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哪些動物遷徙

哪些動物遷徙

發布時間:2022-06-01 17:56:34

❶ 遷徙的動物

遷徙的動物有帝王蝶、角馬、燕子、北極燕鷗、馴鹿等。
1、帝王蝶:帝王蝴蝶是在北美很常見的一種大型蝴蝶。每到秋天,大批的帝王蝴蝶從北美的東部和西部出發,往南飛行。
2、角馬:角馬生活在非洲的中部和東南部,到了旱季為尋找新鮮的草料,會向西遷徙。
3、燕子:燕是典型的遷徙鳥。繁殖結束後,幼鳥仍跟隨成鳥活動;並逐漸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來前南遷越冬,是鳥類家族中的「游牧民族」。
4、北極燕鷗:北極燕鷗是一種輕盈的海鳥,能進行長距離的飛行。當北半球是夏季的時候,北極燕鷗在北極圈內繁衍後代,當冬季來臨時,會在向南飛行,到達南半球。
5、馴鹿:馴鹿,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復是其外觀上的重要特徵,主要根據天氣情況和食物豐富程度來行遷徙。

動物遷徙:
動物遷徙是指動物由於繁殖等原因而進行的一定距離的遷移。廣義上指動物從一個區域或棲息地到另一個區域或棲息地的移動行為。狹義上指進化過程中,動物為了某種生理需求,周期性地在特定時間,沿著一定的線路進行的集群性長距離移動行為。動物的遷徙分為周期性遷移和非周期性遷移。

❷ 遷徙的動物有哪些呢

遷徙的動物如下:

1、大雁:大雁為了生存的需要,每年都會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來回遷徙,而且它們的遷徙具有較強的時間節律,中國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候鳥遷徙與季節更迭之間的關系。

事實上,馴鹿需要遷徙6000千米的路途。它們穿過北部的雲杉林、山脈抵達沒有樹木的北冰洋海岸,之後再原路返回。

❸ 遷徙的動物有什麼

動物遷徙主要和氣候食物有關系,比如候鳥中的大雁,天鵝,燕子,它們每年冬天都要南遷,第二年春天再飛回北方。動物中的角馬羚羊為了食物也會大規模的集體遷徙,與此同時一些肉食動物也會緊緊跟隨,形成多種動物集體大遷徙的壯觀場面。魚類為了繁衍生息和食物也會集體遷徙,例如,大馬哈魚每年都會逆流而上產卵,金槍魚群為了追逐食物也會大規模遷徙,就連須鯨群為了追逐鱗蝦而集體遷徙。

❹ 會遷徙的動物有哪些

會遷徙的動物有不少,最有名的就是角馬了,每年都要在塞倫蓋蒂大草原和馬賽馬拉平原之間來回遷徙。國內的藏羚羊也有遷徙的習慣。鳥類里遷徙的就更多了,比如大雁,燕子,丹頂鶴等等都會遷徙。

❺ 冬季遷徙的動物有什麼

冬季遷徙的動物有:大雁、北極燕鷗、馴鹿、鮭魚、黑脈金斑等。

1、大雁又稱野鵝,天鵝類,大型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雁熱情十足,能給同伴鼓舞,用叫聲鼓勵飛行的同伴。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寒露後飛往南方越冬。群雁飛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們稱之為「雁字」,因為行列整齊,人們稱之為「雁陣」。

❻ 哪些動物具有遷徙的習慣

1、候鳥:如家燕等,夏季遍及我國各省市,冬季遷徙到我國雲南南部、海南島、西沙群島和台灣等地。又如杜鵑、黃鸝等也屬夏候鳥,後者指冬季在某一地區越冬,次年春季飛往北方繁殖,幼鳥長大後,又飛臨原地區越冬。

2、魚類:生活在淡水中的鰻鱺,要洄遊數千公里到海洋深處產卵,而生活在大洋中的大馬哈魚要反向游動數千公里進入江河上游產卵。而有些魚類僅作短距離移動,如大黃魚由福建北部的洞頭洋洄遊至江蘇海域的呂四洋。

3、哺乳動物:在荒漠中生存的哺乳動物需要經常性遷徙來保證食物和水源的充足供應,比如沙漠跳鼠一個夜晚可以移動10千米。角馬生活在非洲的中部和東南部,每年的10月份,都有上百萬頭角馬從3000公里外的坦尚尼亞遷徙到肯亞馬拉河。

(6)哪些動物遷徙擴展閱讀

動物遷徙的特點:

1、動物的遷徙行為是一種適應現象,憑借這種活動,可以滿足它們在特定的生活時期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使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繁榮得到可靠的保證。

2、動物的遷徙都是定期的、定向的,而且多是集成大群地進行。遷徙路線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它主要是動物對自然氣候、地理障礙和自然環境的適宜程度選擇而成形的。

3、就遷徙地段而論,在同一種群中除群體按同一方向作平行形式遷徙以外,還存在交叉形式遷徙和跳躍形式遷徙的現象。

參考資料

網路-候鳥

網路-生殖洄遊

網路-角馬

網路-哺乳動物

❼ 自然界有哪些動物會進行遷徙它們為何要進行遷徙

自然界之中會遷徙的動物有很多,從魚類、鳥類、哺乳動物到昆蟲它們之中都有一些品種會進行遷徙,而遷徙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下邊就舉幾個例子,說明動物遷徙的目的:

魚類也會遷徙,部分的魚類會返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進行繁殖,這樣為了繁殖而進行的集中遷徙,被稱為洄遊。比如青海湖之中的湟魚以及著名的大馬哈魚都有這種情況。當然為了繁殖而進行遷徙的物種並非只有魚類一種,生活在海中的海龜同樣有這種情況。平日里的海龜,都分散生活在海洋的各處,不過一旦到了繁殖的季節,雌性的海龜就會向自己出生的那片沙灘集結,再次爬上沙灘進行產卵繁殖,而一旦產卵之後又會再次的消失在大海之中。

遷徙的動物自然遠遠不只上邊提到的這些種類,但動物遷徙的目的大致原因就是這幾個,為了氣候、食物以及繁衍而進行的遷徙之旅。

❽ 哪些動物有遷徙的習慣

冬季南去的鳥類被稱為夏候鳥,如家燕、杜鵑等;冬季飛來越冬、春季北去繁殖的鳥類稱為冬候鳥,如某些野鴨、大雁等。   
淡水區的鰻魚在生殖期游向深海產卵,稱為遠陸洄遊。
馴鹿的千里踏雪大遷徙。每年入冬,成千上萬頭的馴鹿匯集成巨大的鹿群,從北向南,朝森林凍土帶的邊緣地帶轉移。次年春天,它們再向北方的北冰洋沿岸進發。四五月份,鹿群到達它們熟知的凍土帶僻靜處,在此養育兒女。  
產於美洲的彩蝶王,它們春天從中美洲飛到加拿大,秋天又飛回中美洲,行程4.5萬公里,歷時幾個月,真是令人驚嘆不已。 動物的遷徙行為是一種適應現象,憑借這種活動,可以滿足它們在特定的生活時期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使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繁榮得到可靠的保證。

❾ 遷移的動物有哪些

這里有角馬、斑馬、野牛、君主斑蝶和各種各樣的遷徙鳥類(鵝、鴨、丹頂鶴、鵜鶘、海鸚、中華秋沙鴨、姬鷸、翠鳥等等)。

❿ 動物遷徙的例子有哪些

鳥類的遷徙每年在繁殖區和越冬區之間周期性地發生,大多發生在南北半球之間,少數在東西方向之間。人們按鳥類遷徙活動的有無把鳥類分為候鳥和留鳥。留鳥終年留居在出生地,不發生遷徙,如麻雀、喜鵲等。候鳥中夏季飛來繁殖、冬季南去的鳥類被稱為夏候鳥,如家燕、杜鵑等;冬季飛來越冬、春季北去繁殖的鳥類稱為冬候鳥,如某些野鴨、大雁等。
2、魚類遷徙
魚類的遷徙活動有一個專有名稱叫「洄遊」。大多數的魚類可以說都是洄遊魚類,只有少數魚類不表現出規律性的洄遊。魚類洄遊按目的分為三種:生殖洄遊、索餌洄遊和越冬洄遊。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大、小黃魚、大馬哈魚都進行生殖洄遊。

閱讀全文

與哪些動物遷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