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小型哺乳動物有哪些

小型哺乳動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5 20:09:48

❶ 請問最小的哺乳動物是什麼生活在什麼地方

小鼩鼱。
小鼩鼱分布於從歐洲西部、俄羅斯到我國西北、東北等地。它的外形有點像家鼠,但鼻子略長些、嘴尖一點。小小的眼睛,能顧盼到兩側和後面。小而圓的耳朵,尖細而能伸縮的吻部,赤色的牙齒,齒式也不同於鼠類。體毛主要為褐色,腹面白色。尾巴長而裸露。
小鼩鼱的體長僅4-6厘米,尾長4-5厘米,體重3-5克,可以說是世界最小的哺乳動物了。
小鼩鼱等食蟲類的被毛比較柔軟細密,吻鼻延伸成靈活的吻突,具有五趾型附肢,並具鉤爪,多跖行性,足和尾上有鱗。乳腺開口處具乳頭。它們的頭顱扁平,腦小,大腦半球無溝回,向後不能掩蓋小腦,智力相對低下。嗅葉較大,嗅覺非常靈敏,但眼睛不發達。牙齒一般為26~44枚,雖然是異型齒,但分化程度較弱,顯示出原始的特點,並且伴隨著體形的特化而出現齒數減少的現象。
小鼩鼱等食蟲類是最早的有胎盤類動物,產生於中生代的白堊紀,大多數是以昆蟲為食的小動物,也是哺乳動物中最原始的一類,現生的食蟲類在全世界有400多種,均為身體被以柔毛或硬刺的、外形似小老鼠的小型有胎盤類獸類。有胎盤類又稱真獸類,是比原獸類(單孔類)、後獸類(有袋類)更高等的動物。胚胎器官在母體子宮壁之間接觸的區域稱為胎盤,是富有血管的海綿狀器官。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通過胎盤從母體吸取營養一直到成熟。胎盤是真獸類所特有的器官,它們的幼仔一生下來即為活潑的小動物。現生的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屬於有胎盤類。
小鼩鼱等食蟲類似乎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動物,但在哺乳動物的進化史上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在中生代上白堊紀地層中就已出現,是有胎盤類哺乳動物中最原始和最古老的一支,在獸類的進化史中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大多數比較高級的哺乳動物類群的祖先,特別是包括人類在內的靈長目動物、世界上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嚙齒目動物和能在空中飛行的蝙蝠等翼手目動物等,都是先後從早期的食蟲類直接分化出來的。

❷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哺乳類動物

是食蟲類的麝鼩和鼩鼱(音讀qujing二聲和一聲)。這是一種哺乳類動物,只不過它們的食物是各種昆蟲和蝸牛等陸生軟體動物。它們的體重僅為大象體重的六百萬至一千萬分之二到七,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個徳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熱帶森林裡,曾獲得這兩種最小型哺乳動物的標本,這兩種小動物體長均為40毫米,尾長26毫米,體重僅為2克。 鼩鼱的外形雖然很像小家鼠,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與小家鼠最大的區別就是它們的牙齒是尖形的,而小家鼠的門牙扁平如鏟子,並且小家鼠的齒面具有花紋緣石磨,很適於啃磨種子或植物。由於鼩鼱有銳利的尖齒,它們主要捕食各種昆蟲,例如鼩鼱可以捕食比自己大的昆蟲----蝗蟲、螳螂等為食。鼩鼱一般在岩縫、土穴做窩。每年5---9月交配,交配後約13---19天雌鼩鼱便可產仔,每窩約5---7個小仔,剛產下的幼仔還不到鉛筆上面的橡皮頭大小。幼鼩鼱到第二年便可又開始繁殖。

❸ 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是啥

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是鼩鼱。

外形特徵

鼩鼱的體長僅4-6厘米,尾長4-5厘米,體重3-5克,是世界已知動物中最小的哺乳動物。

鼩鼱等食蟲類的被毛比較柔軟細密,吻鼻延伸成靈活的吻突,具有五趾型

附肢,並具鉤爪,多跖行性,足和尾上有鱗。乳腺開口處具乳頭。它們的頭顱扁平,腦小,大腦半球無溝回,向後不能掩蓋小腦,智力相對低下。嗅葉較大,嗅覺非常靈敏,但眼睛不發達。牙齒一般為26~44枚,雖然是異型齒,但分化程度較弱,顯示出原始的特點,並且伴隨著體形的特化而出現齒數減少的現象。

生活習性

進食特徵

鼩鼱一天到晚總是忙個不停地吃,每天至少得吞進同自己體重一樣重的食物。如果食物豐富,它甚至一天能吃下相當於自己體重3倍的食物,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肚漢」。

攻擊與防禦

小鼩鼱的齶下長有唾液腺,能分泌出一種毒液。如果人去捕捉它,不小心被咬上一口,手臂就會發熱腫大,引起劇痛,要過幾天後才能消失。小鼩鼱也用這種武器來捕獵食物,小動物若被咬傷,頓時失去知覺,不能動彈。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將鼩鼱唾液腺分泌出的液體,注射進老鼠體內,很快就會引起老鼠的生理變化,血壓降低,心臟跳動變慢,呼吸也發生困難。不到一分鍾,毒液發作,老鼠便進入癱瘓狀態。

如果小鼩鼱遇到敵害,一時逃遁不了,就裝模作樣起來。它們會立即將背隆起,磨牙擦嘴地發出尖銳的吱吱聲。有時,索性躺倒在地,伸出四腳,邊踢邊舞,並發出斷續的叫聲,以便嚇退敵害或者請求救援。

生存環境

鼩鼱地棲者居多,亦有半水棲或穴居者。晝夜活動或僅夜間活動,不冬眠,平時獨棲。

生產繁殖

鼩鼱成熟得快,生命也短促,壽命僅有14~15個月。雄獸在「求愛」時,總是在洞口興奮地鳴叫,雌獸如果不願意,就發出嘶叫,示意它快快走開;如果雄獸還是喋喋不休,糾纏不去,那雌獸就改用尖叫來下「逐客令」。

鼩鼱雌獸的懷孕期為24—25天,每年產1—2胎,每胎產4—8仔。幼仔們長大後,雌獸常帶著它們排成一列縱隊,相互銜著尾巴,穿過原野,去尋覓食物。其中,到處都有的蚯蚓是它們最早階段、最容易獲得的佳餚。

分布區域

鼩鼱常見於世界上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從歐洲西部、俄羅斯到我國西北、東北、長江中下游等地。除極地 、大洋洲、一些大洋島嶼和南美洲南部外,各大陸均有分布,北美大約有40多種鼩鼱,最普通的鼩鼱是短尾鼩鼱。多數鼩鼱是陸生動物,但少數品種是水生的。

最小的鼩鼱

自然界有許多種小型鼩鼱,但是伊特魯里亞鼩鼱是體形最小的,事實上,它也是世界上體重最小的哺乳動物,平均重量僅不足2克,體長大約4厘米,但令人吃驚的是,它的食慾很大,每天所吃食物是自己體重的兩倍。

❹ 哪些動物是哺乳動物

人類是最常見的哺乳動物,生活中常見的哺乳動物還有虎、狼、熊、鹿、猴、鼬、貘、象、貂、狗、狐、鼠、鯨、斑馬、豹子、麝牛、海豚、袋鼠、靈貓、犰狳、羚羊、馴鹿、考拉、犀牛、樹懶、猞猁、刺蝟、河馬、熊貓、海豹、猩猩、海牛、水獺、疣豬、獅子、海象、鴨嘴獸、穿山甲、北極狐、北極熊、食蟻獸、長頸鹿等。

❺ 哺乳動物都有哪些特徵

哺乳動物是一種溫血動物。與其他動物不一樣,雌性哺乳動物能生下活幼崽,並用奶喂養它們,這種奶是從乳腺中產生的。哺乳動物常被認為是動物世界中最高級的成員,因為它們有較大的大腦和較發達的感官。哺乳動物有五大共同特徵:都有骨骼;都有肺:都呼吸干空氣:都是溫血:所有雌性動物都能產生乳汁喂養幼崽。

❻ 為什麼沒有綠色哺乳動物小型哺乳動物如兔子

如果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些綠色的哺乳動物,分析起來似乎也是合理的。因為動物身體顏色的一個主要作用是偽裝,偽裝得和周圍環境越像,就越有利於動物的生存,而自然界到處都是綠色植被。
小型哺乳動物如兔子、田鼠,基本圍繞著綠色植物生活,它們周圍都潛伏了無數的危險天敵。如果它們是綠色的,就能隱身到四周環境背景中。但事實上,大部分的哺乳動物是棕色、灰色或別的什麼顏色。
在自然界中,哺乳動物與其他類別的動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比如昆蟲、青蛙、蜥蜴、鳥類等非哺乳動物,它們中的某些種類進化出了綠色的皮毛和皮膚。變色龍就常常用「善變」的體色來巧妙偽裝,融合到環境中,不易被敵人發現。
但是為什麼偏偏哺乳動物不這么做呢?
眼睛奧秘是其一
既然綠色是眼睛看到的,那麼我們先從眼睛來分析。其實,除了人類等少數的靈長類動物之外,幾乎所有哺乳動物都是紅綠色盲,大部分哺乳動物的天敵也是哺乳動物。
人類眼睛有3種類型的顏色感測器:紅色的、綠色的和藍色的。而狐狸等哺乳動物只有2種顏色感測器:綠色的和藍色的。這說明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視覺效果跟人類不一樣,它們無法將綠色和其它顏色分辨開來。就狐狸而言,棕色的兔子只是一個較深的綠色影子。
對大多數哺乳動物來說,更容易分辨的是色彩的強弱,只要皮毛顏色不過於顯眼,就不會被捕食者發覺。此外,一些動物學家認為,需要在樹叢中偽裝自己的主要是一些小型哺乳動物,它們大都生活在地面,在各種垃圾和枯枝敗葉中覓食,即使生活在樹上的,也主要在褐色樹幹上活動,它們所需要的保護色正好是灰色或褐色而不是綠色;其次,從遠處看去,樹葉其實並非是純粹的綠色,而是帶有斑點的暗綠色。士兵們穿的迷彩服之所以不採用純綠色,也正是這個道理。因此,大多數哺乳動物的皮毛以棕色、灰色為基本色,並夾雜著其他顏色的條紋和斑點。
綠色的色素是其二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動物身體是怎麼變成綠色的。自然界也有很多綠色的動物,就像前面提到的青蛙、蜥蜴等。動物想讓自己變成綠色的話,有兩種辦法:一是自己合成綠色的色素,某些昆蟲和腔腸類動物就是採用這種辦法,比如水螅、毛毛蟲和螳螂。可是哺乳動物的毛發中並沒有綠色的色素。
哺乳動物的皮毛中只具有兩種色素:一種色素使毛發呈黑色或褐色,另一種色素使毛發呈黃色或橙黃色。另有一些白毛動物,則是由於它們的毛發內有無數細微的氣泡,能將光線散射開去的緣故。以上3種顏色的不同組合,就構成了哺乳動物毛皮的基本色調。沒有綠色色素的哺乳動物,當然也就無法自身產生綠色了。
然而不只是哺乳動物,就連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動物的皮膚或羽毛里都沒有產生綠色的色素,那麼青蛙、蜥蜴、鸚鵡這些動物是怎樣讓自己變成綠色的呢?
這就是第二種方法,利用光的衍射。以青蛙為例,青蛙皮膚上特殊的結構可以衍射藍光,然後與自身的黃色素混合,就能顯出綠色了。同理,鳥類是依靠羽毛的特殊結構來衍射光線,然後與自身色素結合,才得以顯現五彩斑斕的顏色。
這種方法很巧妙也很聰明,但很難復制,因為哺乳動物表層覆蓋著皮毛,就算用這種辦法,所形成的綠色皮膚也會被毛發遮住,別人也就看不到了。另一方面,哺乳動物的皮毛纖細,又不像鳥羽一樣容易衍射,所以也不能利用這種方法產生綠色。

❼ 哺乳動物五大分類是什麼

1、胎盤哺乳動物
胎盤哺乳動物是最常見,也是最高級的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也是,懷孕周期比較長,主要在子宮里發育成長,胎兒一般出生時比較大,發育比較好,尤其是牛羊類動物,生下來幾個小時候就可以跑等等。
2、有袋哺乳動物
有袋哺乳動物,有袋目動物,它們的特點是在胎盤發育時間非常短,也就是孕期非常短,最短的是兔耳袋狸,懷孕周期大概只有12天左右,包括我們熟知的大袋鼠屬物種也只有一個月左右,所以他們的新生兒出生是非常小的,主要在育兒袋裡發育,育兒袋裡有乳頭,提供生長營養,但不是都有育兒袋,比如袋食蟻獸,沒有真正意義的育兒袋,但是有毛發和肌肉腫塊組成的類似結構。代表動物是袋鼠,樹袋熊(考拉),有袋動物都生活在大洋洲,進化程度低於胎盤哺乳動物,當澳大利亞引進了野狗,貓,狐狸等胎盤哺乳動物後,生態變得非常脆弱,澳大利亞是近代生物物種滅絕最多和最快的國家,好的小型有袋動物都面臨滅絕。
3、卵生哺乳動物
卵生哺乳動物,單孔目動物,是非常原始的一類,目前只有5種,都分布在大洋洲,代表是鴨嘴獸,還有4種針鼴,代表是短吻針鼴,也叫針食蟻獸,和刺蝟類似。它們的特點就是和爬行動物鳥類一樣,產蛋孵化後代,發育當然是吃乳汁,是新生兒的主要營養來源,但是雌性都沒有乳頭,雄性成年後後腳毒刺不脫落,雄性鴨嘴獸成年後毒刺還會分泌毒液,是非常特殊的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的身體結構復雜,有區別於其他類群的大腦結構、恆溫系統和循環系統,具有為後代哺乳、大多數屬於胎生、具有毛囊和汗腺等共通的外在特徵。他們外型多樣,小至體長30毫米長有翅膀的凹臉蝠,大至體長33米形同魚類的藍鯨。他們有很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分布在從海洋到高山,從熱帶到極地的廣泛區域。人類也是哺乳動物的一員。

❽ 特殊的哺乳動物有哪些

傳統分類學上一般把「哺乳動物」和」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並列,並總結了每」類「動物的一般特徵。比如「魚類」是「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兩棲動物」是「水陸兩棲,變態發育」;「爬行動物」是「身披鱗甲,卵生冷血」;「鳥類」有「鳥喙無牙,羽毛飛行」等等。

我還記得自己中學時背過,哺乳動物的特徵:披毛恆溫,胎生哺乳。

必須承認,這樣的總結直觀,簡單,便於記憶,所以很容易深入人心。但是「簡單」也同時意味著「不準確」和「不嚴謹」。比如,身為哺乳動物的鴨嘴獸和針鼴就是卵生的。

簡單來說,現存哺乳動物分為三大類群:

單孔類,又稱原獸類,代表是鴨嘴獸和針鼴。特徵是卵生,而且卵,糞,尿從同一個孔(泄殖孔)排出。沒有乳頭,孵化的幼體直接舔吸母親腹部皮膚分泌的乳汁。

有袋類,又稱後獸類,代表是澳洲的各種袋鼠袋熊袋貂袋獾,還有美洲的負鼠。特徵是雌性沒有完善的胎盤,發育不全的幼體在特殊的育兒袋中吸食乳汁發育長大。

有胎盤類,又稱真獸類,包括初單孔類和有袋類之外的其他所有哺乳動物,現代哺乳動物的絕對主流,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游的草科里蹦的都有。

(現代哺乳動物三大類群的親緣關系和大致的分化時間。圖片來源自[1])

這三大類群至少還有這些共性:耳朵里有三塊聽小骨,腹部肋骨退化消失,隔膜呼吸,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齒骨-鱗骨關節,4個心房+心室,成年後體型不再長大,完整的骨化次生齶,以尿素形式排出含氮廢物,等等。
這些特徵也許並不那麼「一目瞭然」,但是同樣重要。特別是在研究已經滅絕的哺乳動物,和探尋哺乳動物的祖先時,牙齒和骨骼的特徵幾乎是唯一的根據。畢竟,我們也不能指望老能在琥珀里找到長頸鹿對吧。

❾ 最小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世界最小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大家對一些世界之最了解嗎?如果不了解的話,小編來給大家講一些。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說說:世界最小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希望各位知曉。
小鼩鼱為鼩鼱科鼩鼱屬的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陝西、青海、內蒙古、甘肅、黑龍江、四川、西藏、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巴爾腦爾。
鼩鼱等食蟲類是最早的有胎盤類動物,產生於中生代的白堊紀,大多數是以昆蟲為食的小動物,也是哺乳動物中最原始的一類,現生的食蟲類在全世界有400多種,均為身體被以柔毛或硬刺的、外形似小老鼠的小型有胎盤類獸類。有胎盤類又稱真獸類,是比原獸類(單孔類)、後獸類(有袋類)更高等的動物。胚胎器官在母體子宮壁之間接觸的區域稱為胎盤,是富有血管的海綿狀器官。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通過胎盤從母體吸取營養一直到成熟。胎盤是真獸類所特有的器官,它們的幼仔一生下來即為活潑的小動物。現生的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屬於有胎盤類。

一、世界最小的哺乳動物
世界上最小的陸生哺乳動物是小型鼩鼱,小型鼩鼱是一種以昆蟲、蜘蛛和其他一些無脊椎動物為食的似鼠小動物,體形與河狸相似,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陸生哺乳動物。它身長5厘米,僅尾巴就有2.5厘米長,生活在歐洲南部、亞洲和非洲北部的森林和灌木叢中。同時也是食蟲動物中最大的家族。它每天都要消耗掉比自身重量還重的食物, 因此,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它們都在覓食,並且需要每2 ~ 3小時進食1次,並快速消化食物,以補充身體表面喪失的熱量,保持體溫恆定。鼩鼱是一種體型細小、外貌有點像一種長鼻鼠的哺乳綱動物──雖然兩者的外貌有點相像,但其實並沒有任何關系。鼩鼱的腳有五隻有爪的腳趾。在動畫片《黑貓警長》第一集中出現過,被一隻耳栽贓偷東西,後被黑貓警長澄清,說他們是吃蟲子的。從外觀看,確實和老鼠有幾分相似。

二、鼩鼱生活習性
像小老鼠的小鼩鼱,加上尾巴也才長7.5厘米。不要小看小鼩鼱,它的胃口可大哩。它一天到晚總是忙個不停地吃,每天至少得吞進同自己體重一樣重的食物。如果食物豐富,它甚至一天能吃下相當於自己體重3倍的食物,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肚漢」。
小鼩鼱的齶下長有唾液腺,能分泌出一種毒液。如果人去捕捉它,不小心被咬上一口,手臂就會發熱腫大,引起劇痛,要過幾天後才能消失。小鼩鼱也用這種武器來捕獵食物,小動物若被咬傷,將頓時失去知覺,不能動彈。
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將鼩鼱唾液腺分泌出的液體,注射進老鼠體內,很快就會引起老鼠的生理變化,血壓降低,心臟跳動變慢,呼吸也發生困難。不到一分鍾,毒液發作,老鼠便進入癱瘓狀態。
小鼩鼱成熟得快,生命也短促,壽命僅有14—15個月。雄獸在「求愛」時,總是在洞口興奮地鳴叫,雌獸如果不願意,就發出嘶叫,示意它快快走開;如果雄獸還是喋喋不休,纏繞不去,那雌獸就改用尖叫來下「逐客令」。
小鼩鼱雌獸的懷孕期為24—25天。每年產1—2胎。每胎產4—8仔。幼仔們長大後,雌獸常帶著它們排成一列縱隊,相互銜著尾巴,穿過原野,去尋覓食物。其中,到處都有的蚯蚓是它們最早階段、最容易獲得的佳餚。
如果小鼩鼱遇到敵害,一時逃遁不了,就裝模作樣起來。它們會立即將背隆起,磨牙擦嘴地發出尖銳的吱吱聲。有時,索性躺倒在地,伸出四腳,邊踢邊舞,並發出斷續的叫聲,以便嚇退敵害或者請求救援。

閱讀全文

與小型哺乳動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8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3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