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剛做好的慕斯蛋糕要冷凍多長時間才可以在上面擺水果
冷藏3個小時就可以放了,不用冷凍。
做法:
用料
主料:酸奶200克、細砂糖20克、淡奶油200克、魚膠粉15克
輔料:餅干80克、黃油40克、新鮮水果粒適量
1、准備原料。
㈡ 固體膠在60度要多久干
固體膠在60度要1~2分鍾干
固體膠,是一種以動物膠、動物膠抗凝劑、脂肪酸鹽、溶劑、防腐劑為主要原料製得的固體膠,可在-20℃至40℃環境中用於粘貼各種紙張。
固體膠放時間長了變幹了恢復粘性的具體步驟:
1、在電飯鍋里加入小半鍋水,蓋上蓋後點擊啟動按鈕:
固體膠,是一種以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丙烯酸樹脂、醋酸乙烯樹脂等一種或多種高分子材料作為膠黏劑,脂肪酸鹽作為賦形劑,甘油、丙二醇、乙二醇等為保濕抗凍劑,水為溶劑,在70℃至90℃的環境中反應,灌裝冷卻後製得的固體膠黏劑。
㈢ 動物膠的凝聚法
動物膠凝聚重量法— 濾液鉬藍比色法測定二氧化硅
1 方法提要
試樣經碳酸鈉熔融,在鹽酸介質中用動物膠溶液使硅酸凝聚析出,經過濾、灼燒,氫氟酸處理,硅以四氟化硅形式逸出,然後以鉬藍比色法測定濾液中殘余的二氧化硅。
2 試劑
⒉1 無水碳酸鈉(固體)。
⒉2 焦硫酸鉀(固體)。
⒉3 鹽酸(ρ1.19g/mL)。
⒉4 硝酸(ρ1.42g/mL)。
⒉5 鹽酸(1+1;2+98)。
⒉6 氫氟酸(ρ1.15g/mL)。
⒉7 硝酸銀溶液(10g/L):將1g硝酸銀溶於50mL水中,加15滴硝酸(1+1),用水稀釋至100mL。
⒉8 動物膠溶液(10g/L) :將1g明膠溶於100mL約70℃的水中(用時配製)。
⒉9 硫酸(1+1):將1體積的硫酸緩緩加於同體積的水中,混勻。
⒉10 硫酸(1+4):將1體積的硫酸緩緩加於4體積的水中,混勻。
⒉11 過硫酸銨溶液(100g/L):稱取10g過硫酸銨於塑料杯中,加適量水溶解後稀釋至100mL。
⒉12 鉬酸銨溶液(50g/L):稱取5g鉬酸銨於塑料杯中,加適量水溶解後,用水稀釋至100mL。
⒉13 抗壞血酸溶液(50g/L):用時配製。
⒉14 二氧化硅標准溶液(甲)(1mL溶液含有0.2mg二氧化硅):准確稱取0.1000g預先經950℃~1000℃灼燒1h的二氧化硅(光譜純)於鉑坩堝中,加2g無水碳酸鈉,混勻。再覆蓋1g無水碳酸鈉,蓋好坩堝蓋,高溫熔融5min~10min,冷卻後用熱水將熔塊浸出於盛有約300 mL熱水的燒杯中,待全都溶解後,冷至室溫,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混勻,然後移入乾燥的塑料瓶中貯存。
⒉15 二氧化硅標准溶液(乙)(1mg溶液含有0.02mg二氧化硅):准確移取10.00mL二氧化硅標准溶液(甲)於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混勻(用時配製)。
3 儀器
⒊1 分光光度計。
⒊2 天平:感量0.1mg。
⒊3 烘箱。
⒊4 恆溫水浴。
4 分析步驟
⒋1 工作曲線的繪制
⒋1.1 准確量取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6.00mL二氧化硅標准溶液(乙)(此系列標准溶液100mL中各含有0.00mg、0.02mg、0.04mg、0.06mg、0.08mg、0.10mg、0.12mg二氧化硅)於一系列的100mL容量瓶中,加水約至50mL,混勻。
⒋1.2 分別加0.5mL鹽酸(1+l)、加5mL鉬酸銨溶液(50g/L),混勻,按表2不同室溫放置不同時間,再分別加5mL硫酸(1+l),混勻,加5mL抗壞血酸溶液(50g/L),混勻,用水稀釋至標線,混勻,放置10min~20min後,在分光光度計上,於波長680nm處,用1cm比色皿,以水作參比測定溶液的吸光度。然後以測得的吸光度為縱坐標,比色溶液的濃度為橫坐標,繪制工作曲線。
表2 放置時間
室溫,℃ ;放置時間,min
10~20 30
20~30 15~20
30~35 10~15
⒋2 測定
⒋2.1 稱取0.5g(精確至0.0001g)試樣於鉑坩堝中,加3g無水碳酸鈉,混勻,再加1g無水碳酸鈉覆蓋其上,蓋好坩堝蓋。置高溫爐中(或噴燈上)逐漸升溫至950℃~1000℃,熔融30min。取出,旋轉坩堝,使熔融物均勻地附著於坩堝內壁,冷卻。以熱水將熔塊浸取於150mL~250mL瓷蒸發皿中,蓋上表面皿,從皿中徐徐加入40mL鹽酸(1+1),待反應停止後,取下表面皿,用鹽酸(1+1)洗凈坩堝及蓋,洗液合並於瓷蒸發皿中,用水沖洗表面皿及瓷蒸發皿邊緣處。置蒸發皿於沸水浴上將溶液蒸發至濕鹽狀,取下稍冷,加20mL鹽酸(ρ1.19g/mL)並攪拌均勻,在70℃~80℃水浴中保溫5min,緩緩加入10mL動物膠溶液(10g/L),充分攪拌並保溫10min~15min,取下,加30mL熱水,攪拌使鹽類溶解,稍冷,用中速定量濾紙過濾,用溫熱的鹽酸(2+98)洗滌瓷皿及沉澱6次~8次,濾液及洗液盛接於300mL燒杯中。用小片濾紙擦凈瓷皿,用溫水洗滌沉澱至無氯離子[用硝酸銀溶液(10g/L)檢驗]。
⒋2.2 將沉澱連同濾紙一起放入鉑坩堝中,乾燥,灰化,在950℃~1000℃灼燒1h,取出,置乾燥器中冷至室溫,稱量。反復灼燒直至恆重。
⒋2.3 用少量水濕潤沉澱,加2滴~3滴硫酸(1+1),5mL~8m L氫氟酸,加熱蒸發至近干後,取下稍冷,再加3mL氫氟酸,加熱蒸發至三氧化硫白煙逸盡,在950℃~1000℃灼燒10min~15 min。取下,置乾燥器中冷至室溫,稱量。反復灼燒直至恆重。
⒋2.4 將坩堝內殘渣用0.5g焦硫酸鉀熔融,冷卻,溶融物用熱水溶解後合並於燒杯中。
⒋2.5 為破壞動物膠,加入10mL硝酸(ρ1.42g/mL)並微沸30min,直至氮的氧化物氣味消失。然後將溶液冷至室溫並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混勻。此為試樣溶液(A),可用於測定鐵、鋁、鈦、鈣、鎂和殘留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硅。
⒋2.6 分取10.00mL試樣溶液(A)於100mL燒杯中,加5mL過硫酸銨溶液(100g/L),加蓋表面皿,加熱至微沸並保持2min(不可蒸干),取下稍冷,用水沖洗表面皿,將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約50mL,以下操作步驟同本標准 4.1.2。
5 結果計算
二氧化硅的含量以質量分數X2計,數值以10-2或%表示,按式⑵計算:
⑵式中:
m3──灼燒後未經氫氟酸處理的沉澱及坩堝的質量,單位為克,g;
m4──用氫氟酸處理並經灼燒後殘渣及坩堝的質量,單位為克,g;
m── 試樣的質量,單位為克,g;
c──由工作曲線上查得的100mL比色溶液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單位為毫克,mg;
n──試樣溶液的總體積與所分取試樣溶液的體積之比。
6 允許差
兩平行測定結果之間的絕對誤差允許值應符合表3的規定,以不超差的兩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做為最終結果,否則,應重新測定。
表3 ;二氧化硅含量的允許值
二氧化硅含量, %
<50 0.40
允許差, %
≥50 0.50
㈣ 改性動物膠配方
「干磨砂布按所用磨料粒度的不同,對膠液濃度和粘度的要求也不相同。實踐表明,同樣配一桶 膠液,由於動 的粘度不同,水分含量不同,干膠組成比例不同,在同樣重量的動物膠中放等量的水,結果溶解成膠液 的粘度 和濃度差矩很大,施膠時引起厚薄波動,砂布質量也隨之 波動。因此,如果能找出膠液的粘度、膠的組成、膠液的濃度三者之間的規律性,將對生產很 有指導意義。 另外從生產的產品的適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的角度出發,也要求皮膠、明膠和骨膠有一個 合理的搭配比例。如皮膠和明膠的用量大
㈤ 買的龜苓膏能放多久
正規廠家生產的龜苓膏,存放時間為保質期時間,通常外包裝上有保質期,通常保質期是6-12個月;自製密封的龜苓膏,在不打開且冰箱冷藏的情況下,通常能夠存放半個月到一個月;自製龜苓膏,在不密封的情況下,最多能存放兩天。
燒仙草和龜苓膏的區別:
1、材料不同:龜苓膏中主要以鷹嘴龜、土茯苓為原料,再配一些中葯材,成分包括動物膠、活性多糖、氨基酸、維生素C、鈣、磷、鈉等人體必須的礦物質,主要是一些葯效成分。燒仙草主要包括仙草凍、芋圓、花豆、鮮奶、綠豆、蜜棗、葡萄乾、花生等食材,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葉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鉀、鐵等營養元素。
2、口感不同:龜苓膏龜苓膏裡面含有中葯的成分,是由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多味中草葯製作而成的,吃起來會略微帶點苦味。燒仙草燒仙草中不含中葯成分,所以吃起來口感會比龜苓膏要甜一些,還會更軟一些,不習慣吃苦味食物的,可以吃燒仙草。
3、價格不同:龜苓膏是以名貴的鷹嘴龜、土茯苓為主要原料,再配一些中葯製作而成的,製作的成本比較高,相對燒仙草來說是比較貴的。燒仙草是以仙草為主要原料,再搭配一些花生、細粉圓、花豆、綠豆、紅豆等食物。這些食物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而且便宜的,所以整體的價格也比龜苓膏的要便宜。
㈥ 明膠製作方法
明膠是勝肽與膠原蛋白質部分水解的混合物,膠原蛋白通常自牛、雞、豬和魚的皮、骨骼、結締組織中提取。照相和醫葯級明膠一般從牛骨頭製成,雖然一些牛骨明膠也用於食品工業。明膠是一種動物蛋白不同於用於食品行業的許多其他的膠凝劑。
明膠一般由動物物質精煉而成,因此明膠又稱「動物膠」(Animal glue)。製造者會將牛和豬的骨頭和皮膚放入約70英尺高的爐里煮滾提煉膠原,再浸濕隔渣。製作過程不使用動物的角和蹄。精練而成的物質干後會磨成粉末,再混入砂糖、己二酸、檸檬酸鈉,以及人造調味劑和食物色素。
由於膠原經透徹處理,美國聯邦政府不會將製成品分類為肉類或動物製品。不過素食人士會以洋菜作為明膠的替代品。另外,穆斯林由於伊斯蘭教因素,會採用經清真處理的牛明膠,而不會食用豬明膠。
明膠骨粉的生產方法有四種:即鹼法、酸法、鹽鹼法和酶法等國內外普遍採用的是鹼法生產。現將制備工藝過程敘述如下:原料整理:將不同品種的原料進行分類整理,如牛皮與豬皮;濕皮與干皮等應分開,揀出不合規格的皮另行處理。帶毛皮可用5%石灰乳或0.5~l%的硫化溶液浸泡,將毛脫去。鮮豬皮的脂肪層應颳去。干皮要泡在清水中浸軟。石灰水預浸:將整理好的皮原料放人1%左右的石灰水中浸漬1~2d,然後切成小塊。水力除污:將皮塊與水連續地加入水力除脂機內,利用水力的沖擊作用和高速鐵錘的機械作用,清洗除脂肪和污物。石灰水浸漬:將去脂的皮塊放入浸漬池中,用2~4%的石灰水(比重1.015~1.035)浸漬。濕皮與水的比例為1:3~4,pH值為12.0~12.5。溫度最好在15℃,時間為15-90d。氣溫高時石灰水濃度可低些,氣溫低時其濃度可增大。此工序稱發皮;是明膠生產的關鍵工序之一。洗滌中和:待皮塊膨脹後,撈出用水充分洗滌,經過多次洗滌,最後pH為9.0~9.5。 洗滌後,用酸中和剩餘的石灰,先加水使原料浸沒,在不斷攪拌下,用6mol/LHOCI調節pH,為2.5-3.5。每隔一定時間加酸調整一次pH值,明膠骨粉8h後可不再加酸使其平衡,共需12~16h才能完成。中和後,排出廢酸水,在充分攪拌下用水洗凈,一般需8~12 h內完成。熬膠濃縮:先在膠鍋內放入熱水,然後將原料倒入,注意不使粘結成團,同時緩慢升溫至55~65℃,熱浸6~8h後放出膠汁;再向鍋內加入熱水,使水溫較前次提高5~100C繼續熬膠,依此類推,進行多次,每次溫度也相應地逐步升高,最後一次可以煮沸。將所得稀膠汁在600C左右用過濾棉、活性炭或硅藻土等作助濾劑,以板框式壓濾機過濾,得澄清膠液,膠液再用離心機分離,進一步除去油脂等雜質。再將稀膠液放入減壓濃縮罐中,控制溫度65~700C進行蒸發濃縮,當膠液變濃時,可改為60~650C繼續減壓濃縮。根據膠液質量和乾燥設備條件掌握膠液濃縮的濃度,如用冷熱風空調乾燥時,膠液濃縮到比重1.050~1.080(500C)含膠量為23~33%即可。
㈦ 動物膠配方視頻是什麼意思
是講解動物膠製成的過程。
動物膠膠液配製現代干動物膠在使用時也容易配製成膠液,可將干膠直接加到機械攪拌的熱水中溶解,熱水溫度為65到77℃,溶解後逐漸降溫到60到63℃。這是動物膠有效操作性的最佳溫度范圍。每批膠液配製時間通常需要30都60min。
㈧ 實驗一 動物膠凝聚重量法測定二氧化硅含量
(1)實驗目的
了解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測定二氧化硅含量的原理,掌握測定過程及操作方法,熟悉相關儀器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實驗原理
試樣用碳酸鈉熔融,鹽酸浸取,蒸發至濕鹽狀,加鹽酸,用動物膠凝聚硅酸,過濾,灼燒,稱重。加氫氟酸、硫酸處理,使硅以四氟化硅形式除去,再灼燒,稱重。處理前後質量之差為沉澱中的二氧化硅含量。
殘渣用焦硫酸鉀熔融,水提取並入二氧化硅濾液中。經解聚後用鉬藍分光光度法測定濾液中殘余的二氧化硅,兩者之和即為試樣中二氧化硅的含量。
(3)試劑和溶液
a.動物膠溶液(ρ=10g·L-1),稱取1g動物膠,溶解於70℃的水中,定容於100mL容量瓶中,用時現配。
b.抗壞血酸溶液(ρ=50g·L-1),用時現配。
(4)二氧化硅標准溶液的配製
A.二氧化硅標准儲備溶液(200μg·mL-1)
稱取0.2000g預先經1000℃灼燒1 h的高純二氧化硅,置於鉑坩堝中,加1g過氧化鈉混勻,上面再覆蓋1g過氧化鈉,在(520±10)℃的高溫爐內熔融10min。取出冷卻,用濾紙擦凈坩堝外壁,放在塑料燒杯中用熱水浸取,取出坩堝和蓋,冷卻至室溫,移入1000mL容量瓶中,迅速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立即轉入乾燥的塑料瓶中保存。
B.二氧化硅標准使用溶液(20.0μg·mL-1)
量取10.0mL二氧化硅標准儲備溶液,置於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立即轉入乾燥的塑料瓶中保存,用時現配。
(5)分析步驟
A.沉澱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
稱取1g試樣,精確至0.1mg。
將試樣置於預先盛有6g無水碳酸鈉的鉑坩堝中,攪拌均勻,再覆蓋1g無水碳酸鈉。蓋上鉑坩堝蓋,放入高溫爐中,於1000℃熔融40min,取出冷卻。
用濾紙擦凈坩堝外壁,放入250mL燒杯中,蓋上表面皿,慢慢加入50mL鹽酸(1∶1),待劇烈反應停止後,加熱使熔塊脫落,洗出坩堝和坩堝蓋。如有結塊,用玻璃棒壓碎,蓋上表面皿,放在沸水浴上蒸發至濕鹽狀,取下,冷卻,用玻璃棒壓碎鹽類,加20mL濃鹽酸,加熱微沸1min,將燒杯置於70℃水浴中,加入10mL動物膠溶液,充分攪拌1min,並在水浴上保持10min,取下用水沖洗表面皿,加水至40mL,攪拌使可溶性鹽類溶解,用中速定量濾紙過濾,濾液收集於250mL 容量瓶中,將沉澱全部轉入濾紙上,用鹽酸(5∶95)洗滌沉澱與燒杯數次,並用一小片濾紙擦凈玻璃棒和燒杯,再用水洗沉澱和濾紙,直至用硝酸銀溶液檢查無氯離子為止。
將濾紙連同沉澱放入鉑坩堝中,低溫灰化。將鉑坩堝放入高溫爐中,1000℃灼燒1 h,取出稍冷卻後,放入乾燥器中,冷卻20min,稱重。再在同樣溫度下反復灼燒30min直至恆重。沿坩堝壁加3~5滴水潤濕沉澱,加10滴硫酸(1∶1)、5mL氫氟酸,加熱蒸發至白煙冒盡,將坩堝連同殘渣置於1000℃的高溫爐中灼燒30min,取出稍冷卻後,放入乾燥器中,冷卻20min,稱重。再在同樣溫度下反復灼燒30min直至恆重。兩次稱重質量之差為沉澱中二氧化硅含量。
殘渣用1~2g焦硫酸鉀在600~700℃熔融5min,加幾毫升水及幾滴鹽酸(1∶1)加熱溶解,移入收集濾液的250mL容量瓶中,冷卻至室溫,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此為濾液A。
保留濾液A用於殘餘二氧化硅、總鐵、三氧化二鋁、二氧化鈦、氧化鈣、氧化鎂、三氧化二鐵、氧化錳、五氧化二磷的測定。
B.濾液中殘餘二氧化硅的測定
分取10mL濾液A置於50mL聚四氟乙烯燒杯或30~50mL鉑坩堝中,加10mL氫氧化鈉溶液攪勻。置於電熱板上加熱微沸數分鍾,取下冷卻,加1滴酚酞指示劑,先用較濃的鹽酸(1∶1)中和大量的鹼,再用稀鹽酸(1mol·L-1)中和至紅色褪去並過量6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
取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二氧化硅標准使用溶液,置於一系列盛有10mL鹽酸(1mol·L-1)的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40mL左右。
向試液加10mL無水乙醇,搖勻。加5mL鉬酸銨溶液,搖勻。放置20min後,加10mL硫酸(1∶1),搖勻。放置10min,加5mL抗壞血酸溶液,搖勻。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 h後,在分光光度計上,用2cm比色皿在波長660nm處以試劑空白為參比測量吸光度。
以相同方法處理標准溶液系列,在分光光度計上測量吸光度,並以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校準曲線。
從校準曲線上查得相應的二氧化硅含量。
(6)結果計算
以質量分數w(SiO2)計,數值以%表示,按下式計算二氧化硅的質量分數。
現代岩礦分析實驗教程
式中:m1為處理前沉澱與坩堝的質量(g);m2為處理後殘渣與坩堝的質量(g);m3為處理前空白坩堝質量(g);m4為處理後空白坩堝質量(g);m5為從標准曲線上查得的試樣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含量(μg);m0為從標准曲線上查得的試樣空白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含量(μg);V為試樣溶液總體積(mL);m為試樣質量(g);V1為分取試樣溶液體積(mL)。
分析結果保留至小數點後第二位。
㈨ 阿拉伯膠、明膠溶液怎麼配製具體比例是什麼
摘要 明膠與阿拉伯膠質量比為1,濃度都為2%,pH值為4.0~4.5,攪拌速度為1500 r/min,反應溫度為55℃,凝聚時間為15~20min,固化溫度為10℃,固化時間6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