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典病毒從何而來它和野生動物有什麼關系
我國SARS病毒起源研究結果表明:SARS病毒來自野生動物,而與家畜家禽和寵物無關。農業部動物冠狀病毒疫源調查組採集了59種動物共1700份動物樣品,主要包括與人類有過接觸或可能接觸的各種家畜家禽、野生動物、水生動物和寵物。
專家們從蝙蝠、猴、果子狸和蛇等數種野生動物體內檢測到冠狀病毒基因,已測出的病毒基因序列與SARS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據此,調查組認為SARS病毒或類SARS冠狀病毒可能存在於部分野生動物體內。
(1)野生動物是如何傳染病毒的擴展閱讀
在美國科學促進協會舉辦的會議上,有科學家指出,他們經過研究發現,在被認為是非典病毒來源主要嫌疑的果子狸身上未發現非典病毒。因此,他們認為非典現在已不再在人類或動物間傳播,不必擔心非典疫情會再次通過自然界宿主爆發。
如果非典再次蔓延,只有3種可能:非典病毒重新進化產生一種新的類似病毒,實驗室病毒樣本意外泄漏,或者發生生物恐怖襲擊。
針對這名科學家的說法,鍾南山院士昨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看到了英文報道原文後,先後與上海、香港的有關專家交換了意見。他們都認為,首先,這位美國科學家在發言中沒有提及他們得出這一結論前曾經在多少頭果子狸身上做過實驗。
而中國作為最新出現非典的國家,國內專家通過對大量果子狸樣本的實驗後發現,果子狸身上所攜帶的冠狀病毒與2003年廣東非典患者身上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高度同源,並由此得出了「果子狸極可能是非典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的結論。
⑵ 多種病毒的中間宿主果子狸,它究竟是如何將病毒感染人的
多種病毒中間宿主果子狸,是因為人類大肆捕食這些野生動物所以才會被病毒所感染,提起果子狸大家想的應該都是03年的非典,03年的非典也是非常嚴重的,感染的人數有很多,致死率也很高,我那個時候年齡還比較小,但是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因為那時我每天上學都要量體溫,也是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雖然不如這次的疫情嚴重,但當初的非典也是席捲了全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這勢必要導致我們將有一塊共同生活的地方,經常接觸野生動物和它們的糞便都讓我們有可能被感染,總之不管是因為什麼,都是因為我們人類的行為所導致的,如果我們不停止這種行為,未來可能還會面臨更大的災難,然而不是每一次我們都會幸運逃脫的。
⑶ 為何野生動物更容易成為病毒傳染源
因為大自然中沒有被發現的病毒太多了,而野生動物就是其攜帶和傳播者。人一旦捕殺和食用了野生動物,就相當於讓自己也成為了病毒的傳播的載體。人類如果和野生動物保持安全距離,就不會讓野生動物成為病毒傳染源了。
所以和野生動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條件下去接觸野生動物。為了避免被野生動物感染成為病毒的傳播源,最好就是不要去接觸和食用野生動物。
⑷ 哪些病毒的源頭是野生動物
1、SARS病毒:SARS的源頭被證明來自中華菊頭蝠,果子狸與它們接觸、感染後,再將病毒傳染給人類。如果人類沒有捕捉、食用原本是野生動物的果子狸,那麼病毒從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傳播鏈條就不會形成,當年的SARS就不會爆發。
2、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源頭是猩猩、猴子、蝙蝠等野生動物。正是由於在非洲,人們捕食這些野生動物,埃博拉病毒才多次從動物身上傳染給人,再在人類社會造成疫情爆發。
3、尼帕病毒:尼帕病毒同樣來自蝙蝠,是由於人類將養豬場建在了蝙蝠棲息地的旁邊,被蝙蝠咬過、染有病毒的水果掉到了豬圈裡,豬吃了以後感染病毒,繼而再把病毒感染到人。
4、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病毒:2012年,沙烏地阿拉伯的醫生發現了一種怪病,後來命名為「中東呼吸綜合征」。導致這種病的MERS病毒,最初是在一種非洲蝙蝠身上。
某些北非的單峰駝,偶然接觸了帶有病毒的蝙蝠,感染了MERS病毒,隨著北非到中東的貿易,單峰駝商隊把這種病毒帶到了中東地區,得病的單峰駝又通過鼻子分泌物感染更多的駱駝,最終感染了人類,又在人類之間傳播。
⑸ 加拿大首次在野生動物身上檢出新冠病毒,這些動物身上為什麼會有新冠病毒
在動物的身上檢測出新冠病毒。有幾種可能性,有可能是因為動物和感染的人類進行接觸,然後被傳染了,還有就是動物接觸到了過敏原,最後造成了感染,其次就是病毒發生了變異,這些這些都是可能傳染的原因。
最後,在新冠病毒沒有完全控制下來之前,我們盡可能的縮小活動范圍,減少與動物的接觸,因為這樣都可能會進行再次感染,也希望大家能夠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⑹ 野生動物為什麼容易成為病毒傳染源
因為大自然中沒有被發現的病毒太多了,而野生動物就是其攜帶和傳播者。人一旦捕殺和食用了野生動物,就相當於讓自己也成為了病毒的傳播的載體。人類如果和野生動物保持安全距離,就不會讓野生動物成為病毒傳染源了。
所以和野生動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條件下去接觸野生動物。為了避免被野生動物感染成為病毒的傳播源,最好就是不要去接觸和食用野生動物。
⑺ 野味的病毒是從哪來的
人類給的!破壞大自然,亂殺野生動物,是人類將動物病毒逼給出來的,對於動物來講,人類就是病毒,人類就是罪魁禍首,
⑻ 野生動物是如何主動遠離傳染病的
相信很多人都對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印象深刻,本該是全球華人最大的盛會,但是受疫情影響,我們不得不“低調”過節,不串門、不過戶,不走街、不串巷,雖然有點小遺憾,但開心的是疫情終於要過去了,全國大多數地區陸陸續續復工,我們人類用一招“居家隔離”就將病毒的影響降低最低。
有時候我們不禁會想,人類可以用隔離的方式讓自己避免患上疾病,那麼野生動物們又是怎樣做的呢?難道它們也會“居家隔離”嗎?
在動物世界裡面,繁衍後代是頭等大事,為此,在挑選配偶上面,它們的要求可謂是“嚴苛至極”。如果孔雀魚表現出了體色蒼白等症狀,那麼它就不會得到交配權,雌性孔雀魚更青睞身體健康的配偶;當雌性老鼠聞到雄性尿液上有感染寄生蟲的信號,那麼它就會馬上遠離,從而尋找更優質的配偶。動物們在選擇配偶這件事情上,可謂是將“優勝劣汰”演繹得淋漓盡致。
⑼ 野生動物的病毒為什麼可以傳染給人類
野生動物的病毒可以傳染給人類完全是因為人類破壞了大自然造成的。
人類作為最高級的物種,總是覺得自己可以統治自然界,但是其實大自然一直保持著平衡的狀態,就是因為大自然裡面千千萬萬的動物和植物和睦相處才可以做到的。而人類很顯然正在不斷的破壞這種平衡,人類建房子不斷的砍伐樹木,造成大量的植物滅絕。
但是病毒的宿主被殺死了,這些病毒肯定就要尋找新的宿主,於是接觸到這些野生動物的人類就成了病毒優先的選擇。但是人類之前並沒有接觸過這種病毒,不跟野生動物一樣已經有了抗體,可以跟這些病毒共存,因此就會產生傳染病。所以一個接一個的就會相繼被傳染。
由此看來其實人類感染上病毒就是人類自作自受的行為,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病毒有非常多,人類不知道的也有很多,但是只要人類不去干擾大自然的穩定和平衡,也根本沒有機會會碰到這些病毒,而只有試圖去抓這些野生動物的人才會有機會感染。
⑽ 蝙蝠身上攜帶的病毒靠什麼傳播
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超過500多種。蝙蝠傳播病毒主要有以下途徑:
1、蝙蝠直接叮咬或抓傷傳播。
2、吸入蝙蝠呼出的帶有大量病毒的氣溶膠而感染。
3、食肉動物或人捕食帶毒蝙蝠造成感染。
4、通過蝙蝠吃過的水果等染毒食物進行傳播。
5、蚊子、虱子及蜱蟲等與蝙蝠有關的寄生蟲進行傳播。
蝙蝠具有超強攜帶病毒能力,只是物種進化的自然選擇結果,並非蝙蝠的過錯。蝙蝠一般也不會直接將病毒傳播給人類,而是先傳播一些與之接觸的野生動物,如果子狸、竹鼠等,通過這些病毒的中間宿主,最終才會傳播到人類身上。
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來源於蝙蝠的其他冠狀病毒具有較高的相似性,研究人員推測蝙蝠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其實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確認SARS冠狀病毒和MA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正是蝙蝠。
(10)野生動物是如何傳染病毒的擴展閱讀
蝙蝠可以攜帶埃博拉病毒和SARS冠狀病毒等多種病毒,但它們並不會因此而生病,這是為什麼呢?據新華網報道,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蝙蝠自身不會生病的原因是蝙蝠體內一個抗病毒免疫通道受到抑制。
發表在美國學術期刊《細胞·宿主與微生物》上的研究顯示,蝙蝠體內一個被稱為「干擾素基因刺激蛋白——干擾素」的抗病毒免疫通道受到抑制,使蝙蝠剛好能夠抵禦疾病,卻不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蝙蝠為了與其攜帶的病原體達成平衡,在進化過程中獲得了抑制某些通道的能力。
研究人員稱,這一通道被削弱卻並未失去功能,表明蝙蝠可以對防禦病毒的水平進行微調,有效卻不過分地對病毒產生免疫反應。
如果能加強蝙蝠與病毒之間關系的研究,將對蝙蝠攜帶的病毒的防控,以及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