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單性繁殖的動物有哪些

單性繁殖的動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8 10:30:11

A. 世界上什麼動物不用交配就能產卵

世界上不用交配自己就能產卵的動物即單性生殖的動物。不用交配自己就能產卵的動物:

1、草履蟲,變形蟲,眼蟲等原生動物。

2、蜜蜂,蝸牛,蚯蚓,水母,血吸蟲,烏賊等多細胞雌雄同體動物。

3、克隆,胚胎分割等人工控制下的單性繁殖。

單性生殖一般指孤雌生殖,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也稱單性生殖,即卵不經過受精也能發育成正常的新個體。孤雌生殖現象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一些較原始動物種類身上的生殖現象。

簡單來說就是生物不需要雄性個體,單獨的雌性也可以通過復制自身的DNA進行繁殖。

(1)單性繁殖的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生殖類型

(一)偶發性孤雌生殖 (sporadic parthenogenesis):偶發性孤雌生殖是指某些昆蟲在正常情況下行兩性生殖,但雌成蟲偶爾產出的未受精卵也能發育成新個體的現象。常見的如家蠶、一些毒蛾和枯葉蛾等。

(二)經常性孤雌生殖 (constant parthenogenesis):經常性孤雌生殖也稱永久性孤雌生殖。這種生殖方式在某些昆蟲中經常出現,而被視為正常的生殖現象。可分為兩種情況 :

1、在膜翅目的蜜蜂和小蜂總科的-些種類中,雌成蟲產下的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兩種,前者發育成雌蟲,後者發育成雄蟲。

2、有的昆蟲在自然情況下,雄蟲極少,甚至尚未發現雄蟲,幾乎或完全行孤雌生殖,如一些竹節蟲、粉虱、蚧、薊馬等。

(三)周期性孤雌生殖(cyclical parthenogenesis):周期性孤雌生殖也稱循環性孤雌生殖。昆蟲通常在進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後,再進行1次兩性生殖。

這種以兩性生殖與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後代的現象,又稱為異態交替(heterogeny)或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如棉蚜從春季到秋末,進行孤雌生殖10一20餘代,到秋末冬初則出現雌、雄兩性個體,並交配產卵越冬。

二、生殖方式

(一)均等分裂型孤雌生殖:

即卵原細胞正常進行減數分裂,產生3個極體和1個卵細胞,其中卵細胞獨立發育為後代個體的現象。(後代為單倍體)

(二)卵核與極體融合型孤雌生殖:

即卵原細胞正常進行減數分裂,產生3個極體和1個卵細胞,其中卵細胞與任意極體隨機結合,形成「極體-卵細胞-受精卵」,並由此細胞發育成後代個體的現象(後代為2倍體)。

(三)分裂核融合型孤雌生殖:

卵原細胞在進行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正常分裂,但不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最終形成了1個極體和一個「雙套卵」(diploid),由於它攜帶有母體的全套遺傳物質,自然可以獨立地發育為後代個體(後代為2倍體)。

在一些偶發實例中,有的卵細胞形成後,因某種原因自然加倍,可以獨立發育為後代個體(後代也是2倍體),也算作這種情況。

(四)極體融合型孤雌生殖:

即卵原細胞正常進行減數分裂,產生3個極體和1個卵細胞,但任意兩個極體間發生了融合,形成了「極體-極體」融合細胞,由於此細胞也攜帶有母體全套遺傳物質,也可以獨立發育為後代個體(後代是2倍體)。

以上四種情況在 蛾、蝶 中均有發現。另外,孤雌生殖有別於無性生殖,它是由生殖細胞而非體細胞完成的繁殖現象。

二是產生的個體多數為單倍體,或者是進行重組之後的2倍體,而無性生殖產生的和母體遺傳物質完全相同的個體。所以通常把孤雌生殖歸類於有性生殖而非無性生殖。

B. 都有什麼動植物是單性繁殖的

先搞清楚單性生殖的概念,單性生殖就是卵或精子不經與精子或卵的結合而發育成子代的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前者稱孤雌生殖,後者稱孤雄生殖。動物僅限於孤雌生殖,有很多動物都有這種,以下舉一些實例:

1。所有單細胞輪蟲綱動物:輪蟲的生殖方式受季節和氣候的影響很大, 如果條件適宜, 雌蟲會產出大量的不需受精卵, 這些蟲卵落入水底後, 可以直接發育為輪蟲.在一年的生活中, 輪蟲會進行20 至40 代的孤雌生殖.當環境條件比較惡劣時, 輪蟲才進行有性生殖, 它們的有性生殖非常有趣; 首先由雌蟲產出需精卵, 這種卵比較特殊, 當它遇到了精子時, 會與精子結合沉入水底, 並且形成一個厚厚的保護殼, 用來抵抗不良的環境, 等待條件轉好後再發育為成蟲.若是需精卵未能遇到精子, 它們會立刻改換性別, 生殖為雄蟲, 在水中尋找雌蟲進行交配, 以便延續後代.雄輪蟲的身體很小, 而且結構簡單, 不吃食物, 專行交配, 幾天內就會死亡.輪蟲每年只進行1到2 次有性生殖.所以人們很難找到雄蟲.

2。甲殼綱中的水蚤(魚蟲)
大體情況與輪蟲相似。它們通常行孤雌生殖,雌性產出的卵在母體中直接發育成幼體,然後才離開母體而營獨立生活,有點像高等動物的胎生。

3。許多昆蟲
通常可以分為:
(一)偶發性孤雌生殖 (sporadic parthenogenesis):偶發性孤雌生殖是指某些昆蟲在正常情況下行兩性生殖,但雌成蟲偶而產出的末受精卵也能發育成新個體的現象。常見的如家蠶、一些毒蛾和枯葉蛾等。
(二)經常性孤雌生殖 (constant parthenogenesis):經常性孤雌生殖也稱永久性孤雌生殖。這種生殖方式在某些昆蟲中經常出現,而被視為正常的生殖現象。可分為兩種情況 :
1、在膜翅目的蜜蜂和小蜂總科的-些種類中,雌成蟲產下的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兩種,前者發育成雌蟲,後者發育成雄蟲。
2、有的昆蟲在自然情況下,雄蟲極少,甚至尚未發現雄蟲,幾乎或完全行孤雌生殖,如一些竹節蟲、粉虱、蚧、薊馬等。
(三)周期性孤雌生殖 (cyclical parthenogenesis):周期性孤雌生殖也稱循環性孤雌生殖。昆蟲通常在進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後,再進行1次兩性生殖。這種以兩性生殖與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後代的現象,又稱為異態交替(heterogeny)或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如棉蚜從春季到秋末,行孤雌生殖10一20餘代,到秋末冬初則出現雌、雄兩性個體,並交配產卵越冬。

4。魚類
某些魚類也進行孤雌生殖,其中部分是由不同的種雜交(hybrids)後產生的雜交品種,由於無法產生配子,只能行孤雌生殖,和孤雌生殖的植物一樣,它們通常生長在不穩定的環境。

5。蜥蜴
有些蜥蜴不用透過有性生殖的方式產生下一代。這類的蜥蜴通常僅有單一的性別,只要環境合宜,雌蜥的卵巢在進行減數分裂後染色體會倍增,形成雙套染色體的卵。全世界目前發現孤雌生殖的蜥蜴約有30多種,其中以壁虎科(Gekkonidae)與頸帶蜥科(Teiidae)的蜥蜴發現最多,在台灣,史氏蠍虎(Hemidactylus stejneger),半葉趾虎(Hemiphyllodactylus typus typus)與鱗趾虎(Lepidodactylus lugubris)為孤雌生殖的代表種類。雖然沒有交配行為,但研究也發現某些種類的個體會扮演「假雄性」,以類似交配的行為做欺壓,刺激准備排卵的個體,例如鱗趾虎。

6。兩棲動物(蛙類),鳥類(火雞)曾發現出現過孤雌生殖,哺乳動物只能在人工試驗情況下出現孤雌生殖,條件都很苛刻。

7。環境突然改變所引發
有些動物不行孤雌生殖,但其卵在未受精前,用人工方法刺激,如改變溫度,pH值,或改變其周圍水的鹽度,用化學或機械方法刺激卵,亦可使其發育。蛙卵用細針刺之;有些動物的卵用力搖動,或加化學葯品於其產卵的水中(海生卵),或改變水中鹽分的濃度,可促其卵開始分裂。

C. 世界上有哪些動物是屬於單性繁殖

水螅,蚯蚓,單細胞生物,珊瑚

D. 可以單性生殖的動物有多少種

太多了,動物界前幾個門包括原生動物門,海綿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線形動物門,棘皮動物門,環節動物門等都可以行單性生殖

E. 單性居然也可以繁殖,有哪些動物是可以單性繁殖的

非常多,無性繁殖分很多種類型。無性繁殖是一種直接由母體細胞分裂後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比起有性繁殖來說,這種方式更加快,缺點是,後代很容易因為無法適應急速變化的新環境導致滅絕。


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的優缺點

從短期來看,無性繁殖是占據優勢的,但是有性繁殖能夠產生遺傳多樣性、允許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而提供凈優勢。在多細胞生物中,尤其是動物中,完全缺乏有性生殖是比較罕見的。

F. 單性繁殖的動物有什麼

通常,低等生物很多都屬於單性繁殖。在無脊椎動物中,節肢動物門以下的大多數種類,都是單性繁殖,如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節肢動物的一部分,都可以單性繁殖。

G. 單性繁殖的動物有哪些

有五六種蛇具有單性繁殖的能力,一些蠑螈、蜥蜴也能夠進行單性繁殖,不過,無論如何,這種現象非常奇怪。

H. 什麼動物是單性繁殖

先搞清楚單性生殖的概念,單性生殖就是卵或精子不經與精子或卵的結合而發育成子代的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前者稱孤雌生殖,後者稱孤雄生殖。動物僅限於孤雌生殖,有很多動物都有這種,以下舉一些實例:

1。所有單細胞輪蟲綱動物:輪蟲的生殖方式受季節和氣候的影響很大, 如果條件適宜, 雌蟲會產出大量的不需受精卵, 這些蟲卵落入水底後, 可以直接發育為輪蟲.在一年的生活中, 輪蟲會進行20 至40 代的孤雌生殖.當環境條件比較惡劣時, 輪蟲才進行有性生殖, 它們的有性生殖非常有趣; 首先由雌蟲產出需精卵, 這種卵比較特殊, 當它遇到了精子時, 會與精子結合沉入水底, 並且形成一個厚厚的保護殼, 用來抵抗不良的環境, 等待條件轉好後再發育為成蟲.若是需精卵未能遇到精子, 它們會立刻改換性別, 生殖為雄蟲, 在水中尋找雌蟲進行交配, 以便延續後代.雄輪蟲的身體很小, 而且結構簡單, 不吃食物, 專行交配, 幾天內就會死亡.輪蟲每年只進行1到2 次有性生殖.所以人們很難找到雄蟲.

2。甲殼綱中的水蚤(魚蟲)
大體情況與輪蟲相似。它們通常行孤雌生殖,雌性產出的卵在母體中直接發育成幼體,然後才離開母體而營獨立生活,有點像高等動物的胎生。

3。許多昆蟲
通常可以分為:
(一)偶發性孤雌生殖 (sporadic parthenogenesis):偶發性孤雌生殖是指某些昆蟲在正常情況下行兩性生殖,但雌成蟲偶而產出的末受精卵也能發育成新個體的現象。常見的如家蠶、一些毒蛾和枯葉蛾等。
(二)經常性孤雌生殖 (constant parthenogenesis):經常性孤雌生殖也稱永久性孤雌生殖。這種生殖方式在某些昆蟲中經常出現,而被視為正常的生殖現象。可分為兩種情況 :
1、在膜翅目的蜜蜂和小蜂總科的-些種類中,雌成蟲產下的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兩種,前者發育成雌蟲,後者發育成雄蟲。
2、有的昆蟲在自然情況下,雄蟲極少,甚至尚未發現雄蟲,幾乎或完全行孤雌生殖,如一些竹節蟲、粉虱、蚧、薊馬等。
(三)周期性孤雌生殖 (cyclical parthenogenesis):周期性孤雌生殖也稱循環性孤雌生殖。昆蟲通常在進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後,再進行1次兩性生殖。這種以兩性生殖與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後代的現象,又稱為異態交替(heterogeny)或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如棉蚜從春季到秋末,行孤雌生殖10一20餘代,到秋末冬初則出現雌、雄兩性個體,並交配產卵越冬。

4。魚類
某些魚類也進行孤雌生殖,其中部分是由不同的種雜交(hybrids)後產生的雜交品種,由於無法產生配子,只能行孤雌生殖,和孤雌生殖的植物一樣,它們通常生長在不穩定的環境。

5。蜥蜴
有些蜥蜴不用透過有性生殖的方式產生下一代。這類的蜥蜴通常僅有單一的性別,只要環境合宜,雌蜥的卵巢在進行減數分裂後染色體會倍增,形成雙套染色體的卵。全世界目前發現孤雌生殖的蜥蜴約有30多種,其中以壁虎科(Gekkonidae)與頸帶蜥科(Teiidae)的蜥蜴發現最多,在台灣,史氏蠍虎(Hemidactylus stejneger),半葉趾虎(Hemiphyllodactylus typus typus)與鱗趾虎(Lepidodactylus lugubris)為孤雌生殖的代表種類。雖然沒有交配行為,但研究也發現某些種類的個體會扮演「假雄性」,以類似交配的行為做欺壓,刺激准備排卵的個體,例如鱗趾虎。

6。兩棲動物(蛙類),鳥類(火雞)曾發現出現過孤雌生殖,哺乳動物只能在人工試驗情況下出現孤雌生殖,條件都很苛刻。

7。環境突然改變所引發
有些動物不行孤雌生殖,但其卵在未受精前,用人工方法刺激,如改變溫度,pH值,或改變其周圍水的鹽度,用化學或機械方法刺激卵,亦可使其發育。蛙卵用細針刺之;有些動物的卵用力搖動,或加化學葯品於其產卵的水中(海生卵),或改變水中鹽分的濃度,可促其卵開始分裂。

I. 現世界上單性繁殖的生物有哪些

植物的單性繁殖一般稱作無性繁殖
即植物體的某一個部分(根、莖等)直接發育成為子代的

百合
有的植物是自花授粉的
即開花前已經結束受精

豌豆
還有的植物是雌雄同體的
即本身既提供精子
又接受精子

玉米
動物有的是孤雌或孤雄生殖
即精子或卵子獨自發育成後代
但是一般這些生物本身也會發生精卵結合的現象

蜜蜂
有的動物像植物一樣不分雌雄(雌雄同體)本身既提供精子
又接受精子

蝸牛

J. 哪些動物是單性繁殖的

1、低等原生動物,草履蟲,變形蟲,眼蟲等;
2、一些多細胞雌雄同體動物,蝸牛,蚯蚓,水母,血吸蟲,烏賊等等;
3、人工控制下的單性繁殖,比如克隆,胚胎分割等等。

閱讀全文

與單性繁殖的動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