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貓科動物有多少人類

貓科動物有多少人類

發布時間:2022-05-22 12:03:37

Ⅰ 貓科動物有多少種,分別是哪些呢

你好 這個問題 我幫你去網路 查了一下 下面是我幫你找到的 如今人們將它們分為4個亞科,即獵豹亞科(Acinonychinae)、貓亞科(Felinae)、豹亞科(Pantheriinae)、猞猁亞科(Lyncinae),共36種。 1、虎,也稱老虎(體長2-3.5m,體重95-350kg),中國十二生肖第3位,是處於食物鏈頂級,無天敵,體型最大的是東北虎(也稱西伯利亞虎)也是目前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華南虎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一級保護動物,在人類干預下,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生存空間極度縮小,中國野生華南虎已滅絕,虎有8個亞種,其中三個亞種已經滅絕,現存體型最小的虎是蘇門答臘虎。希望人們重視起來這個美麗的大貓,不要讓它消失在這個星球上! 2、獅(體長2.1-3.3m,體重105-230kg)是唯一的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是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分為非洲獅與亞洲獅,亞洲獅體型略小,非洲獅體型僅次於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亞虎,在非洲處於食物鏈頂端,在中國獅子象徵吉祥與瑞氣。 3、美洲豹(美洲虎,長約130-210cm,肩高80-100cm,尾長100cm,重約80-130kg),貓科中的全能冠軍。它不是虎也不是豹。 4、美洲獅(山獅,長約110-210cm,重約60-100kg),最大的貓屬動物,貓科中的攀岩冠軍。 兩只獵豹 5、豹(包括非洲花豹、金錢豹、遠東豹等,長約100-200cm,重約50-100kg) ,生活在非洲及亞洲地區。可以將與自身體重相當的獵物帶上樹。 6、獵豹(印度豹,長約100-150cm,重約40-80kg),陸地哺乳動物的短跑冠軍,一百米僅需2秒多。准確的說它是半群居動物,幼獵豹的爪子也會半收縮。 7、雪豹(長約90-140cm,重約30-70kg),貓科中的跳躍冠軍,海拔最高的貓類,雪山之神,極其漂亮。 8、猞猁(歐亞猞猁,長約80-130cm,重約12-30kg) 9、西班牙猞猁(伊比利亞猞猁,長約85-110cm,重約15-25kg) 10、加拿大猞猁(長約80-110cm,重約10-20kg),最溫順的猞猁。 11、雲豹(長約75-110cm,重約11-23kg),貓科中的爬樹冠軍。 擁有自身比例最長的犬齒,達3厘米,與花豹相當。號稱小劍齒虎。 12、獰貓(長約60-110cm,重約11-20kg),貓科中的捕鳥冠軍,要抓鳥自然得跳得很高,因此又是貓科的跳高冠軍。 13、短尾貓(長約75-110cm,重約6-15kg),體型最小的猞猁。 幼年短尾貓 14、藪貓(長約65-100cm,重約9-18kg),最古怪的貓類,體形與雄獅剛好相反,腦袋小得有點誇張. 15、金貓(亞洲金貓,長約50-105cm,重約12-16kg),所有金貓類都像是美洲獅(美洲金貓)的小號版。 16、虎貓(長約65-100cm,重約11-16kg),最大的虎貓。 17、非洲金貓(長約60-102cm,重約9-14kg) 18、漁貓(長約65-95cm,重約6-12kg),貓科中游泳潛水冠軍,又是捕魚冠軍,爪間有蹼,其在水中可閉氣可達十餘分鍾。 19、叢林貓(長約65-75cm,重約4-16kg),最大的貓。 20、荒漠貓(長約60-85cm,重約4.5-9kg),最能吃苦的貓類。 21、細腰貓(長約55-70cm,重約4-9kg),長相有點象黃鼠狼 22、長尾虎貓(長約45-80cm,重約4-9kg) 23、山原貓(安第斯山貓,長約57-64cm,重約4-7kg),專家最不了解的貓類,以至連它的食譜也是靠推測得出的。 24、南美草原貓(長約55-75cm,重約3-7kg) 25、喬氏貓(長約45-75cm,重約3-8kg) 26、野貓 (歐林貓,所有貓屬都象貓,簡稱貓,包括家貓,長約45-75cm 美洲虎 ,重約3-8kg)最嗜殺的貓類,不是奉承,的確如此。家畜中家貓的野性最強,放到野外馬上可變成野貓。 27、豹貓(包括西表貓,長約40-65cm,重約4.5-6.5kg),最大的豹貓。 28、婆羅洲金貓(長約53-67cm,重約2.3-4.5kg),最小的金貓。 29、兔猻(長約50-65cm,重約2-4.5kg),貓科中的極品,其實它才是真正最可愛的貓類,捧在手心裡簡直就是一個毛球。但因皮毛珍貴,常被成為毒殺對象,這種人還真下的了手。 30、雲貓(紋貓、小雲豹,長約45-60cm,重約2-6kg),最小的大貓,雲豹的縮小版,和它兄長一樣是樹間高手。 31、沙貓(長約40-57cm,重約2-3kg),貓科中的捕蛇冠軍。 32、扁頭豹貓(長約40-60cm,重約1.8-2.7kg),和漁貓有點類似,捕魚高手,爪間有蹼,爪小,不能完全收入爪鞘里。 33、南美林貓(長約40-55cm,重約1.8-2.5kg),最小的草原貓。 34、小斑虎貓(長約40-55cm,重約1.5-2.3kg),最小的虎貓。 35、黑足貓(長約33-50cm,重約1-2kg),最小的貓。 36、銹斑豹貓(長約35-48cm,重約1.1-1.6kg),最小的豹貓,也是最小的貓科動物。 貓科之最 你想要的就是這些了 希望能幫到你

Ⅱ 貓科動物有哪些

1、獵豹屬:僅1種,即獵豹,斑紋較深,背部具黑色條紋,是基因突變引起的變種,不是亞種。雄性略大於雌性。棲息於有叢林或疏林的乾燥地區,平時獨居,僅在交配季節成對,也有由母豹帶領4-5隻幼豹的群體。

2、貓屬:包括5種:荒漠貓、叢林貓、沙丘貓、黑足貓、野貓。荒漠貓分布於青海西部和四川北部,為中國特有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叢林貓分布於亞洲中西部。沙丘貓分布於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島以及亞洲中部。

3、兔猻屬:僅1種,即兔猻體形粗短,大小似家貓,體重2-3千克,棲息於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區,能適應寒冷、貧瘠的環境。常單獨棲居於岩石縫里或利用旱獺的洞穴,通路彎曲,深2米以上。

4、豹貓屬:有4種:豹貓、扁頭豹貓、銹斑豹貓、漁貓。樹棲,攀爬能力強,夜行性;其與家貓雜交繁育的後代稱「孟加拉豹貓」,是很受歡迎的寵物貓品種。

5、 豹屬:均為大型貓科,有5種:獅子、美洲豹、花豹、虎、雪豹。獅分布於非洲熱帶草原,雄性體長達260厘米,體重200-300千克,頸部有鬃毛,是唯一雌雄兩態和群居的貓科動物。

Ⅲ 關於貓科動物的資料,知識

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無論是馴養還是野生的,已吸引人類數以千年。而在這段時間里人類與這些動物的關系也發生了廣泛的變化。人們曾把它們作為獵手一樣重視,作為神一樣崇拜,做為惡魔一樣犧牲,然而不論如何,它們生存了下來,並仍然令人迷戀。它們時常被作為美妙、優雅、神秘和力量的象徵,也成為諸多藝術家和作家特別喜愛的主題。

貓科動物,即Felidae,是一種幾乎專門以肉食為主的哺乳動物,屬食肉目,生活在除南極洲和澳洲以外的各個大陸上。如今人們將它們分為4個亞科,即獵豹亞科(Acinonychinae)、貓亞科(Felinae)、豹亞科(Pantheriinae)、猞猁亞科(Lyncinae),共36種。

貓科動物的解剖學知識

每當優雅的貓科動物行走時,在它那修長而柔軟的身體中強有力的肌肉在柔軟又美妙的毛皮下流動著。而當它們停下時,身體的每條曲線都彎成優美的弧線。它們因此時而會給人留下懶散的印象。而當它們放平它的耳朵一躍而起、亮出它的尖牙利爪進行攻擊時,這個印象立刻煙消雲散了。

頭部和身體

如果和身體的其餘部分做個比較,貓科動物的頭部顯得稍大。由於鼻子和下頜比較短小,和其他動物比起來,它的臉看起來較平,由此它們的耳朵顯得大而引人注目。耳朵從根部往上逐漸減小,耳尖或圓或尖,並向上直立。貓科動物有敏銳的聽力,能聽到人類很多聽不到的聲音。而當聲音傳來時它們通常會將頭轉到聲音來源的方向,這有助於聽覺和視覺。和人一樣,貓科動物的內耳由骨性的、充滿淋巴液的半圓型通道構成,它通過復雜的機制來維持身體的平衡,並通過這種機制而不是尾巴使得它們在下落時安然落地。

貓科動物的眼睛大而突出,位於頭部的正前方,並和人類的眼睛一樣,面向前方。除了貓頭鷹和猿以外, 貓科動物比其他動物更接近人類的雙目視野。貓科動物的視角很寬闊,也是彩色視覺。在不同的光線下,它們眼睛的瞳孔可以迅速變換大小,但在全黑的環境中它們依然無法看見物體。但是在昏暗的光線中,它們的視力比大多數動物都要好。當光線明亮的時候,貓科動物眼睛的瞳孔可縮小成狹窄垂直的縫或很小的瞳孔,但當光線變暗,這些細縫或小瞳孔會擴大以保證有最大量的光線的射入。它們的眼睛看起來好像能在黑暗中發光(這也給很多人以誤解),實際上那隻是在反射外來光源的光,因此可以想像,當光線全無的時候,這種「光」便不復存在了。

藪貓的眼睛在昏暗中看起來是紅色的,這是因為它的視網膜缺乏色素,那些紅色其實是血管。

貓科動物鼻尖上的皮一般是黑色、紅色、或是粉色的,它們通常冰涼而潮濕。所有的貓科動物都有靈敏的嗅覺,可以在令人吃驚的距離上嗅出獵物或它們喜愛的食物。

貓科動物的胡須或觸須是精密的觸覺器官,在它們的鼻子兩側、眼睛的上方、面頰以及前腳的背面都有胡須或觸須。如果剃除了須子,不僅會影響它們的外貌,而且會削弱它們的感覺能力。

貓科動物的牙齒不僅用來攻擊,也用來撕咬食物。它們的牙齒有30顆,其中四顆又又銳利的彎曲犬齒最為鋒利。因而貓科動物得以依靠這樣的牙齒抓握並撕裂它們的食物或敵人。小一些的門牙(靠上的門牙)主要用來輔助撕咬,而它們的側牙(前臼齒和後槽牙)比大多數哺乳動物都要少。大多數哺乳動物的側牙是用來磨碎食物的。而貓科動物則只用它們來切斷食物。

貓科動物的舌頭很粗糙。家貓的舌頭就像粗糙的砂紙。而體型較大的野生貓科動物,比如老虎和獅子,則更粗糙。它們的舌頭上布滿了滿是倒鉤的舌突,方便它們從獵物的骨頭上剝肉。當然所有的貓科動物也都把它們的舌頭當作主要的清潔工具,來梳洗它們漂亮的毛發。

貓科動物的頜部雖短卻非常強大,能夠夾緊獵物並有足夠的力量將其骨頭壓碎。但由於上下頜依靠關節相連,使頜部只能上下運動而無法左右移動,因此貓科動物也無法磨牙。當貓科動物合緊它們的頜部,牙齒就相互契合在一起,如同相互咬合的齒輪。因此貓科動物只能撕裂或壓碎它們的食物,卻無法咀嚼。許多食物因而被囫圇吞下,最後靠胃液來消化。

腿和腳

腿部強健的肌肉可以使貓科動物迅即產生力量撲向獵物,或在它們追捕獵物時產生巨大的爆發力。當它們突然奔跑、攀爬或跳躍的時候,後腿的膝蓋和腳跟彎曲,提供了巨大力量。它們的前腿也同樣有力,而且極其靈活,能在追捕過程中離獵物一定距離時伸開前肢,抓捕獵物的身體並將其牢牢抓住。

貓科動物的前爪有五個腳趾,後爪則有四個。它們的前爪同時還是防禦和狩獵時強有力的武器,這在攀爬或站在搖搖晃晃的樹幹上時,也成了最佳工具。它們的每個腳趾都長有利爪,這些利爪是從腳趾的最後一塊骨頭長出來的,呈鉤型。為了確保這些利爪在行進當中保持鋒利且不被折斷,並能讓它們的步伐悄無聲息,它們的利爪在大部分時間里都收於腳掌之下。貓科動物也常常通過在粗糙表面抓撓或用牙咬來使這些利爪保持銳利。不過像獵豹卻是不能完全收回利爪的貓科動物,它的爪子類似犬科動物那樣,由於爪子鈍,彎度比較小,所以始終暴露在外面。

大型貓科動物

小型貓科動物與大型貓科動物的主要區別不在於體型,而是小型貓科動物不發出吼叫聲。貓亞科成員無論體型大小,均擅長爬樹,其中有些種類是在樹上捕獵的高手,如美洲的長尾虎貓Felis wiedii(右圖),其習性類似一些樹棲的靈貓科成員,也有些成員比較常在地面活動,擅長奔跑和跳躍,如非洲的藪貓Felis seval,體型頗似小型的獵豹。貓亞科中人們最熟悉的當屬家貓Felis sivestris,被人們帶到世界各地。

豹亞科Pantheriinae成員又統稱大型貓科動物,可以發出吼聲,包括新貓屬Neofelis和豹屬Panthera,除了一種分布於美洲外,其餘均限於亞洲和非洲,特別是亞洲。新貓屬僅包括雲豹Neofelis nebulosa(左上)一種,分布於我國南方和東南亞一帶。雲豹是體型最小的大型貓科動物,比小型貓科動物中體型較大的成員還要小些,也有人將雲豹歸入小型貓科動物。雲豹也是現存比較原始的貓科動物,其犬齒比較發達,其犬齒的比例是現存貓科動物中最大的。雲豹是樹棲性動物,生活於森林地帶,爬樹技術非常高。豹屬即5種「大貓」,每種可自成一個亞屬,都是人們熟悉的大型食肉動物,是最強有力的捕食者。獅子Panthera leo有「百獸之王」之稱,不僅體型大,而且合作捕獵,是頂級食肉動物,也是貓科動物種唯一群居的成員。獅子分布於除了熱帶雨林地區以外的非洲各地一起南亞和中近東地區,現在除了印度的吉爾以外亞洲其它地方的獅子均已經消失,北非也不再有野生的獅子。虎Panthera tigris是比獅子更強壯的肉食動物,其中包括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可能也是現存最兇猛的肉食動物。虎分布於亞洲東部、南部和西部,從寒冷的北方森林到熱帶雨林均能見到。現在西亞和很多地區的虎已經消失,其它地區的虎也均處於瀕危狀態。豹Panthera pars是豹亞科中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的一種,分布於亞洲和非洲的廣大地區,適應從寒溫帶到熱帶的不同氣候以及從森林到草原的不同生存環境。雪豹Panthera uncia分布局限於亞洲的高原和高山地區,是僅有的分布於高海拔地區的大型貓科動物。雪豹外形似豹而貓較長,尾巴也長,是高山上的頂級捕食者。美洲虎或稱美洲豹Panthera onca是美洲僅有的大型貓科動物,體型介於虎和豹之間,花紋似豹而斑點較大,環形斑中還出現黑點。美洲虎是拉丁美洲體型最大,最兇猛的食肉動物。

貓科 Felidae
貓亞科 Felinae
家貓 Cat(Felis catus)貓屬
野貓 Wild Cat(Felis silvestris) 貓屬
荒漠貓 Chinese desert cat(Felis bieti) 貓屬
叢林貓 Jungle Cat (Felis chaus) 貓屬
沙貓 Sand Cat (Felis margarita) 貓屬
黑足貓 Black Footed Cat (Felis nigripes)貓屬
兔猻 Pallas' Cat (Otocolobus manul)兔猻屬
藪貓 Serval (Leptailurus serval) 藪貓屬
亞洲金貓 Asian Golden Cat (Catopuma temmincki) 金貓屬
非洲金貓 African Golden Cat (Profelis aurata) 非洲金貓屬
婆羅洲金貓 Bornean Bay Cat (Catopuma badia) 金貓屬
西表貓Iriomote Cat(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 豹貓屬
銹斑貓 Rusty Spotted Cat (Prionailurus rubignosus) 豹貓屬
豹貓 Leopard Cat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豹貓屬
漁貓 Fishing Cat (Prionailurus viverrinus) 豹貓屬
扁頭貓 Flat Headed Cat (Prionailurus planiceps) 豹貓屬
虎貓 Ocelot (Leopars pardalis) 虎貓屬
小斑虎貓 Oncilla (Leopars tigrinus) 虎貓屬
長尾虎貓 Margay (Leopars wiedii) 虎貓屬
細腰貓 Jaguarundi (Herpailurus yaguarondi) 細腰貓屬
南美草原貓 Pampas Cat (Oncifelis colocolo) 草原貓屬
南美林貓 Kodkod (Oncifelis guigna) 草原貓屬
喬氏貓 Geoffrey's Cat (Oncifelis geoffroyi) 草原貓屬
安第斯山貓 Andean Mountain Cat (Oreailurus jacobita) 山貓屬
猞猁 Eurasian Lynx (Lynx lynx) 猞猁屬
西班牙猞猁 Iberian Lynx (Lynx pardinus) 猞猁屬
加拿大猞猁 Canadian Lynx (Lynx canadensis) 猞猁屬
短尾貓 Bobcat (Lynx rufus) 猞猁屬
獰貓 Caracal (Caracal caracal) 獰貓屬
美洲獅 Cougar (Puma concolor) 美洲金貓屬

豹亞科 Pantherinae

石紋貓 Marbled Cat (Pardofelis marmorata) 石紋貓屬
雲豹 Clouded leopord(Neofelis nebulosa)新貓屬
雪豹 Snow Leopord(Uncia uncia) 雪豹屬
豹 Leopord (Panthera pars) 豹屬
美洲虎 Jaguar(Panthera onca)豹屬
獅 Lion (Panthera leo) 豹屬
虎 Tiger (Panthera tigris) 豹屬

獵豹亞科 Acinonychinae
獵豹 Cheetah (Acinonyx jubatus) 獵豹屬

目前最新最權威的貓科分類是:
貓科:

獵豹亞科
獵豹屬:獵豹

豹亞科
豹屬:虎、獅、美洲豹、豹
雪豹屬:雪豹
新貓屬:雲豹
石紋貓屬:雲貓

貓亞科
貓屬:野貓、荒漠貓、叢林貓、沙貓、黑足貓
猞猁屬: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短尾貓
豹貓屬:豹貓、扁頭豹貓、銹斑豹貓、漁貓
虎貓屬:虎貓、長尾虎貓、小斑虎貓
草原貓屬:南美草原貓、南美林貓、喬氏貓
金貓屬:金貓、婆羅洲金貓
美洲金貓屬:美洲獅
非洲金貓屬:非洲金貓
兔猻屬:兔猻
獰貓屬:獰貓
藪貓屬:藪貓
細腰貓屬:細腰貓
山貓屬:山原貓

貓科中大貓(大型貓科動物)指豹亞科,特點是瞳孔成圓形地發大縮小,能吼叫。
小貓(小型貓科動物)指貓亞科:特點是瞳孔成線形地發大縮小,不能吼叫。
獵豹體型夠大,因此一般稱其為大貓。
同體型的大貓和小貓對比,一般大貓的犬齒更長,爪子更強,力量更大。比如美洲獅的體型稍大於豹,但在犬齒爪子方面則不如豹厲害。

實際體型比較:
1、虎(長約150-300cm,重約100-350kg),貓科之王,孟加拉虎最兇猛,華南虎次之,蘇門答臘虎最小,東北虎體型最大但比較乖,據說東北虎極少攻擊人是因為人的肉少不夠吃,但願如此。

2、獅(長約130-250cm,重約90-300kg),貓科中的另類:唯一群居的貓類;也是唯一雌雄兩態的貓類,其它貓類的公母要看關鍵部位才看得懂;唯一吃腐食的貓類,其它貓類聞到異味的死屍理都不理;貓科動物以體態勻稱著稱,而雄獅明顯不成比例,腦袋大得誇張,而後肢力量不足;貓科也以講究衛生出名,唯獨獅子好像不這么看。

3、美洲豹(美洲虎,長約110-230cm,重約90-160kg),貓科中的全能冠軍。它不是虎也不是豹。

4、美洲獅(山獅,長約105-210cm,重約60-110kg),最大的小貓,貓科中的攀岩冠軍。性情溫馴,不屑與人一般見識。

5、豹(包括非洲花豹、金錢豹、遠東豹等,長約90-200cm,重約50-100kg) ,身手最華麗的大貓。

6、獵豹(印度豹,長約100-150cm,重約30-65kg),陸地哺乳動物的短跑冠軍,一百米僅需2秒多。准確的說它是半群居動物,幼獵豹的爪子也會半收縮。

16、虎貓(長約65-100cm,重約11-16kg),最大的虎貓。

17、非洲金貓(長約60-102cm,重約9-14kg)

18、漁貓(長約65-95cm,重約6-12kg),貓科中游泳潛水冠軍,又是捕魚冠軍,爪間有蹼,其在水中可閉氣可達十餘分鍾。

19、叢林貓(長約65-75cm,重約4-16kg),最大的貓。

20、荒漠貓(長約60-85cm,重約4.5-9kg),最能吃苦的貓類。

21、細腰貓(長約55-70cm,重約4-9kg),長相有點象黃鼠狼

22、長尾虎貓(長約45-80cm,重約4-9kg)

23、山原貓(安第斯山貓,長約57-64cm,重約4-7kg),專家最不了解的貓類,以至連它的食譜也是靠推測得出的。

24、南美草原貓(長約55-75cm,重約3-7kg)

25、喬氏貓(長約45-75cm,重約3-8kg)

26、野貓 (歐林貓,所有貓屬都象貓,簡稱貓,包括家貓,長約45-75cm,重約3-8kg)最嗜殺的貓類,不是奉承,的確如此。家畜中家貓的野性最強,放到野外馬上可變成野貓。

27、豹貓(包括西表貓,長約40-65cm,重約4.5-6.5kg),最大的豹貓。

28、婆羅洲金貓(長約53-67cm,重約2.3-4.5kg),最小的金貓。

29、兔猻(長約50-65cm,重約2-4.5kg),貓科中的極品,其實它才是真正最可愛的貓類,捧在手心裡簡直就是一個毛球。但因皮毛珍貴,常被成為毒殺對象,這種人還真下的了手。

30、雲貓(紋貓、小雲豹,長約45-60cm,重約2-6kg),最小的大貓,雲豹的縮小版,和它兄長一樣是樹間高手。

31、沙貓(長約40-57cm,重約2-3kg),貓科中的捕蛇冠軍。

32、扁頭豹貓(長約40-60cm,重約1.8-2.7kg),和漁貓有點類似,捕魚高手,爪間有蹼,爪小,不能完全收入爪鞘里。

33、南美林貓(長約40-55cm,重約1.8-2.5kg),最小的草原貓。

34、小斑虎貓(長約40-55cm,重約1.5-2.3kg),最小的虎貓。

35、黑足貓(長約33-50cm,重約1-2kg),最小的貓。

36、銹斑豹貓(長約35-48cm,重約1.1-1.6kg),最小的豹貓,也是最小的貓科動物。

7、雪豹(長約90-135cm,重約30-75kg),貓科中的跳躍冠軍,海拔最高的貓類,雪山之神,極其漂亮,。

8、猞猁(歐亞猞猁,長約80-130cm,重約20-35kg),最大的猞猁。

9、西班牙猞猁(伊比利亞猞猁,長約85-110cm,重約15-25kg)

10、加拿大猞猁(長約80-110cm,重約10-20kg),最溫順的猞猁。

11、雲豹(長約75-110cm,重約11-23kg),貓科中的爬樹冠軍。

12、獰貓(長約60-110cm,重約11-20kg),貓科中的捕鳥冠軍,要抓鳥自然得跳得很高,因此又是貓科的跳高冠軍。

13、短尾貓(長約75-110cm,重約6-15kg),體型最小的猞猁。

14、藪貓(長約65-100cm,重約9-18kg),最古怪的貓類,體形與雄獅剛好相反,腦袋小得有點誇張.

Ⅳ 什麼是貓科動物

貓科包括獅子、老虎和豹等動物,是食肉目的9個科中最為肉食性的哺乳動物。第一種的貓科動物出現於漸新世,人們更熟悉的家貓和人類在1000年前開始有關連。家貓的野生種親戚野貓,仍然生存在歐洲、非洲和亞洲東部等地,雖然棲地破壞限制了其居住范圍。家貓和野貓是否屬於分別的物種仍然有著許多的爭議,但現今大部份的分類都會將其視為不同的物種。
其他貓科動物中知名的成員有包括如獅子、老虎、豹、美洲豹、美洲獅和獵豹等大貓,以及其他如猞猁、獰貓和短尾貓等野生貓。已滅絕的劍齒虎亞科為真的貓科動物,而其他如袋劍齒虎和獵貓等相似的動物則不是。
2013年11月的化石研究表明,貓科動物起源於亞洲。[1]

Ⅳ 貓科動物有哪些種類如何進行分類

貓科動物既優雅又迷人,現在人們雲吸貓的對象已經不僅局限於家貓了,野生貓科動物也紛紛變身“網紅”。然而世界上的野生貓科動物有40種左右之多,即使資深貓科愛好者也很難叫出所有貓科的名字。今天動物志按演化的順序,給大家全面介紹下現代貓科的8大家族。



非洲野貓

貓屬有個特點就是身上的條紋圖案,在腿上很明顯,體側的斑點有時也融合成條紋(狸花貓)。該特徵在貓科中實屬異類,因為貓科祖先原貓身上就是豹貓、虎貓和豹那樣的斑點,其後代要麼是斑點,要麼就是斑點退化了的純色,只有老虎和貓屬動物進化出了條紋。所以,一些養貓人看不起狸花貓的魚骨紋,喜歡追求豹貓、藪貓的那種斑點,純屬不識貨的表現。

Ⅵ 貓科動物一共有幾種

貓科動物共有1個科,5個屬, 1. 貓屬:共計25個種(其中美洲獅是最大的貓屬動物)。 2. 猞猁屬:共計5個種(猞猁屬動物共同的特點就是耳上有簇毛)。 3. 豹屬(大型貓科動物):共計5個種。這5個種分別是 a. 獅:亞洲獅&非洲獅; b. 虎:現存5個亞種(一共8個亞種,3個已經滅絕,即東北虎、華南虎、印度虎、孟加拉虎、蘇門答臘虎); c. 雪豹:雪豹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區,是海拔最高的貓科動物,瀕危; d. 豹: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貓科動物; e. 美洲豹:也稱美洲虎。 4. 獵豹屬:僅有1個種,就是獵豹(奔跑速度最快的)。 5. 雲豹屬:僅有1個種。就是雲豹,主要分布在我國雲南和東南亞一帶地區

Ⅶ 地球上有多少種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包括小型至大型的不同大小的食肉獸類,全世界共有大約38種,分布於除南極洲、大洋州、馬達加斯加和其他一些海洋性島嶼外的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種類最多,是食肉類動物中佔有首要地位的一個類群,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與人類的關系也十分密切。 貓科家族大致可以分為四大群:小型貓科動物、大型貓科動物、獵豹、雲豹。我們一般家中飼養的家貓,就是屬於小型貓科動物一型。而大型貓科動物則有:獅子、老虎、美洲豹、雪豹等。屬於最後兩群的貓科動物則是獵豹以及雲豹。 小型貓科動物共可分為二十八種不同種類 , 列舉15種: (1)黑角貓:全身長滿黑毛。 (2)玳瑁色花白貓:背上的毛色黑棕交雜,腹部是一大片白色的毛。 (3)栗色阿比西尼亞貓:身上有淡土黃色的毛,嘴巴邊緣有些許白毛,眼白是淡墨綠色。 (4)虎斑貓:灰灰黑黑的毛,身上有老虎一般的黑斑紋。 (5)阿比西尼亞貓:身上有黃色的毛,頸部到嘴巴邊的毛是白色。 (6)緬因浣熊貓:身上有灰灰黑黑的毛,尾巴長而多毛。 (7)沙貓:毛色奇特,像沙漠的顏色,生長在沙漠中。 (8)黑腳貓:體型十分嬌小,身上有像豹一般的花紋,但性情非常的兇猛。 (9)扁頭貓:十分罕見,又善於躲躲藏藏,有著暗褐色毛皮,毛間帶一點白,生活在河岸附近。 (10)美洲漁貓:又名若費魯瓦貓,生活在高海拔山區,擅長游泳與爬樹,身上有著美麗的咖啡色毛與黑色斑紋。 (11)波斯貓:身上有著毛茸茸的白毛,十分美麗,來自於古代的波斯帝國,是現代許多人的寵物。 (12)博門貓:眼白是藍色,毛是白色,尾巴、耳朵及臉部是茶色,是古緬甸的聖貓。 (13)長毛紅貓:圓圓的大眼睛呈古銅色,身體又圓又胖,毛是橘紅色的,蓬蓬鬆鬆。 (14)俄羅斯藍貓:瞳孔呈藍綠色,耳朵很薄很軟,毛柔軟濃密,是深茶色的,有點接近黑灰色。 (15)土耳其凡湖貓:身上有白色的長毛,尾巴、耳朵是淡茶色,尾巴長而多毛,喜歡在水裡嬉戲。參考資料: http://www.kiss5.cn/archiver/?tid-26870.html

Ⅷ 貓科動物有哪些可不可以詳細列出來

貓科 Felidae 貓亞科 Felinae 家貓 Cat(Felis catus)貓屬 野貓 Wild Cat(Felis silvestris) 貓屬 荒漠貓 Chinese desert cat(Felis bieti) 貓屬 叢林貓 Jungle Cat (Felis chaus) 貓屬 沙貓 Sand Cat (Felis margarita) 貓屬 黑足貓 Black Footed Cat (Felis nigripes)貓屬 兔猻 Pallas' Cat (Otocolobus manul)兔猻屬 藪貓 Serval (Leptailurus serval) 藪貓屬 亞洲金貓 Asian Golden Cat (Catopuma temmincki) 金貓屬 非洲金貓 African Golden Cat (Profelis aurata) 非洲金貓屬 婆羅洲金貓 Bornean Bay Cat (Catopuma badia) 金貓屬 西表貓Iriomote Cat(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 豹貓屬 銹斑貓 Rusty Spotted Cat (Prionailurus rubignosus) 豹貓屬 豹貓 Leopard Cat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豹貓屬 漁貓 Fishing Cat (Prionailurus viverrinus) 豹貓屬 扁頭貓 Flat Headed Cat (Prionailurus planiceps) 豹貓屬 虎貓 Ocelot (Leopars pardalis) 虎貓屬 小斑虎貓 Oncilla (Leopars tigrinus) 虎貓屬 長尾虎貓 Margay (Leopars wiedii) 虎貓屬 細腰貓 Jaguarundi (Herpailurus yaguarondi) 細腰貓屬 南美草原貓 Pampas Cat (Oncifelis colocolo) 草原貓屬 南美林貓 Kodkod (Oncifelis guigna) 草原貓屬 喬氏貓 Geoffrey's Cat (Oncifelis geoffroyi) 草原貓屬 安第斯山貓 Andean Mountain Cat (Oreailurus jacobita) 山貓屬 猞猁 Eurasian Lynx (Lynx lynx) 猞猁屬 西班牙猞猁 Iberian Lynx (Lynx pardinus) 猞猁屬 加拿大猞猁 Canadian Lynx (Lynx canadensis) 猞猁屬 短尾貓 Bobcat (Lynx rufus) 猞猁屬 獰貓 Caracal (Caracal caracal) 獰貓屬 美洲獅 Cougar (Puma concolor) 美洲金貓屬 豹亞科 Pantherinae 石紋貓 Marbled Cat (Pardofelis marmorata) 石紋貓屬 雲豹 Clouded leopord(Neofelis nebulosa)新貓屬 雪豹 Snow Leopord(Uncia uncia) 雪豹屬 豹 Leopord (Panthera pars) 豹屬 美洲虎 Jaguar(Panthera onca)豹屬 獅 Lion (Panthera leo) 豹屬 虎 Tiger (Panthera tigris) 豹屬 獵豹亞科 Acinonychinae 獵豹 Cheetah (Acinonyx jubatus) 獵豹屬 目前最新最權威的貓科分類是: 貓科: 獵豹亞科 獵豹屬:獵豹 豹亞科 豹屬:虎、獅、美洲豹、豹 雪豹屬:雪豹 新貓屬:雲豹 石紋貓屬:雲貓 貓亞科 貓屬:野貓、荒漠貓、叢林貓、沙貓、黑足貓 猞猁屬: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短尾貓 豹貓屬:豹貓、扁頭豹貓、銹斑豹貓、漁貓 虎貓屬:虎貓、長尾虎貓、小斑虎貓 草原貓屬:南美草原貓、南美林貓、喬氏貓 金貓屬:金貓、婆羅洲金貓 美洲金貓屬:美洲獅 非洲金貓屬:非洲金貓 兔猻屬:兔猻 獰貓屬:獰貓 藪貓屬:藪貓 細腰貓屬:細腰貓 山貓屬:山原貓 貓科中大貓(大型貓科動物)指豹亞科,特點是瞳孔成圓形地發大縮小,能吼叫。 小貓(小型貓科動物)指貓亞科:特點是瞳孔成線形地發大縮小,不能吼叫。 獵豹體型夠大,因此一般稱其為大貓。 同體型的大貓和小貓對比,一般大貓的犬齒更長,爪子更強,力量更大。比如美洲獅的體型稍大於豹,但在犬齒爪子方面則不如豹厲害。

Ⅸ 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包括小型至大型的不同大小的食肉獸類,全世界共有大約38種,分布於除南極洲、大洋州、馬達加斯加和其他一些海洋性島嶼外的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種類最多,是食肉類動物中佔有首要地位的一個類群,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與人類的關系也十分密切。

貓科動物的外形均與家貓相近,十分勻稱。頭圓吻短,眼睛大而圓,瞳孔直立,耳朵小,而呈圓形或尖形。牙齒的數目減少,只有28-30枚,但很多牙齒的形狀變得很強大,同時連帶著上下頜骨也變得短而粗壯,而控制頜骨的肌肉及附著的顴弓也變得更堅強有力。門齒較小而弱,上下頜各有3對,主要作用是啃食骨頭上的碎肉和咬斷細筋。犬齒長而極為發達,最為突出醒目,而且還與附近的門齒及前臼齒之間保持相當的空隙,是主要的武器,用來殺傷或咬死獵物,由於前後有間隙,因此能咬得更緊,貫穿得更深。上下4枚犬齒相合,好比4支槍尖交錯一般。臼齒只有1對,上臼齒退化,都是非常弱小,而且被壓縮到內側,但是下臼齒則很堅強發達。裂齒強大,又有兩三個特別銳利的齒尖,上下交錯,形如剪刀,可能咬穿最硬厚的牛皮或割裂最堅韌的獸肉。裂齒位置靠後,接近咀嚼肌,所以它們的強力咬切動作均後移至嘴角。

貓科動物全部感覺器官都高度發達,視覺、聽覺、嗅覺都好,而且觸須又多又長,特別是棲息於森林中的種類,與此相關聯的是大腦非常發達。具有靈敏的嗅覺,但不專靠追循嗅跡。而應用聽覺和視覺則更形重要。貓類聽覺很精細,能確定聲源的方位。這種高度發展的能力,對潛行、跳躍式撲獵頗為重要。眼睛大而圓,在比例上是食肉動物中最大的。瞳孔富於伸縮性,在夜間能充分放開,以便最大限度地吸收光線,而在光線強烈時,小型種類的瞳孔可以縮成一條狹線,大型種類則以可縮成小圓孔,藉此避免眩耀,所以既能看清黑暗中的物體,也能看清強光下的物體。視網膜包括有圓錐細胞、圓柱細胞,能區別顏色,對短波光線的感受,超過人類的六倍,所以對驟然的黑暗,貓眼睛亦比人類更能適應,調整的更快。在夜間,當光線射入眼睛所見到的反射光,是由於透明視網膜色素層的特殊反射現象,這種現象在夜行性食肉獸中均可見到,而貓類則較顯著。觸須、眉毛和上臂下端的長而硬的剛毛,均與神經相通,司觸覺作用,尤其是觸須,就象汽車頭上的指示桿,在黑暗中可藉以探尋可通過的路徑,所以在茂密的森林中夜間活動,比在草原中更需要觸須的幫助。舌頭的主要功用不是司味覺,因為它們的味腺小而不發達,而且進食的時候狼吞虎咽,好象也不太需要品嘗滋味,但是舌上有又多又密的舌刺,為其他食肉類所少見。舌刺的尖端朝後,屬於角質,很硬,其功用是把骨頭上面的余肉舔食干凈。在正常光照條件下、家貓和野貓有同樣敏銳的視覺。

貓科動物的身體和四肢長短適中,體型瘦削,但肌肉發達,結實強健。頸部粗短,以便承受頭和牙齒的猛烈咬嚙動作而引起的震動。四肢較短,但粗壯而沉重。趾行性,前肢5趾,但拇趾高而小,後肢四趾,所以著地的腳印前後都只現出四趾。除獵豹外,爪均彎曲銳利,能伸縮,而且有爪鞘的保護,靈活的各趾與能伸縮的利爪相結合,有兩對彈性韌帶,拉起末端趾節,爪便縮入爪鞘內。當屈肌縮短,連接末端趾節的肌肉收縮,使趾節彎曲向下,爪隨即伸出,這樣既可以避免趾尖磨鈍,又免得觸地出聲,使四肢,特別是前肢成為完善的捕食器官,其功用為抓攫、撕裂和打擊,作為一項攻擊的武器,爪的作用尚先於齒,即必須先用爪抓著獵物,然後才能用牙去咬。不同的種類攻擊的方式及姿態均不盡相同,而且與目標的大小、實力及當時的情況(靜立、行動、位置、時間等等)都有關聯。有時是跳到獵物背上,以兩掌抓著它的頸部和吻部,猛力把它的頭扭轉甚至擰折;有時是由下面抓著獵物的喉嚨,撕裂或按在地上悶死;有時是在抓住之後,用犬齒咬斷頸椎;甚至有時只需猛力一掌,就把獵物的頸部擊折了。它們在行走和奔跑都採用趾行性,跖不著地,因此重心向前,特別輕捷而富於彈力,跳躍的能力也遠遠超過其他食肉類動物。著地的是各趾的趾墊和掌中的肉墊,所以悄無聲息,這也是其採用埋伏和奇襲等特殊的獵食方式所必需的。

貓科動物在線條上一般顯得非常優美悅目,全身毛被密而柔軟,有光澤。體色由灰色到淡紅、淺黃以至棕褐色,在食肉類中是毛色絢麗的類群。在毛色和花紋方面則有很大變化,有的有斑點(如豹和雪豹),有的有斑紋(如虎),有的兼具斑點、斑紋(如虎),有的則完全沒有花紋或者花紋極少(如獅、美洲獅),這些都與它們的生境具有密切的關系,但是毛色和花紋也不全是取決於保護色的作用,其他因素還包括棲息地的溫度、濕度、光線等,溫度高、濕度大及森林中光線微弱,毛色通常較深,反之,如果溫度低、陽光充足、氣候乾燥,毛色就會變淡。貓科動物的尾巴粗細一致,除少數種類外,均比較長,末端鈍圓。

貓科動物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有獰貓、雲豹、虎等20種被列入附錄I,其餘所有種均被列入附錄II。我國將雲豹、豹、虎和雪豹4種列為國家I級保護動物,猞猁、草原斑貓、荒漠貓、叢林貓、兔猻、金貓和漁貓列為II級保護動物。

閱讀全文

與貓科動物有多少人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