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晚上出來找食物的動物有哪些!!越多越好!
晚上:蠍子,貓,蝙蝠,老鼠,貓頭鷹,刺蝟,狼(有一部分),河馬是晚上出水覓食的,螢火蟲,獨角犀,美洲獅、熊狸、東方小爪水獺以及網紋蟒蛇。
『貳』 晚上什麼動物會出來
1、浣熊
喜歡棲息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樹林中,它們大多成對或結成家族一起活動。浣熊白天大多在樹上休息,晚上出來活動。 經常在樹上活動,巢也築在樹上。白天它們在空心樹和岩石或地面上的洞中睡覺,當受到黑熊追蹤時,它就會逃到樹梢躲起來。到了冬天,北方的浣熊還要躲進樹洞去冬眠。
浣熊是夜行性動物。晚上十二點後出門,加拿大人稱之為神秘小偷。
2、貓
貓行動敏捷,善跳躍。吃魚,鼠,兔等。貓之所以喜愛吃魚和老鼠,是因為貓是夜行動物,為了在夜間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磺酸,而老鼠和魚的體內就含牛磺酸,所以貓不僅僅是因為喜歡吃魚和老鼠,也是因為自己的需要才吃。
貓作為鼠類的天敵,可以有效減少鼠類對青苗等作物的損害,由貓的字形「苗」可見中國古代農業生活之。
3、貓頭鷹
貓頭鷹絕大多數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白天隱匿於樹叢岩穴或屋檐中不易見到,但也有部分種類如斑頭鵂鶹、縱紋腹小鴞和雕鴞等白天亦不安寂寞,常外出活動;一貫夜行的種類,一旦在白天活動,常飛行顛簸不定有如醉酒。
4、老鼠
憑嗅覺就知道哪裡有什麼,夜間出來活動,白天藏匿。智商高:相當機靈,非常靈活且狡猾,怕人,活動鬼鬼祟祟,出洞時兩只前爪在洞邊一爬,左瞧右看,確保安全方才出洞;喜歡把窩建在有食物有水源之間,建立固定路線,以避免危險;
略有動靜或者變化,立即會引起它的警覺,不敢向前,經反復熟悉後方敢向前;老鼠具有很強的記憶性和拒食性,如果受過襲擊,它會長時間迴避此地。
5、狼
夜間活動多,嗅覺敏銳,聽覺很好。機警,多疑,善奔跑,耐力強,常採用窮追的方式獲得獵物。狼屬於食肉動物,主要以鹿、羚羊、兔為食,也食用昆蟲、老鼠等,能耐飢。狼是獵食動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組成,包括一對配偶及其子女,有時也包括收養的未成年幼狼。狼屬於典型的食物鏈次級掠食者。
『叄』 夜裡出行的是什麼動物
夜裡出行的是什麼動物——答案:老鼠,蝙蝠、貓頭鷹、蚊子、飛蛾、貓等。
衣錦夜行
yì jǐn yè xíng
【解釋】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夜裡穿著錦綉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顯示榮華富貴。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傳》:「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
【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衣;不能讀做「yì」;行;不能讀作「hánɡ」。
【辨形】錦;不能寫作「綿」。
【近義詞】衣綉夜行
【反義詞】榮歸故里、衣錦還鄉
【例句】封建時代的讀書人一旦理想實現做了官;他們就四處炫耀;決不會~。
『肆』 夜間出沒的動物有那些
夜鷹、蝙蝠、貓頭鷹、鼠狐猴、美洲獾等。
1、夜鷹
夜鷹,鳥類,全世界共89種,我國有7種,有時也包括美洲夜鷹亞科的種類(參閱美洲夜鷹條),甚至指整個夜鷹目的種類。 真正的夜鷹除紐西蘭及大洋洲的一些島嶼外,幾乎分布在全世界的溫帶和熱帶區。有灰、褐或紅褐的保護色。食會飛的昆蟲,夜間在飛行中將其捕食。
2、蝙蝠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憩息,夜間覓食。
3、貓頭鷹
鴞形目(Strigiformes)中的鳥被叫做貓頭鷹,總數超過130餘種。在除南極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的種為夜行性肉食性動物。
該目鳥類頭寬大,嘴短而粗壯前端成鉤狀,頭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盤,部分種類具有耳狀羽毛。雙目的分布,面盤和耳羽使本目鳥類的頭部與貓極其相似,故俗稱貓頭鷹。別名神貓鷹。
4、鼠狐猴
鼠狐猴為靈長目,猴科(或倭狐猴科)鼠狐猴屬,學名Microcebus murinus。鼠狐猴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南沿岸潮濕林地和草叢中,而另一類(M.rufus)則產於該島東部和北部。
群居,晚上活動和覓食。小鼠狐猴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南沿岸潮濕林地和草叢中,而另一類(M.rufus)則產於該島東部和北部。
5、美洲獾
美洲獾(學名:Taxidea taxus)體長52-87厘米,尾長10-16厘米,體重4-12千克,雄性遠大於雌性。體色灰或紅,喉部白色,臉部有黑色塊。腿短,前爪長而鋒利,後爪較短。主要以嚙齒動物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也吃鳥類、蛇類和昆蟲,善於挖洞。
晚上較活躍,但白天有時也會出來活動。不冬眠,但冬天活動較少,一般只在相對溫暖的天氣里出外活動。一般獨居,夏季交配季節成對活動,深冬於地穴中產仔,每胎1-5仔。由於農地的開發,數量呈下降趨勢。分布於北美洲。
『伍』 什麼動物是晚上出來找食物吃的
晚上出來覓食的動物有:貓頭鷹、蝙蝠、蚯蚓、鼯鼠、夜鷹。
1、貓頭鷹
貓頭鷹為夜行性肉食性動物。其視覺敏銳,在漆黑的夜晚,能見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柔軟的羽毛有消音的作用,使其飛行起來迅速而安靜,加上啞暗的羽色,非常適合進行夜間活動。
『陸』 晝伏夜出的動物有哪些
人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種晝伏夜出的動物可能就是貓頭鷹了,英文中甚至將那些喜歡熬夜,沒有辦法早起的人稱為是owl——貓頭鷹,可見貓頭鷹不論在哪個地區都是屬於晝伏夜出的。
其實,除了貓頭鷹之外還有很多喜歡晝伏夜出的動物的。比如:蝙蝠、老鼠、貓、蛇和蚯蚓等等。
『柒』 什麼動物晚上出來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小型猴類、鼠類、靈貓科、貓科、犬科、有袋類動物、貓頭鷹、兩生類、爬蟲類及魚類
具體有——
貓(包括類似如獅、虎、豹貓等貓科動物)、犬科(如美洲野犬、狐等)蝙蝠、獾、無尾熊、貓頭鷹等
此外還有絨鼠、巨水鼠、白鼻心、肆貓、蜜熊、浣熊、小型靈長類及小型貓科動物
『捌』 有哪些動物是夜間出行的盡量列舉多點···
1、蝙蝠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是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
2、鼠婦
鼠婦又名鼠負、負蟠、鼠姑、鼠黏、地虱等,全世界有150種以上,多為廣布的世界性種。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
3、馬陸
馬陸也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長約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馬陸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馬陸在世界上約10000種。
4、狼
狼,共46個亞種,體型中等、勻稱,四肢修長,趾行性,利於快速奔跑。以食草動物及嚙齒動物等為食。棲息於森林、沙漠、山地、寒帶草原、針葉林、草地。除南極洲和大部分海島外,分布全世界。
5、貓頭鷹
貓頭鷹,總數超過130餘種。在除南極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的種為夜行性肉食性動物,食物以鼠類為主,也吃昆蟲、小鳥、蜥蜴、魚等動物。面盤和耳羽使本目鳥類的頭部與貓極其相似,故俗稱貓頭鷹。別名神貓鷹。
『玖』 夜裡活動動物有哪些
1、貓頭鷹
貓頭鷹別名「鴞」,因其面貌似貓,人們一般稱它們為「貓頭鷹」。貓頭鷹喜歡自躲在樹葉間睡覺,等到夜幕降臨出覓食,是森林裡的捕鼠專家。由於貓頭鷹的眼睛長在頭部前方,不像別的鳥那樣長在兩邊,因此它們想全方位觀察四周情況時,只能不停地轉動腦袋。
2、蚯蚓
蚯蚓屬夜行性動物,白晝蟄居泥土洞穴中,夜間外出活動,一般夏秋季晚上8點到次日凌晨4點左右出外活動,它採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況下進行的。
3、蛞蝓
野蛞蝓怕光,強光下2-3小時即死亡,因此均夜間活動,從傍晚開始出動,晚上10-11時達高峰,清晨之前又陸續潛入土中或隱蔽處。耐飢力強,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條件下能不吃不動。陰暗潮濕的環境適合其生活,當氣溫11.5-18.5℃,土壤含水量為20-30%時,對其生長發育最為有利。
4、鼠婦
卷球鼠婦主要危害西紅柿、油菜等。症狀成、幼蟲危害葉片,造成缺棵,重者可食光葉肉,僅剩葉脈、葉柄。成體長9~15毫米,從褐色、灰藍色,各背甲邊緣為黃白色。多發生在沿海地區,在大連二年發生1代,以成體或幼體在地下越冬,翌年3月大量出現,此時正值菜苗階段。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
5、馬陸
晝伏夜出,多棲息潮濕耕地、或枯枝落葉堆、瓦礫、石堆下,行動緩慢,常成群遊行。生殖孔1對,在第2對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質,有時也損害農作物。當受驚動時,身體常捲曲成盤狀。
『拾』 夜間生活的動物有那些
1、夜鷹
夜鷹一半指夜鶯科的鳥類,全世界共80種,我國有7種,有時也包括美洲夜鷹亞科的種類(,甚至指整個夜鷹目的種類。
真正的夜鷹除紐西蘭及大洋洲的一些島嶼外,幾乎分布在全世界的溫帶和熱帶區。有灰、褐或紅褐的保護色。食會飛的昆蟲,夜間在飛行中將其捕食。
2、貓頭鷹
貓頭鷹絕大多數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白天隱匿於樹叢岩穴或屋檐中不易見到,但也有部分種類如斑頭鵂鶹"xiūliú"、縱紋腹小鴞和雕鴞等白天亦不安寂寞,常外出活動;一貫夜行的種類,一旦在白天活動,常飛行顛簸不定猶如醉酒。
3、縱紋腹小鴞
在岩洞或樹洞中營巢。通常夜晚出來活動,在追捕獵物的時候,不僅同其他猛禽一樣從空中襲擊,而且還會利用一雙善於奔跑的雙腿去追擊。
常立於籬笆及電線上,會點頭或轉動,有時以長腿高高站起,或快速振翅作波狀飛行。好日夜發出占域叫聲,拖長而上揚,音多樣。
4、蜥蜴
在熱帶生活的蜥蜴,由於氣候溫暖,可終年進行活動。但在特別炎熱和乾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現象,以度過高溫乾燥和食物缺乏的惡劣環境。可分為白晝活動、夜晚活動與晨昏活動三種類型。不同活動類型的形成,主要取決於食物對象的活動習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5、老鼠
憑嗅覺就知道哪裡有什麼,夜間出來活動,白天藏匿。智商高:相當機靈,非常靈活且狡猾,怕人,活動鬼鬼祟祟,出洞時兩只前爪在洞邊一爬,左瞧右看,確保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歡把窩建在有食物有水源之間,建立固定路線,以避免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