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山上養雞如何防其它動物傷害

山上養雞如何防其它動物傷害

發布時間:2022-06-10 00:34:45

Ⅰ 山林養雞如何防止黃鼠狼

1、養狗。養狗是比較簡單有效的一種方法,狗可以及時發現並趕走黃鼠狼,雖然很難追上,但是多嚇幾次黃鼠狼也就不敢來了,而且狗還能起到看家護院的作用,農村養狗也沒那麼多限制。

2、用捕鼠夾。黃鼠狼是夜行動物,而雞在晚上是看不見的,不會出來活動,所以晚上在雞舍前放一些捕鼠夾既不會傷到雞也能傷到黃鼠狼,不過一般的捕鼠夾太小,很難困住黃鼠狼,要用大號一點的。

3、養鵝。鵝領地意識極強,而且很兇猛,就算面對體積比它大得多的人也絲毫不懼,鵝的叫聲也很大,很容易把人吵醒。

(1)山上養雞如何防其它動物傷害擴展閱讀:

黃鼠狼通常單獨行動。善於奔走,能貼伏地面前進、鑽越縫隙和洞穴,也能游泳、攀樹和牆壁等。除繁殖期外,一般沒有固定的巢穴。通常隱藏在柴草堆下、亂石堆、牆洞等處。嗅覺十分靈敏,但視覺較差。性情兇猛,常捕殺超過其食量的獵物。

黃鼠狼住家附近,常在夜間偷襲家禽,首先吸食其血液,再吃內臟及軀體,性嗜吸血。以臭腺放出臭氣自衛。據調查,每頭黃鼬一夜之間可以捕食6~7隻老鼠。

Ⅱ 很多人會選擇在山上養雞,山上養雞最怕什麼問題

老鷹抓土雞,剛開始都是一兩只老鷹先來偵察,一會兒一群老鷹便俯沖下來抓雞,散養的土雞就會在林子里亂撲,被嚇得咯咯直叫,有的直接被嚇死。更可氣的是,老鷹抓的都是活蹦亂跳在山上養雞首先要注意的是天敵,比如老鷹、黃鼠狼、野貓、狗等等。一旦這些天敵進到雞群裡面,那將是雞的災難,最好就是把養雞的場地圍起來,以防雞到處跑,也可以防止外面的野山中一些不名毒草及草籽,經人馴養的雞己經無力辯別吞食,常會造成中毒死亡。還有一些如蝸牛類昆蟲雖然雞類吃食一時不會死亡,但會由於涎液存喉,得病慢慢死亡。

對付野狗和偷雞賊,七爺的辦法就是在山頂上,養四五隻凶一點的黑狗。黑狗是很有領土意識的,而且又團結。每當有野狗和野貓靠近時,那幾只黑狗就一擁而上,把野狗和野貓給趕跑。還有自然災害,比如狂風暴雨或者山體坍塌等,所以在山上養雞,除了要做好對野生動物的防護,選址也非常重要。然後飼養人員一定要保持在場地周邊多走動,做到每一處的環境都熟。

Ⅲ 深山老林裡面養雞,如何防黃鼠狼侵犯

問:深山老林里養雞,如何防黃鼠狼侵犯?

謝邀。

深山老林里養雞?光防黃鼠狼?沒有別的野獸嗎?比如狐狸和狼?豹子?

在平原上養雞可以只防黃鼠狼,有時也有狐狸。但在深山老林里也就是座山雕盤踞的那樣的地方養雞,要防一切野獸,包括座山雕,因為他過生日要擺"百雞宴″。

Ⅳ 山上散養雞,怎麼防治野貓,大蛇,黃鼠狼這些動物

野貓一旦惦記上你家的雞後若不弄死肯定回來。所以把腥味很重的生肉取適量,用溴敵隆、大隆等鼠葯或氯化鋇、硝酸銀之類的重金屬鹽等無味飽和溶液浸泡後布撒在野貓經常出沒的暗處,也可用被野貓偷吃的東西代替上述的肉。或布設陷阱,如夾子、套子或籠子,捕獲後扔進火爐里。亦可在倉庫周圍用上述的肉作為誘餌,布設細金屬網組成的高壓電網,注意不要讓野貓翻過去或越過去,還要注意人身安全。此外,把方圓十千米的野貓都應該用類似的方法消滅掉。

Ⅳ 山上生態養殖土雞怎麼防老鼠和蛇、黃鼠狼

一、適宜放養土雞的環境條件
放養土雞需要有良好的生態條件。適合規模放養土雞的地方包括山地、坡地、園地、大田、河湖灘塗和經濟林地等。放養場地必須遠離住宅區、工礦區和主幹公路,環境僻靜、空氣質量好。山地、坡地最好有灌木林、荊棘林和闊葉林等,其坡度不宜過大,以30°左右為佳,附近有未被污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潔水源。園地要求地勢高燥、避風向陽、無污染和無獸害等,果樹樹齡以3~5年為佳。園地周圍用舊魚網或纖維網隔離,園內要有清潔、充足的飲水。適宜養雞的園地包括竹園、果園、茶園和桑園等。適合養雞的大田有玉米地、高粱地等高稈作物地。

二、放養土雞的管理程序
果園山林養雞一般分為育雛和放養兩個階段。育雛階段一般在室內,飼養4~6周,雛雞脫溫後進入放養階段。土雞進入放養階段前應在放養地建造雞棲息棚舍,雞舍內設置棲架。同時在養殖區以雞舍為中心,向外架設圍網,使雞在圍網范圍內覓食,雞舍放置補飼用具和飲水用具。

三、育雛期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一)育雛前的准備工作 (1)制定育雛計劃。包括育雛總數、批數、每批數量、時間、飼料、疫苗、葯品和器具等。(2)雞舍與設備的維修。接雛前兩周,檢修籠具、門窗、供溫設備、照明設備和喂料飲水器具等。(3) 雞舍與設備的消毒。接雛前一周,完成對雞舍、育雛器具的清掃、沖洗和消毒工作,關閉雞舍待用。(4)溫度和飼料。接雛前2天舍內溫度應升至30~32℃。准備足夠的喂料盤或喂料用塑料布、飲水器,備好雛雞專用全價飼料和必需葯品等。(5)育雛方式有籠育、地面育雛、網上育雛和自溫育雛等,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

(二)土雞育雛的技術要點 (1)飲水。准備30℃左右的溫開水,水中加入氟派酸(諾氟沙星)或其他抗菌葯、葡萄糖和電解多維等,雛雞入舍前2~3小時放入雞舍。第1周應堅持飲用5%的糖涼開水。以後可換成自來水或井水。飲水要清潔衛生,飲水器具要每天早晚刷洗1次。(2)開食。雛雞入舍飲水後2小時左右,在塑料布或料盤上撒雛雞專用全價飼料,每2小時撒1次,每次喂量以基本吃完為准。3天後每天喂6~7次,8~21日齡5次,22~56日齡4次。每次喂料應在20~30分鍾內吃完,每天早晨6:00~6:30第一次飼喂,最後一次在夜間10:00~10:30飼喂。白天每次喂八成飽,晚上最後一次喂足。(3)溫度。雛雞體溫調節能力差,需要有較高的環境溫度,必須通過人工加溫來保持適宜的室溫。
各地具體情況不同,可分別採取以下保溫方法:
一是在北方可採用火炕育雛,在火炕周圍用葦席、木板、紙板等材料製成攔板,將雛雞攔於炕上,炕面鋪2厘米厚的碎草,上罩一層塑料薄膜。
二是採用煙道育雛,在育雛室內用磚或土坯搭建一個離地面約25厘米、寬40厘米的煙道。煙道長短依育雛室的大小和育雛數量而定,在煙道上架起若干個長100厘米、寬50厘米、高60厘米的框架,框架外表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塑料布距地面10厘米,構成一個個小型溫室,讓雞在小溫室內活動。
三是火爐升溫,可利用鐵制油桶加工而成,並用白鐵皮製成煙筒,一個20~30平方米的育雛室用一個這樣的火爐就夠了,用這種方法育雛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煤氣中毒。四是用紅外線燈育雛,用250瓦紅外線燈2~6盞成組連在一起,上設燈罩懸掛於離地面40~60厘米(室溫低時可降至30~35厘米),隨著雛雞日齡的增加,每周將燈升高5~8厘米。以上幾種育雛方式僅供參考。(4)濕度。1~7日齡相對濕度為65%~75%,2周齡以後50%~60%,切忌潮濕。南方空氣濕潤,應通過加強通風、更換墊料來降低濕度。(5)光照。第一周光照時數為23小時,光照強度為40勒克斯;第二周光照時數減為16小時,光照強度為20勒克斯;15日齡後每周減少1~2小時,到16~18周齡每日光照時數保持在9~10小時。(6)通風換氣。在良好的保溫基礎上,根據季節和天氣的變化及時通風換氣,標準是人進入雞舍聞不到氨臭味。(7)飼養密度。 網上平養1~2周每平方米40隻,3~4周25隻,5~6周15隻;地面厚墊料平養時酌減。(8)消毒與防疫。做好定期消毒,每周用百毒殺或其它低毒消毒葯帶雞消毒2次;育雛舍門口要設置消毒池,每周更換或添加消毒液;根據所飼養雞種的免疫情況以及當地疾病流行的情況,制訂免疫程序並嚴格執行。

四、土雞放養期的技術要點:
(一)放養設施 按前述要求選好場地後,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因陋就簡的原則,搭建永久式或簡易棚舍。棚寬5米,長度依雞群大小而定(每平方米容雞15隻),棚頂中間高1.8~2米,前後牆高1米左右。棚頂上先覆蓋一層油氈,油氈上面覆蓋一層茅草或麥秸,草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防水保溫。棚的四壁用玉米等秸稈編成籬笆牆或用塑料布圍上,塑料布的下面不要固定,炎熱時可掀開1米左右,以利降溫。棚舍南面留幾個可以啟閉的洞口,用於雞只進出。棚舍四周應有排水溝。野外放養,為防止雞受寒、受潮和遭獸害,雞舍內要設棲架,大小應視舍內雞數而定。棲木可用直徑3厘米的圓木,也可用橫斷面為2.5厘米×4厘米的方木,長度根據雞舍大小而定。棲架四角釘木樁或用磚砌,木樁高度為50~70厘米、距牆30厘米,棲木與地面平行釘在木樁上,棲木間距離應不少於30厘米,整個棲架應前低後高。棲架應定期消毒。雞舍內應設有食槽、飲水器等。製作食槽可選用木板、竹子、鍍鋅板或硬質塑料等,槽長1~2米,槽上口寬25厘米,兩壁成直角,壁高15厘米;飲水器可選用槽式、吊塔式等飲水器。

(二)放養密度 放養密度以每0.067公頃100隻左右為宜,一般夏季30日齡、春季45日齡、寒冬50~60日齡開始放養,公雞放養3個月,體重達到1.5~1.75公斤時上市。母雞可轉到固定雞舍繼續飼養。最佳放養季節為春末夏初,此時,外界氣溫適中,風力不強,能充分利用較長的自然光照,有利於雞的生長發育。若春季放養蛋雞,可保證在當年9~10月份開產,並可緩和冬季市場蛋品供不應求的矛盾,經濟效益較好,產蛋期長達一年左右。其他季節也可養殖,但效益稍差。

(三)放養前的准備工作 (1)消毒。 對雞棚下地面進行平整、夯實,然後噴灑生石灰水等消毒液。(2)鋪墊草。墊草要求無污染、無霉變、松軟、乾燥、吸水力強以及長短適宜,可選擇鋸末、刨花、谷殼和干樹葉等。(3)准備飼槽及飲水器。每100隻雞需要一個8公斤的塑料飲水器。飼槽按每隻雞3厘米採食寬度設置,也可選擇塑料料桶。(4)淘汰殘次雞。對擬上山的雞進行篩選,淘汰有病、殘疾和體弱雞只。(5)准備飼料。開始放養的一段時間內,雞仍以採食飼料為主,以後逐步轉為以覓食為主,所以應備足飼料。

(四)放養訓導 雛雞脫溫後方可進入放養階段。為盡早讓小雞養成在果園山林覓食的習慣,從小雞轉入山林開始,每天早晨至少由兩人配合,進行引導訓練。常常是一人在前吹哨開道並拋撒飼料,讓雞跟隨哄搶,另一人在後用竹桿驅趕,直到雞全部進入果園山林。為強化效果,每天中午還可在林中吹哨補飼一次,同時堅持及時趕出提前歸舍的雞,並控制雞群活動范圍,直到傍晚再用同樣方法進行歸舍訓練。如此反復訓練5~7天,雞群就會建立起"吹哨,採食"的條件反射,以後只要吹哨即可召喚雞群採食,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放養土雞的注意事項 (1)嚴防獸害。野外養雞要注意預防老鼠、黃鼠狼、狐狸、鷹和蛇等天敵的侵襲,雞舍不能過於簡陋,應及時堵塞牆體上的大小洞口,雞舍門窗用鐵絲網或尼龍網攔好。同時要加強值班和巡查,檢查放牧場地獸類出沒情況。(2)避免應激。 開始放養時,時間宜短、路宜近,以後慢慢延長。放牧的最初幾天,為了減少因轉群、脫溫等引起的應激,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維生素C或復合維生素等。放養時不要讓狗及其他獸類突然接近雞群,以防驚嚇。(3)防疫和消毒。 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並按免疫程序做好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炎等重要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定期對雞舍和放牧場地消毒,對放牧場地實行劃片輪牧。野外養雞3年後應換一個場地,以便給牧場一個自然凈化的機會。(4)加強巡邏和觀察。放養時發現行動落伍、獨處一偶和精神萎靡的病弱雞,及時隔離觀察和治療。雞只傍晚回舍後要清點數量,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查明原因和採取有效措施。(5)加強管理。在放牧場地中每隔一段距離放1個飲水器,使雞有充足飲水。放養期間,應遵循"早宜少、晚適量"的補飼原則,同時考慮幼齡小雞覓食能力差的特點,酌情補料。放養規模以每群1 500隻為宜,規模太大不便管理,規模太小則效益太低。母雞開產前應先做好驅蟲和預防接種,再回到固定雞舍准備產蛋。密切注意天氣變化,遇有天氣突變,下雨、下雪或起風前,應及時將雞趕回雞舍,以防風寒感冒;天氣炎熱時應早晚多放,中午在樹蔭下休息或趕回雞舍,不可在烈日下長時間暴曬,防止中暑。(6)放養蛋雞應注意補充光照。蛋雞自第19周開始增加光照時數。產蛋雞每天必須達到14~16小時的光照,若不足14小時,天亮前應提早開燈至天亮後關燈。
(六)放養雞的補飼 (1)補飼飼料由玉米、食鹽和昆蟲等組成,補飼多少應根據野生飼料資源的多少而定。早晨少喂,晚上喂飽,中午酌情補喂,晚上最好補喂一些配合飼料。(2)傍晚補飼期間,可在雞舍周圍安裝幾盞照明電燈或能誘蟲的黑光燈,這樣昆蟲就會從四面八方飛到燈下,被等候在燈下的雞群當作夜餐吃掉,雞吃飽之後,將燈關閉。(3)為了節約飼料開支,解決蛋白質飼料的不足,可人工培育黃粉蟲、蚯蚓、蠅蛆和地鱉蟲等喂雞,育蟲原料來源廣、成本低,培育方法簡便

Ⅵ 山林養雞如何有效防止黃鼠狼等野獸的侵害

養著鵝可防止黃鼠狼或者養狗也可以的。
可以把養雞的區域用鐵絲網進行圈起來,這樣黃鼠狼和別的野獸無法進入,也就無法侵害。
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山地的選擇
這種模式對山地的要求不嚴,果林、綠化林、用材林等均可養殖。但必須注意,由於雞的性情活潑,喜飛躍枝頭,為不影響樹木生長發育,不宜選擇處於苗木期的林地。同時山的坡度不易過大。
2.適宜養殖的品種
山林地養雞飼養管理條件不高,但所養殖雞的品種要求適宜性要強,能耐粗飼及抗病力強等。最適宜養殖的品種為地方品種雞,其次是地方雜交雞,一般不宜養殖大型肉雞。
3.養殖規模的確定
山林地養雞是實行放牧散養,養雞規模必須根據山林地的面積合理確定。密度過大,則不利於林木日常管理,也會是雞糞難於自然凈化,造成環境污染;密度過小,則會影響山林地的利用效率和養雞的經濟效益,一般每畝地養雞50隻左右為宜。
4.必要的配套設施
一是雞舍,用於雞夜晚、雨天歇息。應建於地勢較高、背風向陽、較平坦的山坡上。雞舍容雞密度可稍大,每100隻雞5-8平方米。最好設置腳架。
二是喂料設備,採用飼槽或料桶,為避免一爭搶飼料及採食不均,喂料設備應准備充足,每100隻雞1米長的飼槽5個。
三是飲水器,供雞隨時飲水。
此外,為便於控制雞群,可在林地周圍拉設塑料網。
5.養殖管理要求
這種配套養雞屬較粗放型的養雞模式,對雞的飼養管理有一些特殊要求。
雛雞階段應進行保溫育雛,1周齡溫度控制在32-35℃,2周齡時29-32℃,3周齡時26-29℃,4周齡時20-26℃,以後逐漸降溫,直到自然溫度時放養,同時注意雞舍通風,保持空氣清潔。
育雛期必須供應充足的、營養全面的飼料,放牧散養後視林地內青草、昆蟲等條件,飼料供應量可較正常標准減少10-40%。
特別注意防護措施,避免老鼠、黃鼠狼、蛇等獸害。
6.疫病防治要點
要搞好雞的免疫工作,1日齡,馬立克氏病疫苗注射。7-10日齡,用新支腎三聯苗免疫。14-21日齡,用法氏囊苗免疫。25-30日齡,用新、支H52苗免疫。35日齡,法氏囊苗第二次免疫。同時1月齡以上,雞要進行禽霍亂蜂膠滅活苗免疫。由於散養不易抓雞,最好飲水免疫,同時飲水免疫疫苗的劑量應加大1-4倍。
在搞好各種疫病防治的基礎上,必須十分重視寄生蟲的防治。育雛期按常規方法防治球蟲;2月齡時用丙硫咪唑按5毫升/千克體重拌料,驅除體內蛔蟲、絛蟲等寄生蟲,以後每月用葯一次。

Ⅶ 在農村的果園生態養雞,如何去預防黃鼠狼

都知道「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這黃鼠狼可是雞的死敵。這農村人家,靠近山邊的,家中養的雞都時不時的遭老鼠狼,更別說是養在深山老林,而且還是大量養殖,更是引得黃鼠狼們天天惦記了。看到這個題目突然想起這么一句話:「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無論是山上的土雞養殖區還是山下的養雞場,只要有黃鼠狼出沒的地方,雞群就免不了有損失,這也是讓很多農民養雞戶頭疼的地方。

在深山裡養雞為防止受黃鼠狼和山裡其他野性動物危害,可以在林地里養上幾只狗,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用鋼絲網將地圍起來,這樣對養的雞也相對安全,如果山林面積過大並且資金投入也需很大一次性難以全部圍完,沒錯,如果我們在雞群中養上幾只鵝對於預防黃鼠狼是很有幫助的,因為鵝只要見到黃鼠狼就會立馬大叫,而且不僅叫,他還會叫著一起上把黃鼠狼趕走,所以在雞群中養上幾只鵝是非常管用的。

Ⅷ 養雞場如何防止黃鼠狼、老鼠、野貓之類的

黃鼠狼又叫做黃鼬,對於城市的人來說很少見過黃鼠狼了,但是在農村黃鼠狼是十分常見的,特別是對於農村養雞的人來說,提起黃鼠狼就恨得牙齒癢癢,可以說黃鼠狼是養雞農戶的頭號剋星,而且現在大部分養雞的農戶都選擇散養雞,一個不留心雞就會被黃鼠狼偷走吃掉,這個養雞的農戶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損。

做好滅鼠工作,其實黃鼠狼最喜歡吃的是鼠類,所以有的時候黃鼠狼是被雞舍的老鼠吸引過來的,這時候做好滅鼠工作就可能會減少黃鼠狼光臨雞舍的次數,滅鼠的方法是有很多種的,比如說放置捕鼠籠或是粘鼠板等。

我是不建議在雞舍放置捕黃鼠狼的夾子的,黃鼠狼是夜行動物,雞在晚上是看不見的,放置的夾子有可能會誤傷雞群,而且黃鼠狼屬於國家的保護動物,如果大量的捕殺會被處罰的,所以我們還是一驅趕與預防為主,不要傷害黃鼠狼。

Ⅸ 山林養雞如何防蛇

養豬防蛇。

豬可以像狗一樣擔任警衛工作。在美國有的農民用豬來保衛庄園的土地,還咬傷過誤入庄園的陌生人。也有一位農民為了防止牛在池塘邊飲水時被蛇咬傷,養了兩頭豬代替人看守池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豬不僅能防蛇,而且還喜歡吃蛇。

科學家已用實驗證明,養豬防蛇是符合科學道理的。豬的體內有著厚厚的脂肪,能中和蛇毒而防止蛇毒進入血管。



(9)山上養雞如何防其它動物傷害擴展閱讀

山地養雞優點:環境自然,食料成本低,建設房屋少。投資成本低。室外放養,雞食雜草,小蟲。營養豐富。4個月出欄的土雞每隻雞食料成本不足30元。土雞價格高,雖然長的慢,但成活率高,收益好。另外室外活動大,雞肉質好,銷路寬。

本土化本地雞苗,加上全天然室外放養。自然光照射時間長,雞食五穀雜糧,青草,小蟲。雞體健康,深得本地老百姓喜愛。是餐桌「地」土文化重要元素。

山地養雞雖然成本低,投資少,但管理難度大,只能針對本地土雞做少量養殖,一般單批在1000隻以下為宜。比較適合的品種有:本地三黃雞,本地麻雞,本地固始雞。此外,必需是本地雞種。如廣東三黃雞在黑龍江養價值和意義就不大,也容易生病。所以土雞必需要本土化雞苗。

閱讀全文

與山上養雞如何防其它動物傷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