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比較貪睡的貓科動物
比較貪睡的貓科動物:
老虎:不論是大小的貓科動物都是很嗜睡的,雖然老虎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兇猛的,但是你當你看見老虎的時候,它大部分是在睡覺。老虎平均每天的睡覺時間是16個小時,是人類的2倍左右。
花豹:譬如這只正在捕獵的花豹。躲在陰影中關注獵物的一舉一動,想等到獵物睡去以便擁有一個最佳的偷襲機會。但是沒想到自己最先忍不住瞌睡蟲的誘惑,打一個哈欠以後就先去夢會周公了。作為一隻三歲大的成年母豹,她絲毫沒有想要獨立的念頭,仍然賴在母親的領地里啃老,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整天無所事事地睡覺。
獅子:和家貓一樣,獅子的睡眠時間非常長,在草原上最常見的場景是一群獅子靠在一起呼呼大睡,甚至有一些獅子四腳朝天,無力的伸出爪子,擺出一個非常便宜的姿勢。對獅子來說這種姿勢表示它們現在沒有戒心,因為草原上除了人類,所以它們就經常擺出最舒服的姿勢來享受一下午後的時光。因為肚皮朝上四腳朝天能讓獅子更加有利的散熱,可以讓它們睡的更香。
通常獅子會花20個小時的時間用在睡覺上,這是因為獅子所生活的環境非常的炎熱,而且經常面臨缺水的問題,所以它們就採用這種懶洋洋的生活方式來降低能量的消耗,尤其是旱季來臨時獵物的稀少,讓它們經常處於飢餓的狀態,增加睡眠減少活動變得尤為重要。
『貳』 愛睡覺的動物都有哪些
1.樹袋熊又名「考拉」,是一種樹棲動物,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能睡的動物。這種動物只生活在澳大利亞,主要棲息在桉樹上,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22個小時左右。
2.棕蝠每天的睡眠時間長達驚人的20個小時,清醒的時間只有4個小時,一生之中大約有8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這種動物睡覺時呈大頭朝下的姿勢,只在夜間活動。
3.梟猴是真正意義上的「夜行者」,也被稱之為「夜猴」,每天的睡眠時間長達17個小時左右。它們在夜間最為活躍,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森林地區。
4.貓、老鼠、豬和印度豹都喜歡睡懶覺,每天的睡眠時間在12小時左右。蝙蝠、沙鼠和獅子每天的睡眠時間更長,達到13小時左右。也就是說,它們一生之中有多達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夢鄉中度過。
『叄』 什麼動物愛睡覺還懶
1、考拉
考拉又名樹袋熊,它們主要是生活在樹上,並且在醒著的時候一半的時間花在進食上,為了消化這些食物它們要花大量的時間睡覺。它每天的時間是這樣分配的睡眠20小時,另外4小時中,2小時吃樹葉,2小時發呆。考拉一天當中要麼在睡覺,要麼吃東西或者發呆,可謂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懶蟲。
2、樹懶
樹懶主要居住在樹上是一種行動極為緩慢的動物,相信《瘋狂的動物城》中的那隻樹懶大家印象很深刻,沒錯它們行動緩慢就表現為那樣的。雖然它們行動十分緩慢,但卻善於游泳,樹懶以嫩芽,樹葉,小昆蟲和小爬行動物為食,消化過程緩慢,因此一天睡20個小時。
3、棕蝠
棕蝠每天的睡眠時間長達驚人的20個小時,清醒的時間只有4個小時,一生之中大約有8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這種動物睡覺時呈大頭朝下的姿勢,只在夜間活動。由於缺少食物,它們會冬眠半年時間。
4、巨型犰狳
巨型犰狳每天的睡眠時間在18至19個小時左右,它們在夜間最為活躍,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沉浸在夢鄉中。科學家仍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動物如此嗜睡。可能的原因是,它們是一種獨居動物。犰狳唯一想要的事情就是躲進洞里,呼呼大睡。
5、負鼠
負鼠也是一種又賴又能睡的動物,它一天要睡18個小時。為了能好好睡覺它會把食物和水放在窩邊,並且它的逃生技能---裝死也是一絕。
6、貓頭鷹猴
貓頭鷹猴是一個真正懶惰又能睡的動物,它們習慣晝伏夜出的生活。白天睡眠17小時後,它們在夜間大多都是生龍活虎的。這種猴子長著大大的褐色眼睛,幫助它們在夜間清晰地看到眼前的一切。
7、樹鼩
樹鼩長得像松鼠,體小嘴長,我國南方地區有分布。膽小易驚,常成對生活。它睡得和老虎一樣多,一天15.8個小時,並且在黎明和黃昏時最為活躍。
8、松鼠
松鼠每天睡眠14小時左右,主要以種子和堅果為食,有時昆蟲也會吃,松鼠會喜歡收集特殊的材料來建造巢穴。松鼠愛睡覺,因為他們的飲食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
9、食蟻獸
食蟻獸又叫針鼴主要以螞蟻和白蟻為食,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針鼴不會在陽光下活動,它們行動比較緩慢,針鼴一天會睡眠12小時,多數時間是為了避免陽光。
10、熊貓
大熊貓一天會睡大約10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覓食和進食。大熊貓是出色的爬樹者,也喜歡在樹枝上休息。如果一隻熊貓幼崽睡在樹上,它的母親通常會守在樹下睡覺,這樣就能在捕食者襲來時保護它的孩子了。
『肆』 海洋中哪種動物最嗜睡
當然是海象最嗜睡了。
『伍』 最能睡的動物是哪一種,它們為什麼會如此嗜睡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基本上所有人都不喜歡老鼠這種生物,但也並不是所有的鼠類都令人生厭,經常也會有人在家喂養倉鼠、松鼠等小寵物。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世界上最能睡的動物
不過它們比起老鼠來可是有過之無不及,畢竟有許多人都喜歡養它們,而且它還有一些葯物研究價值。據科學家對它的觀測發現這種小動物對病毒和細菌十分敏感,這也就讓它成為病毒研究實驗中最常用的實驗材料。
『陸』 世界上每天睡覺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動物
樹袋熊。
『柒』 愛睡覺的動物是什麼
第一名就是樹懶這個小傢伙,樹棲動物樹袋熊在最嗜睡地球動物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它們只生活在澳大利亞,主要棲居在桉樹上,一天睡約22個小時。醒來時,它們用絕大多數時間進食。它們不喝水,考樹葉來維持自己所需的水分,而且樹懶懶到了一種程度,它就趴在樹上睡,餓了就直接在樹上摘樹葉吃!連路都不走!簡直懶到家了!它還曾因其一天行進不超過38米而聞名。不過,這也是因為它們太懶了,想像一下,如果您一周只吃了蔬菜沙拉,沒有攝入任何脂肪和蛋白質。可能沒有額外的能量在街區里奔跑沖刺吧?同樣的,樹懶的飲食,可能包括水果、花蕾和枝葉,都不能提供很多營養。為了彌補不足,樹懶只能通過緩慢移動之類的適應方法,在貧乏的飲食中存活。
第二名就是大犰狳,你了解它多少?是不是超越他們的皮革外套?犰狳主要生活在美洲部分地區,它們的食物包括昆蟲、蛆、螞蟻和白蟻。因為它們是夜間活動的主,所以,白天它們會睡18-19個小時,然後,晚上的時候,它們才出去覓食!不過它們的食物源比較苛刻,主要是螞蟻為主,這也就造成了人工繁殖比較艱難,所以它們的數量也在不斷的減少。大犰狳是犰狳中的一種,體色黑褐,體長為75-100厘米,尾長約50厘米,體重60千克。在它的頭頂上被有鱗片,就像戴著一付頭盔,兩側長著一對圓形的小耳朵,嘴巴尖而長,口中生有100多顆同型的牙齒,超過一般哺乳動物數倍之多,但這些牙齒均弱小而無力,並且缺少門齒和犬齒,不能進行自衛,老年以後逐漸脫落。不過它們的視力很差,依靠靈敏的嗅覺尋覓食物,能夠准確地尋找到在1米以下深度隱藏的螞蟻、白蟻等的巢穴,用利爪挖開之後,再用富有粘液而伸縮自如的舌頭貪婪地舔食,飽餐一頓。
第三名是小囊鼠,其特點是具覆毛的外頰囊,開口於嘴旁。毛灰白、淡黃褐至深灰色,體長613公分,尾幾與身體等長。夜間活動,通常獨居,棲息在乾旱和荒漠地區。用頰囊把食物(主要是種子)運送到地穴里儲存起來。主要分布於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穴居,夜間活動,棲於乾旱荒漠田野和潮濕森林地區。由於它也是夜間活動,所以它們白天的時候,就會睡一天,真是小懶蟲!
『捌』 有沒一年四季都想睡覺的動物
(睡鼠睡著的樣子)睡鼠以貪睡得名。它隨時都會打盹,即使在嘈雜紛亂的場所,照樣能睡著。
睡鼠的冬眠期也很長。有一種分布於歐洲的睡鼠,1年中竟有7個月在冬眠。冬眠中不吃不動,呼吸幾乎停止,身體變得僵硬,外界的任何聲音都不能吵醒它們。
睡鼠長得很像松鼠,個子很小,僅重30—100克,四肢較短,身後拖著一條多毛的長尾巴,趾爪彎曲,善於攀援爬樹。一般生活在樹林、灌木叢等地,以乾果、種子為食。每年夏季為繁育期。
睡鼠盡管嗜睡,卻有一套奇特的逃遁本領。如果它的尾巴被捉住,它就很快將外層皮膚蛻去,使敵人只得到一點皮毛,而自己則逃之夭夭。
睡鼠分布在歐、亞大陸及非洲撒哈拉的南部。 (以下轉自網路)睡鼠——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
嚙齒目的 1科。通稱睡鼠。因有冬眠習性而得名。體型皆小,外形頗似鼠科動物,而多數種類的尾卻很像松鼠科的林棲種類;身體被覆厚而密的軟毛;尾長,多被以長毛;頭骨的聽泡膨大,內部被骨質膜分隔成幾個室;具20枚牙齒,每顆臼齒的咀嚼面均具有幾列橫向的琺琅質齒脊;沒有盲腸。
睡鼠是英國境內最小最害羞的哺乳動物,尾巴與身體差不多長。它們的壽命通常是5年,但在其中3/4的時間里,都在睡覺。也就是說,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約9個月時間里,睡鼠都處於冬眠的狀態。而即使不是在冬眠的夏天裡,它們也是終日呼呼大睡,直到夜間,才出來到處活動,在有刺的樹枝上跳來跳去,覓食它們喜歡的漿果。
四川毛尾睡鼠為1985年報道的在中國四川省平武縣王朗保護區發現的一個新種。(睡鼠清醒的樣子)
『玖』 什麼動物貪睡
1、貓
貓咪在一天中有14~15小時在睡眠中度過,還有的貓,要睡20小時以上,所以貓就被稱為「懶貓」。但是,要仔細觀察貓睡覺的樣子就會發現,只要有點聲響,貓的耳朵就會動,有人走近的話,貓就會騰地一下子醒來。
2、鴨嘴獸
鴨嘴獸是夜行性生物,它們慣於白天睡覺,夜晚活動,冬季不活動或冬眠。
3、樹懶
樹懶生活在南美洲茂密的熱帶森林中,一生不見陽光,從不下樹,以樹葉、嫩芽和果實為食,吃飽了就倒吊在樹枝上睡懶覺,可以說是以樹為家。
(9)哪個動物嗜睡擴展閱讀
樹懶生活習性:樹懶是一種懶得出奇的哺乳動物,什麼事都懶得做,甚至懶得去吃,懶得去玩耍,能耐飢一個月以上,非得活動不可時,動作也是懶洋洋的極其遲緩。
就連被人追趕、捕捉時,也好像若無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這樣,面臨危險的時刻,其逃跑的速度還超不過0.2米/秒。
『拾』 世界上最能睡的動物是哪個它為什麼會如此能睡
樹袋熊,也稱為樹袋熊,既是樹棲動物,也是世界上睡覺最多的動物。這種動物只生活在澳大利亞,主要棲息在桉樹上,每天大約睡22小時。棕色蝙蝠每天睡眠時間驚人的20個小時,而清醒時間只有4個小時,大約83%的生命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這種動物低著頭睡覺,只在晚上活動。貓頭鷹猴子真的是「藍魔人」,也被稱為「夜猴」,每天大約睡17個小時。它們在夜間最活躍,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林區。貓、老鼠、豬、獵豹都喜歡睡懶覺,每天的睡眠時間在12小時左右。蝙蝠、沙鼠和獅子每天睡眠時間更長,達到13小時左右。也就是說,他們一生中多達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夢境中度過的。動物的睡眠習慣與其生活環境和飲食有關。一隻生活在北美的小蝙蝠每天最多可以睡20個小時,被稱為睡眠時間最長的動物。
睡鼠棲息在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山谷灌木中。晚上和早上都要活躍,擅長攀爬和在樹枝上跑步。在樹枝間築巢。食物包括水果、樹木種子、嫩枝的皮和芽、草本植物的莖和葉、一些昆蟲,有時還有鳥蛋。睡鼠雖然睏倦,卻有一種奇特的逃脫能力。如果它的尾巴被抓住,它很快就會蛻皮,這樣敵人只會得到一點皮毛,而他就會逃跑。春末,睡鼠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畢竟他們快八個月沒吃東西了。當他們得到足夠的食物時,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尋找自己的伴侶。交配後,母睡鼠爬上一棵樹或灌木叢,在那裡為她的幼崽建造一個家。母睡鼠通常一次產四隻小睡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