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聽說人體3小時只能吸收30克蛋白質,如果我3小時內吃了100克蛋白質呢多餘的蛋白質是否會被身體儲存
有一部分隨著糞便排出,一部分轉化為脂肪儲存。
一個成年人每天通過新陳代謝大約要更新300g以上蛋白質,其中3/4來源於機體代謝中產生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的再利用大大減少了需補給蛋白質的數量。一般地講,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入60g-80g蛋白質,基本上已能滿足需要。
蛋白質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腸中完成整個消化吸收過程。氨基酸的吸收通過小腸黏膜細胞,是由主動運轉系統進行,分別轉運中性、酸性和鹼性氨基酸。
在腸內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不僅來自於食物,也有腸黏膜細胞脫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70g左右蛋白質進入消化系統,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白質由糞便排出體外。
蛋白質如果攝取過量的話也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造成脂肪堆積。
(1)身體的動物蛋白多久能排出去擴展閱讀:
蛋白質攝入過高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主要危害有:
1、損害腸胃
蛋白質的原料是牛奶、大豆、雞蛋等。而有些人對這些東西過敏,自然不能食用。有些人喝牛奶拉肚子,攝取蛋白質也同樣會拉肚子。另外,人體在攝入蛋白質時會同時深入一定量的水分,比如說喝了一些冷的飲品後,腸胃突然涼下來一時間就會難以適應,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的情況。
2、骨質變脆
一旦蛋白質在體內轉化為脂肪,血液的酸性就會提高,這樣就會消耗大量的鈣質,結果儲存在骨骼當中的鈣質就被消耗了,使骨質變脆。
3、增加腎臟的負擔
腎臟要排泄進食的蛋白質,當分解蛋白質時會產生大量的氮素這樣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本來身體攝取蛋白質不應該是一件壞事,但是一定要注意攝取量,如果攝取量過多的話就會損傷內臟,所以在攝入蛋白質時一定要遵循適量的原則。
4、脂肪堆積
雖然攝入的是蛋白質,但是如果攝取過量的話也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造成脂肪堆積。
B. 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需要多長時間多長時間排出體外
不同種類食物的消化時間 水果:30分鍾~1小時,瓜類水果(如西瓜)最短,而香蕉最長。 蔬菜:45分鍾~2小時,瓜類蔬菜(如冬瓜)最短,其次為茄果類蔬菜(如番茄、茄子),之後是葉類蔬菜(如菠菜、小白菜)和十字花科類蔬菜(如西蘭花),消化時間最長的是根莖類蔬菜(如紅薯、芋頭) 穀物類:1小時30分鍾~3小時,流質或半流質的穀物食品(如粥)消化時間較短,經過發酵且沒有添加油脂的食物(如饅頭、不含油脂的麵包),也比較容易消化。 蛋白質:1小時30分鍾~4小時,牛奶、豆漿等流質蛋白質食品比較易消化,而要將牛肉、雞肉等蛋白質豐富的肉類完全消化則需要4小時或更長時間。 脂肪:2 ~4小時,但是我們很少會單獨攝取脂肪,通常是和蔬菜或穀物一同攝取。脂肪與穀物或蛋白類食物共同攝入的話會延長它的消化時間,所以類似蛋糕這種包含大量油脂、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會對腸胃造成較大負擔,大概需要3~4小時才能完全消化。
C. 肉類食品在人體內多長時間完全排出體外
簡言之,可以認為主要取決於食物分別在胃和腸道停留的時間。因為食物在口腔和通過食管的短暫時間都可以忽略不計。食物在胃腸道停留的過程,也就是食物被消化吸收的過程;其時間長短不僅取決於食物的種類和性質,也和胃腸道的機能狀態有關。例如,水在胃內停留時間只有10分鍾左右,而澱粉類食物就要2小時以上,蛋白質食物還要慢些,脂肪更慢。但是,我們平時所吃的東西很少是單一的,而更常見的是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混合飲食。混合飲食在胃內停留時間大約為4—6小時,最慢可達10小時。食物在小腸約停留3—8小時;在大腸內的停留時間因人而異,常常隨著個人的排便習慣不同,短的只有幾小時,長的可達十幾小時或更長。不過,由於食物消化主要是在胃和小腸內進行的,因此可以說,消化食物一般約需10小時左右。當然,如果胃腸道機能處於不穩定狀態,例如胃腸運動過快,將加速食物排出,使消化不完全;過慢又可導致食物在胃腸內發酵,進一步加重胃腸功能紊亂,對身體同樣是不利的。
各種不同的食物的消化時間
水果:30分鍾一小時,瓜類水果(如西瓜)最短,而香蕉最長.
蔬菜:45分鍾到兩小時,瓜類蔬菜(如冬瓜)最短,其次為茄類蔬菜(如番茄,茄子),之後是葉類蔬菜(如菠菜,小白菜)和十字花科類蔬菜(如西藍花),消化時間最長的是根莖類蔬菜(如紅薯,芋頭).
穀物類:一小時30分鍾到3小時,流質或半流質的谷類食品(如粥)消化時間較短,經過發酵且沒有添加油脂的食物(如曼頭,不含油脂的麵包)也比較容易消化.
蛋白質:一小時30分鍾到4小時,牛奶,豆漿等流質蛋白質食物比較易消化,而要將肉類等蛋白質豐富的肉類完全消化,則需要4小時或更長的時間.
脂肪:2到4小時,但是我們很少會單獨攝取脂肪.通常是和蔬菜或谷類一同攝取,脂肪跟穀物或蛋白質類食物共同攝入會延長他的消化時間,所以類似蛋糕這中包含大量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會對腸胃造成很大負擔,需要3到4小時才能完全消化.
D. 人體會把吃進去的動物蛋白質都分解和還原成單純的各種氨基酸供人體吸收嗎,如有殘余物人體吸收後會怎樣
人體會基本上把吃進去的動物蛋白質,
都分解和還原成單純的各種氨基酸,
供人體吸收,
如有殘余物人體可以不吸收,
直接通過大便排出體外,
吸收的營養經過運行以後,
會有廢物產生,
通過腎變成小便排出體外。
E. 被人體吸收已組成體細胞的蛋白質需要多久才能新陳代謝排出體外啊
哎呀,這個問題問的人,我就知道是故意刁難人的人
因為一般人是不會在乎這些問題的
哎呀,你明知道答案卻來問別人...哎...你這個老師當的真累
我也是不會告訴答案的
F. 請問動物性蛋白是不是也要通過腎臟代謝呢
建議你暫時停止食用植物蛋白(豆類,豆製品類等)、動物蛋白按每公斤體重0.6克計算,大約每天一個雞蛋、一代牛奶(250克),等2-3周後再檢查一次看看。
G. 食物在人體內要多少時間才能排除體外
食物從入口到變成大便排出體外,要在身體里經過長達24~48個小時的長征。
吃進去的食物大約要經過2~5個小時通過胃。之後,像粥一樣的食物進入小腸,在小腸里約要經過4~8個小時的旅行。
這個過程中,大部分的營養和80%的水分被人體吸收。之後進入大腸的食物殘渣要在大腸里經過10~20個小時的旅行,這段時間里,剩餘的水分和礦物質等會被人體吸收。
之後剩餘的實在沒用的殘渣將轉變為固態,這就是大便了。
(7)身體的動物蛋白多久能排出去擴展閱讀:
1、柑橘汁。酸性飲料能夠刺激食道,使感覺神經受到刺激,刺激的部位就會變得紅腫。如果你早晨起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喝下一大杯柑橘汁,就會提高胃腸內的酸性。如果此時你喝的是含有高濃度果糖的甜檸檬水,那就更要注意了,因為攝入過量的糖會造成腹瀉。
2、奶油土豆泥。土豆是低熱量、高蛋白、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品,被稱為理想的減肥食品。似乎沒有東西比一碗土豆泥更受人們歡迎的了。這就是為什麼當提到所謂的「方便食物」時,土豆泥總被列為榜首的原因。
3、生洋蔥。洋蔥、大蒜、韭菜裡面充滿了多種營養元素,它們對健康大有裨益,比如保護心臟,但是它們也會導致腸胃不適,比如脹氣、腹部絞痛等。但是通過烹飪似乎可以使引起腸胃不適的營養混合物不起壞的作用。
H. 蛋白質在人體中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在體內代謝的平衡是如何維持的
一、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蛋白質是由氨基酸以「脫水縮合」的方式組成的多肽鏈經過盤曲折疊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物質。蛋白質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腸中完成整個消化吸收過程。氨基酸的吸收通過小腸黏膜細胞,是由主動運轉系統進行,分別轉運中性、酸性和鹼性氨基酸。
在腸內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不僅來自於食物,也有腸黏膜細胞脫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70g左右蛋白質進入消化系統,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白質由糞便排出體外。
二、蛋白質維持體內代謝平衡的方法
1、蛋白質是機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的身體由百兆億個細胞組成,細胞可以說是生命的最小單位,它們處於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陳代謝過程中。而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機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
2、運載各種物質
載體蛋白對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在體內運載各種物質。比如血紅蛋白—輸送氧(紅血球更新速率250萬/秒)、脂蛋白——輸送脂肪、細胞膜上的受體還有轉運蛋白等。維持與構成維持機體內的滲透壓的平衡。
3、構成酶
蛋白質構成人體必需的催化和調節功能的各種酶。我們身體有數千種酶,每一種只能參與一種生化反應。人體細胞里每分鍾要進行一百多次生化反應。
酶有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應的酶充足,反應就會順利、快捷的進行,我們就會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則,反應就變慢或者被阻斷。
4、構成激素
激素具有調節體內各器官的生理活性的作用。胰島素是由51個氨基酸分子合成。生長激素是由191個氨基酸分子合成(與生長素無關)。
(8)身體的動物蛋白多久能排出去擴展閱讀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一、奶類食物以及奶製品。
像牛奶、羊奶、馬奶等這些都屬於牲畜的奶,這些奶中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其中以牛奶中所含有的蛋白質含量最為豐富。可以說在脫脂奶粉的含鈣量最高,油脂含量幾乎沒有,故脫脂奶粉泡成的牛奶,是成年人保持苗條身材的最佳蛋白質和鈣的來源。
二、肉類食物。
牲畜的肉類范圍很廣,比如像牛、羊、豬、狗肉、雞、鴨、鵝、鵪鶉、鴕鳥等,這些肉類食物都屬於牲畜肉類。這類肉中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因此動物性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植物性的蛋白質。
而且在所有的動物蛋白中,由於牛奶、蛋類的蛋白質具有易消化,氨基酸種類齊全,不易引起痛風發作的特點,因此可以說其營養價值是所有蛋白質食物中最好的。
三、蛋類食物。
說到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蛋類食物更是個中翹楚,無論是雞蛋、鴨蛋還是鵪鶉蛋,其中蛋黃中所含有的蛋白質都略高於蛋白。
研究發現,蛋黃中的熱量是蛋白的6倍,因此蛋黃也算是高熱量的食物。因此很多人都將雞蛋作為減肥的最佳選擇,它不僅僅能夠提供營養,同時還能幫助我們達到減肥的作用。
I. 人體中的廢蛋白哪去了
蛋白質儲存在食物中,進入口中
,食物被牙齒撕裂成小塊,進入食道(沒有消化的功能),再進入胃中,胃具有消化蛋白質的蛋白酶,蛋白質在這里被初步消化,緊接著進入十二指腸,在進入小腸中,小腸是主要消化部位,在這里有胰液和腸液共同消化蛋白質,最終蛋白質被消化成了氨基酸。同樣在小腸中氨基酸被吸收(小腸是人體主要吸收營養的器官),這些氨基酸進入到小腸內壁血管中,隨著血液運往全身。氨基酸到達某些細胞後,在細胞內參與翻譯過程(基因表達的第二步),在基因的知道下合成身體所需的蛋白質,或者用於構建身體或細胞(比如長高什麼的),或者運輸到細胞供其他細胞所利用(比如胃腺細胞中形成已經分泌的蛋白酶就是一種蛋白質)。還有一些蛋白質在體內經過化學轉化形成其他氨基酸或者其他物質,被機體所利用,不用的會經過機體將其分解主要隨尿液排出。當一寫蛋白質用不著的時候也會被一些專門分解他們的酶所分解,形成氨基酸,然後隨尿液排出(蛋白質是大分子不會排出體外也不會進入體內,只有氨基酸才能進入或排出體外)。
J. 蛋白質是怎麼被身體吸收消化的從嘴入之後到哪裡去,分成什麼去了哪裡,最後排出……詳細的
人的胃中含有鹽酸和胃蛋白酶。鹽酸只是為胃蛋白酶的活性提供最佳PH值:1.5-2.5。鹽酸不可能將多肽變為氨基酸!!
胃蛋白酶不能使肽鏈分解為單個氨基酸,只能水解連接某幾種氨基酸的肽鍵。如酪氨酸與苯丙氨酸之間的肽鏈等。也就是說,蛋白質在胃中水解非常有限,胃中更不存在氨基酸!蛋白質在胃中不存在吸收!!!
蛋白質的徹底消化以及吸收全部是在小腸里。小腸中有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和小腸分泌的氨基肽酶,二肽酶等,多種方式分步的將多肽鏈水解為氨基酸。
氨基酸的吸收是通過主動運輸
透過小腸絨毛上皮進入血液的。
排出主要是氨基酸結合鈣質通過腎排出
所以
大量蛋白質的攝入會加重腎負擔
腎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