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底裡面的動物有哪些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鯨魚,鯊魚等。海洋生物富含易於消化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營養價值主要取決於氨基酸的組成,海洋中魚、貝、蝦、蟹等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富含人體所必需的9種氨基酸,尤其是賴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許多,且易於被人體吸收。
經過幾十年來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調查研究,已在我國管轄海域記錄到了20278
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我國的海洋生物種類約佔全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海洋生物欣賞(19張)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物種約佔世界物種總數的10%,數量佔50%
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我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塗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全世界的科學家目前正在進行一項空前的合作計劃,為所有的海洋生物進行鑒定和編寫名錄。海洋里到底有多少種生物?一項綜合全球海域數據的調查報告出爐了。目前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
㈡ 海底有哪些動物
種類繁多的游泳動物
冷血、有脊椎骨、有鰓和鰭是區別海洋魚類和其他海洋動物的主要特徵。海洋魚類有25000多種。
善於游泳是魚類又一重要特徵。而魚在海水中游泳是輕松自如、姿態台優美,令人羨慕不已。人們希望也能像魚兒那樣,在水中生活。有些魚長有像鳥兒一樣的翅膀,可以飛到水面上空,滑翔數百米。如果你有機會到中國的南沙群島海域去航行,在船頭便會不斷地有成群的飛魚飛翔兩側,就像馬車走在田野里不斷哄起成群的麻雀一樣。有些魚類生長著燦爛的七色花紋,在海水裡優雅地跳著舞步。有些魚能夠發光,為自己在黑暗中照明。
海洋魚類的生存區域遍布海水的各個層次。生活在海洋中上層的魚是人類捕撈的主要對象。底棲魚類在海底爛泥上覓食,漁民的網具不易捕捉到它們。深海底層的魚類必須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寒冷、黑暗以及食物缺乏等嚴酷的環境。有些魚從生到死整個生命周期分成海洋和內陸淡水區域兩部分。鰻魚又細有長,像蛇一樣,沒有鱗甲。但是,鰻魚實實在在是魚類大家族的一員。雌雄成年鰻在海洋里交配產卵並雙雙死在那裡。鮭魚(大馬哈魚)正好相反,它們在江河、湖泊淡水中產卵並孵化出幼魚,再游到海洋中生長。我國東北黑龍江、松花江、圖們江、烏蘇里江、興凱湖都是北太平洋鮭魚的產卵地。
海洋魚類繁殖(產卵、育幼)、覓食和越冬需要追逐適宜的海水溫度環境,而作有規律的遠距離遷徒的現象叫做"洄遊"。魚類洄遊的時間、路線和目的很有規律。魚類洄遊是成群結隊,大量成魚集中在一起,便於捕撈獲得豐收,形成"漁汛"。因此,掌握魚類洄遊規律,對於捕撈生產十分重要。
㈢ 海底有哪些動物。
海底有什麼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事實上,目前最深的海底,是馬里亞納海溝,深度達到了11000多米,比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還多了近3000米。而目前人類下潛海洋的最高深度是10929米,這一記錄是由年近60歲的卡梅隆創下的。但很明顯,這還不是真正的海底。所以,真正的海底到底有些什麼,我們真心不知道。目前我們已知的,是接近海底的動物。它們都有哪些特點呢?
那麼,在更深的深海溝底部,還會有生物存在嗎?還真有,但由於這里長年沒有陽光直射,生物眼睛大多都退化,甚至都還沒有進化成型,只是一些初級的腸腔動物,它們基本上呈透明或半透明。在燈光照射下還會發出熒光,相當奇特,宛若太空生物。
㈣ 海底動物有哪些它有什麼特點
海底動物有:鯊魚、鯨魚、海豚、水母、海牛等,其特點如下:
1、鯊魚
鯊魚身體堅硬,肌肉發達,不同程度的呈紡錘形。口鼻部分因種類而異,有尖的,也有大而圓的。垂直向上的尾(尾鰭)大致呈新月形,大部分種類的尾鰭上部遠遠大於下部。
2、鯨魚
鯨魚體型大,有的鯨身體很大,最大的體長可達30米。鯨的體形像魚,呈梭形。頭部大,眼小,耳殼完全退化。頸部不明顯。前肢呈鰭狀,後肢完全退化;多數種類背上有鰭;尾呈水平鰭狀,是主要的運動器官。
3、海豚
海豚體長1.2~4.2米,體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上下頜各有約100顆尖細的牙齒,主要以小魚、烏賊、蝦、蟹為食。
4、水母
水母沒有脊椎,但身體卻非常龐大,主要靠水的浮力支撐其巨大的身體。身體外形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
5、海牛
海牛因適應水中生活,前肢特化為錐,但端部仍有退化的蹄,與有蹄類動物更接近。後肢逐漸退化消失,尾巴為圓形的闊鯨。
㈤ 海底有哪些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海里的動物:海蝦、海龜、海豚、鯨、海星。
1、海蝦
海蝦也稱紅蝦、赤蝦、大青蝦等,是水產、海產蝦的肉或全體的總稱。海蝦營養成分豐富,味道鮮美,可做食膳也可做為葯材使用。海蝦主要分布於黃海、渤海及長江口以北各海區,為中國特產。
在螃蟹和蝦等水生甲殼生物的真皮層中分布著大量的、多數呈青黑色的色素, 因此新鮮蝦蟹一般呈青色。蝦青素是萜烯類共軛長鏈抗氧化劑, 具有強抗氧化功能。
2、海龜
海龜(學名:Chelonia mydas)隸屬龜鱉目、海龜科、海龜屬。廣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國海龜北起山東、南至北部灣近海均有分布。長可達1米多,壽命最大為150歲左右。頭頂有一對前額鱗。四肢如槳,前肢長於後肢,內側各有一爪。
頭、頸和四肢不能縮入甲內。主要以海藻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陸地上產卵,孵出幼體。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龜適應在水中生活,四肢變成鰭狀,利於游泳。一般僅在繁殖季節離水上岸。雌龜將卵產在掘於沙灘的洞穴中。
3、海豚
海豚(學名:Delphinidae)具有齒鯨類典型的形態學性狀:紡錘形的身體;單個新月形的呼吸孔;頭骨套疊,上頜骨向後擴展與額骨重疊;顱頂偏左的不對稱;圓錐形或釘狀的齒等。各種間最明顯的變異與喙、上下頜、牙齒等攝食器官有關。
海豚是與鯨和鼠海豚密切相關的水生哺乳動物,大約於1千萬年前的中新世進化而成,廣泛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海里,偶見於淡水之中。主要以魚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各種海豚構成了海豚科家族,該科是海洋哺乳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科,全球共17屬37種,中國有13屬18種。海豚有著看起來友善的形態和愛嬉鬧性格,在人類文化中一向十分受歡迎。
4、鯨
鯨分為兩類,一類是須鯨,一類是齒鯨。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鯨的所有種類中除幾種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棲息於海洋。
鯨本身定義比較模糊,鯨可以包含所有鯨類,還有特定科的鯨類。鯨中還包括所有海豚。鯨主要分為兩個種類:須鯨(Mysticeti)和齒鯨(Odontoceti)。
㈥ 海底有哪些動物,它們都有什麼特點
動物:
通過到水面換氣來獲取氧氣,有的通過腮過濾水中的氧氣來生存,大部分會發熒光,多抗強壓。
植物:
1.自己製造(自養型):科學家曾在超過10000米的海底發現生物。在這樣深的海底,有巨大的水壓,而且由於海底的火山噴發,使得溫度高達300多度同時伴著火山噴發很多的硫(化物)溢出。也就是利用這些物質,硫化細菌能獲得能量得以生存。當然這只是細菌,那麼植物當然也類似了。
2.「吃」別人的(異養型):你說的那些植物可能就是這樣。它們吸收利用上層水層的生物的排泄無或死亡生物的屍體(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獲得能量。這其實就是分解者功能。
3.多呈扁型,浪齒,顏色較暗
㈦ 海里有什麼動物最少十二種
海里的動物有海馬、鯊魚、水母、金槍魚、螃蟹、烏賊、章魚、海龜、牡蠣、鯨魚、鮑魚、帶魚、白鰷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海豚、海獅、翻車魚、海蛇等;
海里有植物有藍藻、紅藻、褐藻、綠藻、珊瑚、海帶、海綿、螺旋藻、輪藻等。
經過幾十年來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調查研究,已在我國管轄海域記錄到了20278 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我國的海洋生物種類約佔全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數量佔50%。
(7)海底有哪些動物擴展閱讀
海里的動物大約有三萬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1、海參 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2、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速度比普通火車還快。
3、烏賊、章魚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
4、貝類自己不動,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5、會爬樹的魚
魚類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鰓。魚兒離開水,鰓絲乾燥,彼此粘結,阻止呼吸,生命也就停止了。然而,在我國沿海卻生活著-種能夠適應兩棲生活的彈塗魚。
㈧ 不同50個海洋動物的名字有哪些
藍鯨、抹香鯨、灰海豹、環海豹、珊瑚魚、蝴蝶魚、羅斯海豹、豹海豹、冠海豹、象海豹、鞍紋海豹、環斑海豹、膨腹海馬、電鰩、蝦蟹、彈塗魚、蝠鱝、海獅、海象 、珊瑚 、 海膽 、海星 、 海豚 、海蜇、海蛇、虎鯨、齒鯨、鯊魚 、 墨魚 、水母 、招潮蟹、 琵琶魚 、 牡蠣 、 水虎魚 、 海龜 、龍蝦、 比目魚、 飛魚 、 香魚、 海螺 、石斑魚 、海鰻 、海蛇 、獅子魚 、刺河豚 、鰩魚 、神仙魚 、蝶魚 、企鵝、鯨鯊、儒艮。
1、藍鯨是人類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全身呈藍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藍鯨的時間是1904年,地點在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這條藍鯨長33.5米,體重195噸相當於35頭大象的重量。
2、抹香鯨頭重尾輕,宛如一頭巨大的蝌蚪,頭部佔去全身的三分之一,看上去像個大箱子。它最喜歡吃的食物是深海大王烏賊。
3、海獅吼聲如獅,且個別種頸部長有鬃毛,又頗像獅子,故而得名。它的四腳像鰭,很適於在水中游泳。海獅的後腳能向前彎曲,使它既能在陸地上靈活行走,又能像狗那樣蹲在地上。雖然海獅有時上陸,但海洋才是它真正的家,只有在海里它才能捕到食物、避開敵人,因此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它們都在海上巡遊覓食。
4、海蛇是一類終生生活於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啟閉,吸入空氣後,可關閉鼻孔潛入水下達10分鍾之久。它們棲息於沿岸近海,特別是半鹹水河口一帶,以魚類為食。除極少數海蛇產卵外,其餘均產仔,為卵胎生。
5、海龜是海洋龜類的總稱。生活在我國海洋中的海生龜類有5種(全世界也只有7種),主要分布在西沙群島和廣東省惠東縣港口,其次在海南省三亞市郊沿海和陵水縣沿海。中國海記錄的海龜有棱皮龜、海龜、蠵龜、玳瑁和麗龜等5種,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㈨ 海底世界都有什麼動物
1、鯊魚,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的魚類。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
2、海龜,隸屬龜鱉目、海龜科、海龜屬。廣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國海龜北起山東、南至北部灣近海均有分布。長可達1米多,壽命最大為150歲左右。頭頂有一對前額鱗。四肢如槳,前肢長於後肢,內側各有一爪。頭、頸和四肢不能縮入甲內。
3、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屬於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傘狀體邊緣長有一些須狀的觸手,有的觸手可長達20-30米。實際上海底還有很多的動物。
㈩ 海底動物有哪些
海底動物有海龜、海豚、鯊魚等。海洋在地球表面占據的面積是非常大的,海洋面積占據地球的70%,而海洋也是我們最想探索的地方,從海面到海底都有動物,可能還有未曾發現過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