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動物葯敏實驗室要多久

動物葯敏實驗室要多久

發布時間:2022-05-10 07:45:24

A. 葯敏試驗的具體操作方法

1葯敏實驗操作步驟:在超潔凈工作台內,先將滅菌好的培養基做好標記,無菌取病料(即:肝臟、心臟組織)一小塊,輕輕在滅菌的培養基上塗布幾下(不要突破培養基),然後用接種環再密集劃線。然後,將制備好的葯敏片分別按標記好的位置貼在培養基的表面。記錄好培養皿的標記及葯敏片的順序。最後,將培養皿放入37℃恆溫箱中培養8—12小時即可。
2葯敏實驗結果觀察:培養好後會發現細菌再培養基上均勻分布,同時會看到葯敏片周圍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圈。抑菌圈越大,說明該雞群對這種葯物越敏感;抑菌圈小或沒有抑菌圈,說明該雞群對這種葯物不敏感或已經產生了耐葯性。若在培養皿中出現一團一團的細菌時說明培養皿中有雜菌感染。

B. 學習細菌做分離鑒定葯敏試驗要多久

微生物學檢查的方法臨床微生物學實驗室接到標本後應立即進行微生物學檢驗。主要包括直接鏡檢、檢測特異性抗原或病原體成分、進行分離培養和鑒定、體外葯敏試驗等。(一)直接鏡檢標本經塗片染色或制備濕片鏡檢,有些標本如尿液、腦脊液等經過離心濃縮後鏡檢出其初步結果對有些病人標本有診斷參考價值。直接鏡檢對於確定進一步檢出步驟及鑒定方法也很有幫助。另外,直接鏡檢還可評價標本是否符合檢驗要求。(二)快速診斷快速檢測病原體成分主要是指特異性抗原和核酸檢測。特異性抗原檢測包括免疫熒光技術、膠乳凝集試驗、酶免疫技術、對流免疫電泳、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等。核酸檢測包括核酸探針雜交、PCR技術。其他快速檢測法還有氣-液相色譜法、化學發光、生物發光測定法和基因或蛋白微型陣列晶元技術等。(三)直接葯敏試驗直接葯敏試驗即在分離培養病原體的同時,直接將臨床標本接種於平板,用抗生素紙片作葯物敏感性試驗,在18~24h內可獲得結果。但因其在試驗時接種量難以標准化,且對混有雜菌和混合感染的標本不易明確其結果,故分離出純培養物後應再作體外葯物敏感試驗。(四)常規檢驗 1.分離培養:通常由正常無菌部位採取的標本接種血平板,置於空氣或含5%~10%CO2的氣缸中培養,大部分細菌可於24~48h生長良好。若原始培養為陰性,但據鏡檢結果和臨床信息提示可能有病原菌存在,則應再採集大量標本,離心濃縮或溶解離心法處理,取沉澱接種營養豐富的需氧或厭氧培養基來培養。對於存在正常菌群部位採集的標本,分離時應採用選擇培養基以利於病原菌生長,也可加某些抗生素抑制污染菌的生長。對於某些感染標本中發現的細菌,如尿路感染的尿液中檢出大腸埃希菌,可能是病原菌,也可能是污染菌或正常菌群,其臨床意義的確定有賴於定量培養法。即取一定量的標本如液體標本用液體培養基作一系列稀釋;組織標本稱量後製成懸液,並稀釋成l0-1,10-2,10-3等,分別取0.1ml塗布於血瓊脂平板或傾注培養,35℃24h後計算每克標本所含細菌數。 2.鑒定:分離出的細菌一般應經過細菌形態、菌落特點、生化反應、血清學試驗、動物接種等鑒定。目前尚有某些微量鑒定系統,其鑒定快速、簡便,值得推廣。如用於鑒定腸桿菌科的20E,鑒定非發酵菌的20NE及鑒定厭氧菌的20A等。 3.體外純菌葯物敏感性試驗:常用方法包括抑菌試驗、殺菌試驗、聯合葯敏試驗和檢測細菌產生的抗生素滅活酶等。(五)報告直接鏡檢要求2h報告,說明標本是否合格,發現微生物情況和特點;初步鑒定和直接葯敏結果於24h或次晨報告,報告可能的病原菌和直接葯敏結果;最後鑒定和細菌葯敏結果一般不超過3天,還規定除血培養外,所有送檢標本必須在24h內預報。

C. 寵物貓疫苗怎麼打

貓咪第一次接種疫苗稱為首次免疫,首次免疫需要連續接種3針貓三聯,每針的時間間隔是20-21天。
我們的貓咪在滿3月齡之後,還需要接種狂犬疫苗。一般情況,第三針貓三聯可以和狂犬疫苗一起注射,也可以隔一周之後再進行注射。
往後每年需要個加強一針貓三聯和狂犬疫苗,稱為年免。
接種疫苗後貓咪可能會有一些反應,下面我列出幾點:
局部反應。少數寵物注射部位有疼痛、紅腫、硬結、瘙癢、甚至水腫、淋巴結腫大等。
全身反應。有少部分接種寵物發生全身性的過敏反應,表現為精神極度沉鬱或者極度亢奮,大面積蕁麻疹、紅斑、皮疹等症狀;嚴重的話可出現急性過敏性休克。
如果對寵物健康方面有其他問題,24小時寵物醫生在線問診
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旗下寵物醫院配備有核磁共振(MRI)、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動物專用血液透析儀、熒光定量PCR儀、內窺鏡、超聲乳化儀、手術顯微鏡及高清示教系統、數字化直接成像系統(DR)、彩色超聲診斷儀、呼吸麻醉機等設備,分院還配置有ERP系統、HIS系統、PACS 專業遠程影像系統,可實現遠程診斷、遠程教育、遠程監督等,各區域中心醫院還配置有葯敏實驗室和病理實驗室,在瑞鵬基本上可以完成小動物常見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為寵物帶來健康保障,提升小動物衛生福利。

D. 貓貓疫苗是多久打一次

如果你的貓咪是從寵物市場上買來的,那麼它需要先注射一針血清15—20元/針,如果是自己家養的貓咪則不用注射血清。在注射血清10天後接種兩聯或三聯疫苗,兩聯疫苗15—20元,注射兩次,相隔15天;三聯疫苗為進口疫苗,60元/只,注射三次。以後每年打一次。
24小時寵物醫生在線問診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旗下寵物醫院配備有核磁共振(MRI)、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動物專用血液透析儀、熒光定量PCR儀、內窺鏡、超聲乳化儀、手術顯微鏡及高清示教系統、數字化直接成像系統(DR)、彩色超聲診斷儀、呼吸麻醉機等設備,分院還配置有ERP系統、HIS系統、PACS 專業遠程影像系統,可實現遠程診斷、遠程教育、遠程監督等,各區域中心醫院還配置有葯敏實驗室和病理實驗室,在瑞鵬基本上可以完成小動物常見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聚集了行業的寵物專家、教授,重點打造15大寵物專科。

E. 支原體葯敏要多長時間

您好,葯敏實驗一般是較慢的。 指導意見: 葯敏實驗室通過培養解脲支原體然後加入葯物進行抑制,這個時間一般需要3天左右。

F. 葯敏試驗和細菌培養需要多久

就是「病原體鑒定培養」和「葯敏試驗」。

其他非常好理解:一般人體感染,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衣體衣原體感染。。。等等。

臨床一般只能靠「估計」來用葯。

當對於某些感染,用了很多葯仍沒有效果,那麼就需要對所感染的細菌進行鑒定(看是何種細菌),並試驗這個細菌對哪些葯敏感(如果對某種葯敏感,就採用這個葯進行治療,可以「有的放矢」,也不會「濫用」。
追問:
哦,那要在什麼時候檢查才准確呢?是月經過後的3~7天,還是什麼時間都可以呀!謝謝
回答:
月經干凈後3天以上就可以的.
追問:
哦,謝謝

G. 葯敏試驗的介紹

用葯敏實驗進行葯物敏感度的測定,以便准確有效的利用葯物進行治療。但由於葯敏試驗要求比較嚴格,條件比較高,僅僅在大中專院校或科研單位有條件的可以操作,一些養殖廠或一些門診難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針對這個問題,農業部動物檢疫所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動物疫病診療中心經過幾年的總結和實踐,逐漸總結出幾套適合基層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方法。目前,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葯敏試驗的方法主要有紙片擴散法,稀釋法(包括瓊脂和肉湯稀釋法),抗生素濃度梯度法(E-test法),和自動化儀器等。

H. 動物葯敏試驗中葯物不敏感的原因有那些

獸醫臨床中的葯敏試驗
目前由各種細菌所引起的疾病給畜禽養殖業帶來嚴重經濟損失,阻礙了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所以使用抗菌葯預防和治療細菌性疾病成了畜禽養殖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但由於養殖過程中不科學的、盲目的濫用抗菌葯,細菌的耐葯性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突出,不少耐葯菌株可耐受多種抗生素。由此而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它不僅使抗菌葯的療效降低,療程延長,死亡率升高和治療費用增加。這不僅給養殖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葯菌株可能會將耐葯性基因由動物轉移給人類,對人類健康也造成潛在威脅。因此,臨床上應合理應用抗菌葯,以避免或減少耐葯性的產生,而合理應用抗菌葯控制畜禽疾病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葯敏試驗指導臨床用葯,以充分發揮抗菌葯療效,並盡可能減少其不良影響。
一、什麼是葯敏試驗?
抗菌葯物敏感性試驗,簡稱葯敏試驗,是指對敏感性不能預測的分離菌株進行試驗,測試抗菌葯在體外對病原微生物有無抑製作用,以指導選擇治療葯物和了解區域內常見病原菌耐葯性變遷,有助於經驗性治療選葯。葯敏試驗是獸醫臨床工作中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使用抗菌葯物治療前必不可少的一道環節。

二、葯敏試驗的意義
1、可以相對快速有效地檢測病原菌對各種抗菌葯的敏感性,指導臨床合理用葯。因為實驗是在體外對已經分離的細菌進行葯敏,不需要生物載體,不需要實驗動物,操作相對簡單,成本相對降低。是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方法。
2、可以對流行病學調查進行監控,控制和預防耐葯菌株的流行。因為隨著新型致病菌的不斷出現,各種致病菌對不同的抗菌葯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細菌的不同菌株對不同抗菌葯的敏感性也有差異。進行有效的葯敏試驗可以及時掌握各種新型菌種和菌株的耐葯性,對流行病學調查建立監控,同時採取相應的措施也就可以控制和預防耐葯菌株的流行。
3、為臨床用葯提供參考依據。因為一個正確的葯敏試驗結果,可作為臨床獸醫和畜禽養殖者選用有效抗菌葯的參考。長期以來,由於各種致病菌耐葯性的產生使各種常用抗菌葯葯效下降或消失。不能很好的掌握葯物對細菌的敏感程度,不但造成葯物浪費,而且還延誤病情,給養殖戶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近十幾年,在肉雞生產中,為了控制大腸桿菌及某些細菌感染,一些抗菌葯物的盲目使用,導致耐葯菌株越來越多。根據已進行的大量葯敏試驗結果,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對曾經敏感的氨基糖苷類、氟喹諾酮類等,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葯性,經常發現對十幾種常用抗菌葯都不敏感的菌株。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所以在臨床疾病防治工作中,要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應擴大常規抗菌葯種類進行葯敏試驗,根據葯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葯物,且應注意交替用葯,按療程投葯,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三、常用的葯敏試驗方法
獸醫臨床常用的葯敏試驗方法主要有兩種,即擴散法和稀釋法。其中擴散法屬手工測試方法,通過測試葯物紙片或者牛津杯在固體培養基上的抑菌圈的大小,判斷細菌對該種葯物是否敏感。稀釋法包括試管稀釋法和微量稀釋法,通過測試細菌在含不同濃度葯物培養基內的生長情況,判斷其最低抑菌濃度(MIC)。
由於擴散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已經被大多數實驗室和基層單位所採用。擴散法又包括紙片法、牛津杯法和打孔法,目前牛津杯法和打孔法在獸醫臨床已較少應用。以下簡單介紹紙片法。
1、葯敏紙片的製作
紙片法中使用的葯敏紙片目前市場上已有較多廠家的產品銷售。但也可根據需要自製,具體自製的方法如下:
取質量較好的定性濾紙,用普通的打孔器打成直徑6mm的圓形小紙片。取圓紙片50片放入清潔乾燥的小瓶或小平皿中,以單層牛皮紙扎口或包紮。經15磅15-20分鍾高壓滅菌後,置於37℃溫箱或烘箱中數天,使完全乾燥。按每張紙片飽和吸水量為0.01ml計,在上述含有50片紙片的小瓶內加入葯液0.5ml,不時翻動,使濾紙片將葯液均勻吸凈,一般浸泡30分鍾即可。同時在記錄葯物名稱,於37℃溫箱過夜。在溫箱或烘箱中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某些抗生素失效。青黴素、金黴素宜在低溫下真空乾燥。乾燥後即密封。切勿受潮,置陰暗乾燥處或家用冰箱中保存,有效期4-6個月。

2、葯液的制備
自製葯敏紙片時還需自行配製抗菌葯液。抗菌葯的稀釋劑通常用蒸餾水。一般可按商品葯使用說明書上的配料或飲水濃度,按1g需加多少毫升水或配多少毫克飼料,就相當於配製葯液所加蒸餾水的毫升數。如10g葯物可配50kg飼料,其換算方法為:1g本品加5000ml蒸餾水。此溶液液即為用於做葯敏試驗的葯液。

3、試驗操作方法
在超凈工作台中或酒精燈旁,用無菌棉簽或經酒精燈火焰滅菌的接種環挑取適量細菌培養物,以劃線方式將菌液均勻塗布到平皿中的固體培養基表面。然後用無菌鑷子將紙片放於固體培養基表面並輕壓,使紙片與培養基表面完全接觸。為了能准確觀察結果,要求葯敏紙片均勻分布於培養基上,位置安排適中,防止出現抑制圈重疊。一般各紙片中心相距應大於24mm,可在平皿中央貼一片,外周等距離貼5-6片。記住每種葯敏紙片的名稱。貼完紙片的平皿15分鍾後再置於37℃溫箱中培養16-24小時,觀察記錄結果。以葯敏紙片周圍沒有肉眼可見生長物區域為抑菌圈,根據抑菌圈直徑大小判斷細菌對抗菌葯的敏感性。
葯敏試驗結果判定標准
抑菌圈直徑(毫米)敏感性
>20極敏感
15-20高敏感
10-14中敏感
<10低敏感
0不敏感
實踐證明,利用自製葯敏紙片進行葯敏試驗,可以靈活選葯,與某病菌相關的葯物均可隨時製作葯敏紙片用於治療。可在本場葯品范圍內或本地區容易買到的葯品中選出最敏感的葯物。還可在短時間內選擇最佳葯品和最佳劑量,既能縮短病程,又能避免盲目用葯,減少浪費。
四、根據葯敏試驗選葯原則
完成葯敏試驗後,應根據結果選擇敏感性較高,同時價廉、易得、安全的葯物進行治療,以減少耐葯菌株,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原則:
1、在選擇高敏葯物時還應考慮葯物的吸收途徑。因為葯敏試驗是葯液直接和細菌接觸,而在給畜禽用葯時,必須通過機體的吸收才能使葯物發揮療效,所以在給畜禽用葯時,高敏葯物一定要配合適宜的給葯方法,並予以足夠劑量、足夠療程,才會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2、葯敏試驗結果僅為臨床選擇高敏葯物的參考。因動物機體及環境等因素影響,葯物的葯敏試驗與臨床治療效果的符合率一般為70-80%,所以也不能過分地依賴葯敏試驗。如發現療效不顯著應及時換葯。
3、葯敏試驗確定的首選葯物不是一成不變。隨著葯物使用頻率的增加及新特葯的不斷出現,細菌對原先的高敏感葯物可能不再敏感。因此,定期進行葯敏試驗了解本場細菌對抗菌葯的敏感性情況是很有必要的。
4、窄譜抗生素能解決的問題不選廣譜抗生素,一種抗生素可達到治療作用時,不要用兩種葯物聯合應用。必須應用兩種抗生素時,應選擇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的葯物。
5、避開已經使用過的葯物或其同類葯物,發病期間已用過的葯物或同類葯物一般不用。

四、影響葯敏試驗結果的因素
在以紙片法進行葯敏試驗時,以下幾方面因素可影響試驗的結果:
1、培養基:首先應根據試驗菌的營養需要選擇適宜的培養基。培養基的成分的不同,不僅影響敏感菌株的生長繁殖並可影響到抑制圈的直徑。一般細菌,如大腸桿菌及葡萄球菌可使用普通營養瓊脂;做磺胺類葯物敏感試驗時應選用無蛋白腖平板;鏈球菌和巴氏桿菌可用綿羊血瓊脂平板。其次,傾注平板時,厚度應合適(約5-6mm),不可太薄,一般90mm直徑的培養皿,傾注培養基18-20ml為宜。培養基內應盡量避免有抗菌葯物的拮抗物質,如鈣、鎂離子能減低氨基糖苷類的抗菌活性,胸腺嘧啶核苷和對氨苯甲酸(PABA)能拮抗磺胺葯和TMP的活性。
2、細菌接種量:細菌接種量應恆定,如太多,抑菌圈變小,能產酶的菌株更可破壞葯物的抗菌活性。
3、葯物濃度:葯物的濃度和總量直接影響抑菌試驗的結果,需精確配製。商品葯應嚴格按照其推薦治療量配製。
4、培養時間:一般細菌培養溫度和時間為37℃ 12-24小時,有些抗菌葯擴散慢如多粘菌素,可將已放好葯敏紙片的培養基先置4℃冰箱內2-4小時,使抗菌葯預擴散,然後再放37℃溫箱中培養,可以推遲細菌的生長,而得到較明顯的抑菌圈。

五、葯敏試驗存在的問題
當前進行葯敏試驗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方法學不統一,沒有標准化。
2、市場提供的葯敏試驗的培養基、葯敏紙片等缺乏嚴格質控,質量難以保證。所以還是建議按要求自製葯敏紙片。

獸醫臨床中的葯敏試驗

獸醫臨床中的葯敏試驗
目前由各種細菌所引起的疾病給畜禽養殖業帶來嚴重經濟損失,阻礙了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所以使用抗菌葯預防和治療細菌性疾病成了畜禽養殖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但由於養殖過程中不科學的、盲目的濫用抗菌葯,細菌的耐葯性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突出,不少耐葯菌株可耐受多種抗生素。由此而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它不僅使抗菌葯的療效降低,療程延長,死亡率升高和治療費用增加。這不僅給養殖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耐葯菌株可能會將耐葯性基因由動物轉移給人類,對人類健康也造成潛在威脅。因此,臨床上應合理應用抗菌葯,以避免或減少耐葯性的產生,而合理應用抗菌葯控制畜禽疾病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葯敏試驗指導臨床用葯,以充分發揮抗菌葯療效,並盡可能減少其不良影響。
一、什麼是葯敏試驗?
抗菌葯物敏感性試驗(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AST),簡稱葯敏試驗,是指對敏感性不能預測的分離菌株進行試驗,測試抗菌葯在體外對病原微生物有無抑製作用,以指導選擇治療葯物和了解區域內常見病原菌耐葯性變遷,有助於經驗性治療選葯。葯敏試驗是獸醫臨床工作中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使用抗菌葯物治療前必不可少的一道環節。

二、葯敏試驗的意義
1、可以相對快速有效地檢測病原菌對各種抗菌葯的敏感性,指導臨床合理用葯。因為實驗是在體外對已經分離的細菌進行葯敏,不需要生物載體,不需要實驗動物,操作相對簡單,成本相對降低。是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方法。
2、可以對流行病學調查進行監控,控制和預防耐葯菌株的流行。因為隨著新型致病菌的不斷出現,各種致病菌對不同的抗菌葯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細菌的不同菌株對不同抗菌葯的敏感性也有差異。進行有效的葯敏試驗可以及時掌握各種新型菌種和菌株的耐葯性,對流行病學調查建立監控,同時採取相應的措施也就可以控制和預防耐葯菌株的流行。
3、為臨床用葯提供參考依據。因為一個正確的葯敏試驗結果,可作為臨床獸醫和畜禽養殖者選用有效抗菌葯的參考。長期以來,由於各種致病菌耐葯性的產生使各種常用抗菌葯葯效下降或消失。不能很好的掌握葯物對細菌的敏感程度,不但造成葯物浪費,而且還延誤病情,給養殖戶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近十幾年,在肉雞生產中,為了控制大腸桿菌及某些細菌感染,一些抗菌葯物的盲目使用,導致耐葯菌株越來越多。根據已進行的大量葯敏試驗結果,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對曾經敏感的氨基糖苷類、氟喹諾酮類等,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葯性,經常發現對十幾種常用抗菌葯都不敏感的菌株。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所以在臨床疾病防治工作中,要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應擴大常規抗菌葯種類進行葯敏試驗,根據葯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葯物,且應注意交替用葯,按療程投葯,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三、常用的葯敏試驗方法
獸醫臨床常用的葯敏試驗方法主要有兩種,即擴散法和稀釋法。其中擴散法屬手工測試方法,通過測試葯物紙片或者牛津杯在固體培養基上的抑菌圈的大小,判斷細菌對該種葯物是否敏感。稀釋法包括試管稀釋法和微量稀釋法,通過測試細菌在含不同濃度葯物培養基內的生長情況,判斷其最低抑菌濃度(MIC)。
由於擴散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已經被大多數實驗室和基層單位所採用。擴散法又包括紙片法、牛津杯法和打孔法,目前牛津杯法和打孔法在獸醫臨床已較少應用。以下簡單介紹紙片法。

1、葯敏紙片的製作
紙片法中使用的葯敏紙片目前市場上已有較多廠家的產品銷售。但也可根據需要自製,具體自製的方法如下:
取質量較好的定性濾紙,用普通的打孔器打成直徑6mm的圓形小紙片。取圓紙片50片放入清潔乾燥的小瓶或小平皿中,以單層牛皮紙扎口或包紮。經15磅15-20分鍾高壓滅菌後,置於37℃溫箱或烘箱中數天,使完全乾燥。按每張紙片飽和吸水量為0.01ml計,在上述含有50片紙片的小瓶內加入葯液0.5ml,不時翻動,使濾紙片將葯液均勻吸凈,一般浸泡30分鍾即可。同時在記錄葯物名稱,於37℃溫箱過夜。在溫箱或烘箱中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某些抗生素失效。青黴素、金黴素宜在低溫下真空乾燥。乾燥後即密封。切勿受潮,置陰暗乾燥處或家用冰箱中保存,有效期4-6個月。

2、葯液的制備
自製葯敏紙片時還需自行配製抗菌葯液。抗菌葯的稀釋劑通常用蒸餾水。一般可按商品葯使用說明書上的配料或飲水濃度,按1g需加多少毫升水或配多少毫克飼料,就相當於配製葯液所加蒸餾水的毫升數。如10g葯物可配50kg飼料,其換算方法為:1g本品加5000ml蒸餾水。此溶液液即為用於做葯敏試驗的葯液。

3、試驗操作方法
在超凈工作台中或酒精燈旁,用無菌棉簽或經酒精燈火焰滅菌的接種環挑取適量細菌培養物,以劃線方式將菌液均勻塗布到平皿中的固體培養基表面。然後用無菌鑷子將紙片放於固體培養基表面並輕壓,使紙片與培養基表面完全接觸。為了能准確觀察結果,要求葯敏紙片均勻分布於培養基上,位置安排適中,防止出現抑制圈重疊。一般各紙片中心相距應大於24mm,可在平皿中央貼一片,外周等距離貼5-6片。記住每種葯敏紙片的名稱。貼完紙片的平皿15分鍾後再置於37℃溫箱中培養16-24小時,觀察記錄結果。以葯敏紙片周圍沒有肉眼可見生長物區域為抑菌圈,根據抑菌圈直徑大小判斷細菌對抗菌葯的敏感性。
葯敏試驗結果判定標准
抑菌圈直徑(毫米)敏感性
>20極敏感
15-20高敏感
10-14中敏感
<10低敏感
0不敏感
實踐證明,利用自製葯敏紙片進行葯敏試驗,可以靈活選葯,與某病菌相關的葯物均可隨時製作葯敏紙片用於治療。可在本場葯品范圍內或本地區容易買到的葯品中選出最敏感的葯物。還可在短時間內選擇最佳葯品和最佳劑量,既能縮短病程,又能避免盲目用葯,減少浪費。

四、根據葯敏試驗選葯原則
完成葯敏試驗後,應根據結果選擇敏感性較高,同時價廉、易得、安全的葯物進行治療,以減少耐葯菌株,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原則:
1、在選擇高敏葯物時還應考慮葯物的吸收途徑。因為葯敏試驗是葯液直接和細菌接觸,而在給畜禽用葯時,必須通過機體的吸收才能使葯物發揮療效,所以在給畜禽用葯時,高敏葯物一定要配合適宜的給葯方法,並予以足夠劑量、足夠療程,才會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2、葯敏試驗結果僅為臨床選擇高敏葯物的參考。因動物機體及環境等因素影響,葯物的葯敏試驗與臨床治療效果的符合率一般為70-80%,所以也不能過分地依賴葯敏試驗。如發現療效不顯著應及時換葯。
3、葯敏試驗確定的首選葯物不是一成不變。隨著葯物使用頻率的增加及新特葯的不斷出現,細菌對原先的高敏感葯物可能不再敏感。因此,定期進行葯敏試驗了解本場細菌對抗菌葯的敏感性情況是很有必要的。
4、窄譜抗生素能解決的問題不選廣譜抗生素,一種抗生素可達到治療作用時,不要用兩種葯物聯合應用。必須應用兩種抗生素時,應選擇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的葯物。
5、避開已經使用過的葯物或其同類葯物,發病期間已用過的葯物或同類葯物一般不用。

四、影響葯敏試驗結果的因素
在以紙片法進行葯敏試驗時,以下幾方面因素可影響試驗的結果:
1、培養基:首先應根據試驗菌的營養需要選擇適宜的培養基。培養基的成分的不同,不僅影響敏感菌株的生長繁殖並可影響到抑制圈的直徑。一般細菌,如大腸桿菌及葡萄球菌可使用普通營養瓊脂;做磺胺類葯物敏感試驗時應選用無蛋白腖平板;鏈球菌和巴氏桿菌可用綿羊血瓊脂平板。其次,傾注平板時,厚度應合適(約5-6mm),不可太薄,一般90mm直徑的培養皿,傾注培養基18-20ml為宜。培養基內應盡量避免有抗菌葯物的拮抗物質,如鈣、鎂離子能減低氨基糖苷類的抗菌活性,胸腺嘧啶核苷和對氨苯甲酸(PABA)能拮抗磺胺葯和TMP的活性。
2、細菌接種量:細菌接種量應恆定,如太多,抑菌圈變小,能產酶的菌株更可破壞葯物的抗菌活性。
3、葯物濃度:葯物的濃度和總量直接影響抑菌試驗的結果,需精確配製。商品葯應嚴格按照其推薦治療量配製。
4、培養時間:一般細菌培養溫度和時間為37℃ 12-24小時,有些抗菌葯擴散慢如多粘菌素,可將已放好葯敏紙片的培養基先置4℃冰箱內2-4小時,使抗菌葯預擴散,然後再放37℃溫箱中培養,可以推遲細菌的生長,而得到較明顯的抑菌圈。

五、葯敏試驗存在的問題
當前進行葯敏試驗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方法學不統一,沒有標准化。
2、市場提供的葯敏試驗的培養基、葯敏紙片等缺乏嚴格質控,質量難以保證。所以還是建議按要求自製葯敏紙片。
3、因需要先進行細菌的分離培養,所以葯敏試驗報告出結果時間長,檢驗與臨床缺乏溝通,對於基層獸醫站或養殖場,葯敏結果不能滿足臨床治療要求,容易延誤治療時機。但根據有關報道,也可進行簡易的葯敏試驗,方法如下:無菌取病死畜禽的部分肝、脾等組織,按1:5加生理鹽水研磨製成懸液,靜置5分鍾,用無菌吸管吸懸液,加兩滴於營養瓊脂板上,塗布均勻,5分鍾後貼上葯敏試紙,培養、觀察抑菌圈大小。
4、對於部分營養需求較高的細菌或微生物,如鏈球菌和支原體,臨床上較難培養,限制了葯敏試驗的應用。
5、部分養殖場或基層獸醫站缺乏做細菌分離培養和葯敏試驗的意識。絕大多數養殖者或技術人員是在沒有明確微生物學診斷的情況下使用抗菌葯物,養殖場規模越小,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做的越少,有的養殖場輪翻使用多種抗菌葯物而不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致使療效不佳,治療時機延誤和葯品的浪費。一些病例用葯前不做葯敏試驗,而是在大量使用多種抗菌葯物療效不明顯時才想起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而此時細菌已對多種抗菌葯產生耐葯性。

I. 如何做葯敏試驗

用葯敏實驗進行葯物敏感度的測定,以便准確有效的利用葯物進行治療。但由於葯敏試驗要求比較嚴格,條件比較高,僅僅在大中專院校或科研單位有條件的可以操作,一些養殖廠或一些門診難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針對這個問題,農業部動物檢疫所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動物疫病診療中心經過幾年的總結和實踐,逐漸總結出幾套適合基層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方法。目前,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葯敏試驗的方法主要有紙片擴散法,稀釋法(包括瓊脂和肉湯稀釋法),抗生素濃度梯度法(E-test法),和自動化儀器等。
紙片擴散法
該法是將含有定量抗菌葯物的濾紙片貼在已接種了測試菌的瓊脂表面上,紙片中的葯物在瓊脂中擴散,隨著擴散距離的增加,抗菌葯物的濃度呈對數減少,從而在紙片的周圍形成濃度梯度。同時,紙片周圍抑菌濃度范圍內的菌株不能生長,而抑菌范圍外的菌株則可以生長,從而在紙片的周圍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葯物的抑菌圈直徑因受葯物在瓊脂中擴散速度的影響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測試菌對葯物的敏感程度,並與該葯物對測試菌的MIC呈負相關。
稀釋法
稀釋法葯敏試驗可用於定量測試抗菌葯物對某一細菌的體外活性,分為瓊脂稀釋法和肉湯稀釋法。實驗時,抗菌葯物的濃度通常經過倍比(lg2)稀釋,能抑制待測菌肉眼可見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成為最小抑菌濃度(MIC),一個特定抗菌葯物的測試濃度范圍應該包含能夠檢測細菌的解釋性折點(敏感、中介和耐葯)的濃度,同時也應該包含質控參考菌株的MIC.

J. 什麼叫葯敏試驗

用葯敏實驗進行葯物敏感度的測定,以便准確有效的利用葯物進行治療。但由於葯敏試驗要求比較嚴格,條件比較高,僅僅在大中專院校或科研單位有條件的可以操作,一些養殖廠或一些門診難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針對這個問題,農業部動物檢疫所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動物疫病診療中心經過幾年的總結和實踐,逐漸總結出幾套適合基層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方法。目前,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葯敏試驗的方法主要有紙片擴散法,稀釋法(包括瓊脂和肉湯稀釋法),抗生素濃度梯度法(E-test法),和自動化儀器等。
抗菌葯對細菌性傳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於養殖過程中不科學的、盲目的濫用抗菌葯,很多致病性細菌產生了耐葯性,使得抗菌葯對細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來越差,不但造成葯物浪費,而且還延誤病情,給養殖戶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隨著新型致病菌的不斷出現,抗菌葯的防治效果越來越差。並且各種致病菌對不同的抗菌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細菌的不同菌株對不同抗菌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異。長期以來,各種致病菌耐葯性的產生使各種常用抗菌葯物往往失去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葯物對細菌的敏感度,所以一個正確的結果,可供臨床醫師選用抗菌葯物的參考,並提高療效。農業部動物檢疫所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動物疫病診療中心總結出幾套適合基層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方法,現簡單介紹如下。

閱讀全文

與動物葯敏實驗室要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