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動物的壽命 老虎,獅子,袋鼠,長頸鹿,天鵝,它們分別大約可以活多少年
老虎只有20-30歲
獅子壽命平均13歲
袋鼠一般壽命20-22年
長頸鹿平均壽命約14-15年
天鵝一般壽命20-25年
⑵ 動物能活多長時間
象肩高約2米,體重3~7噸。非洲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體長6-7.5米尾長1-1.3米,肩高3-4米,體重5-7.5噸。最高紀錄為一隻雄性,體全長10.67米,前足圍1.8米,體重11.75噸。最大的象牙紀錄為長350厘米,重約107千克。亞洲象壽命70-80年。在哺乳動物中,最長壽的動物是大象,據說它能活六十到七十歲。當然野生場合和人工飼養是不同的,前者的壽命短些。據記載,哥拉帕格斯群島的長壽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歲。 雞的壽命6,7年左右 3歲以後生育能力會下降 一生大約1500個蛋吧 家養一般養兩年就要殺了。雞也是因品種不同體重能差很多。一般家養的是1公斤左右。 兔子書上說是活10年左右,最長的一個上報紙的是15歲,一般也就3、5年而已,因為兔子很脆弱,非常容易死。體重也是品種不同差很多。小型兔1公斤左右,中型3-5斤。大型10斤左右。巨型幾十斤。一般的家兔在7-10斤左右。 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蛹、成蟲4部分,一般卵1-2天,幼蟲期5-7天,蛹2-3天,成蟲羽化至吸血產卵3-7天,整個世代1-2周左右。 蚊子壽命與其種類相關,有的種以卵越冬,有的種以幼蟲越冬,有的種則以成蟲越冬,因此成蟲壽命自然不一樣。 一般而言,能活1-4周吧,長的能活數月,如果環境適宜 小形的動物狼和狐狸可活10~15年,所謂狐狸精只是怪誕虛構罷了,但狐狸從表情、行為看上去確實比較聰明、詭異,或者古代人不承認自己某次被狐狸耍才用成精的借口糊弄他人吧。o(∩_∩)o... 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動物,它是在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 約兩億年以前)由兩棲類進化而來,延續至今仍是半水生性兇猛的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恐龍的滅絕不管是環境的影響,還是自身的原因,都已是化石;鱷魚的存在證明了它生命的強有力。 鱷魚不是魚,屬脊椎動物爬行蟲綱,是祖龍現存唯一的後代。它入水能游,登陸能爬,體胖力大,被稱為「爬蟲類之王」。它以肺呼吸,由於體內氨基酸鏈的結構,使之供氧儲氧能力較強,因而具有長壽的特徵。一般鱷魚平均壽命高達150歲,是爬行動物中壽命最長的。 據考古發現鱷魚最大體長達12米重約10噸,但大部分種類鱷魚平均體長約6米重約1噸,主要以魚類、水禽、野兔、蛙等為食,屬肉食性動物。 各種老鼠的壽命是不一樣的。樓主應該指的是家鼠吧?家鼠的壽命只有兩年。而世界上最大的老鼠「水豚」,重達五十餘公斤,壽命可達十二年。
螞蟻是自然界三大社會性昆蟲之一。全球有260屬,16000餘種,是生物世界最龐大和最興旺的家族。 螞蟻的每一家族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成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這樣,就是他們萬眾一心,步調一致,能夠適應各種自然環境,獲取充足的食物,具有頑強的生存能力,有效的抵禦外敵和疾病的侵襲。因而,螞蟻屬於長壽昆蟲,一般工蟻壽命可達5年,蟻後可達20年,成為昆蟲界十足的「老壽星」。 金魚的壽命長短與其飼養條件及魚體體質有關,一般人認為金魚壽命只有6--7齡,但有人觀察到金魚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可以活10年以上甚至更長時間。當金魚顯出老態時,觀賞價值越來越低也就沒有飼養價值了。 錦鯉長壽,據說平均年齡達七十歲。其中最長壽者有超過二百歲的記錄。因為壽命長,被視為吉祥的象徵,故又稱為祝魚。 據介紹,大熊貓平均壽命只有二十五歲,而國際譜系編號為二一七的「美美」已有三十六歲高齡,相當於人類的百歲之年。此前,武漢動物園一隻叫「都都」的人工圈養大熊貓,存活了三十七年,創下了世界紀錄。 綿羊是常見的飼養動物。隸屬於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身體豐滿,體毛綿密。頭短。雄獸有螺旋狀的大角,雌獸沒有角或僅有細小的角。毛色為白色。 綿羊現在世界各地均有飼養。性情膽怯。秋季、冬季發情。雌獸的懷孕期為145—152天。每胎產1—5仔。壽命為10—15年。 綿羊耐渴,可以為人類提供肉和毛皮等產品。
貓一般42年,狗一般84年。
⑶ 動物最多能活多少歲
有一位著名的老年學家巴風,他在作了大量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的壽命,可為各自生長期的五至七倍。如狗的生長期為兩年,可活十到十五年;貓的生長期為一年半,可活八至十年,牛的生長期為四年,可活二十至三十年,馬的生長期為五年,可活三十到四十年。用此方法進行推算,對生物界幾乎是完全適用的,對於人類也不例外。這種用生長期乘以五到七倍的數字,就被稱為:「已風壽命系數」。一般認為,人類生長期的完成,需要二十到二十五年,因此人類可望活到一百至一百七十五歲 。 另外,還有一位著名的老年學家海弗里克,他把人體細胞進行體外培養,讓這些細胞一代一代地遺傳下去,結果他發現:人體細胞在某一天會全部死亡,即使給予最好的抗衰老物質「 喂養」也不能起死回生,這個實驗給他的啟發很大,他想:是不是被培養的細胞在體外的分裂會有一個極限呢?經過較長時期和反復地研究,他終於發現:培養的人體細胞的分裂只有五十代,超過五十代以後,不管採用什麼方法,細胞都是要衰老死亡的,這好像在細胞核里 有個「定時鍾」,固定在五十代上,一旦走完這個時限,人體細胞必將死亡,這五十代即人體細胞的分裂極限。他的實驗結果發表以後,很多科學家經過許多次的重復和驗證,公認他的實驗結果是正確的,於是將細胞至體外培養中分裂的這一限度稱為:「海弗里克極限」。現在研究證實,每種動物都有他自己的「極限」,如海龜為九十至一百二十五次,可活到一百七十五年。細胞的培養代數越多,動物的壽命就越長,反之則短。在現代老年學中,海弗 里克極限已稱為一條基本規律,細胞不僅在體外遵循這一規律,經過研究還表明,在體內也依照這一規律。
⑷ 豬一般能活多少年
豬的平均壽命是20年。
豬是一種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也是古雜食類哺乳動物,主要分為家豬和野豬。當前人們認為豬是豬科動物的簡稱。
根據豬的不同品種,其生理特徵也有所不同;通常以耳大、頭長、四肢短、鼻直、體胖、腰背窄為特徵。毛粗硬,毛色多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等多種顏色。
(4)動物可活多久擴展閱讀:
豬是一種雜食性哺乳動物,體胖,四肢短,口鼻長,性格溫和,適應性強,繁殖快。有黑、白、紅醬或黑白花等顏色。它們可以在出生後5到12個月交配,懷孕期約4個月,平均壽命為20年。它是五種動物(牛、狗、羊、豬和雞)之一。
在中國的十二生肖中,它是「海」。歷史上有許多關於豬的故事和習俗。豬已經被馴化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直到16世紀,人們才知道中國飼養的豬是最早被馴化的豬的直系後代。
⑸ 動物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動物的平均壽命說明如下。
1,家豬20年家豬是豬科、豬屬的哺乳動物,由歐亞野豬被人類馴化後所形成的亞種。口吻部較長,形成豬鼻,嗅覺極發達。犬齒發達,雄性上犬齒外露並向上彎曲,形成獠牙,獠牙較野豬短。
2,蜥蜴是30年左右,俗稱「四腳蛇」又稱「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屬冷血爬蟲類,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中國已知的有150餘種。大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其生活環境多樣,主要是陸棲,也有樹棲、半水棲和土中穴居。多以昆蟲為食,少數種類兼食植物。
3,河馬40至50年河馬沒有固定的繁殖期,全年均繁殖,雌河馬的孕期一般都是227至240天,它們每次只產一頭幼仔,仔獸出生時體重是27至45公斤。
4,大象的壽命約60至80歲。非洲象: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約22個月,每產1仔,13到14歲性熟,壽命60至70年。象的繁殖率比較低,大約要相隔5至6年才生育一次。正常情況下,其壽命可達60歲,也有活到百歲高齡的,與人類幾乎等歲。
動物的生存受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其一般不能達到自然壽命,如人類的自然壽命應在160至200歲左右,但實際上還沒有人達到過這個記錄。哺乳動物的正常壽命約為其發育期的8至10倍,也與其體形、習性、環境有關。
⑹ 牛可以活多少年
牛的壽命是20至30年,其生長期為4年。
牛的適應性很強,能夠較好地適應所在地氣候,其適宜溫度為15至25攝氏度;牛吃飽後會停止進食,但還會不住的反芻;牛是素食動物,且食物范圍很廣,最喜歡吃青草,還喜歡吃一些綠色植物(或果實),如水花生、玉米(苗)、水稻、小麥苗等。
牛單胎、雙胎率一般僅占懷孕總數的1~2.3%。除高寒地區的氂牛因終年放牧,受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發情周期基本都相似,平均21天左右,妊娠期約280天。
(6)動物可活多久擴展閱讀:
不同種類牛的壽命:
1、如果是奶牛,壽命不會超過10年,多數使用年限在6年左右,然後就被牛場淘汰,奶牛的江湖很無情,沒有利用價值就被主人們拋棄了。淘汰後大體有兩個去向,一是去了屠宰廠,二是被賣掉做普通母牛,這屬於運氣好的,壽命能延長幾年。
2、肉牛盡管從生物學角度能活二三十年,但實際能看到太陽的日子只有1年左右。
3、以前的黃牛、水牛,由於具有耕地、交通的屬性,往往可以高壽,多數都能度過10幾年的光陰,壽命長者能在20歲以上。他們去之前的那些日子,有時會流淚,讓人嘆息。
4、在今天,用於繁殖的母牛實際壽命要長一些。牛的繁殖使用年限受品種、飼養管理而異,一般不會超過15年,多數時候在10年左右。
⑺ 動物一般能活多久
每種動物的生命時間都不相同,有的可活百年,甚至更長,有的只能活幾個月,甚至幾天,一般平說應該是活十幾二十年來的多一些
⑻ 動物最多能活幾年
壽命最長的動物——海龜 海龜早在二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正因為龜是海洋中的長壽動物,所以,沿誨人仍將龜視為長壽的吉祥物,就像內地人把松鶴作為長壽的象徵一樣,沿海的人們也把龜視為長壽的象徵,並有「萬年龜」之說。 海洋中目前共有八種海龜,其中有四種產於我國,主要分布在山東、福建、台灣、海南、浙江和廣東沿海,我國群體數量最多的是綠海龜。 海龜常循洄遊路線在沿岸近海的上層活動,它們到20-30歲時才發育成熟,每當繁殖季節到來的時候,便成群結隊地返回自己的「故鄉」,不管路途多麼遙遠,它們也能找到自己的出生地,並把卵產在那裡。如果出生地的環境被破壞,它就有可能終生不育。海龜產卵數最多的可達200個左右,最少的也在90個以上,卵的數量雖說比較多,但是孵化成活率很低。當小海龜出殼後,首先要自己從沙堆里鑽出來,然後急急忙忙地奔向海洋。從沙坑到海邊對小海龜來說充滿了危險,有的幼龜跌人沙坑中,拚命掙扎也爬不出「陷井」,同時一些天敵例如各種海鳥不斷在空中盤旋,它們把這些幼小生命作為美味佳餚。最後能順利到達海洋的只是一部分,這些倖存者將在海中生長發育,傳承繁衍後代的新循環。海龜是怎樣找到自己的「故鄉」的,目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生活在我國沿海的綠海龜,其產卵期在每年的4-10月。這時節,每當晚上,它們一個接一個地從海中悄悄爬上沙灘,用後肢挖一個寬20厘米左右、深約50厘米的坑,然後開始產卵。卵呈白顏色,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由於卵成熟的時間不一致,它有時要分幾次才將卵產完。產完卵後便用沙將洞口堵住,沙灘在陽光的照耀下,溫度比較高,卵全靠自然溫度孵化,其時間需要40-70天不等,一般在50天左右。海龜卵不但靠自然溫度孵化,而且其性別也是由溫度的高低來決定的,溫度高時孵出的是雌性,溫度低時孵出的是雄性。 海龜是通過什麼辦法來維持性別平衡的,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 海龜除出生和繁殖在陸地之外,其主要生活在海中,它們既能用肺呼吸,也能利用身體的一些特殊器官直接從海水中獲得氧氣,它的足呈槳狀,適宜於劃水,海龜在陸地上雖然比較笨拙,但是到了海里卻浮沉自如,它完全適應了海洋環境。海龜的個體大、活動量大,其食量比陸龜大得多,它每天要吃很多的魚、魚卵、蝦、甲殼類和軟體類以及藻類, 它們的牙齒堅硬有力,能夠輕易地咬碎軟體動物的外殼。從海龜的生活習性來看,其長壽的秘訣,不外乎是食量大、活動緩慢,有堅硬的外殼保護。 海龜一身都是寶,它的肉昧道鮮美、營養豐富,不僅其自身能長壽,而且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滋補品,食用也能使人延年益壽。正是由於海龜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葯用價值,結果引來了人類的濫捕亂殺。據有關自然保護組織估計,在80年代每年大約有30多萬只成年的海龜葬送在人類的手中,以印度尼西亞為例,前幾年捕殺的海龜數在2萬-5萬只之間。每到海龜的繁殖季節,漁民守在岸邊,等海龜上岸後,突然跑上前去,把它們一個個地翻過來,海龜的腳很短,一旦翻過來自己就翻不過去了,只能卧等待斃。由於過度捕殺,近幾年來巴厘島上再也看不到海龜了,有些漁民見岸上抓不到,就下海去抓。過去巴西也有這樣的情況,捕海龜、撿海龜蛋的現象很盛行,使沿海海龜面臨絕境。難怪有人說,雖然海龜是長壽之物,但由於人的捕殺已使該物種的平均壽命降至最低點,百年龜齡的海龜已成稀罕之物。 海龜數量的減少已經引起了沿海國家的普遍關注,並且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拯救。例如巴西從1983年開始一直想方設法保護生活在
⑼ 熊貓的壽命可以活多少時間
熊貓的壽命可以活在25年左右。熊貓不是貓,而是屬於熊科,它平均能活22-25歲左右。它之所以被視為國寶是由於它的數量稀少、難於繁殖。熊貓對於研究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地球的環境變化有著重要意義,被稱為動物界的「活化石」。熊貓是中國獨有的物種,外國是沒有的,其他國家的熊貓都是從中國運送過去的。
熊貓是我國的國寶
憨態可掬的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也是一種風靡世界的動物,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喜愛。它被稱為國寶可不僅僅是因為長得可愛,而是它具有著活化石的教科書資格,這也是它成為國寶的首要條件。具有研究價值。熊貓是古老而又珍稀的動物,是一種經歷了冰川期的物種,目前與它同期的動物大多都滅絕了,而熊貓不但存活著,還保留了自己古老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