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班安全課動物園公開課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動物的動作,並能用動詞准確描述,如:飛、跑、爬、游、跳等。能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2. 培養幼兒熱愛運動的習慣,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動物運動會》小老虎、蜜蜂、蝴蝶、蜻蜓、小馬、小羊、袋鼠、松鼠、青蛙、毛毛蟲、螞蟻、魚、鵝等圖片各一張。
音樂磁帶、《健康歌》《我們大家愛運動》、錄音機一架。
獎牌五個,分別寫上數字1到5的。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老虎圖片、導入情境,歌表演《健康歌》,激發學習興趣。
1、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老師,小老虎看見了也進來看你們在干什麼,我們來表演一個舞蹈來歡迎她們好嗎?請聽音樂《健康歌》。
2、小老虎說:"哇!你們人類可真愛運動,難怪身體這么健康。聽說:你們人類有舉辦奧運會,有舉辦全運會,又有舉辦亞運會,我們小動物也不能落後哦!今天我們動物界也要開個小小運動會,比一比,賽一賽。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動物運動會?"
二、觀看小小運動會;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觀察圖片,啟發幼兒完成問題。
這么多小動物參加運動會,好熱鬧啊!我都看花眼了,那誰看清楚了告訴我:
1、運動會上有哪些小動物?(有小鳥、有小狗、有小兔子、還有烏龜和小鴨子)
2、他們分別在做什麼運動? 分別出示動詞卡片飛、跑、爬、游、跳。
a、小鳥在飛,來我們送個"飛"的字寶寶給小鳥,並模仿小鳥飛。
b、小狗在跑,來我們送個"跑"的字寶寶給小狗,並模仿小狗跑。
c、兔子在跳,來我們送個"跳"的字寶寶給兔子,並模仿兔子跳。
d、烏龜在爬,來我們送個"爬"的字寶寶給烏龜,並模仿烏龜爬。
e、小鴨在游,來我們送個"游"的字寶寶給小鴨子,並模仿小鴨游。
3、再次觀察掛圖,引導幼兒用較連貫的句子描述。
小鳥在飛,飛得怎樣?小鳥在飛,飛得高。
小狗在跑,跑得怎樣?小狗在跑,跑得快。
兔子在跳,跳得怎樣?兔子在跳,跳得遠。
烏龜在爬,爬得怎樣?烏龜在爬,爬得慢。
小鴨在游,游得怎樣?小鴨在游,游得歡。
4、引導幼兒討論:小動物比賽,誰最快,誰最慢?誰能拿第一名,誰能拿第二名………並為它們獎獎牌。
三、聯系生活經驗,啟發幼兒想像。
除了上面的圖中小鳥會飛,還有誰會飛?(蝴蝶、蜜蜂、蜻蜓等),小狗會跑,還有誰也會跑?(小馬、小羊等)兔子會跳,還有誰會跳?(袋鼠、青蛙等),烏龜會爬,還有誰會爬?(毛毛蟲、螞蟻等 )小鴨會游,還有誰會游?(魚、海豚、鵝等)。以後小朋友想到了就告訴我好嗎?
四、小結:
小動物們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參加運動。我們小朋友也要多運動,才能增強體質,身體才會健康。如,雙休日,讓你們的父母帶你們去廣場跑一跑,去五虎山爬山,去西湖公園放風箏等等。特別是現在流行甲流的時候小朋友更愛多運動。
五、延伸活動:歌表演《我們大家愛運動》
❷ 小班教案小毛驢應該怎麼引入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我主要是結合在小班開展的《開愛的小動物》這個主題活動來進行的。在活動中,幼兒對各種小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喜愛之情。可是有部分幼兒在喜愛動物的同時,卻不愛護小動物,因此,我選取了歌唱活動-《小毛驢》,嘗試用看圖譜的方法引導幼兒學習歌詞,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愉快、主動地學習唱歌,並從歌曲中感受到人與動物間的美好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及表達的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2看圖譜學唱歌曲,並嘗試用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多媒體課件、小動物頭飾、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在「小動物去大森林裡郊遊」的游戲情景中復習歌曲《去郊遊》,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 幼兒通過看圖譜的形式理解歌詞並學唱歌曲。
1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一說:小毛驢在干什麼。
2幼兒嘗試看圖譜學習第一段歌曲。
3小朋友和老師一同給圖譜排序並學習第二段歌曲。
4 幼兒邊指導圖譜邊用自然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
三 能夠體會歌曲的不同情感,大膽的進行藝術表現。
1 說一說:鼓勵幼兒說出兩段歌曲的情感有什麼不同,並大膽的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唱一唱: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及動作表達歌曲內容,較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 在《去郊遊》的歌曲中結束活動,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❸ 各位大神!誰有小班歌唱活動《動物歌》的教案活動過程!!!急需
在幼兒園的小朋友應該怎麼去認識小動物的呢,可以通過老師的帶領,也可以通過教案的講述。認識動物小班教案,一起來看看。
認識動物小班教案一:
活動目標:
1、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小兔、大象、小鴨的形象及它們的主要特徵。
2、能模仿小動物的形象,正確分辨各個動物的不同特徵。
3、學說禮貌用語:你好。
活動准備:
1、小兔、大象、小鴨的卡片各一張
2、布置小兔、大象、小鴨的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動物
1、「有一對長耳朵,喜歡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請小朋友猜猜是什麼,(小兔)。教師出示小兔卡片,幼兒觀察,並教幼兒學習小兔的模仿動作。老師:小白兔說,小朋友誰學得像我,我就請他到我家去玩。(教師引導,幼兒模仿)
2、「身體很高大,有一個長鼻子,猜猜我是誰。」引導幼兒猜是大象。教師出示大象圖片,幼兒觀察,並教幼兒學習大象的模仿動作。老師:大象說了,小朋友誰學得像我,我就請他到我家去玩。(教師引導,幼兒模仿)
3、「扁扁的嘴巴,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喜歡在水裡玩,猜猜我是誰。」引導幼兒猜是小鴨。教師出示鴨子的圖片,幼兒觀察,並教幼兒學習小鴨的模仿動作。老師:小鴨說,小朋友誰學得最像我,我就請他到我家去玩。(教師引導,幼兒模仿)
二、游戲:到小動物家去玩
1、組織幼兒站成一排,告訴幼兒要到小動物家去玩了,並交待活動規則:到了小動物家,要學小動物的動作,小動物就會請你到他家去玩的。
2、分別帶領幼兒到小兔、大象、小鴨家,教師帶領幼兒學他們的動作,並鼓勵幼兒的行為。
三、和小動物一起狂歡
播放音樂,教師請幼兒帶上小動物的胸飾,一起隨音樂舞蹈。
認識動物小班教案二:
主題目標
1、讓學生認識動物並了解其相關特性。
2、通過調查、閱讀、模仿,培養學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和表演的能力。 3、通過對動物的了解,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的熱情。 教學准備:
1、相關動物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收集。 2、活動小組的安排和調整。 課時劃分:2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引入。
1、出師一組圖片學生觀賞。 2、你了解這些動物嗎?
二、活動
1、觀察身邊的動物。
(1)觀察身邊的動物,了解動物的特徵和習性,做好觀察紀錄;也可以拍攝它們,將圖片在班級展覽。
觀察地點:花鳥市場
主要動物:烏龜、鸚鵡、松鼠、熱帶魚、寵物狗等
觀察地點: 主要動物:
觀察地點: 主要動物:
認識動物小班教案三: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激發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2在游戲過程中逐步認識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的名稱及字寶寶。
3通過兒歌的形式讓幼兒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二、活動建議
(1)准備小雞、小鴨、小貓、小狗頭飾若干
(2)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玩具各一個
(3)小雞、小鴨、小貓、小狗字卡大小各一
三、組織形式
(1) 教師利用到農場參觀的形式導入活動並讓幼兒演唱歌曲《在農場里》。
(2) 逐一出示則四種小動物玩具後,教師請幼兒找出小雞、小鴨的小貓、小狗的字卡請他們認讀,並讓幼兒學出這幾種小動物的叫聲。
(3) 看字卡做動作:教師分別出示這四種小動物的字卡,請幼兒作出相應的動作。
(4) 結合當前的形勢,給幼兒講解講衛生的意義及重要性。利用兒歌的形式教育幼兒逐步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小雞叫嘰嘰嘰,叫我經常剪指甲
小鴨叫嘎嘎嘎,叫我別忘擦鼻涕
小貓叫喵喵喵,叫我天天把臉洗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換衣裳
小朋友愛清潔,人人都歡喜。
(5) 游戲:到小動物家去做客
讓每個幼兒分別戴上這四種小動物的頭飾,老師說完兒歌後,戴哪一種動物頭飾,就到哪個小動物家去做客 。
3聽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做模仿動作走出教室。
❹ 小班《認識動物》教學教案
主題目標
1、讓學生認識動物並了解其相關特性。
2、通過調查、閱讀、模仿,培養學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和表演的能力。 3、通過對動物的了解,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的熱情。 教學准備:
1、相關動物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收集。 2、活動小組的安排和調整。 課時劃分:2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引入。
1、出師一組圖片學生觀賞。 2、你了解這些動物嗎?
二、活動
1、觀察身邊的動物。
(1)觀察身邊的動物,了解動物的特徵和習性,做好觀察紀錄;也可以拍攝它們,將圖片在班級展覽。
觀察地點:花鳥市場
主要動物:烏龜、鸚鵡、松鼠、熱帶魚、寵物狗等
觀察地點: 主要動物:
觀察地點: 主要動物:
❺ 中班公開課《小壁虎借尾巴》我應該准備怎麼上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小壁虎借尾巴
活動目標:
1、通過對話中的禮貌用語,讓幼兒知道說話要有禮貌。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動物的尾巴,知道動物的尾巴都有用。小壁虎的尾巴能夠再生。
3、通過角色表演,讓幼兒體驗快樂。
4、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小動物,愛護小動物。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壁虎借尾巴》
活動准備:
1、教學課件、角色頭飾。
2、獎勵幼兒的小獎品若干。(漂亮的小紅花)
活動過程:
一、教師課前談話,引起幼兒興趣。孩子們,今天我聽說森林裡面正在舉行一場非常有趣的比賽,小動物們正在比一比誰的尾巴最有用。我想去看看,你們想不想?(幼兒觀察動物尾巴說說尾巴的用處。)你們知道嗎?有一隻小壁虎它的尾巴沒有了,我讓你們看看它的尾巴是怎麼沒有的,小朋友看了要告訴我它的尾巴是在干什麼的時候,怎麼沒有的?
二、幼兒觀看課件,知道故事內容。
1、看課件,了解小壁虎斷尾巴的原因。
小壁虎的尾巴是在干什麼的時候,被誰咬斷的呢?
2、完整看課件,了解故事中的具體內容。
(1)孩子們,故事中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了呢?
(2)它借到了嗎?
3、再次完整看課件,注意小壁虎借尾巴時,它們時怎麼說的?孩子們,故事看完了,提問:
(1)小壁虎向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時候時怎麼說的?小魚姐姐是怎麼回答的呢?
(2)小壁虎和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時候叫他們姐姐、伯伯、阿姨,小壁虎那麼有禮貌,為什麼它們都沒有借給它呢?
(3)老師做小壁虎,請你們做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說出對話。
(4)請小朋友說說小魚游水、牛吃草、燕子飛的動作是怎樣的?
(5)我請一個小朋友做壁虎,其他小朋友做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我們來演一演他們的對話好嗎?
(6)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為什麼後來小壁虎又高興的叫起來了呢?
三、完整的看著課件和小朋友一起講述故事。
四、角色表演故事。孩子們,現在我們學會了這個故事,你們想不想演一演?(請一個小朋友戴上小壁虎的頭飾,請四個小朋友分別扮演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頭飾跟著課件進行表演。)
五、總結延伸,自然結束活動。孩子們,當我們在午睡或者晚上睡覺時,小壁虎就在牆角里幫我們捉蚊子,不讓蚊子吸我們的血,你們說,小壁虎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我們的敵人呢?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愛護它呢?現在就讓我們去其它班看一看,它們的動物角裡面有些什麼動物好嗎?帶著孩子出去自然結束活動。
❻ 講《小動物吃什麼》這個健康課怎麼導入大班
幼兒園教案:動物怎樣過冬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喜愛小動物和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培養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2、初步了解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動物和季節的關系。
[活動准備] 1、帶領幼兒搜集小動物過冬的圖片資料 2、小動物過冬課件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興趣,談話導入課題。 「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感覺怎樣?」(冬天,天氣寒冷) 「看一看,冬天人們是怎樣過冬的?」(穿棉衣、安裝取暖設備、常在室內活動、加強鍛煉等) 2、引發課題「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談話導入:人們有這么多的好辦法過冬,那麼你們知道小動物在這樣冷的天氣里是怎樣過冬的呢? ⑴幼兒根據日常觀察進行自由回答,教師不予評論。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動物過冬的辦法,那麼究竟小動物們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呢?老師有一些小動物過冬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⑵幼兒看圖片: 提問討論: a:圖片上有哪些小動物; b:這些小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教師重點講解,小動物過冬的方法有幾種:冬眠過冬、換上厚厚的毛過冬、貯食過冬,冬眠過冬的有蛇、烏龜、青蛙、刺蝟;換上了厚厚的毛過冬的有兔子、松鼠;貯食過冬的有螞蟻 c:「你還知道其它動物是怎樣過冬的?」(狗熊是冬眠過冬,大雁和候鳥是南飛過冬的等 3、鞏固、豐富幼兒對動物過冬的認識 觀看動物過冬課件,提問:冬眠過冬的有哪些動物? 換上厚厚毛過冬的有哪些動物? 貯食過冬的有哪些動物? 4、了解動物與季節的關系,知道動物有各種方法過冬,這是保護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動物們為什麼會有各自不同的過冬方法?」(保護自己生存,適應季節的變化) 「假如這些動物不想法過冬,那將會怎樣?」(凍死、餓死) 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為動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❼ 大班幼兒公開課動物之間怎樣聯絡
(一)導入: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1、教師口技表演(小鳥叫聲),激發興趣。 過渡語:小鳥雖然不會說話,但它可以用叫聲來聯絡夥伴,那你們想知道其他動物是怎麼聯絡夥伴的嗎?今天我就給你們帶來了動物交流聯絡時的錄像,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2、觀看兩種動物的聯絡方式,引出主題。 提問:蜘蛛遇到危險時,是怎樣聯絡夥伴的? 蜜蜂是怎樣跳舞的?我們一起來學學。(搖擺舞,八字舞) 你知道其它動物是怎樣聯絡的? 過渡語:動物之間的聯絡方式有很多很多,下面就請小朋友和你的小夥伴邊看著大圖片邊交流討論:其它動物都是怎樣聯絡的。孩子們,請到這邊來! (二)展開:了解動物的三種主要聯絡方式。 1、幼兒自由觀看討論動物圖片,發現學習。 2、引導幼兒了解動物主要的三種聯絡方式。 (1)幼兒交流自己知道的動物的聯絡方式。 (2)幼兒在充分說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動物聯絡方式的歸類。 A、通過模仿動物叫聲,引導幼兒了解動物的「聲音」聯絡方式。 B、觀看螞蟻聯絡時的動畫,引導幼兒了解「行動」聯絡方式。 C、演示科學小試驗的故事,引導幼兒了解「氣味」聯絡方式。 3、幼兒操作圖片,練習鞏固。 (1)幼兒每人自由選擇一張動物圖片,與同伴相互交流聯絡方式。 (2)幼兒自己判斷再將手中的圖片貼到相應的板子上。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檢驗。 4、開闊視野,粗淺懂得動物與人們的關系。 (1)了解動物的其它聯絡方式。 (2)觀看課件,知道動物的聯絡方式還能為人類做許多事情。 蝙蝠(超聲波聯絡方式)——發明了雷達 海豚(超聲波聯絡方式)——對治療腦癱患兒非常有效 狗(氣味聯絡方式從中延伸介紹很多動物像狗一樣具有兩種或三種的聯絡方式)——搜救犬。 (三)結束:表演動物的聯絡方式自然結束 設置情景,帶領幼兒表演螞蟻的「行動」聯絡方式,自然結束。
❽ 如何寫生物課導入語
生物課導入十一法
導言是生物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習興趣,造成學生渴望學習心理的一種手段,是引導學生奔向學習目標的指南。濰坊一職中王公德老師總結了如下十一種方法:
1.設置懸念,導入新課 在講綠色植物的水分代謝時是這樣講的:「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但是綠色植物體內的水分卻能由低處向高處流。例如在夏秋之際的早上,我們常會發現植物的葉子上有許多小水珠,這些水珠就是從其根處上流而來的。那麼植物體內的水分為什麼能由低處向高處流呢?」這樣提出了問題,設置了懸念,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激發感情導入新課 在講到蛋白質的合成時,先介紹了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在講到遺傳時,先介紹了童第周培育的「童魚」。鮑文奎培育的小黑麥、袁陸平培育的雜交水稻等,這樣學生頓時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濃厚興趣。
3.以直觀教具導入新課 在講授新課時,如果能靈活地採用直觀教學手段,那麼不僅使學生所學知識印象深刻,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例如,在講原生動物時,首先把盛有草履蟲培養液的試管展示在同學們面前,然後問:「同學們請看,這只試管里有什麼」學生們會說「有水」或「沒有什麼東西」。然後再神秘地告訴學生「這裡面有動物」,這樣學生們就會產生驚異、好奇的心理,進而會產生弄明白這裡面的動物是什麼樣子的求知慾望。
4.以故事導入新課 風趣生動的故事,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生物學史知識,而且有助於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伴性遺傳時,可先講由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開始的皇家病一血友病,或者講第一個發現色盲病的科學家道爾頓,同時他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色盲病患者等故事。
5.以畫導入新課 在講生物的適應時,可以先出示枯葉蝶或竹節蟲掛圖,然後讓學生回答這是什麼?有的學生會說「這是一片枯葉」或「這是竹子」。這時教師再把正確答案告訴學生,學生會驚嘆不已,從而引起學生注意,使其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6.以聲導入新課 在講昆蟲時可先讓學生聽錄制的蟋蟀、蟈蟈等昆蟲的鳴聲;在講兩棲類時,可先讓學生聽錄制的蛙、蟾蜍等的鳴聲;在講鳥類時可先讓學生聽錄制好的百靈、畫眉等的鳴叫;在講哺乳動物時可先讓學生聽錄制好的虎嘯、狗吠、貓叫等聲,讓學生從動物的鳴叫聲中,培養熱愛動物,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
7.以當前人們關心的熱點導入新課 在講自然保護時,先介紹當前人們關心的酸雨、臭氧層被破壞,森林銳減等問題,並指出這些問題的能否解決,都與生物特別是人類本身有密切的關系,從而激起了學生的緊迫感,提高了學生學好生物學的興趣。
8.以突發事件導入新課 突發事件,特別是課前發生的事件,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很大。1987年9月23日發生日食後,我上的一節課是這樣開頭的:「剛才同學們都看到了日食現象,可是你們知道日食對人及生物有什麼影響嗎?」這樣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吸引到課堂上來,然後再簡單地介紹幾句日食對人及生物的影響,並逐漸地過渡到課堂所要講授的內容。
9.以感性知識導入新課 在講生命活動的調節時,先講一些同學們日常熟悉的知識,如:到了秋天樹木會落葉,植物打頭後會萌發側枝,公雞有時會打鳴等,從而導出課題,引入新課。
10.以鄉土內容導入新課 在講生物進化的證據時,我先介紹了世界化石寶庫,我省臨朐縣的山旺化石,在講植物分類中十字花科時,我先介紹了我校所在地濰坊市北宮是我市特產——濰縣蘿卜的原產地等,激起學生的愛鄉之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1.以成語、諺語導入新課 如以「鶩蚌相爭,漁翁得利」導出軟體動物或鳥類,以「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導出森林的生態作用,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滓泥」導出食物鏈;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引出生物界的種間競爭,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導出生物的遺傳,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導出生物的變異等等。 生物課不論是在普通中學,還是在職業中學,往往都是不受學生重視的一門課,這固然有許多原因,但照本宣科,課堂教學枯燥無味則是一個重要原因。自己在教學中通過編設良好的導言,使課堂教學的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生物課成了同學們喜歡的課,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❾ 小班 關於動物主題公開課
我班老師上過一堂課叫《愛唱歌的小麻雀》你可以用下!
准備的道具:一棵小樹〔樹根下有許多草〕、一隻小鳥、一隻貓頭鷹、一隻啄木鳥、一隻猴子、一隻松鼠、一隻睡著了的兔子、一隻睡醒的兔子准備一首活潑的歌
這個故事你可以去搜下!
❿ 小學寫動物的作文課怎麼上
一、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寫一種小動物。
2.通過觀察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寫出自己喜愛動物的特點。
3.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二、教學重點:
1.把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寫具體。
2.在描寫小動物的特點的過程中,自然的融入自己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准備:
觀察小動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四、課時安排:
1——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二)新課:
1.按順序,觀察外形。
(1)指名說小狗、小貓、小兔的外形特點。教師隨機指導,鼓勵學生按不同的順序說出自己喜愛小動物的外形特點,鼓勵學生用上一些生動的詞語。
(2)小結寫法:寫外形——抓順序
2.抓特點,介紹習性
(1)播放一段小狗吃骨頭的視頻。
(2)學習交流看到的情景,了解小狗的生活習性,指名描述。
(3)小結寫法:寫習性——抓特點
3.舉事例,寫出感情
(1)引導學生舉出事例來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
(2)小結寫法:寫感情——舉例子
4.全班合作,完成習作。
(1)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一個小組寫小動物的特點,一個小組寫小動物的習性,一個小組寫小動物發生的故事。寫哪個小動物都可以。
(2)學生自己習作。
(3)全班匯報。
5.每個小組請一個代表讀自己的習作,師生評議。
(三)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