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二月份非洲動物在哪個草原
每年5月到6月,坦尚尼亞大草原的青草被逐漸消耗,漫長旱季讓動物飢腸轆轆.角馬、蹬羚、斑馬等數百萬食草動物為了生存從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Serengeti National Park)北上,跋涉3000多公里,展開凶險面艱辛的遷徙.
在逃過埋伏在草原的獅豹、隱藏在河中的鱷魚後,它們來到肯亞境內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Masai Mara National Park)自然保護區.短短兩三個月後,它們再次不辭辛苦,追尋青草返回塞倫蓋蒂.
飢餓、乾渴、體力不支、被天敵獵食.只有30%的幸運者能回到出發地.而跟它們一起回來的,還有40萬旅途中「製造」出的新生命.
這,就是每年都會發生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故事——「動物大遷徙」.
12月到次年5月,動物散布在從塞倫蓋蒂國家 公園東南面一直延伸到恩戈羅戈羅(Nqorongoro)保護區的無邊草原上.充足的雨水為它們提供著充足的食物.
5月中後期,隨著旱季來臨,動物向塞倫蓋蒂的西北面遷徙,追趕青草和水源.
6月是動物哺乳期,幾十萬角馬在遷徙路上降生.
7、8月,持續的乾旱令動物紛紛越境,穿越馬拉河,來到馬賽馬拉,一直待到9月.
10月,塞倫蓋蒂的草原在雨水的滋潤下開始返青.同時,面積只有塞倫蓋蒂約十分之一的馬賽馬拉並不足以維持數百萬頭外來動物的生活.動物們再從東線南遷到塞倫蓋蒂,回遷一直持續到11月.
12月,動物各自回到故園,休養生息,繁殖後代,補充途中喪失的大量同類.
最佳觀賞時間:每年7月到9月之間是東非旅遊的最佳季節
最佳觀賞地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中的馬拉河沿岸,從熱氣球或小型飛機向下俯瞰最為理想.
遷徙主角:
斑馬:遷徙數量約20萬只,是軍團的先鋒,善以鋒牙齒咀嚼草莖頂部.
角馬:約140萬只,是最令人矚目的主力軍,所以,動物大遷徙又被稱作「角馬大遷徙」.
蹬羚:約50萬只,是軍團的壓陣官.角馬離開後,草地上露出剛剛長出的嫩草,正是後面蹬羚的美食.
遷徙天敵:河馬、獅子、獵豹、鱷魚、豺狗
觀賞概率:動物大遷徙每年上演,但每年看的遷徙路線都會有所偏離,比較典型的有:2000年12月,動物本應向南至坦尚尼亞南部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和恩戈羅戈羅保護區,但當年少雨,動物們逆時針從馬拉河進入坦尚尼亞西部,到12月下旬賽倫蓋蒂開始下雨,動物才回到原有的正常路線.2001年9月,動物比平時大概晚了2個月到達馬賽馬拉,其中的100萬角馬中只有20萬路過馬拉河,可9月23日,角馬再次開始逆向回到坦尚尼亞.所以,要事先准確預測某個時候動物群會在什麼地方非常困難,看到大遷徙的概率只有15%,畢竟背後推動這種大遷徙的原因,是越來越變幻無常的天氣.
❷ 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哪些動物
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的!比較有名的動物有: 獅子,獵豹,鬣狗,水牛,瞪羚,水羚,尼羅鱷,角馬,狒狒,斑馬,非洲象,印度豹,河馬,犀牛,長頸鹿,我知道的非洲動物就這么多了!
❸ 介紹三種非洲大草原的動物
以熱帶草原為特徵的一個非洲自然地帶。北界撒哈拉沙漠,南接幾內亞灣沿岸和剛果河(扎伊爾河)流域的熱帶森林,東鄰衣索比亞高原,西瀕大西洋。大部為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夏濕熱,冬乾熱,年降水量自北向南從250毫米遞增到1,000毫米左右,有蘇丹式氣候之稱。植物以禾本科草類為主,有少數落葉喬木和傘形樹木;還有特殊的猴麵包樹。食草動物豐富,並多猛獸。居民主要從事農牧業,盛產棉花、花生、玉米等。牲畜多牛、羊。
而在這里上演了一場完美絕倫的視覺旅程。
「地球上有一個地方,那裡仍然處於生命的最初階段,龐大的獸群仍然在那裡自由賓士」 影片在肯亞和坦尚尼亞實地拍攝,選取地球上最富饒的動物避難所——非洲大草原,展現了令人難以忘懷的原始風貌,並以極富沖擊力的情節,忠實地為你呈現出大自然的殘酷與優美。片中不乏非洲最兇悍的掠食者獅子、鱷魚、獵豹追逐獵物的驚險鏡頭,以及極為少見的斑馬、長頸鹿甚至是鬣狗、豺、禿鷲等野生動物群遷徙的壯觀景象,震撼人心。
《非洲大草原》循著食物鏈的旅程,因此它既殘忍又美麗。觀眾將在大銀幕上感受到一種與這些動物們的奇異的親近感—— 一種比動物園能提供的更親密而純粹的感覺。它實際上是一次難以置信的輕觸科學和哲學的幸運之旅。
❹ 非洲大草原上有什麼動物
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的動物有: 獅子,獵豹,鬣狗,角馬,狒狒,斑馬,非洲象,印度豹,水牛,瞪羚,水羚,尼羅鱷,河馬,犀牛,長頸鹿等等。
1.獅子:雄性體長達260厘米,體重180~250千克,頸部有鬃毛,雌獸體形較小,一般只及雄獸的三分之二,是唯一雌雄兩態和群居的貓科動物。分布於非洲的大部分地區,生活於開闊的草原疏林地區或半荒漠地帶,習性與虎、豹等其他猛獸有很多顯著的不同之處,是貓科動物中進化程度最高的。
整個非洲可說是從狹長沿海地帶陡然升起的一片廣闊高原,由上古結晶岩塊構成。高原的東南部較高,然後向東北方向下傾。總體而言,高原可分為東南部分和西北部分。
西北部分有撒哈拉沙漠和眾所周知的北非馬格裡布地區,有兩個山區:西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脈,人們認為這是伸入至南歐的山系一部分;撒哈拉的阿哈加爾山脈。高原的東南部有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東部的龍山山脈,南非東部高原的邊緣如陡坡般下傾。
❺ 斑馬,獅子,大象主要集中在非洲哪個國家和地區
非洲野生動物如斑馬、羚羊、長頸鹿、大象、獅子等主要生活在熱帶草原氣候區,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以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最為廣大。非洲大草原分布國家主要有:奈及利亞、喀麥隆、中非、蘇丹、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利比亞、辛巴威、波札那、南非、馬達加斯加西部等。
❻ 生活在非洲熱帶草原的動物是
有很多,主要有獅子,角馬,尼羅河的鄂魚,以及大象,斑馬,鬣狗,蟒蛇等等。。你看看《人與自然》就可以了。。。
❼ 下列動物,生活在非洲熱帶草原上的是() A.駱駝 B.斑馬 C.金絲猴 D.黑猩猩
生活在熱帶草原氣候區的主要動物:斑馬,長頸鹿、獅子、河馬、犀牛、野牛、羚羊、狒狒等.根據題意.
故選:B.
❽ 非洲的野生動物主要生活在那種氣候區
非洲的野生動物主要生活在熱帶草原氣候區。
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濕季,草木茂盛,野生動物活躍;乾季,草木枯黃,野生動物遷徙。
❾ 非洲草原有哪些動物
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的動物有:獅子,獵豹,鬣狗,角馬,狒狒,斑馬,非洲象,印度豹,水牛,瞪羚,水羚,尼羅鱷,河馬,犀牛,長頸鹿等等。
非洲熱帶草原的植物具有旱生特性,草原上大部分是禾本科草類,草高一般在1~3米之間,大都葉狹直生,以減少水分過分蒸騰。
草原上稀疏地散布著獨生或簇生的喬木,葉小而硬,有的小葉能運動,排列成最避光的位置。樹皮很厚,有的樹干粗大,可貯存大量水分以保證在旱季能進行生命活動。
非洲大草原由於地勢高,溫度較低,氣壓不會太低,但上升氣流較弱,不容易成雲致雨,同時溫度較低,令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少,因此溫度降水都達不到熱帶雨林的標准,所以就成為了熱帶草原氣候。
受赤道低壓帶和信風交替控制,並不是常年受赤道低壓控制的,所以每年6-10月份,氣壓帶、風帶向北移動,東非高原處於北半球的部分受赤道低壓控制處於濕季,南半球部分受信風影響處於乾季。
11月到次年5月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