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共有四個亞種。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通常藍鯨白天需要在超過100米深度的海域來覓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四大洋均有分布。藍鯨在冬季繁殖,雌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只產1仔。幼鯨重約2噸半,長約7米。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獸要將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獸的一對乳頭長在生殖孔的兩側,哺乳的時候游在海水的上層,幼仔則緊跟在雌獸後方的下面,因為幼仔沒有能動的嘴唇,不能自己銜著乳頭吮乳汁,雌獸就憑借肌肉的收縮,將乳汁直接噴射到幼仔的嘴裡,這也是它對水中生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藍鯨乳汁中的營養十分豐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發育得很快,8個月以後,可增加到15米,體重增長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張嘴吃各種浮游生物了。到了2歲半至3歲時,體長即可超過20米。性成熟的年齡約為8一10歲,壽命一般都在50歲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歲在東北太平洋(西爾斯1998年報告)。藍鯨的天敵是逆戟鯨。Calambokidis等人(1990年)調查發現25%的成年藍鯨都有逆戟鯨攻擊留下的傷痕。[10]
藍鯨擱淺並不多見,由於其特殊的群體結構,因此從來沒聽過藍鯨群體擱淺。但是當擱淺確實發生時,會倍受關注。1920年一頭藍鯨在蘇格蘭外赫布里底群島路易斯島海灘擱淺,它的頭部被捕鯨人射中,但魚叉沒有爆炸。和其他動物一樣,藍鯨本能地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呼吸,擱淺可以讓它不至於溺死。
藍鯨不容易捕殺和保存。藍鯨的巨大體型、駭人體重、游泳速度和力量意味著它們通常不是早期捕鯨人的目標,他們選擇捕殺抹香鯨和露脊鯨。當這兩種鯨數量減少後,捕鯨人選擇捕殺須鯨的數量增加,包括藍鯨。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用專門設計捕捉大型鯨魚的魚叉裝配了他的輪船。雖然最初很麻煩,但這種方法很快流行起來,19世紀末,北大西洋的藍鯨數量開始漸漸減少。[10]
由於藍鯨的皮下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可以做肥皂,鞋油等。因此藍鯨遭到了捕鯨人的大量捕殺。
藍鯨的捕殺量在世界范圍內快速增長,到1925年,美國,英國和日本跟隨挪威,加入了捕殺藍鯨的行列,他們用「捕鯨船」捕殺後將藍鯨升到巨大的「工廠船」進行處理。1930年,41艘船共宰殺了28325頭藍鯨。二戰末期,藍鯨種群已接近滅亡,1946年首次引入了國際鯨魚交易配額限制。這些配額是無效的,因為約定並沒有考慮到不同物種的區別。數量稀有的物種可以和數量較多的品種進行相等程度的捕殺。由於人類的捕殺和海洋環境的污染,1960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開始禁止捕殺藍鯨,此時已有350000頭藍鯨被殺,全世界的種群數量已經減少到不到100年前的1%。世界只生存著不到50頭的藍鯨。
與船隻發生碰撞或受困、糾纏在捕漁設備中時,藍鯨可能會受傷,海里越來越多的噪音使他們難以互相溝通,甚至可能喪命。人類對於藍鯨的潛在威脅包括製造會在藍鯨體內累積的化學物品多氯聯二苯(PCB)。隨著全球暖化導致冰川與永久凍土層快速融化,並導致大量的淡水注入海中。有人擔心一但流入海中的淡水量超過臨界點,將會導致溫鹽環流瓦解。考量到藍鯨根據海水溫度的遷移模式,環流瓦解將導致溫暖與寒冷的海水環繞全球,這可能會對藍鯨的遷徙造成影響。藍鯨夏季時處在寒冷、高緯度的海域,因為這里擁有豐富的食物;而冬季時則位於溫暖、低緯度的海域,在這里它們可以交配與生產。
20世紀初,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海域中,藍鯨的數量相當多。在超過40年後,捕鯨者瘋狂的獵殺使它們幾乎滅絕。直到國際社會在1966年開始保護藍鯨後,藍鯨的數量才逐漸上升。一份2002年報告估計世界上藍鯨的數量在5,000至12,000隻之間,並分布在至少5個族群中。對於侏儒藍鯨的研究顯示這個數字可能是低估了實際的數量。在人類的捕鯨活動開始前,藍鯨最大的族群是在南極海域,估計大約有239,000隻(范圍介於202,000與311,000之間)。在東北太平洋、南極海與印度洋的數量已經比以前要減少非常多(大約各只有2,000隻)。在北大西洋則有2個更大的集團,在南半球至少也有2個集團。
藍鯨是最重要經濟種之一,脂肪量多。國際上規定用藍鯨產油量作換算單位,即1藍鯨=2長須鯨=2.5座頭鯨=6大須鯨。從現代捕鯨開始的年代起,就對藍鯨競相濫捕,在高峰期的1930-31年度,全世界一年就捕殺藍鯨近3萬頭。196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宣布藍鯨為禁捕的保護對象。未開發前藍鯨至少有20多萬頭,現在估計最多有13000頭。根據國際捕鯨委員會1989年發表的統計報告說,藍鯨現在只有200-453頭倖存者。這是根據在南半球經過8年的調查得出的,已經瀕臨滅絕。
禁止捕鯨以來,全球藍鯨的數量基本保持不變,大概3000-4000頭。從受脅物種紅色列表創立開始,藍鯨就已經被列為紅色列表上的瀕危物種。位於太平洋東北部的藍鯨種群是最大的,由大約2000個個體組成,集中在阿拉斯加到哥斯大黎加之間,但在夏季常見於加利福尼亞。這個種群是以後藍鯨數量長期回升的希望。有些時候他們會漂泊到太平洋西北部;曾有記載出現在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端之間。
南大洋藍鯨種群的數量在750-1200頭之間,該種群遷移的方式還沒良好理解。它們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區別於斯里蘭卡東北沿海時常出現不確定數目的種群。南大洋種群的一部分藍鯨接近南太平洋的東海岸。在智利,人們發現了藍鯨聚集於智魯島沿岸覓食,因此智利鯨類保護中心,在智利海軍的支持下,對其進行廣泛的研究和保護。
在北大西洋生活著兩個藍鯨種群。第一個位於格陵蘭,紐芬蘭,新斯科舍和聖勞倫斯灣。估計有500頭左右。第二個更靠東,春季出現在亞述爾群島,而七八月份則出現在冰島;據推測鯨群沿大西洋中脊在這兩個火山島之間活動。除了冰島,雖然及其少見,藍鯨還出現在更遠的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科學家不清楚這些藍鯨在哪裡過冬。整個北大西洋的種群數量在600-1500之間。
人類對藍鯨種群的恢復造成威脅,多氯聯二苯化學品會在藍鯨血液內聚集,導致藍鯨中毒和夭折,同時日益增加的海洋運輸造成的噪音(the noise pollution),掩蓋了藍鯨的聲音,導致藍鯨很難找到配偶。
海洋溫度的改變也會影響藍鯨的食物來源,暖化趨勢也會減少鹽分的分布,這將會對的分布與密度造成重大的影響。
② 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有多大
地球史上已知體積最大的動物就是藍鯨,目前它還在海洋中遨遊。曾經傳出過能夠挑戰藍鯨地位的動物,那就是名噪一時的紐西蘭大魚龍,相傳它的體重估測可達311噸,但它是個「究極大衛星」,現在已經沒有任何證據可證明它的體重。
藍鯨的體長紀錄為33.59米,於1913年在挪威所捕獲。藍鯨的體重紀錄為190噸,於1950年被蘇聯捕獲。NMML科學家測量過的最重的藍鯨為177噸,加上血液和胃液流失估計有181噸。根據33米體長估算,即將分娩的身材肥胖的大亞種母鯨(藍鯨雌性大於雄性),其極限體重可以達到239噸。
弓頭鯨、北大西洋露脊鯨、北太平洋露脊鯨、南露脊鯨都是露脊鯨科的,它們的特徵就是胖,體圍非常大,所以它們體長比不上長須鯨,但是體重可以把長須鯨遠遠甩開。露脊鯨因為長得太胖了,游速非常慢,所以在近代遭到捕殺的情況比藍鯨更嚴重,不過它們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
③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已知的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
成年藍鯨的體長在二十到三十五米。
藍鯨的體重最高可達兩百噸。
這是比恐龍大很多的龐然大物。
④ 你知道有史已來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呢有多大呢
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哪一種?各位應該會脫口而出:藍鯨!很明顯藍鯨是現存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它的體型可以長達33M,體重超過180噸,主動脈能爬進去一個小孩,一個心臟相當於一個小房間!對了還有一個最能說明問題,它的丁丁長達3-4M,好吧,你被打敗了嗎?
一、最大的動物
在美國俄勒岡州的馬盧爾國家森林裡有一株年齡超過2千年的奧氏蜜環菌群落,佔地9平方公里,總質量估計超過600噸,如果按佔地算的話,這個無疑是第一!
⑤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共有四個亞種。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通常藍鯨白天需要在超過100米深度的海域來覓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四大洋均有分布。
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一般體長為22-33米,體重為150,000-180,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
⑥ 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藍鯨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動物。它比8頭大象加起來還要長,比地震龍(已知最大的恐龍之一)還要重。
藍鯨生活在全世界所有海洋里,但多在赤道以南,藍鯨實際上是灰藍色的。
查看更多《神奇校車 閱讀版 怒海賞鯨》
⑦ 地球上什麼動物最大
現存最大的是藍鯨,過去嘛還是恐龍。海底的那種。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共有四個亞種。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通常藍鯨白天需要在超過100米深度的海域來覓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四大洋均有分布。
中文名
藍鯨
學名
Bluewhale
別稱
剃刀鯨
二名法
Balaenopteramuscul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哺乳綱(Mammalia)
亞綱
真獸亞綱(Eutheria)
目
鯨目(Cetacea)
亞目
須鯨亞目
科
鰮鯨科(Balaenopteridae)
屬
鰮鯨屬(Balaenoptera)
種
藍鯨
分布區域
北極到南極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