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如何熟皮子它主要用什麼原料謝謝!
熟皮子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鹽漬法和乾燥法,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一、鹽漬法。
將鮮皮先用50%的鹽溶液浸泡數日。然後用洗衣粉(2克/升)溫水調和後浸泡皮張,10分鍾後用清水洗凈。
二、乾燥法。
在鮮皮內部(毛面)塗抹或噴灑殺蟲劑,然後及時用竹製或木製撐弓將皮套撐開(毛向里)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使板皮能迅速晾乾。
注意事項:
使用乾燥法處理鮮皮的時候,整形貼皮時,不要用力拉長擴寬,以板皮變形,導致毛被稀密、厚薄不均,但一定要盡力貼平、釘牢。
以上兩種處理方式都比較簡單,所需的材料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和使用的,應該難度不大。
B. 鹿皮的熟制辦法
1.准備工序:鞣製毛皮時,首先要將原料軟化,恢復鮮皮狀態,除去皮毛加工中不需要的成分(皮下組織,結締組織,肉渣,肌膜等)。包括如下過程:⑴浸水:對產品質量影響很大。必須嚴格執行操作方法。浸水目的就是使原料皮恢復到鮮皮狀態,除去部分可容性蛋白質,並除去血污,糞便等雜物。浸水的溫度隨原料皮的種類而定,一般以15-18C為宜,如在18C以下皮的軟化慢,20C以上細菌容易繁殖。浸水的時間,一般鹽皮或鹽干皮,在流水中浸泡5-6小時即可,若存放時間很長的干皮或鹽干皮,應在浸泡時再加以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使其軟化。浸泡時間可在20-24小時。要求皮張不得露出水面,浸軟,浸透,均勻一致。浸水要特別注意掌握溫度以及浸水時間。利用生皮在鹼性水中膨脹的原理,減少生皮浸水時間,抑制細菌繁殖,常在浸水中加入硫化鈉,氫氧化鈉,氫氧化胺,亞硫酸鈉等。氫氧化鈉的用量為0.2-0.5克/升,硫化鈉用量為0.5-1克/升。⑵削里:將浸水軟化後的毛皮。裡面向上鋪在半圓木上,用弓形刀颳去附著在肉面上的脂肪,殘肉等,為了不傷害毛根,在刮時可在圓木上先鋪一層厚布。削里與下一步的脫脂有密切的關系。若殘留脂肪多不利脫脂。用弓型刀刮裡面的作用還在於通過擠壓,使皮裡面的殘存脂肪升到皮表面,利於脫脂。⑶脫脂及水洗:毛皮成品的好壞決定於脫脂是否徹底。在脫脂過程中,應當脫掉脂肪,又不損傷毛皮。採用皂化法較為緩和,其原理就是利用鹼與油脂生成肥皂的性能,除去被毛上的油脂。若鹼液過濃或利用強鹼,能使毛皮的角質蛋白受到破壞,使毛失去光澤變脆。一般使用純鹼,它的鹼性軟弱,既能除去油脂對毛又無損害。但在配置鹼液的濃度也要掌握好,濃度過低也達不到脫脂的目的,產品變硬,並留有動物原有的臭味,對下步鞣製也會帶來影響,使皮僵硬而不耐用.脫脂方法:首先配置脫脂液,肥皂3份,碳酸鈉1份,水10份,先將肥皂切片,投入水中煮開溶解,然後加入碳酸鈉,溶解後放涼待用。在容器中加入濕皮重4-5倍溫水(38-40C),在加入上述脫脂液5-10%(兔皮,羊皮5%,狗皮10%),然後投入削里的毛皮,充分攪拌,5-10分鍾後重新換一次液,再攪拌,直至脫去毛皮特有的油脂氣味,同時脫脂液泡沫不消失為止。脫脂液也可用洗衣粉(3克/升),純鹼(0.5克/升)配製,使其加工液與濕皮重成10-12倍的比例,加溫到38C,脫脂攪拌40分鍾,現市面的加酶洗衣粉用起來更好,1升水3克洗衣粉,0.5克純鹼。按規定時間脫脂後的毛皮,應立即水洗,除去肥皂液,洗滌沖洗干凈後。出皮涼干。2.鞣製工序(只說明礬鞣法,其來源容易,方便)。配製鞣液,明礬4-5份,食鹽3-5份,水100份。先用溫水將明礬溶解,然後加入剩餘的水和食鹽,使其混合均勻,原理:明礬溶解水中後,產生游離硫酸,能使皮中蛋白纖維吸水膨脹。加鹽的目的是抑制膨脹,但加食鹽多少要依溫度而定,溫度低時,可少加食鹽,溫度高時可多加食鹽一般可按1份明礬加0.7-2份食鹽。鞣製方法:料液比4-5:1,(濕皮重為1時,鞣製液4-5)。放入容器中,使毛皮充分浸泡在料液中,為了使料液均勻滲入皮質中,要充分攪拌(最好採用轉鼓),隔夜以後每天攪拌一次,每次攪拌30分鍾左右,浸泡7-10天鞣製結束。檢查方法:是否鞣製好了,可將浸皮取出,皮板向外,毛絨向內迭折,在角部用力壓盡水分,若迭折處呈現白色不明,呈綿紙狀,證明鞣製結束。鞣製時水溫低,不僅延長鞣製時間,而且皮質變硬,最好溫度保持在30C左右,鞣製後內面不要用水洗,僅將毛面用水清洗一下即可。用明礬鞣製毛皮潔白而柔軟,但缺乏耐水性和耐熱性。3.整理工序:(1)加脂:皮中原有的脂肪已在加工中除去,為了使皮纖維周圍形成脂肪薄膜保護層,提高皮的柔軟性.伸屈性和強度,因此必須加脂.現舉一比較簡單的加脂配Fang供參考:蓖麻油10份,肥皂10份,水100份.將肥皂切片加水煮沸溶解,再徐徐加入蓖麻油乳化.加脂方法:將上敘加脂液塗抹於半乾的毛皮內面,塗布後重迭<內面與內面合>,放置一夜使其乾燥.(2)回潮:加脂乾燥後的毛皮,皮板很硬,為了便於刮軟,必須在內面里適當噴水,這一個過程稱為"回潮".可用毛刷刷,也可用噴霧器噴內面.用明礬鞣製的毛皮,因其缺乏耐水性,最好用明礬鞣液塗布,將塗抹後的毛皮,再內面與內面迭折,用油布或塑料布包裹好,壓一石塊,放置一夜,使其均勻吸水.然後進行刮軟.(3).刮軟:將回潮後的毛皮,鋪於半圓木上,毛面向下,用鈍刀輕刮內面,使皮纖維伸長,面積擴大,皮板變柔軟
C. 生皮怎麼做成熟皮
一、鮮皮的加工
皮剝下後,平常不或許准時加工,由於必要有收購和齊集經過。鮮皮的預先治理,是防備皮腐臭變質,擔保熟制質量和 裘皮製品格量的要害職業。
最終,剝下的鮮皮要准時整理,即割去蹄、耳、唇、尾等,削去皮上的殘肉和脂肪,然後用凈水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糞便、血液等臟物。刮殘肉時用力不要過猛,防備刮傷皮板,其餘,由於毛絨在皮板上是向後歪斜生長的,在刮削時要由皮的頭部向臀部順毛根刮,以減少皮板的傷殘。
鮮皮整理後,將整張皮以皮板向外的式樣,掛在透風處或弱陽光下乾枯,並常常翻動,直到晾至****成干時,將其垛起來,上面壓以木板及和重物,使其平坦,第二天再連續晾曬,直到干透。
二、干皮的軟化及整理
將經初加工過的干皮淹浸在常溫凈水中16~18小時,使皮變軟收復鮮皮狀態。然後用凈水沖洗清潔,再以3克/升的洗衣粉洗滌液浸泡洗滌10分鍾左右,用凈水漂凈,撈出瀝干。用洗衣粉浸泡時,要一邊將毛上的污物及結締組織去掉。脂肪多的皮板可將其在35℃的溫水中加洗衣粉洗滌二三次,但行動要快。晾曬時注意將皮板伸張開,至六成干時即可舉行下一步加工。
三、皮毛的熟制加工
皮毛的熟制又稱硝制或鞣製,是把生皮轉變為熟皮的加工經過。下面引見三種熟制辦法。
硝面熟製法
這是一種我國古板的裘皮熟制辦法。這種辦法取料方便,產物柔弱,毛被光彩較白,皮板的抗張強度較高。但產物耐水和耐溫熱性差,有臭味,平常生產量不大的家庭,此法仍可採納。
硝液配製:取硫酸鈉(芒硝)10公斤溶於100公斤水中再加麵粉25公斤拌和勻稱即成。硝液用量約為毛皮重量的10倍。
硝制:將經軟化治理的皮張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勻,並使其沉醉於液面之下,並每天翻動一次。浸硝時間依氣溫而定。在年齡季,空溫在15~20℃時平常浸制16~22天,夏日氣溫達30℃時,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製品的檢驗辦法是將熟完的皮張以皮板相對的式樣半數並擠壓皮板,要是皮板出現白色,脫水精良,闡明已硝好。製品從缸內撈出後不要沾生水,晾乾並鏟軟後便得到製品熟皮。
明礬熟製法
明礬熟製法也是一種較迂腐的方法。此法熟制製品比硝面熟製法的耐熱性稍有進步,但耐水性仍不肯望,皮板遇水會退鞣發硬。其程序如下:
1、酸浸:酸浸為明礬硝制的預治理,以防備皮板在硝制經過中產生酸腫及明礬水解沉沒而喪失鞣性。
酸浸經過:取相當生皮重量3.5至4倍水量,參與0.1倍量的氯化鈉,充沛溶化,投入軟化晾乾的皮並翻動5分鍾,再將皮撈起,參與0.007倍量的硫酸(濃度為66Be)投入皮,翻動後將皮撈出,再補加0.006倍量的硫酸(調治PH=1.5度),再投入皮,翻動勻稱,當氣溫22~25℃,酸浸16小時為宜
酸浸後PH=3.7為宜。酸浸完成後取出毛皮,擠除酸浸液送下一步治理。經酸浸的皮不及再遇生水,不然皮板脫鹽酸腫。
2、鞣製:用料量指標:水3倍量,硫代硫酸鈉8~8.5%,明礬7.5~8%,硫酸鈉15~17%,硫酸0.7~0.8%,碳酸氫鈉1.2~1.5%,氯化鈉3.5~4,石膏粉8~9%。鞣製溫度為25~28℃,時間為200~225小時。
鞣製經過:將上述材料(碳酸氫鈉、石膏粉除外)下缸入水,充沛攪拌完全溶解,投入經酸浸後的毛皮,攪拌翻動兩次,以後每天上午各翻動1次,48小時後參與石膏粉完成鞣製前24小時將碳酸氫鈉(預先用水溶解)溶液分3次參與(距離2小時),留宿後即完成鞣製。再經乾枯、回潮、鏟皮治理為製品。
對鞣液PH值的要求是:鞣製開始時鞣液PH=2.5;加碳酸氫鈉前PH=3;完成鞣製時PH=4.7~4.8,鞣製溫度最後要求到達38℃,如溫度偏低則要延伸時間。
D. 動物皮毛如何熟
1.先把兔、貓生皮放在清水中浸泡4~5小時,然後颳去附在皮上的殘肉和污物,再放到溫熱的鹼水中用毛刷洗滌,把油脂、污物全部除掉。
2.用明礬3份、食鹽2份、水6份配成鞣製原液。取1份原液對7份水在盆里,再把獸皮浸沒在液中,以後每天往裡面加一些原液,使浸液逐漸變濃。浸漬時,要勤翻獸皮,使之浸漬均勻。當用手絞緊獸皮的一角,看到皮板白色而不透明時,說明已鞣之成熟。
3.把已成熟好的獸皮才是浸液中取出,用框架綳好,放在通風乾燥處晾至8成干時,取下來用水揉搓,直至獸皮柔軟為止。再用鐵器摩擦獸皮的光面,隨摩擦隨放碳酸鎂粉,使獸皮毛和皮板變得潔凈而柔軟。最後用梳子輕輕地把毛理順,就可以用來做衣物活出售了。
E. 熟皮子的操作方法
一、原料皮的分類和粗加工。把有鞣製加工價值的皮子,按皮板的薄厚、有無傷殘、皮板的新陳分類。再把皮張上沒有經濟價值的(如:頭、腿、爪、尾、大肉等)去掉,以降低下一工序的佔用空間。
二、浸水回軟。此工序主要是針對皮板不鮮,或局部干結的皮張。充分浸水使其接近鮮皮狀態。
三、脫脂。此工序是去掉皮張中的油污,脫脂最好在溫水中進行,這一流程脫脂一定要干凈,會對下面所有工序的好壞有直接影響。
四、去肉。就是去掉皮板上除真皮層以外的多餘皮肉,工序的關鍵是把肉去凈,不傷皮板。
五、進一步脫脂。此工序主要針對大油的皮張,一些油小的植食動物皮張視情況可省去此工序。這次最好在溫水中進行,脫脂時間不要過長。
六、去肉削薄。此工序是針對一些真皮層厚的、在去肉工序中不能去掉的皮張。通過此次加工使皮板達到需求的厚度。
(5)動物皮怎麼熟擴展閱讀:
熟皮子工序(明礬鞣法):
料液比4-5:1,(濕皮重為1時,鞣製液4-5)。放入容器中,使毛皮充分浸泡在料液中,為了使料液均勻滲入皮質中,要充分攪拌(最好採用轉鼓),隔夜以後每天攪拌一次,每次攪拌30分鍾左右,浸泡7-10天鞣製結束。
是否鞣製完成判斷,可將浸皮取出,皮板向外,毛絨向內迭折,在角部用力壓盡水分,若迭折處呈現白色不明,呈綿紙狀,證明鞣製結束。鞣製時水溫低,不僅延長鞣製時間,而且皮質變硬,最好溫度保持在30C左右,鞣製後內面不要用水洗,僅將毛面用水清洗一下即可。用明礬鞣製毛皮潔白而柔軟,但缺乏耐水性和耐熱性。
F. 如何熟制獾皮 帶毛
毛皮的熟制又稱硝制或鞣製,是把生皮轉變為熟皮的加工。下面介紹三種熟制方法。
1、硝面熟製法
這是一種我國傳統的毛皮熟制方法。這種方法取料方便,產品軟柔軟,毛被色澤較白,皮板的抗張強度較高,但產品耐水和耐溫熱性差,有臭味,對生產量不大的家庭,此法仍可採用。
硝液配製:
取硫酸鈉(芒硝)10公斤。氯化鈉5公斤溶於100公斤水中再加麵粉25公斤攔和均勻即成。硝液用量約為毛皮重量的10倍。
硝制:把經軟化處理的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勻,上壓重物,使其沉浸於液面之下,並每天翻動一次。浸硝時間依氣溫而定。在春秋季,空溫在15-20°C時一般浸制16-22天,夏季氣溫達30°C時,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
成品的檢查方法是將皮板對折或手扞強擠硝液,如果皮板呈現白色,脫水良好,說明已硝好。成品從缸內撈出後不要沾生水,隨即晾乾及鏟軟處理以得到成品。
2、明礬熟製法
明礬熟製法也是一種較古老的辦法。此法熟製成品比硝面熟製法的耐熱性稍有提高,但耐水性仍不理想,皮板遇水會退鞣發硬。
其步驟如下:
(1)酸浸:酸浸為明礬硝制的預處理,為防止皮板在硝制過程中發生酸腫及明礬水解沉澱而喪失鞣性。
酸浸過程:
取相當毛皮生日一的3.5bt4.0倍水量,加入0.1倍量的氯化鈉,充分溶化,投入軟化晾乾的毛皮並翻動5分鍾,再將毛皮撈起,加入0.007倍量的硫酸(濃度為66Be°)投入皮毛翻動,再撈出毛皮,再補加0.006倍量的硫酸(調節P=1.5為度),再投入毛皮,翻動均勻。
當氣溫22-25°C,酸浸16小時為宜。酸浸後PH=3.7為宜。酸浸終了取出毛皮,擠除酸浸液送下一步處理。經酸浸的毛皮不能再遇生水,否則皮板脫鹽酸腫。
(2)鞣製:用料量指標:水3倍量,硫代硫酸鈉8bt8.5%,明礬7.5%-8%,硫酸鈉15-17%,硫酸0.7~0.8%,碳酸氫鈉1.2--1.5%,氯化鈉3.5-4%,石膏粉8-9%。鞣製溫度為25-28%C,時間為200-225小時。
鞣製過程:
將上述原料(碳酸氫鈉、石豪粉除外)下缸入水,充分攪攔完全溶解,投入經酸浸後的毛皮,攪拌翻動兩次,以後每天上下午各翻動1次,48小時後加入石膏粉,完成鞣製前24小時將碳酸氫鈉(預先用水溶解)溶液分3次加入(間隔2小時),過夜後即完成鞣製。
再經乾燥、回潮、鏟皮處理為成品。對鞣液PH值的要求是:鞣製開始時鞣液PH=2.5;加碳酸氫鈉前PH=3.0-3.5;完成鞣製時PH=4.7-4.8,鞣製溫度最後要求達到38°C,如溫度偏低則要延長時間。
3、輕鉻鞣製法
毛皮的硝面鞣製與明礬鞣製均屬假鞣,遇水退鞣,皮板發硬掉毛。鉻鹽鞣製能使成品具有耐水、耐溫、耐汗、耐老化等性能。
(1)酸浸酸浸液組成為硫酸5-6克/升(PH=1-1.5);硫酸鈉30--50克/升;氯化鈉30-40克/升。
溫度36-38°C,時間36-38小時,用水量每張皮14升左右,依皮張大小酌增或酌減。
酸浸操作是先將食鹽、硫酸溶解澄清倒入劃槽,加水配成要求濃度及需要用水是,再加酸加溫到規定要求,轉動劃板攪拌均勻,投入毛皮,繼續劃動1--2分鍾。以後每天加溫並劃動1次。
浸至36小時檢查質量:使背脊部位橫向延伸大,纖維鬆散,回折擠壓脫水良好,呈白韌色。用甲基紅試劑檢查,切口呈紅色。
(2)鞣製鞣製液組成為:鹼式硫酸鉻0.2克/升(以三氧化二鉻計),明礬10克/升、氯化鈉30克/升,硫酸鈉30克/升,硫代硫酸鈉2克/升,JFC濕潤劑0。3克/升,碳酸氫鈉適量。
用水量每張皮10-12升。PH值下皮時1.2-2(用硫酸調節),出缸時4-4.5,溫度40-45°C,時間72小時。
操作過程:將食鹽、硫酸鈉、明礬溶解澄清後倒入劃槽,加水加溫到規定要求。
然後把其他原料(碳酸鈉、硫代硫酸鈉、IFC除外)也溶於劃槽,攪拌均勻。
再把浸酸的毛皮浸入,並劃動1--2分鍾,以後每隔1小時劃動1次,每次1-2分鍾。
溫度控制第1天為40°C,第2、3天為45°C,在第2天把皮撈出控水,加入硫代硫酸鈉和JFC再下皮劃動,每天需取樣測定皮板的收縮溫度及鞣液的PH值,並加添酸鈉調整。
出缸前皮板收縮溫度應達到70°C以上;PH=4-4。5。鞣製72小時後撈起來放置在木凳上1--2天,使鞣劑結合牢固。
用過的鞣液可連續使用15批,每批添加鹼式硫酸鉻0。12-0。15克/升(以三氧化二鉻計),食鹽3-5克/升,硫酸鈉3--5克/升,硫酸3。5克/升(以PH=1。2-2為度)。鉻鹽用量不能過大,否則皮板會過於厚、硬、重。
經鞣製後即可進行毛皮整理,其步驟是:
水洗一甩干-加脂-乾燥-回潮-鏟皮-檢驗。
水洗時,缸內或劃槽內用水量要大,換水次數要多,把硝鹽等雜質清除掉。
甩干是以離心機或人工除去毛皮水份。
加脂是為了使皮板更加柔軟。
脂的配方是50°C溫水890克,加軟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劑100克,JFC濕潤劑10克。用毛刷蘸脂劑乳液刷塗在板上,塗抹溫度要求40-50°C,每張皮用量300毫升左右。
乾燥即為曬干或晾乾。採用烘乾時,溫度應不超過40°C。曬時先曬皮板,再曬毛被,直到皮板和毛被干透為止。晾乾後的毛被秀水噴灑,待皮板回潮後即可用機器或人工鏟皮。
第1次先用鈍刀鏟,再在皮板上散石膏粉,用手抹勻石膏粉揉搓。
第2次用刃刀鏟,片除浮肉,再撒上石豪粉鏟.
第3次,並注意將邊緣鏟開鏟軟。鏟硬後用干布擦拭毛被至干凈。再使皮板對皮板晾曬毛被,干後堆放一夜,再回鏟一次即為成品。乾燥、回潮、鏟皮操作也適用於硝面熟制和明礬熟製法鞣製的毛皮加工。
(6)動物皮怎麼熟擴展閱讀:
皮革鞣製【原理】
皮革的鞣製就是用鞣質對皮內的蛋白質進行化學和物理加工。
它通過一系列工藝,並採用一些化學葯劑,使牛、豬、羊等動物生皮內的蛋白質發生一系列變化,使膠原蛋白發生變性作用。
鞣製後的皮革既柔軟、牢固,又耐磨,不容易腐敗變質。所以鞣製後的皮革可用來制各種皮製的日常生活用品。
G. 怎樣熟皮子
摘要 1、把500g乾的動物皮浸泡在水桶里到軟(約需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