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極洲都有什麼動物
南極洲除了企鵝還有其它動植物嗎?都長啥樣?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提起南極洲,相信很多人腦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冰雪世界、成群的企鵝、南極科考站、地球最後一方凈土。沒錯,這些都是南極洲留給我們的特有印象。
太空南極洲衛星圖
很多人都知道南極洲非常寒冷,事實上,南極真實的自然條件比我們平常想像的還要惡劣。然而,在這種自然條件下,卻仍然有數量眾多的生命在那裡生存繁衍。今天就帶你走進南極洲,看看南極的地理氣候以及生活在那裡的動植物們。
南極地理氣候
南極洲位於地球最南端,大陸面積1239.3萬平方公里,如果算上從陸地延伸到海里的浮動冰層以及周邊的島嶼面積,南極洲總面積達到了1424.5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全境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南極洲
南極的氣候到底有多惡劣呢?
酷寒,南極大陸98%常年被冰雪覆蓋,冰層平均厚度2000米,最厚處4750米,全洲年平均氣溫﹣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50℃,歷史最低氣溫﹣89.2℃。
乾燥,由於降水稀少,且幾乎所有降雨都是雪或冰雹,導致南極洲成為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全洲年平均降水量小於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而內陸南極點附近幾乎沒有降水,空氣極端乾燥,被稱為「白色荒漠」。
南極洲
烈風,南極洲的風極具個性,這種風為近地表高速風,全洲平均風速約18米/秒,沿岸地面的平均風速高達45米/秒,最高風速可達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風最多、風力最強的地區。據澳大利亞科學觀察站長達20年的統計,南極每年刮8級以上大風的天數就有300天。
上述惡劣的自然條件,使南極洲成為目前唯一沒有人類定居的大洲,但這並不意味著南極就是生命禁區。
中國南極科考站
除了外來的人類科考隊與捕鯨隊,以及我們熟知的企鵝,南極還生活著許多其它動植物。南極洲只有2%的地方無長年冰雪覆蓋,這些區域主要位於南極半島、沿海地帶及島嶼上,因此大多數動植物也集中於這些區域。
南極動物
南極動物總共約150種,其中陸生動物極其稀少,大量生活的主要是分布於南極大陸沿岸、附近島嶼的鳥類、海獸類和附近海洋中的磷蝦、魚類等。
南極洲
陸生動物
南極純陸生動物主要是一些體型微小的昆蟲類和蜱類,在整個南極大陸均有分布。其中南極蠓是南極昆蟲的典型代表,是南極大陸的特有物種,體長只有2-6毫米,卻能在極寒、乾燥、大風和高鹽度、高紫外線輻射的環境中生存。
鳥類
南極鳥類都是海鳥,總共約41種,除了企鵝外,剩餘的可大致歸為三類:信天翁類、海燕類和海鷗類。南極常見的海鳥有企鵝、信天翁、雪海燕、巨海燕、南極燕鷗、南極鴿、海鷗、南極賊鷗等,它們主要以磷蝦等海洋生物為食。南極鳥類,除企鵝不能飛翔外,其它海鳥都能飛翔,除了企鵝和雪海燕是南極的「土著居民」外,其它鳥類都是「異洲僑民」,它們會隨著季節變化進行遷徙。
帝企鵝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南極洲幾種代表性的海鳥。
企鵝,南極洲的主要動物之一,被認為是南極洲的象徵,被譽為「海洋之舟」。全世界大約有20多種企鵝,全部分布在南半球,它以南極大陸為中心,北到非洲大陸南端、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棲息在大陸的沿岸和島嶼上。南極洲發現的企鵝有7個種類,數量約1.2億只,約佔世界企鵝總數的87%,常見的有阿德雷企鵝、帽帶企鵝、帝企鵝等。南極洲除企鵝外,剩餘海鳥約6500萬只。整個南極海鳥約佔世界海鳥總數的18%,所以南極地區也是名副其實的海鳥天堂。
帽帶企鵝
漂泊信天翁,是世界上最大的信天翁,生活在南極海地區,其出沒的范圍較廣闊,幾乎在整個南極海都有其蹤跡。漂泊信天翁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飛行,很少出現在陸地上。
漂泊信天翁
雪海燕,是另一種生活在南極地區的海鳥,體長36-41厘米,一身潔白的羽毛,外型和個體十分像鴿子,故名南極雪鴿,也是南極最為美麗的一種海鳥。
雪海燕
南極賊鷗,是生活在南極洲島嶼上一種兇悍的稀有鳥類,它只生活在南極,是受到國際生物保護組織精心保護的珍禽,喜歡住在開闊的海域,魚是南極賊鷗的主要食物,在冬季,它們會遷徙到北太平洋。
南極賊鷗
海獸類
南極發現的海洋哺乳動物主要有海豹、海獅、鯨魚、海豚等。
南極海豹,共有6種,數量約3200萬頭,佔全世界海豹總數的90%。常見的有體型巨大的象海豹、性情溫和的食蟹海豹、兇猛的豹形海豹等。象海豹是南極大陸上最大的海豹,其體重可達4噸。食蟹海豹是生活在南極洲的冰封地帶上的一種動物,其在冰上行動迅速,它們通常以磷蝦為食。
食蟹海豹
南極毛皮海獅,又叫南極海狗,主要分布於南極洲附近零散的群島跟小島一帶,其中約95%生活在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
鯨魚,南極大陸周圍是世界產鯨最多的地區,常見的有藍鯨、虎鯨、抹香鯨、座頭鯨等。其中藍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最重的動物, 有記錄的最大體長34 米,重約170 噸。相比於海豹、海獅,鯨魚只生活在海洋里。
虎鯨
海豚,在南極洲人們發現了暗色斑紋海豚的蹤跡,和其他海豚種類一樣,它們也會吹口哨,以便讓彼此之間進行交流,它們也只生活在海洋里。
南極大陸沿岸海洋里還生活著數量極其龐大的南極磷蝦,蘊藏量約為4億噸~6億噸,它們是南極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許多南極鳥類及海獸類均以它們為食。除此之外,在南極沿岸海域還生活著約90種以上的各型魚類等海洋生物。
南極植物
南極洲的植物主要為地衣、苔蘚、藻類,由於地衣最能適應南極洲乾旱、寒冷的氣候,其分布范圍和種類均高於其它植物群。經植物學家考察,發現南極洲有850多種植物,其中地衣350多種,苔蘚370多種,藻類130多種,但只有3種開花植物屬於高等植物,剩餘都為低等植物。
三種開花植物,一種是墊狀草,另兩種是南極發草類,它們對南極環境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生命周期和花期長。
南極發草
南極洲是人類最後才踏足的大洲,也是目前唯一沒有人類定居的大洲,南極大陸冰蓋里保存著全球約72%的淡水資源。南極洲是地球最後一方凈土,它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它屬於全人類。保護好南極洲的生態環境,保護好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生命,是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願這片美麗的冰雪世界永遠純凈安寧!
小夥伴們,今天對南極洲動植物的介紹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你喜歡,請點贊關注,了解地球,了解我們的家園,地球科普將持續為你講述我們的地球
2. 南極有什麼動物
南極有:企鵝、海豹、南極狼、南極賊鷗等。
1、企鵝身披黑白分明的大禮服,喙具橙色,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黃色羽毛,向下逐漸變淡,耳朵後部最深,全身色澤協調。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位於南緯66~77°之間的許多地方。通常以大海中的魚蝦和頭足類動物為食。
3. 南極洲有哪些動物
南極洲動物有企鵝、海象、海獅、信天翁等。附近海洋產南極鱈魚、大口魚等,磷蝦產量全球最大。
4. 南極的動物有哪些
南極的動物有:
1、虎鯨
在包括北極和南極地區在內的所有海洋中都可以發現虎鯨的蹤跡,他們捕獵的獵物包括魚類、企鵝、海豹,甚至還有其他的鯨魚,虎鯨是世界上最兇猛的海洋動物。
5. 南極有哪些動物
1.帽帶企鵝
帽帶企鵝(學名:Pygoscelis antarctica):最明顯的特徵是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條紋,像海軍軍官的帽帶,顯得威武、剛毅。蘇聯人稱之為「警官企鵝」。
生活在南桑威奇群島、南極洲、南奧克尼群島、南設得蘭、南喬治亞島、布韋島、巴勒尼群島和彼得一世島等地的企鵝。其頭部下面有一條黑色的紋帶,使它們看上去好像在戴著盔帽一般,故又稱頰帶企鵝,亦因為它們有這些特徵,它們成為了最容易被辨認的企鵝之一。它們體長72厘米,成年的南極企鵝平均重約4千克。全球迄今為止共有7,500,000對有繁殖能力的帽帶企鵝。主要食物是磷蝦、蝦和魚類。
2.格陵蘭睡鯊
格陵蘭睡鯊(學名:Somniosus microcephalus):最大可達 7米,體長可以跟大白鯊媲美。以其緩慢動作著稱,居住地比任何鯊魚位於更北之地。它們是太平洋睡鯊的近親。背鰭2個,通常各具一棘;臀鰭消失。鰓孔5個,位於胸鰭基低前方。眼側位。格陵蘭睡鯊肉中含有一種名為三甲胺氧化物的神經毒素。
這種鯊魚同大白鯊一樣兇猛。以海鳥、魷魚、甲殼類、軟體動物、以及各種腐肉及內臟為主要食物,格陵蘭鯊也被稱為「海洋中的鱷魚」,因為它們也吃海洋哺乳類。印紐特人過去抓捕格陵蘭睡鯊,是為了取其剃須刀般鋒利的牙齒做成刀子,將魚肝油製成油燈。
格陵蘭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在北極及北大西洋海域 1200米 深的地方可以看見這種鯊魚蹤跡,然而往南至阿根廷與南極也都發現過這種鯊魚。
3.巨海燕
巨海燕是南極代表性鳥類之一。體重達4-5公斤,飛行時,兩翼端間的距離可達2。2米,起飛時,必須在地上或水面上助跑10多米遠的距離才能起飛,就像飛機在跑道上起飛一樣。
巨海燕是南極海燕類中個體最大的,體重達4-5公斤,飛行時,兩翼端間的距離可達2.2米,起飛時,必須在地上或水面上助跑10多米遠的距離才能起飛,就像飛機在跑道上起飛一樣。
南極雪海燕,又名南極雪鴿,其外型和個體十分像鴿子,故得其名,是南極海燕類中最為美麗的一種海鳥。它一年四季都棲息在南極地區,是該地區僅有的土著居民。全身潔白的羽毛,象徵著潔白無瑕的冰雪女神,在南極冬季的冰天雪地里,如果它不是在尋食活動,很難於發現它。
4.海獅
海獅(學名:Otarriinae):包括5屬7種。分布北半球。體型較小,體長一般不超過2米。北海獅為海獅科最大的一種。雄性體長310-350厘米,體重1000千克以上。雄性成體頸部周圍及肩部生有長而粗的鬃毛,體毛為黃褐色,背部毛色較淺,胸及腹部色深。雌性體色比雄獸淡,沒有鬃毛。面部短寬,吻部鈍,眼和外耳殼較小。前肢較後肢長且寬,前肢第一趾最長,爪退化。後肢的外側趾較中間三趾長而寬,中間三趾具爪。
性情溫和,多集群活動,陸岸可組成上千頭的大群,海上多為1頭或十數頭的小群。視覺較差,但聽覺和嗅覺靈敏。食物主要為底棲魚類和頭足類。雌獸每胎僅產1仔,幼仔出生時體長約100厘米,體重約20千克,3-5歲時達到性成熟,壽命可達20年以上。
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寒溫帶海域,福克蘭群島、南美沿岸從火地島向北到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和秘魯的利馬。
5.象海豹
象海豹屬哺乳類動物。個頭最大的象海豹是公象海豹,公的象海豹體長4~6米,體重2~3.6噸,雌性的小於雄性,體重約是雄海豹的一半。象海豹(Elephant Seal)屬於哺乳綱,海豹科。是鰭足目中最大的種類。象海豹形似海象(Walrus),區別在於無牙。
象海豹是鰭足亞目動物中的獸王。雄海豹具有能夠伸縮的長鼻,約30厘米長,身長可超過6米,身體龐大,體重可達3噸重。雌象海豹身長約3米,比海豹中的冠軍——髭海豹的體長,幾乎要長一倍,體重幾乎是髭海豹的10倍。
參考資料網路-格陵蘭睡鯊
網路-巨海燕
網路-海獅
網路-象海豹
網路-帽帶企鵝
6. 南極都有什麼動物都有什麼危險怎樣預防
動物:
1、帝企鵝
一般體高在90至120厘米,體重達30-40公斤。帝企鵝身披黑白分明的大禮服,喙具橙色,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黃色羽毛,向下逐漸變淡,耳朵後部最深,全身色澤協調。
2、南極狼
南極狼這種犬科的特有種於1876年絕種(於西福克蘭島),也是歷史上已知唯一滅絕的犬科動物。最接近的親源種是棲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巴塔哥尼亞狐,它們在近代也被引進福克蘭群島。已知在西福克蘭島與東福克蘭島都有福克蘭狼的蹤跡,不過無法考證它們之間的差異。
在19世紀以前,阿根廷最南端的聖克魯斯省西面的福克蘭群島上生活著一種犬科動物,也叫福克蘭狼或福島胡狼。但它們實際上並不屬於狼,幾乎從不攻擊人類。由於福克蘭群島非常接近南極圈,因此動物學家們為此種犬類取名為南極狼。南極狼可以說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南端的犬科動物。
3、南極磷蝦
南大洋磷蝦的儲存量很難有準確的數據。據1977年~1986年間由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和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等國際組織聯合的海上調查表明,南大洋的磷蝦蘊藏量約為4~6億噸。據此,生物學家們估計,如果每
年磷蝦的捕獲量不超過50萬噸的話,不會影響南大洋海域的生態平衡,磷蝦會正常地生長與發展。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蘇聯為首的一些國家開始對南極磷蝦進行大規模商業化捕撈,最高年捕獲量約為48萬噸。隨著前蘇聯解體,南極磷蝦的捕獲量驟減。其後,日本、韓國、挪威等國相繼加入商業捕撈行列。
4、海豹
海豹是對鰭足亞目種海豹科動物的統稱。海豹體粗圓呈紡錘形。全身披短毛,背部藍灰色,腹部乳黃色,帶有藍黑色斑點。頭近圓形,眼大而圓,無外耳廓,吻短而寬,上唇觸須長而粗硬,呈念珠狀。
四肢均具5趾,趾間有蹼,形成鰭狀肢,具鋒利爪。後鰭肢大,向後延伸,尾短小而扁平。毛色隨年齡變化:幼獸色深,成獸色淺。
5、鯨魚
夏天,小鰮鯨來到這些寧靜的水域。它們是南大洋最為常見的鯨類。小鰮鯨是所有須鯨類中身材最為矮小的一種。與所有其他同類一樣,它們也是到這里來覓食的。
夏天,巨大的座頭鯨也到這里來做客。它們長途跋涉數千公里,從熱帶水域的聚食地來到這里捕獵,因為夏天這里可以找到很多的食物。僅僅四個月的時間里,它們便在體內貯存了大量的脂肪,足以供它們度過這一年剩下的日子。
所有來這里的動物都是為了尋找同一個目標——磷蝦。磷蝦是南極食物鏈上最重要的一環。它們的數量大得驚人,一群磷蝦就有數十億只之多,幾群磷蝦則要綿延數公里遠。
危險及預防:
1、天氣
國內出發是冬天時分,南半球卻是夏天,所以我們在旅途中將經歷不同的氣候狀態。南極半島一般屬乾冷,多風並有時有雪。夏季平均溫度為+5至-5攝氏度之間,極端天氣狀態下氣溫可能在-10攝氏度。然而即使是暖和的日子,也可能會是多雲、刮風,南極半島風很大,夏天風速大約每小時6公里左右,並有相當的濕度。
需帶質地良好,透氣、防雨、帶抓絨的沖鋒衣。沖鋒衣最好准備兩件,以備因出汗或者意外弄濕衣服時備用換穿。南極之行,很可能還要去到阿根廷,智利這些正值夏天的城市,所以一定要准備一兩件T恤和春秋季穿的輕便外套。
2、低溫
防水和防風的抓絨沖鋒衣:防水和防風的沖鋒衣是所有衣服中最重要的,因為沒有什麼比在0攝氏度的風中穿著一件濕衣服更糟糕的事情了。(船上也會有一件防寒衣服供每位客人在登陸時穿著。 但您還必須自己准備一件防風衣,因為衣服經常會在上下小艇時沾濕,這時防風衣就用得到了,因為大衣淋濕時是無法立刻乾的,所以返回大船時,就需要再准備一件防風衣,以利您隨時到甲板上觀光拍照。)
3、紫外線
100%防紫外線太陽鏡:冰面和水面的日光反射可產生大量眩光,質量好的太陽鏡可以保護您的眼睛不受來自陽光、水面和冰雪的傷害。
4通訊
南極地區沒有手機信號,所有通訊全部是通過衛星進行。船上一般可單獨注冊電子郵件賬號通過衛星通訊收發不帶附件的英文電子郵件,按郵件位元組多少收費;有衛星電話可供緊急聯系使用,按分鍾收費。
7. 南極,北極有哪些動物
南極動物:帝企鵝、韋德爾海豹、鱗蝦、帝企鵝、鰮鯨、座頭鯨、豹形海豹等等。
北極動物:主要有北極熊,馴鹿,狼,狐,兔,海魚以及海鳥等等。
1.帝企鵝
帝企鵝(學名:Aptenodytes forsteri):也稱皇帝企鵝,是企鵝家族中個體最大的物種,一般身高在90厘米以上,最大可達到120厘米,體重可達50千克。其形態特徵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黃色羽毛,向下逐漸變淡,耳朵後部最深。全身色澤協調。
頸部為淡黃色,耳朵的羽毛鮮黃橘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鰭狀肢則是黑色,鳥喙的下方是鮮桔色。帝企鵝在南極嚴寒的冬季冰上繁殖後代,雌企鵝每次產1枚蛋,雄企鵝孵蛋。雄帝企鵝雙腿和腹部下方之間有一塊布滿血管的紫色皮膚的育兒袋,能讓蛋在環境溫度低達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中保持在舒適的36攝氏度。
2.韋德爾氏海豹
韋德爾氏海豹,又稱威德爾海豹、威氏海豹或威德爾氏海豹,是一種脊索動物門,海豹科,食肉目動物,也是海豹科下韋德爾氏海豹屬的唯一種動物。它是一位英國的南極的航海探險家詹姆士·威德爾所命名。這種海豹主要分布於南極周圍、南極洲沿岸附近海域,它能潛到水下600米,並且在水底逗留1小時以上。據估計目前大約有80萬頭。
3.座頭鯨
座頭鯨(學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又名humpback whale),其「座頭」之名源於日文「座頭」,意為「琵琶」,指鯨背部的形狀。為熱帶暖海性鯨類。身體較短而寬,一般長達13~15米。座頭鯨以其躍出水面姿勢、超長的前翅與復雜的叫聲而聞名。活動時多一雙一對活動,性情溫順,有洄遊習性,惟游泳速度較慢。主食為小甲殼類和群游性小型魚類。
座頭鯨棲息於世界各大洋,中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南海,黃海北部較少,台灣南部海區較多。
4.豹形海豹
豹形海豹(學名:Hydrurga leptonyx)體長3~4米,重300~500公斤,雌性比雄性體格大。體色由銀色過渡到深褐色,並帶有斑點。身體呈蜿蜒狀,頭部巨大,如同兩棲類一樣沒有前額,但具有大而深的顎。肩部寬闊,全身包括鰭狀肢都被毛。
雖然體形碩大且在陸地上行動緩慢,但在水中,豹形海豹擁有著海豹家族貫有的敏捷與迅速。與其他海豹不同的是,豹形海豹以前鰭狀肢游泳,以顎觸摸東西。巨大的犬牙使其可以捕食小海豹、企鵝和其他鳥類。它們在南極處於食物鏈的頂端,膽大且好奇心強,虎鯨是它唯一的天敵。
5.北極熊
北極熊(拉丁學名:Ursus maritimus(Phipps, 1774),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發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
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km/h,是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
(7)南極的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兩極差異:
當從太空望向地球時,可看到南北極的地形完全不同。南極是一塊廣大的陸塊,面積約1261萬平方公里,稱做南極洲;而北極則是一片汪洋,面積約1409萬平方公里,稱做北冰洋。從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大小十分相近。
北極海深約1200公尺,是世界上最淺的海;相反地,南極大陸的標高則平均在1500公尺左右。南極大陸幾乎都被巨大的大陸冰河所覆蓋,且冰層的平均厚度約為1700公尺,最厚的地方則高達2800公尺。這里的冰佔了全世界總量的90%左右,約為北極海冰量的10~8倍,如果南極洲的冰全部溶化流入海中,將會使全球的海平面上升60~80公尺。
在極地有兩種冰:海冰與冰山,他們的形成環境不同。海冰是直接在海里就結凍,所以溶化後都是鹹水;相反的,冰山則是鄰近海邊的冰河,里頭的大冰塊掉入海中形成的,所以溶化後是淡水的。南北極天空中時常出現極光,發生在大氣層中的電離層,是太陽風吹至地球的結果,十分美麗。
南北極的動物也不盡相同:北極有皮毛的北極熊;南極則有企鵝。
參考資料網路-南極
網路-北極
網路-極地
8. 南極洲都有哪些動物
南極的主要動物有企鵝、海豹、海狗、磷蝦、鯨、鳥類和一些昆蟲。企鵝是南極大陸最有代表性的動物,被視為南極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