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猛獁象生存在哪個時期
猛獁象是最負盛名的史前抄哺乳動物,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以群居為主。距今4000年前完全滅絕。其生存的時代為冰河世紀,它們在極地附近的冰原上覓食與生活,為抵禦嚴寒,猛獁象的皮下脂肪和皮上濃密絨毛層皆厚達10厘米,絨毛層之外還披覆長毛層,毛色呈黑色或深棕色,因此也被稱為「長毛象」。
存活於480萬年到4000年前的上新世時期。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2000年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時代。
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
猛獁象身高體壯,有粗壯的腿,腳生四趾,頭特別大,在其嘴部長出一對彎曲的大門牙。猛獁象的門齒長1.5米左右,它身上披著金、紅棕、灰褐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最厚可達9厘米。
它們廣泛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距今約1萬年前,猛獁象陸續滅絕,這被視作一個冰川時代結束的標志。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凍土和冰層里,不止一次發現冷凍的屍體。
Ⅱ 獅子、大象、駱駝等動物是在哪個朝代輸入中國的呢
根據我國古代文獻記載,獅子應該是在西漢時期隨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獅子這種動物一直生活在非洲和印度等地區,我們中國在古代是沒有這個動物。
然後張騫就把這個動物引進中原來,一開始在長安拉車,可是時間久了,人們發現駱駝在西關附近可以生存,一旦進去市區里,就比較艱難。
人們開始把駱駝轉移到邊關地區馴養,讓駱駝成為邊關拉送貨物主要交通工具動物,有了駱駝後在邊關和來往西域各國方便了很多。
在我國古代時期,人們依靠動物生活是一件聰明,創造生活事情,古人對待重要交通,生活性動物都很重視,尤其是古代馬匹,沒有哪一個朝代會有例外。
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動物永遠是人們生活里必不可少,有些動物提供我們食物,有些提供欣賞,但是我們人類不應該為了私慾迫害它們。
Ⅲ 動物的一生經歷了()、()、()、()四個階段
動物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生命周期,這四個階段是狹義上風劃分。廣義上是本義的延伸和發展,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種客觀事物和規律的周期性變化。
「出生」一般是指所有生命的產生。出生可分為胎生和卵生。
「生長發育」生長是指身體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生長。相應的測量值可以用來表示定量的變化。發育是指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分化和功能成熟。增長與發展是密切相關的。生長是發育的物質基礎,生長總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體器官和系統的成熟狀態。
「繁殖」通過生物手段生產活的有機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現存的個體都是上一代繁殖的結果。
「死亡」通常生物體的死亡是指其所有生命特徵的喪失和永久終止,最終成為無生命的物體。死亡是自然循環鏈中的一環,這是世界的必然變化。死亡後系統的遺產對於其他現存或新事物是必要的。
(3)動物的生活在哪個時期擴展閱讀
蠶的生命周期是從卵到蠶、蛹到蛾。蠶的生長發育與溫度、濕度、食物等相關,通常催青期是10到 11天;幼蟲期約25天;蛹期14 到18天;蛾期3 到 5天。
具體為1齡4 到5天,二齡3至4天, 3階段4天;4階6天,5階7到9天。有羽毛的蛾子停止進食,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它的翅膀才能變硬。當翅膀變硬時,它們就交尾。
生命周期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雷蒙德•弗農1966年在《產品生命周期中的國際投資與貿易》一書中提出的。從產品生產的技術變化入手,分析產品的生命周期及其對貿易格局的影響。他認為,製造業和生物一樣,都有一個生命周期,經歷五個階段創新、增長、成熟、標准化和衰退。
Ⅳ 恐龍生活在哪個年代
中生代時期。
恐龍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研究了幾種類似蜥蜴的骨頭化石,認為它們是史前動物留下的,並將它們命名為恐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盡管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有這么一種奇怪的動物存在過。
(4)動物的生活在哪個時期擴展閱讀:
中時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三個時期的代表性恐龍如下:
1、三疊紀:恐龍的黎明,約距今2.5億年至2億年前,持續約50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腔骨龍、虛型龍
代表食草恐龍:板龍
水生生物代表:魚龍、幻龍
2、侏羅紀:恐龍的鼎盛時期,約距今1.99億年至1.45億年前,持續約54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異特龍、角鼻龍、蠻龍、
代表食草恐龍:腕龍、梁龍、劍龍
代表水生生物:魚龍、蛇頸龍
3、白堊紀:恐龍的衰亡時期,約距今1.45億年至6500萬年前,約持續80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暴龍、鯊齒龍、阿貝力龍、棘龍、盜龍
代表食草恐龍:三角龍、鴨嘴龍、甲龍、泰坦巨龍
代表水生生物:滄龍、帝鱷
代表飛行生物:風神翼龍、翼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