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沙漠中的動物有哪些

沙漠中的動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9 06:38:29

『壹』 沙漠裡面有什麼動物

駱駝、蜥蜴、沙鼠、耳廓狐、角響尾蛇。

1、駱駝

駱駝是駱駝科駱駝屬的動物,只有兩種。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類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經開始馴養駱駝,作為役畜,以供馱運和騎乘,有許多國家有倚賴駱駝為生的駱駝牧民,甚至有駱駝騎兵。

單峰駱駝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亞洲、印度等熱帶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帶的牧民以駱駝奶甚至駱駝血作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萬頭,全部都是家畜。

駱駝,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3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

駱駝由於胃內附生有水俘,作儲水用,故能耐渴。駱駝鼻子構造異常特別,鼻腔內布滿彎曲微小氣道。當駱駝大量消耗水分時,其分泌物變得乾燥,形成硬膜。駱駝呼氣時,這種硬膜能吸收來自肺部的水分。

2、蜥蜴

蜥蜴生境各異,生活於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島中均可見。僅存的海生種為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幾種蜥蜴部分水棲,食淡水生物。對蜥蜴最為重要的環境因素為溫度,許多種有其「最適溫度」,會曬太陽以升高體溫,使之高於氣溫。

生活於寒冷地區的種冬眠。晝長對蜥蜴亦有影響。大部分蜥蜴為卵生,卵產於所挖穴中,樹木、岩石的裂縫中,或落葉層下。

有些蜥蜴(尤其是生活於高海拔、高緯度地區者)為卵胎生或胎生。多無護卵習性,但五線圓筒蜥在孵化期間守在卵邊。

3、沙鼠

沙鼠(Gerbillinae)是一個包含共15屬約110個物種的亞科,廣泛分布於非洲、印度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和歐洲的荒漠、草原、山麓荒漠、戈壁和沙漠。

中國有3屬7種;短耳沙鼠是中國特有種,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和甘肅省西部。沙鼠因棲息於乾旱的荒漠地區而得名。

體小型,體長7~20厘米;頭圓、眼大,耳殼較短;毛呈沙黃色;聽泡發達、聽覺靈敏;後肢長為前肢的1~2倍,適於跳躍;尾較長,一般等於或略大於體長,跳躍時起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

4、耳廓狐

耳廓狐是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動物之一,如小貓一般大小。具有從乳白色至淡黃色的皮毛,白色的腹面和一條未梢呈黑色的尾巴。為了在熱帶柔軟的沙地上行走時對足加以保護,它的足底被有柔毛。巨大的耳朵易於鑒別,耳長15厘米,耳朵與軀體的比例在食肉動物中首屈一指。

耳廓狐的大耳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逐步形成,通過耳朵散熱,以適應沙漠乾燥酷熱的氣候,同時又能對周圍的微小聲音迅速作出反應。

耳廓狐生活在非洲北部和西亞沙漠地帶,其皮毛、耳和腎的功能都適應了高溫缺水的乾燥環境。通常夜間覓食,食性廣泛,包括水果、種子、小型嚙齒類、鳥類、卵、爬行類和昆蟲。

群居性,雙親和後代組成不超過10隻的家族群,每一成員挖掘一數米深的巢穴棲居。耳廓狐在整個繁殖季節都具有攻擊性。交配發生於冬季中、晚期,如果胎仔喪失了,該種一般會再次交配。

5、角響尾蛇

角響尾蛇亦譯側進蛇。亦作horned rattlesnake。蝰蛇科(Viperidae)小型夜出性蛇,學名為Crotalus cerastes。產於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的沙質荒漠。

體長約45∼75公分(18∼30吋),眼上方各有一角狀鱗。淡黃、粉紅或灰色,背部和身體兩側呈不顯眼的斑點。在沙漠上側向盤繞前進,留下特有的j形痕跡。有毒,咬人後一般不會使人致命。

角響尾蛇在夜幕降臨後不久就開始捕食。它吃嚙齒類動物,例如更格盧鼠和波氏白足鼠。白天它在老鼠洞里休息,或是將自己埋藏在灌木下,與沙面保持同高,很難被發現。

『貳』 沙漠的生物分別有哪些

不同的沙漠有不同的生物,生活沙漠的動植物一般都有抗旱耐高溫的特點。溫帶沙漠的胡楊,駱駝刺是比較典型的植物熱帶沙漠的棗椰樹是比較典型的植物典型的動物是駱駝(熱帶雙峰,溫帶單峰)這些生物一般都生存在沙漠中,可以看做為特有的。
鴕鳥, 響尾蛇,角蝮蛇,沙蛇,眼鏡蛇,唾蛇、蜥蜴,蠍子,跳鼠沙漠里一些小動物都具有耐旱的生理特點。 它們不需要喝水,能直接從植物體中取得水分和依靠特殊的代謝方式,獲得所需水分,並在減少水分的消耗方面有一系列的生理—生態適應機制。
它們營穴居生活,保護自己避免一切侵害;在洞穴里,可以躲避敵人、避暑和在無飼期間蟄伏不食。 過穴居生活的主要是一些嚙齒類動物,典型的代表為跳鼠,其中最常見的是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 它們喜歡在沙丘上挖洞居住,所以又有「沙跳」之稱。
體長約130~140毫米,共同的特點是後肢特長,足底有硬毛墊,適於在沙地上迅速跳躍,在風沙中也能一躍達60~180厘米。前肢極小,僅用於攝食和掘挖,而不用於奔跑。尾巴一般極長,有些種類的跳鼠尾巴末端有扁平的長毛束,就像「舵」一樣,能在跳躍中平衡身體、把握方向。
它們的頭與兔子極其相似,耳朵很長,鼓室泡很大(利於聽覺),眼睛也大。這些特點能夠使它們順利地在夜間作長距離的跳躍。由於沙漠中植物稀疏,並多為灌木而多刺,在這樣的環境中,跳鼠主要以植物種子和昆蟲為食。
食物條件的限制,促使跳鼠營非群聚生活,夜間出來活動,長距離地覓找食物,有時一晚可以奔跳10公里之遠。 夜間,在沙丘的灌木、半灌木叢中,用燈光照射,就會很容易發現跳鼠的頻繁活動,跳鼠的明亮眼睛在窺視著你,或者在你面前很快地跳過,使人感到沙丘戈壁的確是跳鼠的樂園。
漫長的冬季,它們則以蟄眠而渡過。跳鼠是沙漠景觀所產生的具有特殊生物形態的動物,能夠與駱駝媲美。 作為沙漠中穴居動物代表的嚙齒類動物,還有多種沙鼠:子午沙鼠、長爪沙鼠、檉柳沙鼠、大沙鼠等,它們均營群居生活,全年活動,但冬季活動減弱,以貯存飼料為生。
大沙鼠體長超過150毫米,耳短小,耳長不到後足的一半。後足掌密毛,尾粗大,幾乎接近體長。主要生活在新疆、甘肅、內蒙古的荒漠和半荒漠的灌木瑣瑣叢生的沙丘和沙土地,食瑣瑣的肉質、多汁的葉子;有驚人的築洞能力,洞群往往連成一片,洞道密集,能貫穿整個沙丘或地面。

『叄』 沙漠里有什麼

沙漠里有:駱駝、沙鼠、蜥蜴、蠍子、響尾蛇等。
1、駱駝
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的哺乳動物。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2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駝峰里貯存著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時,分解成身體所需養分,供駱駝生存需要。
2、沙鼠
沙鼠廣泛分布於非洲、印度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和歐洲的荒漠、草原、山麓荒漠、戈壁和沙漠中。子午沙鼠和長爪沙鼠是蒙新動物地理區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物種,並且分布范圍比較廣。
3、蜥蜴
蜥蜴大部分的種類為肉食性,以昆蟲、蚯蚓、蝸牛,甚至老鼠等為食。但也有以仙人掌或海藻為主食,或是雜食性的。多數蜥蜴以昆蟲及部分嚙齒類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銳,具3個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寬,呈葉狀,具鋸齒狀切緣。以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為食者於齶後部有鈍圓的牙用以碾碎。
4、蠍子
蠍子完全為肉食性,極個別種類會少量攝取植物性飼料(如會全蠍),取食無脊椎動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種昆蟲的幼蟲和若蟲甚至是小型壁虎。它靠觸肢上的聽毛或跗節毛和縫感覺器發現獵物的位置。
5、響尾蛇
響尾蛇吃嚙齒目及其他細小的動物(如兔),它們會以毒素快速壓制獵物,而非緊壓。這些毒素可以令獵物立即痳痹或死亡。響尾蛇會跟蹤未被毒素壓制及嘗試逃走的獵物。它們的攻擊距離可以達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二。

『肆』 沙漠裡面一般是有什麼動物呢

沙漠動物主要包括沙漠中的蛇類、鼠類、蜥蜴類、小昆蟲以及一些鳥類,大一點的象沙漠狐、駱駝等。
沙漠里的動物大多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物的水、減少皮膚呼吸、高張力尿的形成、夜行性、通過發汗和喘氣的氣化熱發散、與沙地相似的體色以及扁平而寬大的腳等。此外,對於飢餓的耐受性要比近緣種大得多,同時大都具有移動能力,這些都與獲得密度低且分散分布著的食餌有關聯,也是一種適應現象。
為了躲避高溫和乾旱,大多數沙漠鳥類只在黎明和日落後的幾個小時內活動,大多數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都在黃昏以後才出來活動,蝙蝠、一些嚙齒類動物晚上才出來活動。

『伍』 沙漠中都生活著哪些動物

1、非洲鴕鳥(學名:Struthio camelus)屬鴕形目鴕鳥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 .5米,雄鴕鳥體重可達150千克。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片角質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主要特點是龍骨突不發達,不能飛行,也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唯一的二趾鳥類,在它雙腳的每個大腳趾上都長有長約7厘米的危險趾甲,後肢粗壯有力,適於奔走。

2、響尾蛇(xiangweishe)(crotalusadamanteus)脊椎動物,爬行綱,蝮蛇科(響尾蛇科)。一種管牙類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體長約1.5~2米。體呈黃綠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後的殘存物,當遇到敵人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尾部的尾環,每秒鍾可擺動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響亮的聲音,致使敵人不敢近前,或被嚇跑,故稱為響尾蛇。

網路 鴕鳥

網路 響尾蛇

網路 眼鏡蛇

網路 沙鼠

網路 蠍子

『陸』 稀有動物有哪些在沙漠里

在沙漠中生活的動物有:駱駝、沙鼠、蜥蜴、蠍子、響尾蛇、螞蟻、芝麻蛇、鴕鳥、大象、獅子、狼。駱駝是駱駝科駱駝屬的動物,只有兩種。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類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經開始馴養駱駝,作為役畜,以供馱運和騎乘,有許多國家有倚賴駱駝為生的駱駝牧民,甚至有駱駝騎兵。單峰駱駝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亞洲、印度等熱帶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帶的牧民以駱駝奶甚至駱駝血作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萬頭,全部都是家畜。沙鼠(Gerbillinae)是一個包含共15屬約110個物種的亞科,廣泛分布於非洲、印度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和歐洲的荒漠、草原、山麓荒漠、戈壁和沙漠。蜥蜴(Lizard),俗稱「四腳蛇」又稱「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屬於冷血爬蟲類,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已知的有150餘種。大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其生活環境多樣,主要是陸棲,也有樹棲、半水棲和土中穴居。多數以昆蟲為食,也有少數種類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數卵胎生。蜥蜴與蛇有密切的親緣關系,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蓋以表皮衍生的角質鱗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橫裂,雄性都有一對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種類),方骨可以活動。蠍子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蠍目種類的統稱[1],蜘蛛亦同屬蛛形綱。它們典型的特徵包括瘦長的身體、螯、彎曲分段且帶有毒刺的尾巴(後腹部)。陸地上最早的的蠍子約出現於四億三千萬年前的希留利亞紀(志留紀)。註:任何蠍子都有毒,毒性大小不同。毒性最小的蠍子:八重山蠍(澳鏈尾蠍)Liochelesaustralasiae。世界上的蠍子約有1700餘種,常用以入葯、泡酒的為東亞鉗蠍Mesobuthusmartensii(Karsch),對風濕類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亦稱馬氏正鉗蠍,屬蠍目的鉗蠍科(Buthidae)。東亞鉗蠍數量最多,分布最廣,遍布10餘省。其它入葯蠍:西藏琵蠍ScorpiopsTibetanus;其它泡酒蠍:條斑鉗蠍(蒙古正鉗蠍)MesobuthusEupeus。響尾蛇(xiangweishe)(crotalusadamanteus)脊椎動物,爬行綱,蝮蛇科(響尾蛇科)。一種管牙類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體長約1.5~2米。體呈黃綠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後的殘存物,當遇到敵人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尾部的尾環,每秒鍾可擺動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響亮的聲音,致使敵人不敢近前,或被嚇跑,故稱為響尾蛇。螞蟻(ant)是一種昆蟲,別名蟻、玄駒、昆蜉、蚍蜉螞,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種,有21亞科283屬,中國境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1]最近還發現了無性繁殖的螞蟻新物種。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10年,蟻後則可存活幾年甚至十年。一個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幾年甚至十幾年。需要注意的是,白蟻不屬於螞蟻。在沙漠中生活的動物需要具有自身保持水分抗高溫的能力。

『柒』 請問一下,沙漠中有哪些動物

沙漠中的動物有好多種的:比如大家最為熟知的沙漠里的動物就是有沙漠之舟美譽的駱駝!駱駝的身體構造彷彿就是為沙漠而生的一樣!駝峰可以裝好多物品,身體內的水囊可以提供自身很長時間的飲水!所以駱駝是沙漠中最重要的運輸工具!還有沙狐,毒蛇,狼等各種動物!

『捌』 沙漠里有什麼動物

1、駱駝

駱駝眼為重瞼,鼻孔能開閉,四肢細長,蹄大如盤,兩趾、跖有厚皮,都是適於沙地行走的特徵。尾細長,尾端有叢毛。背有1~2個較大駝峰,內貯脂肪。性情溫順,常單獨活動,食粗草及灌木。壽命約30年。


閱讀全文

與沙漠中的動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