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雙歧桿菌
雙歧桿菌 雙歧桿菌是人體內存在的一種生理性細菌,是人體有益菌中最值得重視和研究的一種,它與人體的健康密不可分,可以說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健康法寶。
歧桿菌將糖分解後生成乳酸和醋酸,使腸道呈酸性,其結果能控制由有害菌引起的異常發酵,並且刺激腸蠕動,起到解除便秘的作用。
雙歧桿菌制劑可以抑制產生毒素的有害菌數量,從而對肝臟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可以影響膽固醇的代謝,將其轉化為人體不吸收的類固醇,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因而對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雙歧桿菌在乳製品發酵過程中可以產生乳糖酶,幫助患者消化乳糖。
雙歧桿菌在人體腸內發酵後可產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鈣、磷、鐵的利用率,促進鐵和維生素D的吸收。雙歧桿菌發酵乳糖產生半乳糖,是構成腦神經系統中腦苷脂的成分,與嬰兒出生後腦的迅速生長有密切關系。雙歧桿菌可以產生維生素B1、B2、B6、B12及丙氨酸、纈氨酸、天冬氨酸和蘇氨酸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對於人體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營養作用。
雙歧桿菌能抑制腐敗菌生長,減少其代謝產物中的氨、硫化氫、蚓跺及糞臭素等有害物質的生成。
雙歧桿菌制劑的作用是雙向調整的,既可將高的降下來,也可將低的升上去,使用雙歧桿菌制劑可以同時治療腹瀉和便秘,使人體恢復正常,這就是調整的作用。
❷ 動物雙歧桿菌和乳雙歧桿菌是不是同一種細菌
動物雙歧桿菌和乳雙歧桿菌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同一種細菌。動物雙歧桿菌是人和哺乳動物腸道里的最好的一種細菌,是屬於微生態的細菌。1899年,法國的科學家從母乳喂嬰兒的糞便中分解出了這種細菌,並指出母乳在喂養嬰兒的腸道中發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動物雙歧桿菌是成的形態,是V字形,Y字形彎曲的,還有許多分叉的感覺。它的菌落非常的光滑,而且邊緣完整,呈乳白色閃光,並且非常柔軟。動物雙歧桿菌在培養維生素的時候和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氨基酸的活性會降低50%左右。動物雙歧桿菌適用主人的身體生長的細菌,可以維持的生態平衡,動物雙歧桿菌是和中葯成分搭配在一起的保健葯,許多成分對雙歧桿菌都是有非常好的促生作用的。
❸ 補充多少個益生菌才能定植在腸道
益生菌在腸道內的生理過程 :
第一步是「黏附」: 黏附是指細菌與宿主腸上皮細胞結合的過程,其特徵:首先是宿主的特異性,來自人體的細菌不一定能在動物體內定植,同樣來自動物的細菌也不一定能在人體定植;其次是菌株的特異性,同一種屬的細菌有的菌株可以黏附定植,有的則不可以;另外,還需有足夠的量,黏附有群體效應,細菌只有達到一定的量,黏附才能牢固。黏附可避免益生菌被胃酸、膽汁等胃腸道分泌的液體和腸道的蠕動所清除,而「定居」下來的菌由於「先來先佔」減少了其他有害菌的「定居」的可能性。同時由於大量「好菌」的存在,形成了「生物屏障」作用而防止「壞菌」接近腸道的上皮細胞。
第二步是「定植」: 定植是益生菌生長發育的前提,是在黏附下發生的一種生理功能。細菌在定植後才可以在黏附膜表面形成微生物膜,防止外籍菌入侵,保護腸粘膜的健康。通常從體內(糞便)分離的益生菌如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等均具有較強的黏附、定植和適應消化道環境的能力。黏附和定植是一個動態過程,即使對於有粘附和定植能力的菌來說,有其他菌定植在先的話,後來的就擠不進去了,如果服用抗生素或其他原因,已經定植的菌也會逐漸減少或丟失,有害菌及部分條件致病菌就有可趁之機。
人體不能自製益生菌,必須從飲食中補充,而且必須活著到達腸道,否則其效果將大打折扣。選擇三聯、原籍、低免疫性、含菌量大、具有定植部位的益生菌是臨床常見選擇。
一、長雙歧桿菌 長雙歧桿菌主要定植於腸道下端,生長需要弱酸性環境,48小時就能進入生長穩定期。其特有的果糖-6-磷酸解酮酶將葡萄糖分解為醋酸和乳酸,降低腸道的pH值,抑制外籍菌的生長、繁殖。研究表明長雙歧桿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具抗菌活性,對假單胞菌屬、金葡菌有抗菌作用。從而抑制了腸道中有害菌和致病菌的生長。而且雙歧桿菌屬於專性厭氧菌,在厭氧條件下,它的生長速度超過兼性厭氧菌,因而在營養物質有限的情況下,專性厭氧菌可優勢生長,而通常兼性厭氧的潛在致病菌處於劣勢狀態。作為腸道優勢菌,它的益生功能顯著,能緊密定植在腸粘膜,發揮營養腸道、阻礙有害菌定植、調節免疫、平衡菌群、修復受損腸屏障的功能。
二、乳桿菌 乳桿菌屬於兼性厭氧菌,會消耗部分氧氣,產生酸性物質,形成厭氧與弱酸性環境,為長雙歧提供最佳生長環境,24小時內即可進入生長穩定期。乳桿菌可定植於腸粘膜,阻礙有害菌定植,也可促進小腸絨毛隱窩內幹細胞分化、增殖,恢復受損腸道屏障。由於胃酸和膽鹽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益生菌被食入後必須要通過惡劣的胃液並抵抗來自膽汁的膽鹽,在模擬胃腸環境條件下,乳桿菌可以順利通過胃腸高酸、高膽汁鹽環境,並在腸道實現黏附定植與正常繁殖。
總結:雙歧桿菌、乳桿菌組成了一個在不同條件下都能生長快、作用持久的聯合菌群,在整個腸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抑制腸內有害菌(如沙門氏菌、志賀菌、致病大腸埃希菌及霍亂弧菌),使腸道功能得以改善。另外,雙歧桿菌雙聯活菌在人體腸內發酵後可產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鈣、磷、鐵的利用率,促進鐵和維生素D的吸收,並產生維生素B1、B2、B6、B12及丙氨酸、纈氨酸、天冬氨酸和蘇氨酸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對於人體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營養作用。
關於生命早期健康腸道菌群的定植,國內外專家一致強調:腸道菌群對人體的代謝、消化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具有重要影響,生命早期健康腸道菌群的定植對於寶寶日後成長影響巨大。
❹ 動物雙歧桿菌BB-12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這種益生菌可產生植物乳桿菌素,抑制腸道致病菌生長,緩解腸易激綜合症。俏動力復合益生菌所含的5種活菌裡面其中一個就是動物雙歧桿菌BB-12。同時,所含的五株進口活菌,株株都有碼,質量安全有保障。
❺ 雙歧桿菌在多少的溫度下才可以存活食物里添加的雙歧桿菌真的能被人體所吸收利用嗎
一、菌類不同。
1、長雙歧桿菌取自健康人體腸道,篩選出完全適合人體之菌株,符合美國食品即葯物檢驗局核准可使用於一般食品類的雙歧桿菌。醫學研究單位驗證資料,長雙歧桿菌益生菌具有調節人體腸道,改善健康功效。
2、雙歧桿菌屬是一種革蘭氏陽性、不運動、細胞呈桿狀、一端有時呈分叉狀、嚴格厭氧的細菌屬,廣泛存在於人和動物的消化道、陰道和口腔等生境中。雙歧桿菌屬的細菌是人和動物腸道菌群的重要組成成員之一。一些雙歧桿菌的菌株可以作為益生菌而用在食品、醫葯和飼料方面。
二、形態不同
1、長雙歧桿菌一般多呈勺型。
2、嗜熱雙歧桿菌則呈纖細桿狀等;也有球形雙歧桿菌的報道,如兔雙歧桿菌形態近似球狀。
三、功效不同
1、醫學研究單位驗證資料,長雙歧桿菌(BL)益生菌具有調節人體腸道,改善健康功效。
2、雙歧桿菌是一種重要的腸道有益微生物。雙歧桿菌作為一種生理性有益菌,對人體健康具有生物屏障、營養作用、抗腫瘤作用、免疫增強作用、改善胃腸道功能、抗衰老等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
❻ 動物雙歧桿菌與乳雙歧桿菌有什麼不同
OK,難得在網路知道上看到一個正經的問題。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是1969年日本人Mitsuoka確認的一種細菌,1997年的時候Bifidobacterium lactis被Meile確認為一種新的細菌。但是隨後2000年有科學家發現這兩種細菌DNA雜交率非常高,不同菌株之間都在80%以上,因此後者應該是前者的變種。2004年的時候國際細菌系統分類學會議上,根據先來後到的原則,正式將Bifidobacterium lactis修改為Bifidobacterium animalis一個亞種。 因此,最規范的寫法是: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b-12 注意拉丁名是斜體。 當然,為方便計,你所說的兩種名稱作為平時交流時簡略的說法也不是不能接受,大家都懂就行了。
❼ 動物雙歧桿菌bb-12作用
臨床研究證明Chr. Hansen BB-12®通過胃腸道可以存活,並能維持健康的胃腸道菌群。而且,研究已經表明它能夠改善腸道功能,防止腹瀉,並能減少抗生素治療的副作用。
例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在免疫功能方面,臨床研究表明Chr. Hansen BB-12®會提高機體對常見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同時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
通過大量的體外測試已經確定了Chr. Hansen BB-12®的菌株特點和機理。Chr. Hansen BB-12®表現出了極好的酸膽汁耐受性,它含有膽鹽水解酶,並具有很強的粘附性,這些都是有價值的益生菌特性。
抑制病原菌、增強屏障功能以及免疫相互作用都是它的作用機理,並且已經得到驗證的。
(7)動物雙歧桿菌在體內多久定值擴展閱讀
動物雙歧桿菌培養中氨基酸、維生素、核酸物質和鹽類必不可少,如果缺乏天冬氨酸則菌的活性降低50%,如果缺少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則活性完全喪失。維生素中B1、B2、B6、尼克酸、泛酸也是必需物質,有些菌種還需要葉酸。
存在於人乳中的N-乙醯葡萄糖胺及其糖類,對動物雙歧桿菌有特殊的促進增殖作用,被稱為雙歧因子Ⅰ,酪蛋白經水解而產生的肽也具有促進動物雙歧桿菌增殖的作用,稱為雙歧因子Ⅱ,異構乳糖、低聚果糖(FOS)、半乳糖低聚糖(GOS)、泛醯巰基乙胺也具有雙歧因子的功能。
❽ 雙歧桿菌的作用
你好,雙歧桿菌的作用有維護腸道正常細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長,防止便秘,腹瀉和胃腸障礙等;改善乳製品的耐乳糖性,提高消化率;增強人體免疫機能,預防抗生素的副作用,抗衰老,延年益壽;抗腫瘤;在腸道內合成維生素、氨基酸和提高機體對鈣離子的吸收;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防治高血壓;增強機體的非特異和特異性免疫反應;控制內毒素血症的作用; 當然適合寶寶,雙歧桿菌在母乳營養兒中分布最多,現在一些比較關注寶寶健康的奶粉也開始添加了,比如:瑞貝恩,喜麗雅。
❾ 動物雙歧桿菌是什麼東西
動物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是人和許多哺乳動物腸道中的優勢菌之一。在微生態學上屬於菌群。1899年法國巴斯德研究院的蒂瑟爾(Tissier)首次從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中分離到了該菌,並指出它對乳兒的營養和預防腸道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該菌是人和動物腸道中重要的生理性細菌。參與免疫、營養、消化和保護等一系列的生理過程,發揮著重要的功能。
雙歧桿菌BB-12源自科漢森收集的乳品發酵劑,被鑒定為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是唯一獲得全基因序列的雙歧桿菌菌株。在食品中具有很高的穩定性,作為凍乾粉穩定性也很高。是我國衛生部批準的新資源食品,確保了此菌種在我國使用的安全性。
文獻表明其效果包括:
1.
動物雙歧桿菌BB-12增強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力。
2.
動物雙歧桿菌BB-12的發酵奶後對老年性便秘和結腸切除術的患者有積極作用。
3.
動物雙歧桿菌BB-12對淋巴細胞增殖有抑製作用。
4.
食用含動物雙歧桿菌BB-12和嗜熱鏈球菌的營養不良的嬰幼兒和兒童的生長發育快於不食用以上益生菌的兒童。
5.
動物雙歧桿菌BB-12和嗜酸乳桿菌的奶製品後,白細胞吞噬作用明顯增強,說明志願者的抗感染能力得到增強。
❿ 動物雙歧桿菌的簡介
動物雙歧桿菌是革蘭氏陽性多形態桿菌,呈Y字形、V字形、彎曲狀、刮勺狀,其典型的形態特徵是有分叉的桿菌。因而取名為bifis,拉丁語是裂開和分開之意。菌落光滑,凸圓,邊緣完整,乳脂呈白色,閃光並有柔軟質地。
生長環境 動物雙歧桿菌不形成芽孢,無運動性,專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為3~41℃;最適發醇溫度為35~40℃;最低生長溫度為25~28℃;最高生長溫度為43~45℃;起始生長pH值為6.7~7.0在pH4.5~5.0以下或pH值為8.0~8.5以上的環境都不生長。主要分布於人體腸道中,部分暖血動物如豬、狗、老鼠和蜜蜂的消化道中也大量存在。 動物雙歧桿菌降膽固醇的作用得到了體內和體外實驗的支持。但其作用機理至今尚未定論,主要有三種觀點:(1)吸收理論,雙歧桿菌吸收腸道中的膽固醇以減少機體膽固醇的吸收。(2)沉澱理論:藉助其膽鹽水解酶活性將膽鹽轉化為脫結合態,導致在pH值低於6.0時,膽鹽的溶解度較低,並與膽固醇形成沉澱,使膽固醇隨糞便一起排泄,從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水平。(3)抑制膽固醇合成途徑中β-羥基、β-甲基二酸單醯輔酸A還原酶的活性,控制膽固醇的合成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含量。
7、抗衰老作用 自由基被認為是機體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對宿主細胞有害的物質,它們能加速細胞的衰老與死亡。口服動物雙歧桿菌制劑能明顯增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含量,從而減少自由基參與的氧化反應導致的機體衰老,故雙歧桿菌在抗衰老過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雙歧桿菌具有明顯抗氧化作用,它對亞油酸過氧化的抑制率為28%~48%,能將4-硝基喹啉-N-氧化物對細胞的毒性降低90%,能抑制血漿脂質過氧化反應,延緩機體衰老。此外,雙歧桿菌還能直接抑制腸道腐生菌的生長,減少腐生菌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數量及其對機體組織的毒害,調節改善腸道細菌的組成、分布及功能,從根本上降低腸道腫瘤、炎症、便秘以及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病率,促進機體健康和抗衰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