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該怎樣保護瀕臨滅絕的動物
1、保護野生動物種群:保護瀕危動物首先是保護它們的野外種群和個體,使它們能夠在各自的分布區內滿足生存的基本要求。
2、棲息地的保護:保護瀕危動物的生存環境、取食區域、繁殖條件、求偶或遷徙通道,是恢復瀕危動物種群的重點工作。
3、建立救護和繁殖種群:對很難在自然狀態條件下繁衍或是種類數量已經達不到自然擴大種群的瀕危動物,應特別批准救護繁殖單位採取人工繁殖措施和飼養的自然繁殖,為瀕危動物擴大種群創立條件。
4、減少和消除不利因素:人口的增長,糧食產地的開墾,城市的擴大,湖泊、濕地的開發,森林的減少、河流的污染,這些人為因素和經濟活動卻無時不在干擾和影響著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應當採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限制、減少和延緩這些不利因素對野生動物。
5、加強管理,嚴懲偷獵,建立自然保護區。
(1)如何運用法律保護野生動物擴展閱讀:
保護瀕臨滅絕的動物的重要性:
對於人類的生存發展而言,保護珍稀動物具有重大意義。首先,保護珍稀動物能夠維護生態平衡。因為每個物種都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物種之間通過食物鏈的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一旦食物鏈出現脫節,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會被打破。比如,人們無節制地獵捕蛇類,就會導致蛇類資源趨於枯竭,這就導致森林、草原和農田鼠害、病蟲害猖獗,給農業、林牧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加速了草原的荒漠化。
其次,保護珍稀動物才能保證科學研究和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眾所周知,瀕危動物是科學研究的試驗材料,在現代科學的諸多領域,例如仿生學、醫學、葯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動物園中的珍稀動物,以及博物館收藏、陳列或展出的瀕危動物標本,能夠很好地深化廣大民眾對保護珍稀動物重要性的認識。
最後,保護珍稀動物才能促進經濟發展,才能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滿足人民的生活需求。珍稀動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它們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參觀游覽,為景區帶來了不菲的收益;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東北虎、大熊貓、金絲猴等,既是世界級瀕危物種,同時也備受各國人民的喜愛。對外贈送或赴外展出這些動物,不僅有利於提高中國知名度、開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合作,而且還能促進各國文化交往、增進兩國友誼,加強保護瀕危動物的合作研究。
⑵ 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野生動物:是指生存於自然狀態下,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或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有瀕臨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物種,非人工飼養的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軟體類及其他動物。全世界的野生動物分為瀕危野生動物、有益野生動物(指那些有益於農、林、牧業及衛生、保健事業的野生動物,如肉食鳥類等)、經濟野生動物和有害野生動物等四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五十一條 走私武器、彈葯、核材料或者偽造的貨幣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或者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珍稀植物及其製品等國家禁止進出口的其他貨物、物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各款的規定處罰:
第三百四十一條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第三條 野生動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國家保護依法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義務,對侵佔或者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
第七條國務院林業、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分別主管全國陸生、水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陸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自治州、縣和市政府陸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確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水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
第八條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獵捕或者破壞。
第十七條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持有許可證。許可證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禁獵區破壞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生息繁衍場所的,由野生動物
⑶ 如何保護野生動物
一、保護野生動物生存環境
保護野生動物最重要的是保護它們的棲息地,不要亂砍亂伐,破壞草坪,不要隨意堆放垃圾,不要濫用農葯和殺蟲劑,保護水源和空氣也是保護寶棲息地的一部分。
二、不濫捕濫殺野生動物,不參與非法買賣野生動物,見到違法者立即向野生動物協會反映
拿出我們的愛心和勇氣,勸阻親人和周圍和人拒食野味,不去野味餐館用餐,對於用珍稀野生動物做的製品,如皮衣、葯品、補品等,也應堅決抵制。團結起來積極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意義,從家庭做起,培養尊重一切生命的道德觀,加強法制教育,樹立公民意識,對違背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現象要抵制,舉報,監督。
想想未來也許有這么一天,孩子問道:「媽媽,什麼是貓頭鷹?」媽媽只能拿出圖片告訴孩子。孩子問道:「媽媽,什麼是穿山甲?」媽媽只能拿出標本回答孩子。讓我們努力,把對孩子的母愛也分出一部分給予野生動物,這樣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就有希望看到在大自然中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未來的孩子們會感謝我們的。
⑷ 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法,刑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海關法等
野生動物:是指生存於自然狀態下,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或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有瀕臨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物種,非人工飼養的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軟體類及其他動物。全世界的野生動物分為瀕危野生動物、有益野生動物(指那些有益於農、林、牧業及衛生、保健事業的野生動物,如肉食鳥類等)、經濟野生動物和有害野生動物等四種。
野生動物,顧名思義,為野外環境生長繁殖的動物,一般而言,具有以下特徵:
野外獨立生存,即不依靠外部因素(如人類力量)存活,此外還具有種群及排他性。
⑸ 野生動物法律保護建議
由於造成野生動物破壞的原因是多種多樣
的,因此其解決措施也應從各個角度加以分析。
並進行綜合治理。筆者將從立法完善、執法完善、
宣傳教育等方面,使人們樹立守法意識提出有利
於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法治保障措施。
1.立法完善
首先,盡快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其實,近
幾年很多專家都在呼籲修訂這個已經頒布了十幾
年的法律。這部法律是建立在「保護是為了利用」
的觀念上,關注的僅僅是「有用的」或已處於瀕危、
滅絕境地的動物,而對眾多尚未被發現利用價值
或「不起眼兒的」動物未能予以保護。這一觀念是
不符合現代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精神的。在
這部法律中也沒有禁獵禁食野生動物的相關規
定。該法在對野生動物刑法保護方面還存在罪狀
限制過多、犯罪情節標准模糊等缺陷。可見,這部
法律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亟待完善。新修訂的<野
生動物保護法》其立法基本的理念應當建立在對
野生動物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擴大野生動
物的保護范圍。增加規定禁食野生動物的法律規
定,對於違法者進行處罰甚至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所規定的制度主要有:資
源產權制度、生境保護制度、分層次分級別管理制
度、行政補償制度等。這些制度對我國的野生動
物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我國加入WTO以
後,這些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更加突現出來。資源
產權形式過於單一致使有些制度互相矛盾;行政
補償制度過於原則使實踐中的可操作性存在不少
問題,受害者不能及時得到補償;生態環境保護制
度還有待於健全。這些制度的缺陷還需要在修訂
本法時得到完善。不僅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發
展和國際間交往的日益頻繁,該法應當豐富其基
本制度,引入新的法律制度,如生態安全制度、全
過程式控制制制度等。
其次,盡快完善有關野生動物的刑法保護。
野生動物的刑法保護不僅僅只指刑法這部法律的
保護,還有一些其他關於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
規和司法解釋。但這里主要探討我國1997年修
訂的刑法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及其不足。新刑法第
341條明確規定了非法獰獵罪以及違反該規定應
承擔的刑事責任,這是我國刑法專門對野生動物
保護的相關規定。但刑法所規定的非法狩獵罪還
有待完善,如規定的禁獵范圍、禁獵期間的限制,
容易誤導公民認為在此期間和區域以外進行狩獵
為法律、法規所允許,這與生態規律相沖突又與野
生動物保護的立法目的相違背。【1 因此,為了有效
保護野生動物,刑法對非法狩獵罪的規定不能僅
僅局限於一定的時間和范圍。非法狩獵罪與刑法
所規定的非法捕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存在法條
競合關系。筆者認為,刑法沒必要將兩個罪名分
開規定,可以將非法獵捕和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
物的行為作為非法狩獵罪的結果加重犯。
再次,我國應該制定頒布《狩獵法》和《瀕危
野生動物保護法》。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還沒
有一部統一的關於狩獵方面的法律,實際上,制定
一部統一的狩獵法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義。筆者認為,在制定這部法律時我國可
以借鑒外國的立法經驗,但同時要結合本國的實
際情況。我國已有多年管理狩獵場的經驗,狩獵
許可證制度也已實施多年,制定狩獵法是完全可
行的。前蘇聯的《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法》規定該
法所保護的對象「包括陸生、水域、大氣和土壤中
棲息在天然自由狀態下的野生動物(哺乳類、鳥
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貝介類、昆蟲類)。」相比
較而言,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實際上只相當於
瀕危動物保護法。所以,我國應該專門制定《瀕危
野生動物保護法》。制定瀕危動物保護法的意義
在於,對於珍稀瀕危或易危的野生動物,採取與保
護處在正常種群的野生動物相區別的政策和方
法。總之,這更有利於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
最後,對於野生動物棲息地破壞嚴重的問題,
在立法上,通過制定一部統一的《自然保護區法》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在全國范圍內,我
國已建立了很多的自然保護區。我國關於這方面
的立法規定已有《自然保護區條例》、《自然保護
區土地管理辦法》等,但還沒有制定一部統一的
《自然保護區法》。我國在管理自然保護區方面的
經驗應該是相當豐富的,已有4O多年的歷史,可
見制定這樣的一部法律是可行的。
2.執法完善
有了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還必須有健
全的執法體系。光有立法不抓執法,法律法規產
生不了實際效果。只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嚴格
執法,才能體現法律法規在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中
的強大威力。首先,加強對保護野生動物隊伍的
建設,加大投人,提高執法者素質。執法人員素質
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實踐中,往往由於一
些職能部門、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沒有保護野生
動物的意識,帶頭吃野生動物,才使酒樓、飯店肆
能執法人員的教育甚為重要。應通過舉辦短期培
訓班和長期學習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執法隊伍的思
想素質。同時對於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專業性較強
的技術,執法部門應當開展專門的技術培訓,提高
執法者的專業素質。
其次,在執法過程中,嚴格依法辦事,做到程
序合法,綜合治理,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合力作用。
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嚴格履行法律賦予的職
責,認真執法,加大執法力度;各相關執法部門都
應加強協調,緊密配合,協同作戰。各級政府領導
要大力支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的執法工作,
帶頭學法、用法。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進一步
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執法檢查和監督,完善監
督機制,並注意研究執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
題,總結新的經驗,使法制建設與野生動物保護事
業的發展相適應,更有效地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
護自然生態平衡。無忌憚,無所顧忌。可見,加強對保護野生動物職
最後,要重點打擊野生動物的捕獵者,封殺
「供應商」源頭。對「野味」經營者和「野味」食客,
有關部門沒有什麼特別的懲治措施。筆者認為,
目前應當制定出較為嚴厲的懲治措施對這些經營
者和食客進行處罰。
3.通過宣傳教育使人們樹立起保護野生動物
的守法意識。
提高人們的守法意識也應當建立起相應的制
度,如善待動物制度、宣傳教育制度等。動物是人
類的朋友,人們應當以文明的方式對待自己的朋
友。但我們有時對於這一朋友往往過於殘忍,這
不符合人類文明的主題,更不符合先進生態倫理
的要求。另外,要提高全民的保護意識,加強環保
立法,廣泛地宣傳教育,使廣大群眾自覺保護野生
動物。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及群眾樂
意接受的形式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環境保護的
方針、政策、法規進行宣傳,同時強化環保國策意
識和生態文明意識。通過宣傳使人們認識到資源
的重要性,任何人都是資源保護的受益者。針對
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構成特點,制定不同的對策
展開宣傳教育,扭轉有些人潛意識里非科學的觀
念,從而更有效地約束公眾破壞資源的行為。
⑹ 如何保護野生動物
對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不幹擾它們的正常生活;
不要購買野生動物製品,否則你就是間接屠殺者;
不把野生動物圈為寵物飼養;不應以救護之名把自然中的動物幼仔抓來飼養,奪人之子;
不吃田雞,不吃野味,不在食用野生動物的餐廳用餐;
不恫嚇、不虐待、不折磨、不欺辱一切動物,動物也有尊嚴;
不鼓勵買動物放生,善心可能導致惡果;
見到街頭耍猴的違法現象應給予制止和舉報;
盡量不看馴獸、馬戲等違反野獸天性的表演;
不鼓勵採集購買製作動物標本;莫以科學之名傷天害理;
見到誘捕動物的鎖套、籠網、夾子等應果斷拆毀;
對所利用的動物懷感恩之意,對所飼養的動物應懷體憐之情。!~
⑺ 現有法律如何保護野生動物
1、禁止獵捕、殺害,特殊情況除外(因科學研究、種群調控、疫源疫病監測或者其他特殊情況,並須持特許獵捕證)。
支持人工繁育,非科學研究機構人工繁育須取得許可。
2、禁止出售、購買、利用,特殊情況除外(因科學研究、人工繁育、公眾展示展演、文物保護及其他特殊情況,須附有檢疫證明、專用標識)。
3、禁止生產、經營使用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
4、禁止為了食用而非法購買。
5、可運輸、攜帶、寄遞出縣境,應持有或附有相關許可證、批准文件的副本或者專用標識,以及檢疫證明。
6、禁止在集貿市場出售、收購。
(7)如何運用法律保護野生動物擴展閱讀:
對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包括地方重點保護及一般保護野生動物)的管理規定:
1、可獵捕(須持有狩獵證)。
2、可出售、利用(應當提供狩獵、進出口等合法來源證明及檢疫證明)。
3、可生產、經營使用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只要有合法來源證明。
4、可運輸,應當持有狩獵、進出口等合法來源證明,以及檢疫證明。
5、可在農貿市場出售,應按規定的種類、數量在政府核准登記的單位或指定的農貿市場出售。
⑻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野生動物資源
1.立法完善
首先,盡快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其實,近幾年很多專家都在呼籲修訂這個已經頒布了十幾年的法律。這部法律是建立在「保護是為了利用」的觀念上,關注的僅僅是「有用的」或已處於瀕危、滅絕境地的動物,而對眾多尚未被發現利用價值或「不起眼兒的」動物未能予以保護。這一觀念是不符合現代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精神的。在這部法律中也沒有禁獵禁食野生動物的相關規定。該法在對野生動物刑法保護方面還存在罪狀限制過多、犯罪情節標准模糊等缺陷。可見,這部法律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亟待完善。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其立法基本的理念應當建立在對野生動物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擴大野生動物的保護范圍。增加規定禁食野生動物的法律規定,對於違法者進行處罰甚至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所規定的制度主要有:資源產權制度、生境保護制度、分層次分級別管理制度、行政補償制度等。這些制度對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後,這些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更加突現出來。資源產權形式過於單一致使有些制度互相矛盾;行政補償制度過於原則使實踐中的可操作性存在不少問題,受害者不能及時得到補償;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還有待於健全。這些制度的缺陷還需要在修訂本法時得到完善。不僅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際間交往的日益頻繁,該法應當豐富其基
本制度,引入新的法律制度,如生態安全制度、全過程式控制制制度等。
其次,盡快完善有關野生動物的刑法保護。野生動物的刑法保護不僅僅只指刑法這部法律的保護,還有一些其他關於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但這里主要探討我國1997年修訂的刑法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及其不足。新刑法第341條明確規定了非法獰獵罪以及違反該規定應承擔的刑事責任,這是我國刑法專門對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規定。但刑法所規定的非法狩獵罪還有待完善,如規定的禁獵范圍、禁獵期間的限制,容易誤導公民認為在此期間和區域以外進行狩獵為法律、法規所允許,這與生態規律相沖突又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立法目的相違背。 因此,為了有效保護野生動物,刑法對非法狩獵罪的規定不能僅僅局限於一定的時間和范圍。非法狩獵罪與刑法所規定的非法捕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存在法條競合關系。筆者認為,刑法沒必要將兩個罪名分開規定,可以將非法獵捕和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作為非法狩獵罪的結果加重犯。
再次,我國應該制定頒布《狩獵法》和《瀕危野生動物保護法》。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還沒有一部統一的關於狩獵方面的法律,實際上,制定一部統一的狩獵法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制定這部法律時我國可以借鑒外國的立法經驗,但同時要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我國已有多年管理狩獵場的經驗,狩獵許可證制度也已實施多年,制定狩獵法是完全可行的。前蘇聯的《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法》規定該法所保護的對象「包括陸生、水域、大氣和土壤中棲息在天然自由狀態下的野生動物(哺乳類、鳥
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貝介類、昆蟲類)。」相比較而言,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實際上只相當於瀕危動物保護法。所以,我國應該專門制定《瀕危動物保護法》。制定瀕危動物保護法的意義在於,對於珍稀瀕危或易危的野生動物,採取與保護處在正常種群的野生動物相區別的政策和方法。總之,這更有利於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
最後,對於野生動物棲息地破壞嚴重的問題,在立法上,通過制定一部統一的《自然保護區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在全國范圍內,我國已建立了很多的自然保護區。我國關於這方面的立法規定已有《自然保護區條例》、《自然保護區土地管理辦法》等,但還沒有制定一部統一的《自然保護區法》。我國在管理自然保護區方面經驗應該是相當豐富的,已有4O多年的歷史,可見制定這樣的一部法律是可行的。
2.執法完善
有了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還必須有健全的執法體系。光有立法不抓執法,法律法規產生不了實際效果。只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嚴格執法,才能體現法律法規在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中的強大威力。首先,加強對保護野生動物隊伍的建設,加大投人,提高執法者素質。執法人員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實踐中,往往由於一些職能部門、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沒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帶頭吃野生動物,才使酒樓、飯店肆能執法人員的教育甚為重要。應通過舉辦短期培訓班和長期學習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執法隊伍的思想素質。同時對於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專業性較強的技術,執法部門應當開展專門的技術培訓,提高執法者的專業素質。
其次,在執法過程中,嚴格依法辦事,做到程序合法,綜合治理,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合力作用。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嚴格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認真執法,加大執法力度;各相關執法部門都應加強協調,緊密配合,協同作戰。各級政府領導要大力支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的執法工作,帶頭學法、用法。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進一步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執法檢查和監督,完善監督機制,並注意研究執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新的經驗,使法制建設與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發展相適應,更有效地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無忌憚,無所顧忌。可見,加強對保護野生動物職
最後,要重點打擊野生動物的捕獵者,封殺「供應商」源頭。對「野味」經營者和「野味」食客,有關部門沒有什麼特別的懲治措施。目前應當制定出較為嚴厲的懲治措施對這些經營者和食客進行處罰。
3.通過宣傳教育使人們樹立起保護野生動物的守法意識。
提高人們的守法意識也應當建立起相應的制度,如善待動物制度、宣傳教育制度等。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們應當以文明的方式對待自己的朋友。但我們有時對於這一朋友往往過於殘忍,這不符合人類文明的主題,更不符合先進生態倫理的要求。另外,要提高全民的保護意識,加強環保立法,廣泛地宣傳教育,使廣大群眾自覺保護野生動物。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及群眾樂意接受的形式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規進行宣傳,同時強化環保國策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通過宣傳使人們認識到資源的重要性,任何人都是資源保護的受益者。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構成特點,制定不同的對策展開宣傳教育,扭轉有些人潛意識里非科學的觀念,從而更有效地約束公眾破壞資源的行為。
4.保護環境,建立自然保護區
5.禁止人類近距離接觸一切來歷不明的野生動物,以免爆發瘟疫,造成大量的人生損失和財產損失,以至撲殺大量野生動物。
6.醫務部門要做好防禦瘟疫病毒的措施,以免爆發瘟疫時撲殺太多野生動物。
⑼ 對預防、控制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的危害,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分析:對預防、控制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的危害,法律的規定是: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預防、控制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農業、林業生產。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有關部門已經採取措施預防和控制野生動物可能對人類造成的危害了。對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害,由中央財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補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第十八條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預防、控制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農業、林業生產。
第十九條 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採取預防、控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危害的措施以及實行補償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補助。
⑽ 怎樣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中的任何一個種類的滅絕都將對動物界的食物鏈和食物網造成破壞,都將對生態平衡系統造成破壞,都會對大自然的環境造成危害,因而也就對我們人類自身造成威脅。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
2/7
國家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制定了法律,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區,並在財政上給以資助。
3/7
要嚴肅立法,嚴格執法。我國已經有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現在的任務是執法要嚴。
4/7
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要防止一切向錢看的短視行為。既要嚴懲捕獵者,也要嚴懲出售野味者要嚴肅立法,嚴格執法。
5/7
要培養國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從小培養,從娃娃抓起。
6/7
各級領導要帶頭,廣大群眾要積極行動起來,堅決打擊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行為和犯罪分子造成一種社會聲勢和輿論。
7/7
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要把愛護和保護野生動物的行為上升到愛國主義的高度去認識,從愛護和保護國家資源的角度去認識。同時要認識到,愛護和保護野生動物是一種美德,是人類愛心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