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見鳥類動物有哪些
常見的鳥類動物有很多:例如,八哥。八哥是最聰明的寵物鳥之一,它能夠學會說人話,所以很得愛養鳥的人們喜歡,八哥食性很雜,主要以蝗蟲、蚱蜢、金龜子,家養可以喂些谷類的食物,或飼料。
百靈鳥在食物上要求不高,春天它們就吃一些幼嫩的小草芽和一些昆蟲。在夏天和秋天時,它們就要捕捉一些昆蟲吃。到了冬天,它們只吃一些草籽和谷類來填飽它們的肚子,有時還會意外地得到一些昆蟲和蟲卵。家養可喂鳥飼料或昆蟲。
畫眉鳥雜食性,但全年食物以昆蟲為主,尤其在繁殖季節,其中大部分是農林害蟲,包括蝗蟲、椿象、松毛蟲、金龜甲、鱗翅目的天社蛾幼蟲和其他蛾類的幼蟲等,都是它的捕捉對象。植物性食物主要為種子、果實、草籽、野果、草莓等,家養殖可喂谷類,或飼料、蚱蜢。
鸚鵡毛色艷麗、愛叫,一般喜歡吃些硬殼的穀物什麼的,你可以給它喂一些什麼穀子啦,小米啦,或鳥飼料什麼的,一般它們飲用的東西是白開水,所以,只喂它們白水就行了,不過水要天天換,另外,如果條件好的話,還可以為一些切碎的苔子,或蘿卜丁。
⑵ 鳥類有哪些
鳥綱,是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體均被羽,恆溫,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時退化。多營飛翔生活。心臟是2心房2心室。僅保留右體動脈弓,左體動脈弓退化。骨多空隙,內充氣體。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輔助呼吸的氣囊。我國的鳥類分為游禽、涉禽、攀禽、陸禽、猛禽、鳴禽六大類。此六類統稱為鳥類的六大生態類群。全世界已發現有超過一萬種;中國有1400多種。
鳥類
⑶ 鳥類都有什麼鳥
全世界現存的鳥類已知有9020多種,我們常見的鳥有:
鴕鳥、蜂鳥、企鵝、雨燕、禿鷲、大眼、白鷺、金雕、金雕、白尾海雕、
紅隼、啄木鳥、杜鵑、夜鷹、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白頸長尾雉、百靈、
畫眉、綉眼、紅藍點額、產潛鳥、松雞、旋木雀、岩鷚、鷦鷯、太平鳥、
水雉、山椒鳥、卷尾、黃鸝、綉眼鳥、大鴇、毛腿沙雞、沙百靈、沙鵬、
沙雀、雪雞、雪鶉、高原山鶉、藏雀、高山地雀、戴菊、旋木雀、岩鷚等。
(3)鳥類有哪些動物擴展閱讀
1、根據鳥的形態和結構特徵可分為2個亞綱:古鳥亞綱和今鳥亞綱。古鳥亞綱的種類早已滅絕,只有化石標本,稱始祖鳥,是從古爬行類進化到鳥類的中間類型。今鳥亞綱,又稱新鳥亞綱,可分為齒頜總目、平胸總目、企鵝總目和突胸總目共3個總目。
2、在自然界,鳥是所有脊椎動物中外形最美麗,聲音最悅耳,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動物。從冰天雪地的兩極,到世界屋脊,從波濤洶涌的海洋,到茂密的叢林,從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煙稠密的城市,幾乎都有鳥類的蹤跡。
參考資料
鳥--網路
⑷ 鳥兒有哪些種類
傳統的鳥類分類學是主要以形態學和比較解剖學為基礎的傳統分類系統,如今已經發展為以形態學、行為學等為基礎的宏觀分類學和以分子遺傳學等為基礎的微觀分類學相結合的現代分類系統。鳥類分類系統由大而小有界、門、綱、目、科、屬、種等幾個重要的分類階元(分類等級),任何一種鳥類均可無例外地歸屬於這幾個階元之中。
鳥類分類非常復雜,如果我們以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系統去逐一認識鳥類是一項極為困難的任務,需要漫長的學習過程。因此,為簡化鳥類分類系統,方便業余愛好者和初學者更好地了解鳥類,我們可以根據鳥類的行為習性將我國鳥類分為6大生態類群,分別是陸禽、游禽、涉禽、攀禽、猛禽和鳴禽。
想了解這每一種分類的鳥類特點和代表物種嗎?
快往下一起看下去吧!
1、陸禽
陸禽一般包括各種雉類(雞形目)、鳩鴿(鴿形目)、沙雞(沙雞目),這些鳥類一般在地面活動,通常具有短而強健的雙腳,擅長行走。代表物種包括綠孔雀、珠頸斑鳩、毛腿沙雞等。
綠孔雀,雉類陸禽代表,具有強健的喙和雙足適應陸地刨食和行走,而翅膀較短而園,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
珠頸斑鳩,鳩鴿類陸禽代表,雖然飛行能力較強,但通常在地面取食。
毛腿沙雞,沙雞類陸禽代表,適應於開闊的荒漠原野的地面生活,通常取食地面植物種子和嫩芽。
2、游禽
游禽一般包括各種雁鴨類(雁形目)、類(䴙䴘目)、潛鳥類(潛鳥目)、鷗類(鷗科)等,這些鳥類擅長游泳和潛水,一般雙腿位於身體後側(適應游泳和潛水),具有帶蹼的雙足(用於游泳和潛水),以及發達的尾脂腺(將分泌的油脂塗抹在羽毛上用於防水)。代表物種為綠頭鴨、普通鸕鶿、紅嘴鷗等。
綠頭鴨,雁鴨類游禽代表,雙爪具蹼,擅長游泳。
普通鸕鶿,鸕鶿類游禽代表,擅長游泳和潛水,捕魚高手,舊時被漁民訓練幫助捕魚。不像其他游禽一樣具有發達尾脂腺,因此需要晾曬羽毛。
紅嘴鷗,鷗類游禽代表,雙腳為凹蹼足,擅長游泳捕魚,雲南滇池每年冬季的明星,被人誤稱為「海鷗」。
3、涉禽
涉禽一般包括各種鴴鷸類(部分鴴形目)、鶴類(鶴形目)、鷺類(部分鵜形目)等,這些鳥類通常喙長、頸長、腿長(腿和趾長),喜歡在水邊和淺水活動,但趾間的蹼一般退化,不擅長游泳(個別涉禽除外)。代表物種勺嘴鷸、丹頂鶴、大白鷺。
勺嘴鷸,鴴鷸類涉禽代表,全球極危物種,具有勺子一樣的扁平嘴巴,常在潮間帶灘塗上覓食,把「勺子」伸進泥土中左右掃動濾食昆蟲幼蟲等。
丹頂鶴,鶴類涉禽代表,全球瀕危物種,具有修長而優雅的身體,通常在濕地、灘塗或稻田活動,求偶時跳獨特的「鶴舞」。
大白鷺,鷺類涉禽代表,身材修長,常在淺水地帶捕魚、蝦蟹、蛙類等水生生物,長長的喙能夠直接刺穿魚類。
4、攀禽
攀禽一般包括各種啄木鳥(鴷形目)、杜鵑(鵑形目)、翠鳥(佛法僧目)、雨燕(夜鷹目)、鸚鵡(鸚鵡目)等。這些鳥類大多適應攀援生活,因而腳趾發生各種變化,例如對趾足(啄木鳥)、並趾足(翠鳥)、前趾足(雨燕)等。代表物種大斑啄木鳥、普通翠鳥、樓燕等。
大斑啄木鳥,啄木鳥攀禽代表,腳趾短而有力,特化為特殊的對趾足,適應在樹幹上攀爬,同時尾羽羽軸堅硬,可以作為第三支撐點支撐身體。
普通翠鳥,翠鳥類攀禽代表,腳趾第三地上趾大部分並聯,與第二趾僅基部並連,特化為獨特的並趾足,適應於樹枝停歇。
樓燕,雨燕類攀禽代表,4個腳趾均向前特化為特殊的前趾型,只能停棲或抓持在岩崖間。翅膀尖而長,適應快速飛行生活。
5、猛禽
猛禽一般包括鷹(鷹形目)、隼(隼形目),貓頭鷹(鴞形目)所有種,這些鳥類具有鉤狀的喙和鋒利的勾爪,性情兇猛,擅長飛行,通常以其他動物為食。代表物種金雕、紅隼、紅角鴞。
金雕,鷹類猛禽代表,一種性情兇猛的頂級捕食者,嘴爪均極其強健鋒利,不僅捕食斑頭雁、蓑羽鶴等大中型鳥類,還捕食岩羊、藏原羚等食草動物,甚至還會捕食赤狐(如上圖)、狼、豺等食肉動物。
紅隼,隼類猛禽代表,紅隼翅膀尖而狹長,飛行迅捷,適應空中捕食,主要捕食對象為昆蟲、小型鳥類、小型鼠類等。
紅角鴞,貓頭鷹類猛禽代表,紅角鴞是一種夜行性猛禽,具有發達的視覺和聽覺,同時出色的擬態可以讓其與停歇的樹干融為一體,適應夜間偷襲式捕食。
6、鳴禽
鳴禽一般是指雀形目所有鳥類,這些鳥類具有發達而復雜的鳴管結構,鳴聲多婉轉悅耳。鳴禽是鳥類中最近化的類群,多樣性極高,種類甚至超過世界鳥類種數的一半。同時鳴禽多善於築巢,雛鳥多為晚成鳥,具有復雜的繁殖行為。代表物種烏鶇、黃腰柳鶯等。
⑸ 鳥類動物有哪些
全世界現存鳥類約有156科9000多種,我國有81科1186種,佔世界鳥類種數的14%,比印度、澳大利亞這些多鳥的國家還要多,超過整個歐洲、整個北美洲,是世界上鳥類最多的國家。例如,全球共有15種鶴,我國就有9種,佔60%;全世界共有畫眉科鳥類46種,我國就有34種,佔74%。
我國不僅鳥的種類多,而且有許多珍貴特產種類。例如象徵愛情、羽毛絢麗的鴛鴦、相思鳥;產於山西、河北的褐馬雞;甘肅、四川的藍馬雞;西南的錦雞;產於台灣省的黑長尾雉和藍腹鷳;我國中部的長尾雉;東南部的白頸長尾雉;還有黃腹角雉、綠尾虹雉等等。還有不少鳥類雖不是我國特產,但主要產於我國境內,如丹頂鶴、黑頸鶴等,因而也顯得十分珍貴。
我國的鳥類資源雖然十分豐富,但有些種類分布區域很狹窄,數量也不多,成為珍貴稀有種類。其中有的已經瀕臨滅絕的危險境地,如黑鸛、白鸛、朱䴉、黃腹角雉、黑頸鶴、白鶴、丹頂鶴、赤頸鶴、大天鵝、小天鵝、中華秋沙鴨等。前些年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公布了我國一、二級保護動物名錄,其中鳥類就有150多種。這些鳥類是禁止捕獵的保護對象。
島嶼是鳥類的樂園,我國最大的台灣島上棲息著396種鳥類。我國的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也是海鳥群集、遍地鳥蛋(繁殖季節)的寶島。長久以來,生活在那裡的紅腳鰹鳥、褐鰹鳥和其它海鳥千萬成群,島上的遺糞,積壓成層,成了磷礦。鳥糞是最好的磷肥資源。南海諸島都產鳥糞,有人估計,僅永興島上儲存的鳥糞就有24萬噸。江蘇、浙江、福建等省沿海許多無人居住的島嶼,也是海鷗、鷺類等海鳥生兒育女的場所。內陸的青海湖鳥島,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每到春天,就成千上萬的斑頭雁、鸕鶿和鷗類成群結隊飛來,密密麻麻地擁擠到島上。這個只有0.27平方公里的小島,形形色色的鳥類竟有10萬之多,相當於每平方米3~4隻。
我國的狩獵鳥類資源也相當豐富。狩獵鳥類是指具有經濟價值的食用或羽用種類,一般要求體形較大而肉質鮮嫩、絨羽厚密。狩獵鳥類全國各地都有,如江西鄱陽湖、江蘇洪澤湖、山東微山湖每年獵取的雁、鴨等水禽的數量都十分可觀,歷史上的最高記錄曾達到過30萬公斤。江蘇太湖、安徽巢湖、湖南洞庭湖等地也都是水禽的重要產區。沿海及江邊更是各種水禽的重要產地,廣大山地丘陵區又是各種雉雞類的重要獵場。許多鳥類除有食用價值外,它們的羽絨還是工業原料,如鵝、鴨絨羽作為保暖填充材料,由於羽質柔軟、保暖性能良好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許多鳥類或體形優美,或羽毛艷麗,或鳴聲悅耳而成為人們的觀賞對象。我國觀賞鳥的種類很多,如羽衣艷麗的紅嘴相思鳥、黃鸝、綉眼、孔雀、阿蘇兒;鳴聲動聽的畫眉、百靈;能模仿人言的鸚鵡、鷯哥;體態優美的丹頂鶴、閨秀鶴等。
鳥類的狩獵價值和觀賞價值,僅僅是鳥類為我們做出貢獻的一小部分。鳥類對人類所做出的貢獻更主要的表現是消滅農、林害蟲,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⑹ 屬於鳥類的動物有哪些
善於飛翔的脊椎動物,全世界約9000多種,我國有1183種(包括亞種為2145種),分屬於三個總目:平胸總目(如鴕鳥)、企鵝總目(如王企鵝)和突胸總目(如雁、雞、鴿、鶚、雀等)。主要特徵:(1)體外覆有羽毛(偶有退化),足有鱗片,趾端有爪,皮膚乾燥缺乏腺體。(2)前肢特化成翼。(3)骨多空隙,薄而輕,內充空氣。(4)現代鳥有喙無牙齒。(5)心臟為二心房二心室,完全的雙循環途徑,體溫恆定。(6)有肺和氣囊,具雙重呼吸作用,以鳴管發聲。(7)不具膀胱,排泄尿酸。(8)右側生殖腺和生殖導管退化。體內受精,產生大型硬殼卵,有育雛本能。鳥類與人類關系密切,可供人類食用,有些器官可入葯,羽毛可制工藝或輕工業原料,糞便是優質肥料,許多肉食性鳥捕殺害蟲害獸,對農業、林業有益。有些鳥類也能在人畜間傳播一些疾病,植食性鳥能在不同程度上給農業帶來損失。
⑺ 鳥類有哪些
我國的鳥類分為游禽、涉禽、攀禽、陸禽、猛禽、鳴禽六大類。此六類統稱為鳥類的六大生態類群。全世界已發現有超過一萬種,中國已有1400多種。雖然鳥類的品種繁多,但是不少鳥類卻是瀕臨滅絕。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珍稀鳥類吧。
1、黑鸛
黑鸛是一種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千克;嘴長而粗壯,頭、頸、腳部均甚長,嘴和腳紅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映出變幻多種顏色。在高樹或岩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它的頭頸將會伸直。
它以魚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動物。棲息於河流沿岸、沼澤山區溪流附近,有沿用舊巢的習性。繁殖期4-7月,營巢於偏僻和人類干擾小的地方。黑鸛大多數是遷徙鳥類,只有在西班牙為留鳥,僅有少數經過直布羅陀海峽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種群也不遷徙,僅在繁殖期後向周圍地區擴散游盪。是白俄羅斯的國鳥。
2019年8月,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現身新疆巴音布魯克草原濕地。
4、黃腹角雉
黃腹角雉,別名角雞、吐綬鳥,它們的全長約50(雌)~65(雄)厘米。而雄鳥上體栗褐色,滿布具黑緣的淡黃色圓斑。頭頂黑色,具黑色與栗紅色羽冠。飛羽黑褐帶棕黃斑。下體幾純棕黃,因為腹部羽毛呈皮黃色,故名「黃腹角雉」。有翠藍色及朱紅色組成的艷麗肉裙及翠藍色肉角,於發情時向雌鳥展示。雌鳥通體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黃及白色細紋,上體散有黑斑,下體多有白斑。
是中國特產的一種鳥,主要分布於浙江,在福建、廣東、湖南、江西亦有分布。食物主要是蕨類植物的果實。截止2013年,中國唯一的黃腹角雉保護地為浙江省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黑頸鶴
黑頸鶴是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10-120厘米,體重4-6千克。頸、腳甚至長,通體羽毛灰白色,頭部、前頸及飛羽黑色,眼先和頭頂前方裸露的皮膚呈暗紅色,尾羽褐黑色。它的頭頂,三級飛羽的羽片分散,當翅閉合時超過初級飛羽。虹膜黃褐色,嘴肉紅色,尖端沾黃,腿和腳灰褐色。
棲息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澤地、湖泊及河灘地帶,除繁殖期常成對、單只或家族群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活動,特別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數十隻的大群。它主要以植物葉、根莖、荊三棱、塊莖、水藻、玉米、砂粒為食。繁殖於拉達克,中國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北部一帶,越冬於印度東北部,中國西藏南部、貴州、雲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
6、白鶴
白鶴是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體長為130-140厘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虹膜棕黃色,嘴、腳暗紅色。2齡腳變紅色,3齡嘴亦變為紅色。
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和大的湖泊岩邊及淺水沼澤地帶。常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節則常常集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特別是在遷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薺等植物的莖和塊根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葉、嫩芽和少量蚌、螺、軟體動物、昆蟲、甲殼動物等動物性食物。分布於中國、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
2019年9月28日,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閉會,會議表決通過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的決定》決定為白鶴為江西省省鳥。
7、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為鴨科秋沙鴨屬的鳥類,俗名鱗脅秋沙鴨,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它的嘴形側扁,前端尖出,與鴨科其它種類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腳紅色。雄鴨頭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鏡;頭頂的長羽後伸成雙冠狀。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
出沒於林區內的湍急河流,有時在開闊湖泊。成對或以家庭為群。潛水捕食魚類。分布於西伯利亞以及中國大陸的黑龍江、吉林、河北、長江以南等地,主要棲息於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
8、赤頸鶴
赤頸鶴是大型涉禽,共分化為3個亞種。後趾小而高位,不能與前三趾對握,因此不能棲息在樹上;全身羽毛大致呈淺灰色,成鳥頸部裸露紅色的皮膚。初級飛羽和初級覆羽為黑色,白色而修長的內側飛羽垂直的覆蓋著尾部。嘴灰綠而腳粉紅。棲息於多草的平原、水田、沼澤濕地及森林邊緣。以稻穀及水生植物的根、塊莖為食,也取食魚類和蛙類。7-12月份繁殖,築巢於沼澤地帶成團的植物叢中,以水生植物莖、葉築成。每窩產卵2枚,綠色或粉紅白色,具褐色和紫色斑點。雌鳥孵卵,雄鳥守衛,孵卵期30天,由雙親共同照料幼雛。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雲南盈江和西雙版納等地。
9、金雕
金雕屬於鷹科、真雕屬的猛禽。體長76--102厘米,翼展達2.3米,體重2--6.5千克。雌雄同色;未成長時,頭、頸黃棕色;兩翼飛羽除了最外側三枚外基部均綴有白色,其餘身體部分暗褐色;羽尾灰白色,羽端部黑色;成年鳥翼和尾部均無白色,頭頂羽色轉為金褐。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蓋著。
棲息於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帶,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活動,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000米以上。一般生活於多山或丘陵地區,特別是山谷的峭壁以及築巢於山壁凸出處。以其敏捷有力的飛行而著名;以大中型的鳥類和獸類為食。分布於北半球溫帶、亞寒帶和寒帶地區。
10、褐馬雞
褐馬雞是中國特產珍稀鳥類,體高約60厘米,體長1-1.2米,體重5千克,全身呈濃褐色,頭和頸為灰黑色,頭頂有似冠狀的絨黑短羽,臉和兩頰裸露無羽,呈艷紅色,尾巴高高豎起。翅短,不善飛行,兩腿粗壯,善於奔跑。
褐馬雞主要棲息在以華北落葉松、雲杉次生林為主的林區和華北落葉松、雲杉、楊樹、樺樹次生針闊混交森林中。僅見於中國山西、河北西北部、陝西黃龍山和北京東靈山。1987年調查野生種群僅有數百隻,根據2009年文獻報道,中國現存的野生褐馬雞數量在17900隻左右。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世界終有生靈塗炭一日,所以,放過瀕危動物也是放過我們自己。2020年的蝙蝠事件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讓我么以大自然為家,與動物為親,共同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共創一片和諧的藍天!
⑻ 鳥類有哪些種類
鳥綱是陸生脊椎動物中出現最晚,數量最多的一綱。鳥綱現存將近9000種,比哺乳動物幾乎多一倍,但不同鳥類之間的差異卻遠比哺乳動物等少,象藍鯨、鼩鼱、袋鼠和鴨嘴獸那樣大的差別在鳥類中是不存在的,有些不同科的鳥類之間的區別甚至比某些同科而不同屬的哺乳動物之間的差別還要小。鳥綱分古鳥亞綱和今鳥亞綱兩個亞綱,現存的鳥綱都可以劃入今鳥亞綱的三個總目:古顎總目、楔翼總目和今顎總目,我國現存的鳥類都屬於今顎總目。古鳥亞綱包括始祖鳥,今鳥亞綱除了現存的三個總目外,還包括已經滅絕的齒顎總目,鳥類不易形成化石,因此史前鳥類的化石非常稀少珍貴。不同的學者對鳥類的分類有一定的差別,單就鳥類的總數就可差上幾百種之多,目和科的劃分也是互有差異。最近有人用DNA-DNA雜交法對1000餘種鳥類進行分析,對鳥類進行了重新分類,在新的分類中,過去認為較高等的攀禽被降為較低等的類群,而且被劃分成很多的目,而原本認為較原始的水禽則多變成了較高等的類群,而且游禽、涉禽和猛禽多被合並入鸛形目及鶴形目。鳥類新的分類更加准確地表達了不同鳥類之間的血緣關系,但在應用中,人們通常還是以傳統分類為主,這里也用的是傳統分類。
古顎總目
鴕鳥目
美洲鴕鳥目
鶴鴕目
無翼鳥目
[共鳥]形目
今顎總目
潛鳥目
鸊鷉目
鸌形目
鵜形目
鸛形目
雁形目
隼形目
雞形目
鶴形目
鴴形目
鴿形目
鸚形目
鵑形目
鴞形目
夜鷹目
雨燕目
鼠鳥目
咬鵑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
雀形目
目
前
我
們
知
道
的
鳥
類
約
有
9603
種
,
這
個
數
字
包
括
已
經
滅
絕
的
鳥
類
和
現
生
的
鳥
類
(
現
生
的
鳥
類
8554
種
)
;
其
中
目
、
科
、
屬
、
種
之
間
,
往
往
只
有
些
微
的
差
異
。
根
據
羅
茂
(
Alfred
S.
Romer)
的
分
類
系
統
,
古
鳥
亞
綱
(
Archaoprnithes
)
下
只
有
一
目
;
就
是
始
祖
鳥
目
(
Archaeopterygiformes
)
。
今
鳥
亞
綱
(
Neornithes
)
下
則
有
三
目
;
分
別
為
齒
鶚
總
目
(
Odontognathae
)、
古
鶚
總
目
(
Palaeognathae)
和
今
鶚
總
目
(
Neognathae
)
,
除
了
始
祖
鳥
(
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
)
和
原
鳥
(
Archaeornis
siemensi
)
以
外
,
所
有
的
鳥
類
都
屬
於
今
鳥
亞
綱
。
所
謂
古
鳥
亞
綱
是
具
長
尾
而
上
下
鶚
有
牙
齒
的
鳥
類
;
今
鳥
亞
綱
則
尾
椎
減
縮
或
具
尾
綜
骨
,
除
了
少
數
滅
絕
的
種
以
外
,
均
無
牙
齒
,
我
們
現
在
所
見
到
的
鳥
類
大
都
屬
於
今
鳥
亞
綱
下
的
今
鶚
總
目
。
始
祖
鳥
目
、
齒
鶚
總
目
和
部
分
古
鶚
總
目
的
鳥
類
則
已
經
滅
絕
。
現
在
我
們
就
依
演
化
順
序
,
來
談
談
滅
絕
的
古
鳥
、
滅
絕
的
今
鳥
和
現
存
不
能
飛
翔
的
鳥
。
⑼ 鳥類有哪些名字
常見的鳥類名字:畫眉、八哥、虎皮鸚鵡、(大)小葵花鸚鵡、金剛鸚鵡、白鷺、蒼鷺、林雕、游隼、麻雀、鴿子、文鳥、珍珠鳥、蜂鳥、火烈鳥、海鷗、貓頭鷹、蒼鷹、禿鷲、布咕鳥、烏鴉、灰鸚鵡,蠟嘴鳥,園丁鳥,企鵝,賊鷗,鵪鶉,鷺鷥,孔雀,火雞鴛鴦,綠頭鴨啄木鳥、喜鵲、麻雀、杜鵑、翠鳥。
不常見的鳥類名字:產潛鳥、松雞、旋木雀、岩鷚、鷦鷯、太平鳥、山鶉、雉雞、褐馬雞、長尾雉、石雞、扁嘴海雀、岩鷚、旋木雀、鷦鷯、山鴉、交嘴雀、水雉、山椒鳥、卷尾、黃鸝。
綉眼鳥、大鴇、毛腿沙雞、沙百靈、沙鵬、沙雀、丹頂鶴、雪雞、雪鶉、高原山鶉、藏雀、高山地雀,兀鷲、西藏毛腿沙雞、沙百靈、雪雀、、戴菊、旋木雀、岩鷚、長尾雀等。
鳥的種類有很多,大部分會根據季節遷徙。
(9)鳥類有哪些動物擴展閱讀:
圖庫依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光美最新出版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建設,圖片超過8萬張,涵蓋中國全部1445種鳥類。
據中國鳥網創始人、總版主、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段文科介紹,圖庫是目前圖片量最大的中國鳥類圖庫之一,做到了分類精準科學,檢索方便易用。圖庫內所有的圖片均為鳥網會員拍攝,鳥類介紹資料源於《中國鳥類圖志》(上下卷),廣大網友可隨時從中國林業圖片庫進入中國鳥類圖庫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