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頭牛有幾根棒骨
棒骨是指豬的小腿骨頭,牛羊豬等動物的腿骨。骨髓很豐富,營養很高。
牛棒骨是牛小腿的骨頭,所以一條牛四條腿,就有四根棒骨。
㈡ 狗有多少根骨頭如題 謝謝了
人體有206塊骨 狗在動物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狼、狐、貉、豺也同屬犬科。狗是以肉食為主的雜食性動物,家養時,素食也可維持它的生命。狗也屬於調和性動物,各種狗的身體長得都較勻稱,而且矯健敏捷,被科學家公認為是「非特化動物」。狗的整個體軀是前高後低,以利於前肢的運動,它的胸深為體高的一半。最高的狗可達1.1米;最矮的狗只有15厘米高,最重的狗有130千克,最輕的狗只有1.5千克。 狗的品種繁多,體態各異,大小也不一樣。它的外形一般由頭、軀干、四肢及尾巴等組成。狗有225~230塊骨頭。 狗是恆溫動物,健康狗的正常體溫為37.5~39.0℃,心率為80~120次/分鍾,呼吸為15~30次/分鍾,狗約可活15~20年。
㈢ 一整隻雞到底有多少個骨頭呢
一隻雞有120塊骨頭,僅雞的脊柱就由39塊獨立的骨頭組成,這些骨頭分為五組: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椎。雖然雞飛得不好,但它們仍有許多飛翔鳥共有的骨骼特徵,這些特點包括:氣動骨骼將呼吸系統與較長骨骼、較小頭部的中空內部連接起來,融合一些椎骨部分以提供飛行中的剛性,以及大胸骨為飛行所需肌肉的連接提供了充足的表面積。
一隻雞能被分切成幾個部位?
這問題問的好,平時我們吃雞肉,一般吃的都是胸脯肉或者雞腿肉,再或者是雞翅,那麼一般處理雞肉會把雞肉切成幾個部位呢?
切割方式(順紋切割或者逆紋切割)的不同,口感也不一樣,一般來說雞肉根據肉質口感跟處理食材還是有點一定關系的,雖然說雞肉後面烹調時味道做出來沒差比,不過食材肉質處理好了還是能為食物增色不少。
雞肉中最常見的部位有雞胸、雞腿肉(大腿肉和小腿肉)、雞翅(三節翅:翅腿,翅膀,翅尖)等。
切法
雞的體積雖然迷你,肌肉纖維的復雜度卻不遜於豬或牛。順紋切是隨著纖維方向平行切,這樣可以保水;逆紋切是跟纖維垂直切,很容易脫水。如果切錯了,保證難吃。
切雞胸肉,方向很重要,順紋切的肉汁保存得比較好,逆紋切不僅肉汁流失,甚至肉會散掉,吃起來格外干澀。
部位
1、裡脊
咱們平時有吃裡脊,小裡脊又稱為雞柳,位在雞胸的內側,帶有白色筋膜,吃起來細中帶Q ,有人認為它是雞胸的精華,一隻雞只能取出兩條小裡脊,怎麼做都好吃。
2、雞胸肉
有機會把煮熟的雞胸肉撕開來看,你會發現,它的纖維真整齊,也沒有筋膜。雞胸肉沒油脂且熱量低,和小里肌同樣適合減肥的人吃。
3、雞腿肉
國人最愛的是雞腿肉,又稱為骨腿,如果再分切,就可以分為上方的雞腿排和下方的棒棒腿。這部位帶筋(結締組織的一種),平常又大量的運動到,所以肉質結實、肉色較深,雞皮也比較厚。
4、雞小腿肉
雞腿去骨切丁,真正的行家透過看或吃,還是能區分出雞腿內肉或雞小腿肉。如果煮熟後剝開來看,它的肌肉纖維較多層並且縱橫交錯,不像胸肉纖維只有一個走向,因此相當抗牙齒的撕裂與磨斷,這正是我們東方人喜歡吃腿肉以及它特有耐嚼口感的原因。
4、雞翅
雞翅膀愛吃的人最多,做法也最豐富的,雞翅非常特別,有筋膜可以拉動,肉質細嫩,膠質特別豐富,可惜脂肪也多,熱量較高。
它分為三部分,又稱三節翅,從靠近身體處往外數,分別是翅腿、翅膀和翅尖。翅腿的口感接近雞腿,所以有人稱它為「小雞腿」
如果把翅腿剁掉,剩下的就是兩節翅,有人專門拿兩節翅煲美容湯,補充膠原蛋白,又因口感嫩、油脂夠,做三杯、照燒或炭烤也很不錯。
大家常吃的肉,不外乎雞、鴨、鵝、豬、牛、羊、魚、蝦,每種肉味道不同,肌肉纖維也不太一樣,就算是同一隻動物,不同部位的肉吃起來差很多
㈣ 一頭豬有幾根排骨
一頭豬有2個豬扇骨。
豬扇骨是豬肩胛骨。豬扇骨即是豬的後背上肩膀下面後背上那塊骨頭。豬扇骨的前端有月牙狀的脆骨,稱為月亮骨。
豬扇骨的營養成分:豬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等。
豬扇骨的葯性功效:豬骨性溫,味甘、咸,入脾、胃經,有補脾氣、潤腸胃、生津液、豐機體、澤皮膚、補中益氣、養血健骨的功效。兒童經常喝骨頭湯,能及時補充人體所必需的骨膠原等物質,增強骨髓造血功能,有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成人喝可延緩衰老。
宜食:骨頭的營養成分比植物f生食物更容易被吸收,所以人皆可食,兒童和中老年人尤為適宜。
忌食:感冒發熱期間忌食,急性腸道炎感染者忌食。骨折初期不宜飲用排骨湯,中期可少量進食,後期飲用可達到很好的食療效果。
㈤ 牛身上總共有多少塊骨骼
牛身上總大致在190。
軀干骨和四肢骨。
頭部骨:顱骨和面骨。
顱骨有:枕骨、頂骨、額骨、顆骨、蝶骨、篩骨和頂間骨。(各一)
面骨有:鼻骨、上顱骨、頜前骨、淚骨、顴骨、下鎖骨、舌骨、上頜、切齒、齶、翼、犁、下頜、鼻甲骨。(各一)
軀干骨:[椎骨(可分為頸7枚、胸13對、腰6個、薦5、尾椎變化大,數目不定,突起不發達,要運動。除前3、4枚外退化)]、肋15和胸骨10。
四肢骨:前肢骨和後肢骨。
前肢骨有:肩胛骨2、肱骨2、前臂骨(橈骨1和尺骨1)、腕骨6塊、掌骨3塊、指骨4個(3、4完全-主指,2、5—懸蹄)和籽骨2個。
後肢骨有:髖骨(包括髖骨兩側共2塊、恥骨2和坐骨2)、股骨2、膝蓋骨2、小腿骨2(脛骨和腓骨)、跗骨2、跖骨2、趾骨4和籽骨2。
形態特徵:
牛族的動物體型粗壯,雌雄均具角。有5屬。大都是大到極大的草食性動物。其中包括非洲水牛和美洲野牛,對人類非常重要的黃牛、水牛和氂牛。它們整體體質強壯,不善奔跑。頸、肩或背部常具有由脊椎的背棘支持並有發達的肌肉而形成的隆起;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
牛有四個胃,依次是瘤胃、網胃、重瓣胃(俗稱牛百葉)和皺胃,這四個胃實際是重疊在一起而非前後依次相接。只有最後一個皺胃才會分泌胃酸消化食物,前三個胃則富含細菌與原生動物。瘤胃中生活著大量的微生物,食物被吞咽後會在此經歷發酵過程。
纖維素等難以消化的有機物因此得以分解,從而被瘤胃吸收。發酵產生的氣體則通過打嗝的方式排放出來。瘤胃內的一部分食物經由瘤胃的收縮會重新進入口腔,經由進一步咀嚼後再重新吞下。之後食物會在網胃和瘤胃間蠕動,從而進行混合及研磨,少部分食物經過這一過程會再度回到口腔。重瓣胃則會吸收食漿中的水分,以免稀釋胃酸。
最終,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會在皺胃內經由酶的作用被消化。成年牛的瘤胃占據了整個胃部體積的八成,但剛出生的牛犢卻是皺胃最大,消化青草等纖維飼料的能力弱,消化過程和只有一個胃的動物類似,隨著年齡增長瘤胃的體積也會越來越大。牛的小腸長度約為40米,大腸10米以上,食物從消化到排泄需要經歷7、8天左右的時間。
牛的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復雜的齒紋,適於吃草;胃4室,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角的截面為圓形或三角形。
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不分叉,內部空心,外被可脫落的角質套(角鞘),套在骨質的角心上(骨心),並且隨著骨心的生長而擴大;角上無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一般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且不更換角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牛
㈥ 狗狗全身有多少根骨頭
犬的品種很多,其體格大小差異可在20倍以上。犬體最高的可超過1米,最矮的只有20厘米;最重的犬有一130千克,最輕的犬只有1.5千克。犬的體格雖然差異較大,但解剖構造基本相同。犬有225~230塊骨頭。
㈦ 長頸鹿有多少骨頭
我只知道他脖子上的骨頭
長頸鹿科長頸鹿屬僅有的一種
。有8
~12亞種
。是大型有蹄類動物,也是現代世界最高的動物,站立時由腳至頭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顏色花紋因產地而異,有斑點型、網紋型、星狀型、參差不齊型和污點型;頭的額部寬,吻部較尖,耳大豎立,頭頂有1對骨質短角,角外包覆皮膚和茸毛;頸特別長(約2米),頸背有1行鬃毛
;體較短;四肢高而強健
,前肢略長於後肢,蹄闊大;尾短小,尾端為黑色簇毛。分布於非洲。
長頸鹿的脖子中的骨頭和其他哺乳動物不一樣的是:哺乳動物脖子一共是有七塊骨頭;而長頸鹿的脖子中一共有八塊骨頭。
㈧ 豬身上大概有多少根骨頭
豬
1,頭部
枕骨1
額骨1
鼻骨1
切齒骨1
頜骨(上頜骨,下頜骨各1)
吻骨1
環椎1
樞椎1
2,軀干
胸椎:14-15個,7對真肋,其餘為假肋。(從前到後分別稱為「第1肋骨」,「第2肋骨」........第15肋骨)
腰椎:6個,從前到後依次是第1腰椎,第二腰椎......
薦骨:4個薦椎癒合在一起。
尾椎(20-30枚),長在豬尾巴上。
3,四肢:從上到下依次是:髖骨,股骨,膝蓋骨,脛骨,腓骨,跌骨,柘骨,指節骨。
尺骨(4),橈骨(4),
前臂:臂骨(2),橈骨(2),腕骨(2),掌骨
掌骨四塊:第2,3,4,5掌骨。
指骨:第3,4,指是主指,較大,第2、5指為懸指。
每指均有3個指節骨,有一對近籽骨和一塊遠籽骨。
腓骨4
脛骨4
指節骨2*4=8。
頭部9,軀干44到59之間,四肢60
總計113到128之間。
豬的品種不同,體型有長有短,尾巴也是有長有短,骨頭的數目有出入是正常的。
㈨ 貓全身一共有多少塊骨頭
貓的身體共有230塊骨頭,貓的脊柱骨間有很多既候又軟又有彈性的纖維軟骨。
貓的軀干骨骼包括脊柱和胸部輪廓的骨頭,共58~85塊。貓的脊椎的骨頭全都是不正形骨,肋骨是長得弓形骨。而且這些骨頭都比較小,貓的胸廓又深而狹窄,這樣有利於胸骨的壓縮,使身體變細變軟。
此外,小貓的身體柔軟度比成貓更強,因為幼年時,貓胸廓部的骨頭包括26根肋骨和8塊胸骨,成年時這些骨頭會融合成1塊,使柔軟度降低。
(9)動物身上有多少根骨頭擴展閱讀:
驚奇的骨骼不僅造就了貓咪形態上的軟萌,關鍵時候還能保住它們的一條小命。當貓失去平衡的時候,它的耳朵平衡器官馬上會通知它的大腦,大腦接到這個信號之後,貓就是開始扭轉自己的身體。
貓前肢上靈活自如的腕骨可以像人類的手腕一樣靈活。它們的身體輕盈而具有柔韌性,頭顱無論大小均為圓形頭骨,並成弓形彎曲,這使它們脖子能旋轉180度以上。因為它的身體柔韌性特別好,在扭轉身體的時候,首先是前肢伸出來,這是要保證它扭轉過來的位置不再發生偏離,當它們從高處落下時大多是腳先著地。
㈩ 貓的骨骼有幾個
「成年貓的骨頭224塊,這遠遠超過普通成年人,通常在成年人達到30歲時通常有206塊骨頭,這個時候與成年狗的平均骨骼數量比較接近。」
保護功能:骨骼能保護內部器官,如顱骨保護腦;肋骨保護胸腔。
支持功能:骨骼構成骨架,維持身體姿勢。
造血功能:骨髓在長骨的骨髓腔和海綿骨的空隙,透過造血作用製造血球。
貯存功能:骨骼貯存身體重要的礦物質,例如鈣和磷。
運動功能:骨骼、骨骼肌、肌腱、韌帶和關節一起產生並傳遞力量使身體運動。
大部分的骨骼或多或少可以執行上述的所有功能,但是有些骨骼只負責其中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