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什麼是昆蟲類的動物

什麼是昆蟲類的動物

發布時間:2022-05-25 15:46:49

① 以下動物中,屬於昆蟲類的是() A.蜘蛛 B.鼠婦 C.螞蟻 D.馬陸

A、蜘蛛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沒有翅屬於蛛形綱;不符合題意.
B、鼠婦又稱「潮蟲」,在南方也叫「西瓜蟲」、「團子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不符合題意.
C、螞蟻具有昆蟲的特徵屬於昆蟲.故符合題意;
D、馬陸,俗稱「千腳蟲」,具有多足的動物,屬於節肢動物,不符合題意;
故選:C

② 什麼動物屬於昆蟲

昆蟲是動物界中無脊椎動物的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動物,所有生物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其基本特點是體軀三段頭、胸、腹,2對翅膀三對足;1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昆蟲的構造有異於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並沒有內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層由幾丁質(英文
chitin)構成的殼。這層殼會分節以利於運動,猶如騎士的甲胄。昆蟲在生態圈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日常生活中的蟑螂,蚊子,蒼蠅,蚱蜢之類的都屬於昆蟲。

③ 什麼動物是昆蟲

螞蟻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蟻科的動物。螞蟻是人們常見的一類昆蟲,很容易識別。一般體小,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4—13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腹部第1節或1、2節呈結狀,有翅或無翅。

④ 什麼叫做昆蟲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昆蟲在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對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影響。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

昆蟲不但種類多,而且同種的個體數量也十分驚人。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分有不同的種類。

(4)什麼是昆蟲類的動物擴展閱讀:

昆蟲的主要器官構成:

1、呼吸器官

昆蟲沒有鼻子,它們怎麼呼吸呢?原來昆蟲是用氣管呼吸的,它們有特殊的呼吸系統,即由氣門和氣管組成的器官系統,氣門相當於它們的「鼻孔」。

2、視覺器官

昆蟲的視覺器官包括復眼和單眼。復眼位於昆蟲頭部上方兩側,有數目不等的小眼聚合而成。單眼的組成與小眼相似,一般依據其著生的位置,可分為背單眼和側單眼。

3、運動器官

昆蟲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昆蟲會游泳,有的昆蟲會跳躍,大多數昆蟲的成蟲都會飛。足幫助昆蟲行走、跳躍或游泳,翅膀則幫助昆蟲飛行。它們是昆蟲運動必需的身體構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昆蟲

⑤ 下列動物中屬於昆蟲類的是() A. 蜘蛛 B. 鼠婦 C. 螞蟻 D. 馬陸

A、蜘蛛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有4對足,沒有翅,屬於蛛形綱;
B、鼠婦有頭胸甲,沒有翅屬於甲殼綱;
C、螞蟻有三對足、2對翅,屬於昆蟲;
D、馬陸身體有許多相似的體節構成,屬於環節動物.
  因此屬於昆蟲類的是螞蟻.
故選:C

⑥ 昆蟲到底怎麼定義什麼樣的蟲屬於昆蟲類

昆蟲 (Insect)
節肢動物門的一綱,身體分頭、胸、腹三部,頭部有觸角、眼、口器等。胸部有足三對,翅膀兩對或一對,也有沒翅膀的。腹部有節,兩側有氣孔,是呼吸器官。多數昆蟲都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發育階段,如蒼蠅、家蠶、蝴蝶等。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Insecta)是有口器(上齶一對,下齶兩對,第二對沿中線癒合,形成下唇)、眼和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通常還有一或兩對翅;腹部分節所有種類動物的通稱。昆蟲綱是動物界中最大的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中最大的一綱。昆蟲像其他節肢動物一樣,體分節,附肢有主節,具有外骨骼。鑒別特徵為︰頭部有口,無步行肢,生殖孔接近肛門;在發育中通常有變態現象。
世界的昆蟲種類大約有1000萬種以上,而現在已被人類認知的昆蟲大約100萬種,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
昆蟲通常是中小型到極微小的無脊椎生物,是節肢動物的最主要成員之一。昆蟲最大的特徵就是身體可分為三個不同區段:頭、胸和腹,它們有3對足,而且通常有兩對翅膀貼附於胸部。它們在希留利亞紀時期進化,而到石炭紀時期則出現有七十公分翅距的大型蜻蜓。它們今日仍是相當興盛的族群,已有超過一百萬的種類。 【昆蟲綱】昆蟲綱不但是節肢動物門中最大的一綱,也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一綱。全世界已知動物已超過150萬種,其中昆蟲就有100萬種以上(即佔2/3)。而植物(包括細菌在內)的已知種類為33.5萬種左右,只有昆蟲種類的1/3。要想知道昆蟲的精確種類數是很困難的,因為分類學家們還在不斷地發現新種,例如,根據Imms統計,鱗翅目昆蟲(蛾、蝶類)到1931年止為8萬種,到1934年增至10萬種,到1942年以達到14萬種。昆蟲綱中最大的目是鞘翅目,種類已超過25萬種,而其中的象甲總科竟多到6萬種左右。
昆蟲不但種類多,而且同種的個體數量也十分驚人。一個螞蟻群體可多達50萬個個體。曾有人估計,整個螞蟻的數量可能會超過全部其他昆蟲的總數。小麥吸漿蟲大發生災害的年代一畝地有2592萬個之多。一棵樹可擁有成10萬的蚜蟲個體。在闊葉林里每平方米的土壤中可有10萬頭彈尾目昆蟲。
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從赤道到兩極,從海洋、河流到沙漠,高至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瑪峰,下至幾米深的土壤里,都有昆蟲的存在。這樣廣泛的分布,說明昆蟲有驚人的適應能力,也是昆蟲種類繁多的生態基礎。
鞘翅目是昆蟲綱中的第一大目,通稱「甲蟲」。種類有330000種以上,占昆蟲總數的40% 。在我國記載7000餘種。它們的前翅呈角質化,堅硬,無翅脈,稱為「鞘翅」 因此而得名。外骨骼發達,身體堅硬,因此能夠保護內臟器官。體型的變化甚大。此類昆蟲的適應性很強。有咀嚼式口器,食性很廣:分為植食性--各種葉甲、花金龜,肉食性--步甲、虎甲, 腐食性--閻甲, 中華弧麗金龜 Popillia quadriguttata屍食性--葬甲,糞食性--糞金龜。本類群屬完全變態, 幼蟲因生活環境和食性不同有各種形態;蛹絕大多數是裸蛹,稀有被蛹。
鱗翅目是昆蟲綱中第二大的目,由於身體和翅膀上被有大量鱗片而得名。蝴蝶是一類日間活動的鱗翅目昆蟲,通常可以從它們明亮的色彩和棒狀的觸角,以及它們休息的方式--四翅合攏,樹立於背上來辨別。蝴蝶的後翅基部擴大而有力,在飛行時支持並連接著前翅。世界上蝴蝶已知種類有17000種左右,都是惹人矚目的昆蟲。我國的蝴蝶種類有1300餘種,北京有170多種。蝴蝶屬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等階段。幼蟲多以植物為食,成蟲則 以虹吸式口器吸食花蜜。蛾類是鱗翅目中最大的類群,佔到鱗翅目種類的9/10左右。蛾類的外觀變化很多,難以作一般描述。大多數蛾類夜間活動,體色黯淡;也有一些白天活動,色彩鮮艷的種類。不過,蛾類觸角和蝴蝶有所區別--它們沒有棒狀的觸角末端,而是呈現絲狀、羽毛狀等其它樣式;另外大多數蛾類的前後翅是依靠一些特殊連接結構來達到飛行是的翅膀連接的--翅韁和翅軛的存在,使得蛾類和蝴蝶有了更多的區別方式。蛾類同樣是完全變態昆蟲,由於幼蟲的寄主很多是人類的食物來源,蛾類也就成為了和人類關系更為密切的昆蟲類群。
碧鳳蝶 Papilio bianor Cramer蜻蜓目在昆蟲綱中是比較原始的類群,也是較小的一個目。蜻蜓目分為三個亞目: 差翅亞目統稱「蜻蜓」;均翅亞目統稱「蟌」以及發現於日本和印度的兩種間翅亞目昆蟲。全世界約有5000種,我國有300多種。蜻蜓身體粗壯,休息時翅膀平展於身體兩側;蟌身體細長,休息時翅膀束置於背上。間翅亞目則擁有粗壯的身體和 束置於背上的翅膀。蜻蜓目屬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水蠆」在水中營捕食性生活。 成蟲也為肉食性種類,捕食小型昆蟲,飛行迅速,性情兇猛。
雙翅目包括蚊、蜢、蚋、虻、蠅等,是昆蟲綱中較大的目。由於成蟲前翅為膜質,後翅退化成「平衡棒」而得名。雙翅目分為長角、短角和環裂三個亞目。長角亞目的觸角在6節以上,包括蚊、蜢、蚋,是比較低等的類群;短角亞目觸角 在5節以下,一般3節,通稱「虻」;環裂亞目就是我們通稱的「蠅」。
膜翅目的特徵明顯,包括咀嚼式口器,前後翅連接靠翅鉤完成等。 本類群分布很廣,已知種類100000多種,估計至少250000種,包括各種蟻和蜂。 根據腹部基部是否縊縮變細,分為廣腰亞目和細腰亞目。廣腰亞目是低等植食性類群,包括葉蜂、樹蜂、莖蜂等類群;細腰亞目包括了膜翅目的大部分種類,包括蟻、黃蜂和各種寄生蜂等。
中華稻緣蝽 Leptocorisa chinensis半翅目,也叫異翅目。此類昆蟲通稱「椿象」。已知有38000餘種,是昆蟲綱中的主要類群之一。 半翅目昆蟲的前翅在靜止時覆蓋在身體背面,後翅藏於其下。由於一些類群前翅基部骨化加厚,成為「半鞘翅狀」而得名。口器為刺吸式口器,以植物或其它動物的體內汁液為食。屬不完全變態昆蟲。其腹部有臭腺,遇到敵害會噴射出揮發性臭液。因此也被成為「臭蟲」。
直翅目是一類較常見的昆蟲,包括螽蟖、蟋蟀、螻蛄、蝗蟲等,全世界已知20000種以上,分布很廣。成蟲前翅稍硬化,稱為「覆翅」,後翅膜質。本類群 為不完全變態,若蟲和成蟲多以植物為食,對農、林、經濟作物都有為害;少數種類為雜食性或肉食性。直翅目是較原始的昆蟲類群,起源於原直翅目,在上石炭 時期已經分成了觸角較長的螽蟖類,和觸角較短的蝗蟲類。其中很多種類由於鳴叫或爭斗的習性,成為傳統的觀賞昆蟲,比如斗蟋和螽蟖。
其它昆蟲: 六足總綱包括原尾綱、彈尾綱、雙尾綱和昆蟲綱。
昆蟲綱除了上述的7個目以外還有其它24個目,共計31個目。昆蟲綱種類繁多,形態各異,但是擁有外骨骼、三對足是它們的共同特徵。其中許多種類 是我們熟識的:「朝生暮死」的蜉蝣目--蜉蝣;歌聲嘹亮的同翅目--蟬;捕食 兇猛的螳螂目--螳螂;無所不在的蜚蠊目--蟑螂;令人討厭的虱目--體虱, 蚤目--人蚤等等。不管你喜歡與否,它們都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編輯本段]【昆蟲的種類】已知約100萬種,占已知動物種類的3/4,在陸生動物中占優勢。昆蟲學家估計現存種類實際在200萬~500萬種之間。種類最多的目為鞘翅目(Coleoptera,甲蟲)、鱗翅目(Lepidoptera,蝶、蛾)、膜翅目(Hymenoptera,蜂、蟻)和雙翅目(Diptera,蠅、蚊)。大多數昆蟲小型,長一般不到6公釐,但大小相差懸殊。有些極小,如寄生蜂;而某些熱帶昆蟲則相當大,長可達16公分。許多種類的兩性結構不同。如捻翅目(Strepsiptera)的雌蟲僅成一個充滿了卵的不活動的袋狀構造,而雄蟲有翅,非常活躍。生殖方式不同,生殖力強。某些昆蟲(如蜉蝣)只在幼蟲期取食,而成體不取食。社會昆蟲中,蟻後和螱後(白蟻後)可以活50年以上。而有的蜉蝣成蟲的壽命不到兩小時。生活習性不一。分布密度差異極大,在一濕土中昆蟲可多達400萬只,但在同一范圍內也許只能偶爾見到一隻蝴蝶、熊蜂或甲蟲等大昆蟲。從沙漠到叢林、從冰原到寒冷的山溪到低地的死水塘和溫泉,每一個淡水或陸地棲所,只要有食物,都有昆蟲生活。有許多生活在鹽度高達海水的1/10的鹹淡水中,少數種類生活在海水中。有的雙翅目幼蟲能生活於原油池中,取食落入池中的昆蟲。昆蟲卵殼上通常有呼吸孔,並在殼內形成一個通氣的網路。有些昆蟲的卵黏在一起形成卵鞘。有的昆蟲以卵期度過不良環境。如某些蚱蜢以卵度過乾旱的夏季,待潮濕時再行發育。在乾燥條件下伊蚊的卵在發育完成後進入一個休眠期,如放入水中,迅速孵化。

⑦ 昆蟲類的動物有哪些,生活習性是什麼

昆蟲是動物界中無脊椎動物的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動物,所有生物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其基本特點是體軀三段頭、胸、腹,2對翅膀三對足;1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昆蟲的構造有異於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並沒有內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層由幾丁質(英文 chitin)構成的殼。這層殼會分節以利於運動,猶如騎士的甲胄。昆蟲在生態圈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蟲媒花需要得到昆蟲的幫助,才能傳播花粉。而蜜蜂採集的蜂蜜,也是人們喜歡的食品之一。

中文名稱:昆蟲 英文名稱:insect 定義:屬於昆蟲綱的小型節肢動物。成年期有三對足,體軀由一系列環節即體節所組成,進一步集合成3個體段(頭、胸和腹),通常具兩對翅。

種類
昆蟲學家估計現存種類實際在200萬~500萬種之間。種類最多的目為鞘翅目(Coleoptera,甲蟲)、鱗翅目(Lepidoptera,蝶、蛾)、膜翅目(Hymenoptera,蜂、蟻)和雙翅目(Diptera,蠅、蚊)。大多數昆蟲小型,長一般不到6公釐,但大小相差懸殊。有些極小,如寄生蜂;而某些熱帶昆蟲則相當大,長可達16公分。許多種類的兩性結構不同。如捻翅目(Strepsiptera)的雌蟲僅成一個充滿了卵的不活動的袋狀構造,而雄蟲有翅,非常活躍。生殖方式不同,生殖力強。某些昆蟲(如蜉蝣)只在幼蟲期取食,而成體不取食。社會昆蟲中,蟻後和螱後(白蟻後)可以活50年以上。而有的蜉蝣成蟲的壽命不到兩小時。生活習性不一。分布密度差異極大,在一濕土中昆蟲可多達400萬只,但在同一范圍內也許只能偶爾見到一隻蝴蝶、熊蜂或甲蟲等大昆蟲。從沙漠到叢林、從冰原到寒冷的山溪到低地的死水塘和溫泉,每一個淡水或陸地棲所,只要有食物,都有昆蟲生活。有許多生活在鹽度高達海水的1/10的鹹淡水中,少數種類生活在海水中。有的雙翅目幼蟲能生活於原油池中,取食落入池中的昆蟲。昆蟲卵殼上通常有呼吸孔,並在殼內形成一個通氣的網路。有些昆蟲的卵黏在一起形成卵鞘。有的昆蟲以卵期度過不良環境。如某些蚱蜢以卵度過乾旱的夏季,待潮濕時再行發育。在乾燥條件下伊蚊的卵在發育完成後進入一個休眠期,如放入水中,迅速孵化。

生活習性
陸生昆蟲在環境太熱時尋找一個陰涼潮濕的處所。如暴露在陽光下,它使自己處於體表受熱面積最小的位置。如太冷,昆蟲留在陽光下取暖。許多蝴蝶在飛行前需展翅收集熱量。蛾在飛行前震動翅或抖動身體,並藉毛或鱗片在身體周圍形成一層空氣絕緣層保住體熱。最適於飛行的肌肉溫度是38~40℃(100~104℉)。在嚴寒時,身體結凍是對昆蟲最大的危險。在寒冷地區能越冬種類稱為耐寒昆蟲。少數昆蟲能忍受體液中出現冰晶,不過在這種情況下細胞內含物可能並未凍結。但大多數昆蟲的耐寒意味著阻止冰凍。抗凍作用部分是由於集聚了大量的甘油作為抗凍劑;部分是由於血液中的物理變化,溫度遠在冰點之下而仍不凍。防乾旱包括堅硬的防水蠟以及擴大貯水的機制。水生昆蟲除了步足發生顯著的變化而適於游泳外,主要適應性變化在於呼吸。有的升到水面呼吸。蚊只利用呼吸管末端的最後一對腹氣孔吸氣。龍虱在鞘翅與腹部之間有一貯氣室。呼吸空氣的昆蟲在體表的毛間形成空氣層,作用如鰓,使它能從水中取得氣,延長潛水的時間。水中的昆蟲幼蟲直接從水中得氣。搖蚊幼蟲整個表皮層有豐富的氣管。毛翅目(Trichoptera)和蜉蝣目(Ephemeroptera)幼蟲有氣管鰓。大型的蜻蜓幼蟲鰓在直腸內,水從肛門進出提供氧氣。

怎樣識別昆蟲
談到昆蟲,也許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彩色紛飛的蝴蝶,訪花釀蜜的蜜蜂,吐絲結繭的蠶寶寶,引吭高歌的知了,爭強好鬥的蛐蛐,星光閃爍的螢火蟲,身手矯健、形似飛機的蜻蜓,憨厚可愛的小瓢蟲,舉著一對大刀、怒目圓睜的螳螂,令人討厭的蒼蠅、蚊子、蟑螂等等。那麼,昆蟲還有哪些呢?吐絲的蜘蛛、蜇人的蠍子是不是昆蟲?馬陸、蜈蚣呢?對這些問題,你不一定能完全答出,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什麼樣的蟲才算做昆蟲? 昆蟲和其它生物一樣,有著自己特殊的分類位置。它在動物界中屬於節肢動物門中的昆蟲綱。其主要特徵如下(仿彩萬志圖): (1)身體的環節分別集合組成頭、胸、腹三個體段,但不分部 (2)頭部是感覺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嘴)和1對觸角,通常還有復眼及單眼 (3)胸部是運動中心,具3對足,一般還有2對翅(有些一對,如蒼蠅等,有些沒有,如螞蟻等) (4)腹部是生殖與代謝中心,其中包含著生殖器和大部分內臟 (5)有些昆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經過一系列內部及外部形態上的變化,才能轉變為成蟲。這種體態上的改變稱為變態。有些低等的昆蟲在發育過程中無變態(如衣魚);有些則不完全變態(如蜻蜓);有些高等的昆蟲是完全變態的

⑧ 昆蟲類有哪些動物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最常見的有蚊子、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等。
昆蟲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1、鞘翅目:鞘翅目是昆蟲綱中的第一大目,通稱「甲蟲」。種類有33萬種以上,占昆蟲總數的40%。在中國記載7000餘種。它們的前翅呈角質化,堅硬,無翅脈,稱為「鞘翅」,因此而得名。外骨骼發達,身體堅硬,因此能夠保護內臟器官。體型的變化甚大。此類昆蟲的適應性很強。有咀嚼式口器,食性很廣:分為植食性——各種葉甲、花金龜;肉食性——步甲、虎甲;腐食性——閻甲;屍食性——葬甲;糞食性——糞金龜。
本類群屬完全變態,幼蟲因生活環境和食性不同有各種形態;蛹絕大多數是裸蛹,稀有的為被蛹。
2、鱗翅目:鱗翅目是昆蟲綱中僅次於鞘翅目的第二大的目,由於身體和翅膀上被有大量鱗片而得名。主要分蛾類和蝶類,共同識別特徵是虹吸式口器,由下顎的外顎葉特化形成,上顎退化或消失;完全變態;體和翅密被鱗片和毛;翅二對,膜質,各有一個封閉的中室,翅上被有鱗毛,組成特殊的斑紋,在分類上常用到;跗節6節;無尾須;全變態。幼蟲多足型,除三對胸足外,一般在第3~6及第10腹節各有腹足一對,但有減少及特化情況,腹足端部有趾鉤;幼蟲體上條紋在分類上很重要;蛹為被蛹。成蟲一般取食花蜜、水等物,不為害(除少數外,如吸果夜蛾類為害近成熟的果實)。幼蟲絕大多數陸生,植食性,為害各種植物;少數水生。
3、雙翅目:雙翅目包括蚊、蠓、蚋、虻、蠅等,是昆蟲綱中較大的目。由於成蟲前翅為膜質,後翅退化成「平衡棒」而得名。雙翅目分為長角、短角和環裂三個亞目。長角亞目的觸角在6節以上,包括蚊、蜢、蚋,是比較低等的類群;短角亞目觸角在5節以下,一般3節,通稱「虻」;環裂亞目就是我們通稱的「蠅」。
4、膜翅目:膜翅目包括各種蟻類蜂類。膜翅目昆蟲特徵明顯,包括嚼吸式口器,前後翅連接靠翅鉤完成等。本類群分布很廣,已知種類100000多種,估計至少250000種。根據腹部基部是否縊縮變細,分為廣腰亞目和細腰亞目。廣腰亞目是低等植食性類群,包括葉蜂、樹蜂、莖蜂等類群;細腰亞目包括了膜翅目的大部分種類,包括蟻、黃蜂和各種寄生蜂等。
5半翅目:半翅目,由異翅亞目和同翅亞目兩個亞目所組成,有133科、超過6萬種。異翅亞目即椿象。是昆蟲綱中的主要類群之一。半翅目昆蟲的前翅在靜止時覆蓋在身體背面,後翅藏於其下。由於一些類群前翅基部骨化加厚,成為「半鞘翅狀」而得名。有刺吸式口器,以植物或其它動物的體內汁液為食。屬不完全變態昆蟲。其腹部有臭腺,遇到敵害會噴射出揮發性臭液。同翅亞目包括蟬、蚜蟲等。半翅目的分類仍有爭議,同翅目原先被視為獨立的目,許多地方也仍將半翅目和同翅目視為不同目。
6、直翅目:直翅目是一類較常見的昆蟲,包括螽斯、蟋蟀、螻蛄、蝗蟲等,全世界已知20000種以上,分布很廣。成蟲前翅稍硬化,稱為「覆翅」,後翅膜質。本類群為不完全變態,若蟲和成蟲多以植物為食,對農、林、經濟作物都有為害;少數種類為雜食性或肉食性。直翅目是較原始的昆蟲類群,起源於原直翅目,在上石炭時期已經分成了觸角較長的螽斯類,和觸角較短的蝗蟲類。其中很多種類由於鳴叫或爭斗的習性,成為傳統的觀賞昆蟲,比如斗蟋和螽斯。
7、廣翅目:廣翅目是一個較小的類群,僅有泥蛉科和齒蛉科兩科。世界范圍分布,記載約300種。中國已知有40多種,常見種類有古北泥蛉、東方巨齒蛉、中華斑魚蛉等。有些學者把它列為脈翅目的1個亞目。廣翅目昆蟲的成蟲中至大型,體長8~65毫米,展翅24~175毫米,前後翅相似,翅脈呈網狀,翅成屋脊狀置背上,前緣部脈不分叉;後翅臀區寬廣,可以折疊;翅脈較多,但到外緣不再分成小叉,可區別於脈翅目;前緣橫脈成列,簡單或端部分叉。
8、蜻蜓目:蜻蜓目在昆蟲綱中是比較原始的類群,也是較小的一個目。蜻蜓目分為三個亞目:差翅亞目統稱「蜻蜓」;均翅亞目統稱「蟌」以及發現於日本和印度的兩種間翅亞目昆蟲。全世界約有5000種,中國有300多種。蜻蜓身體粗壯,休息時翅膀平展於身體兩側;蟌身體細長,休息時翅膀束置於背上。間翅亞目則擁有粗壯的身體和束置於背上的翅膀。蜻蜓目屬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水蠆」在水中營捕食性生活。成蟲也為肉食性種類,捕食小型昆蟲,飛行迅速,性情兇猛。
9、其它昆蟲:昆蟲綱除了上述的7個目以外還有其它27個目,共計34個目。昆蟲綱種類繁多,形態各異,但是擁有外骨骼、三對足是它們的共同特徵。其中許多種類是我們熟識的:「朝生暮死」的蜉蝣目——蜉蝣,兇猛的螳螂目——螳螂;無所不在的蜚蠊目——蟑螂;令人討厭的虱目——體虱。昆蟲的適應能力很強,不管你喜歡與否,它們都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昆蟲類的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