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海洋動物活動的特點有哪些

海洋動物活動的特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31 17:26:15

㈠ 海底動物的活動特點有哪些



活動特點如下:
1、通過發出超聲波進行方向定位,比如鯨類;
2、依靠肌肉伸縮爬行,比如海參;
3、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比如章魚和烏賊;
4、自身擁有發光器官,游動起來會閃爍的深海魚;
5、可以爬上陸地的魚,比如適應兩棲生活的彈塗魚;
6、海底最快的箭魚,每小時130公里高速前進;
7、直立游泳的海馬;
8、通過吸附於宿主移動的魚,比如吸盤魚。

㈡ 你還知道哪些海洋動物活動的特點把你知道的寫一寫

寫作思路:明確讀者,根據讀者需求來寫合適的文字,在寫文章時,也需要考慮到專業術語的使用。如果使用專業術語並且不向讀者解釋,讀者就會不明白我們所指的內容,邏輯上會出現不連貫。

正文:

在水裡有一種魚,它被稱為的海洋殺手稱號?它就鯊魚。

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鯊魚的鼻孔位於頭部的前方,有的具有口鼻溝,連接在鼻口之間,嗅囊的褶皺增加了與外界環境的接觸面積,鯊魚屬於軟骨魚類,身上沒有魚鰾,調節沉浮主要靠它的肝臟。

根據化石考察和科學家推算得知,鯊魚在地上生活了約1。8億年,它早在3億多年前就已經存在,至今外形都沒有多大改變,說明它的生存能力極強,人稱海洋「獵手」。

我們在電影里會看到鯊魚吃人的場面。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鯊魚都是可怕的海洋殺手。

在鯊魚家族中,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一目。僅有1科1屬8種。體粗大而短,頭高近方形。吻短鈍,眼小,橢圓形,上側位。鼻孔具鼻口溝。口平橫,上、下唇褶發達。上、下頜牙同型,每頜前、後牙異型,前部牙細尖,3~5齒頭;後部牙平扁,臼齒狀。噴水孔小,位於眼後下方。

鼠鯊目又稱鯖鯊目,側孔總目中最大的一個目。包括現代的大多數種類。鰓孔5對。背鰭2個,無棘,具臀鰭。眼無瞬膜或瞬褶。椎體具輻射狀鈣化區,4個不鈣化區無鈣化輻條侵入。頜舌接型,上頜僅以韌帶連於頭骨。

被認為較其他鯊類對人更有危害性,又稱食人鯊、白死鯊。分布於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因有時會在未受刺激的情形下對游泳、潛水、沖浪的人,甚至小型船隻進行致命的攻擊而惡名昭彰。食量大,食物包括魚類、海龜、海鳥、海獅、海船上所棄雜物等。

魚類怕鯊魚,而鯊魚怕海豚。成群的海豚聯合起來,有組織地圍攻鯊魚,輪番用有力的鼻子,擊撞鯊魚的體側部。由於鯊魚骨骼是軟的,防護內臟的能力差,聰明的海豚抓住其要害,拚命地撞擊,不讓它有喘息之機,直到把鯊魚的內臟撞壞為止,往往鯊魚在一場圍殲戰中很快斃命。

兇狠的鯊魚也有天敵,它們懼怕一種叫虎鯨的海洋哺乳動物,因為虎鯨的牙齒非常鋒利,而且總是幾十隻一起出動。鯊魚一旦遇上虎鯨就馬上逃跑,或者將腹部朝上裝死躺下,否則就會被虎鯨撕成碎塊吃掉。

鯊魚真有趣。

㈢ 海洋動物的活動特點小段內容

海洋動物的活動特點是對環境依賴性強,數量大,深海動物抗壓力能力高。

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

演化歷史

海洋為最古老的棲地,生命源於海洋。早在寒武紀諸多高階分類單元如門、綱的代表種就已同時出現,但後來有很多類別滅絕,僅留下化石或少數的活化石種,例如鸚鵡螺、鱟、海豆芽等等,有的綿延子孫,眾多分歧成許多品種。

就現生動物門而論,概略可分為30多門(分類學家對此最高階分類單元仍時有新發現並修正、綜合),其中自由生活棲息在海洋的有8 門之多,又有14 門動物只分布於海洋;分布於淡水的有14 門,但沒有整個門的動物都只產於淡水的;

陸地產的則只有10 門,其中有一門動物只產於陸地,顯見海洋為生命之母。此外,海洋無脊椎動物諸門中,有許多動物門的種類很少,而且型態又特異,這些物種本身就是演化天擇的成果。

㈣ 海底動物的活動特點我是三年級的學生,能幫幫我嗎

海洋食物鏈是指在海洋生物社群中,從自營性細菌或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機物開始,經浮游生物、草食性動物至各級肉食性的動物,依次形成捕食者與被食者的需求關系。食物鏈的結構和金字塔類似,底座很大,而每上一級就比前一級縮小,整個網路是由多種復雜的食物鏈所形成的。 例如最常見的:藻類--小魚、蝦子-鯊魚、鯖魚、金槍魚等有些會發出超聲波,比如鯨類。有些會發出次聲波,通常用於呼喚同伴或求偶。 掠食動物通常是通過出其不意或者是用速度去追趕獵物,而以浮游動物為食的掠食動物的動物移動速度卻很慢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
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

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

有些貝類自己不動,但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還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光器官,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還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光器官,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深水魚:陽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線越暗,海下100米比較亮,200米就不那麼亮了,300米、400米就暗下來,500米以下就全黑了。可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其實就是因為深水中許多魚身體上有發光器官,它發出的光一方面可以充當捕食的誘餌,另一方面又可作為防禦(yù)敵人和警戒(jiè)的信號。
這些深水魚主要有:夜間能發出強光的燭光魚;頭部背面扁平,被一對發光器所蓋的光頭魚;身上附有無數發光細胞的龍頭魚;眼睛底下長著一盞「照明燈」,可發出強烈白光的電筒魚等。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麼樣的嗎?
當海面上波濤洶涌的時候,海底依然是寧靜的。再大的風浪,也只能影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那麼,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沒有呢?也不是。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是我們聽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製的水中聽音器,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還有的像人在打呼嚕……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會發出警報呢。

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有些貝類自己不動,但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還有些深水魚,他們自身就有發光器官,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海底植物的差異也是很大的。它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它們的形態也各不相同,就拿海藻來說吧,最小的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最大的長達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生物。

海底有山峰,也有峽谷。這里蘊藏著豐富的煤、鐵、石油和天然氣,還有陸地上蘊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

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㈤ 你們知道哪些海底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簡要的寫下來...求學霸幫忙...

一、鯊魚

特點:

1、鯊魚身體堅硬,肌肉發達,不同程度的呈紡錘形。

2、口鼻部分因種類而異,有尖的,也有大而圓的。

3、垂直向上的尾(尾鰭)大致呈新月形,大部分種類的尾鰭上部遠遠大於下部。

4、鯊魚大多以魚等海洋動物為食。大白鯊是個擅長偽裝的掠食者。

二、鯨魚

特點:

1、體型大,有的鯨身體很大,最大的體長可達30米。

2、「噴泉式」呼吸方式,是鯨特有的生活習性。

3、鯨的體形像魚,呈梭形。頭部大,眼小,耳殼完全退化。頸部不明顯。前肢呈鰭狀,後肢完全退

化;多數種類背上有鰭;尾呈水平鰭狀,是主要的運動器官。

4、胎生,通常每胎產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鯨。

5、鯨的胃口很大,一頭藍鯨一天能吃8~10噸磷蝦。

三、海豚

特點:

1、體長1.2~4.2米,體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上下頜各有約100顆尖細的牙齒,主要以小魚、烏賊、蝦、蟹為食。

2、海豚喜歡過「集體」生活,少則幾頭,多則幾百頭。

3、海豚是一種本領超群、聰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動物。經過訓練,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

四、水母

特點:

1、沒有脊椎,但身體卻非常龐大,主要靠水的浮力支撐其巨大的身體。

2、身體外形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

3、手上布滿刺細胞,像粘在觸手上的一顆顆小豆,這種刺細胞能射出有毒的絲,當遇到「敵人」或

獵物時,就會射出毒絲,把「敵人」嚇跑或將其毒死。

五、海牛

特點:

1、海牛因適應水中生活,前肢特化為錐,但端部仍有退化的蹄,與有蹄類動物更接近。後肢逐漸退

化消失,尾巴為圓形的闊鯨。

2、海牛生活在熱帶的淺海或內陸的深水河、湖中,以各種水草或其他水生植物為食。

3、海牛在哺乳時會用前肢擁抱幼仔,頭、胸部露出水面, 好像人在水中游泳,故有"人魚"之稱。

㈥ 海地動物活動特點還有哪些

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有些貝類自己不動,但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還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光器官,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㈦ 海底動物活動特點



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
貝類的生活方式有浮游、游泳、爬行、固著、穿孔和寄生等類型;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速度非常快;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光器官,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海龜在海里遊行時,主要是靠前面兩只腳同時劃動,藉助水的力量一起一伏往前行;蝦的腹部有五對游泳肢及一對粗短的尾肢,尾肢與腹部最後一節合為尾扇,能控制蝦的游泳方向;海膽喜歡棲息在海藻豐富的潮間帶以下的海區礁林間或石縫中,以及堅硬沙泥質淺海地帶,具有避光和晝伏夜出的特性;水母能依靠圓形傘體收縮噴出水流活動,也能通過觸手擺動進行,還能通過水流使自身運動。

㈧ 海底動物的活動特點

對環境依賴性強,數量大,深海動物抗壓力能力高。

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



(8)海洋動物活動的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門類繁多,各門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可以有很大差異。微小的有單細胞原生動物,大的有長可超過30米、重可超過190 噸的鯨類。從海面上至海底,從岸邊或潮間帶至最深的海溝底,都有海洋動物。

海洋中各門類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十分不同的異養型生物的總稱。它們不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只能以攝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動物及其有機碎屑物質為生。

海洋動物現知有大約20多萬種,它們形態多樣,包括微觀的單細胞原生動物,一直到高等哺乳動物——鯨類等;分布廣泛,從赤道到兩極海域,從海面到海底深處,從海岸到超深淵的海溝底,都有其代表。海洋動物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等3個大的類群。

㈨ 你還知道,哪些海底動物,它們的,活動游戲有什麼有什麼特點請你簡要,請你簡要的寫下來

1、鮟鱇魚

形狀扁平牙齒鋒利,分布於沿海,頭上有捕魚用的誘餌,類似一個蚯蚓。

2、海兔

海兔不是兔,而是螺類的一種,屬於淺海生活的貝類,是海兔科海洋腹足類的統稱,因其頭上的兩對觸角突出如兔耳而得名。

3、雞毛撣子蠕蟲

雞毛撣子蠕蟲像一個老式的雞毛撣子,除了頭部,其它部位都在一個沉積著沙子的管里。蠕蟲頭部的管子有兩個冠,是供它呼吸和進食的器官。這些藏在管里的東西很小,但很敏感,能覺察出危險。漂亮的紅色、橙色或棕色的海綿游盪在蠕蟲周圍,也為其增添了幾分美意。

4、聖誕樹蠕蟲

聖誕樹蠕蟲有很多顏色,包括橙、黃、藍、白,它們非常敏感,遇到接觸或干擾就會迅速縮回自己的洞穴,通常一分鍾後,他們會慢慢地重新出現,然後在水中充分伸展它們的羽毛。

(9)海洋動物活動的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更多珊瑚類海底動物

1、軟珊瑚

軟珊瑚是珊瑚蟲綱、軟珊瑚目的通稱。是珊瑚蟲綱、軟珊瑚目動物。因身體柔軟得名,已知有1000多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淺海區。身體很柔軟的珊瑚,沒有堅硬的骨骼,只有細小的骨針分散在組織裡面,它們的群體由肥厚的組織構成,柔軟而有彈性,漁民稱它們為「海豬肉。

2、手指珊瑚

手指珊瑚是長得像手指的好看的珊瑚,有很多名字,比如手指皮革珊瑚、諾比手指皮革珊瑚、魔鬼之手珊瑚、甘藍皮革珊瑚等等。它們有多種顏色,比如棕色、褐色、黃色、綠色、粉紅色和灰色。它們本來屬於印度洋和太平洋。這些獨特的珊瑚有1-2英寸那麼大,它們從一種藻類中吸取營養。

3、皮革蘑菇珊瑚

皮革蘑菇珊瑚屬於軟珊瑚科,其他常見的名字有綠毒蕈珊瑚、傘珊瑚、象耳皮革珊瑚。跟其它珊瑚一樣,它們也有很多顏色,包括棕色、奶油色和深紅色。這種好看的蘑菇珊瑚看起來像折疊的皮革,晚上和在水裡吃東西的時候,它們會露出花梗狀的觸須。

㈩ 海底動物還有什麼活動特點

有些會發出超聲波,比如鯨類。有些會發出次聲波,通常用於呼喚同伴或求偶。 掠食動物通常是通過出其不意或者是用速度去追趕獵物,而以浮游動物為食的掠食動物的動物移動速度卻很慢。

閱讀全文

與海洋動物活動的特點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