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里的常見動物有哪些
海里的常見動物有:
1、海龜:
海豹是對鰭足亞目種海豹科動物的統稱。海豹體粗圓呈紡錘形。全身披短毛,背部藍灰色,腹部乳黃色,帶有藍黑色斑點。頭近圓形,眼大而圓,無外耳廓,吻短而寬,上唇觸須長而粗硬,呈念珠狀。
⑵ 海底里有哪些動物它有什麼活動方法
1、鯊魚
鯊魚平時向前移動時是以優雅的S形擺動全身,其中以尾部擺動的弧度最大。流經胸鰭的水流便自然產生上升力量,保持身體不下沉。但是鯊魚在高速行動下,身體則幾乎不動,只有尾部擺動。在發動攻擊或恐嚇時會特別將背拱起、胸鰭朝下。
2、蝦
蝦是游泳的能手,能用腿做長距離游泳,它游泳時那些游泳足像木槳一樣頻頻整齊地向後劃水,身體就徐徐向前驅動了。受驚嚇時,它的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劃水,能連續向後躍動,速度十分快捷。也有的蝦不善於游泳,大龍蝦多數時間在海底的沙石上爬行。
3、比目魚
比目魚的絕大多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但是也有一些種類能夠生活在淡水中。歐洲比目魚經常從海洋遷徙到河流捕食,在夏天可以沿著河流上溯到65千米處的內陸,當秋天到來時,它們會返回海洋產卵。
4、海龜
海龜,在龜類「家族」中堪稱最大的,厚厚的背甲長達一米以上,體重可達150-180公斤。它在海里遊行時,主要是靠前面兩只腳同時劃動,就像是船上的兩只槳,藉助水的力量一起一伏往前行。海龜主要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有時也吃魚、蝦一類的動物性食物。
5、海膽
海膽大多生活於海底,喜歡棲息在海藻豐富的潮間帶以下的海區礁林間或石縫中,以及堅硬沙泥質淺海地帶,具有避光和晝伏夜出的特性。
⑶ 海底世界有哪些小動物
海底世界有海星、海龜、海鰻、珊瑚、水母、海豚等小動物。海底動物的門類繁多,是生物界重要的組成部分。海洋動物現知有大約20多萬種,它們形態多樣,分布廣泛。
海底世界有哪些小動物
海星是棘皮動物中結構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類,多呈五輻射對稱,體盤和腕分界不明顯。
海豚是在水中行動最迅速的哺乳動物。擁有發達的聲吶系統,廣泛分布於熱帶沿海地區。
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其身體主要成分是水,利用體內噴水反射從而進行前進。
⑷ 海里的動物有哪些
1、灰鯨(學名:Eschrichtius robustus),隸屬於鯨偶蹄目須鯨亞目灰鯨科,體圍比須鯨科的種類大,但比露脊鯨小;它的成體長10至15米(雌鯨略大於雄鯨),最大體重超過35噸。體形呈紡錘狀,軀干粗胖,在鰭肢附近最粗,向尾部逐漸變細。
2、偽虎鯨Pseudorca crassidens (Owen,1846),又名黑鯃、擬虎鯨、偽領航鯨、擬逆戟鯨,鯨目、海豚科、偽虎鯨屬,是海豚科偽虎鯨屬下唯一一種。在海豚科中的體型占第三。偽虎鯨和虎鯨外型類似,體型比虎鯨小,體重1噸—2.2噸。全身的體色均為黑色。
3、灰白海豚是海豚科白海豚屬脊索動物門動物。體長2.4m,體形頗與北太寬吻海豚相似,但體色甚淡,全身銀灰色或鉛灰色,下頜尖端和腹面是近似白色的淡色。
4、白鯨,學名:Delphinapterus leucas (Pallas,1776),一角鯨科白鯨屬的一種動物。額頭向外隆起突出且圓滑,嘴喙很短,唇線寬闊。身體顏色非常淡,為獨特的白色。
5、海獺(學名:Enhydra lutris),鼬科海獺屬的一種動物。體長130-150厘米,體重30-50千克,尾長30-40厘米,雄性略大於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後肢長而扁平,趾間有蹼,成鰭狀,適於游泳和潛水。群居,除繁殖外,幾乎終生海棲。
⑸ 海里的動物有哪些
海里有的動物是:海洋哺乳動物,海洋爬行動物,脊椎動物,海洋節肢動物,海洋軟體動物,海洋腔腸動物。
1,海洋哺乳動物
我國現有各種海獸39種。如:各種鯨類、海豚、海豹、海獅、儒艮等
(1)海豹:身體不大,僅有1、5米~2、0米長,最大的個體重150公斤,雌獸略小,重約120公斤。
(2)鯊魚:被稱為「海中霸王」的鯊魚遍布世界各大洋,大部分鯊魚對人類有利而無害,只有30多種鯊魚會無緣無故地襲擊人類和船隻。
2,海洋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是體被角質鱗片,在陸上繁殖的變溫動物。
3,海洋魚類: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低級的一個類群。在我國海域里,目前已記錄到海洋魚類3023種,其中軟骨魚類237種、硬骨魚類2786種,約占我國全部海洋生物種類的1/7、
4,海洋節肢動:目前,在中國海共記錄節肢動物4362種,約佔中國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種的1/5、如鱟、蝦類、蟹類等。
5,海洋軟體動物:在中國海共記錄到各類軟體動物2557種,約佔中國海全部海洋生物種的1/8、如石鱉、貽貝、珍珠貝、扇貝、牡蠣、文蛤、烏賊、章魚等。
⑹ 海里的動物有哪些呢
1、海馬
海馬(拉丁學名:hippocampus),是刺魚目海龍科暖海生數種小型魚類的統稱,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厘米。因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而得名,頭呈馬頭狀而與身體形成一個角,吻呈長管狀,口小,背鰭一個,均為鰭條組成。眼可以各自獨立活動。
海馬行動遲緩,卻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動迅速、善於躲藏的橈足類生物,分布在大西洋、歐洲、太平洋、澳大利亞。
⑺ 海里有什麼動物最少十二種
海里的動物有海馬、鯊魚、水母、金槍魚、螃蟹、烏賊、章魚、海龜、牡蠣、鯨魚、鮑魚、帶魚、白鰷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海豚、海獅、翻車魚、海蛇等;
海里有植物有藍藻、紅藻、褐藻、綠藻、珊瑚、海帶、海綿、螺旋藻、輪藻等。
經過幾十年來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調查研究,已在我國管轄海域記錄到了20278 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我國的海洋生物種類約佔全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數量佔50%。
(7)海里的小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海里的動物大約有三萬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1、海參 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2、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速度比普通火車還快。
3、烏賊、章魚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
4、貝類自己不動,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5、會爬樹的魚
魚類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鰓。魚兒離開水,鰓絲乾燥,彼此粘結,阻止呼吸,生命也就停止了。然而,在我國沿海卻生活著-種能夠適應兩棲生活的彈塗魚。
⑻ 海底有什麼小動物
夏威夷海馬、軟鼬䲁、烏賊、海蝴蝶、氣囊水母、奧蘭鳶魷、菱鰭烏賊、飛魷魚、麗蛸、繁星鮃、長瓣擬、龍蝦、海星、海馬、海螺、螃蟹、海膽、海蝴蝶、海蝸牛、筐蛇尾、裸鰓類生物、沙蠶、深海沙蟲等。
其他動植物:
1、海洋中有海帶
海帶,是一種在低溫海水中生長的大型海生褐藻,是一種可食用海藻,可以適用於拌、燒、燉、燜等烹飪方法。
2、海洋中有水母
水母(英文名稱:Jelly Fish):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屬於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
3、海洋中有海馬
海馬,是刺魚目海龍科暖海生數種小型魚類的統稱,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厘米。因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而得名,頭呈馬頭狀而與身體形成一個角,吻呈長管狀,口小,背鰭一個,均為鰭條組成。
4、海洋中有鯊魚
鯊魚,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的魚類。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
5、海洋中有海豚
海豚是與鯨和鼠海豚密切相關的水生哺乳動物,大約於1千萬年前的中新世進化而成,廣泛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海里,偶見於淡水之中。主要以魚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⑼ 大海里有哪些動物它們生活在哪裡它們有什麼本領
大海里有:鯊魚、海馬、金槍魚、藍鯨、巨螯蟹、虎鯨、雙吻前口蝠鱝、大王酸漿魷。
1、藍鯨,一種海洋哺乳動物,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2、巨螯蟹,現存最大的甲殼動物,體深橙色,有十長肢,上有白斑,前兩肢發展成螯。最大的樣本腿展開後長4.2米,體長38厘米,重20千克,壽命達100年。兩只復眼長在身體前方,之間有兩根棘刺。
3、虎鯨,一種大型齒鯨,身長為8-10米,體重9噸左右,頭部略圓,具有不明顯的喙;背鰭高而直立,彎曲長達1米,身長最大記錄是9.75 米,體重9524千克。
4、雙吻前口蝠鱝,翼展長5~6米,最長者可達9米。背部體色黑至灰藍色。下面白色具灰色點斑,可用以識別不同個體。皮膚粗糙有鱗類似鯊魚,體盤極寬且角尖,體盤寬為體盤長的2.2~2.4倍。
5、大王酸漿魷又稱巨槍烏賊,典型的深海巨魷,是同種動物里最大的一種,世界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大多在南極海域周圍2000米的深海棲息。
(9)海里的小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鯊魚身體呈紡錘狀,頭兩側有腮裂,但類似普通魚。除個別例外,典型的鯊魚皮膚堅硬,呈暗灰色,牙齒狀鱗片使皮膚顯得粗糙。尾部強壯有力,不對稱、上翹;鰭呈尖狀;吻尖,前突,吻下有新月形嘴及三角形尖牙。鯊魚無鰾,需不停地游泳以免沉到水底。
海馬屬頭側扁,頭每側有2個鼻孔,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魚體粗側扁,完全包於骨環中;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張合,因此只能吸食水中的小動物為食物,眼睛可以分別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後轉動;胸腹部凸出,軀幹部由10~12節骨環組成,一般體長15~30厘米左右。
尾部細長呈四棱形,尾端細尖,能捲曲握,常呈捲曲狀;頭部彎曲,與軀幹部成一大鈍角或直角,頂部具突出冠,冠端具小棘;吻呈管狀;口小,端位;鰓孔小;全身完全由膜骨片包裹,有一無刺的背鰭,無腹鰭和尾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