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常見有哪些動物很奇妙

常見有哪些動物很奇妙

發布時間:2022-06-09 08:49:28

動物世界有哪些奇妙的動物



奇妙的動物有響尾蛇,搖動尾巴發出響聲。織葉蟻,編織樹葉築巢。電鰩,腹部發出電流擊暈魚類。科莫多巨蜥,咬傷獵物利用唾液里的可怕細菌使傷口迅速潰爛直至死亡,唾液是它的致命武器。巨鱷龜,舌頭形似蚯蚓,吸引魚類上鉤。葉猴,能在樹枝間飛躍。

㈡ 奇妙的動物有哪些

1.紅色昆蟲
瓢蟲和百合甲蟲是最常見的紅色昆蟲
瓢蟲和百合甲蟲是最常見的紅色昆蟲,雖然瓢蟲通常不同程度地帶有斑點,但百合甲蟲沒有。與傳聞所說正好相反,研磨成胭脂紅的不是紅甲蟲,胭脂紅來自一種生活在仙人掌果種的淺灰色介殼蟲,這種燦爛的紅色燃料是由阿茲特克人發現的。猩紅色的百合甲蟲長5毫米左右,但是,因為鮮亮的紅色外殼它們的確非常奪目。盡管它們非常美麗,但是,百合甲蟲是園丁們的剋星,他們害怕看到這些紅蟲出現在自己的百合上。
2.紅色蜘蛛
紅色蜘蛛不是很常見
紅色蜘蛛不是很常見,可能是因為很大程度上它們是埋伏捕食的食肉動物,在獵物逃走之前它們需要保持隱蔽。盡管如此,紅色蜘蛛仍然存在,邪惡的紅色只能讓它們看起來更加令人厭惡。
雖然只有部分紅色,但著名的黑寡婦蜘蛛已經通過展露它背部怪誕的紅色沙漏標志向我們警告它的致命毒性。黑寡婦蜘蛛和可怕的赤背蜘蛛以及澳大利亞的漏斗形蜘蛛共享這一特徵,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如果被它咬到……
3.紅色海星
海星是奇特的動物
科學家可能希望我們忘掉「Starfish」這個名字,把這種海中棘皮動物叫Sea
Stars(海星),因為它們不是魚。它們還不見得只有5條觸須,但似乎最少是這個數,它們可能多達40條觸須!至於顏色,它們幾乎占盡所有顏色。嗯,紅色對於海星似乎不錯,這個顏色有助於潛水者把它和棲息在珊瑚礁上的其他彩色動物區別開來。
海星是奇特的動物,至少與人類相比是這樣。從解剖學上講,它們沒有血液也沒有大腦。但它們有再生能力,失去臂後能再生,在野生環境中它們能活到35歲。
4.紅色洪堡魷魚
洪堡魷魚有3個心臟、藍色血液
因為消防車似的橙紅色和猙獰的樣子,這些巨大的頭足類動物還被叫做「紅色魔鬼」。它們以襲擊潛水者有時甚至試圖摘掉他們的面罩而聞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因為這些動物能長到7英尺(約2.1米)長,通常會用它們的喙狀嘴和觸須(長著針一樣尖利牙齒)上的吸嘴把獵物撕開。
如果你認為海星奇怪,那就來看看洪堡魷魚,洪堡魷魚有3個心臟、藍色血液,唯一的溝通方式是使用它們皮膚中的發光器官。

㈢ 奇妙的動物有哪些

椰子蟹 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抱卵亞目、異尾類下目、陸寄居蟹科、椰子蟹屬,椰子蟹是椰子蟹屬中所僅有的物種。與典型的蟹(短尾次目)有許多不同。分布於日本南部及南太平洋諸島。中國僅產於台灣省南部。體很大,頭胸甲長度可達16厘米以上。體軀和附肢甲殼鈣化,堅厚,頭胸甲及步足表面有波狀皺紋。頭胸甲的鰓區特別擴大。額角呈三角形,眼鱗小。左螯大於右螯。腹部的背甲與側甲皆鈣化,部分彎折在頭胸甲之下。僅一側保留著已退化的腹肢。椰子蟹生活於海邊附近的熱帶樹林中,善於爬樹。喜食椰子或露兜樹的果實、腐肉或各種植物。繁殖季節回到海里,其幼體在海水中變態成長。 椰子蟹的體型碩大,外殼堅硬,配上兩只強壯有力的巨螯,讓它的模樣看起來又凶又蠻橫,所以在台灣,人們都叫它做「山霸」;又因為它頭部和胸部的紋路十分接近八卦圖樣,又被稱為八卦蟹。它也是個爬樹高手,尤其善於攀爬筆直的椰子樹,而且它可以用強壯的雙螯剝開堅硬的椰子殼,然後享用裡面香甜的椰肉。所以它還有一個在國際上通用的名字-椰子蟹。 盲鰻 鑽腹魚。 盲鰻屬圓口類動物,雌雄同體。在交配時它先充當雄體,一段時間以後,又充當雌體。受精卵不經變態可直接發育成小鰻。 盲鰻身體象河鰻,但頭部無上下頜,口如吸盤,生著銳利的角質齒。鰓呈囊狀,內鰓孔與咽直接相連,外鰓孔在離口很遠的後面向外開口,使身體前部深入寄主組織而不影響呼吸。盲鰻憑借吸盤吸附在大魚身上,然後尋機從鰓鑽入魚腹。由於長期在魚體內過著寄生生活,眼睛已退化藏與皮下。它的嗅覺和口端4對觸須的觸覺非常靈敏,能迅速感知大魚的到來。 盲鰻口的周緣有三至四對觸須,它採用孫行者鑽入鐵扇公主肚內的辦法,先在大魚身上咬個洞,或從大魚的鰓孔直接鑽進大魚腹中,先吃內臟後吃肉,吃得大魚只剩下皮和骨頭。人們曾在一條雪魚體內發現竟有123條盲鰻,人稱其為魚盜賊。 太陽熊 太陽熊主要棲息在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它們站起來也僅僅大約1.2米高,是熊家族中最小的類型。一般而言,太陽熊的重量不會超過65公斤。 作為一種夜行生物,太陽熊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距地面不高的樹枝上。 貘 貘科是現存最原始的奇蹄目,保持前肢4趾後肢3趾等原始特徵。貘體型似豬,有可以伸縮的短鼻,善於游泳和潛水。貘科現存僅貘屬的4個種,分別分布於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兩地。馬來貘分布於東南亞從緬甸、泰國南部經馬來半島到蘇門達臘島,體型較大,身體黑白兩色,易於辨認。 貘是食草動物,體形像豬,但比豬大,在距今100萬年到1萬年之間廣泛生存於溫暖潮濕的環境,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但由於環境的變遷,巨貘在1萬年前滅絕。目前,除了東南亞尚存其「近親」——馬來貘外,貘的其他物種已經全部滅絕。白面粗尾猿  白面粗尾猿生活在巴西、法屬蓋亞那、蓋亞那、蘇利南和委內瑞拉。它們採食幾乎所有的水果、堅果、種子和昆蟲,擁有無可匹敵的消化能力,能對付各種各樣的毒汁毒液。 皇絹毛猴 皇絹毛猴這種靈長類動物的得名,是因為鬍子酷似德國君主威廉二世。雖然名字來源於一個笑話,不過還是變成了官方名稱。 這種絹毛猴在西南亞馬遜盆地、東秘魯、玻利維亞北部和巴西西部的阿克里及亞馬孫州都有發現。他門生活在熱帶雨林的密林深處。枯葉龜 最大甲長40公分,背甲為長方形,背甲是粗糙、多瘤節的。這種龜背甲的最大直線長度可長到18英寸。每個盾板都是圓錐形的,並具有明顯的同心生長環。頭和頸部大而扁平,並覆蓋著無數的小肉瘤、結節和褶皺。嘴非常寬,鼻子很長。眼睛很小並非常靠近鼻子。幼年時期背甲和頸部的顏色為茶褐色至紅褐色,腹甲通常為鮮艷的橙紅色。當這種龜長大時,腹甲上的橙紅色褪去變成黃色或褐色。頸部呈紅褐色,但最終會變成棕褐色或茶褐色。喉部具有兩條暗色帶狀條紋,且腹甲呈暗色。雖為完全水棲性,卻很少游泳。為適應棲息於水底,具有長頸及呼吸管狀的吻部,籍以伸出水面呼吸。 禿猴 卷尾猴科幾種晝行性猴類的統稱,美國唯一的短尾猴。體長35-50厘米,尾長15-20厘米。面部赤裸,興奮時發紅。毛長而粗。有三種:一種呈灰色,麵粉紅;另一種毛帶紅色,面鮮紅色;第三種毛呈淺褐色,面為黑色。禿猴為稀有動物,分布限於亞馬遜河流域的某些森林地區。據說以小群活動,常棲息於高枝。四腳行走,以果實和植物的其他部分為食。三種禿猴在《紅皮書》中都列為瀕險種。亞馬遜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常捕捉禿猴。 雪蟹 這種名為雪蟹的生物,如絲般雪白,看起來似乎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區,但這種獨特的生物卻是最近在南太平洋的深海中被發現的。這種蟹的前臂和腳上長滿的那種纖細如發絲般的毛的作用很神秘。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纖纖細毛能夠捕獲細菌作為它們的食物,但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細毛能夠過濾掉深海處噴湧出的有毒礦物質。 這種被稱作「雪蟹」生物是如此獨特,科學家們經過一年的研究後對其還有眾多不甚了解之處,只好重新劃分出一個種類來對其進行歸屬,正式命名為KIWA HIRSUTA。樹懶 樹懶因行動緩慢而得名,已高度特化成樹棲生活,而喪失了地面活動的能力。平時倒掛在樹枝上,毛發蓬鬆而擬向生長,毛上附有藻類而呈綠色,在森林中難以發現。三趾樹懶分布較廣,北到宏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樹懶分布略狹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樹懶的適應范圍與同屬貧齒目的食蟻獸十分不同,它是嚴格的樹棲者和單純的植食者。頭骨短而高,鼻吻顯著縮短,顴弓強但不完全。科頸椎數偏離一般哺乳動物的七椎模式,二趾樹懶為6一7個,三趾樹懶有9個。這種變化不僅發生在種間,甚至同種不同個體之間的頸椎數也不同。外表能見的趾不超過3個,並趾足。三趾樹懶三趾等長,跤骨基部及附骨癒合,爪強而成鉤狀,體型較小,體重4一7公斤,體毛長而粗,毛被為藻類提供了生存條件,雨季時,藻類在毛表的凹陷處生長,使淺色毛皮變成綠色。 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 所以它要移動2公里的距離需要用時1個月,盡管如此,在水裡它卻是游泳健將。對於樹懶來說最好的食物是低熱量的樹葉,吃上一點要用好幾個小時來消化。 鯨頭鸛 鯨頭鸛是一種非常大的鸛科鳥類,其英文名Shoebill就來源於其貌似鞋狀的啄。 這種鳥能夠長到1.2米高,5.5公斤重,翼展2.5米。成年鸛主要為灰色,幼年呈棕色。其分布於從蘇丹到尚比亞的東非熱帶地區。水滴魚 水滴魚生活在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沿岸的深水當中,由於很難達到這種魚的棲息地,所以很少被人類所發現。 水滴魚生活的地方,壓力比海平面要高出數十倍,飽了保持福利,水滴魚渾身主要成凝膠狀,密度比水稍輕,這使得這種魚可以不需花費體力從水底浮起。缺乏肌肉對於水滴魚來說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它主要靠吞食麵前的可食用物質為生。小熊貓 浣熊科小熊貓屬的唯一種。俗名九節狼、金狗、小熊貓。體形肥胖體長40~60厘米,體重約6千克,全身紅褐色,四肢棕黑色,體毛長而蓬鬆,臉圓,具白色斑紋,吻、耳緣和頰白色,臉上有白斑,眼鮮艷;尾粗,長超過體長之半,具9個棕黑與棕黃色相間的環紋,頗顯著,因此,中國四川省稱為九節狼。小熊貓四肢粗短,背部毛色為紅棕色,其眼眶和兩頰甚至連嘴周圍及胡須都是白色。最好看的是一條蓬鬆的長尾巴,其棕色與白色相間的九節環紋,非常惹人喜愛,「九節狼」的別名因此而得。在第四紀更新世時期,小熊貓曾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歐洲中部和英國都有化石紀錄。侏儒狨 侏儒狨是一種生活在巴西西部、哥倫比亞南部,厄瓜多東部和秘魯東部雨林當中的一種猴子。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體長大約14-16厘米,雄性重大約140克,雌性120克。吸盤足蝙蝠 吸盤足蝙蝠,特產於馬達加斯加島,也是蝙蝠中僅有的兩個分布限於一個島的科之一。吸盤足蝠科和盤翼蝠科一樣,拇指和腳側處各有一個吸盤,其生活方式也和盤翼蝠科相似。吸盤足蝠比盤翼蝠體型略大,耳朵和尾巴均長,耳屏方型,和耳朵前緣相融合。獨角鯨 獨角鯨屬於齒鯨類,一般體長4米~5米,體重900公斤~1600公斤,腹白背黑,是小型鯨類。它的繁殖率較低,一般3年產一仔,孕期15個月,哺乳20個月。在胚胎中,一角鯨本有16枚牙齒,但都不發達,至出生時,多數牙齒都退化消失了,僅上頜的兩枚保留下來。而雌鯨的牙始終隱於上頜之中,只有雄鯨上頜左側的一枚會破唇而出,像一根長桿伸出嘴外。 不過也有人偶然發現有兩枚同時長出的,但數量極少。 獨角鯨常是雌雄和幼鯨一起活動。從數頭到十幾頭不等,有時也有數百乃至數千頭一起的大群。每年當冰雪消融以後,獨角鯨會成群結隊進入海灣覓食、交尾、嬉戲。也正是此刻,它們往往要遭到當地人的捕獵。 獨角鯨最誘人之處,是被稱為「角」的獠牙,它在人們眼中很有神秘色彩。古代歐洲的王公貴族把它看成寶物,用鯨牙做成酒杯以檢驗酒是中否有毒,或用它做傢具、飾物以顯示華貴和富有。更有人把它看成靈丹妙葯,用它醫治百病。其實,最終其使用價值的,還是北極地區的愛斯基摩人,他們用它做魚杈和矛頭,用來捕獵。由於人們對鯨牙的迷信,從而使鯨牙價格昂貴,求之難得,同時也成了獨角鯨災難的根源。許多人為得到獠牙,對獨角鯨大肆獵捕,使其數量大減,以至有關國家不得不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哥拉兔 安哥拉兔(Angora),根據國際ARBA組織數據記載,安哥拉兔是源於土耳其的安哥拉省; 另一種說法是起源於英國,由法國人培育而成,因其毛細長,有點像安哥拉山羊而取名為安哥拉兔。安哥拉兔有四個品種安哥拉,以英國安哥拉最受歡迎,其餘分別是法國安哥、緞毛安哥拉和巨型安哥拉。可蒙犬 被毛濃密,具有保護性的被毛是這一品種的典型特點。成年狗的被毛有兩層,一層柔軟、濃密、絮狀的底毛,一層粗糙、高低不平、捲曲的外層披毛。粗糙的披毛陷在柔軟的底毛中。披毛為結實的繩索狀,觸摸的感覺象是氈制的。成年的可蒙犬完全被大量的、象穗子一樣的繩索狀被毛所覆蓋。需要記住一點,其長度必須滿足可蒙犬被毛的功能需求。顏色為白色,但也不總是白色。有時,幼犬會出現少量乳酪色或淺黃色,隨著其逐漸成熟,顏色會褪去 褶傘蜥 褶傘蜥的個頭較大,成年褶傘蜥的體長可達到80~100厘米,以昆蟲、蜘蛛和小哺乳動物為食。褶傘蜥頸部周圍的鱗狀膜皺褶很寬,被激怒時皺褶會豎起,好像頭部突然擴大了好幾倍,同時張開大口。發出憤怒的「嘶嘶」聲。這種突如其來的虛張聲勢的行為,往往會把許多兇猛的動物都嚇上一大跳。如果這一招還不能退敵,褶傘蜥便會逃跑,跑時單靠兩條後腿,由尾巴起著平衡作用。小飛象章魚 ` 因其外貌酷似迪斯尼動畫片中的小飛象而得名,這種章魚生活在極深的海下,是最珍貴稀少的章魚種類。跗猴 又叫菲律賓眼鏡猴,生活在亞洲熱帶森林中。它們身長僅15厘米,而尾巴則長達25厘米。它們長有特別長的腳踝和長腿,極能適應攀附和跳躍,手指和腳趾上還長有吸盤似的圓盤,抓物非常牢固。它們沒有窩,睡覺時就緊抱直立的樹干。它們雖然只有15厘米長,卻可以跳180厘米的距離,跳躍時,線狀的尾巴左右擺動,以保持平衡。它們的兩只大眼睛能准確地判斷距離,所以能夠在跳躍中捕食昆蟲。雌猴懷胎6個月便生產,幼猴一出世便能抓住母親或緊抱樹枝。跗猴數量很少,是瀕臨絕種的動物。 羊駝 偶蹄目駱駝科無峰駝(羊駝)屬的1種。 別名美洲駝、無峰駝。體型頗似高大的綿羊;頸長而粗;頭較小,耳直立;體背平直,尾部翹起,四肢細長;被毛長達60~80厘米,呈純白,淺灰、棕黃、黑褐,純黑等22不同色型;雄性略大於雌性。產於南美的秘魯和智利的高原山區。指猴 體型象大老鼠,體長36~44厘米,尾長50~60厘米,體重2千克;體毛粗長,深褐至黑色,臉和腹部毛基白色,頸部毛特長有白尖;尾比身體長,尾毛蓬鬆,形似掃帚,毛長達10厘米,黑或灰色;體纖細;頭大吻鈍;耳朵非常大,膜質;除大拇指和大腳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齒結構象鼠,只有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長。分布於馬達加斯加東部沿海森林。 棲息於熱帶雨林的大樹枝或樹幹上,在樹洞或樹杈上築球形巢。單獨或成對生活,夜間活動。喜食昆蟲,還吃甘蔗、芒果、可可,在飼養條件下亦吃香蕉、棗和雞蛋。孕期不詳,2~3月產仔,每胎 1仔。取食時常用中指敲擊樹皮,判斷有無空洞,然後貼耳細聽,如有蟲響,則用門齒將樹皮嚙一小洞,再用中指將蟲摳出。吃漿果時也是用中指將水果摳一個洞,從中挖出果肉。 由於指猴的體型似大老鼠,跳躍的姿勢象袋鼠,取食方式又極特殊,曾被列為松鼠或跳鼠一類,甚至另立一目。 指猴和其他動物都不相象。它和狐猴有親緣關系,但事實上,由於那特別的長相和習性,指猴是單種生物(指粟鼠猴科)。指猴只生活在非洲東南沿海的馬達加斯加島。 蠑螈 蠑螈是最廣為人知的墨西哥火蜥蜴。這一物種最初在墨西哥城下的湖泊中發現。蠑螈在科學研究領域大有用途,因為它們可以進行肢體再生。 在生長到18-24個月的時候,蠑螈進入性成熟期。而蠑螈雄雌間的交配行為亦相當特殊的,雄性個體會將其精液包在一個如膠囊般的精莢中,當排出體外時便會在短短的時間內由雌體吸入體中,以完成交配行為;出生的卵粒一如青蛙卵,在外圍有如膠狀物質纏裹保護,以使幼體能安然的度過發育前期。而陸棲型與水棲型的交替則發生於部份的種類,因為棲息環境的改變而造成其外型與色彩上的改變,例如六角恐龍的陸棲型與水棲型便是最常見到的例子。 粉精靈犰狳 粉精靈犰狳是犰狳家族中個頭最小的種類,大約有90-115毫米長(不包括尾巴),體色為白玫瑰或者粉紅色。棲息在阿根廷中部的乾燥草原以及被覆荊棘和仙人掌的沙漠中。遇到危險的時候,它能在數秒的時間內把自己完全掩埋起來。 粉精靈犰狳在蟻穴附近打洞,它們靠捕食螞蟻為生。長鼻猴 是東南亞加里曼丹的特有動物。這們的鼻子大得出奇,其中雄性猴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鼻子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像茄子一樣的紅色大鼻子。它們激動的時候,大鼻子就會向上挺立或上下搖晃,樣子十分可笑。而雌性的鼻子卻比較正常。長鼻猴喜群居,常10-30隻集為一群,活動范圍不到2平方公里。善游泳,常在河中一邊找東西吃,一邊打鬧著玩樂,但有時它們也能靜下來一動不動地呆上好幾個小時。雄性的鼻子可以發出獨特的喇叭般的叫聲。雄長鼻猴的體重可達25公斤,雌的不足雄的一半。在猴類中,長鼻猴是對飲食非常講究的一種,它們的胃口也很大。幼猴很調皮,常戲弄父母,一會兒擰它們的鼻子,一會兒搖它們的尾巴。它們被人類捉住往往過不了一周就會死去,目前已經瀕臨絕種。 星鼻鼴 星鼻鼴是小型動物,只能讓磅秤的指針傾斜為50公克,大約是小鼠的兩倍。它們生活在濕地的淺層地道中,遍及美國東北與加拿大東部,獵食的環境涵蓋地下及水下。如同鼴鼠科其它30種左右的成員,星鼻鼴屬於哺乳動物的食蟲目,這類生物新陳代謝極快,隨時飢腸轆轆,所以這胃口奇大的小小星鼻鼴必須要能找到足夠的獵物,以度過寒冷的北國冬天。 和其它鼴鼠一樣,它在土壤中尋覓蚯蚓;不過它還會在濕地棲境里營養豐富的泥巴與爛葉中,取食多種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昆蟲幼蟲,也會潛游到池塘與溪流的渾濁水底,把獵物給揪出來。尋找獵物正是「星鼻」上場的時候。星鼻並不是負責嗅聞的嗅覺系統的一部分,也不是用來捕捉食物的第三隻手,而是一個無比敏感的觸覺器官。 它的鼻子周圍有22條肉質的附器環繞成一圈,當它在自家環境間穿梭時,這鼻子常因快速顫動而讓人看不清楚。再加上生著巨爪的前肢,你遇到的就是一個令人興奮難抑的生物學之謎。這種生物是怎麼演化出來的?那個星星是什麼?它如何作用,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對於這不尋常的哺乳動物,這些都是我想要解開的謎題。結果星鼻鼴不僅有一張好玩的臉,它還有著相當特化的腦,也許有助於解答哺乳動物神經系統的構成與演化這些長久以來的問題。

㈣ 有什麼動物有奇妙本領呢

變色龍是爬行動物,學名叫避役,是非常奇特的動物,它有適於樹棲生活的種種特徵和行為。它善於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變色既有利於隱藏自己,又有利於捕捉獵物。
蝙蝠:發射超聲接受回聲確定障礙物位置;蟑螂:感受震動以逃避打擊;蛇:用蛇信(舌頭)感受氣味。

㈤ 哪些動物有神奇的特點

動物具有神奇之處的例子很多,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例子有:


1. 狗有非常強的嗅覺能力;


2. 大象是唯一能用鼻子捏死敵物的動物;


3. 蜜蜂能用不同的飛舞花樣傳遞信息;


4. 獵豹具有最快的奔跑速度;


5. 如果以動物自身體重為參照物,那麼,螞蟻有著驚人的力氣;


6. 燈塔水母具有獨一無二的「返老還童」、「長生不老」的本領;


7. 北極鴨能耐零下110°的低溫;


8.電鰻、電鯰、電鰩、瞻星魚這幾種水生動物的身體有很強的放電能力;


9.螢火蟲下腹部有發光器官,能夠發光;


10.燕子離開一年後,還能找到相隔數萬里的去年做窩的老房子。


11.蝙蝠能在完全漆黑的房子里自由飛行而不會碰壁;


12.壁虎能甩掉尾巴乘機逃跑;


13.能隨時改變身體顏色的變色龍。


總之,動物多種多樣,它們也各有所長,舉不勝舉。


㈥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神奇的特點

1、邦加眼鏡猴:邦加眼鏡猴的每隻眼睛比它的大腦還大,這種超小靈長類動物的大眼睛是自然界
最古怪的夜視鏡,它的巨大的腳和有力的後腿意味著它能從一棵樹跳躍到另一棵樹,尋找昆蟲和小型無脊椎動物吃。

2、蝰魚:這種魚的頭部讓人看一眼就會做噩夢,很多長短不一的尖牙從它那類似「鐵處女」的恐怖大口裡伸出來。蝰魚之所以會具有這些特徵,是因為它生活在深達1000米到2000米的海洋深處。

3、赤禿猴:這種猿擁有令人震驚的紅腦袋,因此南美洲的人給它起了個有趣的綽號「英國猴」,這是為了紀念第一批前往它們的國土,被太陽曬的滿臉通紅的英國人。

4、瑪塔龜:這種大型淡水龜具有幾大奇怪特徵。它的外形看起來像一塊浸透水的樹皮和殘片,它有一個非常奇怪的向外突出的鼻子,這個鼻子相當於潛水者的通氣管,有助於它潛水。

它以不同尋常的方式吃小魚。瑪塔龜會找個地方隱藏好自己,然後等待獵物自己送上門來,等獵物靠它非常近時,它才張開嘴巴,像一個低壓真空吸塵器一樣,把魚吸進嘴裡。

5、霧姥甲蟲:這種外表普通無奇的甲蟲卻會用一種非常與眾不同的方法收集水分。納米布沙漠(namib desert)的降水非常稀少,因此當海岸霧靄被風吹入內陸時,這種甲蟲就會倒立在沙漠里,用自己的後腿收集空氣里的小水珠。

6、低地斑紋馬島蝟:馬島蝟來自馬達加斯加島,這里是很多奇怪生物的棲息地,其中包括指猴(Aye-aye)和狐猴。馬島蝟身上長滿剛毛,並有顏色鮮艷的黃褐色條紋裝飾,它會進攻想要攻擊它的動物,把脖子周圍的致命毒刺刺入攻擊目標體內。

㈦ 奇妙的動物有哪些他能做什麼

青蛙(frog)的舌頭很奇特,舌根長在下頜的前方,舌尖則伸入到口腔內。當捕捉小蟲時,舌頭會立即倒彈出來粘住小蟲,然後翻回口腔,把小蟲吞食掉,這是青蛙捕食的絕招。

㈧ 有哪些動物很奇妙

椰子蟹 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抱卵亞目、異尾類下目、陸寄居蟹科、椰子蟹屬,椰子蟹是椰子蟹屬中所僅有的物種。與典型的蟹(短尾次目)有許多不同。分布於日本南部及南太平洋諸島。中國僅產於台灣省南部。體很大,頭胸甲長度可達16厘米以上。體軀和附肢甲殼鈣化,堅厚,頭胸甲及步足表面有波狀皺紋。頭胸甲的鰓區特別擴大。額角呈三角形,眼鱗小。左螯大於右螯。腹部的背甲與側甲皆鈣化,部分彎折在頭胸甲之下。僅一側保留著已退化的腹肢。椰子蟹生活於海邊附近的熱帶樹林中,善於爬樹。喜食椰子或露兜樹的果實、腐肉或各種植物。繁殖季節回到海里,其幼體在海水中變態成長。 椰子蟹的體型碩大,外殼堅硬,配上兩只強壯有力的巨螯,讓它的模樣看起來又凶又蠻橫,所以在台灣,人們都叫它做「山霸」;又因為它頭部和胸部的紋路十分接近八卦圖樣,又被稱為八卦蟹。它也是個爬樹高手,尤其善於攀爬筆直的椰子樹,而且它可以用強壯的雙螯剝開堅硬的椰子殼,然後享用裡面香甜的椰肉。所以它還有一個在國際上通用的名字-椰子蟹。 盲鰻 鑽腹魚。 盲鰻屬圓口類動物,雌雄同體。在交配時它先充當雄體,一段時間以後,又充當雌體。受精卵不經變態可直接發育成小鰻。 盲鰻身體象河鰻,但頭部無上下頜,口如吸盤,生著銳利的角質齒。鰓呈囊狀,內鰓孔與咽直接相連,外鰓孔在離口很遠的後面向外開口,使身體前部深入寄主組織而不影響呼吸。盲鰻憑借吸盤吸附在大魚身上,然後尋機從鰓鑽入魚腹。由於長期在魚體內過著寄生生活,眼睛已退化藏與皮下。它的嗅覺和口端4對觸須的觸覺非常靈敏,能迅速感知大魚的到來。 盲鰻口的周緣有三至四對觸須,它採用孫行者鑽入鐵扇公主肚內的辦法,先在大魚身上咬個洞,或從大魚的鰓孔直接鑽進大魚腹中,先吃內臟後吃肉,吃得大魚只剩下皮和骨頭。人們曾在一條雪魚體內發現竟有123條盲鰻,人稱其為魚盜賊。 太陽熊 太陽熊主要棲息在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它們站起來也僅僅大約1.2米高,是熊家族中最小的類型。一般而言,太陽熊的重量不會超過65公斤。 作為一種夜行生物,太陽熊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距地面不高的樹枝上。 貘 貘科是現存最原始的奇蹄目,保持前肢4趾後肢3趾等原始特徵。貘體型似豬,有可以伸縮的短鼻,善於游泳和潛水。貘科現存僅貘屬的4個種,分別分布於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兩地。馬來貘分布於東南亞從緬甸、泰國南部經馬來半島到蘇門達臘島,體型較大,身體黑白兩色,易於辨認。 貘是食草動物,體形像豬,但比豬大,在距今100萬年到1萬年之間廣泛生存於溫暖潮濕的環境,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但由於環境的變遷,巨貘在1萬年前滅絕。目前,除了東南亞尚存其「近親」——馬來貘外,貘的其他物種已經全部滅絕。 白面粗尾猿 白面粗尾猿生活在巴西、法屬蓋亞那、蓋亞那、蘇利南和委內瑞拉。它們採食幾乎所有的水果、堅果、種子和昆蟲,擁有無可匹敵的消化能力,能對付各種各樣的毒汁毒液。 皇絹毛猴 皇絹毛猴這種靈長類動物的得名,是因為鬍子酷似德國君主威廉二世。雖然名字來源於一個笑話,不過還是變成了官方名稱。 這種絹毛猴在西南亞馬遜盆地、東秘魯、玻利維亞北部和巴西西部的阿克里及亞馬孫州都有發現。他門生活在熱帶雨林的密林深處。 枯葉龜 最大甲長40公分,背甲為長方形,背甲是粗糙、多瘤節的。這種龜背甲的最大直線長度可長到18英寸。每個盾板都是圓錐形的,並具有明顯的同心生長環。頭和頸部大而扁平,並覆蓋著無數的小肉瘤、結節和褶皺。嘴非常寬,鼻子很長。眼睛很小並非常靠近鼻子。幼年時期背甲和頸部的顏色為茶褐色至紅褐色,腹甲通常為鮮艷的橙紅色。當這種龜長大時,腹甲上的橙紅色褪去變成黃色或褐色。頸部呈紅褐色,但最終會變成棕褐色或茶褐色。喉部具有兩條暗色帶狀條紋,且腹甲呈暗色。雖為完全水棲性,卻很少游泳。為適應棲息於水底,具有長頸及呼吸管狀的吻部,籍以伸出水面呼吸。 禿猴 卷尾猴科幾種晝行性猴類的統稱,美國唯一的短尾猴。體長35-50厘米,尾長15-20厘米。面部赤裸,興奮時發紅。毛長而粗。有三種:一種呈灰色,麵粉紅;另一種毛帶紅色,面鮮紅色;第三種毛呈淺褐色,面為黑色。禿猴為稀有動物,分布限於亞馬遜河流域的某些森林地區。據說以小群活動,常棲息於高枝。四腳行走,以果實和植物的其他部分為食。三種禿猴在《紅皮書》中都列為瀕險種。亞馬遜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常捕捉禿猴。 雪蟹 這種名為雪蟹的生物,如絲般雪白,看起來似乎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區,但這種獨特的生物卻是最近在南太平洋的深海中被發現的。這種蟹的前臂和腳上長滿的那種纖細如發絲般的毛的作用很神秘。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纖纖細毛能夠捕獲細菌作為它們的食物,但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細毛能夠過濾掉深海處噴湧出的有毒礦物質。 這種被稱作「雪蟹」生物是如此獨特,科學家們經過一年的研究後對其還有眾多不甚了解之處,只好重新劃分出一個種類來對其進行歸屬,正式命名為KIWA HIRSUTA。 樹懶 樹懶因行動緩慢而得名,已高度特化成樹棲生活,而喪失了地面活動的能力。平時倒掛在樹枝上,毛發蓬鬆而擬向生長,毛上附有藻類而呈綠色,在森林中難以發現。三趾樹懶分布較廣,北到宏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樹懶分布略狹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樹懶的適應范圍與同屬貧齒目的食蟻獸十分不同,它是嚴格的樹棲者和單純的植食者。頭骨短而高,鼻吻顯著縮短,顴弓強但不完全。科頸椎數偏離一般哺乳動物的七椎模式,二趾樹懶為6一7個,三趾樹懶有9個。這種變化不僅發生在種間,甚至同種不同個體之間的頸椎數也不同。外表能見的趾不超過3個,並趾足。三趾樹懶三趾等長,跤骨基部及附骨癒合,爪強而成鉤狀,體型較小,體重4一7公斤,體毛長而粗,毛被為藻類提供了生存條件,雨季時,藻類在毛表的凹陷處生長,使淺色毛皮變成綠色。 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 所以它要移動2公里的距離需要用時1個月,盡管如此,在水裡它卻是游泳健將。對於樹懶來說最好的食物是低熱量的樹葉,吃上一點要用好幾個小時來消化。 鯨頭鸛 鯨頭鸛是一種非常大的鸛科鳥類,其英文名Shoebill就來源於其貌似鞋狀的啄。 這種鳥能夠長到1.2米高,5.5公斤重,翼展2.5米。成年鸛主要為灰色,幼年呈棕色。其分布於從蘇丹到尚比亞的東非熱帶地區。 水滴魚 水滴魚生活在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沿岸的深水當中,由於很難達到這種魚的棲息地,所以很少被人類所發現。 水滴魚生活的地方,壓力比海平面要高出數十倍,飽了保持福利,水滴魚渾身主要成凝膠狀,密度比水稍輕,這使得這種魚可以不需花費體力從水底浮起。缺乏肌肉對於水滴魚來說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它主要靠吞食麵前的可食用物質為生。 小熊貓 浣熊科小熊貓屬的唯一種。俗名九節狼、金狗、小熊貓。體形肥胖體長40~60厘米,體重約6千克,全身紅褐色,四肢棕黑色,體毛長而蓬鬆,臉圓,具白色斑紋,吻、耳緣和頰白色,臉上有白斑,眼鮮艷;尾粗,長超過體長之半,具9個棕黑與棕黃色相間的環紋,頗顯著,因此,中國四川省稱為九節狼。小熊貓四肢粗短,背部毛色為紅棕色,其眼眶和兩頰甚至連嘴周圍及胡須都是白色。最好看的是一條蓬鬆的長尾巴,其棕色與白色相間的九節環紋,非常惹人喜愛,「九節狼」的別名因此而得。在第四紀更新世時期,小熊貓曾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歐洲中部和英國都有化石紀錄。 侏儒狨 侏儒狨是一種生活在巴西西部、哥倫比亞南部,厄瓜多東部和秘魯東部雨林當中的一種猴子。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體長大約14-16厘米,雄性重大約140克,雌性120克。 吸盤足蝙蝠 吸盤足蝙蝠,特產於馬達加斯加島,也是蝙蝠中僅有的兩個分布限於一個島的科之一。吸盤足蝠科和盤翼蝠科一樣,拇指和腳側處各有一個吸盤,其生活方式也和盤翼蝠科相似。吸盤足蝠比盤翼蝠體型略大,耳朵和尾巴均長,耳屏方型,和耳朵前緣相融合。 獨角鯨 獨角鯨屬於齒鯨類,一般體長4米~5米,體重900公斤~1600公斤,腹白背黑,是小型鯨類。它的繁殖率較低,一般3年產一仔,孕期15個月,哺乳20個月。在胚胎中,一角鯨本有16枚牙齒,但都不發達,至出生時,多數牙齒都退化消失了,僅上頜的兩枚保留下來。而雌鯨的牙始終隱於上頜之中,只有雄鯨上頜左側的一枚會破唇而出,像一根長桿伸出嘴外。 不過也有人偶然發現有兩枚同時長出的,但數量極少。 獨角鯨常是雌雄和幼鯨一起活動。從數頭到十幾頭不等,有時也有數百乃至數千頭一起的大群。每年當冰雪消融以後,獨角鯨會成群結隊進入海灣覓食、交尾、嬉戲。也正是此刻,它們往往要遭到當地人的捕獵。 獨角鯨最誘人之處,是被稱為「角」的獠牙,它在人們眼中很有神秘色彩。古代歐洲的王公貴族把它看成寶物,用鯨牙做成酒杯以檢驗酒是中否有毒,或用它做傢具、飾物以顯示華貴和富有。更有人把它看成靈丹妙葯,用它醫治百病。其實,最終其使用價值的,還是北極地區的愛斯基摩人,他們用它做魚杈和矛頭,用來捕獵。由於人們對鯨牙的迷信,從而使鯨牙價格昂貴,求之難得,同時也成了獨角鯨災難的根源。許多人為得到獠牙,對獨角鯨大肆獵捕,使其數量大減,以至有關國家不得不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哥拉兔 安哥拉兔(Angora),根據國際ARBA組織數據記載,安哥拉兔是源於土耳其的安哥拉省; 另一種說法是起源於英國,由法國人培育而成,因其毛細長,有點像安哥拉山羊而取名為安哥拉兔。安哥拉兔有四個品種安哥拉,以英國安哥拉最受歡迎,其餘分別是法國安哥、緞毛安哥拉和巨型安哥拉。 可蒙犬 被毛濃密,具有保護性的被毛是這一品種的典型特點。成年狗的被毛有兩層,一層柔軟、濃密、絮狀的底毛,一層粗糙、高低不平、捲曲的外層披毛。粗糙的披毛陷在柔軟的底毛中。披毛為結實的繩索狀,觸摸的感覺象是氈制的。成年的可蒙犬完全被大量的、象穗子一樣的繩索狀被毛所覆蓋。需要記住一點,其長度必須滿足可蒙犬被毛的功能需求。顏色為白色,但也不總是白色。有時,幼犬會出現少量乳酪色或淺黃色,隨著其逐漸成熟,顏色會褪去 褶傘蜥 褶傘蜥的個頭較大,成年褶傘蜥的體長可達到80~100厘米,以昆蟲、蜘蛛和小哺乳動物為食。褶傘蜥頸部周圍的鱗狀膜皺褶很寬,被激怒時皺褶會豎起,好像頭部突然擴大了好幾倍,同時張開大口。發出憤怒的「嘶嘶」聲。這種突如其來的虛張聲勢的行為,往往會把許多兇猛的動物都嚇上一大跳。如果這一招還不能退敵,褶傘蜥便會逃跑,跑時單靠兩條後腿,由尾巴起著平衡作用。 小飛象章魚 ` 因其外貌酷似迪斯尼動畫片中的小飛象而得名,這種章魚生活在極深的海下,是最珍貴稀少的章魚種類。 跗猴 又叫菲律賓眼鏡猴,生活在亞洲熱帶森林中。它們身長僅15厘米,而尾巴則長達25厘米。它們長有特別長的腳踝和長腿,極能適應攀附和跳躍,手指和腳趾上還長有吸盤似的圓盤,抓物非常牢固。它們沒有窩,睡覺時就緊抱直立的樹干。它們雖然只有15厘米長,卻可以跳180厘米的距離,跳躍時,線狀的尾巴左右擺動,以保持平衡。它們的兩只大眼睛能准確地判斷距離,所以能夠在跳躍中捕食昆蟲。雌猴懷胎6個月便生產,幼猴一出世便能抓住母親或緊抱樹枝。跗猴數量很少,是瀕臨絕種的動物。 羊駝 偶蹄目駱駝科無峰駝(羊駝)屬的1種。 別名美洲駝、無峰駝。體型頗似高大的綿羊;頸長而粗;頭較小,耳直立;體背平直,尾部翹起,四肢細長;被毛長達60~80厘米,呈純白,淺灰、棕黃、黑褐,純黑等22不同色型;雄性略大於雌性。產於南美的秘魯和智利的高原山區。 指猴 體型象大老鼠,體長36~44厘米,尾長50~60厘米,體重2千克;體毛粗長,深褐至黑色,臉和腹部毛基白色,頸部毛特長有白尖;尾比身體長,尾毛蓬鬆,形似掃帚,毛長達10厘米,黑或灰色;體纖細;頭大吻鈍;耳朵非常大,膜質;除大拇指和大腳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齒結構象鼠,只有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長。分布於馬達加斯加東部沿海森林。 棲息於熱帶雨林的大樹枝或樹幹上,在樹洞或樹杈上築球形巢。單獨或成對生活,夜間活動。喜食昆蟲,還吃甘蔗、芒果、可可,在飼養條件下亦吃香蕉、棗和雞蛋。孕期不詳,2~3月產仔,每胎 1仔。取食時常用中指敲擊樹皮,判斷有無空洞,然後貼耳細聽,如有蟲響,則用門齒將樹皮嚙一小洞,再用中指將蟲摳出。吃漿果時也是用中指將水果摳一個洞,從中挖出果肉。 由於指猴的體型似大老鼠,跳躍的姿勢象袋鼠,取食方式又極特殊,曾被列為松鼠或跳鼠一類,甚至另立一目。 指猴和其他動物都不相象。它和狐猴有親緣關系,但事實上,由於那特別的長相和習性,指猴是單種生物(指粟鼠猴科)。指猴只生活在非洲東南沿海的馬達加斯加島。 蠑螈 蠑螈是最廣為人知的墨西哥火蜥蜴。這一物種最初在墨西哥城下的湖泊中發現。蠑螈在科學研究領域大有用途,因為它們可以進行肢體再生。 在生長到18-24個月的時候,蠑螈進入性成熟期。而蠑螈雄雌間的交配行為亦相當特殊的,雄性個體會將其精液包在一個如膠囊般的精莢中,當排出體外時便會在短短的時間內由雌體吸入體中,以完成交配行為;出生的卵粒一如青蛙卵,在外圍有如膠狀物質纏裹保護,以使幼體能安然的度過發育前期。而陸棲型與水棲型的交替則發生於部份的種類,因為棲息環境的改變而造成其外型與色彩上的改變,例如六角恐龍的陸棲型與水棲型便是最常見到的例子。 粉精靈犰狳 粉精靈犰狳是犰狳家族中個頭最小的種類,大約有90-115毫米長(不包括尾巴),體色為白玫瑰或者粉紅色。棲息在阿根廷中部的乾燥草原以及被覆荊棘和仙人掌的沙漠中。遇到危險的時候,它能在數秒的時間內把自己完全掩埋起來。 粉精靈犰狳在蟻穴附近打洞,它們靠捕食螞蟻為生。 長鼻猴 是東南亞加里曼丹的特有動物。這們的鼻子大得出奇,其中雄性猴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鼻子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像茄子一樣的紅色大鼻子。它們激動的時候,大鼻子就會向上挺立或上下搖晃,樣子十分可笑。而雌性的鼻子卻比較正常。長鼻猴喜群居,常10-30隻集為一群,活動范圍不到2平方公里。善游泳,常在河中一邊找東西吃,一邊打鬧著玩樂,但有時它們也能靜下來一動不動地呆上好幾個小時。雄性的鼻子可以發出獨特的喇叭般的叫聲。雄長鼻猴的體重可達25公斤,雌的不足雄的一半。在猴類中,長鼻猴是對飲食非常講究的一種,它們的胃口也很大。幼猴很調皮,常戲弄父母,一會兒擰它們的鼻子,一會兒搖它們的尾巴。它們被人類捉住往往過不了一周就會死去,目前已經瀕臨絕種。 星鼻鼴 星鼻鼴是小型動物,只能讓磅秤的指針傾斜為50公克,大約是小鼠的兩倍。它們生活在濕地的淺層地道中,遍及美國東北與加拿大東部,獵食的環境涵蓋地下及水下。如同鼴鼠科其它30種左右的成員,星鼻鼴屬於哺乳動物的食蟲目,這類生物新陳代謝極快,隨時飢腸轆轆,所以這胃口奇大的小小星鼻鼴必須要能找到足夠的獵物,以度過寒冷的北國冬天。 和其它鼴鼠一樣,它在土壤中尋覓蚯蚓;不過它還會在濕地棲境里營養豐富的泥巴與爛葉中,取食多種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昆蟲幼蟲,也會潛游到池塘與溪流的渾濁水底,把獵物給揪出來。尋找獵物正是「星鼻」上場的時候。星鼻並不是負責嗅聞的嗅覺系統的一部分,也不是用來捕捉食物的第三隻手,而是一個無比敏感的觸覺器官。 它的鼻子周圍有22條肉質的附器環繞成一圈,當它在自家環境間穿梭時,這鼻子常因快速顫動而讓人看不清楚。再加上生著巨爪的前肢,你遇到的就是一個令人興奮難抑的生物學之謎。這種生物是怎麼演化出來的?那個星星是什麼?它如何作用,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對於這不尋常的哺乳動物,這些都是我想要解開的謎題。結果星鼻鼴不僅有一張好玩的臉,它還有著相當特化的腦,也許有助於解答哺乳動物神經系統的構成與演化這些長久以來的問題。

㈨ 世界上有哪些奇妙的動物

自己感覺最奇妙的就是鯊魚。

鯊魚作為一種魚類,竟然沒有與魚鰾,無法控制自己的沉浮...

並且鯊魚的魚鰓也和其他魚類不同,無法主動讓海水流過...

這就使得鯊魚必須要保持游動,才能夠不會沉入海底窒息。

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讓鯊魚練就了強健的肌肉,成為海洋的霸者。

㈩ 大自然中有哪些的奇妙動植物

1、變色龍

變色龍是爬行動物,是非常奇特的動物,它有適於樹棲生活的種種特徵和行為。避役的體長約15-25厘米,身體側扁,背部有脊椎,頭上的枕部有鈍三角形突起。四肢很長,指和趾合並分為相對的兩組,前肢前三指形成內組,四、五指形成外組;後肢一、二趾形成內組,奇特三趾形成外組。



2、豬籠草

豬籠草屬於熱帶食蟲植物,原產地主要為舊大陸熱帶地區。其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籠口上具有蓋子,因其形狀像豬籠而得名。

3、含羞草

含羞草與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人們觸動時,葉柄下垂,小葉片合閉,因此人們理解它為「害羞」,故稱之為感應草、喝呼草、含羞草、知羞草和怕丑草(粵語)。原產於南美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對土壤要求一般。

4、中華鱘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5、水母

水母身體的主要成分是水,並由內外兩胚層所組成,兩層間有一個很厚的中膠層,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們在運動時,利用體內噴水反射前進,遠遠望去,就像一頂頂圓傘在水中迅速漂游;有些水母的傘狀體還帶有各色花紋,在藍色的海洋里,這些游動著的色彩各異的水母顯得十分美麗。

閱讀全文

與常見有哪些動物很奇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