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染上狂犬病毒的動物能活幾天,它怕水嗎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已感染狂犬病毒未發病的動物同樣能使人發生狂犬病。
人的狂犬病絕大多數是由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發病。潛伏期短到10天,長至2年或更長,一般為31天至60天,15%發生在3個月以後,視被咬部位距離中樞神經系統的遠近和咬傷程度,或感染病毒的劑量而異。
狂犬病往往有一個短的前驅期,約1天至4天,表現為中度發熱、不適、食慾消失、頭痛、惡心等;然後進入神經系統的症狀期,約2天至20天,出現應激性增高,胸部壓迫感、胸痛及氣流恐怖症,即用風吹面部時會引起咽喉部肌肉痙攣,這是一種典型的症狀,有助於診斷。傷口部位有疼痛或各種異樣的感覺,有的病人伴有對光、噪音和感覺刺激的應激性增高,通常表現有肌張力增高和面部肌肉痙攣。交感神經系統病損後出現多汗、流涎、狂躁行為、焦慮、痙攣性痛性肌肉收縮,在吞咽時咽喉等部位的肌肉痙攣而怕飲水,故又稱恐水症。
在症狀出現後的14天內,病人往往在痙攣後出現繼發性呼吸和心衰竭,昏迷而死亡。狂犬病有疫苗可供預防,但無特異的有效治療,發病後90%以上病人都會死亡,因此被咬傷(抓傷)後一定要及時注射狂犬病疫苗。
狂犬疫苗全程注射後,半年後如果再被可能傳播狂犬病的動物咬傷如狗、貓等,需注射加強針;一年後需再全程注射。狂犬病 Rabies
郭卜樂 CPO生理健康網 http://www.zgxl.net
狂犬病(rabies)又稱恐水症(hydrophobia),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多見於狗、狼、貓等食肉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一旦發病,死亡率幾乎100%。臨床表現為特有的狂躁、恐懼不安、怕風恐水、流涎和咽肌痙攣,終至發生癱瘓而危及生命。預防接種在本病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病原學]
狂犬病病毒屬核糖核酸型彈狀病毒。狂犬病毒具有兩種主要抗原。一種為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與乙醯膽鹼受體結合使病毒具有神經毒性,並使體內產生中和抗體及血凝抑制抗體。中和抗體具有保護作用。另一種為內層的核蛋白抗原,可使體內產生補體結合抗體和沉澱素,無保護作用。從患者和病獸體內所分離的病毒,稱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 virus),其特點是毒力強,但經多次通過兔腦後成為因定毒(fixed virus),毒力降低,可製做疫苗。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線、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類化合物(新潔爾滅)等滅活。其懸液經56℃30~60分鍾或100℃2分鍾即失去活力,對酚有高度抵抗力。在冰凍乾燥下可保存數年。
[流行病學]
狂犬病在世界很多國家均有發生。我國解放後由於採取各種預防措施,發病率明顯下降。近年因養狗逐漸增多,故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
①傳染源 發展中國家的狂犬病主要傳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傳播者約佔80~90%,其次為貓和狼,發達國家由於狗狂犬病被控制,野生動物如狐猩、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漸成為重要傳染源。患病動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於發病前數日即具有傳染性。隱性感染(無症狀帶毒)的犬、貓等獸類亦有傳染性。
②傳播途徑 患病動物唾液50%~90%含狂犬病毒,主要通過被患病動物咬傷、抓傷,病毒自皮膚損傷處進入人體。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門戶,如眼結合膜被病獸唾液沾污,肛門粘膜被狗觸舔等,均可引起發病。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環境(石頭、樹枝等)後,再污染普通創面而傳染。此外,亦有經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報道。
③易感人群 人對狂犬病普遍易感,獸醫、動物飼養者與獵手尤易遭感染。被病獸咬傷後如未進行預防免疫,發病率達15%~60%。一般男性多於女性。冬季發病率低於其他季節。
④流行特徵:本病為恆溫動物的傳染病,公布廣泛,國內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見。本病全年都有發生,但冬季發病率略伺。患者以接觸家犬或野獸機會多的農村青壯年和兒童居多。
[發病機理與病理變化]
狂犬病病毒對神經組織有很強的親和力。發病原理分為三個階段:①局部組織內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傷部位入侵後,在傷口附近橫紋細胞內緩慢繁殖,約4~6日內侵入周圍神經,此時病人無任何自覺症狀。②從周圍神經侵入中樞神經期。病毒沿周圍傳入神經迅速上行到達背根神經節後,大量繁殖,然後侵入脊髓和中樞神經系統,主要侵犯腦干及小腦等處的神經元。但亦可在擴散過程中終止於某部位,形成特殊的臨床表現。③向各器官擴散期。病毒自中樞神經系統再沿傳出神經侵入各組織與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膚、心臟、腎上腺髓質等。由於迷走神經核、舌咽神經核和舌下神經核受損,可以發生呼吸肌、吞咽肌痙攣。臨床上出現恐水、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症狀。交感神經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經節、交感神經節和心臟神經節受損時,可發生心血管系統功能紊亂或猝死。
病理變化主要為急性彌漫性腦脊髓炎,腦膜多正常。腦實質和脊髓充血、水腫及微小出血。脊髓病變以下段較明顯,是因病毒沿受傷部位轉入神經,經背根節、脊髓入腦,故咬傷部位相應的背根節、脊髓段病變常很嚴重。延髓、海馬、腦橋、小腦等處受損也較顯著。
多數病例在腫脹或變性的神經細胞漿中,可見到1至數個圓形或卵圓形、直徑約3~10μm 的嗜酸性包涵體,即內基小體(Negri body)。常見於海馬及小腦浦頃野組織的神經細胞中,偶亦見於大腦皮層的錐體細胞層、脊髓神經細胞、後角神經節、交感神經節等。內基小體為病毒集落,是本病特異且具有診斷價值的病變,但約20%的患者為陰性。
此外,唾液腺腺泡細胞、胃粘膜壁細胞、胰腺腺泡和上皮、腎上管上皮、腎上腺髓質細胞等可呈急性變性。
[臨床表現]
潛伏期長短不一,短的10日,長的達10餘年,多數1~3個月。兒童、頭面部咬傷、傷口深擴創不徹底者潛伏期短。此外,與入侵病毒的數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力也有關。
典型病例臨床表現分為三期:
①前驅期 大多數患者有低熱、倦怠、乏力、頭痛、煩躁、恐懼、惡心、周身不適等症狀。對痛、聲、風、光等刺激開始敏感,並有咽喉緊縮感。約50~80%病人已癒合的傷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發癢、刺痛或蟲爬、蚊走感。這是由於病毒繁殖刺激周圍神經元引起。本期持續1~4日。
②興奮期或痙攣期 興奮性增高,患者多神志清楚而處於興奮狀態,表現為極度恐懼,煩燥,對水、風、聲、觸動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發作性咽肌痙攣、呼吸困難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狀,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亦不一定早期出現。典型表現在飲水、見水、聞流水聲或談及飲水時,可引起嚴重咽喉肌痙攣。故患者渴極畏飲,飲而不能下咽,常伴有聲嘶和脫水。
怕風亦本病常見的症狀,微風、吹風、穿堂風等可引起咽肌痙攣。其他如音響、光亮、觸動等,也可引起同樣發作。
常伴發呼吸輔助肌痙攣而發生呼吸困難,甚至全身疼痛性抽搐,由於植物神經功能亢進,患者出現大汗、唾液分泌增加、體溫可達40℃以上,心率快,血壓升高,瞳孔擴大,但病人神志大多清醒。隨著興奮狀態加重,部分病人出現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礙、幻覺、譫妄等。病程進展很快,多在發作中死於呼吸或循環衰竭。本期持續1~3日。
③麻痹期 痙攣減少或停止,患者逐漸安靜,出現弛緩性癱瘓,尤以肢體軟癱為多見。眼肌、顏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感覺減退,反射消失,呼吸變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可迅速因呼吸麻痹和循環衰竭而死亡。本期約為6--18小時。
病程一般在6日以內,超過10日者極少見。
http://gb.chinese.yahoo.com/regional/countries_and_regions/taiwan/health/medical_science/animal/animal_diseases/rabies/
㈡ 得了狂犬病貓能活幾天
狂犬病是由於被犬類的動物咬傷之後,感染了同一種攜帶的狂犬病毒誘發的一類比較嚴重的疾病。
狂犬病潛伏期長短不一,多數在3個月以內,潛伏期的長短與年齡(兒童較短)、傷口部位(頭面部咬傷的發病較早)、傷口深淺(傷口深者潛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數量及毒力等因素有關。其他如清創不徹底、外傷、受寒、過度勞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發生。
病原學:
狂犬病病毒為核糖核酸型彈狀病毒,一端圓凸;一端平凹,形如子彈,直徑65-80nm,長約130~240nm。病毒易為日光、紫外線、甲醛、升汞季胺類化合物(如新潔爾滅)、脂溶劑、50%-70%酒精等滅活,其懸液經56℃30-60分鍾或100℃2分鍾即滅活。
病毒於-70℃或凍干後置0-4℃中可保持活力數年。被感染的組織可保存於50%甘油內送驗。狂犬病毒含5種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雙聚酶(L)、磷蛋白(NS)及基質(M)等。後二者為小分子蛋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狂犬病
㈢ 貓得了狂犬病能活多久
貓咪如果感染了狂犬病毒的話,是不會活著超過三個月的。
感染了狂犬病毒的貓咪會出現非常明顯的流涎、恐光、恐水的現象,在後期會出現抽搐的神經症狀,會攻擊周圍的人和家畜,所以如果貓咪在正常的條件下,就一定要給貓咪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目前在臨床上是可防不可治的,死亡率會達到100%。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於被犬類的動物咬傷之後,感染了同一種攜帶的狂犬病毒誘發的一類比較嚴重的疾病。
狂犬病潛伏期長短不一,多數在3個月以內,潛伏期的長短與年齡(兒童較短)、傷口部位(頭面部咬傷的發病較早)、傷口深淺(傷口深者潛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數量及毒力等因素有關。其他如清創不徹底、外傷、受寒、過度勞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發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狂犬病
㈣ 貓狂犬病發作能活多久
對動物來說,狂犬病潛伏期一般在10天到6個月之間。
因此我們可以把半年作為判斷一隻貓有沒有被傳染狂犬病的依據,只要半年內沒發病,就可以確定貓沒有被傳染;只要確定半年內沒被可疑動物咬過,貓就不會傳播狂犬病。
感染了狂犬病毒的貓,到潛伏期的最後幾天會發病,也就是進入了發病期。貓發病後3到7天內就會死亡。從發病前(最多3天)直至發病、死亡總共大約3~10天,這3~10天里,貓可以通過唾液傳播狂犬病毒。
㈤ 小貓有狂犬病能活幾天
貓狗得狂犬病也和人一樣也有潛伏期但是 貓狗一但得狂犬病而且病毒已經發展到唾液上了那就最多隻能存活10天這是世界衛生***的權威研究結果。 而人被貓狗咬得狂犬病就是被這種狂犬病病毒已經發展到唾液的貓狗所咬傷才傳染上的。
狗、貓等溫血動物在狂犬病發作一旦發作,3到5天內100%死亡(有文獻說有罕見的是發病後8天死亡)。所以,只有在它死亡前幾天才是傳染期,被咬才有危險。即使你被咬了,10天內這個犬(貓)沒有狂犬病發病死亡你也不用擔心,因為咬你的時候並不在傳染期。(10天是世界衛生***特意延長的安全觀察期限) (此期限最初為泰國博士提出,注意,泰國也是狂犬病高發地區,也是疫區)
帶有狂犬病毒的貓能活多久
本病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一經發現病貓,應立即撲殺,深埋或***。貓的狂犬病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為20——60天,亦有長達數月的。
本病臨床症狀可分為狂暴型和麻痹型兩種
狂暴型的典型症狀可分為前驅期、興奮期和麻痹期前驅期 l 一 3 天,病貓行為異常,精神沉鬱,常躲於暗處,不聽呼喚,雙目凝視,不願接觸主人、流涎、聽到響聲或受到其他輕微刺激,包括主人的愛撫,均可表現驚恐,甚至立即彈跳而起。興奮期表現狂暴,常主動攻擊人和其他動物,遇到同類則互相廝咬。狂暴後出現沉鬱,卧地不功,精神惶恐,稍受刺激則又立即發作,甚至自咬四肢、尾巴、***。病貓常外出遊盪,不認主人家麻痹期病貓極度消瘦,下頜下垂,流涎,舌脫出,四肢麻痹,運步失調,最後衰竭死亡或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貓的狂犬病常為狂暴型。
麻痹型一般興奮期很短,隨後運動失調、麻痹。早期由於咽喉及咬肌麻痹而出現流涎,採食、吞咽困難,隨後麻痹擴展到全身,最後昏迷而死亡。
貓只有每年進行預防注射狂犬病疫苗,才能不得狂犬病。
㈥ 得狂犬病的狗狗可以活多長時間
得了狂犬病的狗狗到底能夠活多久呢?有很多的說法,有的說狗狗最多活不過十天,但也有的人說活不過五天。那麼究竟狗狗得了狂犬病之後能夠活多久?哪些症狀表明它已經得了狂犬病了呢?隨深圳狗狗網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多注意觀察自己的狗狗,有沒有任何異常的行為。如果有就應該及時的進行處理。
㈦ 感染狂犬病的動物能活多久
你好,我為你解答:
發病的話死得很快(數天內)
若在潛伏期的話1周-17年也是有可能的!
懂了嗎?不懂請追問。
滿意請採納,謝謝。
㈧ 狗帶有狂犬病毒能活多久
狂犬病是一種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對人和犬科類動物以及蝙蝠等可感染,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當狗狗感染狂犬病後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狗會在感染後5到7天左右死亡,少部分會在8到10天左右死亡,超過十天死亡的狗狗很少。狗狗在患有狂犬病通常會表現精神沉鬱,呆滯,有的會出現有攻擊性,唾液分泌量會增加,運動功能障礙,後肢癱瘓或者麻痹等情況。寵主一旦懷疑自己的狗狗感染狂犬病建議及時去做專業的檢查,一旦確診需盡早及時隔離避免咬傷。同時也告知寵主們再養狗狗的同時要定期給狗狗注射狂犬疫苗有效預防狂犬病。
㈨ 貓狗得了狂犬病能活多久
貓狗等溫血動物在狂犬病發作後,3-5天內100%會死亡,所以,只有它死亡前3-5天才是傳染期,這時被咬傷才是有危險的。
所以,如果人被咬了,10天內咬人的貓狗沒有因狂犬病死亡,就不用擔心它在傳染期。
但為了預防狂犬病,家裡的貓狗必須定期打疫苗,即使很健康也有可能被其他患病貓狗感染。
而且狂犬病的潛伏期很長(狗是3-8周,貓是2-6周,人是3-6周甚至數年),但在潛伏期內它並不會造成傳染,只有當狂犬病病毒進入動物腦部,繼而進入唾液腺之後,被咬的人才會感染。而從病毒進入腦部,到貓發病死亡,差不多就只有10天時間。一旦寵主被攜帶狂犬病的貓狗咬傷或抓傷,必須盡快打狂犬疫苗。
㈩ 帶有狂犬病毒的狗能活多久
攜帶狂犬病毒的狗狗3-5天內就會死亡(正常的狗是不攜帶狂犬病毒的)。所以被狗咬了後的觀察期是10天,10天內咬人的狗沒死,也沒發病,那麼被咬的人就不會得狂犬病。但各狗及人潛伏期不同,有的一年,甚至6年,以上是一般情況下問題。
感染後的潛伏期長短不一,多數在3個月以內,國內報告平均66.9天。4-10%病人的潛伏期超過半年,1%超過1年,文獻中最長的一例為6年。潛伏期的長短與年齡(兒童較短)、傷口部位(頭面部咬傷的發病較早,平均39天,下肢咬傷潛伏期平均90天)、傷口深淺(深者潛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數量及毒力(毒力強者潛伏期短)等因素有關,其他如擴創不徹底、外傷、受寒、過度勞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發生。
(10)感染了狂犬疫苗的動物可以活多久擴展閱讀:
感染狂犬病毒的狗常表現為兩耳直立、雙目直視、眼紅、流涎、消瘦、狂叫亂跑、見人就咬、行走不穩;也有少數瘋狗表現安靜,離群獨居、受驚擾、狂叫不已,吐舌流涎。直至全身麻痹而死。有的狗、貓雖無「狂犬病」表現,卻帶有狂犬病毒,它們咬人後照樣可以使人感染狂犬病毒而得「狂犬病」。
所以,人被狗或貓咬傷後,不管當時能否肯定是瘋狗所為,都必須按下述方法及時進行口處理:若傷口流血,只要不是流血太多,就不要急著止血,因為流出的血液可將傷口殘留的瘋狗唾液沖走,自然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對於流血不多的傷口,要從近心端向傷口處擠壓出血,以利排毒。同時,必須在傷後的兩小時之內,盡早對傷口進行徹底清洗,以減少狂犬病的發病機會。用干凈的刷子,可以是牙刷或紗布,和濃肥皂水反復刷洗傷口,尤其是傷口深部,並及時用清水沖洗,不能因疼痛而拒絕認真刷洗,刷洗時間至少要持續30分鍾。
沖洗後,再用70%的酒精或50度-70度的白酒塗擦傷口數次,在無麻醉條件下,塗擦時疼痛較明顯,傷員應有心理准備。塗擦完畢後,傷口不必包紮,可任其裸露。
對於其他部位被狗抓傷、舔吮以及唾液污染的新舊傷口,均應按咬傷同等處理。經過上述傷口處理後,傷員應盡快送往附近醫院或衛生防疫站接受狂犬病疫苗的注射。
狂犬病毒-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