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蛇、水貂、蝙蝠,新型冠狀病毒到底誰是罪魁禍首
結合這三種動物的特性來說,應該大機率是蝙蝠,原因有四:一、這個季節蛇已經冬眠;二、水貂作為皮革材料多於食材;三、蝙蝠是公認的冠狀病毒宿主;四、不一定是食用,還有可能是寵物感染。具體下面細說:
一、蛇在冬季是冬眠動物。除人工養殖的之外,蛇在11月左右已經冬眠,野生捕殺得到的極少,而人工養殖的蛇類,食物以凍雞仔等等為主,蛇只是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如果飼養時不作涉入攜帶冠狀病毒的食物,那麼蛇就不是病毒攜帶者,相對安全。
(寵物界里受歡迎的宏都拉斯白蝙蝠——境外品種,網上求購卻極多,體型小,萌,但是該有的病毒一個都不會少!)
綜上所述,最有可能的還是蝙蝠,但是在傳播途徑上,我的觀點有兩種,一種是食用,另一種是寵物途徑。具體原因,需要專家去作認定,現在首當其沖的,是期待疫苗的研發成果!
Ⅱ 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那病毒是怎麼來的
病毒是在體型更小的生物中,然後穿山甲因為捕食這些生物而導致病毒寄託在它身上
Ⅲ 新冠病毒的源頭來自蝙蝠,蝙蝠的身體里究竟有哪些毒性
蝙蝠是最古老的哺乳動物之一。已知至少有14種可傳染人類或動物的病毒。對人類致命重要病毒有狂犬病毒,馬爾堡病毒,Sosuga病毒,SARS-COV,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尼帕亨德拉病毒。
Ⅳ 追根溯源,新冠病毒最初來自哪裡
根據華南農業大學公布的研究結果,穿山甲身上攜帶的一種病毒與新型冠狀病毒高度相似,其序列一致性高達99%。如此高的相似性,意味著新冠病毒的一種中間宿主可能為穿山甲。
如果穿山甲是可能的中間宿主,那麼,它們身上的病毒最初又是怎麼來的呢?
總之,野生動物是新冠病毒以及其他大量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中間宿主,拒絕捕殺和食用它們,才能從源頭上遏制病毒傳播。
參考文獻
[1] Zheng-Li Shi, et al., 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 bioRxiv, 2020, DOI:10.1101/2020.01.22.914952.
Ⅳ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什麼生物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病毒類」生物,是一種非細胞生物。
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但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是只是同一類,但不是同一種。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大類病毒。在系統分類上屬於病毒目、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冠狀病毒屬的病毒都是基因組為線性單股正鏈的RNA病毒。冠狀病毒顆粒的直徑60~200nm,平均直徑為100nm,呈球形或橢圓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個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狀病毒的棘突有明顯的差異。
冠狀病毒僅感染恆溫脊椎動物,如人、鼠、豬、貓、犬、狼、牛、蝙蝠和雞等禽類。
新型冠狀病毒電鏡圖片及模式結構
Ⅵ 新型冠狀病毒真正來源是什麼
截止2021年5月,新型冠狀病毒具體來源還無從考證。
2019年12月31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抵達武漢,展開相關檢測核實工作。調查發現,該次肺炎病例大部分為華南海鮮城經營戶。
2020年1月1日,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武漢市江漢區衛生健康局發出「關於休市整治的公告」。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採取休市措施,並對全市公共場所,特別是農貿市場進一步加強防病指導和環境衛生管理。
1月7日21時,實驗室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獲得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經核酸檢測方法共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結果15例,從1例陽性病人樣本中分離出該病毒,電鏡下呈現典型的冠狀病毒形態。專家組認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
傳播途徑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通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例多可以追蹤到與確診的病例有過近距離密切接觸的情況。
1、直接傳播
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2、氣溶膠傳播
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3、接觸傳播
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4、母嬰傳播
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母親可能通過胎盤將病毒傳染給了嬰兒,且新冠病毒還可能在胎盤細胞中活躍復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Ⅶ 非典是吃什麼野生動物引起的
非典是吃果子狸引起,因為果子狸感染了蝙蝠上的SARS病毒,從而攜帶病毒被人類吃下去引發費非典。
在最初廣東的4名SARS病人身上分離出了冠狀病毒。這4例病人有一些共同點,其中兩例有接觸果子狸的歷史,也有吃野生動物的歷史。同時,從果子狸和病人身上分離出來的冠狀病毒都是高度同源,果子狸SARS病毒的基因序列與人類SARS病毒同源性超過99.8%。
(7)冠狀病毒來自哪個動物擴展閱讀
濫吃野生動物的危害
野生動物與人共患傳染病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人獸共患的傳染病有100多種,其中不乏著名的多個疾病,如:狂犬病、炭疽、結核病、布氏桿菌病、類丹毒、口蹄疫、鼠疫等。
例如在常見的河豚中,就有著名的河豚毒素。根據不同性別、不同季節及不同部位的魚體,所含毒素的量也有所不同。通常,卵巢和肝臟含毒量最多,毒性也最大;其次是腎臟、血液、眼、腮和魚皮等處。
另外一些就是蟾蜍身上的蟾蜍毒素,以及鱔魚身上的鱔魚毒素等等。當然,蛇毒對人體健康技能也是一項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