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動物如何傳遞信息
動物傳遞信息以信號為載體發送出去,為各種外感受器所接受。所用信號有以下各種形式: 聲音
聲音
利用聲音通訊的動物種類很多。許多昆蟲用身體各部摩擦發聲,秋蟲唧鳴為人所熟知。呼吸空氣的脊椎動物(蛙、少數爬行類、幾乎所有的鳥類和大部分哺乳類)能發聲。脊椎動物的發聲器官在喉部。用聲音傳遞信息最成功的應屬鳥、鯨和人,人類借語言傳遞的信息量極大。言語現象已超出本文討論的范圍。至今未能證明除人以外其他動物有語言。 聲音通訊常用以維系社群、求偶、告警、恐嚇對手、通知同類食物的所在等等。以聲音為媒介的通訊方式有以下特點: ①聲音有許多變數,包括頻率、音質、清晰程度、響度、時間模式等。每個變數都提供一些信息,因此聲音的信息容量很大。 ②發聲時動物的軀乾和四肢仍可自由活動。 ③聲音能在一瞬間發出和停止。聲音信號的產生和消失均快,維持的時間短。 ④接受者不一定要面向信號源。 ⑤聲音可繞過障礙物,但頻率高的聲音傳播的距離較短,而超聲波只能直線傳播。 ⑥脊椎動物頭部兩側有耳,還可定位聲源。
視覺形象
包括身體上的標志(結構、顏色等)、姿勢、動作等。在各種信號形式中視覺形象研究得最為透徹。視覺信號較聲音或化學信號容易定位。但視覺信號只能直線傳播,易為環境中的物體所遮擋,又受光線影響;一般藉助反射光的動物只能在白日通訊,而自發光的動物如螢火蟲則只能在夜間通訊。視覺信號可以是持續存在的,如身上外露的標志,但視覺信號也能在一瞬間開始和結束,例如某些深在標志的突然顯示和隱蔽以及各種儀式化表演。許多動物具保護色,從背面看體色與環境一致,但腹面色彩鮮艷,這種色彩僅於求偶或恐嚇敵害時方顯露出來。如許多蜥蜴背色與環境一致,在求偶時會立起身體顯露色彩鮮艷的腹部以吸引雌體或恐嚇敵手。為了讓接受者接受視覺信號、免除障礙物的遮擋,通訊者往往選擇一個易被發現的位置,如站在高處或飛在空中。進行視覺通訊時無論作出姿勢或進行動作都會影響通訊者同時進行其他行為,而藉助上述標志來傳遞種屬、性別、年齡、乃至生理狀態等信息可不妨礙同時完成其他行為。不過傳遞復雜信息仍需要儀式化的表演或更復雜的動作。如鳥類的求偶表演豐富多彩,而蜜蜂中的工蜂則利用舞蹈動作報告食源的距離和方向。
化學物質
從原生動物到哺乳動物都能產生一些化學物質,分泌到體外,用以傳遞信息。這些物質稱為信息素或外激素,通常為5~20個碳原子的有機化合物。人類也釋放多種化學物質,但幾乎從不有意識地用它們作為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動物廣泛地將信息素用於性引誘,如家蠶雌蛾釋放蠶蛾醇,有種和性別特異性,一個分子即足以引起同種雄性的應答,但對其他物種或同種的雌體均不起作用。信息素也可用以指明食源和休息場所,或用作報警信號、進攻信號、集合信號、驅散信號等。蟻的信息素研究得較為詳盡。在不同情況下,不同的信息素由不同的腺體分泌;不同的信息素的釋放率、消失速度和引起反應的閾值各異。例如報警信息素擴散得甚為迅速,消失亦快,需要繼續報警時其他個體會接替分泌報警信息素。用於辨認種屬的信息素或一般的集合信息素則消失緩慢。 信息素多釋放到環境中,作用於接受者的嗅覺感受器,也有的留在自己體表,由接受者舐嘗而作用於其味覺感受器。如蜂後分泌的一種外激素──習稱「蜂後物質」,通過空氣或口器為工蜂吸收,抑制其卵巢的發育,從而形成蜜蜂社群的階級制度。哺乳動物將糞尿排在自己領域的邊界以為標志,也是一種通訊。
觸覺信號
觸覺信號都在近距離傳遞,易於定位。多為身體直接接觸,交配行為的完成有賴於觸覺通訊。三棘刺魚的雌體被雄體引入巢,於尾基部被雄體吻部觸碰後才能排卵。圓蛛的雄體在生殖季節以一定的力度和節奏牽動雌蛛所結網外周部分的蛛絲,告知系雄蛛求偶,並非獵物入網。觸覺信號的強度和性質可以迅速改變,出現及消失也快,有一定的信息量,便於傳遞定量信息。盲人亦可用觸覺代償失去的視覺。 這里特別要提出的是通訊信號的特異化。在進化過程中,每個物種的通訊信號逐漸變得只有本物種的個體可以接受、理解或作出相應的應答。人就聞不出鼠被夾住後留在夾子上的遇險信息素,也不能理解秋夜裡蟋蟀唧唧叫聲的意義。尤其是性引誘信號,雄體進化出具種特異性的信號,雌體也進化出對信號的特異性應答。但有時也存在著交叉應答,亦即一個物種的通訊信號也為另一物種的個體接受。這可以來源於學習,例如一種鳥的報警信號常為其他種鳥所接受,這是一種種間合作。可是性信號一般只為同種個體所接受,因而避免了無效交配的出現。 在同一個物種內,由於地理環境的分隔,有時通訊信號也出現類似人類語言中「方言」的現象。這種情況見於鳥、哺乳類以及昆蟲。如鳥鳴的基本型調是先天性的,而具體鳴叫方式系模仿學習而得。不同地理區域的鳴叫差別就導致「方言」產生。緬因州海鷗的鳴叫為荷蘭和法國的同種海鷗所不懂。
B. 小動物靠什麼來傳遞信息
1、聲信息:我們最為熟悉的以聲信息進行通訊的當屬鳥類,鳥類的叫聲婉轉多變,除了能夠發出報警鳴叫外,還有許多其他叫聲。在生態系統中,聲信息的作用更大一些,尤其是對動物而言。動物更多是靠聲信息來確定食物的位置或發現敵害的存在的。
2、電信息:魚類的皮膚有很強的導電力,在組織內部的電感器靈敏度也很高。魚群在洄遊過程中的定位,就是利用魚群本身的生物電場與地球磁場間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在自然界中存在許多生物發電現象,因此許多生物可以利用電信息在生態系統中活動。
3、磁信息:候鳥的長途遷徙、信鴿的千里傳書,這些行為都是依賴於自己身上的電磁場與地球磁場的作用,從而確定方向和方位。地球是一個大磁場,生物生活在其中,必然要受到磁力的影響。
(2)小動物如何傳遞信息擴展閱讀:
動物的信息傳遞:
某個動物個體的姿勢、聲音等,在被看作主要是對同種其他個體起通信作用時,這就叫做動物的信息傳遞。熒蟲的發光起著告訴異性自己存在的作用。這就是一種信息傳遞。
信息傳遞的種類與各個動物種的感覺機能有密切關系,許多種哺乳類,常利用體表的分泌物,尿糞等的臭味作為圈定自己的地盤的信號。
聲音是鳥類、哺乳類等高等動物的信息傳遞的主要手段,鳴禽類用鳴叫來宣告佔有地盤,據說吼猴可發出15—20種不同的鳴聲,黑猩猩則能發出30種以上的不同鳴聲。
C. 每個動物都有信息傳達的方式,兔子靠的是什麼
動物依賴觸摸交流的最重要時刻之一出現在准備交配的時候。約翰肯尼迪,動物名言)在許多動物群體中,梳理毛發往往是交配過程中的重要一步。很多科學家認為,這些行為會讓對方感到放鬆,並加深對彼此的信任感。例如,大部分鸚鵡屬於一夫一妻制,通常與配偶共度一生,長期分開團聚時互相剃毛。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他們表達彼此深切思念的一種方式。梳理羽毛後,夫婦會恢復感情,在交配前重新建立對彼此的信任感。
為了證明他們的發現,科學家們向蜂巢發射了一束激光,激光束碰巧照射在舞蹈蜂附近,觀察其他蜜蜂能否通過「搖擺舞」聽到鈴聲。科學家們發現,舞蹈蜂跳舞時,其附近的壓力和空氣粒子運動發生了變化。蜜蜂的耳朵感受不到聲音的壓力,但對周圍空氣分子產生的前後振動有反應。這表明,跳舞的蜜蜂拍打翅膀所產生的壓力變化可能會被其他蜜蜂感受到。科學家們還發現蜜蜂發出的信息是舞蹈動作和振動波相結合的產物。
D. 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1.物理性息:生態系統中的光,聲,濕度,溫度,磁力等,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稱為物理信息。
2.化學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還產生一些可以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諸如植物的生物鹼,有機酸等代謝產物,以及動物的性外激素等,就是化學信息。
3.行為信息:動植物的許多特殊行為都可以傳遞某種信息,這種行為通常被稱為行為信息。如教材中所述,蜜蜂的舞蹈行為就是一種行為信息。草原中有一種鳥,當雄鳥發現危險時就會急速起飛,並扇動兩翼,給在孵卵的雌鳥發出逃避的信息。
這時生物傳遞信息的三大方式,而動物屬於生物
這三大方式可以在高中生物必修三上查到,你可以回去翻翻書
E. 在自然界中有些不會發聲的動物,它們是怎麼相互傳遞信息的
一、動物可以通過分泌信息素一種化學物質來進行交流,動物之間可以通過分泌信息素來求偶、交配、報警等 ,這些信息素是由不同的腺體分泌的,組成成分也有不同。這種傳播信息的方法優點有以下幾方面:可以在黑暗中進行並可以繞過障礙物 傳播范圍大,在空氣中至少可以傳遞幾千米 化學信號穩定,維持時間長,具有較強的物種特異性 。
五、動物通過超聲波來聯絡。比如蝙蝠通過超聲波來和其他蝙蝠聯絡或者發現四周的情況。海豚也可以通過超聲波來彼此交流。這類動物聯絡方法比較少見。因為很多動物沒有這種聯絡相應的結構。
F. 動物之間是如何傳遞信息的
動物之間傳遞信息的方式有三種: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
例如蝙蝠的回聲定位之位屬於物理信息,動物道物通過分泌信息素和標記激素屬於化學信息。一些動物經常使用特殊的信息素來吸引配偶、追蹤目標、識別朋友和敵人、發出警告、標記位置、聚集或分散群體。蜜蜂跳舞、孔雀展開翅膀、墨魚噴墨、豪豬長出刺、雄鳥振翅向雌鳥發出信號等行為都是行為信息。
(6)小動物如何傳遞信息擴展閱讀:
動物的信號形式:
信息以信號為載體發送出去,為各種外感受器所接受。所用信號有以下各種形式:①聲音。許多昆蟲用身體各部摩擦發聲,呼吸空氣的脊椎動物發聲器官,最成功的屬鳥、鯨和人,人類借語言傳遞的信息量極大。
以聲音為媒介的通訊方式有以下特點:聲音包括頻率、音質、清晰程度、響度、時間模式等,信息容量很大;產生和消失快,維持的時間短;接受者不一定要面向信號源,脊椎動物頭部兩側有耳,還可定位聲源。② 視覺形象。包括身體上的標志( 結構 、顏色等)、姿勢、動作等。
許多蜥蜴在求偶時會顯露色彩鮮艷的腹部以吸引雌體。視覺信號較易定位,但只能直線傳播,易為環境中的物體所遮擋,且受光線影響。③化學物質。動物產生一些化學物質,分泌到體外,用以傳遞信息,稱為信息素或外激素。
信息素用於性引誘,指明食源和休息場所,或用作報警信號、進攻信號、集合信號、驅散信號等。④觸覺信號。觸覺信號都在近距離傳遞,易於定位。多為身體直接接觸,交配行為的完成有賴於觸覺通訊。三棘刺魚的雌體尾基部被雄體吻部觸碰後才能排卵。
觸覺信號的強度和性質可以迅速改變,出現及消失快,有一定的信息量,便於傳遞定量信息。 ⑤電信號。即電魚、美洲鰻等動物所採用的電通訊方式。電信號通訊不受障礙的阻擋,具有高度的方向性,不過作用距離短,這一點和觸覺信號通訊相似。
G. 動物之間是怎麼傳遞信息的
動物之間傳遞信息的方式有三種: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
例如:
蝙蝠的「回聲定位」屬於物理信息;
動物通過分泌性外激素、標記激素等屬於化學信息;
蜜蜂跳舞、孔雀開屏、烏賊噴墨、豪豬豎刺、雄鳥震動翅膀向雌鳥發出信號等行為屬於行為信息。
H. 小動物是怎麼聯絡的
1、編幅和海豚利用超聲波來進行通訊與捕食的。
2、鳥類通過叫聲來聯絡。鳥類為吸引異性排斥同性,宣告領地佔有的歌聲以及警告捕食者來到的尖叫聲都是聽覺通訊。
3、蜘蛛通過振動的形式來傳播信息。雄蜘蛛想要進行交配必須到網上尋找對象,上網前雄蜘蛛會做出一種類似「撥弦」的動作,撥動網絲發出一定的振動,據此雌蜘蛛可以判斷出是獵物,還是求愛對象。
4、電鰻依靠體表放電來進行彼此交流和捕食。它們施放出的電壓往往可以達到600伏特。自然界中不僅有電鰻、電路利用身體發電器官產生很強的電流獵取食物,深水中的鯰魚、鱷魚也可以依靠體表電感器進行個體之間的信息交流。
5、狗通過自己的尿液來傳遞消息。狗往往並不是由於膀眈充盈而到處排泄,實際上它只是在向別的同類宣布:這里已經是我的地盤了。這是一種依靠化學物質搶佔領地的做法。
6、螞蟻以身體接觸來傳訊,例如輕拍、輕撫。有時以前腳輕摸同伴的上唇,同伴就會吐出流質食物供應。
螞蟻也能以聲音傳訊,不過是從腹部表面的發聲板發出的摩擦聲,頻率很高,我們的耳朵聽不見。螞蟻也不「聽」,它們是以腳上的偵測器接收聲波引起的土壤震動。蟻巢崩塌後,深陷地底的螞蟻就會「尖叫」,讓同伴來救援。
螞蟻主要以化學信號通訊。它們全身有許多腺體,分泌費洛蒙——費洛蒙就是通訊的體外荷爾蒙。例如找到食物的工蟻,回巢時一路上腹部末端會分泌費洛蒙,好引導同類。