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豬糞要發酵多久才算腐熟了,才可以用來澆菜
未發酵豬糞,施入土壤中會發酵,產生熱量、有害氣體,有爛種子、燒根、燒苗現象,而且發酵時間長,產生肥害反而影響農作物生長,沒有發酵腐熟的農家有機肥,施入土壤病蟲害較多,動物糞便里、農作物秸稈、下腳料里含有病菌、蟲卵、病毒,如果直接施入土壤,會在土壤中漫延、滋生、孵化,危害農作物生長,爆發病蟲害疫情。
豬糞有機肥
肥料成分多,少許的土壤蓬鬆效果。
特點
豬糞有機肥是由豬糞發酵而來。雖然主要成分為豬糞,但是需要產品經過水分調節,並且加入能吸附味道的木屑等輔料。
雖然也會根據製作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豬飼料大多都是高營養飼料和粗飼料,因此一般來說肥料成分比牛糞有機肥多,比雞糞發酵有機肥少。而土壤蓬鬆效果比牛糞有機肥低,比雞糞有機肥高,剛好介於兩者之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糞便發酵有機肥,含有較多的氮和磷。相反的纖維含量較少,土壤蓬鬆效果較低,因此適合持續釋放有機物,部分整地完成的農田,要避免施肥量以避免肥料過多,同時要調整基肥的用量。
大量添加木屑等輔料,可以為土壤提供蓬鬆的效果。
發酵原理
腐熟的豬糞有機肥一般需要兩個階段,即第一次高溫堆肥腐熟發酵階段和第二次陳化階段。不穩定的有機物通過腐熟過程,通過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其溫度變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階段:溫度初見降低,氧氣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對於第一次堆肥腐熟來說,不能沒有第二次堆肥,因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難降解的有機物,嗜溫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從而有助於有機肥腐熟、減少植物毒性物質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階段:通過配比原料基質,肥堆高氧吸收,產生高溫,可降解揮發性固體大量減少,臭味逐漸降低,肥堆顏色逐漸變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氣和水分控制。
溫度升高階段:有機肥腐熟溫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線菌、真菌和細菌為主,主要分解糖類和澱粉。甚至有源生物動物和動物參與。高溫階段:腐熟溫度達到45℃以上,嗜溫微生物被抑制,嗜熱主導。可溶解的有機物繼續被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也開始被分解。50℃左右(嗜熱真菌和放線菌);60℃左右(嗜熱細菌和放線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經不能適應)。最佳腐熟溫度為55℃,這是因為大多微生物在該溫度最活躍,最易分解有機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大多數會被殺死。降溫降低階段:嗜溫微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占據優勢,對殘余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溫度下降,肥堆逐漸趨於穩定。
有機肥發酵方法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機肥發酵工藝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的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
2. 動物糞便如何發酵成有機肥
1、粉碎、浸濕。玉米秸、葵花秸、根茬等較粗硬的秸稈須鍘成2-5厘米碎段,便於浸透水分。鍘好後分幾次噴水翻拌,使秸稈浸透水分。較細軟的秸稈可以不鍘,直接噴水浸透。青嫩秸稈直接切碎拌肥。
2、混拌、堆制。把浸透水分的秸稈和畜糞按比例混堆,可以先鋪一層秸稈,再鋪一層畜糞,再適量撒些細土,用來保存肥料養份。如果原料中水份不足,要邊堆積邊加水,使水份達到50-60%。這樣層層堆積,堆成直徑2米以上的圓堆,形成寬2.5米、長度不限的長形堆,堆高1.5-2米,堆中可豎幾個草把通氣。
在肥料的堆制中加入有機肥發酵劑。
有機肥發酵劑是專門分解腐熟有機物的菌群,一般是由較耐高溫的有機物分解菌及其他有益菌組成,有利於有機物快分解,有益微生物快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堆制出來的肥料養分更高,肥效更好。例如:每噸原料加入強效型有機肥發酵劑100g即可起到很好的效果。加入方法:先把發酵劑拌入10倍左右的玉米面,均勻撒到秸稈層上。
3、倒堆。肥堆堆好後要經常檢查堆內溫度,防止長時間過熱燒堆(發過勁)。一般堆積48小時後,堆中溫度即可達到55℃,當溫度達到60-70℃時可保持10小時左右。此時堆頂塌陷,冒熱氣,沒有塌陷處可補澆點水,然後立即翻倒糞堆,把大塊打碎,糞草混勻,較幹部分補澆水分,再照原樣堆好。2-3天左右,堆溫再次升到60℃左右,再翻倒1次,整個發酵過程盡量翻3次堆。大約7-15天即可腐熟好。
發好的有機肥不再升溫,應盡快施用,避免貯存時間過長降低有益菌的活性。
4、腐熟標准
①肥堆體積塌縮1/3左右;
②發好的有機肥無臭味,無白色菌毛;
③秸稈變棕褐色,粗硬秸稈全部軟化水解,易撕碎;
④腐殖化系數30%左右。
⑤堆溫降到40℃以下。
希望可以幫到您
3. 豬糞(豬屎)要怎麼發酵
發酵最簡單方法:把豬糞尿放在一個空閑的地方堆成堆(最好是挖個大坑),連同雜草或少量土一塊逐漸堆積,最後用塑料布罩上,一般夏天10天左右即可腐熟(臭味減小、發散表明已腐熟)。
(3)動物糞便在多少度發酵擴展閱讀:
豬不在吃睡的地方排糞尿,或許是祖傳本性。野豬不在窩邊拉屎撒尿,推斷為以避免敵獸發現。
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豬是家畜中最愛清潔的動物。豬能保持其睡窩床干潔,能在豬欄內遠離窩床的一個固定地點進行排糞尿。豬排糞尿是有一定的時間和區域的,一般多在食後飲水或起卧時,選擇陰暗潮濕或污濁的角落排糞尿,且受鄰近豬的影響。
據觀察,生長豬在採食過程中不排糞,飽食後約5min左右開始排糞1~2次,多為先排糞後再排尿,在飼喂前也有排泄的,但多為先排尿後排糞,在兩次飼喂的間隔時間里豬多為排尿而很少排糞,夜間一般排糞2~3次,早晨的排泄量最大, 豬的夜間排泄活動時間占晝夜總時間的1.2%~1.6%。
參考鏈接:網路--豬糞
4. 動物糞便如何發酵
你好!推薦使用農盛樂發酵劑處理糞便。處理之後可以做飼料,也可以做肥料。下面詳細講解下製作飼料的過程,因為字數限制,製作肥料的技術可以直接咨詢廠家技術員。網路上搜索「農盛樂」即可找到。最好找王經理,人很不錯。
雞糞(鴿子糞、鴨糞等糞便)產生後,最好是在數天內進行發酵處理,或可以用塑料薄膜等進行密封處理保存數天。也可以用較細的統糠粉等作為墊料進行採集。墊草也可以用長一點的秸稈(但這種雞糞發酵後只能用於喂牛羊等反芻動物)
(1) 發酵配方一:
配料:秸稈粉(玉米秸、麥秸、豆秸、統糠等)200公斤、鮮雞糞500公斤、玉米粉100公斤、農盛樂飼料發酵劑2-3公斤、加紅糖1公斤可促進發酵,將料全部混合均勻。
(2) 發酵配方二:
註:以上配方一當中,您也可以不加秸稈粉,加秸稈粉的目的是為了吸附雞糞,便於發酵,因為雞糞的成分比較復雜,氨氣重,有害細菌也相對較多,而秸稈粉的特點是吸附性強、多孔性好、可牢固地吸附雞糞中的顆粒,有利於發酵劑的發酵反應,同時迅速消除氨臭味,這一點,與發酵床養豬,墊料吸附豬糞,再利用事先吸附在墊料上的微生物進行分解糞便的原理相似。
如果您沒有添加秸桿粉,或您當地秸稈很少,粉碎也比較麻煩,則您可以不加秸稈粉,但要增加麥麩或米糠50公斤。配方如下:
配料:麥麩或米糠50公斤、鮮雞糞500公斤、玉米粉100公斤、農盛樂飼料發酵劑2-3公斤、加紅糖1公斤可促進發酵,將料全部混合均勻。
(3) 含水量調節,入缸,發酵技術操作:
另外,再加水調節含水量,將上述原料調製成含水量為50--60%,以手捏成團,手指間有水印出但不流出為度,打堆,或者放入發酵池中,或發酵容器中,用塑料布密封好,進行厭氧發酵,發酵容器可用半地下式的水泥池,也可用陶瓷容器,或用半地下式的土坑(但先要用塑料布墊底),或用塑料袋,不進水,頂上稍墊高一點以防進水,發酵15~25天,即可產生曲香味或酸香味(視天氣溫度而時間不同)即可使用。
請注意要發酵徹底才能使用,最好是進行二次發酵處理,即發酵七天左右,再耙開物料,翻動一下,再密封好進行發酵,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其充分發酵,充分殺死其中的病原體和蟲卵,翻動一次的目的是讓空氣大量進入,使之再次發熱發酵一次。
注意事項:
(1)一般夏天3-5天,冬天7-10天左右即可發酵成功。但由於糞便類物料成分復雜,雜菌含量及可能的病原體含量比較多,為了確實穩定的效果,建議加長發酵時間,特別是氣溫低的冬天初春等季節,由於溫度低,發酵啟動慢,所以造成發酵時間長,發酵雞糞有一個升溫過程,溫度最高可以達到70度,只要經過了這個高溫過程,一般的寄生蟲卵,病菌營養體等統統都會殺滅,所以,同時經常性檢查,如用一根長的溫度計,插入料中,測量溫度情況,如果料溫在兩天內達到了30度以上的溫度,說明發酵啟動了,再一天後就可以發酵成熟,因為既然到了30度了,則一天內就一定會出現60度的高溫發酵期。而過了高溫期一天後,就可以用了。如果一直沒有檢測到高溫期,但溫度也可以維持到20度以上,則可能您錯過檢測高溫期了,溫度慢慢降下來了,物料中也沒有微生物所能利用的營養,當然發酵就會停止,溫度就會下降。
當然,我們的發酵,並不完全依靠發酵產生高溫來消滅病菌,還有就是發酵產酸,產乳酸鏈球菌素,以及通過乳酸菌的微生態平衡,來抑殺病菌,有的用戶發酵雞糞可能並沒有達到較高溫度,(特別是加入的疏鬆劑不多,或物料太粘實,以及冬天等情況下),但只要產生了酸香味,和酒香味,也說明有益菌,特別是乳酸菌等占據了微生態優勢地位,這也完全可以用於喂豬的,也說明了其中的有害病原菌得到了完全的控制,實踐證明,即便是常溫發酵,產正常的酸香和酒香的情況下,裡面的大腸桿菌基本不存在。
(2) 發酵雞糞與發酵其他糟渣飼料不同,一是因為雞糞比較臟臭,含非蛋白氮比較多,同時,含有較多的雜菌、有害細菌、甚至寄生蟲等,所以,相對而言,對厭氧的要求不嚴格,甚至要求有一定的空氣進入才行,進入少量的空氣,進行半厭氧發酵;
進入空氣的目的,是為了讓物料相對發熱,提高料溫,殺死其中的雜菌、有害細菌和寄生蟲;另外一個目的是,半好氧的發酵,有利於菌體細胞的合成,可以充分利用雞糞中的非蛋白氮來轉化成真蛋白質;
所以,發酵雞糞可以用打堆的方式進行發酵,甚至可以比較鬆散地放入發酵池或其他發酵容器中,簡單地覆蓋密封即可;這樣,可以相對地進入較多的空氣,讓物料盡早發熱升溫,同時,合成更多的菌體細胞,提高營養;
但是,空氣的進入並不是無節制的,不能進行完全的好氧發酵,如果象發酵床那樣進行完全的好氧發酵,則雞糞中的碳水化合物能量,會基本消耗完畢,物料損耗巨大,可能100斤發酵後只剩下50斤不到了等等。
這個產品在當地不太好買,可以到網上去看看,淘=寶上有,搜-下,農盛樂,就能找到他們,希望能幫助您!我也是搞養殖的,一直在使用這個產品,效果很不錯。希望能幫助您!
5. 動物糞便如何發酵成有機肥
6個步驟
步驟一:拌勻發酵劑。1~1.5噸干雞糞(鮮雞糞約2.5~3.5噸)加一公斤雞糞發酵劑,每公斤的發
酵劑平均加5~10公斤米糠或玉米、麩皮,攪拌均勻後撒入已准備好的物料中,效果最佳。
步驟二:調劑碳氮比。發酵肥料的碳氮比應保持在25~30:1,酸鹼度調到6~8(ph)為宜,因
雞糞的碳氮比偏高,應在發酵時加入一些秸稈、稻草、蘑菇渣等一起發酵。
步驟三:調節雞糞水分。發酵有機肥料的過程中,水分含量是否適宜非常重要的,不能太高,
也不能太低,應保持在60~65%,判斷方法: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能散開
為宜。
步驟四:雞糞建堆。在做發酵堆時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會影響發酵,高度一般在1.5米左
右,寬度2米左右,長度在2~4米以上的堆發酵效果較好。
步驟五:拌勻通氣。金寶貝肥料發酵助劑是耗氧性微生物,所以在發酵過程中應加大供氧措
施,做到拌勻、勤翻、通氣為宜,否則會因為厭氧發酵影響物料發酵效果。
步驟六:發酵完成。一般在雞糞堆積48小時後,溫度會升至50~60℃,第三天可達65℃以上,
在此高溫下翻倒一次,一般情況下,在發酵過程中會出現2~3次65℃以上的高溫,翻倒2~3次即可
完成發酵,正常一周左右可發酵完成,使物料徹底脫臭、發酵腐熟,滅菌殺蟲。
6. 農村簡易發酵動物糞便的方法是什麼
有機肥發酵原理
腐熟的豬糞有機肥一般需要兩個階段,即第一次高溫堆肥腐熟發酵階段和第二次陳化階段。不穩定的有機物通過腐熟過程,通過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其溫度變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階段:溫度初見降低,氧氣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對於第一次堆肥腐熟來說,不能沒有第二次堆肥,因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難降解的有機物,嗜溫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從而有助於有機肥腐熟、減少植物毒性物質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階段:通過配比原料基質,肥堆高氧吸收,產生高溫,可降解揮發性固體大量減少,臭味逐漸降低,肥堆顏色逐漸變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氣和水分控制。
溫度升高階段:有機肥腐熟溫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線菌、真菌和細菌為主,主要分解糖類和澱粉。甚至有源生物動物和動物參與。高溫階段:腐熟溫度達到45℃以上,嗜溫微生物被抑制,嗜熱主導。可溶解的有機物繼續被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也開始被分解。50℃左右(嗜熱真菌和放線菌);60℃左右(嗜熱細菌和放線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經不能適應)。最佳腐熟溫度為55℃,這是因為大多微生物在該溫度最活躍,最易分解有機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大多數會被殺死。降溫降低階段:嗜溫微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占據優勢,對殘余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溫度下降,肥堆逐漸趨於穩定。
有機肥發酵方法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機肥發酵工藝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的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
7. 如何發酵糞便
堆肥發酵。
利用微生物分解畜禽糞便的過程稱為發酵。堆肥發酵時,干物質分解產生的熱能,使糞便溫度上升和水分蒸發,殺滅病原菌、寄生蟲卵、雜草種子等。
畜禽糞便發酵時,採用環保固液分離設備、溫室乾燥等方法降低材料中的水分;通過和添加鋸屑、稻殼、返回堆肥等輔助材料來調整水分。通過添加輔助材料、通風等方法,使其保持良好的通氣性。其中通風是為了促進腐熟,縮短處理時間。通風是向材料供給氧氣,促進需氧分解(發酵)和材料的乾燥。
(7)動物糞便在多少度發酵擴展閱讀:
用途:
1、可以用來養殖魚蝦,不污染水質,既可以作為魚蝦飼料,又可以作肥水產品。
2、可以用來養殖黃粉蟲、蠅蛆、蚯蚓建立生態養殖模式。
3、可以製作種植、花卉等有機肥。
4、發酵動物糞便作為飼料。如雞子糞便喂豬,發酵鴿子糞便養豬等。
8. 禽畜糞便怎麼發酵腐熟呀是什麼意思呀求解答
禽畜糞便怎麼發酵腐熟就是對糞便無害化處理,消滅其中的病菌病毒,寄生蟲,雜草種子,消除能量以免將來作肥料時燒根。
發酵腐熟處理的方法舊社會和現在不一樣。
一、舊社會是自然腐熟,把禽畜糞便堆肥發酵。堆成一堆,用泥封住表面。糞便中的有機物會在微生物的發酵過程中分解。
禽畜糞便自然腐熟需要多少時間,水分合適的情況需要三個月以上,水分不合適半年以上也不一定能腐熟好。腐熟是要有合適的水分、溫度,要有前提條件的,腐熟時間長了會引起營養的揮發。
二、現在發酵腐熟需要加人工菌種腐熟劑來發酵。
按要求將糞便發酵劑、主料和輔料全部混合均勻,堆料高度1米,環境溫度15℃以上。堆溫升至60℃時開始翻倒,每天一次,如堆溫超過65℃,再加次翻倒。腐熟的標志是堆溫降低、物料疏鬆、無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內產生白色菌絲,這時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8)動物糞便在多少度發酵擴展閱讀
傳統發酵(露天)達到腐熟的時間常需1~3個月,其周圍惡臭難聞,蚊、蠅大量滋生,環境污染十分嚴重。國內外的研究出用發酵劑快速發酵表明,向禽畜糞便中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群,能有效促進有機物降解,加速禽畜糞便腐熟速度,同時有利於消除致臭物質,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畜禽糞便腐熟劑,能夠強烈分解蛋白質、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並將嗜熱、耐熱細菌、真菌、酵母菌菌株及相關分解酶復合而成,其有效活菌數含量高,降解能力強,同時能夠達到升溫、除臭、消除病蟲害、雜草種子和提高養分的效果。
在適宜的條件下,能迅速將堆料中的碳、氮、磷、鉀、硫等分解礦化,形成簡單有機物,從而進一步分解為作物可吸收的營養成分。
9. 怎樣發酵鵪鶉糞
禽類和哺乳動物糞便發酵方法類似。
未發酵糞便,施入土壤中會發酵,產生熱量、有害氣體,有爛種子、燒根、燒苗現象,而且發酵時間長,產生肥害反而影響農作物生長,沒有發酵腐熟的農家有機肥,施入土壤病蟲害較多,動物糞便里、農作物秸稈、下腳料里含有病菌、蟲卵、病毒,如果直接施入土壤,會在土壤中漫延、滋生、孵化,危害農作物生長,爆發病蟲害疫情。
有機肥發酵原理
腐熟的豬糞有機肥一般需要兩個階段,即第一次高溫堆肥腐熟發酵階段和第二次陳化階段。不穩定的有機物通過腐熟過程,通過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其溫度變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階段:溫度初見降低,氧氣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對於第一次堆肥腐熟來說,不能沒有第二次堆肥,因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難降解的有機物,嗜溫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從而有助於有機肥腐熟、減少植物毒性物質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階段:通過配比原料基質,肥堆高氧吸收,產生高溫,可降解揮發性固體大量減少,臭味逐漸降低,肥堆顏色逐漸變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氣和水分控制。
溫度升高階段:有機肥腐熟溫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線菌、真菌和細菌為主,主要分解糖類和澱粉。甚至有源生物動物和動物參與。高溫階段:腐熟溫度達到45℃以上,嗜溫微生物被抑制,嗜熱主導。可溶解的有機物繼續被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也開始被分解。50℃左右(嗜熱真菌和放線菌);60℃左右(嗜熱細菌和放線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經不能適應)。最佳腐熟溫度為55℃,這是因為大多微生物在該溫度最活躍,最易分解有機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大多數會被殺死。降溫降低階段:嗜溫微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占據優勢,對殘余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溫度下降,肥堆逐漸趨於穩定。
有機肥發酵方法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機肥發酵工藝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的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
10. 糞便發酵到多少度就發酵好啦
你是要發酵糞便做有機肥嗎?利用樂貝豐生物有機肥發酵劑發酵糞便有機肥需要經過下面幾個步驟
1)產熱階段(中溫階段,升溫階段)
發酵初期(通常在1-3天),肥堆中嗜溫性微生物利用可溶性和易降解性有機物作為營養和能量來源,迅速增殖,並釋放出熱能,使肥堆溫度不斷上升。此階段溫度在室溫至45℃范圍內,微生物以中溫、需氧型為主,通常是一些無芽胞細菌。微生物類型較多,主要是細菌、真菌和放線菌。其中細菌主要利用水溶性單糖等,放線菌和真菌對於分解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物質具有特殊的功能。
2)高溫階段
當肥堆溫度上升到45℃以上時,即進入高溫階段。通常從堆積發酵開始,只須2-3天時間肥堆溫度便能迅速地升高到55℃,1周內堆溫可達到最高值(最高溫可達80℃)。嗜溫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嗜熱性微生物逐漸取而代之。除前一階段殘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機物繼續分解轉化外,半纖維素、纖維素、蛋白質等復雜有機物也開始強烈分解。在50℃左右進行活動的主要是嗜熱性真菌和放線菌;溫度上升到60℃時,真菌幾乎完全停止活動,僅有嗜熱性放線菌和細菌活動;溫度上升到70℃以上時,大多數嗜熱性微生物已不適宜,微生物大量死亡或進入休眠狀態。此時,產生的熱量減少,堆溫自動下降。當堆溫降至70℃以下時,處於休眠狀態的嗜熱性微生物又重新活動,繼續分解難分解的有機物,熱量又增加,堆溫就處於一個自然調節的、延續較久的高溫期。
高溫對於發酵的快速腐熟起到重要作用,在此階段中發酵內開始了腐殖質的形成過程,並開始出現能溶解於弱鹼的黑色物質。C/N比明顯下降,肥堆高度隨之降低。通過高溫能有效殺滅有機廢棄物中病原物,按我國高溫發酵衛生標准(GB7959-87),要求發酵最高溫度達50-55℃以上,持續5-7d。
3)腐熟階段
在高溫階段末期,只剩下部分較難分解的有機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質,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發熱量減少,溫度下降。此時嗜溫性微生物再占優勢,對殘留較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腐殖質不斷增多且趨於穩定化,此時發酵進入腐熟階段。
降溫後,需氧量大量減少,肥堆空隙增大,氧擴散能力增強,此時只需自然通風。在強制通風發酵中常見的後熟處理,即是將通氣堆翻堆一次後,停止通氣,讓其腐熟。還可起到保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