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目前世界華南虎數量
華南虎,亦稱「中國虎」,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布滿黑色橫紋。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條紋,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的大,體側還常出現菱形紋,在亞種老虎中體型較小。華南虎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生活在中國中南部。識別特點: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布滿黑色橫紋。在亞種老虎中體型較目前幾乎在野外滅絕,目前僅在廣東、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區還可能存在不足25隻。
截止2010年9月,全國16家動物園(包括繁殖基地)共有98隻華南虎。目前飼養華南虎的動物園有:上海動物園、廣州動物園、蘇州動物園、重慶動物園、福州動物園、南昌動物園、鄭州動物園、洛陽王城公園、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上海野生動物園、深圳野生動物園、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長沙生態動物園等。 目前擁有華南虎數量最多的動物園是上海動物園,共有25隻;上海動物園於2010年9月建立了華南虎幼兒園、托兒所,用於訓練華南虎幼崽,為全國首創。
在南非進行野化的華南虎有9隻,分別是: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幼崽(「虎嚕」「金箍棒」「扣子」),「麥當娜」的2隻幼崽(「亨利王」,「公主」)。
2. 蘇州動物園的主要動物
當前,動物園里飼養著歐洲、非洲、亞洲、澳洲、美洲和我國特有珍貴野生動物,如川金絲猴、黑葉猴、羚牛、長頸鹿、白虎、火烈鳥、美洲黑豹、節尾狐猴、袋鼠、白長角羚、赤猴等。其中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完全具備了中型動物園的規模。蘇州動物園還先後建立了許多野生動物種群,如華南虎和東北虎種群等。
而且,蘇州動物園現有世界上已知3隻活體斑鱉中的一對(母鱉原是長沙動物園的),是拯救斑鱉的唯一希望。
3. 現在中國有多少只華南虎都在哪些地方啊
華南虎曾廣泛分布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的廣闊地區,以及陝西、隴東、豫西和晉南的個別地區(湖南、江西、貴州、福建、廣東、廣西、浙江、湖北、四川、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地
原始分布區大致為(東西超過2000公里 南北超過1500公里):
東 東經1190~1200(浙閩邊界)
西 東經1000左右(青川邊界)
南 北緯210~350(秦嶺至黃河一線)
華南虎到目前為止,中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餘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隻,(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小幼崽,「麥當娜」的1隻幼崽。國內動物園圈養的華南虎只有60多隻,散布在全國19家城市動物園中。此外,在南非野化的雄虎「希望」不幸病死,「麥當那」的另一隻幼崽未成活。
過去在中國的范圍分布很廣,數量也最多。其分布遠除華南以外,還包括華東、華中、西南的廣闊地區,甚至陝南、隴東、豫西和晉南等個別地區也曾發現過。
在20世紀中期,南嶺地區是華南虎的分布中心,鄰省的浙江、湖北、四川分布則不太均勻。目前僅在廣東、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區還可能存在不足25隻。
以下是近20年來發現有野生華南虎活動蹤跡的地點(6個省),估計數量為15隻,也許實際數量更少。
一 :江西(6處潛在分布區,數量不詳)
1.雩山山脈(宜黃、樂安、南豐、崇仁、南城、廣昌、寧都7個縣)
2.羅霄山脈(上粟、蓮花、銅鼓、寧崗、井岡山、永新6個縣)
3.武夷山脈(鉛山、貴溪、資溪、瑞金、石城5個縣)
4.懷五山山脈(德興等2個縣)
5.幕山脈(修水、武寧、靖安、永修4個縣)
二 :廣東(3處潛在分布區,5-6隻)
1.大東山-八寶山片(連州、陽山、乳源、樂昌部分地區)
2.車八嶺-黃牛石片(始興、翁源、連平等縣的部分地區)
3.萬石山-觀音山東片(仁化、南雄、樂昌等)
三 :湖南(2處潛在分布區,最近統計為還有3隻)
1:壺瓶山自然保護區
2:莽山自然保護區
3:勾掛嶺—姑婆山片(江華等部分地區)
四 :福建(2處潛在分布區,數量不詳)
1:梅花山自然保護區
2:福建三明地區
五 :浙江(1處潛在分布區,估計有3隻)
1:慶元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六 :貴州(3處潛在分布區,數量不詳)
1:以梵凈山為核心的武陵山區
2:以赤水、習水與四川、重慶交界地區
3:金沙縣的冷水河至青池與四川交界地帶
4. 華南虎的種群現狀
20世紀50-60年代
根據中國國皮毛市場每年虎皮收購量的不完全統計,1956年全國收購虎皮1750張。
20世紀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個縣發現有虎,該省1955-1956年捕虎171隻。
20世紀50-60年代,在川東的萬縣,以及陝、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區已經發現不到虎的蹤跡。
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隻。
1964年,壽振黃先生根據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購數量估計當時華南虎每年約被獵捕800隻,顯然有「放衛星」的嫌疑。
1966年在安徽也都捕到過虎。50年代初廣東省獵虎50多隻,60年代約為20隻。
1958年在貴州中部的清鎮,1959年在貴州西部的威甯都曾捕到過虎。秦嶺地區的虎滅絕於60年代。
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殺虎60多隻。
1964年陝西佛坪山一山民獵殺過一隻野生華南虎,迄今就再也沒有人看見過成年華南虎的身影。
20世紀70-90年代
到1970年後,江西的華南虎年捕獵量少於10隻,1975年後再沒捕過虎。
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隻,浙江省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3隻。70年代廣東省獵虎獵捕不足10隻。湖南最後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
20世紀70年代末估計全國野生華南虎的數量為40-80隻。山西省最後捕獲的虎在1974年1月,在原平縣收到一副虎骨後再未發現過虎。1979年全國全年只收到一張虎皮。
20世紀80年代後野生華南虎數量已極少,有人估計我國野生華南虎的總數為30-80隻。湖北最後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在利川市百戶灣林場發現1隻幼虎,之後送到重慶動物園。後根本湖北記者的調查,證實這是失誤報道,百戶灣林場發現的那隻幼獸實為一隻雲豹幼體。
1987年5月的統計顯示廣東省境內活動的華南虎有成年虎4隻,幼虎12隻。
1990-1992年,原林業部與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開展的全國性野生華南虎及其棲息地調查中,並沒有找到野生華南虎的活體。但根據所發現的痕跡和糞便等證據,估算出當時我國廣東、湖南、江西、福建交界處華南虎有20-30隻。實際數量可能會更少。
21世紀初
2000-2001年,國家林業局和WWF進行的全國野生華南虎及其棲息地大規模調查,搜索過程中沒有看見一隻野生虎的身影。在這次調查之後,國外一些學者認為野生華南虎已經滅絕。而國內學者並沒有放棄搜索到野生華南虎的一絲希望。
2007年冬季,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開展了「粵北野生華南虎野外調查」項目,但最終未發現野生華南虎存在的痕跡。
2008年,「周老虎」事件之時,國家林業局派駐的專家調查組也表示在鎮坪縣並沒有野生華南虎的存在。
野生華南虎存在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因為物種的繁衍需要自然種群的存在,自然種群還必須維持一定的個體數目、保持基因達到足夠的雜合水平,種群才不會因為近親繁殖而發生近交衰退。由於原華南虎分布的地區已經多年不見華南虎的蹤跡,發現華南虎種群的可能性更加微乎其微。因此很多專家都認為,華南虎的自然種群已經滅絕。
截至2010年10月,全世界人工飼養華南虎數量共有110隻左右。 華南虎的人工繁殖始於1963 年的貴陽黔靈公園。
1958年從貴州清鎮捕獲1 只野生雄性華南虎,於1963 年先後與1958年從貴州長順捕獲的1隻野生雌性華南虎、和1959 年從貴州畢節捕獲的1隻野生雌性華南虎交配。兩只雌性華南虎分別產下1雄1雌2隻幼仔,38年來全國圈養華南虎共有122胎產仔287隻,除32隻死亡外,存活雄體151隻,雌體104隻。
在46年的圈養中,華南虎共死亡250隻。可以准確確定死亡年齡的有191隻,其壽命之和為10179歲。記錄的266隻幼體,在出生後30 天內死亡的有117隻,死亡率高達44%;成體的死亡率在4-12歲時為4%-5%,超過13歲的死亡率增大。
截止2010年9月,全國16家動物園飼養華南虎。包括:上海動物園、洛陽王城公園、蘇州動物園、廣州動物園、成都動物園、重慶動物園、福州動物園、南昌動物園、廣州香江野生動物世界、上海野生動物園、深圳野生動物園、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長沙生態動物園等。
目前擁有華南虎數量最多的動物園是上海動物園,共有25隻;其次是洛陽王城動物園,共有19隻。上海動物園於2010年9月建立了華南虎幼兒園、托兒所,用於訓練華南虎幼崽,為全國首創。 中國動物園協會(CAZG) 建立的華南虎譜系記載了我國307隻華南虎在46年中的詳細飼養繁殖情況(共生122胎287隻幼崽),現存圈養華南虎分散在全國22家單位,有57隻個體,是一個衰退的種群。通過SPARKS 和GENES 軟體分析發現從1977年始,圈養種群的基因多樣性便逐漸下降而近交系數卻不斷增加。
我國華南虎的圈養始於1955年。當年從四川野外捕捉了一隻雌性華南虎,呼名「猛子」 (MENG ZI),譜系號為「1」。先運到河北, 暫養一段時間後,轉運到上海圈養了15 年,1970年又運到合肥逍遙津動物園,同年死去。
1955-2001年間的46年來國內先後有40 家大、中城市的動物園或公園飼養過307 只(譜系登錄的個體數) 華南虎。其中雄體158隻,雌體117隻,另有32隻幼仔因剛一出生即死亡,未記錄其性別。在國外僅有蘇丹和朝鮮等國的4家動物園飼養展出過6隻華南虎。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是生長於北京的全莉女士從2000年起相繼在英國、美國和香港創立的慈善基金會,旨在拯救中國虎。它是中國境外,在世界范圍內唯一的一個以拯救瀕危的中國虎為宗旨的慈善機構。2000年10月, 經過數月的籌劃,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在倫敦成立了。中國國家林業局的代表和野生動物保護界知名人士參加了成立大會。
鑒於全莉的文化和經濟管理背景,她曾在時裝界頂級品牌的工作過,並成為Gucci國際全球品牌管理經理),她擔任基金會的領導人並起到中西方橋梁的作用。基金會的目的是廣泛引起對中國虎現狀的關注,通過公眾教育,把先進的保護模式介紹到中國並加以實踐,籌集資金來支持這些行動,為拯救和保護中國虎而努力。我們也要成為中西方以及所有致力於保護中國的野生動物和棲息地的組織的紐帶。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積極在多個項目上籌集資金,以支持正在進行的中國虎和棲息地的項目。拯救中國虎的顧問包括:華盛頓州政府野生動物生物學家科勒(Gary Koehler)博士、中國《人與自然》電視節目主持人趙忠祥。形象大使是著名的成龍。代言人有中國著名導演陳凱歌、姜文,國際影星楊紫瓊,Duran Duran流行樂隊的羅絲(Nick Rhodes),美國中國會的老闆、上海灘時裝創始人鄧永鏹,鋼琴家朗朗,電視人蔣怡,指揮家艾什巴赫, 以及來思特虎橄欖球隊的穆迪(Lewis Moody)。 為了改變華南虎即將滅絕的命運,拯救中國虎採取了前所沒有的拯救措施:將華南虎放出牢籠,進行有效的繁育,使瀕臨滅絕的華南虎種群數量,野化以恢復野性,最後重新引進中國的野外。在中國本土面積較大而又安全的棲息地上逐漸增加。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拯救中國虎重引入項目設了兩個主要分項目:第一是中國虎野化工程,第二是在中國的中國虎試點保留地項目。
2002年11月,常設於英美的野保組織「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與中國國家林業局屬下的野生動物研究中心和拯救中國虎國際聯合會南非項目中心(本中心是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為運作計劃的實施而設立的執行機構)在北京簽署了合作協議,旨在中國虎的繁育、野化和重引入中國野生棲息地。
中國政府第一次簽署類似的合作協議:借鑒學習南非野保科學家們帶來的技術和經驗。南非野保界成功的使南非幾個瀕臨滅絕邊緣的物種種群擴大到可以繁衍下去的數量並放歸到其原來的領地,實現了生物群系的完整性。南非科學界也對這個合作夥伴感到振奮,因為這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南非的合作關系。 在南非進行野化的華南虎有15隻。截止2013年8月,共有三代。
一代虎
國泰: 雌性,2003年1月21日出生於上海動物園。於2003年9月赴南非老虎谷參加野化訓練。
希望: 雄性,2003年2月17日出生於上海動物園。於2003年9月赴南非老虎谷參加野化訓練。於2005年8月20日死於肺炎和心臟衰竭。
虎伍茲: 雄性,2004年3月9日出生於上海動物園。於2004年10月29日赴南非老虎谷參加野化訓練。
麥當娜:雌性,2004年4月20日出生於上海動物園。於2004年10月29日赴南非老虎谷參加野化訓練。
327: 雄性,2002年8月30日出生於蘇州動物園。於2007年4月23日赴南非老虎谷參加繁殖計劃。2011年9 月17日, 327沖過帶電鐵絲的大鐵門進入毗鄰的老虎營地攻擊另外一頭公虎,但反被對方殺死。
二代虎
小虎的出生日,皆為南非當地時間:
虎嚕(Hulooo):2007年11月23日出生於南非老虎谷,雄性,體重:1.2公斤。父親:虎伍茲,母親:國泰。
JenB(金箍棒),Coco(扣子):2008年3月30日國泰於南非老虎谷自然條件下生產,兩只幼崽皆為雄性,分別於12:40 及13:25出生。父親:虎伍茲。母親:國泰。
2008年4月12日,麥當娜首次生仔:兩只幼崽在室外自然條件下相繼於當地時間15:35和16:26誕生,第一隻難產,另一隻幼崽在出生七天後由於細菌感染在羅瑞公園死亡。麥當娜原存活虎崽:1360克(1.36公斤),至4月16日1.6公斤,體長:54CM,死去虎崽:1.2公斤。父親:虎伍茲。
King Henry(亨利王),小公主(Princess):2008年8月18日,母虎麥當娜在野外樹林中順利產下兩只虎仔,一公一母。這是拯救華南虎野化繁育項目中首次虎仔在完全自然條件下出生,沒有受到任何觀察或人工干擾。父親:虎伍茲。
2009年12月17日,國泰在室外自然條件下產下第三胎(一隻虎崽),後因天氣等原因夭折,父親:327。
虎媧(Huwaa):2011年1月31日,國泰在室外自然條件下產下的第四胎,父親:327。
阿爾法(Alfa),貝塔(Beta):2011年7月20日,國泰在室外自然條件下產下第五胎,兩只雄性虎崽,父親:327。
威泰勒(Vitality),Yoya,Zeta:2011年10月9日,麥當娜在完全自然並與人類和其他虎隔絕的環境下產下一胎3隻小虎,父親為327。3隻小虎全為雌性。
三代虎
第三代華南虎幼崽於2013年8月29日在中國虎項目南非老虎谷保護區出生。該幼崽使嚴重瀕臨滅絕的華南虎在老虎谷保護區的數量達到了15,這是這個亞種在世界上存活的近15%的數量。
這個幼崽的出生是中國虎項目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代表老虎谷自然保護區第一個倖存的第三代華南虎,並且母親和幼崽將完全在老虎谷保護區的野生環境中生長。。
福建龍岩梅花山華南虎繁育基地於2001年4月20日首次成功繁殖,到2009年7月份,共繁殖成功21隻虎,使該地的華南虎種群擴大到27隻的規模。
5. 華南虎為什麼變得稀少的
外形特徵
華南虎雄虎從頭至尾身長約1.8米,重約150~225公斤。雌虎從頭至尾身長約1.6~1.7米,體重約110公斤。尾長80-100厘米。根據貓科動物學家MAZAK的研究,華南虎的條紋數量可能是中國所有亞種裡面最少的。其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條紋,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的大,體側還常出現菱形紋。華南虎較其他虎種原始,頭骨長度與頭骨寬度的比值較大,體型修長,腹部較細,更接近老虎的直系祖先——中華古貓。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主要生活在森林山地。多單獨生活,不成群,多在夜間活動,嗅覺發達,行動敏捷,善於游泳,但不善於爬樹。與其他的虎的亞種相似,華南虎主要是獵食有蹄類動物,最喜歡的體形約為30-400磅。雄性華南虎則會攻擊較大形的獵物,如黑熊及馬來熊等。一般來說,一隻老虎的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還必須生存有200隻梅花鹿、300隻羚羊和150隻野豬。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華南虎的懷孕期約為103天,平均每次可以產兩三頭幼虎。一般情況下,體質弱的華南虎每次僅產1~3仔,體質好一些的每胎有可能會有2~4仔。產仔最高紀錄:一胎5仔。華南虎母子
華南虎的人工繁殖始於1963年的貴陽黔靈公園。1958年從貴州清鎮捕獲1隻野生雄性華南虎,於1963年先後與1958年從貴州長順捕獲的1隻野生雌性華南虎、和1959年從貴州畢節捕獲的1隻野生雌性華南虎交配。兩只雌性華南虎分別產下1雄1雌2隻幼仔和1隻雌性幼仔,38年來全國圈養華南虎共有122胎產仔287隻,除32隻死亡外,存活雄體151隻,雌體104隻。在46年的圈養中,華南虎共死亡250隻。可以准確確定死亡年齡的有191隻,其壽命之和為10179歲。記錄的266隻幼體,在出生後30天內死亡的有117隻,死亡率高達44%;成體的死亡率在4-12歲時為4%-5%,超過13歲的死亡率增大。有記錄的最大年齡約24歲(雌體)。該個體的譜系號為「25」,於1966年在湖南野外捕獲,當時約2歲,送到長沙圈養。1980年轉送到重慶,1982年又運到洛陽,於1988年6月9日死去,在圈養條件下生活了22年。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該亞種曾廣泛分布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的廣闊地區,以及陝西、隴東、豫西和晉南的個別地區(湖南、貴州、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浙江、湖北、四川、重慶、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地)。原始分布區大致為(東西超過2000公里南北超過1500公里):東東經1190~1200(浙閩邊界)西東經1000左右(青川邊界)南北緯210~350(秦嶺至黃河一線)在20世紀中期,南嶺地區是華南虎的分布中心,鄰省的浙江、湖北、四川分布則不太均勻。目前僅在廣東、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區還可能存在不足25隻。以下是近20年來發現有野生華南虎活動蹤跡的地點(6個省),估計數量為15隻,也許實際數量更少。
一、江西
(6處潛在分布區,數量不詳)1.雩山山脈(宜黃、樂安、南豐、崇仁、南城、廣昌、寧都7個縣)2.羅霄山脈(上栗、蓮花、銅鼓、寧崗、井岡山、永新6個縣)3.武夷山脈(鉛山、貴溪、資溪、瑞金、石城5個縣)4.懷玉山山脈(德興等2個縣)5.幕山脈(修水、武寧、靖安、永修4個縣)
二、廣東
(3處潛在分布區,5-6隻)1.大東山-八寶山片(連州、陽山、乳源、樂昌部分地區)2.車八嶺-黃牛石片(始興、翁源、連平等縣的部分地區)3.萬石山-觀音山東片(仁化、南雄、樂昌等)
三、湖南
(4處潛在分布區,最近統計為還有4隻左右)1:壺瓶山自然保護區2:莽山自然保護區3:勾掛嶺—姑婆山片(江華等部分地區)4:湖南省桃源縣烏雲界自然保護區
四、福建
(2處潛在分布區,數量不詳)1:梅花山自然保護區2:福建三明地區
五、浙江
(1處潛在分布區,估計有3隻)1:慶元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六、貴州
(3處潛在分布區,數量不詳)1:以梵凈山為核心的武陵山區2:以赤水、習水與四川、重慶交界地區3:金沙縣的冷水河至青池與四川交界地帶
動物園的飼養
洛陽王城公園繁殖的小虎
截止2010年9月,全國16家動物園(包括繁殖基地)共有98隻華南虎。目前飼養華南虎的動物園有:上海動物園、廣州動物園、蘇州動物園、重慶動物園、福州動物園、南昌動物園、鄭州動物園、洛陽王城公園、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上海野生動物園、深圳野生動物園、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長沙生態動物園等。目前擁有華南虎數量最多的動物園是上海動物園,共有25隻;上海動物園於2010年9月建立了華南虎幼兒園、托兒所,用於訓練華南虎幼崽,為全國首創。在南非進行野化的華南虎有9隻,分別是: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幼崽(「虎嚕」「金箍棒」「扣子」),「麥當娜」的2隻幼崽(「亨利王」,「公主」)。
編輯本段保護級別
華南虎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
編輯本段起源變遷
華南虎不僅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且其起源及擴散以及分布區的變遷過程在研究虎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學價值。有人比較支持虎起源於我國華南區域的觀點(即華南虎原始分布區域),然後沿著兩個主要方向擴散,即虎沿西北方向的森林和河流系統進入亞洲西南部;沿南和西南方向進入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一部分最終進入印度尼西亞群島,擴散和輻射適應過程中,虎演化出了8個亞種。
現代虎類的化石首次現在於陝西藍田公王嶺。估計時間為中更新世初期,亦即距今大約60萬年。1998年,IVPP的邱占祥院士認為在我國已經發現的化石中,時代最早的虎化石可能是距今約200萬年前(含化石的岩性是紅土)的古中華虎(Pantheratigrispalaeosinensis),Pantheratigrispalaeosinensis是瑞典古生物學家Zdansky於1924年所建的,這個標本出土於河南澠池蘭溝第三十八地點,最近在甘肅又出土了新的標本,目前這個種的標本非常稀少,全世界僅有3個頭骨,一個在國外,其餘2個保存於北京。(Mazak,2006)。1967年,著名貓科動物學家,德國古登博格大學的Hemmer教授著論文詳細討論了這個種的性質,Hemmer教授非常詳細地研究後認為絕大部分特徵與虎接近,但部分特徵也是美洲豹特有的。他也認為古中華虎應為虎的一個亞種(Pantheratigrispalaeosinensis)。有人說華南虎頭骨是8個公認虎亞種中最原始的,這個說法缺乏根據,目前還沒有人拿過古中華虎的頭骨與華南虎頭骨詳細比較過。Pantheratigrisamoyensis(華南虎)這個學名是1905年由德國動物分類學家Hilzheimer依據5個產自漢口(今武漢)的虎頭骨標本後所定名的。amoyensis這個名字是amoy(廈門)的拉丁化名詞,這是因為華南虎最早被美國一生物學家發現於廈門島而定名的。華南虎的頭骨要明顯的小於東北虎和印度虎,雄虎頭骨的平均長度僅為318mm(Mazak,2004)。
編輯本段種群狀況
20世紀50-60年代
根據我國皮毛市場每年虎皮收購量的不完全統計,1956年全國收購虎皮1750張。20世紀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個縣發現有虎,該省1955-1956年捕虎171隻。20世紀50-60年代,在川東的萬縣,以及陝、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區已經發現不到虎的蹤跡。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隻。1964年,壽振黃先生根據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購數量估計當時華南虎每年約被獵捕800隻,顯然有「放衛星」的嫌疑。1966年在安徽也都捕到過虎。50年代初廣東省獵虎50多隻,60年代約為20隻。1958年在貴州中部的清鎮,1959年在貴州西部的威甯都曾捕到過虎。秦嶺地區的虎於滅絕60年代。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殺虎60多隻。1964年陝西佛坪山一山民獵殺過一隻野生華南虎迄今,就再也沒有人看見過成年華南虎的身影。
20世紀70-90年代
到1970年後,江西的華南虎年捕獵量少於10隻,1975年後再沒捕過虎。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隻,浙江省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3隻。70年代廣東省獵虎獵捕不足10隻。湖南最後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20世紀70年代末估計全國野生華南虎的數量為40-80隻。山西省最後捕獲的虎在1974年1月,在原平縣收到一副虎骨後再未發現過虎。1979年我國全年只收到一張虎皮。20世紀80年代後野生華南虎數量已極少,有人估計我國野生華南虎的總數為30-80隻。湖北最後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在利川市百戶灣林場發現1隻幼虎,之後送到重慶動物園。1987年5月的統計顯示廣東省境內活動的華南虎有成年虎4隻,幼虎12隻。1990-1992年,原林業部與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開展的華南虎及其棲息地調查估計當時我國廣東、湖南、江西、福建交界處華南虎有20-30隻。
21世紀初
2000-2001年的華南虎及其棲息地調查搜索過程中沒有看見一隻野生虎的身影,國外一些學者認為野生華南虎已經滅絕。
華南虎在重慶現蹤跡
野生華南虎「滅絕」近30年後,重慶首度發現其蹤跡,在前一段時間剛剛結束「重慶市陸生野生動物普查」的動物學家大爆「猛料」:他們在城口縣大巴山原始森林腹地考察時,首次發現了野生華南虎的蹤跡。發現華南虎出沒的地方位於重慶最北部的城口縣大巴山原始森林,
被譽為「重慶最後一片原始森林」,與陝西紫陽接界,參與普查的動物專家們在遮天蔽日的濃蔭中走了整整一天也不見天日。當考察隊員們行至原始森林腹地的高楠鄉嶺南村紅星社時,從村民口中得到一個消息:前幾天有隻老虎將信用社主任埋在地里的死狗刨出來吃了。此外,當地有居民還向調查組反映了這樣一個情況,他們1998年春天也在森林中見到一隻大老虎帶著兩只小老虎散步,見到人後,老虎迅速逃開。據專家們分析,大巴山原始森林是華南虎傳統分布區域,此次調查顯示,該林中還有野生華南虎的殘存個體。這也是繼浙江、江西之後,全國第三個發現有華南虎蹤跡的地方。
重慶市官方確認境內華南虎滅絕
從2006年起,歐盟生物多樣性辦公室和重慶市環保局等單位一起,開展了全面的重慶物種調查,至2009年4月,第一階段調查已經結束。本次物種調查自2006年開始,是重慶直轄以來最大型最全面的物種調查。專家將物種的生存狀態,分為絕滅、極危、瀕危、易危、漸危、無危6個狀態。調查認為,虎、狼、藏原羚這3種珍稀野獸,以及斑背潛鴨、黑海番鴨、黑鸛、禿鸛這4種珍稀鳥類,在重慶已經處於滅絕狀態。3年多來,參與調查的鄧合黎、胥執清等專家,走訪了大巴山、金佛山等森林,在40多個區縣都沒有看見或聽見這7種動物留下的蛛絲馬跡,也沒有看到過其他大型野獸。鄧合黎說,這7種動物,特別是虎、狼等野獸的食物鏈已經斷裂。其次,重慶的森林破碎化比較嚴重,零星森林較多,但沒有一片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森林,大型野獸沒有活動的生存空間。第三,最近30年以來,沒有這些野獸出現的確切記錄和蹤跡,也沒有專著描述。因此,這些動物存在的可信度降低,最終確定為絕滅狀態。
華南虎的悲慘命運
華南虎的瀕臨滅絕,實在是一個大悲劇。建國初期,野生華南虎的數量還有4000多頭。經過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華南虎標本
持續進行的大規模捕殺,華南虎種群遭受重創,一蹶不振。當時,政府宣布華南虎為「四害」之一,除虎如同剿匪,大打人民戰爭,還組織專門的打虎隊,由解放軍和民兵協同作戰,趕盡殺絕。例如,1956年冬,福建的部隊和民兵捕殺了530隻虎、豹。在這場運動中,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以及撫州捕殺了150多隻老虎。1959年冬,貴州有30多頭虎、豹遭獵捕。1963年廣東北部共捕殺了17隻老虎,雷州半島也有17隻被捕殺。1953年至1963年,有一個專業打虎隊在粵東、閩西、贛南共捕殺了130多隻虎、豹。大概是因為分布范圍和數量的原因,命運很不相同。東北虎一開始就進入了政府的保護名單,而華南虎長期以來列名黑名單,格殺勿論。1959年2月,林業部頒發的批示里,把華南虎劃歸到與熊、豹、狼同一類有害動物,號召獵人「全力以赴地捕殺」;而東北虎被列入與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同一類的保護動物,可以活捕,不能殺死。1962年9月,國務院頒布指示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列出19種動物為嚴禁捕獵動物,並在一些地區受到保護。華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在中國政府號召大規模獵殺華南虎時,國際社會就著急了。1966年,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在《哺乳動物紅皮書》中將華南虎列為E級,也就是瀕危級。1973年5月,國務院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條例》(草案)中,把華南虎列為三級保護動物。也是在1973年5月,農業部禁止獵捕東北虎和孟加拉虎,卻仍然允許每年控制限額捕獵華南虎。每年控制的數量以當地農業部門按"有計劃地保證數量持續增長"為原則。1977年農業部修改了規定,終於將華南虎從黑名單轉移到紅名單。東北虎仍然是保護種類的首位,華南虎和孟加拉虎屬於禁捕的第二類。1979年,農業部將華南虎列為一級保護動物。不過,這些措施似乎已經晚了。據估計,1981年,野生華南虎大約只剩下150隻到200隻。最擔心華南虎滅絕的,似乎還是外國人。1986年4月,在美國舉行的「世界老虎保護戰略學術會議」,急忙把中國特產華南虎列為「最優先需要國際保護的瀕危動物」。華南虎紀念幣
到了1989年,我國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終於將華南虎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單。對於這一瀕臨滅絕的物種,合法生存權姍姍來遲,彷彿是臨終關懷。也許是多餘的關懷。因為從此之後,野生華南虎從人類的世界完全消失。許多人聲稱發現了它們的蹤影,無非是只聞其聲,只見其跡,都是證明力較弱的間接證據。1996年,聯合國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發布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將華南虎列為第一號瀕危物種,列為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最需要優先保護的極度瀕危物種。華南虎,這一悲劇性的物種,終於成了舉世矚目的明星。只是聚光燈下空空落落,主角缺席。我們不知野生華南虎身在何處,甚至,不知道它們是否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
編輯本段相關項目
華南虎譜系
中國動物園協會(CAZG)建立的華南虎譜系記載了我國307隻華南虎在46年中的詳細飼養繁殖情況(共生122胎287隻幼崽),現存圈養華南虎分散在全國22家單位,有57隻個體,是一個衰退的種群。通過SPARKS和GENES軟體分析發現從1977年始,圈養種群的基因多樣性便逐漸下降而近交系數卻不斷增加。
我國華南虎的圈養始於1955年。當年從四川野外捕捉了一隻雌性華南虎,呼名「猛子」(MENGZI),譜系號為「1」。先運到河北,暫養一段時間後,轉運到上海圈養了15年,1970年又運到合肥逍遙津動物園,同年死去。1955-2001年間的46年來國內先後有40家大、中城市的動物園或公園飼養過307隻(譜系登錄的個體數)華南虎。其中雄體158隻,雌體117隻,另有32隻幼仔因剛一出生即死亡,未記錄其性別。在國外僅有蘇丹和朝鮮等國的4家動物園飼養展出過6隻華南虎。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是生長於北京的全莉女士從2000年起相繼在英國、美國和香港創立的慈善基金會,旨在拯救中國虎。它是中國境外,在世界范圍內唯一的一個以拯救瀕危的中國虎為宗旨的慈善機構。2000年10月,經過數月的籌劃,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在倫敦成立了。中國國家林業局的代表和野生動物保護界知名人士參加了成立大會。鑒於全莉的文化和經濟管理背景,(她曾在時裝界頂級品牌的工作過,並成為Gucci國際全球品牌管理經理),她擔任基金會的領導人並起到中西方橋梁的作用。基金會的目的是廣泛引起對中國虎現狀的關注,通過公眾教育,把先進的保護模式介紹到中國並加以實踐,籌集資金來支持這些行動,為拯救和保護中國虎而努力。我們也要成為中西方以及所有致力於保護中國的野生動物和棲息地的組織的紐帶。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目前在很多不同的項目上籌集資金,以支持正在進行的中國虎和棲息地的項目。拯救中國虎的顧問包括:華盛頓州政府野生動物生物學家科勒(GaryKoehler)博士、中國《人與自然》電視節目主持人趙忠祥。形象大使是著名的成龍。代言人有中國著名導演陳凱歌、姜文,國際影星楊紫瓊,DuranDuran流行樂隊的羅絲(NickRhodes),美國中國會的老闆、上海灘時裝創始人鄧永鏹,鋼琴家朗朗,電視人蔣怡,指揮家艾什巴赫,以及來思特虎橄欖球隊的穆迪(LewisMoody)。
中國虎重引進項目
華南虎郵票
為了改變華南虎即將滅絕的命運,拯救中國虎採取了前所沒有的拯救措施:將華南虎放出牢籠,進行有效的繁育,使瀕臨滅絕的華南虎種群數量,野化以恢復野性,最後重新引進中國的野外。在中國本土面積較大而又安全的棲息地上逐漸增加。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拯救中國虎重引入項目設了兩個主要分項目:第一是中國虎野化工程,第二是在中國的中國虎試點保留地項目。2002年11月,常設於英美的野保組織「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與中國國家林業局屬下的野生動物研究中心和拯救中國虎國際聯合會南非項目中心(本中心是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為運作計劃的實施而設立的執行機構)在北京簽署了合作協議,旨在中國虎的繁育、野化和重引入中國野生棲息地。中國政府第一次簽署類似的合作協議:借鑒學習南非野保科學家們帶來的技術和經驗。南非野保界成功的使南非幾個瀕臨滅絕邊緣的物種種群擴大到可以繁衍下去的數量並放歸到其原來的領地,實現了生物群系的完整性。南非科學界也對這個合作夥伴感到振奮,因為這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南非的合作關系。
編輯本段保護措施
粵北將編制總體規劃保護華南虎
從粵北華南虎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保護華南虎又有新舉措,最近邀請了中南林學院動、植物和生態學專家、教授到該保護區進行實地考察,編制保護華南虎的總體規劃。專家們根據野外調查分析論證和用科學方法計算,認為野外華南虎現存的數量大約為20餘只左右,分散在我國江西、湖南、廣東三省交界處的羅霄山脈和雷公山脈和南嶺山脈的局部地區。另外,在閩西梅花山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境內,近年也多次發現有華南虎活動。廣東現存的華南虎則分三片:陽山、乳源、連山為一片,數量有3到5隻;車八嶺天平架片有一隻;仁化、南雄、樂昌片有1隻。粵北華南虎自然保護區方面介紹,總體規劃將華南虎活動頻繁、自然環境保護良好的車八嶺、楊東山、羅坑的三個核心地帶,劃為三個核心區進行重點保護,區間建立綠色通道,並在核心區建立華南虎的觀察點,科學管理。
江西省宜黃縣農民為保護華南虎搬遷
結合國家退耕還林工程的全面展開,為有效保護好世界瀕危野獸華南虎,被列為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江西省宜黃縣,開始了大規模的人退林進、造林種草、保護老虎的活動。目前,全縣華南虎保護區內已有56個重點地段的村小組,5732戶農戶申請遷出保護區內,完成退耕還林還草整地面積4O85畝,佔全縣
退耕還林面積的近十分之一。宜黃縣是個丘陵山區縣,常有華南虎出沒,且經常出現華南虎傷人的事件,國家和江西省有關部門多次組織專家進行考察,獲取了不少華南虎生存的資料。為了讓華南虎有一個良好生存環境,該縣把華南虎經常出沒的地方劃為核心保護區,並制訂了相應的保護措施。國家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為該縣的華南虎保護工作帶來了極好地機遇。全縣把退耕還林工程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地方經濟、實現農民增收的一項社會系統工程來抓。他們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的原則,堅持退耕還林與「生態立縣」、調整產業結構、建設華南虎保護區工程、加強生態保護和旅遊開發五個結合,制訂六個先退政策。即:坡度在25度以上水土流失嚴重的耕地先退;華南虎保護區核心區范圍內耕地先退;劃為國家公益林區域內的坡耕地先退;已搬遷的村小組耕地先退;已撂荒的坡耕地先退,連村集中分布在一個地勢的坡耕地先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將華南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的1194畝農田以及全縣5個旅遊風景區周圍的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實行「退一還一」的激勵機制,靈活運用補助政策,允許農戶跨組、跨村、跨鄉異地承包和租賃荒山,實行誰退耕、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有實力、有能力的企業和個人承包退耕還林地,激發了群眾的造林熱情。從去年10月中旬至目前,全縣有10個村,132個村小組597個聯戶和1742個散戶經營退耕還林工程。
珍稀華南虎幼崽降生南非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創辦人全莉在2007年11月25日宣布,1隻雄性華南虎幼崽(後被取名為「虎嚕」)於2007年11月23日23:30在南非自由省老虎谷順利降生。這是一個歷史性意義的時刻,因為這是第一次華南虎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出生。這只華南虎幼崽十分健壯,出生時體重1.2公斤,比一般的老虎要大,雖未來的森林之王
然還閉著雙眼,卻能發出響亮的叫聲,特別是在餵食的時候。這是由在南非老虎谷進行野化訓練的母虎「國泰」和公虎「虎伍茲」交配繁育的第一隻華南虎幼崽。從2007年8月7日至11日,兩只老虎在4公頃營地連續交配,1個小時最多達9次,最後母虎終於有喜,整個懷孕過程長達103天。生產過程歷時12小時,4歲半的「國泰」對幼崽表現出了她的母愛,清潔並舔舐自己的幼仔,但不尋常的寒流使我們不得不將幼崽取出,防止其凍死。公虎「虎伍茲」3歲半,體重140公斤,由於經過3年的野化訓練,體魄強壯,顯得威風凜凜。他還沒有見到自己的幼崽。在國泰生產以後,老虎谷員工對國泰進行了24小時監測,然後將其放回了較大的老虎營地。國泰沒有對我們取走幼崽表現出負面反應。現在幼崽由來自另一個野生動物中心的專家進行人工喂養。我們計劃在合適的時候將幼崽再次引回母虎身邊。今後他將接受和其他從小來到南非的老虎一樣的野化訓練。全莉興奮地說,華南虎幼崽的誕生標志著中國虎南非野化訓練取得了顯著成效,它們不僅學會了捕獵野生動物,還自然繁育小虎,為拯救中國虎南非野化繁育項目注入了新鮮血液。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作為中國虎南非野化項目的發起者,致力於對中國動物園的籠養老虎進行野化訓練,以重獲捕獵能力,並繁育後代回歸中國野外。雖然有人說這不可能,但全莉卻以實際行動反駁了他們。2003年以來,已經有兩批4頭老虎被送到距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600多公里的老虎谷保護區進行野化訓練,在南非的土地上學會了躲避風雨和炙熱陽光的生存技巧,從抓家養的小雞,到野生的珍珠雞,再到捕獵在大自然中生長的野生白面羚羊,還學會了迂迴包抄、以逸待勞的捕食技巧。至今它們已捕獵60多頭白面羚羊,掌握了捕獵普通食草野生動物的本能。南非老虎谷方圓330平方公里,橫跨自由、北方兩省,裡面有可供老虎狩獵用的10多種本地獵物,如南非白面大羚羊,跳羚,大角斑羚,黑角馬,斑馬、鴕鳥、劍羚、還有黑背胡狼、獰貓等小型食肉類動物。隨著小虎的降生,該項目又上了一個台階,中國也正在為建立可供這些小虎崽放歸的先鋒保留地做准備工作。在南非老虎谷接受野化訓練的母虎「國泰」繼2007年11月首次產仔之後,2008年3月30日,又一次成功地生下兩只小虎。4月12日,另一隻母虎「麥當娜」在自然條件下生下兩只幼崽,一隻幼崽由於難產夭折,另一隻幼崽在出生七天後由於細菌感染在羅瑞公園死亡。2008年,8月30日,華南虎麥當娜日又成功產下一雌一雄兩只虎崽。公虎取名為「亨利王」,以紀念在老虎周為拯救中國虎基金會捐獻3000英鎊的亨利王八世小學(英國)的師生;母虎由於是在南非出生的五頭小虎中唯一的雌虎,被取名為「公主」。「亨利王」和「公主」也是南非華南虎首次在完全野外,無人為干涉條件下分娩的小虎。
編輯本段老虎事件
陝西「周老虎」事件
6. 蘇州動物園里有什麼動物
火烈鳥丹頂鶴這類,長頸鹿,羚羊,羊駝,斑馬,羚牛,大象,猴,白虎,黑豹,東北虎,華南虎,斑鳩,獅子,金錢豹,鱉,蛇,鸚鵡,小熊貓,黑熊,猞猁,梅花鹿還有些記不得了,前幾天去的
7. 中國國內野生華南虎的數量還有xxx只(xxx年xxx月xx日)
中國野生華南虎已經滅絕?
新聞午報 2005-12-19 09:02:11
華南虎是我國獨有的虎種,現在僅存72隻,由於近親繁殖,種群質量正在不斷降低。如何讓這個種群延續下去,已經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18日結束的國家林業局在京主辦的華南虎野化放歸國際研討會上,江西、湖南兩個候選野化放歸實驗區的初步規劃方案接受了專家評議。國家林業局有關官員表示,將推進華南虎拯救項目進展,促進國內棲息地的重建,從而為保護華南虎種群提供條件。
質疑野生華南虎當真已滅絕?
本次研討會上,國外專家在介紹華南虎野外種群及棲息地調查時提出,中國野生的華南虎可能已滅絕,該觀點引起不少國內專家的質疑。
Tilson博士介紹,最後一次發現華南虎的蹤跡是在1991年。在2000年和2001年之間的18個月內,對中國曾經出現過華南虎的8個地區5個省進行了調查,沒有發現華南虎的絲毫蹤跡,和當地受訪者交流中也沒有發現。他們把牛放在山上7個月,也沒有被捕食掉。
據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陸軍介紹,要宣布一個物種滅絕需要50年沒有發現實體,而現在是近20年來沒有人在野外發現華南虎實體。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野外華南虎難以形成穩定的種群。
繁殖「近親結婚」還不如雜交
此前,為了讓華南虎找回野性,我國曾讓華南虎出國野訓,但其中一隻———「希望」不幸夭折了,這再次引起國內專家對近親繁殖的深入思考。南非專家在介紹中說,「希望」的心臟比它的同類要小,免疫能力較低,所以意外死亡。
中國動物園協會副秘書長謝鍾表示,華南虎都是由上世紀50年代前從野外捕來的6頭繁殖而來,有上海和貴陽兩大譜系,但任何一次繁殖都是近親繁殖,因為沒新的種源介入,如今近親系數最高達0.49,接近自身繁殖,導致基因多樣性降低,免疫力降低,幼崽在冬季已很難成活。
她提出三個解決方法:從野外尋找虎,但目前幾乎不可能;利用克隆技術,但目前不成熟不可靠;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引進同類虎的亞種種源,以保存部分基因。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徐艷春教授也建議,引進其他虎種,通過雜交保存基因。
出路重建野外華南虎棲息地
有望被放歸到瀏陽和資溪
為了讓華南虎重新回到野外,提高種群質量,我國正計劃建立野外放歸區。據陸軍介紹,2003年和2004年曾三次組織專家到江西、福建、湖南等地考察,經過綜
8. 中國南方動物園里有沒有華南虎
截止2010年9月,全國16家動物園飼養華南虎。包括:洛陽王城公園、上海動物園、蘇州動物園、廣州動物園、成都動物園、重慶動物園、福州動物園、南昌動物園、廣州香江野生動物世界、上海野生動物園、深圳野生動物園、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長沙生態動物園等。截至2010年10月,全世界人工飼養華南虎數量共有110隻左右。
截至2018年,擁有華南虎數量最多的動物園是洛陽王城公園,共有38隻,其次上海動物園,共有25隻。
截止2021年9月,河南省洛陽市王城公園動物園共有63隻華南虎,華南虎存有量居全國第一 。
上海動物園於2010年9月建立了華南虎幼兒園、托兒所,用於訓練華南虎幼崽,為全國首創。 2017年6月22日,廣州動物園再次成功繁殖華南虎。
主要的華南虎保護繁育基地有:中國華南虎蘇州培育基地、粵北華南虎馴養繁殖研究中心、福建龍岩梅花山華南虎繁育基地。
9. 全世界有多少只華南虎
華南虎於到目前為止,中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餘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隻,(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小幼崽,「麥當娜」的1隻幼崽。國內動物園圈養的華南虎只有60多隻,散布在全國19家城市動物園中。此外,在南非野化的雄虎「希望」不幸病死,「麥當那」的另一隻幼崽未成活。
過去在中國的范圍分布很廣,數量也最多。其分布遠除華南以外,還包括華東、華中、西南的廣闊地區,甚至陝南、隴東、豫西和晉南等個別地區也曾發現過。
在20世紀中期,南嶺地區是華南虎的分布中心,鄰省的浙江、湖北、四川分布則不太均勻。目前僅在廣東、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區還可能存在不足25隻。
大概是十幾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