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極,北極有哪些動物
南極動物:帝企鵝、韋德爾海豹、鱗蝦、帝企鵝、鰮鯨、座頭鯨、豹形海豹等等。
北極動物:主要有北極熊,馴鹿,狼,狐,兔,海魚以及海鳥等等。
1.帝企鵝
帝企鵝(學名:Aptenodytes forsteri):也稱皇帝企鵝,是企鵝家族中個體最大的物種,一般身高在90厘米以上,最大可達到120厘米,體重可達50千克。其形態特徵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黃色羽毛,向下逐漸變淡,耳朵後部最深。全身色澤協調。
頸部為淡黃色,耳朵的羽毛鮮黃橘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鰭狀肢則是黑色,鳥喙的下方是鮮桔色。帝企鵝在南極嚴寒的冬季冰上繁殖後代,雌企鵝每次產1枚蛋,雄企鵝孵蛋。雄帝企鵝雙腿和腹部下方之間有一塊布滿血管的紫色皮膚的育兒袋,能讓蛋在環境溫度低達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中保持在舒適的36攝氏度。
2.韋德爾氏海豹
韋德爾氏海豹,又稱威德爾海豹、威氏海豹或威德爾氏海豹,是一種脊索動物門,海豹科,食肉目動物,也是海豹科下韋德爾氏海豹屬的唯一種動物。它是一位英國的南極的航海探險家詹姆士·威德爾所命名。這種海豹主要分布於南極周圍、南極洲沿岸附近海域,它能潛到水下600米,並且在水底逗留1小時以上。據估計目前大約有80萬頭。
3.座頭鯨
座頭鯨(學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又名humpback whale),其「座頭」之名源於日文「座頭」,意為「琵琶」,指鯨背部的形狀。為熱帶暖海性鯨類。身體較短而寬,一般長達13~15米。座頭鯨以其躍出水面姿勢、超長的前翅與復雜的叫聲而聞名。活動時多一雙一對活動,性情溫順,有洄遊習性,惟游泳速度較慢。主食為小甲殼類和群游性小型魚類。
座頭鯨棲息於世界各大洋,中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南海,黃海北部較少,台灣南部海區較多。
4.豹形海豹
豹形海豹(學名:Hydrurga leptonyx)體長3~4米,重300~500公斤,雌性比雄性體格大。體色由銀色過渡到深褐色,並帶有斑點。身體呈蜿蜒狀,頭部巨大,如同兩棲類一樣沒有前額,但具有大而深的顎。肩部寬闊,全身包括鰭狀肢都被毛。
雖然體形碩大且在陸地上行動緩慢,但在水中,豹形海豹擁有著海豹家族貫有的敏捷與迅速。與其他海豹不同的是,豹形海豹以前鰭狀肢游泳,以顎觸摸東西。巨大的犬牙使其可以捕食小海豹、企鵝和其他鳥類。它們在南極處於食物鏈的頂端,膽大且好奇心強,虎鯨是它唯一的天敵。
5.北極熊
北極熊(拉丁學名:Ursus maritimus(Phipps, 1774),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發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
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km/h,是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
(1)北極有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兩極差異:
當從太空望向地球時,可看到南北極的地形完全不同。南極是一塊廣大的陸塊,面積約1261萬平方公里,稱做南極洲;而北極則是一片汪洋,面積約1409萬平方公里,稱做北冰洋。從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大小十分相近。
北極海深約1200公尺,是世界上最淺的海;相反地,南極大陸的標高則平均在1500公尺左右。南極大陸幾乎都被巨大的大陸冰河所覆蓋,且冰層的平均厚度約為1700公尺,最厚的地方則高達2800公尺。這里的冰佔了全世界總量的90%左右,約為北極海冰量的10~8倍,如果南極洲的冰全部溶化流入海中,將會使全球的海平面上升60~80公尺。
在極地有兩種冰:海冰與冰山,他們的形成環境不同。海冰是直接在海里就結凍,所以溶化後都是鹹水;相反的,冰山則是鄰近海邊的冰河,里頭的大冰塊掉入海中形成的,所以溶化後是淡水的。南北極天空中時常出現極光,發生在大氣層中的電離層,是太陽風吹至地球的結果,十分美麗。
南北極的動物也不盡相同:北極有皮毛的北極熊;南極則有企鵝。
參考資料網路-南極
網路-北極
網路-極地
2. 能在北極生活的動物除了北極熊,還有什麼
在北極地區的最南部,植物作為初級生產者,每年只有不到半年的生長期;向北進入北冰洋腹地的島嶼上,植物的生長期就會短至幾天,甚至完全沒有,生產者們在這里處於常年「冬眠」的狀態。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北極,無論是一級消費者還是高級消費者的種類,都會比地球上其他溫暖地區少一到兩個數量級。盡管像北極旅鼠這樣的種類數量龐大,但其種群生存的穩定性也會因寒冷的氣候而大打折扣。在食物鏈的環節中,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如此不堪,分解者們的境況自然也不容樂觀。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一幅暗藏危機的北極生態畫卷。
3. 北極有哪些動物
1.北極狼
北極狼(學名:Canis lupus arctos),又稱白狼,是犬科的哺乳動物,也是灰狼的亞種,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員。狼具有很好的耐力,適合長途遷移。它們的胸部狹窄,背部與腿強健有力,使它們具備很有效率的機動能力。它們能以約10公里的時速走十幾公里,追逐獵物時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時65公里,沖刺時每一步的距離可以長達5米。這是一個冰河時期的倖存者,在晚更新世大約30萬年前起源。
2.旅鼠
旅鼠是一種極普通、可愛的哺乳類的小動物,常年居住在北極,體形橢圓,旅鼠腿短,耳朵小,毛軟。除尾巴外,全身長10~18厘米。毛上層為淺灰色或淺紅褐色,(有時也會成橘紅色),下層顏色更淺,有的旅鼠在冬天時毛色變為全白,有利於保護自己。
3.象海豹
象海豹屬哺乳類動物。個頭最大的象海豹是公象海豹,公的象海豹體長4~6米,體重2~3.6噸,雌性的小於雄性,體重約是雄海豹的一半。象海豹(Elephant Seal)屬於哺乳綱,海豹科。是鰭足目中最大的種類。象海豹形似海象(Walrus),區別在於無牙。
4.藍狐
藍狐(學名Alopex lagopus),犬科北極狐屬。別名白狐。主要分布於北冰洋沿岸各國。藍狐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毛皮動物,毛皮數量之多,質量之好在我國名列前茅,以其色澤鮮艷、毛絨細軟豐厚、壽命 8 ~ 10 年,可利用 6 ~ 7 年,以及禦寒能力超強、適應性強等優點,成為高級制裘原料。
5.北極熊
北極熊(拉丁學名:Ursus maritimus(Phipps, 1774),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發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
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km/h,是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
參考資料網路-北極狼
網路-旅鼠
網路-象海豹
網路-藍狐
網路-北極熊
4. 北極有哪些動物
北極地區的氣候終年寒冷,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北極地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脆害到北極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在北極地區, 生活在天上的動物有北極梟、角嘴海雀、北極松雞、北極獵鷹、北極禿頭鷹等。
生活在水裡的動物有白鯨、角鯨、海豹、海象、北極水懶等。除外還有大量的魚類,如茴魚、灰鱒魚、鯡魚、胡瓜魚、長身鱈魚等,大部分都是北極熊的獵物。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有北極熊、灰熊、北極狐、北極狼、北極兔、北極馴鹿等。
5. 北極有什麼動物
北極的生命活動非常活躍。有900種顯花植物,有成千上萬的北美馴鹿、麝牛、北極兔,峰年時每公頃多達1500隻的旅鼠。北半球全部鳥類的1/6在北極繁育後代,而且至少有12種鳥類在北極越冬。灰熊、北極狐、北極狼在苔原草甸上巡遊,茴魚、北方狗魚、灰鱒魚、鯡魚、胡瓜魚、長身鱈魚、白魚及北極鮭魚在河湖中嬉戲。在北冰洋廣闊的水域中還有各種海豹、海象、角鯨、白鯨和北極熊。除此以外,最主要的是,北極地區生活著至少已有上萬年歷史的當地居民--愛斯基摩人、楚科奇人、雅庫特人、鄂溫克人和拉普人等。
北極海域的鯨類只有6種,而且數量遠遠不如南大洋,但北冰洋中的角鯨和白鯨卻是世界鯨類中最珍貴的品種。角鯨身長6米,雄性上頷向前長出一根或兩根2.4~2.7米長筆直的螺旋狀的長角,類似於中世紀重裝騎士的長矛。人們尚未搞清楚這長角在角鯨的生活中有什麼用處,但卻很清楚這種長角在市場上曾經具有與同等重量的黃金一樣的價格。角鯨的命運已不言自明,日前被視為瀕危動物。白鯨屬海豚科,通體雪白,身長3.7~4.3米,日前已很難尋覓它們的蹤影。北極最大的鯨是格陵蘭鯨,其身長20米~22米,體重可達150噸。剛出生的小鯨一般有三四米長,重兩噸左右。母鯨對它的孩子十分撫愛,遇到危險時就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小鯨,並發狂地擋住捕鯨船的攻擊。北極有一種形體較小、長相奇特的鯨叫一角鯨,體長僅4米~5米,重約900公斤~1500公斤。它的體形很奇特,頭上長著一個約1米~2米的角。當地居民給它起了一個渾名,叫它獨角獸。其實,一角鯨的「角」不是角,而是大牙,也有人稱它一齒鯨。人們研究一齒鯨特別對奇長的牙齒生理作用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6. 哪些動物生活在北極
生活在北極的動物有:北美馴鹿、麝牛、北極兔、北極狐、北極狼、角鯨、白鯨等。
一、北美馴鹿
北美馴鹿產於北極地區,體格矮而粗壯,善於游泳,有些生物學家把北美馴鹿分成兩種:一種叫北方馴鹿,棲息在北方的凍土地帶和針葉樹林地帶;另一種叫森林馴鹿,棲息在加拿大的森林之中。野生北美馴鹿的數量逐年減少,已處瀕危狀態。總是成群結隊,每年夏季和冬季都要遷移。
二、北極兔
北極兔,是兔科、兔屬的哺乳動物。北極兔體型巨大,頭比一般的兔子大且長,耳朵較小,腿長,四肢非常有力靈活,夏季身體背面淺灰色,冬季身體背面白色。
北極兔屬於群居動物,鼻子、耳朵靈敏,不羞怯膽小,易於馴服,主要以苔蘚、植物、樹根等食物為食,偶爾也會吃肉,一年生育一次,每窩能產2-5隻幼崽,棲息於北美北部寒冷的地區,分布於加拿大、格陵蘭島。
三、北極狐
北極狐:體長50-60厘米,尾長20-25厘米,體重2.5-4千克。顏面窄,嘴尖,耳圓,尾毛蓬鬆,尖端白色。冬季全身體毛為白色,僅鼻尖為黑色;夏季體毛為灰黑色,腹面顏色較淺。具有很密的絨毛和較少的針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足底毛特別厚。
單獨或結群活動。食物主要為旅鼠,也吃魚、鳥、鳥蛋、貝類、北極兔和漿果等。為珍貴毛皮獸,已人工繁殖,稱藍狐、白狐等,突變品種如影狐、北極珍珠狐、北極藍寶石狐、北極白金狐和白色北極狐等,統稱為彩色北極狐。
北極狐分布於北極地區,活動於整個北極范圍,其中包括:俄羅斯,加拿大,阿拉斯加,格陵蘭和斯瓦爾巴群島的外緣,以及亞北極和高山地區,如冰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大陸。
四、北極狼
北極狼,又稱白狼,是犬科的哺乳動物,也是灰狼的亞種,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員。狼具有很好的耐力,適合長途遷移。
它們的胸部狹窄,背部與腿強健有力,使它們具備很有效率的機動能力。它們能以約10公里的時速走十幾公里,追逐獵物時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時65公里,沖刺時每一步的距離可以長達5米。這是一個冰河時期的倖存者,在晚更新世大約30萬年前起源。
五、白鯨
白鯨,一角鯨科白鯨屬的一種動物。額頭向外隆起突出且圓滑,嘴喙很短,唇線寬闊。身體顏色非常淡,為獨特的白色。白鯨與其他鯨類相比,惟一明顯不同的是:當夏季皮膚呈淡黃色的色調時,可以蛻換。
游動時通常比較緩慢,在海浪和浮冰中難以辨識。白鯨喜歡生活在海面或貼近海面的地方;潛水能力相當強,對於北極的浮冰環境有很好的適應力。
7. 北極的動物有哪些
北極的動物:
1.北極熊
這些身材魁梧的白熊被列為「受到威脅的動物」,受到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保護。它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海豹,也正因為如此,它們主要生活在沿海區。
8. 生活在北極的都有哪些動物
說起生活在北極的動物,有北極熊,麝香牛,冰蟲,馴鹿。 北極熊是北極最兇猛的動物,人們把它們稱為「北極之王」。北極熊主要是在北極冰蓋上活動,以捕食海豹為生,偶爾也到陸地上來找東西吃。冬天,懷了孕的母熊就會到陸地上來產仔育兒。 北極熊個個都是游泳健將。在北冰洋那冰冷刺骨的海水裡,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連續暢游幾十甚至幾百千米。許多熊類都有冬眠的習慣,北極熊卻不冬眠,只在天氣最壞的時候,縮起腦袋睡上幾個小時。 麝香牛(又稱麝牛)是北極最大的陸地動物,麝牛有點像西藏的氂牛,但比氂牛大,長著一對很大的犄角,它身上確實有一種麝香的味道。 麝香牛性格犟強,勇猛頑強,堅忍不拔,即使氣溫降到零下五六十攝氏度,也悠然自得,絕不離開北極,因而成為唯一常駐北極的大型食草動物,即使在強敵面前也絕不退縮,寧肯一拼到底。 在北極,馴鹿的體重可達150多千克,雄性稍小,為90千克左右。馴鹿生有一對樹枝狀的犄角,展幅可達1.8米,且每年更換一次,舊的剛剛脫落,新的就開始生長出來。 馴鹿最驚人的舉動是每年一次長達數百千米的大遷徙。春天一到,它們便離開自己越冬的亞北極地區的森林和草原,沿著幾百萬年不變的路線往北進發,雌鹿帶頭,雄鹿跟隨其後,秩序井然,邊走邊吃,日夜兼程。脫下的絨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遷徙路線的標志。 1887年,美國西雅圖著名攝影家柯蒂斯首次發現了冰蟲,為它取名「雪鰻」。但很少有人關注。近年來全球變暖使極地動物瀕臨滅絕,冰蟲才慢慢進入研究者的視線。 極地冰蟲是少數活躍在極地低溫下的生物之一。它們被生物學家稱為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冰封大地中最活躍的生物。極地冰蟲生活在終年積雪的冰川地帶。 它們個頭非常小,在雪地里就像一絲細細的小黑線。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動物。在冰川地區刺骨的寒溫下,其他動物幾乎被凍成冰棒,甚至連細胞都凍得「咯咯」作響。然而這種低溫對於極地冰蟲來說卻是最舒適的生活環境。冰蟲不僅抗凍還耐餓。科學家曾把幾只冰蟲放在冰箱里研究。兩年過去了,不吃不喝的冰蟲在冷藏室里依然頑強地生存著。 但冰蟲也有致命的缺點——怕熱。冰蟲抵禦高溫的能力異常脆弱,只要溫度高於四攝氏度,冰蟲細胞膜就溶化,細胞內的酶也化成一堆乾草模樣的黏稠物。 來源:科學啟蒙
9. 生活在北極的動物有哪些
生活在北極的動物有北極熊,麝香牛,冰蟲。 北極熊是北極最兇猛的動物,人們把它們稱為「北極之王」。北極熊主要是在北極冰蓋上活動,以捕食海豹為生,偶爾也到陸地上來找東西吃。冬天,懷了孕的母熊就會到陸地上來產仔育兒。 北極熊個個都是游泳健將。在北冰洋那冰冷刺骨的海水裡,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連續暢游幾十甚至幾百千米。許多熊類都有冬眠的習慣,北極熊卻不冬眠,只在天氣最壞的時候,縮起腦袋睡上幾個小時。 北極熊是北極地區最大的食肉動物,主要生活在北極中心地區的大冰蓋上,那裡有大量海象和海豹,北極熊正好找到了用武之地,不必再跑到陸地上與狐狸和狼群爭食。 麝香牛(又稱麝牛)是北極最大的陸地動物,麝牛有點像西藏的氂牛,但比氂牛大,長著一對很大的犄角,它身上確實有一種麝香的味道。 極地冰蟲是少數活躍在極地低溫下的生物之一。它們被生物學家稱為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冰封大地中最活躍的生物。極地冰蟲生活在終年積雪的冰川地帶。 它們個頭非常小,在雪地里就像一絲細細的小黑線。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動物。在冰川地區刺骨的寒溫下,其他動物幾乎被凍成冰棒,甚至連細胞都凍得「咯咯」作響。然而這種低溫對於極地冰蟲來說卻是最舒適的生活環境。冰蟲不僅抗凍還耐餓。科學家曾把幾只冰蟲放在冰箱里研究。兩年過去了,不吃不喝的冰蟲在冷藏室里依然頑強地生存著。 但冰蟲也有致命的缺點——怕熱。冰蟲抵禦高溫的能力異常脆弱,只要溫度高於四攝氏度,冰蟲細胞膜就溶化,細胞內的酶也化成一堆乾草模樣的黏稠物。 來源:科學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