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微生物和動物植物哪個更接近

微生物和動物植物哪個更接近

發布時間:2022-06-11 18:26:32

① 微生物有哪些不同與動植物的

首先, 結構上:植物有細胞壁, 微生物沒有, 植物有葉綠體, 微生物沒有, 微生物是單層被膜, 植物細胞是有細胞壁和細胞質膜,
微生物有纖毛,植物沒有. 其次, 能量攝取, 微生物是胞吞作用, 葉綠體是通過細胞質吸收 再次能量代謝, 植物細胞是二次能量傳導,
微生物是直接能量代謝最後是定義上的不同, 微生物是界,即一種獨立的生物, 而植物細胞是生物體的組成部分。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② 動物,植物,微生物有什麼區別

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首先,細胞結構不同,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微生物一般是單細胞生物,沒有或者有未成形的細胞核,有的也有,而前兩者都有。其次,動物和微生物能動,植物不能。

③ 動物。植物。微生物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不同點有很多。微生物是指真菌、細菌、病毒、阮病毒等結構簡單的生物,多數營腐生或寄生生活;動植物為多細胞生物,大多結構復雜,按照能量來源途徑可分為自養與異養兩類。微生物繁殖方式有裂殖、增殖幾種,為無性生殖;低等動植物為無性生殖,不經授粉,高等動植物則多數為有性生殖,動物中又有胎生、卵生之分。
相同點嘛,都是生物,都需從外界獲取能量,都有生命活動。
如果再細分可歸納出每一類別的特點,只是不知你要的答案具體是哪方面的。

④ 微生物先於動植物出現嗎

是的。

地球上的生命,從最原始的無細胞結構生物進化為有細胞結構的原核生物,從原核生物進化為真核單細胞生物,這些即為微生物。然後微生物按照不同方向發展,出現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植物界從藻類到裸蕨植物再到蕨類植物、裸子植物,最後出現了被子植物。動物界從原始鞭毛蟲到多細胞動物,從原始多細胞動物到出現脊索動物,進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動物——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中的魚類又演化到兩棲類再到爬行類,從中分化出哺乳類和鳥類,哺乳類中的一支進一步發展為高等智慧生物,這就是人。

⑤ 動物和植物和微生物有什麼相同和什麼不同

共性:它們都是生物,既然作為生物,共性如下
生物種類非常多,數量非常巨大,生命現象十分錯綜復雜,可以從錯綜復雜的生命現象中提出生物的一些共性,即生命的屬性,現列舉如下:
(1)化學成分的同一性
從元素成分看,都是由C、H、O、N、P、S、Ca等元素構成的;
從分子成分來看,生命體中有蛋白質、核酸、脂肪、糖類、維生素等多種有機分子。其中蛋白質都是由20種氨基酸組成;核酸主要由4種核苷酸組成;ATP(三磷酸腺苷)為貯能分子。
(2)嚴整有序的結構
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內的各結構單元(細胞器)都有特定的結構和功能。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有序結構。在細胞這一層次之上還有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層次。每一個層次中的各個結構單元,如器官系統中的各器官、各器官中的各種組織,都有它們各自特定的功能和結構,它們的協調活動構成了復雜的生命系統。各種生物編制基因程序的遺傳密碼是統一的,都遵循DNA--RNA--Protein的中心法則。
(3)新陳代謝,metabolism
生物體不斷地吸收外界的物質,這些物質在生物體內發生一系列變化,最後成為代謝過程的最終產物而被排出體外。
組成作用(anabolism):從外界攝取物質和能量,將它們轉化為生命本身的物質和貯存在化學鍵中的化學能。
分解作用(catabolism):分解生命物質,將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之用。
(4)生長特性,Growth
生物體能通過新陳代謝的作用而不斷地生長、發育,遺傳因素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外界環境因素也有很大影響。
(5)遺傳和繁殖能力,genetics
生物體能不斷地繁殖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續。生物的遺傳是由基因決定的,生物的某些性狀會發生變異;沒有可遺傳的變異,生物就不可能進化。
(6)應激能力,irritability
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後會發生反應。
生物的運動受神經系統的控制。
(7)進化,evolution生物表現出明確的不斷演變和進化的趨勢,地球上的生命從原始的單細胞生物開始,走過了多細胞生物形成,各生物物種輻射產生,以及高等智能生物人類出現等重要的發展階段後,形成了今天龐大的生物體系。

非共性處:
1.動物的定義是:有真核細胞的,細胞沒有細胞壁的多細胞生物,絕大多數動物可以自由運動
2.植物的定義是:有真核細胞的,細胞有細胞壁的多細胞生物,絕大多數植物不可以自由運動
3.微生物定義是:除了動物和植物以外的全部生物的總稱,現代定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

⑥ 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相同與不相同

相同:有穩定遺傳物質,都離不開蛋白質行駛不同的功能,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作用。
不同:(動物—植物)——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沒有;植物細胞有液泡,動物沒有;有些高等植物無中心體,動物細胞有;有些植物細胞有葉綠體,動物沒有;有的植物可自交,動物則需要兩性交配;植物是自養型生物,動物是異養型生物。
(動物—微生物)——微生物有細胞壁,動物沒有;有的微生物是單細胞生物,動物是多細胞生物;有的微生物是原核生物(無成型細胞核),動物是原核生物;有的微生物有葉綠素,動物沒有;有的微生物無細胞結構,動物都有細胞結構;動物體型大於微生物。
(植物—微生物)——微生物的細胞壁成分是酞聚糖,植物細胞壁成分是果膠和纖維素;有的微生物是單細胞生物,植物是多細胞生物;有的微生物是原核生物(無成型細胞核),植物是真核生物;

⑦ 生物行業中動物,植物,微生物哪個比較有前途

各有千秋,但目前微生物更有研究價值,也是最危險的。學動物,安全點的當個醫生、搞搞科研,危險的則到各種地方探險。學植物,估計也就用來保護環境(解決溫室效應),造福人類等等(袁隆平雜交水稻)。總之,學什麼都是一樣,都要有所成績,不然還不如不學。選擇你最愛的吧,沒有什麼是最優秀的。

1).微生物在整個生命世界中的地位
當人類在發現和研究微生物之前,把一切生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大界-動物界和植物界。隨著人們對微生物認識的逐步深化,從兩界系統經歷過三界系統、四界系統、五界系統甚至六界系統,直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人Woese等發現了地球上的第三生命形式-古菌,才導致了生命三域學說的誕生。該學說認為生命是由古菌域(Archaea)、細菌域(Bacteria)和真核生物域(Eucarya)所構成。在圖示「生物的系統進化樹」中,左側的黃色分枝是細菌域;中間的褐色和紫色分枝是古菌域;右側的綠色分枝是真核生物域。 古菌域包括嗜泉古菌界(Crenarchaeota)、廣域古菌界(Euryarchaeota)和初生古菌界(Korarchaeota);細菌域包括細菌、放線菌、藍細菌和各種除古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域包括真菌、原生生物、動物和植物。除動物和植物以外,其它絕大多數生物都屬微生物范疇。由此可見,微生物在生物界級分類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生命進化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Brown等依據平行同源基因構建的「Cenancestor」生命進化樹,認為生命的共同祖先Cenancestor是一個原生物。原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產生兩個分支,一個是原核生物(細菌和古菌),一個是原真核生物,在之後的進化過程中細菌和古菌首先向不同的方向進化,然後原真核生物經吞食一個古菌,並由古菌的DNA取代寄主的RNA基因組而產生真核生物。 從進化的角度,微生物是一切生物的老前輩。如果把地球的年齡比喻為一年的話,則微生物約在3月20日誕生,而人類約在12月31日下午7時許出現在地球上。
2).微生物學影響
微生物學是高等院校生物類專業必開的一門重要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也是現代高新生物技術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及發酵工程就是在微生物學原理與技術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微生物學》也是高 等農林院校生物類專業發展及農林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石之一。隨著生物技術廣泛應用,微生物學對現代與未來人類的 生產活動及生活必將產生巨大影響。
3).微生物工程應用
發酵工程以其生產條件溫和,原料來源豐富且價格低廉,產物專一,廢棄物對環境污染小和容易處理等特點,而在醫葯工業、食品工業、農業、冶金工業、環境保護等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逐步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發酵工業。在一些發達國家,發酵工業的總產值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5%左右。
在醫葯工業上的應用
發酵工程在醫葯工業上的應用,成效十分顯著,生產出了如抗生素、維生素、動物激素、葯用氨基酸、核苷酸(如肌苷)等。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已達100多種,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紅黴素類和四環素類。另應用發酵工程大量生產的基因工程葯品有人生長激素、重組乙肝疫苗、某些種類的單克隆抗體、白細胞介素-2、抗血友病因子等。
在食品工業上的應用
發酵工程在食品工業上的應用十分廣泛,主要包括: 第一、生產傳統的發酵產品,如啤酒、果酒、食醋等,使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得到明顯提高。 第二、生產食品添加劑。如L-蘋果酸、檸檬酸、谷氨酸、紅曲素、高果糖漿等。 第三、單細胞蛋白的生產。

⑧ 動植物,微生物的區別

動植物很簡單就是有很多細胞堆在一起形成我們能夠很簡單就能發現的生物體,而微生物呢,就是微小的生物咯,書本上的解釋是:是指個體微笑,通常須藉助顯微鏡才能看見的生物類群的總稱。

⑨ 微生物界 與 動物界 植物界 有明顯界限嗎

正確。

微生物很低級,很多不能明確確定是動物還是植物。有的是單細胞,能游動,你說是動物還是植物。動物植物都有細胞。太微小了,而且目前發現的比發現的少的多。

⑩ 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可以比較高低等嗎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稱之為動物界。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

閱讀全文

與微生物和動物植物哪個更接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