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動物體溫標準是多少

動物體溫標準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3-07 17:25:59

A. 動物的溫度是多少

每種動物的體溫不相同,大致分兩類: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溫血動物像人類一樣的哺育後代的動物,體溫都是恆溫的,再一定的小范圍波動;而冷血動物的溫度是不定的,像:蛇、蜥蜴,這些動物有冬眠的習性,冬天時其體溫很低,可以使零下的,夏天時太陽照使體溫回升,就可以"活"過來了。

求採納

B. 動物的正常體溫

人類屬於「恆溫動物」類,恆溫動物還包括所有溫血動物、哺乳動物、家畜和鳥類。
但是有些動物的體溫,會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這類動物被稱為冷血動物。它們包括昆蟲、蛇類、青蛙、魚、蜥蜴和龜等。冷血動物的體溫,會比周圍環境低一點。
人類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體溫也會發生很多屬於正常范圍內的變化。比方說:人的體溫在上午4點時最低;皮膚的溫度比內部溫度低;進食後的一兩小時內體溫會增高;勞動會使體溫升高;酒精則會降低體內溫度。
動物的體溫有很大的差距,大象的體溫最低,是35.5℃;小鳥的體溫最高,可達42.8℃。下面就根據動物的體溫來加以分類。
35—38.5℃:人類、猴子、騾、驢、馬、老鼠、大象。
37.5—39.5℃:牛、羊、狗、貓、兔子、豬。
40—41℃:龜、鵝、鴨、貓頭鷹、鵜鶘、禿鷹。
41.5—43℃:鴿子、雞和其他常見的小鳥。
動物為了維持一定的體溫必須排除體內多餘的熱,人能借流汗排熱。不會流汗的動物則必須用喘息的方法排熱,因此天氣很熱時,常會看到狗喘息不已

C. 豬,狗,貓等動物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豬、狗、貓都是哺乳動物屬於恆溫動物,體溫都是37℃左右。

哺乳類動物的正常體溫一般在37℃左右,相對於地球的環境溫度來說,37℃是一個相對較高的溫度設定。

恆溫動物活動性並不像冷血動物那樣依賴外界溫度。在鳥和哺乳動物會通過新陳代謝產生穩定的體溫。這體現於基礎代謝率上。溫血動物(恆溫動物)的基礎代謝率遠高於冷血動物(變溫動物)。

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保證體溫的恆定,並且能在外界環境溫度升高的狀態下排出熱量。這通常通過液體的蒸發實現,如人類的汗和狗的喘息,還有貓在夏季的舔舐。

(3)動物體溫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恆溫動物體溫調節方法:

一、低溫環境下體溫的調節

在低溫環境下,動物大致可以以下幾種種方祛避免機體溫度下降:

1、尋找一個溫暖的環境取暖,如小動物鑽進洞穴里保溫。

2、增加毛發,人類常常穿戴更多的衣物禦寒。皮毛動物豎起毛發的反應起到隔熱作用。

3、減少皮膚的血流,保護重要器官恆溫以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4、增加活動,產生更多的熱量。在不活動情況下,以寒顫產生更多的熱量。躑縮身體或其它體碰撞擁抱來產生更多的熱量,在寒冷環境下,人類似乎羞於如此,但其他哺乳類動物中這一行為十分常見,例如我們常常見到企鵝在冰天雪地里擁擠在一起。

二、高溫環境下體溫的調節

在高溫環境下,動物則可能通過以下5種方法來避免機體溫度進一步的升高:

1、找—個低溫的環境。

2、減少活動,以減少能量的產生。

3、減少毛發或脫去衣物。

4、增加皮膚的血流,增加散熱;出汗散熱,無汗腺動物通過喘息散熱。

5、哺乳動物有較多的方法加熱機體,但降溫的方法相對較少,因此將恆定體溫設定在較高的溫度,將有利於動物保持這個恆定的溫度。物體所面臨的最高溫度(41℃),而過分的低溫需要更多的降溫機制,這與生理不符。因此這個體溫的設定值具有重要意義。

D. 動物的體溫是多少

當你用手摸雞或哺乳動物的身體時,會感到熱乎乎的;可是摸到魚類、青蛙等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的身體時,卻感到冷冰冰的。前一類動物因具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能在環境溫度變化的情況下,保持體溫的相對穩定,所以稱為恆溫動物或溫血動物。後一類動物的體蜜蜂中的工蜂也有控制溫度的本領溫隨著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所以叫做變溫動物或冷血動物。

除鳥類、哺乳類動物以外,其他動物都是變溫動物,它們的體溫能隨著外界生活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夏天,蛇的體溫清晨是25℃,可是到了烈日炎炎的中午卻猛升到40℃。變溫動物體內雖則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但有辦法對付過低或過高的氣溫。在氣溫變化劇烈的環境中,它們會把自己隱藏起來,以減少溫度的影響。如昆蟲、爬行動物等,在氣溫較低的清晨往往不大活動,要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曬熱身體,才能恢復活力。魚類、兩棲類動物到了冬天,可以不吃不喝進行冬眠,以躲過寒冷環境的影響。像海參、蝸牛等變溫動物,總是通過夏眠來躲避高溫環境的影響。

恆溫動物的身體保持著一定的溫度。鳥類體溫一般在37.0—44.6℃范圍內,哺乳類動物一般約為25~37℃,從而減少了對環境的依賴性。恆溫動物體內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如發達的呼吸循環系統,厚厚的皮毛,發達的汗腺等,而且每種動物又都有各自獨特的保野牛有一件魔術大衣,春天,大衣又輕又薄;隆冬,大衣會變得厚實起來持恆定體溫的巧妙方法。如生活在嚴寒南極的企鵝、海豹,有濃密而厚實的羽毛和厚厚的脂肪抵禦嚴寒;生活在熱帶的大象卻早、晚活動,中午「避暑」,通過皮膚輻射散熱,也通過皮膚滲透水分和四隻大腳掌與溫度較低的地面接觸來散發熱量,同時大象非常愛洗澡,用鼻子向身上噴水,巧妙降溫。生活在熱帶的猴子,會利用長長的尾巴來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而散熱,冷天又能用它的尾巴來減少體內熱量的散失。人們常常看見在炎熱的夏日狗伸長舌喘氣,因為狗的汗腺長在舌頭上,只能通過長長的舌頭散發體內熱量。

恆溫動物為了保持體溫,需要通過消耗體內的能量物質來維持,所以恆溫動物的食量比冷血動物大。鳥類每天要吃下和自己體重相等的食物,才能保持恆溫。重量相等的豬與大蟒蛇,如果豬每天消耗150份重量的能源物質的話,蛇只要一份就夠了。

E. 鳥類體溫多少正常

鳥類和哺乳類屬恆溫動物,體溫隨種類而異,大多在36―42℃的范圍內。一般小形的動物較大形的體溫為高,晝行性動物的體溫清晨最低,到傍晚升高。但體溫調節能力高的動物(食肉類、馬、人等)一天之內體溫變幅不超過1℃。低等哺乳動物的體溫一般較低,可隨外界溫度或活動狀態有顯著的變化,這種狀態稱為變溫性(heterothermism
heterothermy)。恆溫動物的特徵是產熱的能力大,具有毛、羽和皮下脂肪等的隔熱構造,體溫調節的能力發達,能隨體內外的溫度條件通過產熱或散熱進行調節。在正常的體溫下,恆溫動物的物質代謝效率最高,而當體溫超越正常的范圍時諸機能就會顯著地失調甚至招來致命的結果。恆溫性是體內平衡調節的典型特徵,能獲得這種性能的動物其分布范圍就能擴大,可一年四季進行活動。不過在極端嚴寒的季節或食物不足時,由於體溫保持困難,有的就採取冬眠的方式以適應這種環境的變化。
變溫動物不需要用自己的能量來取暖或降溫,相比恆溫動物,同樣重量的變溫動物只需要
1/10-1/3
的能量過活,因此也只需要相對少的食物。因為它們比較容易積儲足夠的能量,變溫動物繁殖期也比較短。冷血的優勢:可以在外界環境或食物供給情況變化較大的條件下存活。因為它們只需要較少的能量來維持體溫和生理機能。食物中得來的能量可以更多的用於生長。因此冷血動物把食物轉化為身體生長的效率比恆溫動物高。
變溫動物沒有體內調溫系統的動物,自身體內不能恆溫(不能恆定體溫)要通過照射太陽等方式來保持體溫的,或者以行動來調節體溫。所以變溫動物一般不在夜間活動。如蛇、鱷魚等較大的冷血動物早上需要曬太陽以使體溫升高,這樣他們才能活動,因此它們幾乎都是白天活動,夜間休息

F. 豬的體溫多少度為正常

一般豬的正常體溫為38—39.5攝氏度。

G. 動物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正常是39度,一般在38--39.5都算正常 。放嘴裡它咬,直腸好些

H. 動物海獅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15到24°C是海獅最適宜的生存溫度. 那也就是說它們是怕冷的了。

I. 常見動物正常體溫是多少

鳥類和哺乳類屬恆溫動物,體溫隨種類而異,大多在36―42℃的范圍內。一般小形的動物較大形的體溫為高,晝行性動物的體溫清晨最低,到傍晚升高。但體溫調節能力高的動物(食肉類、馬、人等)一天之內體溫變幅不超過1℃。低等哺乳動物的體溫一般較低,可隨外界溫度或活動狀態有顯著的變化,這種狀態稱為變溫性(heterothermism heterothermy)。恆溫動物的特徵是產熱的能力大,具有毛、羽和皮下脂肪等的隔熱構造,體溫調節的能力發達,能隨體內外的溫度條件通過產熱或散熱進行調節。在正常的體溫下,恆溫動物的物質代謝效率最高,而當體溫超越正常的范圍時諸機能就會顯著地失調甚至招來致命的結果。恆溫性是體內平衡調節的典型特徵,能獲得這種性能的動物其分布范圍就能擴大,可一年四季進行活動。不過在極端嚴寒的季節或食物不足時,由於體溫保持困難,有的就採取冬眠的方式以適應這種環境的變化。

變溫動物不需要用自己的能量來取暖或降溫,相比恆溫動物,同樣重量的變溫動物只需要 1/10-1/3 的能量過活,因此也只需要相對少的食物。因為它們比較容易積儲足夠的能量,變溫動物繁殖期也比較短。冷血的優勢:可以在外界環境或食物供給情況變化較大的條件下存活。因為它們只需要較少的能量來維持體溫和生理機能。食物中得來的能量可以更多的用於生長。因此冷血動物把食物轉化為身體生長的效率比恆溫動物高。
變溫動物沒有體內調溫系統的動物,自身體內不能恆溫(不能恆定體溫)要通過照射太陽等方式來保持體溫的,或者以行動來調節體溫。所以變溫動物一般不在夜間活動。如蛇、鱷魚等較大的冷血動物早上需要曬太陽以使體溫升高,這樣他們才能活動,因此它們幾乎都是白天活動,夜間休息

J. 人的體溫是37度,那其他恆溫動物的體溫又是多少呢

人和恆溫動物為何都選擇了37度的體溫? 37度是平均值 嚴格地說,37隻是體溫概略的數字,因為身體各部位的溫度會略有差別。我們皮膚的溫度通常比體內的溫度大約低3到4℃,你可以把溫度計放在舌頭下,或夾在兩個指頭之間量一量,很會看到差別。口腔和肛門的溫度也不相同,後者的溫度一般比前者高1℃。此外,由於活動所產生的器官的新陳代謝與血液流動的變化,也會使體溫有所改變。即使早在懂得測量體溫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假設,身體裡面最熱的部位是心臟,特別是「熱血沸騰」的心臟。現在不再這樣想了,因為我們發現,和熱情最扯不上關系的肝臟,溫度在38℃上下,反而榮登人體最熱器官的寶座。 現在知道,我們的體溫不會隨著地域改變。然而在一天當中,體溫還是會稍有變化的,下午的時候會緩慢上升到最高點,一般會比在夜間最低的溫度高出將近1度,所以37℃僅是人體全天體溫的平均值。 讓我們的體溫於大多數情況下保持在正常范圍之內的調節機制,是由在我們腦部深處的一個系統所控制,叫做「下視丘」。 如果下視丘的「體溫測量報告」說:身體太冷了!皮下密布交織的小血管——微血管就會收縮,這樣可以節省熱量;假如它認為太溫暖了,微血管就會擴張。同時,激素信息前往汗腺,命令汗腺透過皮膚的毛孔分泌水分,也就是汗水。這時,送往腦部的訊號會強烈建議:採取行動改變原來的狀態,例如穿上衣服,或把衣服脫掉,目的始終都是要保持固定的體溫,當然這就是所謂的「抑製作用」。進入下視丘的血液供應,可以即時檢查這些已完成的調節作用,必要的時候,指示下視丘開始重新設定溫度。 恆溫的進化之謎 哺乳類、鳥類以及其它的溫血動物都具有恆定的體溫。生物學上把動物分成「恆溫動物」和「變溫動物」兩種。比如我們知道,寒帶的南極企鵝和熱帶撒哈拉沙漠的駱駝,它們的體溫同樣是37℃上下。這些迥然不同的動物為什麼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體溫恆定的生活方式? 鳥類和哺乳類這些恆溫動物,具有高新陳代謝率,從體內產生熱,它們也具有精巧的冷卻機制,可以幫助保持恆定的體溫,而變溫動物卻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但是這個規則仍有例外;例如,某些溫血動物在冬眠期間,可以讓自己的體溫大幅降低。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問:大自然為什麼會進化出恆溫動物? 若要保持恆溫,需要復雜的腦子對身體進行精密控制,所以在已知的物種中,只有非常小比例的生物採取這種進化過程。至於為什麼這些物種會如此,科學家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他們所做的解釋,都只是一些假說而已。 一個假說認為,腦在恆溫下運作得最好,所以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恆溫的動物被選擇下來。當然,腦部簡單的低等動物,他們所選擇的生存方法雖然不同,卻是對他們適應自己所處的環境是最有利的。只是對我們而言,恆溫是最好的選擇。 某些動物能夠保持體溫恆定的開始時間,幾乎恰好和他們從水生變成陸生的時間相吻合。生存於水底下的生物,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避開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特別是在深水中,周圍的溫度幾乎可以保持不變。反過來,生活於地表上的動物則必須承受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溫度變動;他們會經歷夜晚和白天、雨天和晴天、刮風和暴風雨。因此,在地表生活的許多生物已經進化到可以快速隨機應變的地步。 想想看,當人類的祖先在大草原上被獅子追逐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情境。在奔跑的時候,四肢必須互相協調擺動,而腦部則在估量最好的逃生對策:是該使勁地逃跑,還是簡單的棍子抵抗?那棵樹有多遠,在獅子追上我以前,爬到樹上去的機會有多大?家人生存的機會有多大?我的族人會不會來幫我?我是不是可以跳到河裡,跳進河去會不會落到鱷魚的嘴裡?在四肢拚命擺動、身上流著汗、肺部用力呼吸的同時,所有這些念頭全都會在腦中閃過。不論是人或獅子,思想和行動需要同時運作,這是動物必備的生存之道。 支配人類思想和行動的主宰是腦,這是由幾百億交互連結的神經細胞所組成的線路,奇妙又精巧;獅子的頭蓋骨里也含有相似數目的神經細胞。假若體溫發生變化,必然導致動物體內的各種復雜化學反應呈現出不同的狀況,各種激素信息也有所不同。所以,保持恆定的體溫是像我們一樣復雜的動物的最佳進化選擇。否則起伏的腦溫可能會導致無法預測的反應,其中一種可能的反應是,假如學習發生在不同的腦溫下的話,每次的成果可能都不一樣。 現在再回到我們祖先的例子,當他們被獅子追逐的時候,必須要做出決定。他們一定不希望,在自己的手正忙著爬上樹的時候,腿還在拚命繼續奔跑。當然也不希望,在眼睛看見一塊石頭的時候,鼻子卻認為那是一隻獅子。此時當然更不是決定是否該吃一點東西的好時機。反過來,獅子也在做同樣的決定,它想盡辦法告訴自己,它正在追逐一個原始人類,而不該想這個東西是不是容易消化。動物恆溫的腦部在處理涉及同步的決定與行動時,顯得快速、可靠又富有彈性,這樣動物生存的機率以及把基因傳給下一代的機會必然會增加。 這個例子並不是來討論基本的「捕食者-被捕者交互作用」需要復雜且恆溫的腦,而是要解釋,像人類和獅子這些生物的腦子,在恆溫下才能達到最佳運作狀態。這些腦子之所以會如此復雜,是因為這些生物的活動特別錯綜復雜,其中許多活動屬於社會性與組織性的,這也是這些生物一生中無可避免的活動。 為何偏偏選擇37度? 其實腦部保持恆溫,並不是恆溫動物維持恆溫性的唯一理由。很顯然,溫度升高時,化學反應一般會加快,所以讓身體變成溫度較高的恆溫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促進身體的活性。 這當然有一個限度。當過量的熱排不出去,而信息又來得太快時,這個系統會瓦解。過去的幾百萬年中,我們以及其它哺乳類,還有鳥類,似乎都發現了,最適宜我們運作的溫度是在37℃左右。 人們又要進一步發問:就算保持體溫的恆定,可以使人體的運作最穩定,那麼為什麼溫度需要設在37℃呢? 基本上,哺乳類動物的身體所獲得的能量,有70%以上轉變成了熱。然後這些熱又需要發散到四周的環境里去,否則身體會像任何過熱的引擎一樣,因為過熱而停止了正常的運作。 產熱的機制很復雜,這是腦必須監控的另一個復雜過程。靜止狀態下,腦以及身體內部器官(比如心臟、肺臟和腎臟)所產生的熱超過全身產熱的2/3,雖然它們本身的質量只佔全身不到10%。運動的時候,肌肉所釋放出來的熱可以增大10倍,超過其它熱來源。然而,即使是在這些產熱的極端狀況下,體溫仍然可以保持固定,而且基本的本能反應仍然如常。這要歸功於在體內熱產量升高的同時,身體能夠把熱快速的傳遞到四周環境中。 熱傳遞機制的細節相當復雜,但基本的原理是:熱量由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所有的物體都可以輻射出熱,也可以吸收熱,假如物體的顏色比較深,輻射與吸收的效率比較高,而淺物體就比較低。 不論是輻射或傳導,熱的流動率大約與溫差成正比。室溫17℃時,你手上的熱流到一根鐵棍上的熱流動率,是室溫27℃時的兩倍,因為前者和37℃相差了20度,而後者只相差10度。同樣的石頭牆壁的房間,在15℃時會讓你覺得比在25℃時要冷許多。 根據熱傳導的機理,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們的體溫之所以設定在37℃,和我們在20℃的房間中感到舒服的原因一樣。當200多萬年以前人類剛出現在非洲時,白天的平均溫度在25℃以下。在這種氣候下,當人類的體溫超過35℃時,打獵採集這類活動經由新陳代謝過程所產生的熱最容易發散出去。 人們可以計算出正常活動時身體的產熱率,也可以計算出在四周溫度稍微高於27℃時,身體把熱傳遞到環境中的散熱率。兩種速率全都隨體溫而改變;這兩個速率在溫度為37℃時大約相等,也就是身體得到熱的速率與散發熱的速率相等。由於這一點優勢,這個溫度就被被我們的祖先選定了。後來,人類穿上了毛皮,又發明了獨特的技巧——生火,擴大了溫度適應范圍,因此能忍受更寒冷的氣候。 然而,對氣候的適應,似乎只是我們體溫保持在37℃的小部分理由。看看哺乳類和鳥類,這兩類動物經歷了非常不同的進化史,鳥類和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經歷的氣候、環境肯定各有不同。但是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體溫大多都是恆定的。因此恆溫產生的原因恐怕還很復雜。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恆溫動物保持恆溫,能夠讓復雜的化學反應固定在最佳的狀態,這使得我們和其它動物可以勝任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復雜活動。

閱讀全文

與動物體溫標準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3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9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7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1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3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7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1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1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5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