血病 、羊梭菌性疾病、藍舌病、梅迪一維斯納病、羊傳染性膿皰、牛海綿狀腦病、綿羊癢病、小反芻獸疫、綿羊肺腺瘤病馬的傳染病
鼻疽、類鼻疽、馬傳染性子宮炎、馬傳染性貧血、馬傳染性鼻肺炎、馬傳染性腦脊髓炎

G. 入侵的高風險外來動物傳染病有哪些

摘要 外來物種入侵會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H. 最近幾年我國新出現的一類動物傳染病有(),()

最近幾年我國新出現的一類動物傳染病,
有(禽流感),(非洲豬瘟),
之前有口蹄疫,國外有瘋牛病。

I. 會床會傳傳染病的動物有哪些

刺蝟、倉鼠、蜘蛛、狗、貓、老鼠、松鼠、金絲雀、鸚鵡。
有100多種人類疾病與養寵物有關,其中20種較為常見。據估算,人們用來治療由寵物引起的疾病所消耗的醫療資源,與治療性傳播疾病所消耗的資源相當。那麼,有哪些寵物會傳染疾病?它們會傳染哪些疾病呢?
人類在距今1萬到1.5萬年前馴養了狗,在古埃及時代馴養了貓,在中世紀馴養了兔子,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被狗咬傷會染上狂犬病。今天,刺蝟、倉鼠甚至蜘蛛都開始成為發達國家中流行的寵物。狗、貓和鼠能夠通過咬人或舔人的傷口傳播各種病菌。人的手部皮膚特別容易受到寵物所帶病菌的侵襲。免疫力低下或做過脾臟切除的病人被寵物咬傷的後果尤為嚴重。狗、貓和鼠等動物會傳播導致扁桃體炎的鏈球菌,還會引起百日咳博爾德氏桿菌和紅球菌感染,對人的腦和心臟造成損害。總的來說,這類感染會引起發熱、發抖、大量出汗、虛弱無力、頭痛和關節痛。其他一些病例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和呼吸道發炎等症狀。
被貓咬、舔或抓傷能致使人腋下或頸部的淋巴結腫大1到2個月,同時伴有身體不適、食慾不振、頭痛和發熱,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貓抓熱。這種寵物傳染病的致病菌是巴爾通氏體,約50%的貓帶有這種病菌。損害人類健康的不只是寵物帶有的細菌和微生物,還有它們身上的鉤蟲等寄生蟲。鉤蟲的幼蟲一旦鑽進人體皮膚,就會引起嘔吐、腹瀉、體重減輕,或者導致眼睛或內臟的損傷。
嚙齒類動物特別是老鼠和松鼠能傳播黑死病,也就是鼠疫。這種可怕的傳染病在中世紀席捲了歐洲和亞洲,至今仍存在於世界的某些地方。鼠疫是由一種細菌傳播的。這種細菌生存在叮咬過老鼠的跳蚤的腸道內,通過跳蚤的叮咬再傳播給人類。鼠疫這種致命的傳染病能使人的淋巴結腫大,導致血液和肺部感染,並引起全身出血。
金絲雀和鸚鵡等鳥類的羽毛中的角蛋白能引發過敏和氣喘。這些寵物鳥有時還會導致嚴重的感染,其中包括肺部衣原體感染。這種疾病的症狀與普通感冒相似,會出現乾咳、發熱、發抖和肌肉疼痛,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較高。
另外,被當作寵物喂養的魚類也能引起感染。一些觀賞魚身上帶有與結核菌類似的致病菌,人在清潔魚缸時如果皮膚上有傷口,很容易造成感染。

閱讀全文

與新出現傳染病有多少源自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