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友在青島趕海遇到「活化石」,專家稱基本確定是文昌魚,它有多罕見
在20121年6月15日左右,一名網友在微博分享了他在青島進行趕海時拍攝的視頻,這名網友稱在這次青島趕海中遇到了文昌魚。只見視頻當中,這名網友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生物,外形像魚卻不是魚的海洋生物。於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相關專家對這個視頻進行求證,基本確認這就是“生物進化史上的活化石”文昌魚。
文昌魚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不允許進行任何形式的交易與商業性開發活動。並且文昌魚作為脊索動物門頭索動物亞門倖存物種,屬於無脊椎動物,演化至脊椎動物過度典型的活標本。文昌魚一直深受動物學界的重視,是科學家們研究包括人類所在的脊椎動物起源與進化的極其珍貴的模式動物。
文昌魚在我國沿海地區分布較廣,而在世界其他各地分布數量一般不多。但因為棲息地受到破壞等原因,文昌魚的數量逐年下降,所以在此呼籲大家要愛護環境,不要破壞我們的海洋生態系統,這樣才能夠保護文昌魚,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Ⅱ 網友青島趕海遇到「活化石」,專家對此有何表示
網友青島趕海遇到“活化石”,專家基本確定活化石是文昌魚。網友的細致讓我們對活化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揭開了活化石身上的神秘面紗。對於網友的行為,我們是值得肯定的。正是因為網友的細心,才讓我們對活化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文昌魚是我國的二級保護動物,我們在生活工作中應該保護文昌魚。我們只有很好的保護生態文明,才能夠促進我們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也只有這樣,我們人類的發展才會越來越好。我們只有真正的做到了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我們人類的生存環境才會得到提高,我們人類才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一、案例中網友的行為是值得我們肯定的,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也應該擁有一顆發現美的眼睛。只有我們留心周圍的事物,很好的捕捉對我們有利的東西,我們才能在生活工作中取得突破,取得成功。古人常說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要多留心周圍美好的事物,這樣我們的生活也才會越來越有色彩,越來越好。
Ⅲ 男子非法捕撈中華鱘獲刑一年,還有哪些頻危野生動物經常被濫殺
中華鱘,它是生活在長江流域的瀕臨野生動物。它是食肉性魚類,經常以那些行動緩慢的動物餵食。在春秋兩季的時候,它們會游回長江。經過3000多里的跋涉之後,它們又會回到金沙江進行產卵繁殖。在自己的孩子生長到15厘米的時候,他們就會帶著這些魚到外面進行旅遊,緊接著世世代代的就在大海裡面進行生長。除了中華鱘每年還有大量的穿山甲和麋鹿被捕殺,因為穿山甲有滋補作用,而麋鹿全身都是寶。
中華鱘,它的生長周期是很短的,最長的壽命只能達到40高齡。它是我們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也是活化石。相比較大熊貓來說,他們對我們也十分的重要。而如今我們國家卻出現了第一次非法捕獵殺害中華鱘的案件。2020年6月3日,上海人民法院公開進行審理,刑某某非法殺害中華鱘。
2020年5月14日,檢察院以非法進行捕殺,殺害瀕臨滅絕的動物為由,對邢某某進行訴訟,讓人民法院依法受理這個案件。在訴訟當天要求刑某某賠償四萬元,並且向公共群眾進行道歉。在6月3日的,法院現場,法院依法判處刑某某的最行,在當天邢某某也自己認罪進行處罰。法院可以依法進行重新審判,處於一年的有期徒刑,並且罰款5000,並且要向社會進行公開道歉。
Ⅳ 中華鱟是幾級保護動物
中華鱟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Ⅳ 一般動物的壽命為幾年,分別列舉出來
動物的壽命收各種因素的影響,差別很大,下面列舉一些動物的壽命:
6、紅海膽又名巨紫球海膽,生活在淺灘區域,有時候是岩石上,或者低潮線向下90米的水中,但是它們不會呆在波濤洶涌的地方。它們把自己的體刺用作高蹺在海底爬行。如果你發現一隻紅海膽,記得告訴你的長輩,因為一些個體的壽命超過了200年。
Ⅵ 目前發現的動物中,最長壽的是什麼一般能活多久
在哺乳動物中,最長壽的動物是大象,據說它能活六十到七十歲。當然野生場合和人工飼養是不同的,前者的壽命短些。據記載,哥拉帕格斯群島的長壽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歲。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一隻名叫哈里特的大烏龜,14日度過了它的175歲生日,還得到了一個粉紅色的芙蓉花蛋糕。 哈里特是一隻巨大的加拉帕戈斯陸龜,生於1830年,體重150千克。 它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現存最年長的龜類和帶殼爬行動物。澳大利亞的動物保護者史蒂夫·歐文表示:「它肯定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我覺得它肯定能活到200歲。」有傳說稱,它還曾經是達爾文的寵物。 1835年達爾文結束「貝格爾」軍艦的環球考察,回到英國時帶回來了好幾只小龜。這些小龜既是他的寵物,也是他的研究對象,其中就包括哈里特,但是歷史學家對於這種說法尚存有疑問。 在過去一個多世紀里,它曾一度被誤認為是一隻公的烏龜,並被起名為哈里。直到上世紀50年代,哈里特才得以驗明正身,成為一隻名叫哈里特的母龜。 世界最長壽動物是冰島海底的一種蛤類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其生長過程,以揭開它的長生之道。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8日報道,去年,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島海底捕撈3000多個空貝殼和34個存活的明。 這些明長度約為8.6厘米。 它因中國明代而得名 明是一種圓蛤類軟體動物,因為其生長初期正好處於中國明代而得名。 「我們並不知道它們就是明,」艾倫-沃倫麥可參與了當年的捕撈,他說,「於是就把它們送到了實驗室。」 隨後,英國慈善機構「幫助老人」斥資4萬英鎊(約合8萬美元)委託專家研究這些動物的確切年齡及其在海底的生長過程。 因為明身上的貝殼共有405條紋理,科學家們最後斷定,這些動物已經存活了405年。它們比此前發現最長壽的動物還年長31歲。 《泰晤士報》因此調侃說,在明成長初期,英國正處於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下,而文學大師莎士比亞正在寫作他的《溫莎的風流娘們》。 貝殼紋理如同樹干年輪 明貝殼上的紋理不但是人們斷定其確切年齡的依據,也使其成為紀錄環境變化的活標本。 據科學家介紹,明的貝殼只有在夏季才會生長。在海水溫度較暖,並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明的貝殼上每年都會長出厚度約為0.1毫米的一條紋理。 正因為明貝殼上每條紋理的厚度取決於當時所處的環境,因此,人們可以以此為據,了解當時海底的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 「明貝殼上的紋理就像是樹上的年輪,」主導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學專家,他說,「我們知道海洋圓蛤通常能活200多年,並將氣候紀錄『編入』貝殼中。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建立北大西洋氣候變化的詳細圖表。」 目前,由於明在研究過程中死亡,它們的肉體部分已被取出,剩下的貝殼將繼續用於科學研究。 長壽之謎尚未破解 限於目前對軟體生物的認識程度,科學家還無法得知明是如何在長達數世紀時間內在海底生活。 「對海底圓蛤的了解可能限於它們(作為食物)的味道,」參與這次研究的理查德?法拉格說,「我們需要破解它們是如何在這么長時間內保持肌肉活力,防止發生病變及保持神經系統完好無損。」 法拉格說,明可能一直處在一種安靜而安全的生長環境中,以使自己長時間存活。正因為這種有些「無聊」的生活,明的繁殖能力可能較差。 「也許繁殖能力因為年齡而衰退,」里卡德松說。 盡管破解明的長壽之謎並非易事,「幫助老人」的發言人說,明的發現為人類探索如何在數百年中保持健康提供了機會。(新華社供本報專稿) 動植物壽星榜 美國狐尾松:4844歲 英國櫟:1000歲 湖鱘魚:154歲 露脊鯨:130歲 人類(珍妮?卡門特):122歲 大象:78歲 馬:62歲 日本火蜥蜴:55歲 加拉帕戈斯陸龜:177歲 銀鷗:49歲 蝙蝠:32歲 狗:24歲
Ⅶ 網友青島趕海發現文昌魚,在地球生存5.2億年,它是如何進化的
文昌魚,是一種擁有悠久歷史的魚,它是非常原始的脊索動物。它被稱為活化石,原因是因為是比較低級的無脊椎動物向高級一點的脊椎動物進化過程當中的一個過渡的生物。
一、脊索動物
所謂脊索動物,目前只存在七萬種。像文昌魚這樣的動物,身體里有一根脊索貫穿全身,但是這跟脊索並非骨頭,而是一種比較軟化的物質。與大多數魚類不同的是,文昌魚的脊索會一直保留著。脊索的作用不只是支撐身體,它還與文昌魚頭部的腦泡相連接,文昌魚的一切行動就靠腦泡指揮。文昌魚本身沒有頭部也沒有大腦,它還是處於進化的初始部位,一個比較接近白的狀態。
Ⅷ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隼能活多少年
壽命通常為18-20年。一隻普通鷹隼一年會經歷換毛、捕獵、生育三個階段
Ⅸ 中華鱘放盆里能活幾天
中華鱘放在水中能養一周左右,一般要是買回家後養的話,它存活時間並不長,因為環境、溫度和水質都不適合。想要家養的話,一般都需要使用大些的水族箱,並且保證水質干凈。在養大之後,就需要換更大的水池來養護。如果是野生的是一定要放生的,因為它也是國家保護動物。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 sinensis):是硬骨魚綱鱘科的魚類。常見個體體長0.4-1.3米,體重50-300千克;最大個體體長5米,體重可達600千克。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故有「長江魚王」之稱。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泄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以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夏秋兩季,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海域的中華鱘回遊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擊,才回到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產後待幼魚長大到15厘米左右,又攜帶它們旅居外海。它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長。
中華鱘生命周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主要分布於中國長江幹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