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珍惜野生動物應該如何保護
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我國東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它的珍稀程度堪比大熊貓,野生種群數量堪比朱䴉。捕殺野生白海豚罪名和捕殺大熊貓同罪。然而,近日有網友爆料在珠海市金灣區有人當街宰殺幼齡中華白海豚,行為另人心寒不已。
那麼,我們平常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來保護珍稀野生動物呢?其實,對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不幹擾它們的正常生活,給予他們必要的生存空間,讓他們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要購買野生動物製品,捕殺野生動物者都是由於其身上有必要的經濟價值,購買野生動物製品只會徒增殺戮,我們也是間接捕殺者;不把野生動物圈為寵物飼養,不應以救護之名把自然中的動物幼仔抓來飼養,奪人之子;不吃田雞,不吃野味,不在食用野生動物的餐廳用餐,不恫嚇、不虐待、不折磨、不欺辱一切動物,動物也有尊嚴;見到街頭耍猴的違法現象應給予制止和舉報,盡量不看馴獸、馬戲等違反野獸天性的表演;不鼓勵採集購買製作動物標本,莫以科學之名傷天害理,見到誘捕動物的鎖套、籠網、夾子等應果斷拆毀;對所利用的動物懷感恩之意,對所飼養的動物應懷體憐之情。
保護野生動物,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如此,才能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給那些珍稀野生動物一個舒適的環境。
② 保護珍稀動物的方法
保護動物具體到有關措施和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自然保護區
保護瀕危動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護其棲息地,而保護棲息地的主要途徑是建立自然保護區。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不僅可以保護瀕危動物及其棲息地,而且還可以使其他種類的野生動植物得到很好的保護。
我國已建立了數百處瀕危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使相當一部分瀕危動物得到切實保護,野驢、野牛、亞洲象、白唇鹿、羚牛、馬鹿、金絲猴、大鴇等的數量,已有明顯增加。
2、開展馴養繁殖
馴養繁殖,是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瀕危動物資源的一條有效途徑。發展人工繁殖種群,既可防止或延緩有關物種的滅絕,又可滿足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減少對野生種群的獵捕壓力,還可為實施再引進工程提供種源,重建或壯大有關物種的野生種群。
3、實施再引進工程
再引進工程是保護、壯大極度瀕危動物野生種群的重要手段。所謂的再引進,就是在某個物種曾經分布但現已滅絕的地區,再引入該物種的活體用於建立新的種群;或者是向某物種現存的極小的野生種群補充新的活體,以充實該野生種群並促進其發展壯大,後者又稱再充實。
4、提高法律保護地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瀕危動物的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大,保護管理的難度也會不斷加大,必須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規范瀕危動物保護管理和經營利用行為。
5、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是保護和持續利用瀕危動物的必要步驟。開展瀕危動物的生物學研究,有利於了解瀕危動物的致危因素,研究解決瀕危動物的救護問題。
6、資源監測
開展資源監測是保護和持續利用瀕危動物的必要步驟。通過資源監測,可以了解瀕危動物野生種群數量的消長和分布區的變遷,為國家制定有關保護管理利用政策提供科學依據。有關部門正在著手研究建立全國性的資源監測體系。
③ 珍稀動物有哪些特徵,應該怎樣保護它們
1.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保護瀕危動物首先是保護它們的野外種群和個體,使它們能夠在各自的分布區內滿足生存的基本要求(包括食物、水、隱蔽物、棲息環境、繁殖條件等)。不得驚憂和捕殺野生瀕危動物,未經許可不能私自動物種群是保護瀕危動物的關鍵,它直接關繫到瀕危動物能否生存和延續它們的種群。 2.棲息地的保護 保護瀕危動物的生存環境、取食區域、繁殖條件、求偶或遷徙通道,是恢復瀕危動物種群的重點工作。中國已經建立了保護對象為野生動物的自然保護區100多處。
④ 請寫出兩項保護珍稀動物的措施
保護珍稀動物最有效的辦法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提高人們對保護野生動物重要性的認識,嚴厲打擊偷獵等犯罪活動。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2)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
(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
(4)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⑤ 如何保護珍稀野生動物
瀕危動物的保護
野生動物在受到人類經濟活動干擾以前,都是以它們各自特有的生存方式來適應自然界。由於自然災害和人類經濟活動諸多影響,使得許多野生動物變為瀕危動物,如何保護它們和它們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是拯救瀕危動物的關鍵。根據占國瀕危動物的現狀,保護瀕危動物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保護瀕危動物首先是保護它們的野外種群和個體,使它們能夠在各自的分布區內滿足生存的基本要求(包括食物、水、隱蔽物、棲息環境、繁殖條件等)。不得驚憂和捕殺野生瀕危動物,未經許可不能私自動物種群是保護瀕危動物的關鍵,它直接關繫到瀕危動物能否生存和延續它們的種群。
2.棲息地的保護
保護瀕危動物的生存環境、取食區域、繁殖條件、求偶或遷徙通道,是恢復瀕危動物種群的重點工作。中國已經建立了保護對象為野生動物的自然保護區100多處。這些保護區的建立,對保護瀕危動物種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建立救護和繁殖種群
對很難在自然狀態條件下繁衍或是種類數量已經達不到自然擴大種群的瀕危動物。應特別批准救護繁殖單位採取人工繁殖措施和飼養的自然繁殖,為瀕危動物擴大種群創造條件。對增殖後的瀕危動物種群,應採取兩種方法擴大種群;一是選擇繁殖基群(親本群)繼續在當地繁殖後代,增加瀕危動物的數量基數。二是將新繁殖群(子代群)釋放回原分布共棲息地,或適合它們棲息的其它地區,以恢復和擴大該瀕危動物的野外數量。
4.減少和消除不利因
人口的增長,糧食產地的開墾,城市的擴大,湖泊、濕地的開發、森林的減少、河流的污染,這些人為因素和經濟活動卻無時不在干擾和影響著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應當採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限制、減少和延緩這些不利因素對野生動物。
5.加強管理,嚴懲偷獵
應當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各項保護野生動物法規,採取有力措施制止偷獵行為,堅決查處和打擊各種偷獵、走私和販運國家保護動物的犯罪分子,實行對瀕危動物的重點保護。
保護瀕危動物不單純是一般地保留該動物物種,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護瀕危動物的生存和繁衍,它關繫到野生動物這一可再源的財富持續利用、對正常生態系統的維持以及各種遺傳物質的長久保存,造福當今人類和我們的子孫後代。
⑥ 如何保護珍稀動物
人類的社會和生產活動,由於只考慮當前需要以及少數人的貪婪,直接地盲目捕獵,或者間接地破壞了動物的生活環境,致使動物無法生存,造成一些珍稀動物滅絕 了,一些動物正在瀕於滅絕。據科學家估計,自十六世紀以來,世界上約有二百五十多種動物已經絕種了,尚有六百種動物正瀕於絕滅之災。從哺乳動物來 看,1771年至1870年的一百年內,有12種絕了種;在1871年至1970年的一百年內,至少有43種被滅絕。現在平均每年絕滅一種。可見,野生動 物絕滅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保護珍稀動物,搶救瀕於滅絕的動物種群,保存和發展自然資源,是一件關系子孫後代的大事,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
我國動物資源非常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僅陸棲脊椎動物約有二千一百種。馳名中外的東北虎,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虎類,體重達六百斤以上,毛長而 密,色呈桔黃,黑色條紋稀疏,胸腹下乳白色面較大,在森林茂密,古樹參天的大小興安嶺一帶常常出沒活動,但目前數量日趨減少,野生的東北虎只有20—30 只了。產在我國四川西北部、陝西南部和甘肅南部的少數地區的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貴動物,是祖國自然界的寶貴珍產。大熊貓皮厚、毛密、身體粗壯,帶著太 陽眼鏡和「黑耳套」,人們都非常喜歡它。大熊貓在自然界生存已有六十萬年的歷史了,但現在僅有1000多隻。金絲猴也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身體魁梧,顏 面天藍色,鼻子朝上,毛色金黃,十分美觀。頭上長著彎曲扭轉長角的扭角羚也是我國的珍貴獸類。它身體和頭部象牛,角和蹄子又象羊,生活在二千五百米以上的 山地,夏天出沒在高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分布狹窄,數量稀少。丹頂鶴是我國保護的大型珍貴鳥類之一,體形高大,全身多為白色。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有一 種黑頸鶴,也是我國特有的珍貴鳥類。還有許許多多珍稀動物,都是大自然界的歷史遺產,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但它們的生存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由於森林被破壞,無節制的盲目獵取等原因,已經使許多珍稀動物,如麇鹿、灣鱷等在我國野外滅絕,野駱駝、普氏野馬、海南坡鹿、滇金絲猴、黔金絲 猴、揚子鱷等正瀕於滅絕,亞洲象、大熊貓、小熊貓、扭角羚、梅花鹿和綠孔雀等,生活區域正在縮小,直接威脅著這些珍稀動物的生存和發展。
我國政府十分注意保護珍稀動物,採取了許多有效的措施。一是就地保護。根據各種珍稀動物的生活規律和生存地帶,建立自然保護區,有單項的自然保護 區,也有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制定法規,嚴禁捕獵。二是遷地保護。特別是對於稀有種、絕滅種和有特殊價值的動物,可從其活動棲息的地方遷出,移到人工飼養 場、動物園、水族館等專門保養的場所加以飼養保護。三是離體保護。這種方法對飼養馴化的野生動物和家畜可採用,取其機體的一部分加以繁殖保存。比如人工貯 藏精液、人工授精、借腹懷胎等等。
除了上述的珍稀動物外,我國一些傳統的經濟動物,如黃羊、狍子、黃麂、野豬、野兔、黃鼬、狐狸、灰鼠等,在很多地區野外數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有的地方已經絕跡。因此,我們除了要對珍稀動物嚴加保護以外,對於這些傳統的經濟動物,也要按照「加強資源保護,積極繁殖飼養,合理獵取利用」的方針辦 事,不要隨意亂捕濫捉,特別是在繁殖季節,更要嚴禁狩獵,以保證它們繁殖後代,代代相傳,繁榮發展。
⑦ 總結:如何保護珍稀動物
一、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需要建立更多的自然保護區和保護地,來保護珍稀和瀕危的動植物物種和生態系統;也需要建立種質基因庫,保護珍貴的遺傳多樣性;對於那些已經遭受破壞或正在發生衰退的生境,需要投注資金和技術,進行減輕環境壓力和生境恢復的工作;同時,關注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的民眾生計,幫助他們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增強保護其傳統文化的能力也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內容。
以往的保護中,政府、研究機構和民間環保組織是主要的保護主體。然而,保護生物多樣性並不只是政府和科學家的事情。生物多樣性的興衰與我們每一個人及其後代息息相關,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公眾保護意識的提高和保護行為的形成是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的基礎。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盡力,一個人的行動力量雖然微弱,然而「滴水匯成大河」,我們所有人的努力必將產生巨大的合力,保護我們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基礎,也確保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能與其它生物共同繁榮,而不是孤獨地面對一個蒼涼的世界。
二、
1、完善有關的法律條文
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保護和管理的直接目標是把對人類具有特殊意義的自然資源完整地保護起來,避免人類的直接利用,這就限制人類一些眼前利益。在現實生活中,要順利地達到這一目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它涉及到各種利益的沖突,如國家利益與集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大局利益、自然保護區利益(代表國家)與社區居民利益、自然保護事業與其它事業之間的沖突和矛盾。自然保護區立法首先是保護國家利益,當然是不影響其他利益的前提下、是漸進式的,因為認識自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都是漸進的。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尚處於經濟結構的調整時期,自然保護區法律法規與現實沖突非常明顯,特別是社區的經濟發展需要與嚴格的法律保護之間,如《森林法》第三十一條第三款「……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嚴禁採伐」,嚴重製約了社區的經濟發展,《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二十三條「管理自然保護區說所需經費,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規定了自然保護區的投入問題,但沒有明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哪一級政府安排;而《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中有關分區管理的條款規定,可以在實驗區開展一些經營活動,有利於緩和社區矛盾,帶動社區經濟發展,同時也為自然保護區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更有利於達到保護自然資源的目的。為此,如何根據實際,完善《森林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條款,制定《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是自然保護區保護和發展的關鍵所在。
2、建立縱向的分級管理體制
我國的行政管理體系決定了自然保護區的分級管理體制,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國家林業局管理,省級自然保護區由省(區)級林業廳(局)管理,縣級自然保護區由縣級林業局管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面對上百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要管理好、發展好確實不易。現在國家林業局除了管理卧龍等幾個保護區外,其他大多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都是間接的。按照《自然保護區條例》可以授權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管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一個省(區)為管理單位,建立一套分級管理體系,即國家局僅管理總體規劃、一級保護對象、核心區,以及使用20公頃以上林地的審批;省級主管部門管理二級保護對象、緩沖區,以及使用10-20公頃林地的審批;縣級主管部門管理省級保護對象、實驗區、以及使用10公頃以下林地的審批,同時由省級主管部門監督實施總體規劃,直接管理包括規劃、審核、計劃、投資、評價、人事、考核、培訓等等內容。而且,中央與地方、行政與業務建立一套信息溝通體系。
針對自然保護區點多面廣、地域偏僻、條件落後的實際,建立一個「虛擬」的管理體系更顯得迫切和重要。這種「虛擬」的管理體系是充分利用數字高速公路建立的能夠下達指令、信息反饋、建立資料庫、又能對社會開放、讓公眾參與的網路信息系統,只要一台伺服器,各保護區為網路終端,國家林業局保護司的指令通過網路辦公系統即時到達各保護區,各保護區也可以即時匯報工作。況且,我們現在資金緊缺,沒有必要把有限的資金用來濟汽車、乘火車去參加一個培訓和幾個小時的會議,因為這個系統為大家開通了網上培訓系統和會議系統。同時,各自然保護區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積累大量的數據為自己建立檔案(需要保密的文件資料可加密打包,單向傳輸),網上開展的資源調查,為建立全國的資料庫創造了條件。更為重要的是網路的社會開放系統,完全有能力完成宣傳教育任務,可以讓更多的人來參與、關心、支持自然保護區事業。這樣的低成本、高效率、全方位的方案,百山祖自然保護區作了多年的探索,建立的中國自然保護區之家―「中國自然網www.nre.cn)」取得了良好成效。該保護區正積極運用市場運作方式構架自然網體系,除建立中國自然網中心網站外,根據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模式,建立各省(區)自然保護區頻道,並進一步推動各自然保護區建立自己的網站,發揮信息技術在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宣傳中的積極作用。
3、認真編制規劃、分步實施
《總體規劃》是每個自然保護區落實有關自然保護區法律法規的具體方案。方案的制定必須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進行,並且要結合保護區和社區的實際。貫徹「全面規劃、積極保護、科學管理、永續利用」的自然保護方針,根據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的理論與原則,必須合理劃分三個功能區,把保護、科研、監測、教育和旅遊結合起來,統一規劃與布局,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旅遊與教育、資源保護區與社區發展等關系,致力於保護區和社區經濟的同步發展。在開發項目的選擇上,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在堅持保護第一的前提下,選擇不破壞自然資源又可重復利用資源的項目。如生態旅遊、水電開發等項目屬景觀、水能的重復利用,又如毛竹項目,屬短平快項目,可以首選。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規劃要先易後難、先保護後開發、先近期後遠期。規劃指導思想要明確、目標要合理、內容要具體、步子要現實、投資要可行。一定要認真細致,切不可敷衍了事,更不可瞞天過海,無法實施,成為一紙空文。規劃一經審批,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要分年度分項目「按部就班」地實施,一項一項地落實,年年積累,循序漸進,通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也就名副其實了。
4、加大投入加強能力建設
《自然保護區條例》第四條、第二十三條規定了自然保護區發展的計劃與經費問題,但是沒有明確由哪一級政府解決。1994年頒布本《條例》時,我國的「分稅制」尚未出台,現在稅收的支配已很明確,全國的事中央辦,地方的事地方辦,這就給自然保護區的投入體制設下了一個「空擋」。根據我國自然保護區分級管理體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經費由中央財政支付不無道理,這是其一。其二,過去國家對自然保護區的投入幾乎是按「個」計算的,沒有多大差距,特別是一些跨行政區域的自然保護區,建立時純粹考慮的是規模和地域的連續,其責任區域不同、發展方向不同、行政體制不同,實質是兩個自然保護區,如鳳陽山——百山祖自然保護區。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國家投入的建設經費,與其它不到一半面積的自然保護區相當,而且兩管理處「二一添作五」一家一半,如按照面積計算,象這樣的保護區實際的投入只有一般面積的自然保護區的1/4。
自然保護區的投入是多級多部門的,既有主管部門的,也有地方政府的,採取上面撥一點,地方「配套」一點的方式。這種既有「婆婆」又有「媽媽」的投入體制職責不清、權利不明,地方配套很難到位。不但如此,一些地方還「層層剝皮」,直接影響了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特別是人員事業經費不能到位,保護區的幹部職工苦不堪言,保護區成了臉上「貼金」的「乞丐」,時時刻刻為職工吃飯而犯愁,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沒有,發展的問題無從談起。
5、制定優惠政策、發展社區經濟
自然保護區社區經濟的發展程度直接關繫到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其一,自然保護區是與社區與榮俱榮、與衰俱衰的「孿生兄弟」,保護區只有根據社區居民生存發展的需要,通過促進參與和利益共享,發展自然保護區產業,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其二,只要社區的經濟發展了,居民直接利用自然資源的程度降低了,自然保護區也就達到了保護自然的目的,同時也緩和了社區矛盾,使周邊群眾和社區從自然保護區的可能破壞者變成共同管理者,把孤立的生態系統變成了開放的經濟社會生態系統,從而達到長期有效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發展自然保護區產業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自然保護區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經濟觀念落後、發展基礎薄弱,加上長期的、落後的直接利用自然資源的生產生活習慣,發展經濟除了需要化很大的精力來宣傳發動、教育培訓、技術指導等前期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各級政府和部門制定優惠政策予以拉動和扶持,如產業政策、銀行貸款、減免稅費、技術輔導等等,涉及到部門利益的調整,所以需要政府的重視、部門的支持、社會的關心。同時還需要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制定特殊政策,予以大力扶持,為自然保護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⑧ 現在許多珍稀野生動物在不斷消失,人們該如何保護它們
野生動物作為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保護就是保護我們所處的這個生態系統。面對現在越來越多的珍惜野生動物不斷消失,“保護野生動物”這個話題又再次被積極討論,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又可以怎麼做呢?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野生魚類?
不少海產類目前境遇還算良好,在配額范圍內的捕撈並未影響到它們的生存。但也有一些物種,它們的生存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或者在生產、捕撈的過程中對環境很不友好,我們完全可以選擇食用環境友好的品類,減少或者不食用瀕危物種。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少或不食用“謹慎食用”、“減少食用”等級的水產品,而以“鼓勵食用”的取代它們,這樣,在餐桌上,也能為保護動物做出一份貢獻。
⑨ 保護珍惜動物,生活中應該怎麼做
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動物都瀕臨滅絕,這都是由於貪婪的人類肆意捕殺野生動物造成的。國家對於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也出台了相應的政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見到珍稀動物,我們能做的很少很少。首先我們可以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呼籲人們禁止亂砍濫伐。每個動物都需要一個家,他們的家大多數在森林,我們要禁止對森林的破壞,讓它們能夠有生存的環境。同時可以寫一些呼籲人們愛護動物的徵文發表到網上,號召更多的人保護珍惜野生動物。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觀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⑩ 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普通人應該怎樣保護珍稀動物呢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的到來了,保護珍稀動物的行動開始了,這些動物是指在自然界當中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珍惜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事件的國際上開,將在每年的4月8號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在現如今的生活當中,隨著人類的文明不斷的飛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飛速的提升,但是與此同時地球上的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一些動物呢也因此消失。還有很多和人類相伴的物種動物啊,植物也逐漸的失去了生命的色彩,面臨著滅絕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