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動物是如何保護自己的

動物是如何保護自己的

發布時間:2022-05-15 07:53:32

㈠ 你知道哪些動物保護自己的方式列舉五種

1、壁虎逃生的絕技就是扔掉尾巴,在它遇到強敵或被敵害咬住時,掙扎一番後就自動將尾巴脫落,離開身體的尾巴還不停地抖動,以達到迷惑敵人、趁機脫身的目的,而過些時候,壁虎的尾巴又能完好如初。這在生物學上叫「殘體自衛」,不少動物都具有這種本領。

2、海參的逃生術則更奇特:當有敵人侵害時,警覺的海參會迅速地把自己體內的五臟六腑一古腦噴射出來,讓對方美餐一頓,而自身則藉助反沖力逃脫。經過50天左右的自身修復,海參又會重新生長出一副新的內臟。

3、槍烏賊和烏賊遇到敵害時,其自衛方式是向進犯者發放一團團液態火焰,其形狀、大小往往與它們的自身體型相似,誤導追蹤者不去追捕被追捕者自身,而是進攻其替身──發光的火團,從而使追蹤者受騙上當。與此同時,槍烏賊和烏賊便趁機逃生。這種自衛方式與用噴射墨汁掩護退卻而御敵的道理十分相似;有的發光動物當被置於捕食者「虎口」的一剎那間,突然發出閃光,令捕食者目瞪口呆,從而趁機逃走;有的發光動物甚至被切成兩段時,其尾段繼續發光,頭段卻立即將燈熄滅,變成黑色;捕食者吞食了尾段,頭段則在趁機逃走之後,「再生」出尾段。

㈡ 動物怎樣自我保護

蝸牛:陸地軟體動物。自我保護是在突然遭到刺激時會縮到殼里。天氣比較乾的時候會把殼的口子封起來減少水分蒸發。
兔子陸地嚙齒類動物。一般不會離開窩很遠遇到危險時會急速蹦跑,迅速回到窩內躲避天敵的危害。
螞蟻陸地昆蟲,當種群遭遇危險時會發揮他們的數量優勢保護蟻後和他們的卵自己幼蟻。

㈢ 你還知道其他小生靈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嗎

1、保護色

有的小動物可以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避役,也就是變色龍,它可以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來幫助自己和環境融為一體,以此隱藏自己、保護自己。

2、自斷器官

有的小動物可以利用自斷器官來保護自己。壁虎就是這類動物,在它受到動物的襲擊時,壁虎常常自斷其尾,以保全性命,而壁虎的尾巴是可以重新再長起來的。類似的還有蚯蚓,它哪怕是斷成了兩節也能存活。

3、裝死

有的小動物在收到襲擊後悔選擇裝死來迷惑敵人,從而保護自己。生活在拉丁美洲的負鼠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立即躺倒在地,而且還會裝出痛苦的樣子,而且它的呼吸和心跳幾乎都停止了。負鼠通過裝死迷惑了許多天敵,從而順利逃生。

4、噴特殊氣體或液體

有的小動物可以噴特殊氣體或液體來抵禦敵人,從而趁機會溜走。比如烏賊在逃生時會「噴墨」來遮掩對方視覺,另外,釉鼠、甲蟲也會噴出特殊氣體來躲避敵人的追捕。

5、縮進殼內

龜鱉目動物,比如烏龜在遇到攻擊時,常常把頭縮進殼內來保護自己。由於烏龜殼十分堅硬,縮進殼內就能防範其他動物的攻擊。

㈣ 動物如何保護自己

㈤ 小動物有哪些自我保護的辦法

1、當壁虎遇到敵人攻擊時,它的肌肉劇烈收縮,使尾巴斷落。剛斷落的尾巴由於神經沒有死不停的動彈,這樣就可以用分身術保護自己逃掉。 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被稱為「斷肢自救」,不光是壁虎,這種現象在雙翅目大蚊科昆蟲中比較普遍。

2、海參能夠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把自己的內臟全部的「吐」出來 海參的分身術和其它所謂的「斷肢自衛」的動物不一樣,當遇到敵人時,便「忍痛」把內臟全部的拋出,「貢獻」給敵人作美餐。

然後海參會拖著一個空空的軀體逃到一個隱蔽的場所,靜下心來「養傷」,過不了一個星期,它的內臟還可以重新長出一套新的來.

3、海綿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它可是這方面的「高手」。如果把海綿切成許多碎塊拋入大海中,非但不會損傷它們的性命,相反它們中被切碎的每一塊都能獨立生活。並且逐漸長大形成一個新的海綿。即使把海綿搗爛,再混合起來的話,只需幾天的時間就可以重新組合成新的小海綿個體了。

4、山鼠是一種長得像松鼠般的小型哺乳動物,當它被猛獸抓住了尾巴時,會把尾巴「褪掉」。這一點與壁虎十分相似。毛茸茸的皮從尾巴上滑下來,山鼠帶著光禿禿的尾巴逃跑了。掉了的尾巴不會流血,而且還能很快的長出新的尾巴。

5、螃蟹如果步足被抓住了,它就會棄足而逃。足雖然丟掉了,卻換來了自己的生命。有趣的是,螃蟹還不能算「丟卒(足)保車」,因為雖然舊的足失去了,很快它還會重新長出一隻新的足來。

6、章魚腕手很結實,當有敵人抓住是,腕手的肌肉回痙攣的回縮,想被到切下來一樣斷落下來,掉下來的腕手還能絕望的蠕動,並會用吸盤吸在某種物體上,通常是整個腕手的45處,腕手斷掉後血管完全收縮並自身閉和,避免傷口流血,自行斷肢。

6小時後,血管開始流通,血液漸漸流過受傷的組織,結實的血塊將尚未癒合的腕手皮膚傷口該好,第二天傷口癒合後,開始長出性的腕手,一個半月後,即可長到原處的三分只一。

㈥ 動物有哪些自我保護方式

蛇會噴毒液保護自己,海參會丟掉自己的內臟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烏龜(蝸牛)會縮進殼里免遭敵人的襲擊, 墨魚會吐墨汁來讓敵人轉移注意力。

㈦ 動物用哪些方法來保護自己至少三種

1擬態
擬態是指一種生物在形態、行為等特徵上模擬另一種生物,從而使一方或雙方受益的生態適應現象。是動物在自然界長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為。擬態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騙者。這個受騙者可為捕食者或獵物,甚或同種中的異性。在宿主擬態現象中,受騙者和被模仿者為同一物。許多有毒、味道不佳或有刺的動物往往有警戒色,這點常為其他生物所模仿。動物具有與其他動、植物體或非生物體相似的顏色、形態或姿勢稱作擬態。按其相反效果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尺蠖蛾像小樹枝似的不引人注目,因此稱為隱蔽擬態或稱為模仿(mimesis)。另一種是虻由於它具有像黃蜂一樣顯眼的色彩而欺騙了捕食者,諸如此類的擬態稱為標志擬態或只稱擬態(mimicry)。
顏色、外形都與環境類似的歸於擬態。
2警戒色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惡臭和毒刺的動物和昆蟲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
動物界有不少身有劇毒,同時有著鮮艷體色的動物,這些鮮艷的體色能對敵人起到一種威懾和警告的作用,這就是警戒色。而在昆蟲家族裡,也有一些帶毒的昆蟲具有這樣的靚麗「外衣」,靠著警戒色,它們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3保護色
保護色是指動植物把體表的顏色改變為與周圍環境相似,這種顏色叫保護色。很多動物有保護色,類似蜥蜴的變色能力,還有不少動物進化為與環境相似的皮毛。自然界里有許多生物就是靠保護色避過敵人,在生存競爭當中保存自己的,顏色變化最多樣化的還屬於海洋生物。
4假死
當動物受到攻擊、捕食等外界刺激時,身體靜止不動,產生和消耗能量驟減,呈現死亡態的行為稱為假死現象,也稱擬死現象。假死廣泛存在於動物界,是一種奇異的應激行為
5轉移攻擊部位
有些動物是通過誘導捕食動物攻擊自己身體的非要害部位而逃生的。眼蝶和灰蝶的翅上常常生有一個或多個小眼斑,其作用是吸引捕食動物的攻擊,從而使身體的頭部或其他要害部位免受攻擊。很多蜥蜴在受到攻擊時會主動把尾巴脫掉,以後會再生出新的尾巴。

㈧ 動物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1.自殘壁虎逃生的絕技就是扔掉尾巴,在它遇到強敵或被敵害咬住時,掙扎一番後就自動將尾巴脫落,離開身體的尾巴還不停地抖動,以達到迷惑敵人、趁機脫身的目的,而過些時候,壁虎的尾巴又能完好如初。這在生物學上叫「殘體自衛」.當螞蚱被捉住時,為了逃命,它會斷掉大腿,只留一條腿跳著逃跑;蟹的腿上有折斷線,若腿被抓住,也會收緊腿上折斷線肌肉,棄腿而逃,過後再長出新腿,海參當有敵人侵害時會迅速地把自己體內的五臟六腑一古腦噴射出來,讓對方美餐一頓,而自身則藉助反沖力逃脫。經過50天左右的自身修復,海參又會重新生長出一副新的內臟。2、設霧障槍烏賊和烏賊遇到敵害時,其自衛方式是向進犯者發放一團團液態火焰,其形狀、大小往往與它們的自身體型相似,誤導追蹤者不去追捕被追捕者自身,而是進攻其替身──發光的火團,從而使追蹤者受騙上當。與此同時,槍烏賊和烏賊便趁機逃生。這種自衛方式與用噴射墨汁掩護退卻而御敵的道理十分相似;有的發光動物當被置於捕食者「虎口」的一剎那間,突然發出閃光,令捕食者目瞪口呆,從而趁機逃走;有的發光動物甚至被切成兩段時,其尾段繼續發光,頭段卻立即將燈熄滅,變成黑色;捕食者吞食了尾段,頭段則在趁機逃走之後,「再生」出尾段。3、依靠外甲或外殼烏龜長有非常堅硬的背甲和腹甲。當它感到外界的危險時,便把頭和四肢縮進甲殼里。全部被堅固的甲殼包裹起來,好似一輛披甲的坦克,把自己嚴嚴實實的保護住。你就是用再大的力氣,都無法掰開它的甲殼。就是獸中之王的老虎,把它咬在口裡,也奈何不了它半點。4.保護色或擬態許多動物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敵害發現,形成與周圍環境的顏色十分相似的體色,這種體色叫做保護色。保護色有利於動物避免敵害的攻擊或避免被捕獵者發現。動物界中保護色表現得最明顯、最普遍的是昆蟲。昆蟲的體色往往與它們所處環境中的枯葉、綠葉、樹皮、土壤、鳥類等物體的色彩相似,相似的情況常常達到令人驚奇的程度。例如生活在草地上的蟈蟈、螞蚱、螳螂,田野里的青蛙一般都是綠色,與草坪的顏色相近。變色龍能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體色,使敵害不易發現它。即使是同樣的昆蟲,也會因生活環境的不同,出現不同身體顏色。例如生活在葉子上的螳螂是綠色的,生活在枯樹枝上的螳螂是褐色的。 5.速度比如草原上的羚羊斑馬野兔等等食草動物,都跑的相當快,一次來避開捕食者的攻擊6.鮮艷的顏色有些蝴蝶或毛蟲類,具有鮮艷的顏色,有些是為了以這種鮮艷的顏色恐嚇住捕食者,有些是為了模仿具有相似鮮艷顏色的動物(往往有毒),比如有一種蛇(我忘記名字了呵呵)就模仿金環蛇(有毒)紅黃相間的的身體顏色來躲避狸等的捕食7.築巢這是最常見的了,一些防禦能力弱的動物就通過鑄造堅固或隱蔽的巢穴來躲避捕食者以達到保護自我的目的先想到這么多,還有就再說啦

㈨ 動物用哪些方法來保護自己至少三種

一、保護色

變色龍:它們移動緩慢,以免引起驚動。它們能夠把體色融合於周圍的環境。       

北極熊:它生活在冰雪覆蓋的北冰洋,體色為白色,與周圍的冰雪混合在一起,很難發現它的蛛絲馬跡。 

二、擬態

裸蛙魚渾身長有許多增生物和棘鱗,當大魚覓食從它身邊游過時,還以為它是水草哩,甚至有的大魚還用嘴吻一下這種奇特的「植物」。

澳洲海馬全身長滿了突起物和絲狀體,當它在海水中輕輕漂盪時,猶如一叢活海藻,因而可在敵害面前矇混過關。

閱讀全文

與動物是如何保護自己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8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3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