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獵貓科動物有哪些

獵貓科動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5 08:29:45

『壹』 貓科動物有哪些

sjwu2006
[學者] 貓科felidae是貓形類中分布最廣且是唯一現代可見於新大陸的一科,其中包括一些人們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動物。貓科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強的一科,是高超的獵手,其中大型成員往往是各地的頂級食肉動物。多數貓科動物善於隱蔽,用伏擊的方式捕獵,身上常有花斑,可以與環境融為一體。而現在多數貓科動物卻因為這些美麗的花斑而被人捕捉用來製作高檔時裝,加上棲息地破壞等其它原因,使貓科動物受到嚴重威脅。而貓科動物最為重要的食肉動物特別是頂級食肉動物,其數量的減少給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貓科動物起源於類似獵貓類的原始類型,獵貓類形態和性類似現在的貓科動物而較原始,以前作為貓科動物的一個亞科,現在則多作為獨立的獵貓科nimravidae。獵貓科大體占據和貓科類似的生態地位,比較多樣化,多數犬齒比較發達,其中有些成員如始劍虎eusmilus等發展出了類似劍齒虎的發達的上犬齒,是當時厚皮動物的主要捕食者。真正的貓科誕生後向著兩個方向發展,一隻上犬齒逐漸延長,另一支犬齒趨於變小而身體比較靈活。上犬齒逐漸延長的這一隻被歸入劍齒虎亞科machairodontinae,其中以晚期的劍齒虎smilodon(右圖)為代表。劍齒虎大概是所以史前哺乳動物中最引人注目的,體型巨大,上犬齒特別發達,可能以厚皮動物為食,並隨著厚皮動物的減少而消失。犬齒趨於變小的貓科動物又可以分成三支,一般分成三個亞科。

獵豹亞科acinonychinae是向著快速奔跑的路棲動物發展的一支,是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獵豹亞科現存僅獵豹acinonys jubatus(左圖)一種,主要分布於非洲,也見於印度和中近東地區,其中印度的獵豹已經滅絕,其它地區的獵豹也處於瀕危狀態。獵豹的爪子不能伸縮,而起到跑鞋的作用,這在現存的貓科動物中是獨一無二的。獵豹的奔跑速度雖快,卻不能堅持很長時間,因此雖然速度要超過其它所有動物,但卻不是每次都能捕到獵物。在辛巴威發現一些花紋特殊的獵豹(右圖),曾被定為新種或新的亞種,後認定只是個體變異。

貓亞科felinae包括現存貓科的絕大多數種類,分布廣泛。貓亞科成員一般科均置於貓屬felis,也有人將其分成幾個不同的屬,多數成員為中等體型,又統稱為小型貓類,但有些種類如美洲獅felis concolor體型較大,美洲獅也是分布跨緯度最多的貓科動物,從北美北部到南美南部都能見到。小型貓類與大型貓類的主要區別不在於體型,而是小型貓類不發出吼叫聲。貓亞科成員無論體型大小,均擅長爬樹,其中有些種類是在樹上捕獵的高手,如美洲的長尾虎貓felis wiedii(右圖),其習性類似一些樹棲的靈貓科成員,也有些成員比較常在地面活動,擅長奔跑和跳躍,如非洲的藪貓felis seval,體型頗似小型的獵豹。貓亞科中人們最熟悉的當屬家貓felis sivestris,被人們帶到世界各地。家貓的野性強於多數家畜,逃逸後常能野化,這些野化的家貓常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未野化的家貓野可能對小型動物造成一定的威脅。家貓的祖先是野貓felis sivestris,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中部、南部和西部,我國可見於西北地區。

美洲獅felis concolor

藪貓felis seval

野貓felis sivestris

豹亞科pantheriinae成員又統稱大型貓類,可以發出吼聲,包括新貓屬neofelis和豹屬panthera,除了一種分布於美洲外,其餘均限於亞洲和非洲,特別是亞洲。新貓屬僅包括雲豹neofelis nebulosa(左上)一種,分布於我國南方和東南亞一帶。雲豹是體型最小的大型貓類,比小型貓類中體型較大的成員還要小些,也有人將雲豹歸入小型貓類。雲豹也是現存比較原始的貓科動物,其犬齒比較發達,其犬齒的比例是現存貓科動物中最大的。雲豹是樹棲性動物,生活於森林地帶,爬樹技術非常高。豹屬即5種「大貓」,每種可自成一個亞屬,都是人們熟悉的大型食肉動物,是最強有力的捕食者。獅子panthera leo(右圖)有「百獸之王」之稱,不僅體型大,而且合作捕獵,是頂級食肉動物,也是貓科動物種唯一群居的成員。獅子分布於除了熱帶雨林地區以外的非洲各地一起南亞和中近東地區,現在除了印度的吉爾以外亞洲其它地方的獅子均已經消失,北非也不再有野生的獅子。虎panthera tigris(左下)是比獅子更強壯的肉食動物,其中包括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可能也是現存最兇猛的肉食動物。虎分布於亞洲東部、南部和西部,從寒冷的北方森林到熱帶雨林均能見到。現在西亞和很多地區的虎已經消失,其它地區的虎也均處於瀕危狀態。豹panthera pars是豹亞科中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的一種,分布於亞洲和非洲的廣大地區,適應從寒溫帶到熱帶的不同氣候以及從森林到草原的不同生存環境。豹體型略小,比較隱蔽,是偽裝捕獵的高手,善於爬樹,能將獵物拉上樹儲存起來。豹是非洲數量最多的大型食肉動物,但是仍然受到一定的威脅,而在亞洲一些地區豹則比較珍稀甚至瀕於滅絕。雪豹panthera uncia分布局限於亞洲的高原和高山地區,是僅有的分布於高海拔地區的大型貓科動物。雪豹外形似豹而貓較長,尾巴也長,是高山上的頂級捕食者。美洲虎或稱美洲豹panthera onca是美洲僅有的大型貓科動物,體型介於虎和豹之間,花紋似豹而斑點較大,環形斑中還出現黑點。美洲虎是拉丁美洲體型最大,最兇猛的食肉動物,適應從熱帶森林到比較開闊地帶的多種不同生存環境,現在比較稀有。
隨便看看吧!!

『貳』 貓科動物有哪些種類

貓科 (Felidae)

貓科動物是一些人們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動物。貓科動物廣泛的分布在除大洋洲和南極洲以外的世界各地,是肉食性最強的一類動物,是隱秘而高超的獵手,大型貓科動物一般都是各地頂級的掠食著。

貓類最早出現於新生代始新世(距今約6000萬年)的獵貓類,而最早的貓科動物出現在漸新世(距今約3000萬年)。真正的貓科誕生後向著兩個方向發展,一隻上犬齒逐漸延長,另一支犬齒趨於變小而身體比較靈活。上犬齒逐漸延長的這一隻被歸入劍齒虎亞科,其中以晚期的劍齒虎為代表。劍齒虎大概是所以史前哺乳動物中最引人注目的,體型巨大,上犬齒特別發達,可能以厚皮動物為食,並隨著厚皮動物的減少而消失。犬齒趨於變小的貓科動物又可以分成三支,一般分成三個亞科。

獵豹亞科:體形趨於流線型,向快速奔跑發展。

貓亞科:大多是小型貓類,不能大聲吼叫。貓亞科成員一般都統統歸於貓屬,也有的分成幾個不同的屬。

豹亞科:大型貓類,能夠發出大聲的咆哮。

貓科完全體系:

貓亞科

家貓 Cat(Felis catus)貓屬

野貓 Wild Cat(Felis silvestris) 貓屬

荒漠貓 Chinese desert cat(Felis bieti) 貓屬

叢林貓 Jungle Cat (Felis chaus) 貓屬

沙貓 Sand Cat (Felis margarita) 貓屬

黑足貓 Black Footed Cat (Felis nigripes) 貓屬

兔猻 Pallas" Cat (Otocolobus manul) 兔猻屬

藪貓 Serval (Leptailurus serval) 藪貓屬

石紋貓 Marbled Cat (Pardofelis marmorata) 石紋貓屬

亞洲金貓 Asian Golden Cat (Catopuma temmincki) 金貓屬

非洲金貓 African Golden Cat (Profelis aurata) 金貓屬

婆羅洲金貓 Bornean Bay Cat (Catopuma badia) 金貓屬

銹斑貓 Rusty Spotted Cat (Prionailurus rubignosus) 豹貓屬

豹貓 Leopard Cat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豹貓屬

漁貓 Fishing Cat (Prionailurus viverrinus) 豹貓屬

扁頭貓 Flat Headed Cat (Prionailurus planiceps) 豹貓屬

西表貓Iriomote Cat(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 豹貓屬

虎貓 Ocelot (Leopars pardalis) 虎貓屬

小斑虎貓 Oncilla (Leopars tigrinus) 虎貓屬

長尾虎貓 Margay (Leopars wiedii) 虎貓屬

細腰貓 Jaguarundi (Herpailurus yaguarondi) 細腰貓屬

南美草原貓 Pampas Cat (Oncifelis colocolo) 草原貓屬

南美林貓 Kodkod (Oncifelis guigna) 草原貓屬

喬氏貓 Geoffrey"s Cat (Oncifelis geoffroyi) 草原貓屬

安第斯山貓 Andean Mountain Cat (Oreailurus jacobita) 草原貓屬

美洲獅 Cougar (Puma concolor) 美洲金貓屬

猞猁 Eurasian Lynx (Lynx lynx) 猞猁屬

西班牙猞猁 Iberian Lynx (Lynx pardinus) 猞猁屬

加拿大猞猁 Canadian Lynx (Lynx canadensis) 猞猁屬

短尾貓 Bobcat (Lynx rufus) 猞猁屬

獰貓 Caracal (Caracal caracal) 獰貓屬

豹亞科 Pantherinae

雲豹 Clouded leopord(Neofelis nebulosa)新貓屬

虎 Tiger (Panthera tigris) 豹屬

獅 Lion (Panthera leo) 豹屬

豹 Leopord (Panthera pars) 豹屬

美洲虎 Jaguar(Panthera onca)豹屬

雪豹 Snow Leopord(Panthera uncia) 豹屬

獵豹亞科 Acinonychinae

獵豹 Cheetah (Acinonyx jubatus) 獵豹屬

『叄』 貓科動物有多少種,分別是哪些呢

你好 這個問題 我幫你去網路 查了一下 下面是我幫你找到的 如今人們將它們分為4個亞科,即獵豹亞科(Acinonychinae)、貓亞科(Felinae)、豹亞科(Pantheriinae)、猞猁亞科(Lyncinae),共36種。 1、虎,也稱老虎(體長2-3.5m,體重95-350kg),中國十二生肖第3位,是處於食物鏈頂級,無天敵,體型最大的是東北虎(也稱西伯利亞虎)也是目前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華南虎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一級保護動物,在人類干預下,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生存空間極度縮小,中國野生華南虎已滅絕,虎有8個亞種,其中三個亞種已經滅絕,現存體型最小的虎是蘇門答臘虎。希望人們重視起來這個美麗的大貓,不要讓它消失在這個星球上! 2、獅(體長2.1-3.3m,體重105-230kg)是唯一的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是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分為非洲獅與亞洲獅,亞洲獅體型略小,非洲獅體型僅次於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亞虎,在非洲處於食物鏈頂端,在中國獅子象徵吉祥與瑞氣。 3、美洲豹(美洲虎,長約130-210cm,肩高80-100cm,尾長100cm,重約80-130kg),貓科中的全能冠軍。它不是虎也不是豹。 4、美洲獅(山獅,長約110-210cm,重約60-100kg),最大的貓屬動物,貓科中的攀岩冠軍。 兩只獵豹 5、豹(包括非洲花豹、金錢豹、遠東豹等,長約100-200cm,重約50-100kg) ,生活在非洲及亞洲地區。可以將與自身體重相當的獵物帶上樹。 6、獵豹(印度豹,長約100-150cm,重約40-80kg),陸地哺乳動物的短跑冠軍,一百米僅需2秒多。准確的說它是半群居動物,幼獵豹的爪子也會半收縮。 7、雪豹(長約90-140cm,重約30-70kg),貓科中的跳躍冠軍,海拔最高的貓類,雪山之神,極其漂亮。 8、猞猁(歐亞猞猁,長約80-130cm,重約12-30kg) 9、西班牙猞猁(伊比利亞猞猁,長約85-110cm,重約15-25kg) 10、加拿大猞猁(長約80-110cm,重約10-20kg),最溫順的猞猁。 11、雲豹(長約75-110cm,重約11-23kg),貓科中的爬樹冠軍。 擁有自身比例最長的犬齒,達3厘米,與花豹相當。號稱小劍齒虎。 12、獰貓(長約60-110cm,重約11-20kg),貓科中的捕鳥冠軍,要抓鳥自然得跳得很高,因此又是貓科的跳高冠軍。 13、短尾貓(長約75-110cm,重約6-15kg),體型最小的猞猁。 幼年短尾貓 14、藪貓(長約65-100cm,重約9-18kg),最古怪的貓類,體形與雄獅剛好相反,腦袋小得有點誇張. 15、金貓(亞洲金貓,長約50-105cm,重約12-16kg),所有金貓類都像是美洲獅(美洲金貓)的小號版。 16、虎貓(長約65-100cm,重約11-16kg),最大的虎貓。 17、非洲金貓(長約60-102cm,重約9-14kg) 18、漁貓(長約65-95cm,重約6-12kg),貓科中游泳潛水冠軍,又是捕魚冠軍,爪間有蹼,其在水中可閉氣可達十餘分鍾。 19、叢林貓(長約65-75cm,重約4-16kg),最大的貓。 20、荒漠貓(長約60-85cm,重約4.5-9kg),最能吃苦的貓類。 21、細腰貓(長約55-70cm,重約4-9kg),長相有點象黃鼠狼 22、長尾虎貓(長約45-80cm,重約4-9kg) 23、山原貓(安第斯山貓,長約57-64cm,重約4-7kg),專家最不了解的貓類,以至連它的食譜也是靠推測得出的。 24、南美草原貓(長約55-75cm,重約3-7kg) 25、喬氏貓(長約45-75cm,重約3-8kg) 26、野貓 (歐林貓,所有貓屬都象貓,簡稱貓,包括家貓,長約45-75cm 美洲虎 ,重約3-8kg)最嗜殺的貓類,不是奉承,的確如此。家畜中家貓的野性最強,放到野外馬上可變成野貓。 27、豹貓(包括西表貓,長約40-65cm,重約4.5-6.5kg),最大的豹貓。 28、婆羅洲金貓(長約53-67cm,重約2.3-4.5kg),最小的金貓。 29、兔猻(長約50-65cm,重約2-4.5kg),貓科中的極品,其實它才是真正最可愛的貓類,捧在手心裡簡直就是一個毛球。但因皮毛珍貴,常被成為毒殺對象,這種人還真下的了手。 30、雲貓(紋貓、小雲豹,長約45-60cm,重約2-6kg),最小的大貓,雲豹的縮小版,和它兄長一樣是樹間高手。 31、沙貓(長約40-57cm,重約2-3kg),貓科中的捕蛇冠軍。 32、扁頭豹貓(長約40-60cm,重約1.8-2.7kg),和漁貓有點類似,捕魚高手,爪間有蹼,爪小,不能完全收入爪鞘里。 33、南美林貓(長約40-55cm,重約1.8-2.5kg),最小的草原貓。 34、小斑虎貓(長約40-55cm,重約1.5-2.3kg),最小的虎貓。 35、黑足貓(長約33-50cm,重約1-2kg),最小的貓。 36、銹斑豹貓(長約35-48cm,重約1.1-1.6kg),最小的豹貓,也是最小的貓科動物。 貓科之最 你想要的就是這些了 希望能幫到你

『肆』 貓科動物有哪些種類如何進行分類

貓科動物既優雅又迷人,現在人們雲吸貓的對象已經不僅局限於家貓了,野生貓科動物也紛紛變身“網紅”。然而世界上的野生貓科動物有40種左右之多,即使資深貓科愛好者也很難叫出所有貓科的名字。今天動物志按演化的順序,給大家全面介紹下現代貓科的8大家族。



非洲野貓

貓屬有個特點就是身上的條紋圖案,在腿上很明顯,體側的斑點有時也融合成條紋(狸花貓)。該特徵在貓科中實屬異類,因為貓科祖先原貓身上就是豹貓、虎貓和豹那樣的斑點,其後代要麼是斑點,要麼就是斑點退化了的純色,只有老虎和貓屬動物進化出了條紋。所以,一些養貓人看不起狸花貓的魚骨紋,喜歡追求豹貓、藪貓的那種斑點,純屬不識貨的表現。

『伍』 有哪些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起源於3700萬年前,他們的祖先是一些跟現在的狐狸般大小,長相象貓的動物,在漫 長的進化過程中曾產生過一些體型特大的品種,如劍齒虎。但在一萬多年前這些大傢伙都滅絕了。現代的貓科動物個體差異極大,從0.8公斤重的小型黑腳貓到重達400公斤的西伯利亞虎(在我國又叫東北虎)。分布范圍也非常廣,從熱帶森林到終年積雪的高山都能找到它們的蹤影。
現代大型貓科動物有獅虎豹等。獅有三種,非洲獅和亞洲獅及美洲獅,其中非洲獅分布在非洲大部分地區,亞洲獅現僅見於印度,現存數量300餘只。美洲獅遍布美洲各個角落。虎主要分布在亞洲,虎的亞種分類比較混亂,目前世界上比較公認的有8個亞種:裏海虎(已於20世紀40年代滅絕)、巴厘虎(20世紀70年代滅絕)、爪哇虎(20世紀80年代滅絕)、東北虎、孟加拉虎(又稱印度虎)、東南亞虎(又稱印度支那虎)、蘇門答臘虎和華南虎。我國是虎亞種分布最多的國家,分布有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豹的種類較多,分布也很廣,常見的有獵豹,花豹,美洲豹,金錢豹,雪豹,雲豹等。
獵豹是生活在非洲、中東以及印度的一種食肉性動物,以鹿和斑馬等動物為食。一般認為獵豹是哺乳動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時速可達120-130公里。其實,獵豹的性格溫順,因此,在古代曾有飼養獵豹來狩獵的傳說。
那麼,獵豹為什麼能快速奔跑呢?因為,它的形體長得前高後低,腰部比較細,胸部較寬,胯部空當兒大,前後肢細長,前後腳掌上有厚厚的肉墊。而且它的脊椎骨柔軟並能彎曲,鼻孔比較大,能夠呼吸較多的空氣,供給劇烈運動之所需。由於這些條件,使它能快速奔跑,但是,這樣快的速度不能持久,大既只能堅持500-800米的路程就要慢下來。雖然被追捕的獵物如鹿和斑馬等動物只能以80公里左右的時速奔跑,但是因為它們能長時間地保持同樣的速度奔跑,所以只要和獵豹有一定的距離就可以不被獵豹吃掉。因此,獵豹都盡可能接近獵物時才襲擊。
豹的種類很多,獵豹是豹的一種,有分布極廣的金錢豹,還有生活在熱帶、亞熱帶高山叢林,體型較小的雲豹,也有深居在海拔幾千米高的雪山中的雪豹。
豹廣泛產於中國,也廣泛產於亞洲,因此有中國豹,有亞洲豹;它也廣泛產於非洲,所以也有非洲豹。但是,歐洲就不產豹,澳洲(有袋類動物的老家)也不產豹;南北美洲就更不產豹了。可能有讀者問:聽說有美洲豹是怎麼回事?筆者答:所謂的美洲豹,有時又稱為美洲虎,其實既不是豹,也不是虎,而是另外一種大型貓科猛獸,比虎小、比豹大,產在中南美和北美的南部,英文名叫Jagure,學名是Panthera onca,也很兇、能吃人。所以若只在標題中提及中國的豹、世界的豹,也還過得去;但如果說豹廣泛產於世界,那就太勉強了。�
但是不論是寫中國的豹,還是外國的豹,我們首先應該把豹這種動物的名稱和種類「打掃干凈」原封端到讀者面前,供大家細心辨認,否則難免會「認錯了門牌」,「找錯了對象」。�
從哺乳動物分類學的角度來講,豹是貓科、豹屬下面的一個種,學名是Panthera pars,英文名是leopard,中文名就是簡單一個字:豹。這里還應該指明,這指的是豹的模式種(type species)。也許有人還要問,這指的是豹的模式種外,是否還有一些別的種?這問題使我苦思冥想了很久很久, 真是個難題!老實說,豹的種類,確是多極了,但是難講就難在類型也太多太復雜。�
《豹的國際譜系簿》(International Leopard Studbook)主編人美國舒美柯博士(Dr.A.Shoemaker)對此就曾發表過一段深有感觸的見解(見1992年度豹的國際譜系簿):「豹可稱是地球上分布范圍最廣范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至今它的分布區仍在不斷延伸,即由南非最南端的開普敦地區Capetown向北一直延伸到羅斯北部的普列摩爾斯基Primorsky地區。在這大片土地上,被專家學者承認的豹亞種竟不下於27個之多!」因版面有限,這里不可能也不必要把27個豹亞種的名稱都開列出來。但其中亦有若干個被一些國際著名動物學家認為是豹的突出代表的各類雖不夠格作為生物種,至少也是「是重要」的亞種。美國舒美柯博士就將上述這些「最重要」的亞種編成譜系表(冊)。寄給了我一部分。在筆者的書櫃中就保存著好幾份這類表。�
1986年4月中旬,由IUCN(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貓科專家組牽頭,在美國明尼蘇達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召開過一次虎的世界保護戰略研討會。作為貓科專家組的成員,我和舒美柯都出席了。在閑談中他聽我說正在收集豹的資料,便決定等我回國後,把他編纂的若干種豹的譜系表(冊)寄贈與我,其中就包括有中國豹。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的中國豹,英文名是China leopard,原名華北豹或北京豹,因最早(1862)發現於北京兩山地區,但它的學名japonensis(日本出產)這簡直大錯特錯!明明是產自中國北京,怎麼會弄成日本產的?原來這豹的定名者Gray見到那張豹皮是1862年在日本。他不知那皮是有人從北京帶過去的,還以為是日本產的呢。還有這豹的產地也是稀里糊塗,國際上的說法是:中國豹的產區很廣,不僅包括華北,而且連西北(甘肅)、中原(河南)、華東(安徽)等地也產,有些外國動物學家甚至把幾個不同名稱的亞種也混同在一起,說這都是中國豹(即japonensis)。如德國有一位亨默爾博士教授(Prof.Dr.H.Hemmer)是德國著名的物種及種群自然保護學會的負責人,他在1983年3月16日發表過一篇論文,題目就是《關於中國豹的分類學》。
據他的說法,根據著名的周口店化石遺物顯示,中國豹最早從漸新世中期即已出現,這表示這種動物至少已生存過50萬年了。50萬年?!簡直是胡扯,不可思議。�
首先我想試問:有什麼現存的哺乳類動物是可能具有50萬年的生存史的?就拿人們常說的一些「活化石」來說,我國「國寶」大貓熊(熊貓)?北京南海子原皇家獵苑裡殘存的極少數的「四不像」(麋鹿)?還有,不太久之前,在蒙古、新疆的最荒涼的地區尚可能發現的野馬?我看,這些動物的生存史都遠遠不夠50萬年。

其次,周口店的化石遺物中是否有現存豹的遺骨,也值得懷疑。�
不過,由這個問題卻使我聯想到另一件事。1981年冬,約十一二月間,在離周口店不很遠的北京門頭溝區黃草梁鄉發現了一隻豹,大隊幹部要求社員注意人、牲的安全,但對豹子不要下夾、挖陷坑或槍擊。這只豹的出現地點倒是離周口店鎮不遠,莫非這里遠古就有豹?�
不過,以上講的都是人們慣稱的所謂「金錢豹」(華北、華南)、「銀錢豹」(東北)一類的豹種。此外還有其他屬種的豹,有些還是很聞名,很重要的。下面且容我為讀者一一道來。
首先想到的就是雪豹,多年來,它也和普通豹一樣,同屬於Panthera(豹屬)。不過,後來有的學者認為它的頭骨有某些異樣,與獅、虎、豹均不同,故為它另訂一屬,曰Uncia,因此學名就成了 Uncia uncia,但也有其它學者提出,將 Uncia改為亞居,仍置於Panthera之下。先不管頭骨如何,在大的形態上,雪豹也顯然與普通的豹有明顯的區別。
論體型大小,似乎雪豹與普通豹差不多(實際體重也差不多),但雪豹的體毛比普通豹要長得多,所以看來就大得多。再者它的尾比普通豹也長得多,尾毛更豐更厚,這是雪豹與其它豹絕然不同之處。其次,在顏色和斑紋上,雪豹毛色是淡青而發灰,略有奶油色彩,下體純白,上體和四肢都有較大的黑斑點,但因其毛長而厚密,斑點隱沒得幾乎模糊了。它的毛色和斑點具有良好的迷彩作用,特別是在高山積雪之處,當它隱卧不動時,其它動物乃至獵人都很難發現它。
雪豹基本上是中亞高山高原的特產動物,中國、印度、尼泊爾都產,蘇聯和蒙古也產。在我國主要產於康藏高原,南達喜馬拉雅山脈,北抵阿爾泰山脈,向東不越川西和甘南的山區。籠統地說,它們幾乎出沒於中國西部的所有山區。如昆侖山、積石山、祁連山、賀蘭山都可認為是雪豹的產區,甚至內蒙古的陰山上也有。但是產區雖如此廣泛,數量卻不一定多。因為豹是一種非常孤獨的動物,種群密度很低。據了解,青海在過去30年中,被人收集的活雪豹已逾150隻,被偷獵的數字也將近50隻(主要得自祁連、天峻、都蘭、瑪多、雜多等縣),這表示它雖屬一類保護動物,但盜獵行為仍在繼續。在國際上,它也被《紅皮書》定為E級國際保護動物。
雪豹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在高山雪線以上的區域捕食各種高山動物,如小型的穴兔、土撥鼠之類和大型的yuan羊、岩羊之類。吃大型的有蹄類動物固然更好,更解餓,但這些動物有角,自衛能力強,雪豹捕食起來往往很艱苦,因此它們常常冒險盜食牧民上山放牧的家畜。�
雪豹與人類社會生活的關系不大,它們的棲地一般遠離人群,而高山上居民稀少,只要嚴防門戶,家畜欄弄得結實此,基本上平安無事。雪豹不是特別兇猛好鬥的動物,人不惹它,它一般也不主動攻擊人類。至今尚未聞有雪豹吃過人的記載。北京動物園養著幾只雪豹,看樣子也遠不似金豹那種咄咄逼人的神氣。�
不論是農民、獵人,都很喜歡雪豹皮,天寒地凍,用來做墊褥或斗篷都很好,當然也可送市上出售。雪豹皮在皮貨店裡有個俗名叫「土豹皮」或「艾葉豹皮」。到過我國西北的旅遊者,不難在市場或街攤上發現有雪豹皮待價而沽。人們也許會詫異,雖然雪豹皮有許多優點,但售價往往僅及金錢豹皮的一半或稍多。據說這是因雪豹皮的毛頭太長,製成衣物後,花紋不如金錢豹皮的衣物好看。�
但另有一種情況為筆者所深知:即在各國的動物園里活雪豹的價值高於金錢豹。因為活雪豹的數量遠少於金錢豹,另外,在生活條件方面,雪豹的要求較高、較嚴,應付不好,又較易死亡。
下面介紹另一種動物,即雲豹(或烏雲豹)。雲豹與雪豹大異其趣,它既不是高山動物,也不是寒冷地區動物,但卻是中國的「名產」動物之一。雲豹的發源地是東南亞,印尼的幾個大島和馬來亞、緬甸等地都產。海南和台灣兩個大島都不產普通豹,但產雲豹。在台灣,雲豹被稱為「雲虎」。�
被稱為雲豹或雲虎的原因,主要是它身上的花紋不像普通豹的錢幣形或梅花形,而是一片片如雲朵形。在毛皮行業中,它還有龜紋豹、龜殼豹或荷葉豹的不同名稱。�
依動物分類學而言,雲豹自成一屬,其學名是Neafeeis nebueosa 。台灣和東南亞各地產的是南洋亞種,學名是 N.nebueosa macroseides。�
作為熱帶、亞熱帶的雨林動物,南洋亞種本應數量較多,卻不料其數遠低於我國大陸的模式亞種。據調查,我國大陸產雲豹的地區不僅有華南的兩廣和雲南、貴州,華東的江西、浙江,往北直到亞熱帶最北部的秦嶺山脈(陝西、甘肅)都發現過。�
在體形上,雲豹的體形比普通豹小得多,四肢更顯得短,但尾巴卻是又長又肥大,其長度是與身長相等(可超過1米)。尾上有12~14個黑環,至於毛色則是焦黃而發灰,看起來不如金錢豹漂亮,而且毛很短,因此毛皮也不出色。在形態上,雲豹另有一個很有名的特徵,就是它的特別長大的犬齒,雖然還不能同大雄獅或大猛虎的粗壯犬齒相比擬,但是在這樣一種體形不大的野獸嘴裡,那特別長的犬齒,曾經使得一位動物學家慨嘆道:「運使我想起古代早已絕滅的劍齒虎。」�
由於體形靈巧(體重尚不及30公斤),雲豹的樹棲性很強,每天大部分時間棲於樹上。據說它們爬樹的本領在食肉類動物中堪稱數一數二。雲豹捕食的對象包括樹棲的猴類和鳥類,當然也能下地捕捉小鹿之類。但尚未聞有雲豹盜食大型家畜或傷害村民之事。�
上面介紹的幾種豹,我國都產,在動物園里也不難見到。下面要介紹的一種,則是國內不產,甚至在動物園里也不易見到的。那就是獵豹,學名Acinonyx jubatus 。�
由於形態上有較多特殊性,獵豹不僅與普通豹不同種,不同屬,甚至還自居一個亞科。最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爪不像貓爪而像狗爪,爪較直,不彎鉤, 不能收縮掌內,也沒有爪鞘。貓科動物中爪子像這樣結構的,只有獵豹一種。�
為什麼叫獵豹呢?原來這種豹,有人畜養它來助獵。另外還有少數獵豹產於印度和中東(如伊朗、巴勒斯坦)一帶,(可能是另一種,A.Venaticus)。這些地區的貴族人士用它助獵,出獵前稱餓它一天,等出獵時,以布罩蒙頭,到達獵區發現有野獸(如鹿或羚羊) 時, 就放它去追,幾乎任何四足動物也逃不出它的追擊。
事實上,獵豹是世上跑得最快的動物。曾經有人用秒錶記錄過它的奔跑速度,它們在短距離(比如1~2公里)中,最高時速可達110公里,如跑一段80米的距離,僅需3秒鍾。因此在廣闊的草原(或砂土地上)任何四足動物也跑不過它。等追到身邊,就從側面躍起猛撞,把獵物撞倒,然後咬斷它的喉嚨。�
在形態上,獵豹除了上述爪的特殊化外,其它方面也與普通豹有明顯差異。它體菜纖瘦,四肢細長,全身密布黑色的小圓斑點。後來在南非尚比亞發現少量的新種群,身上的圓斑點成串成行,被人稱為「王獵豹」(king cheetah)。先還以為是一新種或新亞種,後來才確知是一變種。最近筆者讀到倫敦八十年代出版的一種旅遊冊,上面說獵豹在亞洲已接近窮途末路,如印度,自1948年後就沒再見到獵豹。 專家們相信, 亞洲只有伊朗、 阿富汗和土庫曼等處還有少數殘余者,如此而已。
下面介紹一下黑豹,我想最先需要說的是,黑豹既不是獨特的種或亞種,也不是變種,只不過是一種色型罷了。 正如虎中有黑虎、白虎一般。但是豹中卻沒有白豹,也許以前曾經有過,只是筆者未曾知曉。�
還需說明書中照片上的黑豹,不能代表整體形象,因為黑豹整體看來,並不那麼純黑,而是在全身黑褐色的毛皮上面浮現出純里色的圈紋。�
黑豹主要產於東南亞,如馬來亞和泰國等地最多,往往是一窩小豹,黑黃各半。又據傳聞,黑豹的脾氣比黃豹壞得多,急躁而好惹事。據說馬戲團和動物園養的黑豹就常會傷人。�
中國是否產黑豹,這問題尚難肯定,因為前些年曾傳聞雲南捕到一隻黑豹,但後經檢查,那不是豹,而是一隻黑色的金貓(金貓也有黑黃兩種色彩,體形較大者,就容易誤認為豹)。�
以上主要是介紹豹的種類和產地。下邊想談談豹與人類的關系問題。�
這問題可能淵源久矣。筆者寫至此,聯想到歷史書上曾經講過的,古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教庭),為了鎮壓異教徒以及基督徒中的叛逆分子, 曾經從非洲弄到大批野豹,通過北非、地中海,運到義大利,用它們來對付不屈的犯人。那些餓了幾天又經受虐待的野獸,在審判大廳內,一看見許我脫光了衣服的人,在地上亂跑亂爬,(據說廳內有時還放入其它野獸如熊、狼之類),馬上大發雷霆,追上去又抓又咬,一時間,大廳內野獸怒吼,犯人哭罵,這種瘋狂場面。筆者相信,除去古羅馬帝國時代外,無論古今,任何時代也無人有機會領教吧。�
現在要提出一個豹是否吃人的問題。這似乎是一種可領會但又缺事實的問題,真是難說。
豹吃人。在筆者的兒童時其期,好像是聽人說過,又像是一種老媽媽論,但若想讓人說出時間、地點、人物來,又真的說不出來,只好來翻閱一下外國的報刊材料吧。外國確實不乏許多。「現成」的實例。�
一查我的老筆記本,有如下的記載:1926年印度擊斃了一隻惡名遠揚的「茹德拉蒲拉雅格食人豹」,在三年時間里,它曾吃掉125個人!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在靠近尼泊爾的庫庫芒地區,更有兩只食人豹曾先後吃掉或咬死近500個人!這樣的極端事例,在我國可說是古今未曾有過。為什麼呢?據動物學者說,問題只在於民間是否有組織,而且手中有無自衛武器。相信我國從前也有過傷害人的豹子,但估計在它作惡之初,就會很快有人出來除害了。另一方面,豹早已被我國官方列為害獸,直到1981年修改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條例(草案),才初次把豹列為國家第二類保護動物。在此之前,如在某地打死一隻豹,還可能被報刊贊為除害之舉,甚至誇為「英雄」呢。�
記得數十年前(60~70年代),報刊上曾刊載過,在豫北、冀南的山區有一位年齡已七八十歲的姓何的老漢,是個號稱專門善擒活豹的老英雄,在北平的英文報上, 還刊登過他手抱一隻活豹的照片。據說他和他的三個兒子在那些年中,先後活捉過數十隻金錢豹,至少有23隻,送給開封洛陽、鄭州、商丘、許昌等地的動物園了。

『陸』 貓科動物包括哪些動物

1、虎(長約150-300cm,重約90-300kg),體重最大的貓科,孟加拉虎最兇猛,華南虎次之,蘇門答臘虎最小,東北虎體型最大但比較乖,據說東北虎極少攻擊人是因為人的肉少不夠吃,但願如此。
2、獅(長約130-270cm,重約100-270kg),貓科中的另類:唯一群居的貓類;也是唯一雌雄兩態的貓類,其它貓類的公母要看關鍵部位才看得懂;獅子是最著名的貓科霸主,進化的最為成功的貓科之一,在獅類種群繁盛的地區, 其它貓類總是相對處於劣勢,主要亞種是非洲獅和亞洲獅。
3、美洲豹(美洲虎,長約110-230cm,重約90-160kg),貓科中的全能冠軍。它不是虎也不是豹。
4、美洲獅(山獅,長約105-210cm,重約60-110kg),最大的小貓,貓科中的攀岩冠軍。性情溫馴,不屑與人一般見識。
5、豹(包括非洲花豹、金錢豹、遠東豹等,長約90-200cm,重約50-100kg) ,身手最華麗的大貓。
6、獵豹(印度豹,長約100-150cm,重約30-65kg),陸地哺乳動物的短跑冠軍,一百米僅需2秒多。准確的說它是半群居動物,幼獵豹的爪子也會半收縮。
7、雪豹(長約90-135cm,重約30-75kg),貓科中的跳躍冠軍,海拔最高的貓類,雪山之神,極其漂亮,。
8、猞猁(歐亞猞猁,長約80-130cm,重約20-35kg),最大的猞猁。
9、西班牙猞猁(伊比利亞猞猁,長約85-110cm,重約15-25kg)
10、加拿大猞猁(長約80-110cm,重約10-20kg),最溫順的猞猁。
11、雲豹(長約75-110cm,重約11-23kg),貓科中的爬樹冠軍。
12、獰貓(長約60-110cm,重約11-20kg),貓科中的捕鳥冠軍,要抓鳥自然得跳得很高,因此又是貓科的跳高冠軍。
13、短尾貓(長約75-110cm,重約6-15kg),體型最小的猞猁。
14、藪貓(長約65-100cm,重約9-18kg),最古怪的貓類,體形與雄獅剛好相反,腦袋小得有點誇張.
15、金貓(亞洲金貓,長約50-105cm,重約12-16kg),所有金貓類都像是美洲獅(美洲金貓)的小號版。
16、虎貓(長約65-100cm,重約11-16kg),最大的虎貓。
17、非洲金貓(長約60-102cm,重約9-14kg)
18、漁貓(長約65-95cm,重約6-12kg),貓科中游泳潛水冠軍,又是捕魚冠軍,爪間有蹼,其在水中可閉氣可達十餘分鍾。
19、叢林貓(長約65-75cm,重約4-16kg),最大的貓。
20、荒漠貓(長約60-85cm,重約4.5-9kg),最能吃苦的貓類。
21、細腰貓(長約55-70cm,重約4-9kg),長相有點象黃鼠狼
22、長尾虎貓(長約45-80cm,重約4-9kg)
23、山原貓(安第斯山貓,長約57-64cm,重約4-7kg),專家最不了解的貓類,以至連它的食譜也是靠推測得出的。
24、南美草原貓(長約55-75cm,重約3-7kg)
25、喬氏貓(長約45-75cm,重約3-8kg)
26、野貓 (歐林貓,所有貓屬都象貓,簡稱貓,包括家貓,長約45-75cm,重約3-8kg)最嗜殺的貓類,不是奉承,的確如此。家畜中家貓的野性最強,放到野外馬上可變成野貓。
27、豹貓(包括西表貓,長約40-65cm,重約4.5-6.5kg),最大的豹貓。
28、婆羅洲金貓(長約53-67cm,重約2.3-4.5kg),最小的金貓。
29、兔猻(長約50-65cm,重約2-4.5kg),貓科中的極品,其實它才是真正最可愛的貓類,捧在手心裡簡直就是一個毛球。但因皮毛珍貴,常被成為毒殺對象,這種人還真下的了手。
30、雲貓(紋貓、小雲豹,長約45-60cm,重約2-6kg),最小的大貓,雲豹的縮小版,和它兄長一樣是樹間高手。
31、沙貓(長約40-57cm,重約2-3kg),貓科中的捕蛇冠軍。
32、扁頭豹貓(長約40-60cm,重約1.8-2.7kg),和漁貓有點類似,捕魚高手,爪間有蹼,爪小,不能完全收入爪鞘里。
33、南美林貓(長約40-55cm,重約1.8-2.5kg),最小的草原貓。
34、小斑虎貓(長約40-55cm,重約1.5-2.3kg),最小的虎貓。
35、黑足貓(長約33-50cm,重約1-2kg),最小的貓。
36、銹斑豹貓(長約35-48cm,重約1.1-1.6kg),最小的豹貓,也是最小的貓科動物。

『柒』 我國的貓科動物有那些

貓科動物是最發達的食肉動物,吻短頭圓,有銳利的犬牙和便於撕裂食物的裂齒,還有善於刮食食物的帶刺的舌頭,以及伸縮自如的利爪。貓科動物有靈活柔軟的身軀,敏捷的動作和適應各種氣候的優質體毛,是極為典型的食肉動物。野生的貓科動物食肉,一般點足尖行走,前有5趾,後有4趾,一般有28至30顆牙齒,生活在世界各地(除澳大利亞以外),共55種。 中國是世界上貓科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也是貓科動物分布的中心地帶之一。其中只有荒漠貓為我國特產;野貓、豹貓、亞洲金貓、兔猻、雲豹、雪豹、豹、虎等在我國曾經都有廣泛分布,也是世界上的主要產區之一,但現在都處在瀕危狀態;從林貓、漁貓、歐亞猞猁、雲貓等在我國的都是其分布的邊緣地帶,數量非常稀少。 中國境內有如下貓科動物分布: 野貓 荒漠貓 從林貓 豹貓 漁貓 亞洲金貓 兔猻 歐亞猞猁 雲貓 雲豹 雪豹 豹 虎

『捌』 貓科動物有幾種

貓科動物(Felidae):分為3亞科,獵豹亞科、貓亞科、豹亞科。共有14屬40種。

體型中、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常具顯著花紋。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獵豹屬爪不能完全縮回)。尾一般較發達。

獵豹亞科爪不能伸縮,似犬科,區別於其他貓科動物。僅1屬1種;貓亞科動物爪能伸縮,體型一般較小,不發出吼聲,共有10屬;豹亞科爪能伸縮,一般體型較大,能發出吼聲。有3屬。

貓科動物多數善攀緣及跳躍。大多喜獨居。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分布於歐亞大陸 、非洲、美洲的寒帶到熱帶地區,由野貓(Felis silvestris)馴化來的家貓(F.s.catus)已被人為帶到全世界,很多成為當地入侵物種。

(8)獵貓科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傳統分類:

(一)貓科動物獵豹亞科:爪不能伸縮,似犬科,區別於其他貓科動物。僅1屬1種。

獵豹屬(學名:Acinonyx):

僅1種,即獵豹(學名:Acinonyx jubatus)。

(二)貓亞科:爪能伸縮,體型一般較小,不發出吼聲。有13屬。過去除猞猁屬(Lynx)外,其餘種均置於貓屬(Felis),已分成不同屬。

1、貓屬(學名:Felis):

包括5種:荒漠貓、叢林貓、沙丘貓、黑足貓、野貓。

2、兔猻屬(學名:Otocolobus):

僅1種,即兔猻(Otocolobus manul)。

3、豹貓屬(學名:Prionailurus):

有4種:豹貓、扁頭豹貓、銹斑豹貓、漁貓。

4、藪貓屬(學名:Leptailurus):

僅1種,即藪貓(Leptailurus serval),有約19個亞種。

5、金貓屬(學名:Catopuma):

眼的內上角有兩道鑲黑邊的白紋。有2種:婆羅洲金貓和金貓。

6、非洲金貓屬(學名:Profelis):

僅1種,即非洲金貓(Profelis aurata)。

7、美洲金貓屬(學名:Puma):

僅1種,即美洲獅(Puma concolor),有6個亞種。

8、細腰貓屬(學名:Herpailurus):

僅1種,即細腰貓(Herpailurus yaguarondi)。

9、虎貓屬(學名:Leopars):

有8種:虎貓、小斑虎貓、長尾虎貓。

10、草原貓屬(學名:Oncifelis):

有3種:南美草原貓、喬氏貓、南美林貓。

11、山原貓屬(學名:Oreailurus):

僅1種,即山原貓(Oreailurus jacobita)。

12、獰貓屬(學名:Caracal):

僅1種,即獰貓(Caracal caracal)。包括7個亞種,

13、猞猁屬(學名:Lynx):

有4種。體型中等,體粗壯,尾短,耳尖具毛簇。加拿大猞猁、猞猁、西班牙猞猁、短尾貓。

(三)豹亞科:爪能伸縮,一般體型較大,能發出吼聲。有4屬。

1、雲豹屬(學名:Neofelis):

僅2種,即雲豹(Neofelis nebulosa)和馬來雲豹(Neofelis diardi)。雲豹有3個亞種,

2、豹屬(Panthera):

均為大型貓科,有4種:獅子、美洲豹、花豹、虎。

3、紋貓屬(學名:Pardofelis):

僅1種,即石紋貓(Pardofelis marmorata)。

4、雪豹屬(學名:Uncia):

僅1種,即雪豹(Uncia uncia)。

『玖』 貓科動物有哪些

目前最新最權威的貓科分類是:

(1)貓科:獵豹亞科

(2)獵豹屬:獵豹 豹亞科 豹屬:虎、獅、美洲豹、豹 雪豹屬:雪豹

(3)新貓屬:雲豹 石紋貓屬:雲貓 貓亞科

(4)貓屬:野貓、荒漠貓、叢林貓、沙貓、黑足貓

(5)猞猁屬: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短尾貓

(6)豹貓屬:豹貓、扁頭豹貓、銹斑豹貓、漁貓

(7)虎貓屬:虎貓、長尾虎貓、小斑虎貓

(8)草原貓屬:南美草原貓、南美林貓、喬氏貓

(9)金貓屬:金貓、婆羅洲金貓

(10)美洲金貓屬:美洲獅

(11)非洲金貓屬:非洲金貓 兔猻屬:兔猻

(12)獰貓屬:獰貓

(13)藪貓屬:藪貓

(14)細腰貓屬:細腰貓

(15)山貓屬:山原貓

拓展資料:

貓科動物(Felidae):分為3亞科,獵豹亞科、貓亞科、豹亞科。共有15屬38種。體型中、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常具顯著花紋。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獵豹屬爪不能完全縮回)。尾一般較發達。

獵豹亞科爪不能伸縮,似犬科,區別於其他貓科動物。僅1屬1種;貓亞科動物爪能伸縮,體型一般較小,不發出吼聲,共有10屬;豹亞科爪能伸縮,一般體型較大,能發出吼聲。有4屬。

貓科動物多數善攀緣及跳躍。大多喜獨居。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分布於歐亞大陸 、非洲、美洲的寒帶到熱帶地區,由野貓(Felis silvestris)馴化來的家貓(F.s.catus)已被人為帶到全世界,很多成為當地入侵物種。

閱讀全文

與獵貓科動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