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鵝生活在什麼地方
企鵝主要生活在南極大陸和南設得蘭群島上,但也隨著寒流向北分布,在非洲能達到南緯17度,在澳洲可達到南緯38度,個別種類還可延伸到拉丁美洲的赤道附近。在南非南部的沿海島嶼,在澳大利亞的東南海岸和紐西蘭的西海岸,甚至在赤道附近厄瓜多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都有企鵝的蹤跡。
拓展資料:
1. 全世界共有企鵝近20種,在南極大陸就有帝企鵝、阿德利企鵝、金圖企鵝、帽帶企鵝、王企鵝、喜石企鵝和華浮企鵝等7種,其餘10多種分布在各大洲南部海岸和沿海島嶼上。
2. 企鵝個體長約65厘米,體羽皆白黑色,腹部白色並雜有一或二個黑色橫紋,皮下脂肪甚厚。兩翼成鰭狀,羽毛細小呈鱗狀。企鵝的繁殖是在極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進行的,企鵝的卵由雄企鵝在氣溫低至-60℃的冬季孵化,有的也換班孵卵,孵化期為2個月,10月份開始,到12月底孵出小企鵝為止。
3. 企鵝戀巢愛子是有名的,有時也偷鄰居的卵,霸佔其他企鵝的巢,把別的小企鵝奪過來撫養。因此,作「父母」的企鵝一刻也不肯離開自己的孩子。企鵝營造巢穴使用的材料是它唯一搬得動的鵝卵石,為了建造直徑大約10厘米的巢穴,企鵝「夫婦」必須四處尋找足夠的石塊。生物學家認為,有沒有足夠的小石塊常常是制約企鵝繁殖的一個因素。
4. 企鵝對居住的地方很挑剔,最佳地段是離危險最近的中心地帶。當然,爭斗是非常激烈的,新加入的企鵝只能在棲息地外圍安家。在殘酷的競爭中,雄企鵝為了爭奪巢穴,常常大打出手。而雌企鵝則只需爭奪「情人」便萬事俱備了。每一群企鵝總有一些找不到伴侶的「單身漢」,它們只能孤苦伶汀地在島上東游西盪,樣子十分可憐。一般說來,企鵝要游盪3年才能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家庭。企鵝並不是始終實行「一夫一妻」制,交換配偶的事時有發生。一隻幸運的企鵝可以活到14歲。
5. 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屬於企鵝目,企鵝科。特徵為不能飛翔;腳生於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跖行性(其他鳥類以趾著地);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保溫。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各個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
6. 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狽不堪。可是在水裡,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雙強有力的「劃槳」,游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⑵ 大熊貓大部分居住在哪兒
只限於我國長江上游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高山深谷地帶,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縣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縣,一般分布的有南坪、松潘、茂汶等縣,少量分布的縣有安縣、綿竹、彭縣、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崍山系主要分布的縣有寶興、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縣有大邑和蘆山,僅少量分布的縣有邛崍、崇慶、康定、瀘定等。大小相嶺除洪雅和冕寧為一般分布縣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滎經、石棉、漢源、九龍等。大小涼山除馬邊、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數量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甘洛、峨邊和雷波等(潘文石,1988;馬國瑤,1988;胡錦矗,1985)。 生境與習性 大熊貓棲長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故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土質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長良好,構成為一個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的優良食物基地。
食物特性
大熊貓的食譜非常特殊,幾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區可以找到的各種竹子,大熊貓也偶爾食肉(通常是動物的屍體)。大熊貓獨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當地人稱作"竹熊"。竹子缺乏營養,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營養,大熊貓逐步進化出了適應這一食譜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離活動,大熊貓每天取食的時間長達14個小時。一隻大熊貓每天進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體重的40%。大熊貓喜歡吃竹子最有營養,含纖維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莖,嫩芽,和竹筍。大熊貓棲息地通常有至少兩種竹子。當一種竹子開花死亡時(竹子每30-120年會周期性地開花死亡),大熊貓可以轉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棲息地破碎化的持續狀態增加了棲息地內只有一種竹子的可能,當這種竹子死亡時,這一地區的大熊貓便面臨飢餓的威脅。
外形特徵
大熊貓體型肥碩似熊,但頭圓尾短,頭部和身體毛色黑白相間分明。
查看全部17個回答
大熊貓基地_花3分鍾看完7條建議_省30%費用
大熊貓基地超實用的攻略_記錄旅遊經歷,省錢省心,這篇游記攻略,提前做功課,受不一樣的四川旅程!特寫下此攻略,希望能幫到要去四川玩的親們!
重慶游起國際旅行社..廣告
還好看了成都成都熊貓基地,不然很多的人會被坑了!
出發去成都前,還好看了這篇成都成都熊貓基地,不然就被坑了,大家快來看去過的朋友們寫的這篇親歷成都成都熊貓基地!自己去節省很多...
湖南半夢旅行社有限..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熊貓公仔-京東618十七周年慶,超級百億補貼!
熊貓公仔-「京東17周年慶」好物超值瘋搶,一起熱愛就現在,「京東618」!
572020-05-30
總是在電視中看到大熊貓,實際上大熊貓大部分居住在哪兒?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分布范圍 分布於中國甘肅,陝西,四川(區域滅絕:湖北、湖南),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 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縣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縣,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溝縣、松潘、茂縣等縣,少量分布的縣有安縣、綿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 邛崍山系主要分布的縣有寶興、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縣有大邑和蘆山,僅少量分布的縣有邛崍、崇州、康定、瀘定等,大小相嶺除洪雅和冕寧為一般分布縣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滎經、石棉、漢源、九龍等,大小涼山除馬邊、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數量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甘洛、峨邊和雷波等。 (2)可愛的動物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國圈養大熊貓數量為333隻。 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發怒時危險性堪比其它熊種。 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狀態下可以超過30歲,截至2018年11月,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再創新高,全球圈養數量達到548隻,2019年5月25日,四川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 大熊貓起源 從已發現的化石表明,由始熊貓演化的一個旁枝叫葛氏郊熊貓(agriarcrosgoaci),分布於歐洲的匈牙利和法國等地的潮濕森林,在中新世末絕滅。 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為大熊貓類,其中一種叫小型大熊貓,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型只有現生大熊貓的一半大,像一隻胖胖的狗,其化石被定名為大熊貓的小種(ailuropodamicrta)。 從大熊貓小種的化石牙齒推測,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這些小型大熊貓又經歷了約200萬年,開始向亞熱帶潮濕森林延伸,並取代始熊貓廣泛分布於雲南、廣西和四川。 以後大熊貓進一步適應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在更新世中期化石的大熊貓,包括武陵山亞種和巴氏亞種,其中武陵山亞種是小型大熊貓到巴氏亞種的過渡型。 而以巴氏亞種在我國華南一帶分布最普遍,但現生種僅在青藏高原的東緣高山深谷中才殘存著,化石大熊貓武陵山亞種()的體型僅比現生大熊貓小約1/8。 到更新世晚期,化石大熊貓巴氏亞種(ailuropodamilanoleueadaconi)的體型又普遍的比現生大熊貓大約1/8,而且依賴竹子為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熊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始熊貓
2 瀏覽1052019-10-02
熊貓大部分居住在哪裡
大熊貓主要嘻嘻在四川卧龍和秦嶺一帶。大熊貓是喜濕性動物,氣候溫潤潮濕,通常濕度在80%以上,他們活動多在一些河谷窪地等緩坡地形,溫度在20°左右。這些地方的土質肥沃,森林繁茂,最愛吃的當然是竹子。
5 瀏覽1252019-06-05
大熊貓一般生活在什麼地方。
大熊貓棲息於長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居住於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 這些地方土質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長良好,構成為一個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的優良食物基地。其生活環境濕度很大,溫差也比較大。 大熊貓只限於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
89 瀏覽3792019-05-25
大熊貓住在哪?
一,野生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大熊貓生活的6塊狹長地帶,包括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及秦嶺等幾大山系,橫跨川、陝、甘3省的45個縣(市),棲息地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以上,種群數量約1600隻,其中80%以上分布於四川境內。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類生長良好,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 二, 野生大熊貓生活在海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裡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溫低於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人為的干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布的主要因素。
41 瀏覽3882019-05-30
大熊貓一般在哪裡生活
大熊貓棲息於長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居住於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 這些地方土質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長良好,構成為一個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的優良食物基地。其生活環境濕度很大,溫差也比較大。 大熊貓只限於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 (2)可愛的動物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大熊貓生活習性 1、竹林隱士 大熊貓生性孤僻,常分散獨棲於茂密的竹叢中,故得雅號「竹林隱士」。僅在春暖花開時節,為了愛,它們才各自打破鴻溝,相互追逐,熱戀成婚。 2、善於爬樹 熊貓善於爬樹,以便逃避敵害、沐浴陽光、嬉戲玩耍、求偶婚配。別看大熊貓個體肥胖,爬樹卻是能手,這是他們食肉祖先的本能,有利捕食,也能躲避敵害。幼年大熊貓爬樹多為玩耍。 3、嗜好飲水 熊貓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嗜飲的食性。有時,也不惜長途跋涉到很遠的山谷中去飲水。一旦找到水源,好似一個酗酒的醉漢躺卧溪邊,沒命的暢飲,以至「醉」倒不能走動。因此有「熊貓醉水」之說。
18 瀏覽2112019-06-01
4評論
熱心網友5
不好,太多了,我們老師讓全都抄了,恨你
熱心網友1
不好意思,我不太喜歡這個
N族人1
四川盆地
查看全部4條評論
評論兩句
⑶ 你還知道那些動物的生活方式嗎
老虎,貓科動物,四肢著地行走,體型龐大,肉食動物,不同地理位置生活的老虎長相體型也略有不同。公虎有黃白斑紋狀,頭上有王字,母虎則沒有;
黑熊:別名狗熊、黑瞎子、狗駝子,屬於熊科
黑熊是人們比較熟悉的大型獸類。體長150~170厘米,體重150千克左右。體毛黑亮而長,下頦白色,胸部有一塊「V」字形白斑。頭圓、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墊厚實,前後足具5趾,爪尖銳不能伸縮。
棲息於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動,善爬樹、游泳;能直立行走。視覺差,嗅覺、聽覺靈敏。食性較雜,以植物葉、芽、果實、種子為食,有時也吃昆蟲、鳥卵和小型獸類。北方的黑熊有冬眠習性,整個冬季蟄伏洞中,不吃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至翌年3~4月份出洞活動。夏季交配,懷孕期7個月,每胎1~3仔。
產於東北、西北、西南、華南大部分省區。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一般狐狸的生活環境較為多樣,在森林、草原、高山、平原、荒漠、半荒漠等地均有分布。狐則常以石縫、樹洞、土穴、灌木叢或墳丘為洞穴。狐善於奔跑,行動敏捷,視覺敏銳,聽覺和嗅覺敏感,記憶力強,犬齒長而尖,臼齒較復雜,適於撕裂肉類食物。狐的汗腺不發達,常以張口伸舌和快速呼吸的方式來調節體溫。
狐狸的食性較雜,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常以小型哺乳動物、鳥類、鳥卵、爬行動物、兩柄類、魚類、植物的漿果類為食。狐在食物來源困難的情況下,它還食昆蟲類動物。狐獵食的種類因季節及所處環境不同而異,有些地區,狐以食鼠類為主,在北京效區,狐則以採食黑棗等漿果為食,可占胃中食物的60%。赤狐性機敏,常以埋伏的方式獵取食物,有時也以戲耍的方式接近獵物,然後進行突然跳起捕捉食物。對吃不完的食物常用土埋起來以備以後再吃。狐的抗飢餓能力很強,有時幾天吃不到食物仍能維持生命活動。狐是夜行性動物,白天藏在洞穴內休息,夜間出來覓食,但夜間採食不足時,白天仍出來捕食。狐性狡猾多疑,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常易引起驚恐,尤其是赤狐、銀黑狐比北極狐更為警覺。狐的天敵有狼、猞猁、鷹等。
獅子是唯一成群生活的貓科動物,雌雄獅在群中分工不同,由母獅捕食。獅體重在120—250公斤,體長140—192厘米。區別於其它貓科動物的是雄獅有明顯的鬃毛,為的是相互打鬥時起保護頸部的作用。尾端的角質刺也是顯著特徵。獅子還是貓科動物中唯一能真正發出吼叫的動物,吼聲可傳到八九公里以外。獅子的視力極佳,在很遠以外就能發現獵物,集體捕食,速度快且效率高。
熊貓生活習性
別 名 大貓熊、竹熊、花熊
學 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英文名 giant panda
大熊貓科 Ailuropodidae
分 布 四川、陝西、甘肅局部地區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性情溫順、姿容可掬、行動逗人喜愛的大熊貓是人們最喜愛的野生動物園之一,現已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選用作會徽。其體長120~180厘米,尾長10~20厘米,尾長10~20厘米,體重60~110千克。頭圓而大,前掌除了5個帶爪的趾外,還有一個第六圓而大,前掌除了5個帶爪的量趾外,還有一個第六趾。軀乾和尾白色,兩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駱駝在動物分類上屬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偶蹄目團蹄亞目駱駝科,由新生代始新世時期(距今約5500萬年)北美洲的原柔蹄類進化而來,有雙峰駝和單峰駝兩種。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等北緯36°以北地區,有阿拉善、新疆、蘇尼特雙峰駝三個品種。
駱駝是生活在荒漠和半荒漠的重要畜種,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機體構造、器官功能和生活習性形成了許多特性,以適應獨特的荒漠條件,因此被譽為「沙漠之舟」。駱駝形狀似十二生肖,蒙古人形容為「鼠耳、牛脊、虎爪、兔唇、龍頸、蛇眼、馬鬃、羊胸、猴峰、雞鳳、狗踵、豬尾」。駱駝有極大的耐飢耐渴性,21天不給水草仍行動自如。其血液有很強的儲水能力,同時以體溫變化、腎小管再吸收、糞中含水少等多種途經節水。有耐粗飼抗風沙抗逆等特性,並具備相應的生理機制。駱駝能與荒漠草原和諧共存,軟蹄對草場的破壞性小,能利用無水草場,能利用苦鹹食物
梅花鹿怕熱不怕冷,適宜溫度8℃-25℃。溫度升高時,即躲在鹿房或樹蔭下,氣溫下降到-5℃~-10℃時,仍能自由活動,並不影響其採食。喜雨雪,愛清潔。膽小怕驚,喜過群居生活。仔鹿成活率高,生長發育迅速,一年後,公鹿可達50公斤以上。性成熟早,公母鹿1.5歲可配種,3歲~4歲繁殖力最強。爭強好動,感覺靈敏。在配種季節,公母鹿間常互相角斗,爭勝好強,如不及時趕開,會造成死亡。公鹿每年2月-7月長鹿茸時,則變得溫順,行動小心。鹿的嗅覺、聽覺、視覺發達,感覺靈敏,遇到突然聲響及意外情況常出現「炸群」。
袋鼠有個口袋的可愛的動物,大多分布在澳大利亞.食草類(絕對善良,以樹葉和野菜為主).喜集體活動.喜集體活動.各種袋鼠有著它們的各種生活習性.一般白天休息,晚上出來活動(跟人類相反).無論什麼袋鼠,都有一共同點:後腿長而有力,跳躍能力強而迅速,可達60公里/小時.用尾巴來平衡身體.生性羞愧,遇敵逃跑(拿得起放得下).交配時期不固定,性成熟相當早,大約1歲半.小袋鼠從母鼠的尾巴上向育兒袋緩慢行進,依賴母體性很強,一旦遇到危險,還是會鑽進袋中躲避
的採食具有選擇性,特別喜愛甜食,研究發現未哺乳的初生仔豬就喜愛甜食。顆 粒料和粉料相比,豬愛吃顆粒料;乾料與濕料相比,豬愛吃濕料,且花費時間也少。
狗生性好群居,但在群體中有著明顯的等級制度。在犬飼養場、農村或城郊的犬群中,總由一條頭犬(通常是老犬)支配、管轄著全群。級別高或資格老的頭犬怎樣表明它的等級優勢呢?通常採用以下幾種特定動作來表示:如允許它而不允許對方檢查它犬的生殖器官;不準對方向另一隻犬排過尿的地方排尿;對方可在頭犬面前搖頭、擺尾,耍頑皮,或退走、坐下或躺下,當頭犬離開時,方可站住;等級優勢明確後,敵對狀態消除,開始成為朋友。犬對其主人也會表現同樣的姿勢。
各種家貓,尤其是去勢的貓和小貓,活潑好動,喜歡模擬捕捉老鼠的游戲,在人們的逗引下,常可表演許多討人喜歡的"節目"。當主人用手撫摸它時,往往會伸腰舉尾,來回走動,並伴發一種低沉不斷的如同催眠曲似的叫聲。貓生氣或受驚時,具有一種行為模式,即粗毛逆立,張牙舞爪,豎起它那粗大的尾巴左右擺動。不過,貓和犬總是不能友好相待,一旦相遇,特別是陌生的犬,它便會把腰弓起盯著對方,並發出嘶嘶或呼嘻呼嘻的叫聲。當犬逼近它時,附近如有樹木或木樁等物,它立即攀登,走為上策。否則,它便伸出趾端的利爪,閃電般地向犬撲去,有時,它的膽量的確會令人大吃一驚。
、夜食性(夜行性):家兔具有晝靜夜動的特點。白天無精打采,閉目養神,採食量很少;夜間精神旺盛,採食、飲水增加,約佔全日的70%以上。因此在晚上要喂足。
2、嗜眠性:家兔在白天常閉目養神,呈靜伏或睡眠狀態。這時除聽覺外其他刺激激不易引起興奮。
3、膽小性:兔系膽小動物,遇有敵害時,能藉助敏銳的聽覺作出判斷。突然的聲響、生人或陌生的動物,如貓、狗等都會使家兔驚恐不安。
4、喜潔性:家兔喜愛清潔乾燥的生活環境。潮濕污穢的環境,易造成家兔傳染病的寄生蟲的蔓延。
5、獨居性:家兔雖有群體,但很差。群養時不論公、母及同性別的成年兔經常發生互相爭斗現象,特別以公兔為甚。
6、啃咬性:家兔的第一對門齒是恆齒,出生時就有,永不脫換,而且不斷生長。家兔必須藉助採食和啃咬硬物,不斷磨損,才能保持其上下門齒的正常咬合。因此要經常給兔提供磨牙的條件。
8、食糞性:家兔的食糞性是指家兔吃自己部分糞便的本能行為。這屬正常生理現象,對家兔有益。通常家兔排出兩種糞便,一種是粒狀的硬糞,在白天排出。崐一種是團狀的軟糞,在夜間排出。家兔排出的軟糞時會自然弓腰用嘴從肛門處吃掉,崐稍加咀嚼便吞咽,每天所排的軟糞全部被自己吃掉,只有當家兔生病時才停止食糞。崐所以在管理上要注意觀察舍內是否有軟糞,如發現軟糞,應及時對家兔進行健康檢查,做到有病早治,減少損失。
⑷ 企鵝生活在哪裡
企鵝主要生活在南極,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
物種特徵:
企鵝可以說是現生最不怕冷的鳥類。它全身羽毛密布,並且皮下脂肪厚達二至三公分,這種特殊的保溫設備,使它在攝氏零下六十度的冰天雪地中,仍然能夠自在生活。
已滅絕的大海雀可能和本鳥一樣耐寒,而且兩者外表相似曾經被誤認有親緣關系,使得在發現企鵝時歐洲人對企鵝命名也相似。
如今在南極一帶生活的企鵝,其祖先管鼻類動物是在赤道以南的區域發展起來的。科學家推測,它們不繼續向北挺進到北半球的原因,可能是企鵝忍受不了熱帶的暖水。
它們的分布范圍最北界和年平均氣溫20℃區域非常一致。溫暖的赤道水流和較高的氣溫形成一個天然屏障,阻隔了企鵝跨越赤道北上。它們只能生活在來自南極冰雪融化的水或由深海涌來的較冷的水流經過的海域里。
網路-企鵝(動物名稱)
⑸ 大熊貓生活在哪裡有什麼特點
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氣候溫涼潮濕的地方,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
大熊貓生活的6塊狹長地帶,包括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及秦嶺等幾大山系,橫跨川、陝、甘3省的45個縣(市),棲息地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以上,種群數量約1600隻,其中80%以上分布於四川境內。
大熊貓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
(5)可愛的動物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除發情期外,一般獨棲,晝夜兼行。食物主要是高山、亞高山上的50種竹類,偶食其它植物、昆蟲和動物屍體。
由於棲息破壞、毛皮偷獵等原因,現存數量稀少。根據國家林業局2011年的調查,全國有野生大熊貓1678隻,圈養數量333隻,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⑹ 什麼可愛的動物生活在雪地里,而且不冬眠
(麻雀、大雁、人、猩猩、狗、貓、羊、牛、馬、駱駝等等~~)
⑺ 內蒙古大興安嶺現超萌白鼬,這種動物適合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
在內蒙古大興安嶺阿龍山敖魯古雅濕地公園,一隻白鼬被偶然發現。它的頭發雪白無暇,黑色的眼睛充滿好奇。它在公園的棧道上來回穿梭,不時豎立著觀察環境。很可愛,據了解,白鼬的毛色隨季節而變化。整個冬天的頭發是純白色的,只有尾巴是黑色的。它主要棲息在沼澤、林地和農田中。
在中國,該物種還被列入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有益或重要經濟和科學研究價值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警方將雪貂交給辦公室工作人員妥善安置。保護野生動物是每個人的責任。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打擊獵殺、販賣、食用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請積極做好監督匯報工作,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般保護動物,特別是國家保護動物,都是分布地比較少的稀有物種,而且它們往往只在少數國家分布。
⑻ 生活在樹上的、可愛的動物有哪些
麻雀,知了,烏鴉
⑼ 英國一男孩在玩索道滑行時意外撞上一隻樹懶,樹懶一般會生活在哪種環境下
樹懶是一個十分可愛的動物,在南美洲可以經常看見樹懶的身影。有些外國遊客在南美洲等一些地方遊玩的時候,都可以看見一些樹上趴著慵懶的樹來,他們閉著眼睛在休息。但是遊客們是不可以直接觸碰樹懶的,因為樹懶的身上是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是不可以觸碰的。英國一男孩在玩索道滑行時意外撞上一隻樹懶,樹懶一般會生活在哪種環境下?
所以當遊客在南美洲等一些城市看見樹懶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好奇去觸摸他們。因為他們的身上自帶了一些毒素,觸碰的話就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如果碰見有需要幫助的樹懶的話,可以尋求專業的人員來幫助這些可憐的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